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想「瘦」嗎?愛美網購「藥」小心

想「瘦」嗎?愛美網購「藥」小心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接獲民眾檢舉有賣家於網路販售私自輸入減肥藥,經本局送驗結果檢出「sibutramine(西布曲明)」、「fluoxetine(富魯歐西汀)」等西藥成分,查該賣家涉嫌從國外購得宣稱可作為減肥用之藥品後,帶回國內透過網路私下販售,目前全案已依違反藥事法第82、83條規定,移請本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偵辦中。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於99年10月11日起廢止所有含「sibutramine(西布曲明)」西藥成分之藥品許可證,該成分目前已列屬禁用成分。衛生局表示,「Sibutramine(西布曲明)」用於治療體重過重,副作用包括服用後可能會引起血壓上升及心跳加速等,該成分為有名的減肥藥「諾美婷」,日前更因國外研究指出可能增加心臟病和中風危險,美國FDA考慮是否要下架該產品,目前行政院衛生署刻正考慮評估其風險及管理措施;「fluoxetine(富魯歐西汀)」用於治療抑鬱症、暴食症、強迫症,其副作用為口乾、流汗、寒顫、腹瀉、噁心、焦慮、心悸、眩暈等。民眾從國外私自帶回未經行政院衛生署核准之藥物販售,已屬藥事法第22條所稱之「禁藥」。依據藥事法規定,藥品未經核准擅自製造係屬偽藥,製造或輸入偽藥或禁藥可依藥事法第82條規定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另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偽、禁藥者,可依藥事法第83條規定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衛生局提醒民眾,有疾病問題應尋求合格專業醫師;有藥物問題應洽詢藥師,不購買攤販、夜市、地下電台等不合法場所販賣之藥品,也不要聽信購買誇大不實以及來路不明的產品,倘若因服用這些違規產品造成傷害,將會求償無門。另外衛生局也呼籲網路賣家,切勿於網路販售藥品及醫療器材,以免誤觸法令。如發現有違規販售不法藥物情事,請儘速向衛生局舉發「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1043」,以上訊息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

就怕要命的意外!校園裝"電擊器"師生不同調

就怕要命的意外!校園裝"電擊器"師生不同調

實習記者陳茂軒/台北報導世新大學推動校園救生,特地舉辦設置AED(體外電擊器)的研討會,學生邀請業者示範AED的操作,並說明電擊器的設置的重要性。這場研討會吸引全校師生及教職員一起討論,唯恐新世代的各種疾病的發生,為防止學生發生「要命的意外」,學生們呼籲校方要盡快設置。自動體外電擊器AED,俗稱傻瓜電擊器,是一部操作方便專門設計給非專業醫護人員用於心臟停止病患的急救上。美國心臟協會(AHA)在2010年新版的CPR(心肺復甦術)與ECC(緊急心臟照護)準則提要中提到: 「建議公共安全先遣出動人員使用心肺復甦和 AED 以增加到院前突發性心臟停止 (SCA) 的存活率」並建議於較可能發生有人目擊心臟停止 (例如機場、賭場、運動場地) 的公開場所建立 AED 計畫。世新大學調查學生健檢結果,竟發現有高達795人為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但學校衛生保健組的急救設備及護理人力卻不足以應付突發的救護案件,學生自治單位認為這是極大校園安全問題,因此召集同學一同倡議學校設置AED。不過校方認為世新大學鄰近消防隊,離責任醫院不遠,否決設置計畫,但學生們振臂疾呼,認為救命就差一分鐘,設置AED才能讓師生生命安全受保障。

減重就是不吃東西?營養師籲:錯誤觀念!

減重就是不吃東西?營養師籲:錯誤觀念!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形態改變,物質條件提昇,民眾愈吃愈好,體重也跟著直線上昇。體重向來是健康的隱形殺手,過胖的體重不止讓身體負擔過重,同時容易成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根據國民健康局數據顯示,BMI值大於24即算是過重,而我國成人過重或肥胖比率達44.1%,其中男性比率更高達50.8%,可見得體重過重及肥胖問題已成為國人不可輕忽的隱形健康殺手。北醫附設醫院李飛鵬院長指出,過重及肥胖雖不似一般急重症有立即的病癥,但卻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高風險因子,是影響健康的隱形殺手。因此,北醫附設醫院要扮演好社區民眾健康守護者的角色,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呼籲民眾維持適當體重、保持健康,除了全院員工並結合社區民眾宣誓減掉5公噸體重。北醫附設醫院營養室蘇秀悅主任表示,一般人肥胖的成因,不外就是運動量不足及飲食不正常或不正確,因此減重關鍵就是聰明吃、健康動。蘇秀悅主任認為,很多民眾以為減重就是不吃東西,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減重不是不吃,而是要懂得正確的飲食並配合運動,才能減掉體重而不是減掉健康。有鑑於此,營養室推出「健康350減重餐」要教民眾聰明且正確的飲食,「健康350減重餐」共有6種選擇包括:鄉村餐、水果餐、蔬食養生粥、綠豆薏仁粥、生菜總匯沙拉及雞腿雜糧飯,每份平均熱量約350大卡,相較市售便當750~850大卡熱量而言,午餐選擇「健康350減重餐」,二週就能輕鬆減掉1公斤,若再配合適度運動效果會更顯著。蘇秀悅主任指出,一個成年人一天所需熱量為每公斤30大卡,以65公斤重的男性為例,一天約需1,950大卡,而市售便當熱量約850大卡,就幾乎佔了一天所需熱量的一半,若再加上喝飲料、零食等,以及缺乏運動,長久下來不胖也難。以五榖根莖、蔬菜及適量蛋白質食物為主的「健康350減重餐」,熱量降低,但營養素不減反增。營養師說,此餐設計比一個排骨便當的熱量少了400~500大卡的熱量。市售便當份量多且油膩,有些民眾常因吃不完丟棄造成浪費,以節能減碳的觀念,北醫附醫提供適量的減重餐可讓民眾健康、減少浪費。延伸閱讀「健康350減重餐」: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406

五分鐘尿一次 原來是子宮壓到膀胱惹禍!

五分鐘尿一次 原來是子宮壓到膀胱惹禍!

54歲的王女士,四年前出現頻尿,每晚睡覺都要起來上廁所6、7次,經常讓她焦慮到睡不好;因為常頻尿需要找廁所,讓她更難出門。四年來她跑遍各大醫院,婦產科、泌尿科都掛遍門診,就是檢查不出病因,醫師要她放輕鬆,甚至開鎮定劑給她吃,就是沒有效果。台北中山醫院婦女泌尿科謝卿宏醫師表示,「子宮脫垂」的患者因子宮位在膀胱的後上方,站立或走動時子宮就會擠壓到膀胱而出現尿意,老想上廁所;不過在躺平或睡覺時就比較不會出現頻尿,所以患者經常會想待在家中不出門。如果又合併「間質性膀胱炎」,除了頻尿外,還會有夜尿、尿急、感覺尿賬時恥骨上方會疼痛,是相當難診斷及治療的疾病。門診中就有很多患者主訴,吃了很多抗生素和肌肉鬆弛劑,甚至是鎮定劑,然而效果都不明顯,造成患者逛遍各醫院,吞下不少藥物,卻還是照常出現頻尿問題,而且還會愈來愈嚴重,甚至導致焦慮,造成惡性循環。謝卿宏醫師指出,間質性膀胱炎的患者通常膀胱容量小,不僅上廁所的次數多,而且每次小便量甚至只有幾cc而已,目前使用的藥物治療都很難達到治標或治本,以徹底解決患者的困擾。謝卿宏醫師說明,傳統對於子宮脫垂患者的治療方式就是直接切除子宮,對於要生育的婦女來說,是一個難以決定的選擇。目前使用新式腹腔鏡子宮懸吊術,利用腹腔鏡,順著整條圓韌帶,在腹膜下及腹壁內,在子宮縫上不可吸收的線,來固定子宮的筋膜與韌帶,可以保留子宮,並徹底解決子宮脫垂,更改善頻尿的致病因。謝卿宏醫師解釋,患者在手術後可搭配做「膀胱訓練」,改善間質性膀胱炎的頻尿問題,利用慢慢擴張膀胱容量,讓小便量增加及減少小便次數,可以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在自我照護上,最重要的是養成均衡飲食及多喝水習慣,平均每小時喝100~200cc的流質,但要避免喝刺激性飲料,2~3個小時就去上一次廁所,大約三個月就可以擺脫頻尿困擾。

痛到無法言語!「預兆型」偏頭痛令人短暫性失語

痛到無法言語!「預兆型」偏頭痛令人短暫性失語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科郭璨銘醫師表示,一位27歲的年輕女性因為講不出話來與頭痛,懷疑是腦中風或是腦瘤而被診所轉診至該院神經科門診,她告訴醫師,在她頭痛前常常會說不出話來,症狀約莫持續10~20分鐘,接著半小時後頭痛就緊接而來,頭痛逐漸加劇並伴隨嘔吐,頭痛到無法工作,這樣的情況平均一至兩個月會發生一次,她的朋友警告她說:「你該不會是要中風了吧!」,她才趕緊就醫。詢問這病患的病史,發現她並沒有明確的中風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方面等問題,而這年紀並非是中風好發的年齡,家人也沒有類似的情形。經過評估,病患並沒有任何神經學上的異常,「說不出話來」的症狀在頭痛過後都完全恢復正常,而腦部電腦斷層的檢查並無異狀,因此判定為偏頭痛的發作。郭璨銘醫師指出,這位病患算是一種有預兆型的偏頭痛。「說不出話來」是有預兆型偏頭痛的預兆之一,也就是在偏頭痛發生之前會有一些完全可逆性的症狀,它可以是正向或負向的視覺、感覺或是語言的症狀。較為大家所熟知的偏頭痛預兆常是視覺的徵候,如眼睛看到閃光或水波紋…等,其實,肢體感覺麻木,甚至失語性語言障礙都是有預兆型偏頭痛的一種。因此,有些病患會因為短暫性的肢體麻木或是語言障礙而被診斷為暫時性腦缺血。如何區別是預兆型偏頭痛的預兆或是腦中風?郭璨銘醫師提供了一些原則供參考:以年齡來說,偏頭痛通常是較年輕的族群,而腦中風通常是較老的族群。以病史來說,偏頭痛常有家族史,而腦中風常有中風的危險因子。以症狀來說,偏頭痛的預兆通常伴隨噁心、嘔吐、畏光,頭痛發生在預兆之後,而腦中風較常伴隨其他神經學症狀,頭痛常與症狀同時發生。實際上,這並非絕對,因為要區別這些問題,常需要神經學相關的知識,倘若有說不出話來的症狀,郭璨銘醫師建議民眾應儘早尋求神經科醫師的評估與協助。

阿嬤腹有硬塊 輸尿管結石導致腎臟嚴重水腫

阿嬤腹有硬塊 輸尿管結石導致腎臟嚴重水腫

聽過人有三顆腎臟嗎?一名73歲的阿嬤因摸到腹部有一硬塊而來童綜合醫院就醫,檢查發現她有三顆腎臟及三條輸尿管,且左邊的二條輸尿管中有一條長了結石,且造成腎臟嚴重水腫,導致阿嬤腹部摸起來有硬塊。經以輸尿管鏡取出結石後,腹部的硬塊不見了。該院泌尿科主任殷約翰表示,這名阿嬤10年前自己用手摸左邊的腹部即摸到硬塊,一直不以為意,直到最近在家人的催促下才來就醫,經檢查發現她左邊有二顆腎臟與二條輸尿管;右邊有一顆腎臟與一條輸尿管。其中左邊的一條輸尿管中有結石,造成一個腎臟有很嚴重的水腫,這就是讓病患摸到硬塊的元凶,使用「輸尿管鏡」從膀胱到輸尿管將結石取出,腎水腫逐漸消失後,肚子上的腫塊也跟著消失了。殷約翰主任強調,在臨床上由輸尿管結石造成腎臟嚴重水腫,以致於腹部摸到硬塊的情形很少見。一般而言,輸尿管結石病人的典型症狀是血尿、腎絞痛、發燒及小便發炎等。這名阿嬤並無上述的症狀,也並沒有疼痛感,而是腎臟嚴重水腫並且拖了10年以上,真的很少見。殷約翰主任說,輸尿管結石的治療只要用內視鏡取出結石即可,不用進行開刀手術,因此提醒民眾若肚子摸到腫塊,就應尋找專業醫師接受檢查,釐清產生的原因。另外,預防結石的產生應「多喝水」,每天飲用足夠的水分,就能遠離結石的威脅;在排尿時,可觀察自己尿液的顏色,如果尿液較深,就應當補充水分,如果顏色正常,就不用喝太多水。

保護令保護了誰?該如何矯正加害人的暴力行為?

保護令保護了誰?該如何矯正加害人的暴力行為?

女司機陳秀華遭離婚前夫刺死一事,令人遺憾,也突顯出我們目前的家暴防治體系對於矯正加害人行為的漏洞與缺失。陳小姐雖曾聲請過保護令,但期間前夫仍不斷施暴,陳小姐長期處於暴力的威脅,甚至最後造成無可挽救的悲劇,保護令到底保護了誰?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表示,遠離暴力的威脅是所有受害者心中最大的期待,也因此,如何矯正加害人的暴力行為,實為家暴防治的根本工作。在保護令聲請項目當中,除了被害人的人身安全保障外,其中一項還包括「加害人處遇計畫」的聲請,其目的即是為了矯治性格、精神上有所偏差的施暴者。然而目前法官在核定「加害人處遇計畫」往往必須經過曠日費時的審前鑑定程序,造成受害人擔心保護令的核發會因此受到拖延,而放棄此項聲請。以99年為例,全國家暴通報案件近十萬件,但僅有1,986 人依規定執行處遇治療。此外,多數處遇治療成效亦值得評估。依婦女救援基金會長期輔導受暴婦女的經驗,目前各縣市雖在推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期待找出高危險的加害人,透過警方、社政及相關網絡予以約制其行為。然而,若是加害人的施暴行為未受到徹底的矯治,網絡的努力仍會事倍功半。另外,除非因重大傷害進入刑事程序,目前加害人若違反保護令罪,也多以緩刑或易科罰金處理,許多加害人繳不出錢,還由身為被害人的太太去繳付罰金。綜合以上,婦女救援基金會建議政府應該積極思考如何透過有效的約制、治療及處罰來制止加害人暴力的再犯,才能讓被害人有機會真正遠離暴力。此外,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身旁的人若能主動關心、伸出援手,協助尋求專業資源,家庭暴力的安全防護網才能更加落實。

6廠進駐新竹生醫研發中心 力促醫療產業加值國際化

6廠進駐新竹生醫研發中心 力促醫療產業加值國際化

列為「愛台十二建設」中產業創新走廊計畫之一的國科會新竹生物醫學園區今(18)日舉行生醫研發中心成立暨生技大樓啟用典禮,國科會表示,該計畫列入「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中,目前已經有6家廠商進駐,將力促台灣醫療產業加值與國際化。國科會指出,生醫園區內共規劃三大中心,今天啟用的生技大樓為國科會統籌設置的生醫科技與產品研發中心,至於衛生署的新竹生醫園區醫院負責臨床實驗與重症醫療,經濟部設置的產業及育成中心則還沒有落成。國科會表示,新竹生醫園區以跨領域科技整合與快速試製服務,結合生醫園區醫院及全台臨床醫學研發能量,希望藉由園區的設立,吸引國內ICT產業投入醫材產業,促成台灣整體醫療器材產業加值,並吸引跨國大型企業來台設立研發中心,讓台灣生醫產業國際化。國璽幹細胞應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百丹特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暐正生物科技、竟天生物科技及紅電醫學等6家廠商在今日已經進駐園區。

調查/台東縣及30到39歲男性嚼檳榔率最高

調查/台東縣及30到39歲男性嚼檳榔率最高

依據國民健康局99年最新「成人吸菸行為調查」及「健康危害因子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國人18歲以上男性嚼檳榔率已降至12.5%,若與近3年嚼檳榔率(96、97和98年分別為17.2%、15.2%和14.6%)比較,呈現逐年下降之趨勢,且與96年嚼檳榔率相較下降幅度達到27%;同期間民眾對檳榔子致癌的認知率也由39.9%增為51%。台灣高嚼檳榔率是導致口腔癌高發生率及高死亡率的原因,目前每年分別有5千多人罹患和2千多人死於口腔癌。此外,口腔癌為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發生及死亡年齡中位數均較其他癌症早10-20年,因此,國民健康局積極推動檳榔危害防制工作,除透過多元管道加強檳榔防制宣導,亦透過社區、職場、學校、軍隊等不同場域營造不嚼檳榔環境,並提供戒檳服務,其成果已慢慢反映在嚼檳率的下降。依據99年調查結果顯示,以30-39歲之男性嚼檳榔率最高(19.1%),其次為40-49歲(18.1%),嚼檳榔率最低的年齡層則為65歲以上(4%)。以教育程度來看,國中的嚼檳榔率最高(23.2%),其次為高中職(17%),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嚼檳榔率最低,僅3.7%。以家庭月收入來看,月收入為2至4萬元的男性嚼檳榔率最高,其次為4至6萬元,嚼檳榔率最低為8至10萬元,月收入較低者,嚼檳榔率也較高。以縣市嚼檳榔率來看,男性嚼檳榔率最高的前5縣市分別為台東縣(23.8%)、嘉義縣(19.3%)、花蓮縣(19.1%)、南投縣(18.1%)、屏東縣(17.6%),與全國嚼檳榔率相比也顯著較高,而這些縣市也是檳榔產量比較高的縣市;至於嚼檳榔率較低的縣市大多為都會型縣市,以台北市最低(4.7%),其次為台南市的7.7%、新竹市的8%、高雄市的8.7%與台中市、基隆市的9.5%。嚼檳榔率最高的縣市為最低嚼檳榔率縣市的5倍,愈往中南部、東部的縣市,嚼檳榔率也較高。整體而言,較低收入、中壯年、較低教育程度、與高檳榔種植縣市有較高的嚼檳榔率。此外,調查亦發現,18-29歲男性嚼檳率只有8.7%,但到30到39歲嚼檳榔率就大為提高至19.1%,顯示很多男性進入職場後,可能因建立人際關係及工作上的需要(如提神)而嚼檳榔,但在老年族群嚼檳榔率又會下降,也可能與老年族群已離開職場,不再因工作或建立人際關係而有嚼檳榔的需要,或是考慮健康狀況而不願再嚼檳榔,故嚼檳榔率下降。

CAS認證肉品含禁藥 農委會:全面改每2個月檢查1次

CAS認證肉品含禁藥 農委會:全面改每2個月檢查1次

針對國小營養午餐中使用經過CAS認證的肉品食材含有禁藥,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今(18)日表示,在CAS的產品部分,本來分為普級每2個月、良級的每4個月、優級的每6個月檢查1次,現在全部改為每2個月就檢查1次,流通端將改為每2個月就全面檢查CAS合格產品,同時也將從食品源頭提高檢測頻度與數量,至於教育部已決定5月底前先抽2縣市學校進行抽驗。通過優良認證的食材出現問題,引發民眾憂慮,王政騰表示,未來將加強生產端的管理,也就是畜牧場與肉品市場的源頭管理,包括用藥監測與取締,在畜牧場端,現行每年大約有1萬件檢測。由於此次檢出問題食材為雞隻,農委會將加強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檢測的藥檢頻度,並協助團膳加強聯合檢測工作,未來檢測量將要提高到1萬至2萬件,並加強豬隻上市前在肉品市場檢測頻度與數量,從原本1個月500頭倍增為1000頭。農委會表示,對市場上已經通過CAS認證的項目,現行有一套追蹤查核的制度,根據查核結果,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雖然無法達到100%,但已經都在水準之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