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癌症連續28年高居十大死因之首 國人該如何為健康把關?

癌症連續28年高居十大死因之首 國人該如何為健康把關?

臺北市「健康好站」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林秀亮副局長和臺北市藥師公會沈采穎常務理事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後,今日正式開跑囉!「健康好站」是由社區藥師以1對1的諮詢方式向民眾說明「免費癌症篩檢轉介」和「健康減重」。市民只要到貼有「健康好站」之特約藥局,除了可以安排免費癌症篩檢之外,也可以獲得人類乳突病毒(HPV)自我採檢、子宮頸抹片抽獎、婦女揪團拿現金及健康減重等衛生局最新活動訊息。「健康好站」打破傳統藥局只賣產品,走向多元健康服務的觀念。民國98年癌症為臺北市民十大死因第1位,另依臺北市主要癌症死亡原因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分別位居臺北市主要癌症死因之第3位、第4位、第8位及第9位。民國93年至98年,北市因大腸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19.73上升至22.64,乳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15.20上升至17.49,口腔癌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5.26上升至5.66,子宮頸癌自84年開始篩檢,已有不錯的成效,死亡率由每10萬人口6.51下降至5.11。上述4項癌症均具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良好等特性。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9年針對全國15歲以上有專職工作的員工進行調查,發現有22.7%的職場員工體重過重,11.8%的員工有肥胖的情形,且以1週運動需達150分鐘的標準來看,近8成(77.2%)員工運動不足。然而肥胖所引伸出來威脅健康問題、疾病及過多醫療支出更是密不可分,因此建立民眾多運動、健康吃的習慣,進而達到健康減重預防代謝症候群更顯重要。即日起至100年12月底,市民可至貼有「健康好站」之特約藥局即可獲得免費癌症篩檢及健康減重資訊乙份,利用藥局的可近性提供給市民更快速更親切的諮詢服務,衛生局邀請市民朋友踴躍參加「健康好站-特約藥局」帶給大家好康活動。相關訊息請參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頁http://www.health.gov.tw/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至轉1829洽詢。

治「禿頭」勿信偏方 選擇植髮手術優點多

治「禿頭」勿信偏方 選擇植髮手術優點多

女人怕發福、男人怕頭禿,根據統計,台灣男人每4個人,就有1人有禿頭危機,禿頭雖為中年男性常見的問題,但談到禿頭問題,許多男性仍舊難以啟齒,不少醫美業者表示,植髮療程門診中有近八成的禿頭男性患者,因急欲改善髮量稀疏問題,在尋求專業診斷治療前,都曾使用過偏方來治療禿頭問題,像是誤信使用生薑或花露水塗抹頭皮生髮,最後治療禿頭不成反而頭髮越掉越多,既浪費金錢又傷神,且已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整形外科王家儀醫師表示,雄性禿為最常見的禿髮症,掉髮原因大多以基因及家族遺傳為主,此外,伴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雄性荷爾蒙(睪固酮)的增加亦為掉髮的原因,通常雄性禿的掉髮特徵會先從前額兩側與頭頂開始掉髮,進而兩邊額角開始禿髮,使得落髮數量逐漸增加,在雄性禿的治療方面,目前以使用口服荷爾蒙藥劑為治療基礎,但因口服荷爾蒙藥劑屬於控制型藥物,無法完全根治,患者必須持續使用,因此,也有許多患者因無法持續用藥而放棄治療,等到求診於植髮療程門診時,往往落髮的問題已進入第三期。王家儀醫師進一步表示,隨著現今醫療科技的進步,植髮手術優點與其技術已突破傳統限制,其植髮手術會先於頭皮的治療區域作局部性麻醉,擷取後方腦勺的毛囊,逐一將毛囊分出,並一株株的植入髮量稀疏部位,接受植髮部位的區域,會於3個月後逐漸生長細毛,並於6個月左右生長成與正常頭髮相同的毛髮,王醫師也說明,成功的植髮手術不僅要達到美觀,更要顧及髮株的存活率,目前植髮療程,存活率約可達到80%,因此,針對禿髮較嚴重的患者,建議可接受植髮療程進行治療,即可於約半年時程內看見髮量明顯增加的效果。王家儀醫師提醒,植髮療程並非每位禿頭患者都可接受,通常適合於落髮期別在2~3期的患者.,患者在接受植髮療程前,應每日按摩頭皮2次,時間約20分鐘,進而使毛髮供應的頭皮區域鬆弛,有助於療程的進行,於術後也應多注意自我護理,一週內盡量避免煙酒,與激烈運動或是甩頭動作,以減少不必要的毛囊損傷;目前台灣治療禿髮症之技術已達精細化,在植髮手術優點上,也高於其它的禿髮症治療方式,建議民眾可選擇醫學式植髮療程來改善禿頭及毛髮稀疏的問題,才不會擔誤到黃金治療期!

氟錠可防蛀 但過量易牙齒「氟中毒」

氟錠可防蛀 但過量易牙齒「氟中毒」

許多家長都知道給小朋友補充氟錠來防止蛀牙的發生,卻不知過量的氟累積於牙齒卻會造成牙齒「氟中毒」,引起所謂「氟斑齒」,所以使用氟錠不可不慎。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牙科主治醫師吳金俊表示,日前來有學生持學校的口腔檢查表至該院複檢,經該科的臨床統計,發現約有8%的小朋友牙齒的琺瑯質上出現「白色斑點」或「白色條紋」的「氟斑齒」現象,經詢問家長後,才知道這些小朋友每天都有吃高劑量的氟錠,過多的氟化物反而損害兒童成長中的牙齒!吳金俊醫師表示,適量的補充氟化物,確實是防止蛀牙發生的利器,但是過量的氟卻會造成上述牙齒「氟中毒」的現象。一般而言,目前建議補充氟錠的安全劑量如下:6個月至3歲的小朋友每日為0.25mg3歲至6歲的小朋友每日為0.5mg6歲至12歲的小朋友每日為0.75mg12歲以上的國中生每日可至1.0mg。若超過上述安全劑量,例如每日吃2.0mg的氟錠,即會造成「氟斑齒」的現象。吳金俊醫師表示,利用氟化物來保護牙齒的確是正確的,可惜大家的觀念卻是以為「愈多愈好」。因為國內目前沒有實施飲水加氟,家長們為了寶貝們的貝齒,所以定期會帶小朋友到醫院給醫師塗氟、又要求學校使用含氟漱口水給兒童漱口、在家又使用超氟牙膏刷牙、要求小朋友喝大量綠茶,不打緊又吃高劑量的氟錠,如此不造成牙齒「氟中毒」也難!吳金俊醫師建議家長,在安全劑量下補充氟錠,才是以氟錠防止蛀牙的正確觀念。

藥膏當護唇膏?女性嘴唇紅斑環繞染黴菌

藥膏當護唇膏?女性嘴唇紅斑環繞染黴菌

一位女性先前因嘴唇乾裂脫皮,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就醫,經診斷為濕疹,於是拿了濕疹藥膏回去擦,一週後明顯改善。停藥不久嘴唇濕疹復發就再擦藥,相同問題就這樣反覆發生,醫院的藥膏用完就去藥房買相同藥膏繼續使用。擦到後來效果沒有像一開始那麼好了,於是越擦越厚,索性當護唇膏來用。這樣經過三個月不僅沒改善,反而更嚴重!當這位病患再度回診,發現浸軟性皮屑及紅斑環繞上下嘴唇一整圈,經顯微鏡皮屑檢查,證實為一種稱做念珠菌的黴菌感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指出,外用類固醇藥膏普遍使用於濕疹等許多的皮膚疾患。一般民眾對類固醇常有誤解,以為那是不好的東西,希望醫師不要開類固醇。他解釋,其實只要經過醫師診斷,依照指示正確使用,類固醇是很好的藥物。潘企岳進一步說明,類固醇藥膏有各種不同強度,不同劑型(油膏、乳霜、藥水、泡沫),單一或複合成份的分別。醫師會依照年齡、部位、皮膚厚薄、病灶情況,處方合適的類固醇外用藥。一般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在皮膚上薄薄塗抹一層,每天1至2次,病灶消除即停用。潘企岳特別強調要注意的是,傷口、皮膚感染不可使用,否則會延緩傷口癒合及加重感染情況。皮膚皺摺對磨處及多汗潮濕部位,像是腋下、胯下、趾縫、嘴角等處,要小心續發性黴菌感染。此案例就是因藥物使用不當,持續使用時間過長,塗抹太厚,未即時回診,導致續發性黴菌感染。因此,潘企岳再次提醒民眾,即使外用藥也要遵照醫囑,切勿過量,塗抹次數不要過於頻繁,如果使用兩週未改善,就應儘快回診請醫師診察。藥用完後也需經醫師評估是否繼續治療,勿自行於藥房買藥長期塗抹,以免產生副作用而不自知。

淡水河捕撈漁獲含「砷」? 衛生署:最高罰150萬

淡水河捕撈漁獲含「砷」? 衛生署:最高罰150萬

外傳有漁民在淡水河道捕撈漁獲後,就將其運往台北漁產運銷公司(中央市場),不過相關漁獲卻被檢驗出含有一級致癌物「砷」,台北漁產公司魚類批發市場總經理陳清華表示,漁產公司會對上游魚貨來源進行把關,至於所謂「砷」等重金屬的檢驗,只能依賴台北市衛生局在每個月進行1、2次的抽檢,他也強調,以往抽驗都沒有驗出含有重金屬。台灣平面媒體「蘋果日報」報導指稱,有漁民在本月4日開漁船沿著淡水河到重陽橋下後撒出流刺網,從重陽橋一路到大稻埕碼頭的過程中,也是沿途捕魚,捕撈了吳郭魚、烏魚等魚類,而該船在折返八里碼頭後,就把漁獲倒進箱子,一直到隔日凌晨將漁獲載往中央市場批售。 報導稱,記者曾經詢問該漁船的漁民,漁民說這些漁獲是要做成魚飼料,不過最後卻載往中央市場販售,記者也向購入這批魚的盤商買了6條吳郭魚和烏魚,送檢後發現,吳郭魚含砷量達每公斤0.921毫克,烏魚含砷量每公斤更有1.04毫克。 對此,陳清華指出,台北漁產運銷公司魚貨將近100多種,該公司每天會抽驗7.5%魚貨供應,不過因為採取快速檢驗,因此只能針對養殖添加物或外觀進行查驗,至於是否含有重金屬,只能依賴台北市衛生局每個月1、2次的抽檢把關,不過他強調,以往抽驗都沒有驗出含重金屬。陳清華說,台北漁產運銷公司會弄清楚魚貨來源,並擴大衛生局抽驗比例,因為台北市本身沒有漁民、漁船,因此公司協請淡水區漁會進行漁貨跟漁船船期管理;新北市農業局表示,未來會擇期到淡水河捕魚送驗,衛生署官員則說,如果水產品或食品危害消費者健康,依法可以處罰6萬至150萬元。

衛生署:日本回收Metoprololtartrate40mg錠劑所有批號

衛生署:日本回收Metoprololtartrate40mg錠劑所有批號

衛生署今(23)日表示,日本衛生單位16日發布回收訊息,日本アストラゼネカ株式會社回收Metoprolol tartrate 40mg錠劑所有批號,回收原因為發現藥品錠劑溶離度結果不符規格,廠商自主回收上述產品,Metoprolol tartrate 40mg錠劑之適應症為高血壓、狹心症等,不過衛生署並未核准該公司之此藥品,因此該等回收藥品未進口國內。衛生署表示,為確保藥物安全與醫療效能,衛生署已建置藥物安全監測機制,即時監視國內、外藥物安全訊息,除設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及藥物不良品通報中心之外,並對於藥物之安全性與療效亦隨時進行再評估。衛生署強調,如果醫療人員或病患疑似因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之發生,請立即通報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站:http://adr.doh.gov.tw。至於民眾如發現藥物不良品時,請立即通報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品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品通報專線02-2396-0100,網站:http://recall.doh.gov.tw

調查/青少年自殺 感情因素居多

調查/青少年自殺 感情因素居多

依台北市衛生局一項統計,74%的青少年受到感情或人際關係因素影響,造成台北市每年約有20名「15到24歲」的青少年死於自殺,另外調查也發現,仍有18%的青少年需要更多生活、心理層面的協助,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更具體建議親子關係加溫的秘訣,關鍵就在相處時間、教養態度、不要溺愛、居家環境4個層面。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表示,依衛生署統計,民國98年全國平均自殺率,較97年減少,不過「15歲到24歲」青少年自死亡率卻增加,台北市每年有20名「15歲到24歲」青少年死於自殺、500人曾發生自殺行為(占總自殺企圖者16%)。另調查結果也顯示,父母親每天陪伴子女的時間愈多,愈能讓子女感受到被瞭解;而愈自覺被父母了解的青少年,也通常有較佳的身心適應,但現今社會結構下,許多是雙薪家庭或單親家庭,調查發現,家長如果每天陪伴子女的時間不足1小時,則其子女能夠感受到家長瞭解自己的比例僅約6成,但是每天被父母親陪伴長達1到3小時的青少年,有近9成都覺得自己被父母親瞭解並且有較佳的親密感,統計數字亦顯示親子間的瞭解程度愈高,子女的身心適應狀況愈良好。衛生局表示,父母親的管教方式方面,如果分成開放權威、專制權威、寬鬆放任,及忽視冷漠四種類型。填寫父母以開放權威教養態度的子女在「曾參加幫派活動」、「毒品使用」及「網路使用時間」等問題的機率最低;而認為家長採取「忽視冷漠」教養態度的子女,在填寫「曾參加幫派活動」、「毒品使用」及「網路使用時間」等問題的機率則是其他教養方式的10倍。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再依據輔導青少年經驗,提出親子關係加溫的四大撇步,分別是每日1時最用心、開明權威最感心、不要溺愛最稱心,以及溫馨家庭最窩心,並建議在居家環境的空間規劃上,可以運用些巧思來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例如:一起閱讀的明亮空間、一起共用大餐桌的美好時光、穿透式空間規劃,親子生活一目了然─穿透式的格局安排,讓家人生活出入都經過公共空間,增加彼此互動、也更能分享生活點滴等方式讓親子感情加溫。

1日1時愛要及時 親子加溫4大撇步讓您知

1日1時愛要及時 親子加溫4大撇步讓您知

您每天吃三餐飯要耗時3小時、去健身房運動要耗時2小時、看場電影也要2小時,但是您知道身為父母的您,每天只要用心地花「1小時」陪伴您的子女,就可以讓您擁有親密的親子關係嗎?臺北市衛生局為瞭解在學青少年的心理衛生概況,99年對臺北市內248所學校、5萬7,475名學生進行無記名之心情溫度計調查,結果顯示整體青少年心理困擾比例較93年及96年低(如表1),但仍有18%的青少年需要更多生活、心理層面的協助,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更具體建議親子關係加溫的秘訣,關鍵就在相處時間、教養態度、不要溺愛、居家環境四個層面。調查結果顯示,父母親每天陪伴子女的時間愈多,愈能讓子女感受到被瞭解;而愈自覺被父母了解的青少年,也通常有較佳的身心適應。但對臺灣社會結構下,許多是雙薪家庭或單親家庭,家長往往在辛勤工作中,而感到要有充足時間陪伴子女是一種奢求!社區心衛中心進一步說明,調查顯示如果家長覺得沒有充裕的時間,每天最少花1小時以上相處是基本上比較可以做到的。根據統計結果,家長如果每天陪伴子女的時間不足1小時,則其子女能夠感受到家長瞭解自己的比例僅約六成,但是每天被父母親陪伴長達1~3小時的青少年,有近九成都覺得自己被父母親瞭解並且有較佳的親密感(詳表2),統計數字亦顯示親子間的瞭解程度愈高,子女的身心適應狀況愈良好。父母親的管教方式方面,如果分成開放權威、專制權威、寬鬆放任,及忽視冷漠四種類型。填寫父母以「開放權威」教養態度的子女在「曾參加幫派活動」、「毒品使用」及「網路使用時間」等問題的機率最低;而認為家長採取「忽視冷漠」教養態度的子女,在填寫「曾參加幫派活動」、「毒品使用」及「網路使用時間」等問題的機率則是其他教養方式的10倍。除了上述兩個在心情溫度計調查中的發現外,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再依據輔導青少年經驗的兩項建議,告知您親子關係加溫的四大撇步。每日1時最用心:雖然相關的研究皆顯示父母陪伴子女的時間愈長,愈有助於親子關係、身心適應及預防偏差行為的產生,但是如果無法長時間陪伴的父母,每天至少需要花1~3小時的時間來陪伴子女。開明權威最感心:陪伴時間很重要,搭配良好的親子教養方式更具功效,現今少子化社會加上父母陪伴小孩時間少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很多父母對於子女的溺愛多過管教,導致青少年有相當多的身心適應問題;建議父母採取「隨時開明地」面對子女成長時期遭遇的問題、「適時權威地」展現父母導正子女偏差想法與行為,與子女共同成長。不要溺愛最稱心:現今屢屢看到父母對學校反映子女在校園中有偏差行為時,只想一味要求校方檢討管教方式,或不論子女的行為如何都過度袒護,讓孩子不知道檢討及謀求改進反而醞釀了更長遠的人際關係及行為上的問題。溫馨家庭最窩心:建議在居家環境的空間規劃上,運用些巧思來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例如:一起閱讀的明亮空間─室內能夠營造一個親子共同閱讀的空間,除養成小孩的閱讀習慣外,也可增進親子溝通與互動的機會。(也可利用客廳做閱讀空間的規劃)一起共用大餐桌的美好時光─晚上的用餐時間通常是家人少數可以歡聚的時光,將餐桌規劃放置在家人生活動線必經的途中,以柔和的燈光營造放鬆的氣氛,讓家人能夠在悠閒的氣氛中用餐與分享生活瑣事,增加親密感。穿透式空間規劃,親子生活一目了然─穿透式的格局安排,讓家人生活出入都經過公共空間,增加彼此互動、也更能分享生活點滴。其他例如可以與孩子一同下廚的廚房、蒐藏玩具的親子共享空間、一起佈置家居的角落等小小巧思就可以讓親子的感情增溫。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暑假期間規劃親子互動課程如下,歡迎市民親子多加參與,如遇到親子問題時,也歡迎洽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mental.health.gov.tw或諮詢專線(02)3393-7885(上班日9AM-10PM)。

青少年心理危機特性:不求助 師長需要主動

青少年心理危機特性:不求助 師長需要主動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之統計資料,目前為止最新的98年全國平均自殺死亡率較97年減少1.6%,然而15歲~24歲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卻仍增加了3.3%,並成為此年齡層第二位死因(第一位為意外事故)。另依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針對15~24歲者進行的數據分析顯示,臺北巿每年約有20位15~24歲青少年死於自殺、500位青少年發生自殺行為,約佔總自殺企圖者的16%;也就是說,每個月平均就約有2名青少年因自殺而失去寶貴生命、40多位青少年以自殺行為解決生命困境;對於遭逢這些年輕生命殞落的自殺者親友和師長來說,造成心裡一輩子的遺憾與哀傷。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進一步針對99年度15~24歲自殺企圖的年輕族群進行各類自殺近因分析顯示,有74%的青少年受到感情或人際關係因素影響而自殺(其中有53%是因為感情困擾、23%是與家人互動困擾),其它造成自殺企圖的原因還包括,精神健康或物質濫用為44%,工作或經濟因素則有8%,學校適應或生涯規劃因素則有5%,生理疾病所導致的輕生行為則有2%。自殺防治中心強調,自殺行為的成因不應單純化,該中心關懷的自殺企圖青少年有超過5成以上有兩種以上的近因影響而採取自殺行為,這說明了壓力經累積更造成心理負擔加重的影響,年輕世代在身心加速成長的過程,對處理壓力的經驗往往不足,若持續累積而未予解決時,部份青少年將有可能走上自我傷害或是結束生命。然而,依據臺北市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服務的經驗,陪伴處於危機的青少年找到出路需要透過心理衛生的機制及周遭師長親友的主動發現、主動協助。衛生局指出在96年進行的校園心情溫度計普測資料顯示,43%的學生是不會找人協助處理壓力,甚至有25%的學生面對壓力選擇的反應是不想說話;而青少年不願意找人協助處理壓力的背後因素,有21%是因為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困難、20%是認為自己可以解決,卻還有15%的學生認為目前遭遇的問題是別人解決不了、12%則是不知道找誰協助、7%不相信其他人會幫自己解決。衛生局在此也呼籲家長親師,面對青少年在青春蛻變的時期,常見到他們不理不睬或不耐煩,這對大人同時也是一種新的考驗,必須學習持續溝通及培養自己調整為不否定的協助態度,才能幫助青少年面對成長困境,逐步克服自己的情緒困擾。以下是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對陷入課業不順、感情受阻、人際排擠,甚至於覺得不被週遭的親朋肯定重視等心理困擾青少年的建議:你可以多開口請教:許多經驗智慧的累積,可以透過別人替代的經驗而觀察學習。從別人的經驗中觀察而形成自己的判斷智慧。在詢問意見或看法時請特別記住:不要只問一人,一定要多聽幾種不同的聲音,才不致陷入就教對象是「特例」的迷思。你可以尋求專業的評估:還可以跑趟心理輔導中心做做能幫助瞭解自己的心理測驗。透過統計的客觀分析,你也有機會對自己更瞭解。但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不要對測驗結果擅自解讀,一定要請具有專業背景的人士協助解釋。你可以跟自己反省:這其實是簡單實用的方式,就在每天臨睡前回想自己在一天當中所經歷的事情,讓自己對承受的遭遇有機會回顧思考,想想自己的感受,整理出下一步如何自處,將有極大的幫助。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於今年度與校園工作者進行自殺危機個案處遇與生命教育研討,並陸續辦理「校園守護」活動,除了針對校園師長進行自殺防治資訊講座與輔導實務探討外,也透過年輕人的團體活動體驗,學習如何面對自我壓力調適,並能適時提供協助給同儕,以減少不幸事件的發生。另透過系列徵文活動讓年輕人可以有情緒抒發的管道,並以不同角度來看待生命困境,以期找到面對困境的智慧。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全國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四氣」「五味」常養身 中醫固老樂一生

「四氣」「五味」常養身 中醫固老樂一生

活的健康,活的快樂是每位銀髮族的期望,但要如何達到這個願望呢?其實不難,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為了讓長者生活的健康又樂活,特別結合里內資源華江國小、天使志工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之中醫及營養師等團隊,導入中醫養生保健等健康促進議題,由中醫師在現場示範及講解,依中醫之理論,教授「中老年健康飲食」,藉由食療課程,知道中醫學為何要把食物分為「四氣」和「五味」,及中醫如何按食物的性能和性味來進行分類與食用,另亦傳授運動養身及銀髮生涯規劃等妙招,讓一群年紀加起來超過1,000多歲的長者不只吃的健康,更是動的快樂。台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楊佳峰醫師表示,中醫除了用傳統的針灸、傷科整復及中藥治療外,對於銀髮族長輩們還可選擇以藥膳及養生保健操來改善身體狀況,讓傳統中醫理論與生活調和,進一步提供銀髮族從一般常見的食物中,選擇適合自己體質與營養的食物,並搭配其年齡或慢性疾病情形,兼顧老年飲食與生活作習,提供銀髮族長輩們更多元化、整體性及連續性的照顧服務。萬華區老年人口比率居臺北市12區之冠,65歲以上長者為2萬8,614人,占總人口數15.03%(北市為12.31%),為一非常老化的社區。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陳美齡主任表示:透過社區資源連結,建立社區長者支持網絡,本著「華江服務到厝邊,阿公阿嬤悠遊上學去」的概念,更呼籲鼓勵長者走出戶外,活耀其老年生活,以提升身、靈、健康。只要年滿65歲以上以及55歲以上原住民朋友們,呼朋引伴、阿嬤揪阿公、樓上揪樓下一起來參加關懷站活動!此項活動將於每週一下午2:30~4:30持續至6月13日,詳細活動內容請上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