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麻疹現蹤 已滿1歲嬰幼兒應盡速接種疫苗

麻疹現蹤 已滿1歲嬰幼兒應盡速接種疫苗

針對桃園發現1名6歲男童為麻疹本土病例,疾管局表示,麻疹好發在冬末及春季,為經由空氣、飛沫以及病患分泌物傳播的高傳染性疾病,由於傳染力強,未具免疫力之接觸者感染發病之機率相當高,接種疫苗則是預防麻疹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現行常規預防接種時程為出生後12個月,以及國小一年級,各接種一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疾管局表示,對於家中已滿1歲但尚未完成接種之嬰幼兒,應儘速攜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由醫師評估後接種。此外,亦提醒民眾應避免攜帶1歲以下或未完成疫苗接種嬰幼兒前往麻疹流行地區。疾管局也呼籲,醫師在病患就醫時,提高警覺,詢問病患旅遊史及疫苗接種史,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民眾如有相關疑問,可參閱該局全球資訊網(www.cdc.gov.tw),或撥打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洽詢。疾病管局也指出,今年國際麻疹疫情嚴峻,歐美先進國家及鄰近之中國大陸、日本、東南亞地區,均有眾多病例報告,尤其是歐洲麻疹疫情自去年持續至今,導至麻疹疫情擴散至其他地區國家。疾管局說,截至今年5月,已有18個歐盟會員國共通報超過10,000例麻疹病例,其中4例死亡;而美國、日本及中國,至5月中旬止,亦分別傳出有80、206及5761名病例。此外,今年越南北部亦發生大規模之德國麻疹流行疫情,估計超過千名病例。由於每年約有高達數萬到數百萬人次的國人赴前述國家旅遊、探親或從事經貿活動,疾管局呼籲民眾,前往上述地區前,最好先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做好自我保護,同時避免將病毒帶回國內。

內視鏡微創食道切除與重建手術 食道癌患者新選擇

內視鏡微創食道切除與重建手術 食道癌患者新選擇

傳統食道切除及重建手術因涵蓋胸、腹、頸部三大部位,是一項困難與高危險的外科治療技術,因為如此廣泛切除造成術後的發炎性反應,可能會使得病患在恢復期中較易產生各種相關的併發症,如肺炎、多重器官衰竭或甚至於死亡等。為了減低手術創傷,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醫療團隊從2001年起開始運用胸腔與腹腔內視鏡,以微小手術傷口進行食道的切除與重建手術。目前手術已成功執行超過100例,醫療團隊研究成果已被世界外科學雜誌(World Journal of Surgery)接受,此一研究成果亦在去年獲得國際食道學會年會優秀論文獎的肯定。食道切除及重建手術主要應用在食道癌患者的治療,目前除了惡性食道癌之腫瘤細胞已侵犯至其他器官或是術中有流血或沾粘之情況外,90%的食道癌患者開始採用胸腔與腹腔內視鏡微創手術來進行食道切除重建手術,病患相較於傳統開胸腹頸部之傳統手術,可以在較小傷口下得到有效的治療,並且明顯地減少手術併發症如肺炎、吻合滲漏等,而有助於術後快速恢復,縮短住院天數,早日回復到日常生活中。個案徐小姐因食道與胃卡哈細胞增生,先前已接受過四次重大腹部手術,切除全部的大腸與大部分的小腸,因為短腸症無法經腸道攝取足夠養分,而長期靠全靜脈營養維生。此次因食道與胃卡哈細胞增生造成吞嚥困難,經醫療團隊評估後,為減少手術的創傷,促進術後恢復,整個食道切除與重建以腹腔與胸腔內視鏡進行,徐小姐術後恢復良好,目前已經順利地經口進食而正常地作息。

孕婦心情好壞 會影響胎兒生長?

孕婦心情好壞 會影響胎兒生長?

文/媽咪窩雜誌 採訪/林潔雨諮詢/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劉宜釗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張致遠臺安醫院營養師 余依晏孕媽咪除了身體產生變化外,情緒也容易有明顯起伏,嚴重憂鬱傾向可能影響胎兒生長。如何讓自己隨時保持愉悅心情,是孕媽咪和家人必須了解的課題。耕莘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宜釗表示,孕媽咪長期心情不佳,會進一步影響胃口及自律神經,對胎兒發育一定也有負面影響,例如情緒容易激動的孕婦,生出的孩子脾氣也容易像媽媽。而研究顯示,產後憂鬱症的媽咪,和孩子在情感上會比較疏離,孩子將來也較無法與他人有好的互動。哪些因素影響孕媽咪心情?角色轉換:對初次懷孕的媽咪而言,角色衝突特別大,尤其最擔心的是無法扮演好媽媽的角色,心理準備若做得不夠,情緒多少會受影響,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致遠表示,媽咪若久久無法適應角色的變換,很容易出現憂鬱,此時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化解妙方:先生、家人給予支持劉宜釗醫師指出,媽咪可借重朋友或家人的經驗,思考如何扮演媽媽的角色,此外,小時候與媽媽之間的關係,也會反應在自己身上,這也是需要思考的部分;而先生的參與也很重要,例如媽咪可以和先生討論寶寶出生後,如何調整居住環境及人力分配,必要時尋求家人支援;而遇到困難時,家人也應該提供自身經驗供孕媽咪參考。藉由另一半及家人的參與,應可消除媽咪對未來的擔憂。擔心寶寶不健康、生產不順利幾乎所有媽咪或多或少會擔心胎兒是否健康、生產是否順利,特別是懷第一胎的媽咪。劉宜釗醫師表示,媽咪可從報章雜誌、書籍或醫院衛教、媽媽手冊等得到知識和資訊,對懷孕及生產過程有正確認知,以避免不必要的擔心,當然最好還是有先生一起參與。化解妙方:想太多,只會自己嚇自己張致遠醫師則強調,基本且正確的知識取得,可降低對生產的恐懼,但是媽咪如果過度投入,每天蒐集閱讀一大堆太過專業或非完全經過證實的新聞或相關訊息,只會讓自己處於一知半解的狀態,而且恐怕會造成反效果。例如:新聞報導有媽咪產檢正常,卻生出四肢殘缺的寶寶,有些孕婦就因此心生恐懼、胡思亂想、自己嚇自己,醫師解釋也不見得接受。生產雖然無法百分之百保證無風險,但是絕大部分的生產都是平順的,所以奉勸孕媽咪們相信醫師的專業,不要想太多,以免讓整個孕期都在焦慮中度過。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0074

吃「粽」變重?營養師教你如何無負擔

吃「粽」變重?營養師教你如何無負擔

隨著天氣漸漸炎熱,第一個酷暑節慶「端午節」也即將來臨,各大量販店、超商早已開啟端午粽的銷售戰,除了推出一般傳統肉粽、鹼粽、涼粽、冰粽外,也發現有不少以健康訴求為前提的素粽、五榖肉粽等,來吸引消費族群購買及選擇。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營養師李妍慧表示,一般而言,傳統肉粽熱量約500~600大卡/顆,與一個速食便當相比熱量相當,有些甚至會高達700~800大卡/顆,不少人吃了一顆粽子後還想再吃一顆,所攝取的熱量早超過每日身體所需,不少人常因此胖了一圈,這樣的狀況也困擾不少糖尿病患、腎臟病患。為了提倡健康飲食,並響應台中市政府推行的樂活蔬食,以及配合衛生局「健康100台中動起來」減重百噸活動,署立台中醫院營養室為此特別製作「素食菇健康粽」及「輕食米粽」等,來幫助有減重需求的民眾安心渡過美食佳節。李妍慧說明,此次米食材料特別突破以往慣例,改採混搭低熱量的蒟蒻米製作低熱量米粽,並搭配口感獨特的雪蓮子、橄欖油,以低油量爆香的烹調方式,並減少鹽分使用,保留食材原始鮮甜滋味,除了兼顧粽子的熱量與營養素外,也改善了傳統粽的高油、高鹽、低纖特性,讓民眾可以享受健康美味的美食,也可以安心享瘦。另外,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素食族群,有別以往傳統素食粽內餡大多採用市售素食加工製品,不僅無法得知加工品內容物的成分是否健康,部分素料已先油炸過不僅油質已劣變且內含油量高,加上烹調時爆香用的油量,一顆傳統素食粽的熱量也相當於一個排骨便當;李妍慧進一步解釋,今年特別針對素食族群推出健康素食粽,食材則選用新鮮菇類搭配新鮮非油炸黃豆製品,油質選用植物性葡萄子油,達到健康、低卡、高纖的目標,讓素食者也能過一個無負擔的端午佳節。另,李妍慧強調,端午粽除了注意食材、烹調製程外,甜辣醬、蒜蓉醬…等沾醬則須特別提醒民眾務必在品嚐時減少用量,以免增加身體負擔。延伸閱讀「輕食粽與素食粽做法」: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493

端午吃粽身體不負擔 營養師教你健康吃

端午吃粽身體不負擔 營養師教你健康吃

端午佳節將至,各種口味的粽子紛紛出籠,古早味肉粽、客家粄粽、潮州粽、廣東裹蒸粽、八寶粽、豆沙粽…哇!一想到香味撲鼻的粽子,令人忍不住垂涎三尺。不過您知道嗎,粽子的營養以熱量為主,其次是蛋白質、脂肪、醣類,膳食纖維量明顯偏少,所以吃太多粽子,不但會對身體造成很大負擔,還會讓肥胖找上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周千欽指出,粽子的主角「糯米」,比較難消化,吃多了容易脹氣、肚子疼。胃腸不好或消化力較差的老年人、小孩可別吃太多。原則上,一般人一天應少於兩顆粽子,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的病人,一天則少於一顆粽子為佳。另外,享用粽子的時間可以放在午餐時段,避免放在晚餐時段食用,才不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影響睡眠品質。粽子的常客:五花肉、鹹蛋黃、肉燥、甜辣醬、砂糖、果糖…等,這些食物的油脂、鹽份和熱量相對偏高,對於正在進行體重控制,或有三高問題的朋友來說並不健康,也容易影響血壓的控制。周千欽建議民眾,不妨選用脂肪含量較低的瘦肉、豆干、香菇、紅蘿蔔、竹筍來取代五花肉、鹹蛋黃及肉燥;另外以不沾醬方式減少鈉鹽攝取。吃鹼粽時,可適量使用「代糖」取代砂糖、果糖,來降低熱量、遠離新陳代謝症候群的威脅。過節時,通常一餐裡只準備了粽子及一道湯。但若是如此,只會攝取過多油脂和澱粉,少了膳食纖維,而有營養不均衡的情形,如此食用三天以上,容易肩頸痠痛、沒有精神。周千欽建議,吃粽子的時候,可以再吃一盤深綠色的燙青菜,配一碗蘿蔔湯或竹筍湯,點心時間再補充約一個拳頭大的水果,以提供均衡營養素來源,達到營養均衡目標,才不會過了一個節,腰圍長大一圈。延伸閱讀「低卡粽子輕鬆DIY」: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494

北市衛生局提供長期食用塑化劑民眾門診諮詢服務 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北市衛生局提供長期食用塑化劑民眾門診諮詢服務 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因應此次食品起雲劑中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污染事件,維護民眾健康及食用安全,消除民眾疑慮,自即日起至6月10日止,免費受理臺北市民食品是否含塑化劑檢驗,市民凡對家中購買食用的含水果口味加工食品及酵素類產品有疑慮者,均可提出申請。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關心市民健康,為減少民眾疑慮,即日起,特別於家庭醫學科及相關科別(如:職業醫學科、腎臟科、小兒科等),提供塑化劑諮詢服務至6月10日止。由醫師諮詢後依專業判斷,需要時再轉介至其他相關科別做進一步檢查。塑化劑諮詢檢查免掛號費、診察費及特定項目檢查費,若已有病變症狀,則依其他一般疾病治療處置收費仍依健保局規定辦理。日前因食品原料起雲劑添加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事件,引起極大震撼,消費者對於所食用的含水果口味加工食品及酵素類產品也深感恐慌與不安,為維護及保障市民健康,該局檢驗室依據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相關檢驗方法,已開發完成食品中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之檢驗方法。基於關懷消費者食用衛生安全,該局自即日起至6月10日免費為民眾檢驗含水果口味加工食品及酵素類錠狀、膠囊、粉狀產品是否含有塑化劑;檢測結果發現產品有添加塑化劑者,將立即由該局藥物食品管理處追蹤調查,服務時間與地點如下:週一至6月10日止(5/30~6/3及6/7~6/10),擴大至臺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及市府大樓1樓聯合服務中心東區服務臺受理,收樣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下午4時。有意願申請本次含水果口味加工食品及酵素類產品是否含有塑化劑免費檢驗專案之臺北市民,請攜帶下列相關文件及完整包裝產品,親自送至臺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及市府大樓1樓聯合服務中心東區服務臺等地點。民眾送驗須知如下:現場填寫送驗申請書,或可直接至該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主題服務/起雲劑DEHP污染專區下載。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並註明申請檢驗用。30元回郵掛號信封乙個(書明收件者姓名、電話、地址)。樣品需未開封,且檢體量以20公克為原則,送檢產品建議含水果口味加工食品及酵素類產品,並要有完整外盒包裝及食品名稱,無產品包裝或來源標示者恕不受理。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及其他衛生單位已公佈合格、不合格之樣品不再重複檢驗。民眾如有相關檢驗問題與需求,請儘速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聯絡(地址: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111號;電話:(02)2828-0102 轉分機2109,傳真:2825-0869),或撥打市民熱線1999。本次擴大為民檢驗服務專案,檢驗結果僅提供民眾參考,不得作為求償或其他商業用途;此專案不受理廠商申請,廠商或需要正式檢驗報告者,請自費向食品藥物管理局認可之民間實驗室申請。延伸閱讀「服務流程表」:http://www.uho.com.tw/HotMsg.asp?aid=10497

起雲劑事件:輝瑞大藥廠主動聲明請消費者安心使用

起雲劑事件:輝瑞大藥廠主動聲明請消費者安心使用

對於近日衛生署調查市售食品中「起雲劑」可能含有「DEHP塑化劑」事件並公佈多家疑使用含有「DEHP塑化劑」業者,為免除廣大消費者疑慮,輝瑞大藥廠消費保健事業部主動聲明如下:輝瑞大藥廠消費保健事業部針對旗下善存系列(含新寶納多孕補錠)、挺立系列、克補系列、諾比舒冒系列及立達喜等產品,主動說明系列產品之所有成分,均無添加「起雲劑」;此外,輝瑞大藥廠消費保健事業部所銷售之產品於出廠前皆通過嚴格的檢驗流程,且輝瑞大藥廠新竹廠是專業西藥廠,同時生產綜合維他命系列產品,所有產品均符合國內藥品cGMP及國際藥品製造標準來生產,並經澳洲(TGA)政府查廠認證通過。關於本事件,輝瑞大藥廠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已於5月26日報告衛生署產品成分及來源,特以此說明,謹請消費者可按仿單安心使用,如有任何問題,請洽消費保健事業部客服專線:0800-258-000。輝瑞大藥廠致力運用科學與全球資源,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中增進人類的健康與福祉,更努力在研發、製造人類與動物所使用之醫療保健用品的過程中,立下品質、安全性與價值等高標準。輝瑞為一多元化的國際醫療保健企業,提供涵蓋人類、動物領域中的生技製藥、小分子藥物、疫苗,以及世界知名的消費保健產品及營養品等。在台灣,輝瑞大藥廠有處方用藥,消費保健品以及嬰兒奶粉等產品,所有銷售之產品均符合國內藥品cGMP及國際藥品製造標準。

20家塑化劑業者違規遭罰 早餐店、卡拉OK及化妝品列清查重點

20家塑化劑業者違規遭罰 早餐店、卡拉OK及化妝品列清查重點

行政院環保署今(30)日表示,國內目前有300多家塑化劑工業廠商被列管,不過清查後發現,有20多家塑化劑業者並沒有依法申報,已依法開罰並要求限期改善,由於塑化劑風波越演越烈,各地方衛生局幾乎全部動員,除了協助民眾化驗產品外,包含卡拉OK店、化妝品業,甚至早餐店等,都被各地列為清查重點。環保署列管塑化劑工廠有300多家,依照規定,這些廠商每年需依法申報每月塑化劑的使用量,不過環保署清查後發現,有20家被查出沒有依法申報;環保署已依法開罰,並要求限期改善。由於起雲劑內遭不肖廠商添加塑化劑,造成民眾恐慌,衛生署因此將訂定5月31日為終止黑心起雲劑「D-Day」,明天起將大規模全面展開稽查行動,對於沒有檢驗證明的商品將開罰,並要求全數下架。花蓮縣衛生局表示,將在明天起全面稽查開罰無檢驗證明的商品,不過由於花蓮地區幅員廣大,衛生局擔心偏遠地區雜貨店和卡拉OK小吃店將成為死角,因此列為稽查重點。高雄市衛生局今天起則是在局本部以及各衛生所同步受理民眾免費檢驗食品中塑化劑的服務,1次代測7種塑化劑,需時6個工作天,申辦代驗食品項目包括酵素粉、膠原蛋白、早餐常用的即溶五榖粉、優酪乳等。彰化縣衛生局今日則是前往藥妝店稽查市售的指甲油、香水、口紅,檢測有無含塑化劑,該局表示,衛生署去年就已經規定,化妝品內不可含有DEHP、DBP、BBP、DINP種塑化劑,去年就曾發生化妝品含有塑化劑的案例,不過因為化妝品在製造過程中會加入定香劑,而很多定香劑中會有塑化劑的成分,他強調,業者如果違反規定,就會依相關規定處理。

全台起雲劑流向用途大調查 經濟部:不一定對外公布...

全台起雲劑流向用途大調查 經濟部:不一定對外公布...

針對塑化劑遭違法添加到起雲劑內,引發國內市售民生物資風暴危機,經濟部次長林聖忠今(30)日表示,會調查、掌控全台21家起雲劑製造與進口商產品流向及用途,並建立食品添加物生產履歷,他強調,經濟部會針對全台16家起雲劑製造商及5家進口商,展開起雲劑銷售流向與用途的調查,1週內會提供相關資料給立委,但不一定會對外公布。林聖忠在立法院表示,衛生署、環保署已經在做起雲劑的檢驗,經濟部會對食品製造業進行嚴謹管理,他贊成推動生產履歷,比照農產品生產履歷做法,建立源頭管理因應這次事件,經濟部也要對工廠加強管理,對食品工業添加物建立生產履歷制度,至於實施的時程還沒辦法確定,「會儘快推動」。另外,台灣公共衛生學會今日中午也邀請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陳美蓮、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科教授郭育良、成功大學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台灣大學環境衛生研究所副教授陳家揚等人召開記者會,學者建議,行政院衛生署、環保署仿照歐、美、日等國家進行大規模出生世代長期追蹤調查研究,以廣泛了解環境塑化劑之類的環境荷爾蒙對下一代健康的長期影響。學者並建議,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應訂定標準強制檢驗,要求業者在製作或進口玩具、童鞋、文具、化妝品、食品器具、容器、包裝等民生用品時,必須合乎檢驗標準才能販售。

調查/北市抽驗粽子 菜脯逾半不合格

調查/北市抽驗粽子 菜脯逾半不合格

端午佳節將至,國內粽子需求量大增,台北市衛生局今(30)日公布一份端節食品抽驗結果,抽樣的102件產品包括36件粽類、51件餡料、10件粽葉、以及5件調味料,其中有12件不合格,另外菜脯連續3年查驗不合格比例偏高,今年抽13件、7件不合格。衛生局檢驗項目分別為一般粽類(防腐劑)、鹼粽(硼砂)、蝦米(螢光增白劑、漂白劑)、菜脯(防腐劑、漂白劑、過氧化氫、甲醛)、蛋黃(著色劑)、干貝(螢光增白劑、漂白劑)、栗子及香菇(漂白劑、殺菌劑)、醬料(檢驗防腐劑、著色劑)、粽葉(漂白劑),其中12件產品不符規定,原因分別為7件菜脯檢出防腐劑苯甲酸超量、2件蝦米檢出漂白劑二氧化硫超量、1件粽葉檢出漂白劑二氧化硫超量、1件辣椒醬檢出防腐劑苯甲酸超量及1件榨菜分別檢出漂白劑二氧化硫及防腐劑苯甲酸超量,衛生局簡任技正兼代藥物食品管理處處長姜郁美說,12件不符規定產品中,「菜脯」就占7件(抽檢13件、7件不合格,不合格率約54%);民國98年「菜脯」不合格率達43.75%(抽檢16件、7件不合格)、去年不合格率52.63%(抽檢19件、10件不合格),今年更達54%。不合格產品,除勒令下架、回收,移請來源所轄縣市衛生局處理,並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罰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