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病惡化 醫師籲:戒菸有助減緩病情

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病惡化 醫師籲:戒菸有助減緩病情

戒菸三個月,終於讓抽菸超過四十年的老菸槍走路不喘了!嘉義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冠群表示,一位61歲陳姓男病患,長期抽菸,菸齡超過四十年,是典型的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於肺功能漸漸惡化,走沒幾步就會喘,透過藥物治療及肺復健運動,並要求患者戒菸,病情已經好轉,生活品質也跟著改善。 署嘉林冠群醫師指出,抽菸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患者如果只靠藥物治療,不戒菸的話,病情只會一再發作,尤其到了冬天更嚴重,這位61歲患者,聽從醫護人員的建議,已經三個月沒抽菸,果真大幅改善病情。護理人員指出,年初患者還因為肺部非常不舒服住院,而且連續好幾年的冬天,都到醫院療養,才勸他戒菸,否則可能會發生憾事,他現在的身體狀況,是近幾年來最好的,這幾天寒流來,也沒發生呼吸不順的問題,戒菸真的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林冠群醫師表示,一般人的動脈血氧濃度都在97、98%,如果得了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氧濃度常低於90%,身體長期處在缺氧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心臟受損,四肢肌肉消瘦,活動力、體力變差,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走路容易喘 ,慢慢四肢無力,最後就臥床不起,靠呼吸器存活。林冠群醫師強調,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病診療指引,治療的第一步就是戒菸,再依據阻塞程度,給予藥物治療(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肺復健及使用氧氣等,患者的病情均能獲得控制,署嘉也針對肺功能異常患者,做定期的追蹤,降低患者病情惡化的機會。

天氣冷颼颼 女子喝酒取暖險喪命

天氣冷颼颼 女子喝酒取暖險喪命

文/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急診室陳世雄主任43歲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的女性,因一波波寒流來襲,再加上無法入睡,因此藉喝酒取暖助眠;幾杯黃湯下肚,竟口吐鮮血、解黑便而掛急診。到院時血壓只有90/43mmHg,心跳158下,血色素降至7mg/dl,呈現些微休克現象。所幸經緊急輸血,藥物治療後,生命徵象終於穩定。寒流來襲,再加上歡度佳節的氣氛,部分的人會喝酒藉喝酒來慶祝及取暖,但是對部分患者,如肝硬化、曾食道靜脈瘤破裂、高血壓、消化道潰瘍…等患者,並不適宜喝酒。日前耶誕夜,一名43歲曾患有食道靜脈瘤破裂及酒精性肝硬化的林姓女患者,因睡不著、天氣又冷,於是這段時間常在家飲酒取暖;昨日晚間8點多,患者開始有吐鮮血的情形,但患者不願就醫。強忍至凌晨五點多,因解大量黑便,全身無力又頭暈嚴重,於是請119救護車送她至台中醫院急診求診。到院時血壓只有90/43mmHg,心跳158下,血色素降至7mg/dl,呈現些微休克現象。台中醫院急診室陳世雄主任立即為她輸血、補充液體,穩定生命徵象後收住院繼續接受治療及安排胃鏡檢查。陳世雄主任表示,有些人喜歡在寒冷的時節藉著喝酒取暖,甚至有些人會因睡不著而用喝酒的方式幫助睡眠,但是,如果是有肝硬化、消化道潰瘍、高血壓、食道靜脈瘤、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則不適宜喝酒,尤其是酒精性肝硬化、消化道潰瘍、食道靜脈瘤曾破裂出血的患者更應該戒酒,否則很容易發生消化道出血或再度食道靜脈瘤破裂的情形。陳主任呼籲民眾,跨年時又是一波更強烈的冷氣團,溫度將可能下降至10℃以下,因壓力關係,患有消化道潰瘍、食道靜脈瘤曾破裂出血的患者,更容易在此時疾病復發,如果有吐血、解黑便甚至解血便的情形,應立即就醫,以免發生休克而危及生命。取暖的方式很多,如戴帽子、手套、口罩,也可以用暖爐、熱水帶來保暖,千萬不要拿生命開玩笑。

對抗黑眼圈 簡單輕鬆有撇步

對抗黑眼圈 簡單輕鬆有撇步

許多人有黑眼圈的困擾,除了作息不正常以外,遺傳也有可能是造成黑眼圈的問題之一。醫美專家朱晨昕醫師表示,黑眼圈形成的原因有幾種,有的與遺傳體質有關,先天性眼睛周圍色素較多,表皮的黑色素容易沉澱, 有的則因為眼周圍的血液淋巴循環不好、氧氣供應不足或是過敏性鼻炎,多半呈現紫黑色。此外,也有人因為年紀大,眼皮 鬆弛、皮膚乾燥而出現黑眼圈,需視狀況才能對症下藥。皮膚黑色素的沉澱與先天遺傳體質有很大的關係,家族中其他成員也大多會有類似情形,不但有黑眼圈 、嘴唇周圍、皮膚皺摺也多會顏色較深。有過敏異位性體質的人特別容易合併這種情形,尤其當皮膚乾燥時就更顯得暗沉無光澤。朱晨昕醫師表示眼眶四周的皮膚是人體最薄的皮膚,眼眶的真皮層佈滿了靜脈血管。如果血液淋巴循環不好,皮膚顏色 就會略成紫藍色,看起來就比較深。身體狀況差、情緒壓力、熬夜、抽煙、喝酒、吃刺激性食物等因素可能使這類的黑眼圈加重惡化。對於有黑眼圈困擾的人,平常除了應注意規律的生活作息與均衡飲食之外,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忙改善 。平時工作繁忙的人應儘量找機會平躺休息,改善眼部血液回流的情形。晚上睡前熱敷、按摩眼部,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 循環;白天若有眼皮腫脹,則可採用冰敷,讓血管收縮消除腫脹。朱晨昕醫師最後表示如果希望達到快速改善黑眼圈的問題,可以藉助一些醫學美容治療。美白導入或利用雷射達到除黑效果 ,淚溝所造成枝黑眼圈可用填充物加以改善,對於不同原因及程度的黑眼圈都能有不錯的效果。

口腔經常潰瘍?當心「自體免疫」疾病

口腔經常潰瘍?當心「自體免疫」疾病

在正常情況,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不產生免疫反應,或只產生極微弱的免疫反應。但是當自身的「免疫耐受性」,遭到破壞或喪失、及免疫調控能力受到損害時,會引起過度而持久的「自體免疫」反應,不但會傷及組織器官,並會引起相應器官病變、或臨床症狀的疾病,這就叫作「自體免疫疾病」。導致口腔潰瘍的原因很多,現代醫學認為,口腔潰瘍首先與免疫有著很密切的關系。有的患者會表現出免疫缺陷或免疫反應過度;有的患者則呈現自身免疫互相攻擊反應,使人體正常的免疫系統,對自身的組織抗原,產生免疫反應,引起組織的破壞而導致發病。這樣的口腔黏膜病變,雖然發生在口腔黏膜和軟組織,但不僅是局部疾病,更可能與全身許多狀況、或系統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是局部因素所導致發病,或者是全身性疾病的早期或晚期的表徵之一。醫學界曾估計,有超過一百五十種全身狀態或者是疾病,會在口腔黏膜顯現出表徵,如果把少見的症候群也估算進去,口腔潰瘍會警示更多的疾病訊息。因為口腔黏膜與皮膚關係密切,黏膜和皮膚均由外胚層發育而來,組織結構和功能有相似之處,並有抗原的交叉性反應。有些黏膜與皮膚自體免疫疾病,早期會在口腔黏膜發生,如天疱瘡、類天疱瘡、扁平苔癬等。有些口腔黏膜的疾病,也可能在生殖器官的黏膜發生,如貝歇氏病、扁平苔癬等,包括子宮頸癌的腫瘤指標「鱗狀細胞癌」相關抗原(SCCA),也有相當程度在口腔癌、癌前期的病變時就出現。口腔黏膜疾病、或口腔黏膜潰瘍的臨床鑑別診斷極為重要,醫師必需幫病人留意:是否有數種疾病混合?因為口腔黏膜疾病或口腔黏膜潰瘍,和「自體免疫」疾病息息相關。在口腔黏膜病症外,其餘的生殖器官黏膜、眼睛黏膜、皮膚等都是詢問和觀察的重點,萬不可有所疏忽,甚至如紅斑性狼瘡、血友病、愛滋病、疱疹性皮膚炎等,都有諸多能從口腔黏膜,就能早期診斷出來的經驗。本文作者:孫安迪 醫師摘自:小心嘴破:身體免疫拉警報,由大塊文化發行出處:http://www.uho.com.tw/book.asp?id=998

冠狀動脈心臟病 增加存活率治療品質佳

冠狀動脈心臟病 增加存活率治療品質佳

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是國人常見的疾病,其成因主要是因為冠狀動脈硬化的斑塊破裂引發血栓生成與堆積,引起血管內膜局部狹窄,影響血流,造成血管阻塞,引起心肌缺氧損傷及壞死。嚴重的病患會產生冠狀動脈完全阻塞,而造成心肌梗塞。行政院衛生署2007年衛生統計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更是高死亡率的急重症之一,若未及時搶救,死亡率可達三成以上。在症狀發生後12小時黃金時間內,ST上升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STEMI),在臨床上能以緊急經皮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primary PCI)治療,是目前實證醫學公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能使血流恢復通暢,增加存活率,並減少再梗塞及顱內出血的機率。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吳孟杰主治醫師表示,多項研究結果發現,心導管介入治療之延遲會馬上降低其功效,如果病人抵達醫院到執行第一次氣球擴張時間能小於90分鐘,存活率就會大幅改善。及時的治療不只是拯救病患的健康和生命,更造福整個家庭。對醫療機構而言,也可降低住院時間和醫療支出。奇美醫學中心在過去幾年內,依據美國心臟學院/心臟協會指南及醫策會規定,進行跨部門的整合,從病患送進急診大門口開始,結合急診、心臟內科、心導管室和護理部的人力,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診斷和照會,並立即啟動心導管流程,使患者可在90分鐘內接收冠狀動脈再灌流,經過一年半的評估確實可縮短病患的住院時間,使患者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並獲得衛生署和醫策會的認可,列為急重症醫療等級最高的重度級醫院。吳孟杰醫師指出,針對心肌梗塞的治療除了緊急心導管外,在術後的照護,美國心臟學院/心臟學會指南也有明確的建議,這包括戒煙、控制血壓、控制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三酸甘油脂、多運動、控制體重、控制血糖、使用阿斯匹林、使用保拴通和接受流行感冒疫苗。因此,患者在出院後不只要規則的服用藥物外,也需加強和改善自我的健康管理,以期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參考資料:1. 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醫療品質改善突破系列。2. 美國心臟學院/心臟協會指南。

你買的咖啡「紅黃綠」了嗎?

你買的咖啡「紅黃綠」了嗎?

為瞭解市售現煮咖啡之咖啡因含量及紅黃綠標示情形,北市衛生局專案辦理抽驗計畫,並以連鎖咖啡店、超商及西式速食業為主要抽驗對象,每家業者各抽驗2件熱咖啡,共計抽驗15家業者30件產品,調查結果12件咖啡因含量紅黃綠標示符合、2件以其他非紅黃綠標示(如以「數值」標示)、11件產品咖啡因含量與紅黃綠標示不符、5件未標示,符合者46.6%,未符合標示規定者53.4%。以各業別分析結果:連鎖超商共抽驗6件產品,咖啡因含量與紅黃綠標示全部不符(100%)。連鎖西式速食業共抽驗6件產品,皆有作咖啡因含量紅黃綠標示;惟有1件(16.7%)紅黃綠標示不符合。連鎖咖啡店共抽驗18件產品,其中7件(38.9%)咖啡因含量紅黃綠標示符合、6件(33.3%)咖啡因含量紅黃綠標示不符合及3件(16.7%)未標示、2件(11.1%)以其他非紅黃綠標示(如以「數值」標示)。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行政院衛生署及咖啡連鎖業者自95年8月1日起共同推動「咖啡因含量紅黃綠標示」活動,以紅、黃、綠標示作為市售現煮咖啡之咖啡因含量識別,紅色代表咖啡因含量200~300毫克或300毫克以上、黃色代表咖啡因含量100~200毫克、綠色代表咖啡因含量100毫克以下。此專案抽驗15家業者,其中9家為連鎖咖啡店、3家為連鎖超商、3家為連鎖西式速食業,採樣方式為不限定品項隨機抽驗。衛生局依產品咖啡因含量檢驗結果(mg/kg),再參照各盛裝容量(ml )換算其咖啡因含量(mg),並據此逐一檢視紅黃綠標示宣稱是否符合,計算方法以本次抽驗連鎖西式速食業者之中杯(360 ml)經典美式咖啡為例,咖啡因含量檢驗結果為422.63mg/L,依產品容量,換算成中杯產品之咖啡因含量為152.1mg(422.63 x 0.36=152.1),調查結果業者標示黃色無誤。為求真實,衛生局換算之盛裝容量(ml)基礎,係函請總公司提供各門市現煮咖啡的實際盛裝容量,再據以各別換算,故產品的盛裝容量也依各公司回復內容而有所不同。分析本專案30件產品咖啡因含量,依其咖啡因含量高低順序排列,前三名分別為「怡客大杯(330 ml)拿鐵咖啡367.2 mg」、「怡客大杯(230 ml)經典咖啡250 mg」、「85度C小杯(360 ml)美式熱咖啡249.7 mg」,且現場查察結果僅怡客產品咖啡因含量與紅黃綠標示宣稱不符,衛生局已函請業者依實際含量正確標示。另外,咖啡因含量最低則為「西雅圖小杯(240 ml)娜蒂諾76.2mg」、「全家便利商店小杯(240 ml)拿鐵76.9 mg」及「統一星巴克小杯(240 ml)那堤咖啡78.4 mg」,以上訊息提供消費者選購參考。衛生局已輔導上開業者主動更正產品咖啡因含量紅黃綠標示,以提供消費者正確訊息;另針對尚未實施咖啡因含量標示之業者,亦輔導其以淺顯易懂方式提醒消費者產品咖啡因含量,並於販售場所明顯處(如菜單、牆上價目表等)標示。衛生局表示,適量飲用咖啡具有提神、利尿、舒壓的效果,但對於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失眠、腸胃疾患等慢性病民眾,過量飲用咖啡將對健康造成影響,特別是對於孕期婦女而言,若長期、大量飲用「含咖啡因」飲品,可能會傷害姙娠中胎兒及初生幼兒的中樞神經系統。依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的評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在300mg(毫克)以下,對健康不致造成影響,因此,民眾飲用咖啡飲料,以不超過「紅標1天1杯」或「綠標1天3杯」為宜。衛生局同時呼籲業者以淺顯易懂之方式提供消費者咖啡產品之咖啡因含量,讓消費者藉由咖啡因含量標示訊息,自我衡量每日咖啡飲用量。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抽驗結果除適時發布新聞外並公布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歡迎查詢,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79。以上稽查結果,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

天冷適飲DIY藥酒 溫補養身氣血通

天冷適飲DIY藥酒 溫補養身氣血通

喝酒真的會傷身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外科主治醫師楊素卿表示,「酒」可以行藥勢,古人說「酒為諸藥之長」,酒可以引藥力外達於皮膚,上至於頭頂,下至腳底,通行全身,使理氣行血藥物的作用更加順暢,也能使滋補藥物補而不滯。她說,中醫學認為「酒」性溫而味辛,溫能祛寒、疏通,辛能發散、疏導,所以酒能疏通經脈、行氣和血、除痹散結、溫陽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暢意。並且酒為五穀雜糧所造之精華物資,所以還能補脾益腸胃。加上與養生藥材相配伍,不僅可以大大增強藥力,又能達到防治疾病的日常保健功效。楊素卿解釋,「藥酒」包含了酒的功效及藥材本身作用,其歷史悠久,如乾隆皇帝冬令進補有三寶「湯補、參補、酒補」,其中酒補就包含湯補及參補。這是因為大多數藥酒都具有製作簡單、服用方便、療效顯著、便於存放的特點。「藥酒」既可以防病治病,又能養生美容,延年益壽,因而深受歷代黃帝、醫藥學家、養生家的重視。楊素卿指出,根據中醫學理論,身體要健康、容貌要年輕,必須維持人體內氣血的陰陽平衡,除了生活規律、飲食營養均衡、精神恬淡外,平時可在家DIY製作藥酒,來調節身體陰陽平衡,補氣、壯陽、補血、滋陰的作用,能夠起到益精神、抗疲勞、滋養美容效果,尤其適用於老年人、氣血運行緩慢者、陽氣不足者,以及身體內有寒氣、經絡有痹阻、氣血有瘀滯者。DIY藥酒準備事項:容器選用玻璃瓶,先洗乾淨,再用米酒沖洗過,避免陽光照射。選用酒精濃度50度左右,例如米酒或米酒頭。藥材要新鮮,洗乾淨、乾燥後再來泡酒。每天搖晃藥酒容器,使藥材藥性溶出。可加蜂蜜、冰糖、使藥酒可口。楊素卿提醒民眾,藥酒雖然有養生作用,但有下列情況者,請不要飲用:正在出血者,如痔瘡出血、月經期等。有發炎症狀者,如感冒支氣管炎、肝炎、口腔炎。潰瘍患者,如胃12指腸潰瘍、皮膚潰瘍。高血壓患者。癌症患者。肺結核患者。楊素卿更針對過年期間飲酒提出以下幾點注意事項:飲酒要有節制,少飲有益,多飲有害。不善飲酒者,可加水稀釋或加入雞腿、魚肉、排骨等作成藥膳。辨證選藥選酒,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酒及藥材。堅持一段時間飲用,任何養生方法都要持之以恆,唐代大醫家孫思邈說:「凡服藥酒,欲得使酒氣相接,無得斷絕,絕則不得藥力,多少皆以和為度,不可令醉及吐,則大損人也。」萬一喝過頭,可喝西瓜汁、檸檬汁、綠豆湯、蜂蜜水、淡茶水、酸梅湯、優酪乳、水梨來解酒。不要空腹飲酒,以免刺激胃黏膜,也不要飽餐。延伸閱讀「DIY藥酒作法」: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622

輕忽便秘與腹痛竟跟潮流罹腸癌 口服化療提高生活品質

輕忽便秘與腹痛竟跟潮流罹腸癌 口服化療提高生活品質

上班族黃小姐害怕大腸鏡檢查,忽視腹痛、便秘逾半年,三年前健檢發現異常,竟已是三期腸癌,才驚覺大便有異味的狀況原來是警訊!她更自嘲:「沒想到自己也跟上潮流,罹患腸癌。」而得知癌細胞轉移至淋巴需要化療時,黃小姐腦中浮現出戴著毛帽、口罩、坐輪椅,加上嘔吐又噁心的畫面,幾乎崩潰而拒絕化療!後來使用不需住院、副作用較低的口服化療,治療半年成效佳,每天照樣運動、還加入社會志工!現今找回生活品質,回到社區大學上課,信誓旦旦要在70歲之前一圓博士夢! 台灣癌症基金會主辦「癌後人生不打折」腸癌病友徵文比賽,期望透過積極的抗癌故事,鼓勵癌友走出心理層面陰霾。52歲黃小姐是「癌後人生不打折」徵文比賽的優勝者之一,她從初罹癌的恐懼轉而勇敢面對癌後人生,展現出積極無懼的抗癌精神,更是所有抗癌人樂觀抗癌的表率!從這次徵文比賽的參加者發現,大腸直腸癌的侵襲不分年齡,且根據最新的96年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直腸癌是連續三年發生人數最多的頭號癌症,可說是全民公敵!罹癌對於病患來說,生心理煎熬往往使生活變了調,根據一份國外研究也發現,癌友在治療後,容易遭逢許多心理層面,如壓力、憂鬱、社會互動等問題,而嚴重降低了生活品質! 而這次徵文比賽的優勝者不只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在生心理層面也都找回應有的品質。台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執行長指出:「現今腸癌治療選擇多,治療上也可兼顧生活品質,例如口服化療新選擇,不用住院,只要搭配門診針劑注射,治療效果大幅度降低30%以上白血球低下的狀況,相對能降低治療過程對生活的影響,而提高生活品質;不用像傳統住院化療,需裝人工血管,副作用較低,對病人來說,不會有感染、血栓風險。在心理層面的調適,也可透過與其他癌友交流分享心情,培養生活興趣,回歸正常生活步調,為自己的癌後生活加分!如透過徵文比賽得獎者積極生活的熱力,學習發揮更多正面的影響力!」 備註:行政院衛生署96年癌症登記報告Restrictions in quality of life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over three years after diagnosis:A population based study. 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er,2006.7根據2009年於美國腫瘤醫學會發表研究:NO16966 study,Cassidy et al. ASCO GI 2009

活得要精彩 死後大愛精神永「留」傳

活得要精彩 死後大愛精神永「留」傳

文/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  蔡季倫「腦幹」位於大腦與脊髓的交界處,體積雖小,卻是生命的中樞。腦幹功能的完全喪失,即是所謂的「腦死」;藉由神經內分泌的影響,將使全身器官迅速衰退,終至死亡(心跳停止)。根據統計,這期間約為8.4天;也因為腦死患者短期內必然死亡,在倫理上才能夠成器官捐贈摘取之合理性。而「植物人狀態」指的是大腦皮質功能失去功能,其腦幹功能卻是保留住的;雖然意識昏迷,經適當的照護,卻可以長期存活下來;因此,是不可以進行器官捐贈摘取。面對腦死病患,是重症醫師最大的無奈;因為任何的努力終究無法挽回病患的生命。遇此類病患時,我們會請社工師積極介入,提供家屬在突逢變故時的哀傷輔導,並評估是否有社會緊急救助之需求。而治療上,我們提供四種選擇:積極維持生命徵象直至治療無效為止。以緩和方式治療直至自然死亡。直接辦理自動出院,回家過世。器官捐贈。由家屬擬訂心目中最佳之治療方式,醫師從旁協助完成。社會處處有溫馨,大愛精神永留存。自八十八年至今,奇美醫學中心共計有六十五位腦死器官捐贈者。感佩家屬與家屬仁慈之餘,醫師必須有所承諾:我們要將愛發揮到最大與最好,也就是要讓越多的器官可以用,幫助越多的人,讓器官在最好的品質下去幫助別人。目前,奇美醫學中心每一位腦死捐贈者平均移植3.91個器官,較美國3個器官為高;就品質方面,若以腎臟為例,發生延遲器官功能之比例為7.3%,亦較歐美報告之15%~29%為低。全屍之觀念,深植國人心中。雖然家屬滿懷大愛,但器官摘取後,總有「到另一個世界,少了器官的遺憾」。為了減低家屬心中的缺憾,在家屬的同意下,我們會在器官摘取後,同一個位置上,置入一比例相同,彩色列印之器官解剖相片,冀求另一世界之捐贈者仍是完整無缺損。

青年換心5次血漿置換 分秒必爭,成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

青年換心5次血漿置換 分秒必爭,成功完成心臟移植手術

在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前,交叉試驗是非常重要的檢查;交叉試驗如果呈陽性,表示移植後會發生超急性排斥(hyperacute rejection),失敗機率極高,通常只有放棄移植一途。臺大醫院心臟移植醫療團隊依據交叉試驗的結果,為病患訂定治療排斥的計畫,透過血漿置換、給予免疫抑制劑、人類免疫球蛋白等方法,成功完成交叉試驗陽性之心臟移植手術。雖然,藉由移植前血漿置換術已成功在血型不相容者間完成腎臟移植,但因血漿置換術需要1~2週才能完全清除抗體,而且,抗體清除之後若未進行移植並服用免疫藥物,血液中的抗體會再度上升。所以此項治療技術,通常以往應用在移植時間可以完全配合的活體器官移植上。個案孫先生今年22歲,因冠狀動脈疾病併發嚴重心臟衰竭,使用呼吸器與俗稱葉克膜的體外循環維生系統(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維持生命,於2010年8月底轉至本院救治,在使用ECMO 44天後改用心室輔助器(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等待心臟移植。個案之嚴重心臟衰竭雖使用葉克膜及心室輔助器,終究必須儘早進行移植手術。心臟移植是可遇不可求而且分秒必爭的手術!等待期間雖曾先後接獲5名不同捐贈者通知換心機會,但是交叉試驗皆為陽性反應,而且抗體力價越來越高。幸運的是在2010年11月12日,孫先生再次接到移植通知,雖然經過5次血漿置換之後,孫先生與這次捐贈者的交叉試驗仍是陽性,但抗體力價已經減低。經與家屬溝通後決定把握機會,於心臟移植手術中同時進行血漿置換術,再配合去除B細胞藥物、人類免疫球蛋白等方法,終於成功完成此次心臟移植手術。臺大醫院跨科部醫療團隊在此過程中共同合作,順利完成交叉試驗陽性的心臟移植;為挽救病患性命,我們一直在與時間賽跑,也一直努力突破許多困境;交叉試驗在心臟移植病患不僅非常重要,而且可以依據交叉試驗的結果,為病患訂定治療排斥的計畫。透過血漿置換、給予免疫抑制劑、人類免疫球蛋白等方法,讓心臟移植手術能順利成功。最後,最重要的是向這些無私的器官捐贈者大愛,致上最高敬意與謝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