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92歲阿公成功治肝 醫師籲:治療肝癌,手術乃首選

92歲阿公成功治肝 醫師籲:治療肝癌,手術乃首選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外科楊銘棋醫師表示,一位92歲的張老先生早已兒孫滿堂,雖然身體略嫌單薄,但日常生活皆能自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慢性病,身體狀況尚佳。最近兩個月來,卻時常感覺上腹漲痛,兒孫把阿公帶來醫院檢查,竟發現阿公本身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但以前完全不知,更別談什麼定期檢查了。由於阿公的腫瘤在左側側肝區域,屬於手術相對容易的肝切除,外科醫師評估後,覺得可以手術切除,但兒孫們確是無人敢做決定,擔心阿公的身體會「凍末條」,但最後阿公自己決定,如果能手術能順利恢復,以後的日子都是多賺的。楊銘棋醫師表示,該手術進行的很順利,阿公術後在加護病房只待了一天就轉回普通病房,恢復良好,兩個星期後,阿公即順利高興地出院了。楊銘棋醫師指出,在一般民眾心中,都覺得切肝手術是項高風險的手術,在面臨選擇時都會很猶豫,其實這十幾年來,由於對肝功能的評估,肝解剖構造的了解以及種種手術及麻醉技術的提升,切肝手術已是風險大為降低,手術死亡率已降到3%以下,而輸血的機率更是降到10%之內,完全不再是二十年前大家印象中的情形。楊銘棋醫師表示,目前肝癌的治療,除手術外,尚有多種其他方式,如局部注射治療、電頻燒灼,或經動脈血管栓塞或標靶藥物治療等,但目前多認為如果手術能切除乾淨,而病患身也能負荷的話,手術仍是第一首選的治療方式。當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最佳的選擇,對於像阿公這種B型或C型肝炎的帶原者,最好還是每3到6個月定期追踪腹部超音波,抽血檢測肝功能及腫瘤標記,方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電波拉皮塑身 降低產後婦女肚皮鬆弛困擾

電波拉皮塑身 降低產後婦女肚皮鬆弛困擾

許多水上樂園在暑期間推出各式各樣的派對活動吸引人潮,但穿著性感清涼的泳衣時,不經意露出鬆垮肚皮,那可就糗大了!許多產後婦女或是趕在夏天前急速瘦下來而造成肥胖紋的女性,面對鬆垮的肚皮總是困擾不已。隨著台灣美容科技的進步,電波拉皮塑身術,已有大幅的治療進展,不僅降低疼痛感,並可加倍緊實皮膚的教果,且目前已有較大的探頭問世,可針對以往較難用手術達到緊實的部位進行治療(像是肚皮、大腿等大範圍的部位),對於產後婦女和夏季熱愛穿著清涼的女性來說是一大福音。不少生產完或急速瘦身的女性皆有臉部細紋、肚皮鬆弛、肌膚暗沉的困擾,對此皮膚科鄭仲欽醫師表示,由於皮膚收縮的範圍有限,若體重下降的太快或過多,其皮下脂肪去除時,皮膚就容易有皺紋與鬆垮的情形出現,此時的抗老保養,不僅是要打擊細紋,更要讓皮膚回復緊實,而電波拉皮塑身術,對於有上述困擾的女性來說,是值得考慮的選擇。電波拉皮是利用無線電波在皮下組織與真皮層產生熱能,促使膠原蛋白產生收縮作用,達到皮膚緊緻的效果,鄭仲欽醫師表示,現在新一代的CPT電波拉皮藉由儀器的三種改良技術,大幅度改善患者的不舒適感,第一在探頭前加增雙層薄膜使能量可均勻加熱,讓患者在相同的舒適度下可接收更高的能量;第二為間歇式舒適脈衝,使能量傳遞時穿插冷煤噴灑,打斷神經傳遞疼痛感;最後為震動手握把,震動模式可抑制神經來不及傳遞疼痛知覺,此新探頭的問世,讓患者的治療時間縮短,且治療效果更深入,並將疼痛感降低許多,提高怕痛的民眾進行治療的意願。此外,鄭醫師說明,由於儀器的進步,使電波拉皮術適用範圍廣增,早前只能施打臉部與小面積部位,現在探頭面積變大,蝴蝶袖、肚皮、臀部及大腿等大面積部位的皮膚鬆弛狀況,都可以利用電波拉皮塑身術來達到改善,患者無需再擔心穿著清涼時,產生肚皮鬆弛的窘境。一般來說,女性年齡超過30歲之後,肌膚就會開始老化,逐漸失去既有的彈性與韌性,新一代的CPT電波拉皮術兼具治療及保養的雙重功能,除了產後婦女可採用電波拉皮塑身外,愛美女性如想維持年輕緊實的肌膚,也可定期以保養方式,使用較少發數的CPT電波拉皮當做平時的美容保養,即可輕鬆保有最佳膚質狀態。

醫護人員感染百日咳風險 較其他族群高1.7倍

醫護人員感染百日咳風險 較其他族群高1.7倍

近來美國加州爆發五十年來最嚴重百日咳疫情;今年台北縣市百日咳案例也較去年同期呈增加趨勢,確診病例中高達四成是未滿週歲的嬰兒。中華民國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許德耀醫師提醒,由於百日咳疫苗抗體只有十年效期,國外文獻報導,醫護人員感染百日咳的風險較其他族群高1.7倍,有鑑於此,周產期醫學會特別針對已施打成人百日咳疫苗的婦產照護機構,頒發百日咳防護網護照。目前全省加入百日咳防護網的婦產照護醫療機構簡要如下:台北馬偕婦兒科/家醫科、板橋/新竹國泰婦兒科、春暉婦兒科、辰祐、良品、合泰、蔡佳璋、永佳、良品、辰佑、宥生、榜生、儷生、曜生、長榮宥宥、天給、樂寶兒、新莊惠欣、吳小兒科、惠生、新惠生嬰兒室、周大中、許修平、宏其、福太、宋俊宏、陳鴻基、林聖凱、台中台安、合泰、漢銘、蔡旭坤、馨蕙馨、柏仁、張甫行、鍾尚霖等婦幼診所醫院及附設產後護理之家,另外包含扁鵲、安其、賀生、環球、藍田、璽悅、悠之家等產後護理之家也都熱烈響應。學會建議民眾在挑選產後護理之家時,應將百日咳防護網護照視為重要指標。台北市立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邱婷芳醫師表示,一歲以下未打完百日咳疫苗基礎劑的嬰幼兒,是感染風險及致死率最高的族群。臨床數據指出,約九成以上感染百日咳的嬰幼兒需要住院,且年紀愈小的嬰兒感染後,發生痙攣、肺炎、癲癇、呼吸中止、喪失知覺、腦病變等併發症的情況會愈嚴重,顯示百日咳對初生嬰兒具有相當嚴重的危害。若產後護理之家及婦產科等嬰幼兒照護機構,能更注意相關人員施打成人百日咳疫苗,就可提供虛弱的產婦及新生兒更完整的照護,遠離感染百日咳的風險。

年齡放寬了!免費「人類乳突病毒(HPV)」DIY自我採檢

年齡放寬了!免費「人類乳突病毒(HPV)」DIY自我採檢

妳是否很久沒有參加6分鐘護一生了呢?年滿36歲以上且超過6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或年滿30歲以上持有身心障礙(證明)手冊的婦女朋友,如果不方便至醫院做子宮頸抹片檢查,自即日起至99年11月30日止可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及10家配合的醫院婦產科門診,或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即可索取免費的「人類乳突病毒採檢棉棒套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游麗惠處長表示,許多研究指出「人類乳突病毒」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因,因此接受「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查」,有助於暸解自己是否屬於罹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衛生局表示「人類乳突病毒HPV(Human Papilloma Virus)」是一種非常微小的DNA病毒,女性一生約有5-7成的機率會感染到HPV,感染後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約九成病毒會在1年內消失,若病毒沒有消失的話,未來得到子宮頸癌的機會較高。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10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的婦女,得到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機率為一般做抹片婦女的2.5倍,子宮頸癌透過早期篩檢5年存活率最高可達90%以上,衛生局表示,抹片檢查仍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最有效的篩檢工具,若您因特殊原因無法接受抹片檢查,則可以選擇接受免費「人類乳突病毒(HPV)自我採檢服務」,利用簡單的採檢,守護自己的健康。臺北市36歲以上且超過6年以上未做抹片檢查的婦女約有29萬多人,衛生局再度呼籲婦女朋友踴躍參加本項服務,醫護人員將提供詳細的使用說明,完成自我採檢後直接將採檢棒套交給醫護人員,約兩週後可以收到郵寄的報告。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者,請至醫療院所進一步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但檢查結果為陰性者,仍應至少3年接受1次抹片檢查。活動相關詳情請洽詢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及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肉毒桿菌」打了沒事,吃了有事?

「肉毒桿菌」打了沒事,吃了有事?

文/台東基督教醫院 感染科主治醫師藍志堅談到肉毒桿菌,對愛美人士及整型美容醫師來講,可說是趨之若鶩、愛得不得了的美容聖品。注射微量的肉毒桿菌毒素,不但可以使人臉上的皺紋消失、眼睛變大,甚至可改變臉型,使人達到返老還童的美容效果。就算這種效果需要3~6個月的重複治療才能維持,由於其治療過程簡單便利又不具侵入性,且副作用少、恢復快,所以就廣範地被使用在美容、神經及復健科醫學方面。後兩者醫師分別使用此毒素來治療偏頭痛,以及肌肉僵直等臨床病症,可說是用途真多。雖然肉毒桿菌有著以上那麼多美容及復健的功能,但此細菌在人類生活中卻是扮演著奇妙的亦敵亦友角色。而其中最可怕的就是肉毒桿菌食物中毒,這是所有細菌毒素中毒中最厲害者。一般來講,肉毒桿菌中毒有三種臨床型式:(一)傳統型、(二)嬰兒肉毒桿菌症、(三)創傷型肉毒桿菌症,而其中傳統型肉毒桿菌症為最嚴重的中毒,它是因為攝食到已受肉毒桿菌污染食物中已形成之毒素而引起,其潛伏期常在12~36小時。此病的特徵主要與神經系統有關。最初不舒服之處為視覺障礙(視覺模糊或複視)、吞嚥困難及口乾。之後,活潑的人也漸漸地有弛緩性麻痺之現象,嘔吐和便祕或下痢也會出現,嚴重時會因此窒息而死亡。大致而言,開始發病時此病不會有發燒的現象,假若沒有給予好的呼吸系統照顧及抗毒素治療,死亡率可能大於15%。一旦能夠存活,其復原期也非常慢,往往需要幾個月以上的時間。造成此中毒的致病因子乃是由分布於土壤、污泥中的肉毒桿菌在其適當的厭氧(缺氧)環境中所產生的毒素所引起。故凡容易與土壤、污泥接觸之食物都應特別注意處理,尤其是香腸、肉製品及海產魚罐頭等食品。冷藏或冷凍是無法消滅此細菌的,只有高溫(攝氏一百度)加熱才具有殺菌效果。市面上雖然很多食品標榜真空包裝,食物可以保存較久,但若食品處理不當,殺菌不完全或烹飪不充分,在真空包裝厭氧的情形下,更助長此菌之生長並產生毒素,造成攝食後引起嚴重的中毒現象。因此,無論是家庭醃製或保存食品時,務必把此細菌徹底消滅。對使用者來說,在選購食品時,務必選用信譽好,品牌優良之產品。服用時一旦發現食品包裝外觀異常,例如:脹起蓋子的罐頭,以及開封開罐後有異味等情形時,務必不要勉強食(試)用,以免因一時不慎或不捨造成嚴重的肉毒桿菌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微量的肉毒桿菌毒素,用打的沒事;但是如果吃下受到肉毒桿菌毒素污染的食物,那事情就大條了,民眾不可不謹慎!

越用力的運動越可以減掉脂肪?

越用力的運動越可以減掉脂肪?

我想很多人看到一大塊脂肪黏在身上,會很想用力的把它甩掉,而且認為越用力的運動效果應該越好。有人有鮪魚肚就拚命「用力」做仰臥起坐,有人有蝴蝶袖就「用力」舉啞鈴。如此「用力」的運動真的可以把該部位的脂肪消除嗎?正解一:越用力的運動越用不到脂肪通常很用力的運動都無法做很久,例如舉重選手用盡全身的力量把槓鈴舉起來,這個選手不可能一直做同樣的動作,持續好幾十分鐘。針對這種非常高強度的運動,身體用的能量來源是原本就存在於肌肉中的能量「ATP」, 它就像肌肉中的電池,可以馬上供給肌肉電力。但是,ATP這種電池數量儲存有限,可能一次的舉重動作就把原本儲存的ATP全部耗盡了。由此可見,高強度的運動因為不可能持續太久,不需要用到太多ATP電池,如果強度再低一點點的運動如舉啞鈴,可能持續個幾分鐘肌肉也會累了,而原本儲存在肌肉的ATP電池不夠用時,身體會先利用肌肉中的「肝醣」作為「燃料」去製造ATP電池,因為,利用肝醣製造電池的速度比較快,比較能應付要快速伸縮的肌肉需要。此時,因為運動的時間短,還不需要到拿「脂肪」來作為燃料。正解二:中低強度的運動才能有效燃燒脂肪中低強度的運動,例如慢跑這種運動,因為運動強度不高,所以可以連續跑一兩個小時都沒問題;但是,在跑這一兩個小時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ATP電池供應肌肉電力,此時,身體就開始以「脂肪」作為燃料來製造出較大量的ATP電池,因為「脂肪」本身就比「醣類」或是「蛋白質」能產生比較多的能量。當身體利用「脂肪」來產生ATP電池時,就等於身體正在「燃燒脂肪」;雖然並非得從事非常長時間的運動,脂肪才會開始燃燒,但是建議要讓脂肪有效的燃燒,最好每一次中低強度的運動至少能「持續」做二十分鐘以上。■ 運動小常識簡單的運動強度判讀:可以簡單利用運動時的心跳率來判讀運動的強度,分級如下:低等運動強度:心跳率 (下/分鐘) = 30~50% X最大心率中等運動強度:心跳速度(下/分鐘) = 65% X最大心跳速度高等運動強度:心跳速度(下/分鐘) > 85% X最大心跳速度〔註:最大心跳率(下/分鐘)= 220-年齡〕本文摘自:瘦不了的錯誤,由臉譜出版社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uho.com.tw/book.asp?id=973

衛生局呼籲冰品業者 落實衛生管理七撇步,確保民眾飲食安全

衛生局呼籲冰品業者 落實衛生管理七撇步,確保民眾飲食安全

行政院衛生署針對飲料及冰類、冰塊依其製程訂有不同的衛生標準,以冰塊及刨冰類產品而言,雖都屬於「冰類衛生標準」判定,但冰塊衛生標準為每公撮中生菌數100以下、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陰性;刨冰則為每公撮中生菌數100,000以下、大腸桿菌群100以下、大腸桿菌陰性;咖啡及茶飲料、果實水則屬於「飲料類衛生標準」判定,每公撮中生菌數10,000以下、大腸桿菌群10以下、大腸桿菌陰性)。大腸桿菌群常被用來作為監測食品是否遭受污染,或是製程有無衛生缺失的重要指標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桿菌群過多,雖不致於影響身體健康直接致病,卻足以顯示該產品衛生狀態不良。衛生指標菌如超過標準,即表示在製作過程當中的衛生狀況、食材、器具、包裝過程可能遭受污染,或工作人員的個人衛生狀況不佳所造成,至於常溫保存更是微生物繁殖的最佳環境。衛生局呼籲業者應秉持良好衛生規範製作食品,重新審視製作食品之水質,盛裝器具及人員衛生等環節是否符合規定,該局特別提供販售衛生安全飲冰品的小撇步,業者應遵守下列食品衛生操作守則,讓市民食用安心:以挖勺舀取飲冰品配料前後,要徹底洗淨雙手。芒果或西瓜等水果選用要新鮮、徹底洗淨,切塊備用要適量。生、熟食所使用之刀具、砧板應分開放置、使用。芋頭、紅豆、蜜豆、花生、粉圓等配料要分開加蓋冷藏或以保冷設施儲放販售,同時妥善控制販售量,並分段取用,常溫販售不超過2小時。刨冰及飲冰品配料要分開包裝給客人,不要事先預拌在一起。選用合法工廠的冰塊或自製冰塊之水源要符合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且有檢驗證明。陳列冰櫃冷凍溫度須維持攝氏–18度以下、冷藏溫度須維持攝氏7度以下。北市衛生局呼籲業者需落實衛生自主管理,為保護消費者,抽驗結果除適時發布新聞外,並公布於衛生局網站,歡迎查詢,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1061。以上稽查結果,可上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

弄假成真?植睫毛引起眼瞼炎!睫毛成利刃 倒插刺傷眼

弄假成真?植睫毛引起眼瞼炎!睫毛成利刃 倒插刺傷眼

眼睛是臉部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不論是百變天后蔡依林,或是時尚貴婦孫芸芸,無不刻意強調眼部彩妝,畫上漸層的迷人煙燻妝,戴上捲俏的假睫毛,擁有這樣眼妝的女孩們,五官立即變得深邃,讓人無法移開眼神!但像假睫毛…等彩妝品若不慎掉入眼睛,則可能對眼睛造成嚴重的傷害,因為是一種異物,而且有雜質或細菌存在,很可能感染結膜炎、角膜炎,或因含有化學成分的假睫毛黏著劑引起眼瞼發炎變形,而造成睫毛倒生、異物燒灼感、流淚等症狀。愛漂亮的吳小姐平時就有戴假睫毛的習慣,出門一定要打扮美美的並戴上濃密假睫毛,但是每天光戴假睫毛就得花了很多時間,回家還要卸除,為了貪圖方便就嘗試了時下最流行的種睫毛,未料一週後,有天一早醒來,眼睛無法睜開,有異物感,本以為是種的假睫毛刺到眼睛,卸除之後發現是自己的睫毛倒插,就診後經醫師判定為眼瞼發炎導致睫毛生長方向改變,必須定期拔除倒長的睫毛,才不致引起角磨破皮發炎,真是得不償失。吳小姐:「沒想到單純想變美,卻換來無可彌補的眼睛傷害。」眼科醫師張朝凱說明,睫毛倒插又稱睫毛倒長、睫毛亂生,係指眼瞼上的睫毛生長方向異常,且觸及眼球因而引起之病症。造成睫毛倒插的原因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兩種類型。「先天性倒睫毛」在出生後就有睫毛倒插的情形,通常發生在下眼皮;而「後天性倒睫毛」常見的原因包括:眼瞼發炎、外傷或退化,其他還有如化學灼傷、眼皮手術後、砂眼、類天疤瘡、史蒂芬強生症候群或慢性眼瞼結膜炎等,它可使眼瞼結疤 、收縮變形,因而改變了睫毛的生長方向。張朝凱醫師進一步解說:睫毛倒插的患者可能有異物感、時常揉眼睛、流淚、分泌物增加、懼光等現象 ,嚴重者會導致角膜發炎、潰瘍,甚至視力喪失。由於角膜很敏感,所以當睫毛倒插刺到眼球時,會引起眼睛刺痛、癢或眨眼。有些人的角膜較強壯,即使睫毛刺傷角膜,可以很快地就長好;然而年紀較大者,由於角膜較不健康,若長期受睫毛的刺激磨擦,而造成磨損刺傷導致細菌感染,則會有眼角膜潰爛之可能。目前睫毛倒插治療方式有四種:拔除倒插的睫毛:即用睫毛鑷子將倒插的睫毛拔掉即可。此法操作簡單且無後遺症,唯睫毛會再長出, 因此約每隔四至六週便要拔一次睫毛。電燒法:將倒插睫毛之毛根以電燒的方式破壞,使倒睫毛不再長出。冷凍法: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癒率約70%-90%,方法是將睫毛之毛囊以零下二十度低溫冷凍破壞,但發生併發症的比率約占26%。手術治療:若只有局部幾根倒睫毛,則可將倒睫毛與眼瞼一併切除。若睫毛倒插的範圍較大,甚至整排睫毛都倒插時,則需要施行手術將眼瞼緣向外翻轉,以求一勞永逸。張朝凱醫師提醒,有些人容易對某些化妝品成分過敏,在挑選眼部化妝品時尤其要謹慎小心,千萬不要貪小便宜,買到成分不明的化妝品,平日更要注意貯存方式及保存期限,否則容易造成過敏, 導致眼皮水腫、眼皮癢、結膜充血等現象。另外,眼皮破損或感染發炎時,請不要再上化妝品,也要養成不與人共用化妝品的習慣。張朝凱醫師同時呼籲,當有睫毛倒插的情況發生時,最好根據自己適合的療法,謹慎的選擇治療方式,如此才能將併發症降至最低,進而達到病患想要的治療效果。

青少年長不高 轉骨偏方你能放心嗎?

青少年長不高 轉骨偏方你能放心嗎?

小孩長不高,家長是否會太早擔心呢?轉骨偏方、來路不明的藥品您放心嗎?署立彰化醫中醫科陳昭勳主任說,根據中醫理論,「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強固則筋強骨健」,強調要有良好的脾胃來幫助吸收,才能長的更好。所以一般的轉骨方,都是以健脾補肝腎或疏肝理氣為主,調補適當身體就會獲得很大的改善。通常再搭配針灸,在適當的體穴上施針,可以使效果更明顯。人的身體會長高最主要和生長板有關,如果生長板一旦癒合了,不管用什麼方法就不會再長,所以小孩長高,青春期是一個關鍵點,因為青春期荷爾蒙活動旺盛,加速對鈣質的吸收,所以青春期是人體快速成長的最後時期。陳昭勳主任表示,長高治療時機,通常女生在初經來潮前一年,大約國小五六年級;男生則是在開始長鬍子,聲音開始轉變,大約在國二或國三就可以開始長高治療。但是根據臨床經驗,有些女生17歲初經才來,所以其青春期可至19歲;另外,有些男生11歲喉結就已經很明顯,而生長板已癒合,所以年紀只是大約的判斷,須依個人實際情形而定。目前彰化醫院陳昭勳主任的治療以針灸為主,針灸沒有副作用並不會使生長板提前癒合,所以沒有年齡限制,針灸長高1週針灸2~3次效果最好。根據98年4~6月長高門診人數統計,在生長板仍在的情況下,長高5公分以上的有1人,長高4公分以上的有2人,長高3公分以上的有3人,長高2公分以上的有3人,長高1公分以上的有2人,1公分以下的則有2人,平均長高2.4公分。根據陳昭勳主任針對縣內某國小5年級學童研究,統計時間從98年3月至99年2月,平均3個月長高約1.8cm。長高的成效和治療的時間長短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學生課業壓力重,治療常斷斷續續,通常完成針灸療程,建議持續治療,才能達到明顯的成果。陳昭勳主任表示,影響長高的因素很多,如遺傳、營養、運動和生活作息等。遺傳是一個重要因素,也有可能隔代遺傳,持續運動也是很重要,尤其是跳躍的運動,如打籃球、排球和跳繩及練跆拳道等,可以使生長板減緩癒合,持續刺激生長;飲食方面可以多吃ㄧ些膠質和鈣質的食物,如海参、豬腳、山藥、小魚乾等,也可以幫助生長。睡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充足的睡眠才能幫助長高。陳昭勳主任呼籲,人的生長有一定的時序,如果還沒到青春期太早服長高藥物,就很容易揠苗助長,造成生長板癒合,真正到青春期反而不長,所以不要隨便亂買來路和成份不明的長高藥,所以有任何問題最好請教有合格執照的中醫師。

乳癌生長快速 兩年一次乳房篩檢間隔可能太慢

乳癌生長快速 兩年一次乳房篩檢間隔可能太慢

臺灣乳癌發生率逐年上升,已接近西方工業化國家。根據國際衛生組織WHO-2008年資料顯示,臺灣乳癌發生率為十萬分之52.8,已高居亞洲第二位,超過日本的42.7、韓國的38.9、僅次於新加坡的十萬分之59.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陳火木指出,乳癌好發於都會地區,若以地區分布,96年臺北市為十萬分之66.76居全台之冠,甚至超過城市型的國家-新加坡,臺北市可能是全亞洲乳癌發生率最高城市。陳火木說,目前臺灣乳癌篩檢政策為45歲到69歲的一般女性,或40歲到44歲有家族病史的女性,每兩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但是這樣的檢查頻率,在高發生率的臺北市可能會有不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使用數位化乳房攝影機執行乳房攝影篩檢業務,在診斷極早期或原位乳癌的能力以及乳癌整體的偵測率不亞於歐美,因而婦幼院區在97年、98年連續獲得國家品質標章(Symbol of national Quality SNQ)殊榮,98年共篩檢5,831名女性,找到44名乳癌,其中原位癌加小於1公分的早期乳癌佔59%,腋窩淋巴結陰性者為94.45%,乳癌偵測率為千分之7.55,成效非常顯著。但是最近半年也陸續發現4名患者在上次正常攝影篩檢後,不到兩年時間內,即自我發現乳房有異,經確診為乳癌。陳火木表示,這種「間隔乳癌」的出現,表示仍有部分乳癌可能因生長快速,或者儀器解像不佳無法檢出,在還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會發展成有癥狀乳癌。因此在兩次攝影間加做乳房超音波檢查或使用數位化乳房攝影儀器,可能可以減少「間隔乳癌」的發生。陳火木表示,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有鑑於此,決定在兩年間隔中,加入免費乳房超音波檢查,以減少間隔乳癌發生。今年提供六千個名額,供前一年度乳房攝影正常的女性市民,接受免費乳房超音波檢查,目前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仍有名額,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