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愛情隨堂考 測測你的愛情EQ

愛情隨堂考 測測你的愛情EQ

每年六月是家庭暴力防治宣導月,各單位無不大力宣導家暴防治的重要性。由於恐怖情人的媒體報導層出不窮,現代婦女基金會自97年起開始關注親密關係暴力議題,並開始推動校園親密暴力防治宣導。三年來該會不但針對高中、大專院校輔導老師、教官及國軍心輔官等辦理了11場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專業訓練,也針對青年學子進行了近百場的「開心談戀愛,理性談分手」校園座談,讓交往中的青年男女能夠深切意識到親密暴力的嚴重性,進而提升辨識危險情人的敏感度,並了解求助的資源及管道。現代婦女基金會表示,從99年度宣導活動回收的教育人員問卷中發現,有65.2%受訪老師曾聽聞學生發生過親密暴力問題,嚴重程度不容忽視;其中半數的相對人是同校或外校學生,可見學校老師介入協助角色相當重要。統計結果也顯示半數發生親密暴力事件的學生會尋求老師的協助,另外一半則否,大多原因是認為親密暴力是私事,自行處理即可(63.9%),或是害怕處理會發生衝突(54.6%)、還對對方有感情(52.2%)及害怕外界投以異樣眼光(51.2%)等。此外,針對大專學生回收的問卷中發現,59.5%的大專生有過談戀愛的經驗,其中在問及是否曾遭遇親密暴力,其中有30.3%遭對方限制社交、16.3%取笑身材或樣貌、16.1%言語辱罵等三類比例最高。限制社交的比例相當高占三成,錯把限制當做愛,且兩性交往中有相當多的言語暴力,應加強教育。此外,不可忽視的是有9.4%遭對方以自殘/自殺威脅、7.7%的受訪者曾遭受肢體暴力以及6%遭到性暴力,三者皆是嚴重的戀愛暴力,值得重視,應及早預防並加強宣導。若曾經因為發生上述問題,而採取的處理方式中,有高達74.8%的學生希望與對方溝通討論,期待能有所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有63.8%的同學選擇原諒,因此可能沒有任何積極改善的做為,而28.3%假裝沒事不想處理。然而若無積極有效的因應,只是忽視或一味原諒親密暴力,將導致被害人陷入暴力循環,人身安全堪慮。因此該會今年特別鎖定青年男女為對象,於上周六(6/18)下午,在新光摩天大樓廣場辦理親密暴力防治宣導活動。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張美美主任、威爾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張美興總經理、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張宜君執行秘書,以及台北市京華獅子會鄭惠娟會長及魏秀汝繼任會長等長期關注家暴防治議題的夥伴,皆共同到場摘除象徵親密關係暴力的OK繃,呼籲民眾以「愛的秀秀」、「愛的空間」及「愛的共同帳戶」等互動方式經營親密關係。

喝茶傷肝? 紅茶、綠茶大不同

喝茶傷肝? 紅茶、綠茶大不同

根據研究,茶具有涼肝膽、除熱消痰的作用,不過飲用茶品也要適量,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提供資料指出,「綠茶沒有經過發酵,不傷肝、但傷胃;紅茶則是全發酵,傷肝、不傷胃。」美研究指出,喝酒過量的人,若喝咖啡或喝茶,有助於減少酒精對肝臟的傷害,對於血液中鐵含量過高的人也有幫助。研究顯示,喝酒過量的人,一天如果喝超過兩杯咖啡、或者一杯茶,發生慢性肝病的機率,比每天喝咖啡或茶少於這個量的人低一半。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表示,飯後喝一杯,可以適度抑制鐵質的吸收,「過多的鐵質會造成肝臟負擔;不過飯前建議不要喝太多茶,因為會沖淡胃液,妨礙消化。」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提醒,綠茶沒有經過發酵,不傷肝、但傷胃;而紅茶則是全發酵,傷肝、不傷胃;另外茶可促進脂肪分解,但作用不大,因此喝茶無法減肥。飲茶應該依個人身體狀況,不宜過量。

行動數位乳房攝影車 讓婦女揮別乳癌

行動數位乳房攝影車 讓婦女揮別乳癌

女性朋友害怕的乳癌,只要早期發現及接受治療,90%患者可成功治癒,且不必切除全部乳房保留外觀。聖保祿醫院在17日(星期五)下午3點,啟用桃園縣第一台行動數位乳房攝影巡迴車,可85-90%準確偵測乳癌,讓民眾不用到醫院,住家附近或社區可方便作檢查,增加防治乳癌成效。 乳癌已成為危害國人女性朋友健康的頭號殺手,您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根據衛生署統計,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名,死因排名第4名,好發年齡在45至64歲之間,看到此訊息,相信有不少女性不禁要問:「女性同胞該如何自我保健因應?」 聖保祿醫院放射科主任-李國泰醫師說,預防乳癌最好的辦法,就是早期診斷。超音波與數位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診斷乳癌的利器,定期接受檢查,可達85-90%準確率,偵測出觸診無法發現的O期或第1期乳癌。據統計,乳癌早期發現,90%左右的患者可成功的治癒,而且不必切除全部乳房,保留外觀,增加女性自信。 為了推廣乳癌早期診斷、發現及治療的觀念,特別全新打造桃園第一台行動數位乳房攝影巡迴車,專屬車體,內裝美國奇異公司GE Senographe Essential 型機器,可配合各鄉鎮市衛生所、大型工廠及民眾社區活動,服務不方便來醫院受檢的民眾。 最新行動數位乳房攝影巡迴車的特色如下: 1.本機型採用較大型 24x31cm 探測器面板,適合各種體型的婦女。 2.檢查劑量為傳統機型的二分之一。 3.採用直接數位成影,快速約10秒顯示出影像,免除洗影片步驟。 4.只需6分鐘便可完成所有擺位檢查,減少受檢者長時間壓迫之疼痛。 5.對於乳房組織緻密之婦女,增加偵測及準確性,提高乳房攝影診斷率。 6.避免一般傳統攝影的假影問題,有助含鈣化偵測腫瘤之診斷。 李國泰主任指出,凡年齡在45歲以上69歲以內,且2年內沒有做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或40歲以上未滿45歲,且二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者,皆可接受免費乳房篩檢。 關心女性乳房健康的機關或團體,如需要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電話聯絡:03-3613141分機:2000或2001,聖保祿醫院放射科。

衛福到宅 服務送來

衛福到宅 服務送來

依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資料, 99年底全國人口總數為23,162,123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為2,487,893人(占總人口10.74%),已達到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老年人口比率為7%之高齡化社會。北市100年4月底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為33萬2,071人(占本市總人口數12.62%),老化程度遠高於全國。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估計,我國65歲以上人口至105年將達13.0%、115年達20.6%、140年達37%,顯見我國社會老化已為必然趨勢,長照需求不容忽視,北市又更甚於全國。依行政院衛生署今(100)年1月17日公告,北市65歲以上老人失能率經城鄉調查結果約6%,推估長照需求人口數約為1萬9,816人,然目前北市長照服務人數總計1萬0,709人,僅占本市長照需求人口數54%,顯見本市長照服務仍有成長空間。另依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00年5月底臺北市身心障礙者人口數計11萬5,114人,其中障礙程度達「極重度」等級者達1萬5,096人(占13.11%),「重度」等級者達2萬3,131人(占20.1%);進一步分析重度等級以上所屬障礙類別,「肢體障礙」者為3,012人(占7.88%),「植物人」者為360人(占0.94%)。鑑此,失能老人及身障者因為生活自理能力缺失,需要密切生活及醫療照顧,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重視且體貼民眾照護需求,提供多項衛福到宅服務,方便市民使用,分述如下(如附表1):免費身心障礙者到宅鑑定服務:針對符合「植物人」或「癱瘓在床」條件之市民,衛生局提供免費之身心障礙者到宅鑑定服務,民眾向戶籍所在地區公所取得鑑定表後,向衛生局申請,由該局指派鑑定醫院醫師前往市民居家或機構辦理鑑定。民眾在取得鑑定證明後可據以申請身心障礙手冊。開辦後符合規定申辦服務之市民年年增加,如96年服務304人次,至99年已增至572人次。外籍看護工聘僱到宅失能評估:依據行政院勞委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00年4月底全臺外籍家庭看護工人數總計18萬0,561人,北市外籍家庭看護工人數為3萬8,478人,占全國的21.3%,顯見外籍看護工已為本市失能者居家照顧重要人力。目前民眾申請聘僱外籍看護工方式,除了持有勞委會公告之「特定身心障礙項目」重度等級以上鑑定手冊者,可直接至長照中心辦理申請聘僱作業,無須至醫院另行評估外,其他申辦者需親至勞委會指定醫療機構申請評估。不過,北市基於便民考量,針對實際居住本市行動不便之病人,符合衛生署規定到宅評估資格者,即可向北市長照中心(含5區服務站)或北市20家提供醫事人員到宅評估醫院提出申請自費到宅評估,包括:全癱無法自行下床者、需24小時使用呼吸器或維生設備者、植物人,或領有極重度身心障礙手冊者。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例,該院自98年9月開始提供服務,迄100年5月底已服務424人次,每次派遣醫師、居家護理師各1名出診,含開立診斷書費計2,085元(交通費另計)。居家照護專業人員訪視服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整合社會局資源,配合中央10年長照計畫,97年4月成立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供單一窗口一案到底服務,同時針對設籍且實際居住北市之「65歲以上老人」、「55歲以上(含)山地原住民」以及「50歲以上(含)之身心障礙者」,經巴氏量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DLs)評估進食、移位、室內走動、穿衣、洗澡、如廁等6項,達1項以上失能者,陸續提供7項「居家照護專業人員訪視服務」,包括居家護理師、呼吸治療師、復健(物理、職能治療)師、醫師、營養師、藥師服務。有服務需求者可洽北市長照中心(電話:4128080或1999市民熱線)及5區服務站提出申請,衛生局將指派照管專員到宅提供免費評估服務,並依評估結果核給適當項目及頻度(每月次數)之居家照護專業人員訪視服務。市民接受本類居家服務,需依身分別自付部分費用:訪視費部分,低收入者完全免費、中低收入者自付10%(100~130元)、一般市民自付30%(300~390元);交通費覈實補助,但低收入者補助上限200元、中低收入者180元,一般市民自行負擔(如附表3)。喘息服務:為讓主要照顧者從持續照顧事務中獲得休息機會,衛生局創新提供機構式與居家式「喘息服務」,並率中央之先,於98年起開放已聘僱外籍看護工者,亦可申辦,減少照顧者因過度疲累而放棄家庭照顧責任。居家式喘息服務由受過訓練的照顧服務員至個案家中,提供個案身體照顧服務,照顧費補助標準,低收入者每日補助1,030元、中低收入者930元、一般市民730元;重度失能者最高補助每月21天、輕與中度失能者每月14天。機構式喘息服務讓受照顧者在護理之家、安養護所等機構,接受短暫照顧、停留,由機構工作人員提供24小時之照顧,照顧費補助標準,低收入者每日1,000元、中低收入者900元、一般市民700元;重度失能者最高補助每月21天、輕與中度失能者每月14天;另亦補助交通費,低收入戶者最高每趟1,000元、中低收入者900元,一般市民700元(如附表4)。

銀髮要樂活 關懷需用心

銀髮要樂活 關懷需用心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於100年6月15日所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99年國人自殺死亡人數為3,889人、粗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6.8人。而99年臺北市自殺死亡人數為329人、粗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2.6人,較98年之每十萬人口粗自殺死亡率減少0.4人、降幅3.1%;北市之自殺死亡率僅高於連江縣、金門縣,為自殺死亡率第三低的縣市,亦已非WHO所定義之自殺高盛行率區。然而,依據行政院衛生署之統計資料顯示,歷年來自殺粗死亡率均隨年齡之增加而增高。99年全國各年齡層每十萬人口自殺粗死亡率,以65歲以上者之35.8人為最高,且當各年齡組自殺死亡率與上年比較均呈現減幅的狀況下,僅65歲以上年齡組反而增加5.6%;由此顯示,雖然自99年起,自殺死因已首度排除於十大主要死因之外,但老年長者採取自殺行為結束生命的情形是亟需積極用心關懷。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進一步針對99年度老年族群的自殺企圖者進行自殺近因分析顯示,有25%的自殺企圖老人是因「久病不癒」所造成的身心困擾而採取自殺行為,另有23%是因「憂鬱傾向」,及18%的自殺企圖老人是因「家人間情感因素」而採取自殺行為;整體而言,有約30%的自殺企圖老人是因兩種以上的因素而選擇採取自殺行為。由此可以了解,長者自殺是多面向的問題,當長輩面臨生理性疾病,或是親密家人互動衝突等重大生活壓力事件時,較容易有情緒上的困擾產生,且若持續累積而未予解決時,將有可能走上自我傷害或是結束生命。因此,陪伴銀髮族經歷人生階段中的重要關卡,才能協助他們在危機中找到出路。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提醒您,多關心家中長輩,尤其老人比較不會去表達內在困擾與低落的情緒,因此可以透過下面的方式來協助身邊的長輩:注意生活起居作息生理性與社會性因素的困擾有時會帶來長者的「空虛感」,而欲掌握長輩的心理狀態,其實可以從關心長輩身體健康狀況(如:出現入睡困難、多夢、睡眠中斷或早醒),食慾變化情形,或是否對事情失去興趣(如:放棄看電視、看報紙、散步等等以往會做的休閒嗜好)做起,便不難觀察出情緒變化的訊號,並進一步提供陪伴與傾聽。表達在乎和關心現代人因為步伐較快且缺乏耐心,因此家中晚輩總是以「幫忙」解決問題,而忽略了老人所在乎的是情緒紓解協助、或是共同討論解決策略的意圖。幫助長輩說出心中的痛苦與恐懼,需要週遭親友的專注、仔細、耐心而開放地傾聽;如此的陪伴和關心,能幫助他處理擔心的事情,也能避免長輩感到孤單以致情緒低落。尋求專業評估心理生病跟身體生病是類似的,當發現身旁長輩情緒或行為有異狀,可陪同長者透過尋求醫療診斷和專業評估來幫助長者發現困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在12區的健康服務中心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設有「社區心理諮商門診」,民眾可以陪同長者就近至到住家附近的健康服務中心進行一對一的心理諮詢。愛的五種語言 Language of Love(Gary Chapman)珍惜的相處時間。(Quality time)精心的禮物。(gift)服務的行動。(act of service)身體的接觸。(physical Touch)肯定的言語。(Words of Affirmation)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全國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打鼾聲如雷 肥胖者、鼻過敏者當心

打鼾聲如雷 肥胖者、鼻過敏者當心

如果家人或是枕邊人睡覺時打鼾聲「如雷」,真的會擾人清夢;根據統計指出,年齡在30歲到35歲之間有20%的男性與5%的女性會有打鼾的情形。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表示,「有打鼾情況的民眾,以肥胖者、中老年人與鼻過敏患者最容易發生。」通常打鼾的病患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肥胖患者,因為頸部累積過多的脂肪,引發呼吸道狹窄因而出現打鼾的情況;第二類型的病人是由於咽喉腔狹小、扁桃腺體肥大所造成的;第三類則是由於鼻腔黏膜過於腫大造成鼻塞,呼吸不順暢所引起。李宏信醫師指出,治療打鼾問題中,最棘手也較困難的部分,就是因鼻過敏所引起的「鼻黏膜肥大阻塞咽喉腔」,有嚴重鼻過敏的患者尤其深受其苦,常常一躺下鼻子就塞住,不僅睡覺時會打鼾,有時鼾聲的間隔時間過長,還容易引發「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於上述鼻過敏的患者,臨床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一般開刀、紅外線、雷射、冷凍、電刀熱灼及微創等治療方式,而鼻過敏翼管神經截除術則是其中有效、安全的治療法。李宏信表示,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實行的技術已逐年改良,在門診局部麻醉即可進行,且不太會傷害到黏膜外表,因而不致引發流血危險,且傷口小、安全、便利,成效不錯。

打鼾者日常保健 醫師:維持體重、睡前不喝酒

打鼾者日常保健 醫師:維持體重、睡前不喝酒

晚上睡覺打鼾聲很大的民眾,確實會造成旁人困擾,像是有配偶受不了而分房睡,或是宿舍室友受不了打鼾聲而要求換寢室。打鼾除了醫學治療方法,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指出,「打鼾者的日常生活保健,包括維持體重、不抽菸、避辛辣食物、睡前不喝酒等。」根據統計指出,年齡在30歲到35歲之間有20%的男性與5%的女性會有打鼾的情形;到了60歲以後,打鼾的人口比例有增加的趨勢,其中尤其好發於肥胖者。李宏信醫師說,通常打鼾的病患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肥胖患者,因為頸部累積過多的脂肪,引發呼吸道狹窄因而出現打鼾的情況;第二類型的病人是由於咽喉腔狹小、扁桃腺體肥大所造成的;第三類則是由於鼻腔黏膜過於腫大造成鼻塞,呼吸不順暢所引起。對於肥胖所引起的打鼾問題,李宏信醫師說,「體重方面必須加以控制,睡覺時建議可採取側睡,可以降低打鼾的機率」;他表示,至於年紀較大的打鼾患者,由於其軟顎鬆弛造成咽喉附近的肌肉組織失去彈性而下垂,造成咽喉空間狹小引起打鼾,可採取電刀、雷射或射頻電波刀等方式進行熱灼切除,以解決打鼾問題。打鼾者在日常保健方面,也有一些細節必須去注意,李宏信表示,「打鼾者必須注意維持體重、不抽菸、避辛辣食物、睡前不喝酒等;而有嚴重打鼾的人,可能會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應儘速找醫師治療」。根據研究,只要體重減少3到5公斤,就能有效控制打鼾,此外睡前應避免飲酒、吃安眠藥,以免造成肌肉鬆弛,讓打鼾的情況更嚴重;而規律的運動,可維持全身與頭頸部的肌肉張力,避免鬆弛的呼吸道造成震動而產生打鼾聲。

牙齒矯正新選擇 「隱形牙套」美觀又舒適

牙齒矯正新選擇 「隱形牙套」美觀又舒適

許多人都擔心戴傳統牙套矯正牙齒造成的不美觀及不舒適,現在有一款以3D電腦軟體模擬齒列移動位置訂做專屬的「隱形牙套」,可以大大改善這樣的問題。醫師表示,隱形牙套有點類似運動員用的保護牙套,只是材質不同。隱形牙套不但在外觀上完全看不出來,吃東西時可以拆卸,相較傳統牙套舒適許多。隱形牙套與傳統牙套最大的不同,在於傳統牙套因24小時持續配戴,矯正力道較隱形牙套強,但隱形牙套整個療程比傳統牙套要多了3至6個月,且因為美觀,隱形牙套製作要價至少新台幣20萬元,較傳統牙套的8萬元多了2.5倍。不過醫師提醒,並非每個患者都適合隱形牙套的治療。例如牙齒移動造成矯正難度較高,可能就要選擇傳統牙套。若民眾經濟許可,也可傳統牙套與隱形牙套搭配使用,但仍須醫師評估後再選擇適合的療程。醫師指出,台灣民眾常見的咬合不正包括暴牙、戽斗、齒列不整等,若因害怕不美觀或治療時的不舒服錯過矯正的黃金時間,可能因此造成牙齒清潔死角而罹患牙周病或影響咀嚼功能。

「乖乖」也染塑毒 巧克力棒疑汙染全下架

「乖乖」也染塑毒 巧克力棒疑汙染全下架

塑毒事件又一爆!這回遭殃的是知名零食公司乖乖所生產的「榛果巧克力口味」玉米脆條,在澳門被驗出含有DEHP1.8ppm,較標準值高出0.3ppm。桃園縣衛生局獲報後緊急前往中壢工廠進行抽檢,帶回包括可可膏、可可粉、巧克力香料、榛果香料等13種原料。初步瞭解,這些原料並非來自昱伸或賓漢公司,但為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已要求乖乖公司將4月15日生產的同批商品全數下架。這批被驗出含有塑化劑的4000多箱巧克力棒已經全部出貨流通到市面上。儘管乖乖公司強調原料絕對沒問題,也立下切結書,但還是請下游賣場將產品下架,連零售的雜貨店都看不到這款巧克力棒的蹤影,就怕毀了商譽。民眾如果購買到這批批號的商品,可以直接向通路退貨。至於乖乖公司其他同樣產品有沒有遭到塑化劑汙染,檢驗報告最快21日出爐。

有樣學樣 13%國小學生曾催吐減肥

有樣學樣 13%國小學生曾催吐減肥

教育部調查國小至高中的學生發現,有4成的學生曾經減過肥,其中竟然有13%的國小學童曾經模仿大人使用「催吐減肥法」。調查結果出爐,家長、醫師都傻了眼。時下不論男性、女性都愛美,瘦身的方法不計其數。有的會到醫院的減重門診諮詢、參加減重班;但坊間減肥偏方不計其數,舉凡針灸、拔罐、埋線等等,其中「催吐減肥法」更是許多減肥族會嚐試的方法之一。調查顯示,利用催吐減肥法減肥以國小生佔16%最多,家長懷疑,這樣的情形可能是受到電視或同儕觀念的影響。醫師表示,青少年應重視的是營養均衡,年齡越小越不應該減肥。而且這種吃飽了就催吐、不吃東西的減肥方式,不但造成胃食道發炎、胃食道逆流,也可能會引起心理上的障礙。嚴重者甚至會發育不良、產生厭食症或暴食症的情形,影響身體甚鉅。醫師建議,學生要避免過胖,應該均衡飲食、每天至少要有八小時以上的充足睡眠及適量運動才是正確的體重控制方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