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長路漫漫 前台籍慰安婦對日訴訟歷程特展,即日展開

長路漫漫 前台籍慰安婦對日訴訟歷程特展,即日展開

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婦女救援基金會承辦的「長路漫漫-前台籍慰安婦對日訴訟歷程特展」,於年前(12/26)假臺北市大同分局3樓舉行開幕記者會。此次特展展期從去年2010年12月24日到2011年2月28日止,展出內容共設定八大主題,包含「阿嬤們的聲音」、「慰安所介紹」、「阿嬤們走向日本」、「阿嬤們的力量」、「阿嬤們的眼淚」、「阿嬤們的吶喊」、「2000年東京大審」與「阿嬤們的現在」。希望藉由照片、文字、史料與影音的呈現,讓參觀者體會這些年來日漸凋零的阿嬤們的心路歷程,並藉此表達請求正義的堅持與歷史教訓不能抹滅的決心。總統馬英九特地出席與會,並表示,從本身擔任法務部長時代,就開始關心慰安婦事件,這些阿嬤就像自己的長輩一樣,令人不捨。目前台灣僅剩13名的慰安婦倖存者,求償官司的敗訴,對垂垂老矣、病痛纏身的倖存阿嬤而言,如同再次否定當年遭遇的所有傷害,這是嚴重的二度傷害,因此在三審定讞後5年,適逢2000年東京大審後10年的時間點,回首這一路求償官司的歷程與結果,期許在法院敗訴後,尋求為阿嬤們伸張正義的其他道路。臺北市副市長邱文祥表示,前台籍慰安婦阿嬤們,從事件的發生(1992年),到首次跨海提出正式訴訟(1999年),再到高等法院三審敗訴(2005年),這超過十年的歲月,此次展覽用時間軸的概念呈現,並展出當時重要資料(例如訴狀、中日媒體報導)、召開記者會的影音片段等,讓社會大眾從較嚴肅的法學角度來瞭解此歷史事件的經過。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長廖英智進一步說明,婦女救援基金會自1992年起,協助前台籍倖存慰安婦受害者,揭露此殘酷的史實,向世人公開日本政府曾犯的罪行及自己當年所承受的苦難,並鼓起勇氣於1999年對日本政府提出損害賠償請求訴訟,並參與了2000年由日本民間團體「戰爭中受暴力侵犯婦女保護組織」(Violence against Woman in War Network)所發起的「2000年女性國際戰犯法庭」(簡稱2000年東京大審Women's International war Crimes Tribunal 2000)。歷經多年的訴訟,雖然2005年2月25日東京最高法院判定前台籍慰安婦敗訴,三審定讞不得上訴,但這個問題並未走入歷史。目前婦援會持續照顧這些倖存的阿嬤們,處理生活中的大小瑣事,並且舉辦一些康樂活動,如團體旅行、圓夢計畫等,希望在一旁陪伴阿嬤們度過有尊嚴、平靜的晚年生活。綜上,傷痛總會過去,但歷史不能遺忘,「前台籍慰安婦對日訴訟歷程特展」透過影像、影音片段,讓前台籍慰安婦阿嬤們有機會對大家說這一路走來的故事,一個長路漫漫不會停止的故事,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免費前往大同分局3樓參觀,更多詳情請上http://www.womandpeace.org.tw/。

子宮頸抹片大放送!黃金戒子時尚送 連五月抽大獎

子宮頸抹片大放送!黃金戒子時尚送 連五月抽大獎

10萬元大獎等您拿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鼓勵婦女朋友參與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於今天起100年1月1日至5月31日止,至臺北市醫療院所或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接受免費子宮頸抹片30~69歲(70-31年次),即可連續參加每月抽大獎機會,及早參加可連抽5次(每人限領1張摸彩券),最大獎品為現金3萬元及10萬元。參加抽獎辦法    100年子宮頸抹片篩檢抽獎,分為摩登組(黃色摸彩券)及時尚組(紅色摸彩券)2組,只要設籍在臺北市且年齡30~69歲(70-31年次)之婦女,摩登組:98、99年曾經接受過1次子宮頸抹片篩檢者,時尚組:98、99年未曾接受過子宮頸抹片篩檢者。100年1月1日起至5月31日止到指定地點(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臺北市各醫院或逕自本局網站下載)索取「摸彩券」後,再到北市醫療院所(含診所)或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接受免費子宮頸抹片篩檢後,請檢查醫師於「檢查者職章蓋章處」蓋上職章,投入指定之摸彩箱,或郵寄至「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2樓東南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吳秀玉技士收」。即可參加每月抽獎活動。得獎名單將公告於北市衛生局網站(網址:http://www.health.gov.tw/)。越早參加並完成篩檢者,中獎機會越高。定期子宮頸癌篩檢 健康又美麗子宮頸癌為臺北市女性主要癌症死因的第10位,根據統計,臺北市99年截至11月子宮頸抹片篩檢出原位癌710人、侵襲癌101人,而原位癌的治癒率可以達到99%,這些數據清楚的告訴我們經由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達到預防勝於治療之目的。衛生局再次呼籲市民,為了您的健康及家人的幸福,多多利用政府提供的免費各項癌症篩檢。

署基護理之家寒冬送暖,樂齡長青聯歡會

署基護理之家寒冬送暖,樂齡長青聯歡會

文/署立基隆醫院 院長室昨天又有一波寒流到來,在新年前一天,基隆市和樂獅子會發起響應活動,於99年12月31日歲末致贈毛毯給署立基隆醫院護理之家的阿公阿嬤們。獅子會是國際最大的公益社團,遍佈全球各地,伸入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獅友們都是主動參與的志工朋友。在昨歲末聯終之際,基隆市和樂獅子會張巧玲會長與署立基隆醫院的李院長共同把毛毯一一送給護理之家的長者們,再給他們一個愛的抱抱,有寒冬送暖,雪中送炭之實質意義。活動中,基隆市和樂獅子會張會長與獅友們帶來兩首輕快的曲子,還邀請到基隆市若石幼稚園的小朋友帶來精彩的舞蹈表演,尤其是這首nobody,逗的阿公阿嬤非常的開心。今天就邁入100年,署立基隆醫院李源芳院長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護理之家的阿公阿嬤們可以感受到大家的關愛與照護,更期望他們可以平安度過寒冬,長命百歲。

家是安全還是危險?調查顯示孩子意外地點家中居多

家是安全還是危險?調查顯示孩子意外地點家中居多

文/媽咪窩雜誌 採訪/林怡亭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生兒科主任 吳求森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林月琴0~1歲寶寶待在家裡的時間是最長的,而隨著他們行動能力逐漸擴展,從躺到坐、從翻身到爬起、從站立到步行,不同階段所使用的用品與居家環境擺設,都可能潛藏著危機。究竟該如何佈置一個安全的家,提供寶寶安全的成長環境呢?根據統計,台灣0~14歲兒童最容易發生的兒童事故傷害場所,就是居家場所,其次才是學校、公共場所與工作場所。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說,台灣的父母普遍有一個迷思,對於寶寶安全認知是不要被綁架、不要被性侵害,然而其實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居家環境,反而才是更重要的。根據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一份針對全國家長所做的調查顯示,家長們普遍認為公共場所最危險、居家最安全;進一步詢問,家長認為居家最危險的位置是廚房,最安全的地方是客廳,然而實際的數據卻是完全相反,這表示家長認為越是安全的地方,反而容易因為精神鬆懈而造成事故發生。此外,由於新手父母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回到家之後就想好好休息不愛外出,或是怕外面的空氣髒、環境差,帶寶寶外出活動的機率不高,所以寶寶沒有消耗掉的活動量,只好在家裡發揮,可能也造就了居家事故的發生機率。統計資料也顯示,父母將寶寶從保母家接回家帶的週末假日,發生事故的比例是平日的三倍。資料來源:國防醫學院事故傷害防制小組分析,靖娟文教基金會提供寶寶各階段安全防護以統計資料來看,兒童的事故傷害致死原因包括有運輸事故、中毒、墜落、火災以及溺水等,而0歲寶寶最常發生的事故傷害第一名就是墜落跌倒,其次為壓砸傷害,以及誤食中毒等。97年就有52名0歲以下寶寶因事故傷害而死亡,當中有5人死於墜落,僅次於交通事故。由於0歲以下寶寶待在家中的時間最長,如何佈置一個安全的家,也就成為爸爸媽媽不得不格外注意的事情。針對寶寶在不同階段的行為發展,在物品的挑選與居家佈置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新生兒科吳求森主任及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林月琴執行長,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如果可以在這些地方加以留意,便可大幅減少寶寶受傷或發生事故的機率。儘管寶寶在4個月之前多半還不會翻身,只會躺或臥著,但爸媽最好的做法還是應將寶寶放置在嬰兒床內,而不要讓寶寶躺在客廳的沙發或大人的臥床上,以免發生跌落傷害。餵食牛奶時,爸媽應該在寶寶身邊,不可以將奶瓶用物品撐著讓寶寶自己吸食,以免寶寶嗆到時無法及時發現。另外,嬰兒猝死症候群以睡覺時最容易發生,建議讓寶寶仰睡或側睡,同時也要注意棉被、枕頭與寶寶的衣物,是否有遮蓋住寶寶的鼻子,以免影響呼吸甚至造成窒息的意外。延伸閱讀「家長需注意的事項」: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617

校園、家庭共構保護網 青少年不迷「網」

校園、家庭共構保護網 青少年不迷「網」

小樂剛進入國中,看著身邊同學各自有心儀的對象,她覺得很寂寞,也希望可以交到一個懂得她、瞭解她的男朋友,她聽說網路聊天室裡有很多各式各樣的人,她相信一定可以在聊天室找到高大、帥氣、幽默又懂得她的人…阿虎今年高三,課業壓力大的不得了,他覺得應該要發洩一下如此大的壓力,他最近迷上網路遊戲,他覺得在網路的世界可以發洩自己壓抑的情緒,遊戲越練越高等級,網路上多的是崇拜他的人,他真的不想面對每次數學低空掠過及格邊緣的現實世界…果果是家中獨生女,爸媽不准她亂跑出去玩,因此她最好的朋友是家中的電腦,透過網路世界,她可以交到好多不一樣類型的朋友,感受到好多不曾親身體驗的事情,她覺得非常有趣,因此她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網路上搜尋新奇的事物…隨著社會環境變遷,不管是聊天室、交友平台或是社群網站,網路成為時下年輕人最愛用,也最常使用的溝通、交友、購物及遊戲的管道。今年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調查全臺北市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學生網路使用時數,接受調查的5萬7,475人中,每天使用1小時至3小時網路者(2萬0,320人)佔35.35%,使用3小時至5小時者(5,157人)佔8.97%,使用5小時以上者(3,720人)佔6.47%,顯示每天使用網路1小時以上的人(2萬9,197人)達50.80%,佔調查總人數的5成左右。因此衛生局察覺到在網路如此廣泛被校園學生使用下,更應該使同學們了解到如何不被網路詐騙,及在網路交友的世界保護自己等使用觀念,故今年度7月及8月辦理心理衛生種子人員培訓,共有40名大專院校學生參加該培訓課程,其中獲得心理衛生種子人員資格者共有21位。心理衛生種子人員並將學習到的心理衛生資訊用生動的戲劇方式穿插現場問題呈現給同學們,本年度已辦理完成8場次,同學們在觀賞的笑聲中自然地瞭解到什麼是網路成癮,除了網路之外還有其他的交友方式可供選擇,以及虛擬網路交友的世界中應該注意的真實現狀。衛生局進一步說明,「網路成癮」雖然還不是精神醫學討論的疾病診斷,但已經是一種行為成癮問題,其主要的表現包括超乎正常的強烈渴望、越來越難滿足上網的樂趣,以及難以忍受無法使用網路。觀賞完行動劇的同學們在現場也表示,因為長時間的上網,常常會忽略原有的朋友圈,生活作息也變得不固定,自己也覺得有影響到學業,甚至會出現眼睛乾澀、視力減退、肩膀痠痛、睡眠不足等身體上的問題,另外也有不少同學分享網路交友的有趣經驗,例如:現場碰面與網路照片所見大不相同的訝異。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陳淑惠教授在今年度為衛生局撰寫的網路成癮文章中提到,對於家庭中擁有網路成癮的孩子可以有以下的做法:合理的、適度的行為規範與約束。有共識的網路使用環境安排。電腦宜放置於家中公開場所。父母宜學習瞭解與熟悉電腦網路相關資訊。培養青少年多元興趣及創造親子共享的活動。另外,學校方面則可以獎勵學生多元能力的發揮與特性的展現,以提升上學的動機和吸引力,並提供學生參與選擇性、替代性的活動,以取代長時間的使用網路。

陷入虐待關係無法逃脫 現今的孩子怎麼了?!

陷入虐待關係無法逃脫 現今的孩子怎麼了?!

霸凌是一種攻擊,一個人或是群體,重複地意圖去脅迫、騷擾、或身體傷害被害人。被害的學童會被同儕認為在身體上或心理上居於弱勢,被害人自覺無法去報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邱顯智表示,霸凌的形式可分為:身體霸凌(打、推、踢等)、語言霸凌(取綽號、嘲笑等)、關係霸凌(排擠、造謠等),及網路霸凌(電子郵件、簡訊等),雖有不同形式,但核心是攻擊、重複、及失衡的權力關係。邱顯智說,霸凌是一種關係問題,加害人學習到用權力和攻擊去控制別人,受害人陷入虐待的關係而無法逃脫。國外研究,約有百分之十的兒童青少年為霸凌受害者。邱顯智指出,霸凌的受害人可能會出現社交問題、情緒問題、及身體問題。社交問題為表現較幼稚、過於依賴大人、社交不成熟等,易導致社交孤立或懼學。他表示,情緒問題為經常擔心、焦慮、緊張、害怕、悲傷、憂鬱、低自尊、厭食、暴食、自殺意念、自殺企圖等。身體問題為喉嚨痛、咳嗽、感冒、食慾差、易疲倦、頭痛、腹痛、背痛、尿床、睡眠不好等。邱顯智強調,霸凌的加害人有較高的比例會喝酒、使用藥物、偏差行為、犯罪等。因此,霸凌的受害人或加害人,都是校園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重點。

「膀胱過動症」並非老化 高達七成的患者尚未就醫

「膀胱過動症」並非老化 高達七成的患者尚未就醫

當婦女有急尿、頻尿、夜尿或急尿性尿失禁,讓人出糗又苦惱甚至不敢出門。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婦女泌尿暨骨盆醫學科主任吳銘斌博士表示,這類婦女的膀胱,好像脫韁野馬不受控制,尿一急就難以控制。一旦有尿意感,就要馬上去上廁所,完全憋不住。否則,就有可能會因等不及,而尿溼褲子。夜尿也是令一個常見的困擾。有時晚上也得頻頻跑廁所,沒辦法好好睡覺影響睡眠品質,並對自己及家人的生活造成干擾。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婦女泌尿科吳銘斌主任提醒婦女可能罹患「膀胱過動症」。所謂「膀胱過動症」包括急尿、頻尿(每天超過8次)、夜尿或漏尿等問題。其中以急尿為核心症狀。吳銘斌說明,「膀胱過動症」同時會出現在男人及女人,盛行率男女相當!根據研究發現華人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是15.8%。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多。所謂急尿就是突然有強烈的尿意,而且忍不住的感覺無法憋尿。急尿性尿失禁是指因尿急憋不住而引發不自主的漏尿。吳銘斌解釋,有時又將「膀胱過動症」有無合併急尿性尿失禁,分為溼式膀胱過動症,及乾式膀胱過動症。大約50~80%的膀胱過動症患者因有良好的排尿控制機能來克服這種不自主性收縮的發生,因而只會有頻尿及急尿的症狀。另有20~50%的患者會因為無法克服這種急尿所引起的尿失禁,而造成漏尿的情形。吳銘斌進一步說明,膀胱過動症常有的困擾為找廁所、不敢喝水、避免外出、減少社交活動、擔心衛生及陰部異味、使用衛生綿或護墊、避免性生活等。溼式又比乾式嚴重。同時,「膀胱過動症」的患者有可能被低估而在臨床上只被當作一般心因性頻尿症患者來處理。善用急尿前警告時間並及時做骨盆運動可避免尿急性尿失禁。一般而言,正常人在感覺有尿意感時到解尿前有一小段警告時間讓婦女可以從容解尿。但在「膀胱過動症」患者常常來不及。所以,平時就要練習骨盆底肌肉運動(又稱凱格爾運動)。吳銘斌指出「尿失禁生理回饋治療」對於婦女學習骨盆底肌肉運動,有其正面的輔助效果。當「膀胱過動症」合併骨盆鬆弛時,骨盆重建手術可同時改善「膀胱過動症」症狀。適當調整新型長效型抗膽鹼藥物藥物劑量可達最佳療效。藥物方面「膀胱過動症」的治療,目前已有新型長效型抗膽鹼藥物可以治療,一天只要固定吃一次,對七、八成的患者有療效。用藥一週後,就可看到治療的改善的效果,可大幅減少「膀胱過動症」的症狀,包括尿急、頻尿、夜尿與尿失禁相關症狀造成的困擾。用藥時,最常出現副作用是口乾、便秘,新型長效型抗膽鹼藥物副作用也明顯減少。在問診時,常會看到許多「膀胱過動症」的患者,來門診前已經忍耐超過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發現自己的膀胱愈來愈不受控制,才勉強就診。工作及生活品質、家人關係,已大受影響。根據膀胱過動症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還有高達七成的患者,根本沒有就醫。事實上,膀胱過動症自然痊癒的機會不高,但卻是可經過藥物、骨盆運動、骨盆重建手術等治療而獲得改善。吳銘斌提醒民眾若自己或家人有急尿、頻尿、夜尿、急尿性尿失禁這些「膀胱過動症」的常見症狀,請不要再默默忍受,應勇於並鼓勵家人接受檢查及治療。延伸閱讀「膀胱過動症」相關知識: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704

2010年心路歲末捐款活動開跑!讓理想因您的協助而實現

2010年心路歲末捐款活動開跑!讓理想因您的協助而實現

心路並沒有大企業基金贈與做為服務費用的基礎,每年的收入來源除了約40%來自政府的方案委託補助,10%來自基金孳息或服務收費,其餘50%左右均仰賴民眾或企業捐款,以及經營庇護工場的營業收入。也因此,心路基金會非常需要民眾的愛心支持。在台灣,心智障礙家庭約有50萬,目前他們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城鄉資源不均、社會接納不足(參與機會被剝奪)、家庭照顧人力缺乏、服務模式落後、老年安養資源闕如等,這些都是急需解決的困境。透過這次募款活動,心路基金會希望能夠募集下列服務計畫的基金,來幫忙這些家庭來解決上述的問題:偏鄉幼兒早期療育服務計畫:為療育資源不足地區的幼兒提供直接的下鄉療育專業服務。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計畫:為有居住需求的成年智障者提供社區居住的機會,並提供生活技能、社區參與、家務處理、健康維護等支持。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獨立生活支持計畫:協助已居住在社區的心智障礙者建構社區支持網絡,特別是為高齡者提供支持服務,為老化需求準備。成年心智障礙者就業促進計畫:以庇護職場、小組安置、工作隊等多元化就業模式協助就業,並擴大就業宣導及就業穩定輔導來提升就業率。發展遲緩預防宣導計畫:針對目前台灣發展遲緩發現率偏低的現象,積極透過網站、下鄉、親職教育等方式建立家長正確幼兒發展概念,以期早期發現早期療育。為了感謝捐款人,心路基金會也非常積極的爭取到老夫子哈媒體的影像授權,製作了老夫子紅包袋,另外附上兔年春聯,以及好天天萬用袋,希望未來的一年,讓心路的祝福能隨時隨地陪伴著充滿愛心的民眾!即日起至2011年2月20日止,單筆捐款1500元,立即可得:老夫子紅包袋2只+金兔旺旺免年春聯1副+好天天萬用袋1個。活動詳情請上心路基金會官網查詢http://web.syinlu.org.tw/04news/news_1_2010_1130.asp。

「三九天」穴位敷貼 向過敏性鼻炎說byebye

「三九天」穴位敷貼 向過敏性鼻炎說byebye

一年中最冷的冬至剛過,如果你是氣喘、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中醫的「天灸」將協助對抗過敏!署立彰化醫院中醫科,將展開大寒天(三九天)天灸治療,以加強大暑天(三伏天)天灸的療效。署立彰化醫院馬易世醫師指出,天灸屬於傳統中醫的穴位敷貼療法,三九天灸則在隆冬的三九天進行,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即表示一年有兩次改善體質的節令,三九天灸與夏天的三伏天灸相輔相成,以達到夏病冬治、冬病夏治之功,從而達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治療過程,即在人體背部的穴位進行敷貼,使得局部的皮膚發紅、出現灼熱感。治療以三年為一療程。馬易世醫師說,該療法對於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兒童容易反覆感冒、平常虛弱多病而體質偏寒者,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馬易世醫師提醒,穴位敷貼適用對象為兒童及成人均可。 但是當天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過去有中西藥物過敏史、皮膚容易過敏,皮膚破損,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需由醫師問診評估後敷貼。 署立彰化醫院中醫科遵循古方古法,精選白芥子、甘遂、細辛與延胡索等數種中藥材研製成藥粉,調以薑汁製成藥泥,再依個人體質不同分別貼敷於大椎、定喘、肺俞、脾俞、腎俞、合谷或足三里等不同穴位。由於署立彰化醫院這幾年來的三伏貼與三九貼活動普受好評,因此今年再度推出。提醒您,今(99)年院方之三九貼活動日期分別為:99年12月31日(五)、100年1月10日(一)及1月17日(一)。但是當天有感冒、肺部感染、發燒、咽喉發炎、過去有中西藥物過敏史、皮膚容易過敏,皮膚破損,嚴重的心肺功能不足,孕婦以及一歲以內嬰兒,需由醫師問診評估後敷貼。延伸閱讀「三九貼問與答」: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669

孤單易讓人產生失落 吳金德籲:廣結善緣改變生命未來式

孤單易讓人產生失落 吳金德籲:廣結善緣改變生命未來式

2010年即將走入歷史,2011年就要登場。在時間軸線交替的時刻,一份全球同步的「2010民眾健康與幸福」調查指出,台灣與英、美、法、德、日等23個國家,在自評健康與幸福感項目是全球吊車尾,壓力指數則高居全世界第二名,而壓力的主要來源是錢不夠用,未來生活沒有保障,其次原因是工作、退休、上司與失業等;另外有高達五成民眾自認睡眠不足、六成民眾自認運動不足,進而影響工作表現與健康狀態。台灣關公文化協會理事長暨世界弘揚關公文化協會副主席「台灣不一樣」作者吳金德表示,台灣與23個國家中在全球皆屬高度開發與高經濟力的地位,為何自評會吊車尾?除了與個人因素有關外,還與整個大環境發展,包括近十年來景氣衰退,國內政經環境長期對峙紛擾,兩岸互動與不確定性的發展有很大關係。探討如此盤根錯節的大問題,必須回到人性的基本面,才能找到根本的解決之道。在過去的20世紀,所謂的心理健康或是成熟,指的是不必依賴別人而能獨立自主。但是隨著發展心理學的演進,「成熟」這兩個字已有了新的定義,認為人類在本質上就是需要與一個有他人存在的環境建立持久而可靠的情感連結,這樣的情感連結不再是軟弱或是不成熟的表現,相反的,這些與我們建立有意義關係的重要「他者」,將會如鏡子一般反映出我們是誰、我們有什麼價值等,讓我們覺得有安全感及存在感。吳金德表示,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確具有增進自我瞭解與減輕寂寞的功能,但過度依賴他者也有其負面效應,如在別人身上找自己、與自己更加分離等,這種情形在工作職場及兩性關係最常見,許多人常不自覺的在別人的肯定與關注中尋找自己,直到與自己漸行漸遠,才驚覺事態嚴重。吳金德認為,真正成熟的人際關係應該是,既樂在受人注視的尊榮,也能享受被人忽視的自在,這才是最歡喜、最柔軟的人際互動,也是最順其自然的廣結善緣。佛教有言:「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懂得廣結善緣才會有人緣,有人緣才會有助緣。助緣愈多,代表愈有機會與他人產生有意義的互動及接觸。當社會網絡連結愈緊密,就好像一張結構滴水不漏的安全防護網,可以在狀況發生時提供及時的救援與支持。這種經由人我連結所產生的饒足狀態,已經很接近西方社會所提出的新富餘生活意涵。美國楊百翰大學及北卡羅萊納大學經過長達7年半的研究發現,常和親人、鄰居、朋友或同事往來的人,身體較健康;反之,缺乏社交生活者,死亡機率約增加五成左右。吳金德再次提醒,孤單易讓人產生失落、沮喪與憂鬱情緒,長期憂鬱則會侵蝕人心。順其自然廣結善緣,不僅可以享受彼此守護、互相支持的關照,還能改變生命未來式,達到延年益壽的健康目的與提升幸福狀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