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我國器官移植技術成熟人力充足,呼籲大眾踴躍響應器捐

我國器官移植技術成熟人力充足,呼籲大眾踴躍響應器捐

有關媒體報導,我國器官移植人力不足乙節,衛生署表示,我國器官移植醫院及醫師數,從96年至99年7月底止,已自55間醫院、549位醫師,成長至74間醫院、611位醫師,絕無移植人力不足之情形。世界各國對於移植醫院及移植醫師之管理,均採重點醫院政策,重質不重量,以提升醫院、醫師移植技術之純熟度。我國因醫療資源較為充足,相對於其他先進國家而言,移植醫療之可近性明顯較他國來的高;另移植醫師之養成,必須受有相當之實務訓練,方可提供安全又具相當品質之服務。爰此,對於移植醫院及醫師之核定,均定有完善之條件與機制,如移植團隊之組成、相關醫療設備之設置、施行移植手術流程與品質管控機制之訂定及醫師必要受訓之內容等。為推動我國器官捐贈風氣,發掘潛在捐贈者,以增加器官捐贈來源,行政院衛生署於93年4月1日,以器官勸募醫院為主軸,建立器官勸募網絡,並自94年4月1日開始進行器官捐贈移植登錄系統線上分配作業,配合器官勸募網絡的支持,逐步提升我國器官分配的效率與品質。目前計有器官勸募醫院10家及合作醫院195家,當合作醫院遇有器官捐贈個案時,即通報勸募醫院協助處理,不會發生醫院不通報或不運作之情況。據統計,自今年1月1日起至8月15日止,我國死後器官捐贈之人數為140人,受惠人數481人,較98年同期成長1.4%,惟每年器官捐贈人數仍與等待人數有所差距,因此,衛生署自今年起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宣導,並希望各醫院能共同加入器官勸募的行列,也呼籲社會大眾:踴躍響應「遺愛一善念,生命不斷線」、「讓愛久久」之器官捐贈理念,造福等待器官移植之病人及家屬!

國二生學艋舺混幫派 原來患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

國二生學艋舺混幫派 原來患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

國二男童小傑(化名)個性衝動,是學校老師眼中的頭痛人物,總是反抗權威,時常與同學產生肢體衝突,不愛唸書,喜歡結交標新立異的朋友,最後甚至逃學加入幫派,像電影「艋舺」劇中的學生一樣逞兇鬥狠,父母若阻止勸說,親子間隨即爆發強烈衝突,對此男童父母感到頭疼不已,於是帶小傑前往就醫診治,在專業醫師多方評估之下,原來小傑患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DHD,又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育如分析,通常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細分為三大亞型,分別為注意力不足為主(過動/衝動症狀不明顯),過動/衝動為主(注意力不足症狀不明顯)以及合併注意力不足與過動/衝動。類似小傑表現叛逆,且有衝動、注意力不足及靜不下心等行為,就屬於合併型,通常合併型約佔所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患者中的五成左右,是目前症狀比例最高的類型。林育如醫師說明,青少年階段的孩童正值叛逆期,若是伴隨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衝動下容易產生偏差行為,可能會有加入幫派或逞兇鬥狠的行為出現,林育如醫師呼籲,若家中孩童在不只一個場合出現有疑似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症狀,且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家長應帶孩童前往就醫評估診治。林育如醫師表示,目前治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以藥物合併行為治療成效最佳,藥物主要分為中樞神經興奮劑(利他能、專思達,Methylphenidate)與非中樞神經興奮劑(思銳,Atomoxetine)。利他能屬於短效藥,藥效揮發速度較快,藥效約僅有4小時;專思達與利他能的藥物內容物相同,其藥效較長,約可持續8至12小時;思銳(Atomoxetine)則有長達24小時全天候藥效,孩童一天只需服用一次。根據研究指出,合併有過動及焦慮症狀的孩童,在服用Atomoxetine後,症狀可獲得緩解,並較少有睡眠障礙及食慾不佳等副作用,適合長時間在外或需課後補習的孩童,雖然需持續服用數週才能發揮最佳治療效果,但穩定溫和的藥物特性,能使孩童的疾病症狀較不會隨著藥物濃度出現或下降而產生落差。在藥物選擇上,若孩童有心血管疾病,服用中樞神經興奮劑有極低可能猝死的風險,藥物劑量過高也會影響心臟的節律,此時家長可與醫師討論,考慮以非中樞神經興奮劑做為藥物選擇。林育如醫師進一步說明,部分家長對於藥物仍存有疑慮,擔心孩童服藥後導致肝臟受到損害,事實上,根據台大醫院高淑芬教授之臨床研究,顯少患者在服藥後產生傷肝的情況,家長對此不需存有疑慮。林育如醫師指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孩童若同時進行藥物及行為合併治療,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是案例中的小傑,經由行為及藥物合併治療後,症狀已有減輕,不僅在人際互動方面的耐受性增加,也減少脾氣爆發及暴力偏差的行為。如果症狀不嚴重,而且父母及學校能夠提供適當的行為治療與教育,也不一定要服藥,但症狀明顯且有生活及課業困擾的孩童除外。林育如醫師提醒,雖然藥物治療能幫助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孩童緩解衝動及注意力不足的症狀,行為本質與價值觀仍需藉由行為治療、教育及關心督導加以改善,可由親子雙方共同制定生活及獎懲規範,在孩童可接受的範圍內施行,並以同理心做為出發點,才能讓孩童勇於傾訴內心想法,幫助孩童改善疾病症狀。林育如醫師建議,治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家長需藉由恆心、毅力及創造力陪伴孩童共同治療,在行為及藥物雙重的治療方式下,維持穩定且規律的生活、將生活及學習環境單純化、多加安排戶外活動,持續關注孩童日常行為及治療狀況,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孩童也能快樂成長!

台東關懷婦女保健座談會:專業醫師談經痛、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

台東關懷婦女保健座談會:專業醫師談經痛、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

台北長庚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張明揚醫師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郭成興醫師、中醫科黃俊傑醫師經痛、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女常見疾病,為了提升婦女身心健康,增進醫療人員和病患的溝通,以及了解預防勝於治療,台東縣衛生局、中華民國子宮內膜異位症婦女協會、台東基督教醫院主辦,台東市婦女會、台東縣國際蘭馨交流協會、台東縣健康促進會協辦的「2010台東關懷婦女保健座談會」,八月廿八日下午一點將在東基十一樓大禮拜堂,舉辦民眾與病友聯誼演講座談會,邀請中華民國子宮內膜異位症婦女協會祕書長暨台北長庚醫院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張明揚醫師、東基婦產科郭成興醫師、中醫科黃俊傑醫師到場分享,歡迎民眾與醫護人員一起參與,報名專線(089)960-888轉1204、1203陳小姐,亦可將姓名、連絡方式傳真到(089)960-210報名。東基婦產科主任徐文成醫師說:「經痛和不孕症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的,而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可以治療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以外的地方,依照發生的部位不同,可能產生不同的問題,例如:經痛、不孕症、性交疼痛或月經異常。擁有台北長庚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臨床經驗的張明揚醫師,將以他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歷,細說「經痛、不孕、內膜異位症」三種婦女常見問題。郭成興醫師將依照子宮、卵巢、輸卵管等構造,免疫系統、遺傳和其他因素,探討「易造成不孕症的婦女常見相關疾病」,並說明治療方式。經痛不是病,但是痛起來要人命。許多婦女有經痛的困擾,徐文成醫師指出:「一般的經痛,西醫會給予止痛藥,中醫則能調養體質,改善經痛症狀。」黃俊傑醫師將以中醫的觀點,依照時間、性質、部位、痛的性質,來了解經痛產生的原因,並根據原因,從生活起居、飲食、自我按摩等方面,改善經痛問題。活動最後有交流及分享時間,透過病友的經驗,民眾可了解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症和經痛等婦女疾病對生活的影響。現場備有茶點供與會者享用,亦有相關資料可免費索取。報名者可獲得一份精美小禮物,歡迎婦女朋友、家屬或對活動議題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紙塑華麗紙禮服 挑起性感迷人的美麗綺思

紙塑華麗紙禮服 挑起性感迷人的美麗綺思

「不紙如此系列~紙短情長‧婚紗禮服紙塑展」已於八月十三日華麗開展,為期三個星期的展覽,為國內首度的大型紙禮服展出,陳列26套完全手工打造的紙禮服,實為爭奇鬥豔迷你時尚服裝展,同時結合東方紙藝技法與西方時尚元素,奢華精緻的風格展現美不勝收的驚喜,讓前來觀看的民眾嘆為觀「紙」,直呼用紙做禮服太神奇。中華紙藝創作協會首席藝術家 林筠老師帶領其他多位女性紙塑藝術家,共同打造這次的華麗展現,林筠老師表示考究時尚元素是紙禮服創作必備的功課,本展紙禮服作品以性感為訴求,挑戰軟紙與硬紙交互搭配的完美結合,尤以月紗紙的抽皺效果,做為裙擺皺折的特殊表現,如同「三宅一生」服飾的皺皺衣風格,同時配上施華洛世奇水晶、羽毛、串珠及亮片等做為禮服配件點綴,塑造極致奢華的美學風格。本次展覽為京華城、中華紙藝創作協會、超美診所共同舉辦,希望讓台北市民看到精湛的紙藝創作,跨界結合時尚與文創的多元風貌,呈現瑰麗曼妙的幸福想像,超美診所表示能支持美麗事物的再現,是值得響應的公益盛事。此次展出作品「新嫁娘」為紙藝家寗琪玲的創作,參考閩南沿海傳統婚禮的新娘服裝,展現東方情懷的人形風華,新嫁娘的衣飾以千代紙為主要素材,展現新娘出嫁時一顰一笑之間的害羞嬌滴模樣,紙塑人形像是凝聚幸福的瞬間永恆。而「精雕細琢」這件作品由紙藝家高敏連所作,紙塑禮服加入花草圖騰與中國雲形的紙雕設計,成為一套極具東方元素特色的西式禮服。以中西結合的概念出發,紙塑作品「東方風情」則將中國旗袍的元素融於禮服造型中,本作品為紙藝家王淑華的最新發表,連身旗袍上方佈滿中國行草的文字裝飾,下擺則以羽毛裝飾增添其華麗質感,成為結合東方情懷濃厚的緊身禮服。最後特別介紹紙藝家林筠「執子之手」,以西式婚紗禮服為設計藍本,上衣設計加入紙藝編織技法,展現馬甲豐腴尖挺的曲線,腰身地方加入大量的中國文字「幸福」、「白頭偕老」紙雕設計,以婚紗禮服象徵女性追求終生允諾的幸福誓約,最後在蓬蓬裙的右側雕花刻上詩經文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讓西式婚紗禮服充滿東方之美。不紙如此系列紙短情長‧婚紗禮服紙塑展展出期間:2010/8/13~9/5展出地點:京華城3F Ids點子友樂町,台北市105松山區八德路四段138號。

該如何預防口腔癌?!請參加免費口腔黏膜篩檢

該如何預防口腔癌?!請參加免費口腔黏膜篩檢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牙科吳金俊醫師表示,近年來,口腔癌已躍升國內癌症死因的第六位,且有不斷上升之趨勢。抽菸、嚼食檳榔則是誘發口腔癌的重要原因。口腔癌的癌前病變與早期口腔癌,可藉由牙科醫師專業的口腔黏膜篩檢初步診斷出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大幅提升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因此篩檢口腔黏膜為預防及治療口腔癌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吳金俊醫師表示,新竹醫院牙科為了民眾的健康,即日起提供免費的口腔黏膜篩檢活動,於每週一至週五門診時段,凡是年滿30歲,不論男、女,只要曾有抽菸或嚼食檳榔經驗者,持健保卡至該院牙科進行口腔黏膜篩檢,除完全免費檢查(免掛號費、免部分負擔)外,並致贈牙膏(20~30gm)一條,歡迎大新竹地區曾有抽菸或嚼食檳榔經驗的民眾踴躍參加。吳金俊醫師呼籲民眾「生命是美好的,戒掉香菸、檳榔要趁早!」此外,新竹醫院分別於每周四的8月26日、9月2日、9月9日晚上18:30~21:30,假該院九樓第一會議室,共舉辦四場次免費戒菸戒檳榔輔導及口腔健檢服務,費用全免,歡迎民眾多加利用!報名專線:(03)532-6151轉3355(衛教室)。

怡園整合在地資源 推出消暑人文之旅

怡園整合在地資源 推出消暑人文之旅

想在炎熱的夏天消消暑並來趟人文之旅嗎?怡園渡假村在暑假推出日本移民村之旅讓遊客在台灣也能見到「富士山」,並帶消費者到有小天祥之稱的慕谷慕魚,泡在17度的水清涼一下。花蓮怡園渡假村位於花蓮壽豐鄉,怡園結合在地資源,透過怡園專業的導覽人員,帶領遊客乘著腳踏車,穿梭在壽豐的小徑走進不同的世界。在旅途中隨處可見日本遺留在台灣當地的文化,甚至當年的學校、醫院、廟宇等至今依舊可見,朝東的房子象徵著人在異處心在日本的心境,在廟宇前可見似日本富士山的山脈佇立在眼前,種種的遺跡,令人不禁感佩日本人之愛國心。未經污染的慕谷慕魚是近年最夯的旅遊景點之一,怡園渡假村整合當地太魯閣族,由太魯閣族帶領遊客進慕谷慕魚認識當地文化,讓遊客了解到來慕谷慕魚除了可以溯溪、餵魚、玩水外,還有一則則的當地故事可以了解,在30多度的高溫中浸在17度的水中,頓時清涼消暑。怡園渡假村陳義豐表示,由於怡園渡假村為在地業者經營,在地景點整合力足夠,因此怡園除了提供住宿外還推出獨賣行程,希望讓遊客到花蓮可以體驗不同的花蓮文化。怡園渡假村(03)8651-166轉11官網:www.yiyuanresort.com.tw地址:花蓮縣壽豐鄉豐坪村豐坪路三段17號

帶著藝術感受出國旅行 經典工藝引領樂活新體驗

帶著藝術感受出國旅行 經典工藝引領樂活新體驗

台灣人隨著時代的變遷,已習慣暑假期全家國外旅遊,抒解平日生活的壓力,同時增進家人間的情誼,即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暑假期間於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出境D區展出九位經典工藝大師之作,希望藉由作品的親情闡述,帶給中外友人感受樂活的新觀點,藝術之美常帶給人心靈的慰藉,透過懷舊的詮釋也讓人更懂得珍惜純真的美好,藝術的感受也持續地創造人們心靈抒發,帶了樂活的新思維。采盟免稅店董事長古素琴及好鄰居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文貴、統一蘭陽藝文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鄭舜濃共同邀約國人,在利用暑期全家出國度假的時候,不妨利用登機等候的空檔把握欣賞這次難得的工藝展覽,將會發現旅行的驚喜就從機場開始,帶著藝術感受前來,轉換登機等候煩悶的時光,成為與藝術交會的心動時刻。出國旅遊是讓身心愉快的減壓妙方,暫時能離開平日繁忙的工作,醫美診所謝文進醫師提醒準備要出國旅遊的朋友,別忘了注意防曬保養,尤其夏季豔陽高照,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容易遭受紫外線的傷害,謝文進醫師也表達機艙內空氣較為乾燥,別忘了注意肌膚保濕防護,才能讓出國旅遊常保身體的舒適暢快。本次展出強調懷舊經典工藝的精神,當國人準備出國度假在桃園機場第二航廈等候的登機時,不妨前往D區的展示空間欣賞這九位公益大師精彩的佳作,其中以紙藝參展的藝術家林筠表示:「藝術創作能與人們的心靈互動,讓平日生活的壓力獲得紓緩,投入創作裡的異想世界,感受創作與心靈的互動,也能創造人們健康與快樂新感動。」本次展出之創作的素材包含銅雕、陶藝、木雕、竹雕、紙藝等等,傳達出祖孫情誼、母愛的生命喜悅、赤子之心、童年回味、台灣民俗風情等內容。分別是朱義成、黃煥文、韓旭東、陳銘堂、洪瓊華、王秀杞、林筠、李金生、蕭任能等九位臺灣頂尖的工藝師的創作品。特別介紹中華紙藝創作協會 林筠老師的「老鼠娶親」,創作來自中國民間故事,傳統童謠也有記載著大年初三赤狗日諸事不宜,為老鼠娶親的日子,作品做工精細且將中國傳統元素巧妙地融入擬人化的老鼠天地。王秀杞的銅雕作品「李ㄚ串」作品,傳達天真無邪的孩童能吃到李ㄚ串的雀躍之情,孩童身後還藏著另一支李ㄚ串,讓人看了不覺莞爾。李金生的陶藝作品「天天星期天」帶領大家回到令人回味無窮的童年,希望每天都是星期天,沒有考試壓力、不用寫作業,歡樂無限,流露出兒童純樸自然天真浪漫的天性,令人會心一笑而墜入童年時光的回憶之中。展題:經典傳藝‧工藝特展展出地點: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出境D區展出時間:2010/7/10~8/31

假日去泳池消暑 該如何自主管理衛生?

假日去泳池消暑 該如何自主管理衛生?

夏日水上活動日趨頻繁,游泳消暑是民眾消暑最佳選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使市民能有健康且安全的消費環境,除不定期抽驗本市公私立游泳池業者水質外,將針對台北市各區運動中心游泳池,每週加強水質抽驗,促使業者作好營業場所衛生及安全維護,主動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工作,並定期監測水質及有效餘氯量(應維持0.3至0.7ppm),並將監測結果(pH值、水溫、注意事項)標示於公佈欄上告知消費者,同時張貼衛生注意事項,共創優質休閒環境,衛生局呼籲市民游泳前,務必清洗乾淨身體後再行入池,做好個人衛生禮儀。衛生局依「臺北市營業衛生管理自治條例」相關規定,均定期上網公告水質檢驗結果(http://www.health.gov.tw→資訊公告→營業場所水質檢測),提供民眾作為消費參考。衛生自主管理工作:每兩小時自行監測池水酸鹼值維持在6.5至8.0之間、餘氯量維持在0.3至0.7 ppm間,讓池水保持在最佳狀況。將監測之池水狀況公告於營業場所明顯處,讓消費者隨時了解池水情況。設置涉水池或濯足池,並要求消費者進入游泳池先濯足,減少游泳池水受污染。落實泳池使用期限限制及使用人數管理。要求消費者入池前一定要先洗淨身體及卸妝。維持池水無色無味,且不得有浮沫苔藻滋生。營業場所淋浴室、更衣室及四周環境應保持清潔。營業場所應設置有蓋垃圾桶,防止垃圾滿溢。製作衛生標示,並懸掛於明顯處所。隨時掌握營業場所內外之衛生狀況,並將檢查結果完整紀錄於「衛生自主管理檢查表」。發現營業場所之水質異常時,應儘速改善,以維持最佳衛生狀況。設置顧客反映系統,並予以適切回應,建立業者與消費者良性互動管道。

到宅醫療服務 讓醫師走入偏遠地區協助患者

到宅醫療服務 讓醫師走入偏遠地區協助患者

文/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黃善凱因健保分局核定院所承作98年西醫基層總額支付制度醫療資源缺乏地區改善方案後,仍未有醫師前往開業或提供巡迴醫療服務之鄉鎮,因此開放由地區級以上醫院依地區需求提供專科巡迴、行動不便或獨居老人的到宅醫療或疾病個案管理服務。「98年度增進偏遠地區健保醫療服務計畫」,為了鼓勵醫院醫師到醫療資源缺乏地區提供醫療保健服務,使得全體保險對象都能獲得適當的醫療服務,因此鼓勵醫院至上項計畫施行區域提供巡迴醫療服務(其中南區台南縣則有大內及將軍兩鄉),其實施期間以150,000總服務人次及15,000總服務時數為目標,且巡迴醫療執行地點若屬衛生署公告所稱屬於藥事法102條所稱無藥事人員執業之偏遠地區,醫師得以親自調劑併申報藥品調劑費。奇美醫學中心於去(98)年九月底開始施行台南縣將軍鄉鯤鯓村及鯤溟村兩地一週兩次的偏遠地區醫療服務,醫生一人,九名護士及加上社區醫療部的支援,星期二上午為到宅醫療服務,提供專科巡迴、行動不便或獨居老人的到宅醫療,其看診時間為三個小時,看診人次為八人。另外每周六早上則為駐診醫療服務,看診時間亦為三個小時,並與鯤鯓國小合作借用其網路線及看診地點,其看診人次從去年十月的三十九人次增加至今年七月的一百零九人次。將軍鄉鯤鯓村及鯤溟村鄰近的較大型醫院為佳里綜合醫院及柳營奇美醫院,其餘則為附近的診所或衛生室,其慢性病患者仍多以糖尿病及高血壓為主,大多數都已固定在上述或其它較遠之醫療院所拿藥追蹤,但仍有部分病人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卻遲未治療或是無定期追蹤檢查。少數患者雖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慢性病或其它疾病,而在到宅醫療服務中,醫師便可發現此類病人,其中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壓及帕金森氏症的案例,在給予適當藥物治療後其病情皆已改善,另外在學校駐診服務中,則發現以筋膜炎、骨關節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失眠、皮膚病或眼睛疾患等疾病為多數。在此偏遠地區醫療服務中,院方不僅提供了已接受藥物治療病人的血壓及血糖追蹤監測,使其能做更適當藥物的調整參考,必要時並建議或轉介衛生所或其它醫院給予必要之抽血檢查或進一步處置。另外醫院也提供了必須之衛教給病人或其照顧者,而在社政福利方面,在宅醫療服務中發現病人的困難,幫忙其申請特殊就醫身分,如福保或重大傷病等,更與村長共同合作聯繫,幫助需要他人協助照護的病人申請居家照護員服務,並與佳里綜合醫院之居家護理一起合作照顧其共有的病患。由以上可知,此偏遠地區醫療服務,不但是主動發現未診治或積極治療病況控制不佳之病人,奇美也扮演了病患與其它醫院、地方村里長、衛生所及社政機構間的溝通橋樑,這實在是此項醫療服務之重要角色及功能!

小傷口變成大災難 糖尿病潰瘍

小傷口變成大災難 糖尿病潰瘍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整形外科周宏璋醫師表示,林先生是位長年務農的農人,雖然知道自己有多年的糖尿病,但因為沒什麼大礙,故口服降血糖藥物並沒有定期規則在服用。日前,農忙時分在田裡遭不明物刺傷一個小洞,因為傷口並不疼痛,他不以為意,心想自己換個兩天藥應該就可以痊癒了。沒想到第三天起,傷口有膿汁滲出,但他仍然不是很痛,雖然診所的醫師勸他去大醫院就醫,但他仍不以為意,因為腫痛仍不是很厲害。第六天開始,傷口逐漸惡化起水疱,黑死的皮膚併著濃濃的惡臭味,在家人的勸說下,他到大醫院接受住院治療。經過多次的手術,截去了兩趾,但保留了腳掌,幸好還可以走路,不需要穿義肢。周宏璋醫師指出,這就是糖尿病足潰瘍最可怕的地方。從一個小小的傷口,似乎可以忽視它的存在,到最後卻演變成一場大災難。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乃是糖尿病病人的周邊血管神經發炎,使得病人的雙下肢麻木,但又不會疼痛!在疼痛不大的情況下,患者本身不認為他的傷口會是一個大問題。也因此,對於糖尿病的人來講,如何保養自己的足部,以免遭受到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就成了一大課題。周宏璋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對於,足部照顧應做到下列幾點:保持足部的乾淨清潔,避免有傷口發生。小小的傷口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每日需檢視自己的足部,看看是否有異常病情(因為患者雙下肢常常麻木,感覺不到傷口)。冬天或低溫時需注重保暖,但此時需避免使用暖暖包之類的加熱品,以防燙傷而不自覺。甲溝炎或足癬需積極治療,以免釀成大禍。避免走太遠的路,爬太久的山,以免足部起水疱、破皮。如果能確實做到上述這些建議,相信糖尿病足潰瘍的發生機率就可大大降低。擁有正常完整的雙足,將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