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難癒的皮膚病「異位性皮膚炎」

難癒的皮膚病「異位性皮膚炎」

小柚(化名)未滿1歲,大大的眼睛,看到穿白袍的醫生也不顯害怕,圓滾滾的手指好奇地想要四處探索,手臂及肘窩、兩腳膕窩,以及身上零星有著典型異位性皮膚炎病灶-紅斑、丘疹或水疱,因搔抓而變厚、變粗的皮膚,大大小小結痂或未結痂的傷口。小柚的爸爸媽媽滿是心疼,從2個多月起,被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開始治療迄今,病情不見好轉,藥效卻逐日降低。雖然已知這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皮膚炎症,仍然感到沮喪,希望尋求另一種可能的治療方式,因此帶著小柚來到中醫門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中醫科醫師李彩鳳表示,小柚除了皮膚病灶之外,沒有其它症狀,而飲食除了減敏奶粉,只有使用自製米糊當作副食品,飲食及睡眠、排便情況皆無異常,生活環境也很小心注意。因此,她根據患者皮膚病灶的表現,開立清熱涼血、祛風潤燥的中藥處方,使用2週後,病灶處紅斑及丘疹明顯好轉,偶爾還是因為搔抓而使傷口結痂難癒,但在停用西藥治療,改轉中藥治療之下,療效已讓人感到滿意,目前持續治療追蹤中。小柚媽媽感到欣慰,但心中的大石頭仍未放下,不放心的問道:「醫師,治療會斷根嗎?中藥是調整他的體質,還是控制症狀?」李彩鳳解釋,異位性皮膚炎是發生在有過敏體質病人身上的一種慢性皮膚病,以小柚的表現,中醫稱為「四彎風」,在中醫外科心法中提到,四彎風是很纏綿難癒的疾病,往往因為搔癢抓破流津、成瘡,在成因上,可能是「風熱邪氣襲擊肌膚」,因此治療會使用清熱涼血,或是祛風潤燥的藥物內服或外敷、外洗。在中醫觀點裡,這類疾病通常「稟性不耐」,也就是先天稟賦的體質特殊,不耐外界刺激。治療方向是先控制症狀,再依體質情況調理,並檢討、預防誘因,像是飲食不節制,好食烤炸、貪涼喜冷,或是經常熬夜、過度勞累或壓力等等。李彩鳳指出,現代研究中,也有許多文獻證實中藥能有效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且無明顯副作用。因此,在積極護理之下,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是可以像正常小朋友一般,有漂亮皮膚及良好生活品質,這是醫師與患者兩造之間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散裝飲冰品 能安心使用嗎?

散裝飲冰品 能安心使用嗎?

為維護消費者食用飲冰品衛生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進行飲冰品抽驗,其中不合格件數達8.2%,不合格原因均為經初、複抽,衛生指標菌量仍過高。行政院衛生署針對飲料及冰類、冰塊依其製程訂有不同的衛生標準,以冰塊及刨冰類產品而言,雖都屬於「冰類衛生標準」判定,但冰塊衛生標準為每公撮中生菌數100以下、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陰性;刨冰則為每公撮中生菌數100,000以下、大腸桿菌群100以下、大腸桿菌陰性;咖啡及茶飲料、果實水則屬於「飲料類衛生標準」判定,每公撮中生菌數10,000以下、大腸桿菌群10以下、大腸桿菌陰性)。大腸桿菌群常被用來作為監測食品是否遭受污染,或是製程有無衛生缺失的重要指標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桿菌群過多,雖不致於影響身體健康直接致病,卻足以顯示該產品衛生狀態不良。衛生指標菌如超過標準,即表示在製作過程當中的衛生狀況、食材、器具、包裝過程可能遭受污染,或工作人員的個人衛生狀況不佳所造成,至於常溫保存更是微生物繁殖的最佳環境。行政院衛生署表示,此專案除抽驗飲冰品外,也同步提醒業者重視製作過程、環境衛生及自主管理情形,包括產品品質衛生、人員衛生…等管理,如從業人員應重視個人衛生做好定期體檢,手上有傷口時應即刻停止調理食物,以避免污染食材、注意冰箱儲存溫度管控等。此外衛生局呼籲消費者,在選購飲冰品時最好多觀察現場製作販售場所之環境是否衛生?盛裝容器是否清潔?有無蚊蠅、蟑螂出沒?冰品原料有無加蓋?另外也需注意服務人員是否經常洗手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業者需落實衛生自主管理,為保護消費者,抽驗結果除適時發布新聞外,並公布於衛生局網站,歡迎查詢,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1061。以上稽查結果,可上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

掉髮問題的第一步 切勿自行使用偏方

掉髮問題的第一步 切勿自行使用偏方

男性對頂上三千煩惱絲的重視程度,不亞於女性對體重的斤斤計較。無論男女,掉頭髮的原因或型態包羅萬象,不是時下一般年輕人隨便上上網,自行收集資料、自行判斷原因、自行網購各式各樣的洗髮精、生髮水或口服藥物,甚至使用無奇不有的秘方、偏方,就能解決的。天主教聖功醫院皮膚科張賴妙珣醫師表示,雖然掉髮的原因當中,雄性禿佔了八、九成,但是其他還有圓形禿、休止期掉髮等在皮膚科門診中亦不少見,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遺漏其他一些少見卻較具嚴重性的掉髮,例如:甲狀腺疾病、性病當中的梅毒、自體免疫疾病中的紅斑性狼瘡等。所以遇到掉髮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求助於皮膚科專科醫師,經由醫師專業的診斷,確定掉髮原因再對症下藥,以免一開始就踏出錯誤的第一步。張賴妙珣醫師說明,頭髮的生長可分為三個週期:生長期、退化期與休止期。正常的頭髮週期循環,每天落髮在100到150根屬正常範圍,若超過則屬於病態落髮。雄性禿是男性最常見的掉髮原因,從青春期後便逐漸均勻地稀疏,求診病人當中二十歲以前的人佔極大的比率。臨床上男性有明顯的前額線後退、M型禿頭及地中海型禿頭等依嚴重程度分七級;女性的雄性禿表現為稀疏的落髮,不會演變成全禿。張賴妙珣醫師進一步解釋,雄性禿的治療主流包括口服柔沛藥物、外用落健生髮水(與落健洗髮精不同)及植髮(雷射植髮)等,但是因為雄性禿純粹是個人的審美觀問題,沒有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任何治療方式皆屬自費。柔沛(propecia)是美國FDA至今唯一核准上市的口服治療雄性禿的藥品,因為每天只需口服一顆藥(每粒含有1mg,可空腹或與食物一起服用,通常不會與其他藥物互相干擾),所以臨床上男性病患絕大多數採用此法;門診中1%~2%的病患會有性功能方面(性慾下降,勃起不能,射精量減少)的副作用,但百分比與沒有服用柔沛的一般男性相當。而所有性功能方面的副作用也會在停藥或繼續服用中消失。柔沛只適合男性服用,婦女及兒童不宜使用。最後張賴妙珣醫師提醒民眾,此藥只要停止服藥,大概約1~2年原本增生的頭髮會再掉落。

注意!親友如有自殺警訊 該如何協助?!

注意!親友如有自殺警訊 該如何協助?!

文/奇美醫院「永康訊」社會服務部 鄭夙雅社工師「哪安ㄋㄟ?昨天還跟大家一起有說有笑」、「問他,他什麼也不肯說,我到底該怎麼幫他?」、「我真希望躺下去永不醒來」、「實在是太痛苦了,沒有用啦!沒有人可以解決的」急診室裡除了為身體疾病所苦的病患,也有不少受鬱悶心情所苦而用藥、燒炭或割腕入院的「病患」呢!根據衛生署統計,民國96 年每十萬人約有17.2人自殺,居國人十大死因之第九名,微視而言,影響自殺者的身心健康、也影響了其親友,以更鉅視的觀點來看,影響的是整體社會氛圍及國力培值,全體社會成本是很高的。隨著社會環境的快速變化,生活中的種種壓力無所不在,你我如何泰然處之呢?難道,只有自殺一途?有沒有另外的選擇呢?約翰.丹佛(John Denver)有一首歌「生命有時燦如鑽石,有時灰如石頭」(SomeDays Are Diamonds,Some Days Are Stones),人生中偶有困頓,當我們或親友受困於莫名心情,不知所措時,可以透過每週自我檢測(心情溫度計):睡眠障礙、易苦惱或動怒、憂鬱、比不上人、緊張不安、有自殺想法的困擾程度,以提醒自己或他人尋找情緒出口並及時辨識自殺的危險訊號:觀察其外表、思想、言語、行為舉止是否異於平日,例如:憂鬱、悲傷、退縮、注意力不集中、自尊心低落、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行為、交代後事、將自己心愛的物品送人、對周遭事物突然失去興趣、突然濫用酒精或藥物、生活中有重大壓力事件。對於自殺警訊能做危機處理,例如避免獨處、收起可能致命危險物品。對於有自殺意圖者的協助在於建立其社會支持系統及生活功能適應。身為陪伴者,可以藉由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推展之「自殺防治守門人123 步驟」:問: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轉介: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來協助自己的親友。在陪伴態度上能避免對自殺意圖者的道德判斷,多給予同理、支持,讓對方感受到社會上仍有人關心、在乎他。在聆聽對方的過程中,與之共同找出其優點、自我價值感以建立生活重心,對於合併有精神疾病的自殺意圖者,則務必配合專業醫師及用藥。家庭是個人的避風港,也是最有力的支持來源,家庭對自殺意圖者的不放棄也是其復原力主要來源,當然家屬也需要被支持、肯定,一旦遇有疑問時請適時的求助專業人員諮詢。實用的心理衛生資源:行政院衛生署24 小時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1995。張老師1980。小太陽天使專線(兒少自殺防治)0800-555911。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院方社工組諮詢電話:(06)281-2811 轉52123~52134。

久咳 小心是胃食道逆流,醫師建議應少吃甜食

久咳 小心是胃食道逆流,醫師建議應少吃甜食

一位35歲從事餐飲業的王先生,中廣身材,一忙起來常常三餐不定時,工作壓力大,且因在餐廳工作,甜食取得方便,常在宵夜時段吃蛋糕,半年前開始常咳嗽不止,初起以為是感冒不以為意,只吃西藥感冒藥,沒想到仍咳嗽不止,去看胸腔科照X光檢查肺部和支氣管也沒有什麼問題。因此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求助中醫治療。經過詳細問診得知,咳嗽發生最嚴重時,常常是在吃完甜食後,除了咳嗽外,容易會打嗝、嘔酸水、胸悶、腹脹、容易拉肚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醫師吳宗鴻說,該病患在首次治療給予五苓散加減,服用2週後,咳嗽頻率下降以及腸胃症狀、打嗝、嘔酸有明顯改善,胸悶也無,再根據病患因平時工作壓力大,給予柴胡類加減,有緩和情緒的作用,但第3周回診時,病患說咳嗽略有加重,問其原因得知,近來因忍不住口腹之慾,仍有吃甜食習慣,因此在該次特別加強病患飲食觀念,勸其要少吃甜食。再經過2個月密集治療,期間以治療腸胃為主,舒緩情緒壓力為輔,病患已無咳嗽情形,且打嗝、嘔酸水、胸悶、腹脹、容易拉肚子的腸胃症狀已改善甚多,偶因飲食問題才發生。吳宗鴻表示,當民眾有久咳不癒,無痰的持續性咳嗽、音啞、喉嚨不適,喉嚨有被填滿的感覺,咳嗽症狀在夜間臥床時會更加嚴重,再加上火燒心,胸悶,腹脹,嘔酸水,打嗝等腸胃道症狀,就可能要從腸胃道治療,久咳就可自然而癒。吳宗鴻解釋,該病患咳嗽因長期三餐不定,喜吃甜食,工作壓力大而導致胃酸逆流引起,且已排除是胸腔問題,經中醫辨證後屬於肝鬱脾虛情緒壓力影響腸胃功能,簡單的說就是長期工作忙碌,壓力影響腸胃機能,三餐不定時,容易腸胃功能紊亂,喜吃甜食易刺激胃酸,最後產生胃酸逆流,而有咳嗽現象。他進一步說明,在治療上,可用五苓散加減健脾增加腸胃功能,使胃酸逆流情形改善,因情緒壓力大,導致肝鬱也會引起胃酸逆流,用柴胡類加減,有緩和情緒之作用,接著在治療期,根據病患症狀調整用藥,經2個月治療期,困擾病患半年的咳嗽也就解除了。中醫認為,胃食道逆流主要在脾胃與肝發生問題,脾主運化消化吸收食物、胃主通降腸胃道運送食物的能力、肝主疏泄可幫助整個腸胃道消化吸收蠕動的運作,所以中醫所說的肝脾胃會因飲食不定時和壓力大時發生問題,而胃酸過多是該病的表現,但是治療不僅僅是降胃酸,還要使肝脾胃恢復正常機能才是治本之道。吳宗鴻教導民眾,自我保健可以從按摩穴道、生活與飲食控制為主。按摩穴道可以按壓內關穴、足三里穴、神門穴。內關穴是在橫紋後頭兩吋,差不多三個指頭的位置,手部兩條筋的中間,古籍常說,內關心胸胃,表示此穴可以治療腸胃疾病;足三里穴位於膝蓋外下角四指寬下(有凹陷處),中醫有言:「若要安,三里莫要乾」,是說此對人體有預防保健作用,所以有「長壽穴」之稱,能調整胃腸蠕動、平衡胃酸、消除疲勞,還能增強人體免疫。神門穴是在手腕仰著放,在手腕後的橫紋上,小指和無名指間的交叉線上,屬心經,主要可以放鬆情緒,使胃食道逆流不加重。生活和飲食控制方面,甜食和酸食,還有咖啡和濃茶勿食用太多,容易刺激胃酸,睡前2至4小時不要吃宵夜,因為胃排空減緩容易消化不良,較肥胖病人須要減輕體重,因為肥胖後腹內壓力明顯增大,會使胃酸容易逆流,避免緊密貼身衣物在腰部壓迫腹腔,然後壓迫胃部、食道下括約肌,要放鬆情緒,壓力太大的情形也會影響腸胃功能,加重胃食道逆流。吳宗鴻建議,平時可飲用蓮藕粉泡的茶飲,一匙蓮藕粉(約10至15克)沖入沸水調和即可,蓮藕富含澱粉和維生素C,含有的黏蛋白能促進蛋白質跟脂肪消化吸收,可以保護胃壁,減輕腸胃負擔。也可以煮四神湯加減,豬肚一個,茯苓5錢,白朮3錢,山藥5錢,薏仁3錢,芡實3錢,蓮子4錢,木香2錢加水燉爛熟,適用於胃食道逆流脾胃氣虛者容易疲倦,脹氣,大便軟。

二次中風危機 有病史者不可輕忽!

二次中風危機 有病史者不可輕忽!

腦中風佔國人十大死因第三名,台灣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腦中風,而再次中風者死亡率更比初次中風多達2至3倍,甚至高達17,000人因中風而導致失能,民眾對於二次中風危機應不容忽視!根據歐洲大型研究結果發現,中風後第一個月內有3%至10%再次中風的機率,台中榮總神經科主治醫師陳柏霖表示,若與同樣年齡及性別者相比,有中風病史者再次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5至10倍;二次中風死亡率更高達2至3倍。而造成中風的危險因子,除了年齡、性別等無法控制的因素外,還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抽菸等可控制的危險因子,研究指出,台灣高血壓患者的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9倍之多。陳柏霖醫師強調,腦細胞缺血超過5分鐘就會壞死,雖然中風後可進行復建,但還是不如早期預防及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舉例來說,總膽固醇超過200mg/dl(高膽固醇血症)和160 mg/dl相比,中風機率前者是後者的2倍,因此對於曾經中風的患者來說,更要控制危險因子,慎防二次中風危機。除此之外,抗血小板藥物更是不可或缺,規律用藥可預防二次中風,抗血小板藥物可減少25%至30%腦中風的機率,患者若未按時服藥,二次中風危機是按時服藥者的3倍。在治療藥物的選擇上,保栓通不像阿斯匹靈有明顯的胃腸副作用,預防腦中風的效果也較好,因此扮演重要的治療及預防的角色。研究顯示對於曾經有中風或心肌梗塞患者,保栓通比阿斯匹靈更能降低14.9%的中風及心肌梗塞發生機率,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志弘醫師指出,保栓通是缺血性中風、心肌梗塞病患、心臟及頸動脈支架裝置後,預防血栓的抗血小板藥物。目前健保規定,中風患者若有胃腸道不適且經胃鏡檢查確定者,可健保給付保栓通。陳柏霖醫師強調,及時到院治療是中風患者救命的關鍵,也和預後結果息息相關,缺血性中風患者應把握「中風三小時救援黃金時間」,並按時服用藥物及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除了盡量避免抽菸、喝酒、多加運動外,也應遵循少油、少鹽、少糖的清淡飲食,才能遠離二次中風危機。

兩眼分道揚鑣?全身性疾病徵兆 成人外斜視不容小覷

兩眼分道揚鑣?全身性疾病徵兆 成人外斜視不容小覷

斜視除了可以發生在小孩子身上以外,成人也會發生,成人斜視多因某種原因失去早期手術治療機會,而隨著生活品質的需求提高,成年人要求美容手術者逐年增多,張朝凱醫師表示,成人斜視矯正手術和兒童不同, 兒童矯正正位,力求恢復視功能,達到功能治癒;而成人由於異常網膜對應固定,很難恢復雙眼視功能。術中觀察正位或少欠矯狀態,也有少數病人出現不能承受的複視。「複視」就是將一個物像看成兩個的情況。故對高齡患者,只能達到美容矯正、臨床滿意,以不出現複視為宜。斜視,是指兩眼視軸不正,有偏內、偏外或上、下 不正的情形。正常人的兩眼視物應是正而平行的,當注視一個物體的時候,此物體的影像即分別落在兩眼視網膜的視黃斑中心凹上,再經過大腦的融像能力,才使兩眼所見的影像合而為一。斜視的病人因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個物體時,此物體影像於正常眼落在視網膜中心凹上,斜視眼眼則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 如此視物就會出現複視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喪失兩眼之單一視機能與立體感,有的還會導致視力發育不良而造成弱視。因此,斜視不僅僅是美觀上的問題,若不及時治療,常會造成無法彌補的視覺功能異常與弱視。張朝凱醫師進一步說明,成人間歇性外斜視病人就診原因主要以複視、視疲勞、閱讀困難為常見主訴,其次是外斜視影響美觀,年齡越大,伴隨的症狀越明顯。部分病人雖然有時眼睛外斜,但無自覺症狀,所以沒有尋求治療,這可能與他們的職業有關,這些人往往很少閱讀,很少進行近距離精細工作,常被他人發現有時外斜或眼神不對才就醫。手術效果評價主要為改善術前症狀。成人間歇性外斜視手術量應保守,以改善工作、學習的舒適視覺狀態為主。手術成功的關鍵在於手術設計上有意識的欠矯;而視力發育已成熟的兒童間歇性外斜視手術設計上應有意識的稍過矯,防術後回退,手術目的以改善外觀,建立立體視覺為主。張朝凱醫師呼籲,當我們發現孩子有斜視眼睛歪著頭,眼睛不正的時候,或是大人有突發的複視和眼睛偏斜時,最好儘快找眼科醫師做檢查。年齡愈小,手術後恢復正常雙眼視功能的機率愈高,而大多數成年人術後即使眼位得到矯正,亦不能恢復正常雙眼視功能。張朝凱醫師同時提醒,對於成人所發生的斜視必須尋找是否有其他的原因,例如腦神經麻痺或是重症肌無力,甲狀腺凸眼症等等。有時外傷、糖尿病會造成動眼神經麻痺導致眼球無法向上向下和向內側旋轉,形成類似外斜視;而外展神經麻痺又造成眼球無法向側旋轉形成類似內斜視。還有也要特別注意國人好發的鼻煙癌,當鼻煙癌向外漫延時往往會侵犯外展神經導致外展神經麻痺而產生內斜視,近年來也不乏這類型的案例,所以對於大人突然發生的斜視、複視、必須仔細評估,尋找是否有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所造成的腦神經麻痺。

親子問題:您問,我答

親子問題:您問,我答

文/凱旋醫院 林耿樟臨床心理師兼督導社區心理諮詢—自問自答—系列文章當我聽到助理通知我有人預約社區心理諮詢,內容是有關「親子問題」時,我常想,短短30分鐘,我能幫什麼忙。想著想著,就決定把想到的寫下來。一方面回答自己的詢問;另一方面,也提供民眾「要不要接受心理諮詢」的參考依據。自問:到底誰會來諮詢室呢?是雙親還是單親父母一個或雙雙成對來,還是父母與孩子一起來,或者是孩子自己來呢!自答:心理治療有個不成文的規則,就是「治療師能改變的人,就是來到治療室的人」,講白一點:如果是父母來就是父母要改變調整自己,改變管教態度、作法、問題解決與情緒管理能力。如果是父母與孩子一起來就是雙方都得互有調整,改變親子關係、提升團隊合作精神、談判與衝突管理能力。如果是孩子來就是孩子要改變,改變孩子順從、調整或反抗父母管教作為的能力。自問:來諮詢的人究竟遭遇什麼問題呢?自答:問題解決的首要功夫是將問題範圍界定清楚,接著才是設想各種解決方法,從中選擇一個合宜可行的方法,積極執行並承擔後果。那麼,親子問題是什麼問題呢?以下提出四種可能:父母與子女兩者或三者間共同面對一個問題有待解決。例如:家事分工,父母與子女需共同承擔家事。子女自己遭遇問題深感苦惱,父母本於父母職責得提供協助。例:如子女偷竊被抓,父母被要求至警局協助交保。父母判定子女遭遇問題,認為必須介入解決。例如:父母認為子女玩網路遊戲荒廢課業,認為子女有必要減少玩電玩時間。父母自己遭遇問題深感苦惱,限縮子女自由。例如:父母擔心爭取不到監護權,限制子女與他人來往方式。自問:30分鐘諮詢,可以獲得到什麼呢?自答:提出以上四種問題界定後,接著就要邀請來諮詢者進行一場腦力激盪,想出各種解決方法,以下又要提出2種常見狀況:心理師您告訴我該怎麼做,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這時,來個投石問路,拋磚引玉。心理師您說的方法我都試過了,都沒有用的。這時,來個愛的支持,聽聽重覆失敗令人挫折的經過,或許發揮局外者清的功用,為當局者迷點燃希望火焰,或許與來諮詢者共同接納人的渺小無能,謙卑臣服命運,又或許換個想法,重新設置成功的定義,講得簡單一些,就是不放棄希望,即便此時此刻毫無頭緒。30分鐘諮詢可以獲得到什麼呢?就是「希望感」無窮的希望。

吃不對藥活受罪 全因健保給付的問題民眾該怎麼辦?

吃不對藥活受罪 全因健保給付的問題民眾該怎麼辦?

老李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須長期服用阿斯匹靈,後來因為出現胃潰瘍出血的嚴重副作用,醫師便依照健保規定,開立另一種與阿斯匹靈類似但不傷腸胃的新藥「保栓通(plavix)」。最近因為搬家,換到另一家醫院看診,老李一開始有跟醫師說明用藥的狀況,醫師卻搖頭表示這個藥一顆健保價高達 56 元,阿斯匹靈才 1 元,加上過去出血的病史不是在該院發生的,所以不願開給他,除非再次發生出血的副作用…。 相信大家對於上述的就醫用藥經驗並不陌生,如同老李一樣,明明知道某一種藥會發生藥物過敏或是產生嚴重的副作用等不良反應,卻因為醫院(師)對於病人陳述的事實有質疑,擔心健保不肯給付而拒絕開立,使得病人平白受苦。有人一口氣吃了一大堆藥,也搞不清楚哪種藥造成不舒服的反應,就一路將錯就錯的吃下去,長期對於身體的影響更是令人憂心。如果遇到上述的狀況,到底應該怎麼辦才好呢?醫改會提供大家,如何和醫師妥善溝通、保障自身健康權益的小撇步:狀況一、吃了藥之後,覺得好像有過敏或不舒服的感覺,應該怎麼辦才好?藥物不良反應絕對不可輕忽!如果狀況允許,應該儘速回診,告知醫師過敏或不舒服的詳細情況,請醫師協助調整用藥。可以到住家附近的社區藥局或是醫院藥局的諮詢櫃檯,詢問藥師究竟是哪一項藥物造成不適的反應,以及服藥時應該注意的事項。請醫師、藥師將發生過敏狀 況的藥物記錄下來,可登錄在健保 IC 卡內或個人用藥紀錄卡、健康筆記上,未來可隨身和健保卡一併攜帶,就醫時可以先提供給醫師參考。狀況二、明明吃這個藥就會不舒服,但是後續接手的醫師卻不願意開立…。可以複印先前在其他醫院診治時,因服藥造成不良反應而就診的病歷資料或診斷證明書,請新接手的醫院、醫師按照過去的藥史開立合適的藥物,以避免口說無憑、各說各話的狀況發生。轉院或換醫師時,請先整理過去的藥袋、藥品或收據,讓醫師參考。也可請醫師先查閱 IC 卡內容或個人用藥紀錄,幫助新接手醫師了解過去用藥問題。如果醫師無論如何就是不願意開立,可先透過院方的申訴管道溝通,或直接向健保局申訴(0800-030-598),請健保局人員協助處理。狀況三、如果醫師以「健保規定不准開」當藉口,該如何查證相關規定,確保權益?可上健保局網站搜尋「藥品給付規定」,查詢各藥品的給付條 件。向衛生署各地正確用藥中心的藥師詢問,或事後向健保局查證。詢問有無其他替代藥品可選擇,例如選擇「腸溶膠囊」的阿斯匹靈。在老李的案例中,除了民眾自保十分重要外,醫改會更認為,促使健保局和醫療院所,確實執行 IC 卡登錄用藥記錄、用藥不良反應或是過敏史更為關鍵。如此一來,民眾的用藥狀況就算轉換醫療院所也能夠繼續銜接,也才能夠徹底解決明明有嚴重副作用,卻無法服用合適藥物的困境。醫改叮嚀:此專欄為醫改會參考相關文章和民眾實際就醫經驗後,彙整而成的衛教文章,但因醫改會內並無專業醫療人員任職,若民眾還有其他醫療相關的疑問,請就近諮詢相關科別之醫師;醫改會也歡迎各醫事人員提供專業建議,一同促進民眾的健康知能。想了解更多就醫避雷區文章,歡迎上醫改會專屬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thrf27417659。

子宮頸癌疫苗,該選哪支好?

子宮頸癌疫苗,該選哪支好?

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這個觀念在媒體與醫界的教育下,可說是越來越普及。但是對於HPV病毒帶來的疾病,妳了解多少?而兩支子宮頸癌疫苗,又該選哪支好?這些疑問值得深入探討。HPV真的這麼普遍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魏志尚指出,根據本土大規模追蹤研究,發現全台灣每10人就有1人正在感染HPV。只要有過性接觸,就可能感染HPV,女性終其一生約有50~80%會被感染,這個事實可能令人驚訝!因為HPV的感染在初期通常沒有症狀,到了真的有症狀出現時,表示已經發展成疾病,這也是爲什麼HPV會被稱為「沉默殺手」的原因。抹片檢查的主要功能,就是在發展成更嚴重的疾病前偵測出病變,他建議只要有過性接觸的女性,都應該每年定期進行抹片檢查。而人類乳突病毒的影響,只侷限於子宮頸嗎?其實人類乳突病毒好發於黏膜處,舉凡子宮頸、陰道、外陰部、肛門、口腔、咽喉甚至是眼眶等,都是HPV可能入侵的地方。魏志尚表示,HPV分為高、低危險型,對於女性來說,以HPV16、18為主的高危險型,可能導致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而低危險型HPV6、11型則可能導致抹片異常、輕度陰道/外陰癌前病變和惱人的菜花,並且可能和口腔、咽喉的癌症有相關性。魏志尚說,門診時常遇到年輕大學生或上班族哭著來求診,表示自己性生活單純,只有一個性伴侶,為何會得到菜花?他解釋,菜花是HPV引起,HPV相當普遍,可能在任何情況下感染,因此並非性生活氾濫才會得到菜花。最近的醫學文獻報導,甚至在廁所門把、水龍頭開關等處,都能發現HPV存在。市面上的兩支疫苗,都能預防HPV16、18型引發的子宮頸癌,四價HPV疫苗除了提供HPV16、18型引發的陰道癌前病變、外陰癌前病變,也另外預防HPV6、11型所引發的菜花。民眾可依照自己需求,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疫苗。延伸閱讀「疫苗比較」: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88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