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父親節前夕「華文戒菸網」推出全新改版「菸品警圖專區」

父親節前夕「華文戒菸網」推出全新改版「菸品警圖專區」

明天就是父親節了,每天都有幾位「爸爸」級吸菸者來問戒菸,而台北醫學大學日前公佈「吸菸、二手菸會刺激乳房上皮細胞的尼古丁受體活化,將導致癌化及腫瘤迅速產生」後,還有國小學童來電擔心媽媽在家中常受爸爸的二手菸燻染,想要詢問如何幫助爸爸戒菸。一般人大多知道吸菸與肺癌或呼吸道疾病的關係,但殊不知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及陽痿等疾病更是與吸菸息息相關,為提供爸爸們更多元豐富的菸害及戒菸資訊,「董氏基金會/華文戒菸網」及「國民健康局/菸害防制資訊網」同步在父親節前夕推出全新改版的「菸品警示圖文專區」,提供39個國家共333幅、17種菸害分類的警圖,讓吸菸者正視菸害問題,也讓有心幫助家人戒菸的孩子們都有實證資料可供輔助!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吸菸除了跟各種癌症有關外,其實與現代的文明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更是相關。尤其是忙碌的現代人,因為應酬可能吸菸加上高熱量飲食,中年後經常會引發高血壓等慢性病上身,因此更需要戒菸。為破除大家對菸品的迷思及更了解菸害的真相,「董氏基金會-華文戒菸網」及「國民健康局-菸害防制資訊網」同步在父親節前夕推出全新改版的「菸品警示圖文專區」,提供39個國家,包含心臟疾病、肺部傷害、口腔疾病、腦中風及性功能障礙等17種菸害分類的警圖,共計333幅,連8月份剛執行、全球第一個將「菸品內的化學物會引發乳癌」印製到菸盒上的菲律賓警示圖文,都已收錄於內,也介紹了目前世界各國最新的菸品包裝及警圖政策。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國家-模里西斯,目前執行印製平均65%的菸品警圖,其中「吸菸導致口腔癌」的震撼實圖,就是透過台灣董氏基金會提供的。董氏基金會呼籲,希望藉由各國警圖的展示,提醒大家勿受到菸品包裝的引誘,更重要的是提醒還在吸菸的爸爸們,在佳節的氣氛環繞、子女的鼓勵期待下,除隨時可上「華文戒菸網」外,可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或到戒菸門診尋求醫護人員協助!補充資料:董氏基金會顧問、美國杜蘭大學教授陳紫郎發現,台灣菸害防制法明文規定全面禁止菸品廣告及促銷,但台灣的菸品容器包裝相對於歐美國家皆更為多變及花俏,菸商對台灣「用心良苦」的策略性運用,主要是因為臺灣是菸商測試華人市場反應的練習場;另外,台灣雖已擠入要求印製菸品警示圖文國家之列,但僅規定於最大表面積上方印製35%的菸品警示圖文,是目前全球約39個實施印製菸品警圖國家中面積最小者,加上臺灣尚未採用菸品容器「素面包裝」的政策,台灣的菸盒版面成為菸商最直接的廣告宣傳處,吸引更多人加入吸菸的行列。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則表示,一年半來,經民眾檢舉菸商用菸品容器進行廣告宣傳的申訴品項已多達59項,其中帝國菸草公司的「大X杜夫」及雷諾士菸草公司的無菸菸草系列「ReXo」已依菸害防制法分別處以新台幣670萬元及500萬元罰款,但似乎無法嚇阻菸商,顯然菸品容器廣告策略依舊為兵家必爭之處。陳紫郎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印製大幅且寫實震撼的菸品警圖,是一種具經濟性、高曝光率,又能直接觸及吸菸者的宣導方式!烏拉圭政府從2006年起,不但年年更換警圖內容,2010年更將菸品警圖的面積從原來的50%,擴增為菸盒正反面80%,暫居全球之冠。儘管如此,菸商仍有辦法在僅剩的容器面積中建立品牌識別、展現誘人的廣告價值。為此,WHO進一步建議,除了擴大警圖、於菸盒兩側詳述菸品危害成分外,菸盒其他面積應該採取素面包裝,至於菸品品牌,只能以固定字體、字級及顏色印製於包裝下方。姚思遠進一步表示,澳洲政府已率先響應上述素面包裝政策,預計今年8月底國會將通過三讀,2012年前實施。臺灣應盡早執行菸品素面包裝搭配大幅又寫實震撼的警圖,不僅可以不再繼續作為菸商測試行銷各種菸品包裝的天堂,相信對於菸品消耗量及吸菸率控制應該有很大的幫助。

婦幼親子競賽暨家幼健康檢查活動 明天開跑!

婦幼親子競賽暨家幼健康檢查活動 明天開跑!

慶祝父親節,天主教聖功醫院將於明天8月7日(星期六)上午9:00舉辦「父親節禮讚」與「婦幼親子競賽暨家幼健康檢查」活動。天主教聖功醫院合唱團為慶祝父親節,特別安排於8月7日(星期六)上午在13樓大禮堂五首旋律輕快但不失莊重的組曲詠讚父親。以及9~12個月組的寶寶爬行比賽、3歲~6歲的親子推球樂比賽。健康檢查部分包含:0~6歲兒童健康檢查(含健兒門診、副食品指導),及育兒用品特賣。另配合政府宣導民眾防癌健康,有:大腸直腸癌、口腔癌、乳癌預防攝影登錄、30歲(含)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等,其中子宮頸抹片特別安排婦產科女醫師服務。凡年滿45~69歲的婦女或家中有乳癌病史二等親以內的家屬,皆可免費參加乳癌篩檢乳房攝影登記。活動當天並有免費血糖檢測。活動地點在天主教聖功醫院13樓大禮堂。競賽活動與家幼健康檢查完全免費,活動競賽因名額有限,報名參加活動當天還可獲贈精美禮物,慶祝父親節,歡迎民眾一起來親子競賽樂歡天。即日起受理電話報名,額滿截止。報名電話:(07)2238153轉2512或(07)2256197。

專為兒童設置的罕見疾病收治醫學中心 正式在台大醫院揭幕

專為兒童設置的罕見疾病收治醫學中心 正式在台大醫院揭幕

台大醫院為了打造一個專屬兒童與家長的身心靈健康補給站,特別與信誼基金會共同籌劃成立國內首座「家庭資源中心」,於日前兒童醫療大樓一樓正式揭幕啟用。揭幕儀式由台大醫院陳明豐院長與永豐餘集團何壽川董事長共同主持,以後小朋友來醫院看病,不僅可以探索有趣的兒童樂園主題空間,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一同來欣賞、閱讀和聽故事,輕鬆獲得各種重要的健康與親子知識。台大醫院是兒童重症與罕見疾病的主要收治醫學中心,臨床上常會遇到家長第一次聽到孩子疾病的診斷名稱,顯得徬徨與無助,即使醫護人員花了很多時間解釋,仍有很多疑問,並且不斷尋找容易了解的健康叢書或衛教資料,想更清楚了解這種疾病將來會怎樣?是否有其他相同疾病的孩子?有無可以幫助的社會資源?如何跟醫療團隊合作,幫助孩子盡快恢復健康?孩子的身心靈成長與發展歷程會如何等等諸多難題,需要去面對。因此,台大醫院「家庭資源中心」觀摩多家國際知名兒童醫院後,如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規劃,引進台灣第一個設立於醫院的醫療級家庭資源中心。從健康醫療到親子教養,用圖書與繪本、影音資料與網路資源,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大朋友與小朋友,一起分享與了解來自健康與醫療、學習與發展、親職與教養等等種種情境,讓兒童與家長能獲得各種重要訊息的管道,幫助孩子與家庭面對醫療與生活的挑戰,營造正向健康的環境,陪伴大家一起面對生命的成長與學習,成為兒童與家庭的好幫手。而台大醫院「家庭資源中心」的整體空間塑造,則是由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陳昌銘老師精心設計規劃,外牆設計以海洋世界為主軸呈現海鳥飛翔、鯨豚跳躍的動態效果,增加視覺感官體驗,還有結合感應式遊戲設計,從眼睛可以看到多彩多姿的萬花筒圖案;內部空間則以兩隻造型生動的鯨豚與小太陽旋轉音樂鈴的童趣氛圍下,分成圖書區、多功能活動區、網路資源檢索區三大空間,營造舒適與趣味兼具的閱讀、學習與休憩空間。家庭資源中心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五9:00~17:00,歡迎想要接觸兒童健康與親子教養的兒童與家長一同蒞臨,分享知識與學習的喜悅。

如何協助爸爸遠離「西洋梨體型」

如何協助爸爸遠離「西洋梨體型」

你聽過老奶奶生氣時可能脫口說出「膨肚短命」這句話嗎?這對於腹部帶個游泳圈的中年男子確是個很真誠的「警告」呢!在台灣,平均每13分58秒就有一個人因代謝症候群衍生之慢性病而死亡。依據統計,腰圍過粗的人約有50%的機率會合併有代謝症候群。而代謝症候群衍生的慢性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 、腎臟病、心臟病、癌症、慢性肝病與肝硬化等重大疾病,而又以少動外食族、老人、更年期後婦女為代謝症候群四大高危險群。根據臨床與公衛學者專家指出,同樣肥胖10公斤的中年男子,腰圍變粗的「蘋果體型」,比臀部及大腿肥胖的「西洋梨體型」更容易導致血脂及血糖代謝異常,造成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三高症狀的代謝症候群。 換句話說,若能控制或改善腹部脂肪,就能減少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會!工作忙碌的現代爸爸們,很多人的生活型態多是少動外食族,每天工作的時間遠超過運動的時間,甚至是缺乏運動。例如久坐辦公桌的上班族爸爸、開公車或計程車的運將爸爸等,若再加上經常加班或應酬的外食生活,導致一個個邁向四十歲的中年爸爸們,不知不覺中產生了中廣身材「膨肚短命」的危機!而這幾年不斷倡導「腰圍八九十 健康常維持」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更提出了「實踐3D健康生活,遠離代謝症候群」的觀念與作法,期待一家之主的爸爸能為自己和家人著想,跟著一起選擇健康的飲食、維持規律的運動、並且定期量腰圍、血脂、血糖與血壓,讓「腰」健康、「三高」正常,給老婆和小孩一個健康好爸爸。本文摘自:減腰圍、降3高 代謝力健康全書,由原水出版社發行。延伸閱讀「量腰圍的方法」: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984

七成糖尿病爸爸面對冠心症威脅而不自知 高血壓、高血脂應同時積極治療

七成糖尿病爸爸面對冠心症威脅而不自知 高血壓、高血脂應同時積極治療

台灣約有一百多萬名糖尿病患,其中超過80萬名年紀介於51至80歲,這些多半應在父親節當下享受含飴弄孫的長輩們,卻因忽略血壓及血脂警訊而成為高死亡風險的冠心症一族卻不自知。彰化基督教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明家醫師指出,根據全世界糖尿病相關調查顯示,糖尿病的盛行率除了有與日俱增的趨勢外,糖尿病患死亡率為非糖尿病人的2至4倍,甚至其中有7至8成是死於心臟病與中風等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簡稱「冠心症」。謝醫師說,許多糖尿病患者與家屬都知道按時服藥與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但其實許多研究均顯示,嚴格控制血糖雖能有效減少與延緩小血管併發症,例如眼睛、腎臟以及神經等病變;但對於大血管疾病與死亡率的改變卻不明顯。再加上糖尿病患者本身罹患「冠心症」的機率又比一般人高2至6倍,因此,同時積極控制血壓與血脂是病患治療中相當重要的一環。醫師表示,在控制血糖同時,若能將血壓及血脂等各項指數控制在下列標準值內,將有助於延長糖尿病患者的壽命:血壓:收縮壓/舒張壓兩者同時控制在80/130 mmHg以下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小於100 mg/dl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C):男生應大於40mg/dl、女生大於50mg/dl三酸甘油脂:控制小於150 mg/dl要達到上述標準,通常需要同時搭配使用血脂與血壓的藥物治療。謝醫師說,一個積極用藥的糖尿病患每天至少要服用4到10種藥物,可是只有三成的人能持續聽從醫師指示乖乖服藥達一年以上,其他患者放棄原因無他,就是不想吞這麼多藥! 因此,為了解決患者的用藥困擾,目前已有藥廠降血壓與降血脂藥物合併成一顆,且有相當好的治療效果,協助患者更方便的控制血壓與血脂。醫師特別在父親節前夕叮嚀,家屬不妨也從旁協助糖尿病患者積極透過改善生活型態,包括1.飲食控制、2.體重控制、3.333運動原則、4.戒除菸酒、5.控制血壓、6.血脂控制、7.血糖控制還有8.遵從服藥醫囑等8大法則,幫助他們遠離冠心症威脅,從今年父親節開始,讓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不再同時燃燒爸爸的生命。

上陸三年 台商爸爸體重狂飆八公斤

上陸三年 台商爸爸體重狂飆八公斤

37歲在大陸工作的周先生,由於大陸重油、重鹹的飲食習慣,加上應酬喝酒比例高,不到三年的時間,除了體重飆升八公斤,也開始出現胃痛、脹氣、腹瀉的情況。健檢後發現,胃部有輕微潰瘍,腸道發現一顆0.8公分的腺瘤型瘜肉,血脂、肝指數幾乎全部超過標準,周先生才驚覺自己的健康狀況在快速崩毀。隨著兩岸經貿互動頻繁,加上松山、虹橋對飛,許多擔任家庭經濟支柱的爸爸,出差比例明顯增高。不過,這些台商爸爸,職場成就高,但健康異常指數也很高!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計近一年來1801位男性台商受檢者的健診數據顯示,胃發炎、脂肪肝、腸瘜肉及膽固醇等三高問題最顯著。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鄭乃源醫師指出,分析台商爸爸有五大共通的不良生活習慣,包括抽煙、喜好油炸等重口味飲食、經常應酬喝酒、每天工作超時卻睡不到五小時、作息不定少運動。隨著兩岸往返頻率密集,這些錯誤的生活習慣更趨嚴重,成為引爆疾病的地雷。鄭乃源醫師表示,時常出差打拚的台商爸爸們,免不了應酬而大吃大喝,加上隨手牌香煙,以及熱情的勸酒,使腸胃問題成為最大的隱憂。聯安統計,近八成台商爸爸有胃發炎問題、超過五成篩檢出腸瘜肉,但根據受檢者的健康主訴,卻只有二成五反應有胃痛、排便不順等困擾,顯示這些爸爸平時忙於工作,卻忽略了身體發出的警訊。鄭乃源醫師也指出,大陸的飲食偏好油炸、重口味烹調方式,使台商爸爸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統計發現,高達六成的爸爸有脂肪肝、約四成有心血管危機,包括體重、三酸甘油脂、同半胱胺酸、飯前血糖都超過標準值。鄭乃源醫師進一步表示,超過三成台商爸爸已經出現「胸悶、胸痛」的不適,若不儘早改善生活作息,並定期檢測掌握健康狀況,可能陷入心肌梗塞的危機,不容小覷!鄭乃源醫師提醒,擁有健康,才有本錢增強競爭力、攀上事業高峰。父親節將至,可為自己或辛勞的爸爸安排一次完整健康檢查。針對台商爸爸的五大不良生活習慣,鄭乃源建議,除了基礎的血液常規、生化檢查、X光、腹部超音波及泌尿系統外,可再強化肺部、腸胃、及心血管檢測。有抽煙習慣的爸爸,可透過肺部電腦斷層攝影,精細的檢測0.1-0.3公分的肺部病兆;喜好重口味飲食、經常喝酒又少運動的爸爸,可藉由無痛腸胃鏡檢查,舒適又精準地篩檢腸、胃道,一旦發現可能轉變為癌症的瘜肉,可立即切除,並且加強頸動脈超音波、心臟超音波、運動心電圖等心血管檢查,為健康打造完整的防護網。

自體免疫疾病病童社交能力差?長期病痛缺乏自信?!

自體免疫疾病病童社交能力差?長期病痛缺乏自信?!

幼年型自體免疫疾病的小朋友,長期對抗病痛,過程相當辛苦,需要父母、社會的關懷、支持,來呵護這些小太陽的希望。台大醫院小兒部過敏免疫風濕科臨床上發現,病童容易因為長期的病痛而缺乏自信,台大醫院小兒部日前針對院內的該科病友家庭進行的深度訪談發現,在疾病接受妥善治療後,約半數認為病友的人際互動情形獲得改善,同時也更為積極樂觀。為鼓勵病童參與人群,與財團法人兒童過敏及氣喘病學術文教基金會及輝瑞大藥廠將共同於上週(8/1)舉辦「魔法森林互動劇場夏令營」,希望藉此能讓家長與病童在活動中,增進與學習人際互動。財團法人兒童過敏及氣喘病學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江伯倫教授表示,約有一成的家庭反映,孩童因為藥物副作用或疾病本身,造成病童明顯不適的情形,江伯倫教授說明,藥物的副作用,的確常成為患者中斷治療的原因,近期則有一個令人遺憾的臨床案例,一位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患者,原本疾病控制情形良好,但因患者對藥物副作用存有疑慮,即自行停藥,採用從網路蒐集而來的民俗療法,病情復發後,不但未及時回診,患者本身及家屬也不願配合醫囑治療,導致病情惡化的嚴重結果。JIA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幼年型自體免疫疾病中人數最多,因病友發病時期正值生長期,因此治療最重要的目標在於:「關節功能的維持」、「不影響到生活品質和外觀」以及「不導致後遺症」三大重點。現行的治療藥物中,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為主,另外,關節內注射類固醇對於寡關節炎(oligoarthritis)有相當顯著的效果,而針對多發性關節炎(polyarthritis)及全身型關節炎(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常需要使用疾病修飾藥物(DMARDs),一般可提高到約70%-80%的控制率,如果上述的藥物治療效果均無達到治療目標,則可考慮進一步使用最新的生物製劑治療。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及治療效果,視使用劑量與病友而不盡相同,例如類固醇恐有造成小朋友骨骼結構提早密合的疑慮。楊曜旭主任指出,患者如果對於目前用藥有任何疑慮,應及時提出,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轉換藥物治療;目前藥物及血液檢測醫學發達,例如最新具突破性療效的生物製劑,抑制這些過多的細胞激素或不必要的抗體所造成的發炎反應,且具有療效精準、副作用低的特點,如患者接受傳統藥物治療發現耐受性不佳或副作用過高時,可經由專科醫師評估,申請健保給付採用anti-TNFα類生物製劑治療,可以讓病童有更妥善的治療。為瞭解病友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的生長狀況,一項進行三年的追蹤報告中發現,在使用生物製製治療一年後,病友可因疾病得到控制,而使小朋友的骨質可得到改善。除了藥物治療外,另外在病童心理層面的部分,江伯倫教授與楊曜旭主任同時呼籲,家長面對幼年型自體免疫疾病的孩童時,除了與醫療院所積極配合外,還要多付出關懷與愛心,讓病童提升自信的正面力量。

讓爸爸遠離心臟病 一起為父親的「健康」把關

讓爸爸遠離心臟病 一起為父親的「健康」把關

為迎接今年8月8日父親節的來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精心規劃於明天99年8月6日(星期五)上午8時至11時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4個院區(仁愛院區、婦幼院區、陽明院區及和平院區)及門診部(內湖門診部及中山門診部)舉辦「慶祝父親節 三癌三高免費篩檢大放送」活動。歡迎北市父親及民眾朋友踴躍參加。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均為98年臺北市之十大死因,約占所有死亡人數的58.3%。但此類慢性疾病可透過定期篩檢,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民國98年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第1位,另依臺北市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統計資料顯示,女性乳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分別位居臺北市主要癌症死因之第4位、第9位及第12位。民國92年至98年,本市因乳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15.55上升至17.49,口腔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4.74下降至4.55,子宮頸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6.35下降至5.11。上述3項癌症均具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良好等特性。因此,加強民眾慢性病及癌症防治,是極重要的醫療與公共衛生課題。提醒台北市民朋友平日除攝取均衡飲食、養成規律運動外,也不要忘了每年要定期接受健康篩檢。歡迎台北市市民朋友踴躍參加,相關訊息請參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頁http://www.health.gov.tw/或洽詢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冠狀動脈疾病是十大死因前三名 父親節為爸爸檢康把關

冠狀動脈疾病是十大死因前三名 父親節為爸爸檢康把關

文/署立基隆醫院 院長室溫馨的八月份,署立基隆醫院於昨日於署立基隆醫院辦理「我愛爸爸‧安心老爸」歡慶父親節活動。基隆市張通榮市長、黃景泰議長、市政府楊桂杰參議及謝國樑辦公室謝秘書、莊錦田、韓良圻議員等均蒞臨共襄盛舉。希望能透過一連串的互動式遊戲比賽,增加民眾對心肌梗塞的健康認知以外,也藉由此次的活動讓平日辛勞的父親休息一下。此活動中,除了邀請到超越顛峰愛西絲肚皮舞舞蹈團及舞工廠舞團蒞院表演以外,活動也安排了互動式的遊戲,不管是利用雙腳夾彈珠的遊戲做末梢神經運動的小組競賽,或是在貼貼樂的活動中認識及預防心肌梗塞疾病,都希望能夠在寓教於樂中,增加民眾的健康知識,得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活動中,心臟內科羅景齡醫師為大家介紹院方新進的64切電腦斷層掃描儀。64切電腦斷層掃描儀具有高速與高解析度的特色,能執行過去電腦斷層掃描儀無法做到得檢查,尤其是血管的影像呈現特別清晰,包括心臟血管、肺部的微細結節病灶、直腸癌檢查等。能提供細緻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已成為目前非侵入性檢查的最佳利器之一;有助於醫師做出更準確的診斷,不僅可讓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更可降低死亡率、為民眾健康把關。歡迎民眾多加利用。因為國人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冠狀動脈疾病一直為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的前三名之一,年齡層還有下降的趨勢。黃金的搶救時間便是降低心肌梗塞死亡率的重要關鍵,早期的發現及治療更顯相當重要。在父親節前夕,署立基隆醫院希望透過一連串的互動式遊戲,體恤父親平日的辛勞外,更希望可以增加民眾的健康認知,為民眾健康把關。

保養不能Fun暑假 胜肽酸煥膚改善痘痘、毛孔粗大、皮膚暗沉等夏日問題肌

保養不能Fun暑假 胜肽酸煥膚改善痘痘、毛孔粗大、皮膚暗沉等夏日問題肌

夏季皮膚問題多,油脂分泌旺盛會產生的痘痘、毛孔粗大讓皮膚科門診量激增,皮膚科專科黃靜雯醫師表示,運用胜肽酸煥膚、杏仁酸煥膚可讓皮膚在溫和作用下達到晶亮平滑的效果,不過後續的維持更為重要,在充滿陽光沙灘的季節裡,皮膚最容易受到紫外線的曝晒攻擊,造成皮膚平衡失調、老化,因此在戶外長時間活動時一定要注意防曬,一旦曬傷時,肌膚會出現發紅、腫痛、脫皮的現象,厲害時還會起水泡與變黑,這時,先溫和洗淨肌膚,稍微冰敷降溫,使用能鎮靜舒緩的保濕產品,之後找信任的皮膚科專科就診,可以減低肌膚被曬紅曬傷後變黑的發生。為什麼夏天的皮膚問題特別多呢?黃靜雯醫師解釋,當氣溫昇高時,皮膚中的皮脂腺就會因為受到刺激而增加油脂的分泌(約升高1℃,增加5-10%的油脂),因此夏天很多人皮膚總是油油亮亮的,痘痘生長和毛細孔都變得更為明顯,為了減低出油的情形,建議洗臉時最好是用溫涼的水。另外,高溫以及流汗會刺激皮膚,容易造成皮膚的泛紅、腫脹、以及敏感,特別是敏感性肌膚與酒糟膚質的人會產生血管擴張情形,造成臉部持續性異常潮紅,而需要以醫療級保養品做鎮定與治療。此外,皮膚科專科醫師郭玉玲醫師也表示,抵抗炎熱的氣候,民眾居家保養時可以選擇含水、蘆薈和某些植物萃取物的護膚品,以達到清涼舒爽、冰鎮肌膚的效果。例如夏季熱賣的保濕噴霧,一般由天然礦泉水或溫泉水構成,並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保濕型噴霧可以對肌膚進行隨時隨地的補水滋潤,舒緩肌膚壓力,抵抗過敏現象,降低皮膚表面的溫度,但最好能在使用後,在加上清爽型的保溼精華液或乳液,更能達到保濕的功效。而凝膠系列,如保濕清涼凝膠、清淨角質淨化凝膠、潤膚凝膠等,可以讓其放在冰箱裏冷藏後使用,降溫效果更可加倍。最重要的曬後修護產品,選擇含有蘆薈及其他植物萃取物,例如洋甘菊等可具舒緩、鎮靜作用,不過,若是較為敏感性的皮膚,建議先小範圍測試使用,曬傷較為嚴重的人,則建議尋問皮膚科醫師的建議。黃靜雯醫師指出,除了靈活運用市面上保溼防曬產品增加夏日皮膚元氣外,針對天氣炎熱而產生的痘痘、痘疤、毛孔粗大、膚色暗沉不均等問題,可以選擇胜肽酸煥膚、杏仁煥膚等醫美療程,不同傳統的果酸煥膚,而是以更貼近皮膚本質的酸類加速代謝皮膚老化角質層,且胜肽酸溫和的作用也適用於敏感性肌膚族群,搭配後續的高效保溼補給,讓皮膚達到水嫩晶亮無暇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