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10大燒錢疾病 慢性腎病533億元奪冠

10大燒錢疾病 慢性腎病533億元奪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去年全台10大最花錢疾病,慢性腎病年燒533億元居冠,洗腎人數從9萬人增至9.2萬人。醫師呼籲,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都是腎病警訊,務必儘早就醫。健保署近日公布去年10大最燒錢疾病費用排行榜,由慢性腎臟疾病居首位、治療費用高達533億元,其次依序為第二型糖尿病308億元、齒齦炎及牙周疾病180億元、齲齒164億元、原發性高血壓140億元、到院抗腫瘤治療(如放、化療)134億元、呼吸衰竭125億元、慢性缺血性心臟病122億元、思覺失調症115億元、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110億元。腎病盛行率全球第一 65歲以上發生率攀升綜觀各種疾病數據,每人平均治療費用最高的疾病由呼吸衰竭居冠,雖然患者僅有4.1萬人,每人卻得花上30.2萬元醫療費用;其次為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共有6萬人接受治療、每人花費約18.3萬元;第三名為到院抗腫瘤治療,患者約7.7萬人,每人治療費用約17.3萬元。慢性腎臟病是台灣重要的公衛議題,健保署統計,全台洗腎人數從前年9萬攀升至去年的9.2萬人。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台灣的腎病患者不論在盛行率、發生率都是全球第一,受惠於醫療進步,65歲以下腎臟病發生率已逐年下降,但65歲以上高齡者發生率仍持續攀升。藥品宣稱不含類固醇 醫:實際上相當傷腎姜至剛醫師指出,民眾年逾40歲,腎功能每年平均衰退1%,理論上到80至90歲都還夠用,但糖尿病、不明原因腎病、藥物使用、空污等都是導致腎功能衰退的重要危險因子。全台9萬名洗腎患者中,有46%新洗腎患者是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用藥也是民眾常見迷思,很多藥品廣告宣稱「不含類固醇、不傷身」,實際上,這種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相當傷腎,恐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未來將訂定慢性腎病友用藥指引,避免錯誤用藥加劇腎臟負擔。近年民眾愈來愈關心的空污問題也是腎臟一大殺手,姜至剛醫師指出,空污的懸浮微粒當中含有很多重金屬、多環芳香烴、發炎物質等,不僅會對肺部造成傷害,也會隨血液進入全身循環,增加腦血管、心血管、糖尿病風險,同時也會傷腎。早期發現腎病 掌握「泡水高貧倦」5字訣姜至剛醫師呼籲,早期發現腎病掌握「泡、水、高、貧、倦」5字訣,只要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等症狀就應儘早就醫,找出傷腎源頭,如果只是腎炎有機會完全痊癒,但若是因糖尿病造成腎臟病變,應即時控制糖尿病,才能避免繼續傷害腎臟。

年長者輕忽聽力退化 恐陷交通危險

年長者輕忽聽力退化 恐陷交通危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018年台灣老年人口突破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隨著人口不斷的老化,年長者的聽覺功能障礙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聽覺功能退化,會嚴重影響年長者的情緒,社交與日常生活,成為公共衛生與國民健康的重要問題。佩戴助聽器治療 重啟人際溝通與聽覺享受奇美醫學中心一項聽覺生理學研究發現,聽覺誘發電位的第一波振幅,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縮小,從而使得第五波與第一波的振幅比,與年齡呈正相關。研究推測老化會使得耳蝸內毛細胞與聽神經間的神經突觸數量,日漸減少。即使純音聽力尚未明顯受損,便已造成神經編碼產生缺陷,進而影響中樞聽覺處理的表現。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部長林永松教授表示,臨床上年紀大的患者常抱怨聽得見,卻聽不清楚或常聽錯對方說話內容,即可能由於中樞聽覺處理出現錯亂。奇美醫學中心另一項聽覺生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對於來自後方的聲音定位能力,普遍較弱,對於來自前方的聲音定位能力則較強,而對來自左、右方的聲音定位能力次之。近一步發現,即使純音聽力尚未明顯受損,人類辨識聲音來源的方向定位能力,已隨著年齡增長而顯著下降。這使得年長者在車多的馬路上行走時,無法準確的進行聲源定位。尤其當後方有汽機車急駛而來,年長者聽聲辨位倍感困難,以致無法先行往另一側閃躲,而使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這個風險更會因為老年性重聽的出現而大幅增加。日常生活,尤其外出時,助聽器就成了必要的安全輔助,而不單單只是溝通工具。醫師強調,老年人的助聽器,應鼓勵雙耳佩戴,以強化聽聲辨位的能力。雙耳佩戴更能使重聽者能夠在吵雜環境中,聽清楚對方的語言內容。「聽不見批評耳根靜」 逃避行為造成離群獨處許多老年性聽損的患者初期都排斥佩戴助聽器,常自我調侃:「聽不見別人批評,耳根更清爽!」這其實是一種退縮逃避的行為,容易使年長者因為口語溝通困難,逐漸離群獨處、情緒低落、社會適應能力大幅退縮,不利身心健康,而且日常活動的意外風險會悄悄高漲。延遲佩戴助聽器,往往加速年長者的語言辨識能力的流失,許多人常常在純音聽力閾值已經大於70分貝,或語言辨識能力已低於40%,才要求醫師協助選配助聽器。此時助聽器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甚至需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方能重啟美妙的聲音世界。

乳頭長濕疹發癢?竟是罕見柏哲氏病

乳頭長濕疹發癢?竟是罕見柏哲氏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隨著天氣越來越悶熱,很多女生都曾面臨類似的困擾,突然感覺乳頭乳暈癢癢的。突如其來的搔癢發生在如此私密的部位,讓人想抓也不是,不抓又難以忍受。醫師提醒,如果症狀持續2周以上,必須就醫檢查是否罹患「柏哲氏病」。 乳頭搔癢大部分的情況是良性問題,如有做好適當的皮膚清潔,偶爾出現乳頭搔癢,並無伴隨脫屑或發紅等表現,不需過度緊張。這種情況多是由於皮脂腺分泌物或衣物刺激所引起類似濕疹的反應,大部分可以自行痊癒。乳頭搔癢用藥2周不癒 需提高警覺羅東博愛醫院乳房外科醫師覃紹殷表示,若出現乳頭頻繁搔癢感,伴隨脫屑、發紅、滲出組織液等症狀,此時應就醫治療;通常使用藥物治療後,搔癢及濕疹情形便會好轉。若用藥超過2周以上症狀仍無好轉,就需特別留意了。有一種罕見乳房疾病柏哲氏病(Paget’s Disease),其存在代表著乳房可能已發生了癌症。主要病徵就是乳頭乳暈及周圍皮膚搔癢、脫屑、糜爛、分泌物及結痂等類似濕疹的症狀。 宜蘭一名65歲婦女因單側乳頭出現搔癢、發紅與潰瘍等症狀多月,藥物治療無效而前往羅東博愛醫院就醫。醫師診視後安排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核磁共振檢查均沒有發現明顯異常,經乳頭切片檢查確診為柏哲氏病。 大多數乳房柏哲氏病患者 都罹患乳癌覃紹殷醫師表示,柏哲氏病實為皮膚裡面的腺癌,可能發生在腋下、乳房、會陰及肛門周圍。只有少數約1~4.3%的乳癌患者同時合併柏哲氏病,但絕大多數乳房柏哲氏病患者,就診後都被檢查出得了乳癌。因此經充分溝通後,該婦人採外科手術切除全部乳房,術後恢復良好;手術後病理化驗證實為乳房原位癌。 若及時檢查得知柏哲氏病,大多數患者可以在乳房原位癌階段時便被發現,並得到立即治療。而乳癌治療方式以外科手術為主,根據術後結果,再搭配荷爾蒙治療、化療、放療或標靶治療。早期乳癌經過適當治療後普遍預後良好。 提醒女性朋友們留意自身的身體狀況,若發現單側乳頭乳暈長期搔癢、發紅,甚至出現糜爛或常有鱗屑狀痂皮附著,塗抹藥物後仍舊未改善,務必儘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骨頭壞死手不舉 換關節重拾梳頭樂趣

骨頭壞死手不舉 換關節重拾梳頭樂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0歲的黃女士是洗腎患者,兩年前開始出現左、右邊肩關節疼痛的情形,甚至嚴重到雙手無法舉起,連簡單的梳頭髮動作都變成困難的事情。經醫師診斷發現,由於黃女士長期洗腎,造成肩關節股骨頭壞死,所幸由醫師為她進行新型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手部可自由活動,黃女士也開心地說:「終於可以好好梳頭髮了!」腎衰竭導致血磷上升 造成骨頭病變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容志雄表示,骨頭壞死是洗腎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主要是因為腎臟衰竭,導致血磷上升及血鈣下降,因此造成骨頭病變。除了洗腎患者外,長期酗酒、有免疫疾病或骨折患者也容易發生同樣情形。置換新型人工關節 可恢復生活功能過去舊型的人工關節,可以減緩患者疼痛感,但無法讓手部恢復活動超過90度,因此許多動作都沒辦法進行;新型的人工關節不僅可解決疼痛問題,術後緩者經過復健訓練,即可恢復正常活動及生活功能,因此對於年輕且骨折較嚴重的患者,建議可選擇新型人工關節,確保日後生活機能不受影響。

三手菸害藏沙發衣物 幼童最易接觸

三手菸害藏沙發衣物 幼童最易接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多數人都知道看到有人抽菸時,要遠離二手菸危害,然而三手菸和二手菸一樣可怕,尤其幼童比大人容易接觸到,往往會出現不明原因咳嗽,主要是三手菸肉眼不容易發現,家中只要有人抽菸,菸霧就會藏匿於沙發、衣物等環境中。開窗或清洗無法完全清除沉澱物豐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邱振峰表示,所謂的三手菸,就是在密閉的環境裡抽菸,菸霧隨著空氣沉澱到周圍所有的物質上,包括抽菸者本身的衣物、頭髮、或是窗簾、沙發、牆壁、地面等。一旦菸霧沉澱到窗簾、沙發椅上,就算打開窗戶以空氣對流方式清除,也只是將味道散去,即便以擦拭或清洗方式,也不見得能將菸害的沉澱物質完全清除乾淨,有的甚至要將家具全部汰換過,才能重新還給住家清新無菸害環境。邱振峰主任表示,常見的二手菸很容易避免,三手菸產生之後,周遭的人難以察覺,尤其是共處一室的親友,不容易從肉眼辨識,因此常出現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症狀,像是慢性咳嗽、痰液較多等情形。出現不明原因呼吸道症狀 恐菸害作祟幼童甚至更容易比大人接觸到三手菸危害,主要是他們常到處亂爬、亂摸,不知不覺就受到三手菸侵害,家中如有人常出現不明原因呼吸道症狀,看看是否有人在家中抽菸導致,提醒抽菸者儘早戒菸,一起遠離菸害威脅。

綠蜂膠有助抗氧化 但這3種人別吃

綠蜂膠有助抗氧化 但這3種人別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蜂膠是許多人家中常見的保健食品,被譽為天然的抗生素,有助於抗氧化、殺菌消毒、調節體質,而台灣特有的綠蜂膠不同於紐澳、巴西等地,含有相當優質的異戊二烯類黃酮。  綠蜂膠研發專家、細胞生物學博士黃中洋指出,綠蜂膠裡的異戊二烯類黃酮在動物研究中發現,可以保護眼睛還有神經,對於血糖的控制方面也有一些幫助;在人體研究中更發現,能夠增進神經細胞的存活,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讓老化、退化的神經細胞再得到補充,進而對於記憶方面產生一些功用,有機會對減緩失智症發生、認知功能退化等有所幫助。異戊二烯類黃酮 搭配葉黃素 眼睛保健加分蜜蜂用蜂膠來加固蜂窩,能防菌抗毒,但需經過特殊技術處理去樹脂脫臘、獨家萃取,才能發揮更大的人體保健效用,製程講究,就有本地生技公司結合葉黃素、植物萃取物等推出複方型保健品,加強綠蜂膠對人體各部位相輔相成的效果。黃中洋博士表示,綠蜂膠複方型保健食品需要結合多種成分,每一個成分都必須確保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而需要多少的量、成分的配比才能帶來最好的保健效果,背後也都有學問,例如針對眼睛保健,異戊二烯類黃酮成分並非越高越有效,而是需要搭配葉黃素、玉米黃素及其他特殊成分等,才能讓眼睛保健有更好的效果。孕婦、對蜂蜜過敏、腸胃不健全者不適用黃博士表示,綠蜂膠不適合蜂蜜製品成分過敏者、腸胃不健全者及孕婦使用。若是購買了脂溶性綠蜂膠產品,應在飯後服用才能提高吸收效率。提醒民眾購買時,選擇信譽優良的公司製品,認明品牌、商標與專利最有保障,避免買到以低價引誘消費者卻是品質堪慮的仿冒品,以及違反智慧財產權的法令,得不償失。(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夏季陰道炎頻發作 堵塞輸卵管恐不孕

夏季陰道炎頻發作 堵塞輸卵管恐不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夏天潮濕悶熱,很多女性愛吃冰涼甜點,導致陰道容易反覆發炎感染,往往用了抗黴菌藥或塞劑會好轉,但過一陣子又復發,不斷惡性循環,可能就是不容易懷孕的原因。一名33歲粉領族,每次月經後就會出現不正常分泌物,常伴隨發臭或異味,適孕年齡的她,一到排卵時,病理性的分泌物又增加,嚴重時甚至伴隨小便刺痛與陰部搔癢,身體不適的症狀讓懷孕的期待落空,直到經過半年中藥與針灸調理,改善婦科反覆感染後,終於成功懷孕。陰道感染 酸鹼度改變會影響精子運行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宗翰表示,當女性免疫失調導致陰道反覆發炎時,嚴格說來,陰道炎並不會直接導致不孕,但是嚴重會併發骨盆腔發炎,導致輸卵管阻塞,當陰道發炎感染影響輸卵管,導致輸卵管充血、水腫、增粗、變硬,形成管腔粘連狹窄直至堵塞,恐造成女性不孕。這時必須先到婦產科檢查並暢通輸卵管,如果輸卵管暢通沒有問題,再來評估是否是婦科感染造成精子不易與卵子受精。原來當陰道受滴蟲或者黴菌感染之後,這些細菌與寄生蟲就會消耗陰道細胞內的糖原,改變陰道的酸鹼度,這種酸鹼度改變會阻礙精子的正常運行,而且子宮為了保護自身安全,常出現排斥精蟲的動作,導致不易受孕。周宗翰醫師強調,若不孕症患者經常有陰道炎(白帶增加)發生時,最好能先行治療,說不定沒了白帶,便有了孩子。而長期使用抗黴藥與抗生素治療陰道發炎的患者,往往來自於免疫調節出問題,這時採用中藥與針灸調節婦科免疫,改變陰道環境就顯得非常重要。少吃冰品 多喝水多排尿是改善發炎關鍵除了用中醫方式改善體質,平時生活習慣改變也非常重要,夏天要多喝水,減少攝取零食、餅乾、甜食、冰品、汽水、酒精類冷飲,不少人常認為少喝水身體濕氣就不會重,其實是錯誤的,濕氣重是因水分代謝異常,就算減少水分攝取,停留在體內的濕氣一樣排不出來,少喝水身體反而吸收不到水分,分泌物偏多也不會改善,反而多喝水多排尿,不憋尿才是讓陰部感染發炎改善關鍵。

消防局補助弱勢 免費裝火災住警器

消防局補助弱勢 免費裝火災住警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能在火災發生時提前預警、降低災害奪命機率,台南市消防局補助轄內低收入戶、獨居長者、身心障礙者等高風險弱勢族群及居住平房式住宅者,免費裝設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符合資格者可持身分證至所在消防分隊申請配發,7月起亦結合各區公所與里長配發住警器給各補助對象,每戶以一顆為限。不用拉線路安裝方便 住家多一份保障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氣候暖化,電扇、冷氣等電器使用頻繁,提醒民眾檢視及汰換老舊電線、延長線以提高電器使用安全,安裝住警器不用拉線路,只要黏貼雙面膠即可,可裝置於寢室、廚房、客廳及通往上層樓梯的最頂層等適當位置,火災發生時偵測到濃煙會發出尖銳警報提醒,讓民眾提早避難逃生。偵測到濃煙發出尖銳聲 提醒民眾逃生消防局長李明峰說,南市今年1至5月發生近千件火災,其中兩件住宅火災造成兩人喪生,其住家均無安裝住警器,另六件住宅火警,因有安裝住警器,偵測到濃煙發出尖銳警報聲響,幫助九名民眾順利逃生。平房式住宅屬燃燒快速建築物,為預防平房式住宅火災造成重大傷亡,已向財政稅務局索取平房式住宅清冊並納入住警器補助對象,協請里長針對木造平房優先協助安裝,並通報各大隊分隊加強防火宣導,使住警器深入各里弱勢家庭,降低火災傷亡。

20人僅1人敢撐陽傘 男中暑飆3倍

20人僅1人敢撐陽傘 男中暑飆3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台飆高溫,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男性熱傷害人數向來是女性的近3倍,三總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推測,除了戶外工作者大多是男性為多外,另一原因可能則是男性多半不願撐傘遮陽,朱柏齡以自身經驗鼓勵男性撐傘抗熱,體感溫度至少差5度。 體感至少差5度 醫:撐傘無損男子氣概衛福部統計至11日止,共有231人因熱傷害就診,國健署也特別針對因熱傷害暈厥送到急診人數統計,至7月10日為止也已達190人次,為近4年同期新高, 190人次裡,男性是女性的2.65倍,2016至2019年5~10月因熱傷害急診人次中的性別比例也同樣男性是女性的3~4倍。朱柏齡主任表示,男性中暑送急診人次比女性多,除了因戶外工作者以男性為主的原因外,另一可能則是女性會選擇撐傘遮陽,男性最多只會戴寬邊帽,「傘有點像是行動式涼亭,連身體都能在蔭涼下,戴寬邊帽的話,身體仍曝曬在陽光下。」他連續兩天實際撐傘實驗,同樣是早上9點半到10點,在戶外行走半小時,有遮傘人幾乎不流汗、沒撐傘滿頭大汗。朱柏齡主任觀察,路上男性撐傘大約20個人只有1人,原因則多半出自男性會覺得拿把傘就有損男子氣概,或誤以為「撐陽傘」是女性專利,「傘只是一種工具,並沒有性別區分。」比台灣高緯度的日本,兩年前因應極端氣候,政府已著手推行男性撐傘運動,希望台灣政府跟進推動夏天男性撐傘運動。不能口渴才喝水 避免含酒精與大量糖分飲料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提醒,長者和小孩對溫度的調節能力較弱,當過度出汗導致脫水時,更會加重熱傷害,她強調平常要多喝水,另外絕對不能等口渴再喝,最好要定時飲用開水,並避免含酒精與大量糖分的飲料;外出時,男性拿傘也別害羞,若真的不想拿傘,也一定要戴上寬邊帽,並穿著舒適透氣的寬鬆衣物避免熱傷害的發生。

別讓拖延這種病 拖累了你一生

別讓拖延這種病 拖累了你一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隨便打開一個平台,類似「兩週瘦十公斤」、「二十一天練出馬甲線」……各式各樣的「減重速成法」滿天飛,這些「速成法」好像傳遞著一個信息:好身材是唾手可得,花不了你多少時間。於是真有很多人照做了,兩、三週後坐等結果,可是腿沒有細,馬甲線也沒有出現,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你有沒有特別想做某件事,比如:跑步、瑜伽、旅遊、開家小店,甚至養成某個好習慣……雖然有些心願,已經在你腦袋裡放了好幾年,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成本或昂貴的金錢成本,然而,卻一直遲遲沒有開始?它始終只是心願或者夢想。但,你有沒有想過到底是為什麼?老趙部門有兩個同事是名副其實的健身愛好者,平時風雨無阻。周圍幾個同事在這樣的刺激下,一直想加入健身行列,卻因為各種不同的理由而遲遲沒有開始:有的人是懶得辦健身卡,還有的人是健身房離公司太遠、不方便。巧的是,老趙公司樓下新開了一家健身房,開業優惠酬賓,辦一年送半年。老趙的其中兩位同事覺得,是時候開始自己的健身生涯,健身房就在公司樓下,只要高興,中午休息時間就可以去運動一會兒,於是兩人毫不猶豫的辦了卡。其中一位還信誓旦旦的說:「我要每天去健身。」原本以為,從此這兩位同事的人生會大改觀。只要開始健身,不但可以練出好身材,還可以變得更健康、更陽光,簡直是正能量滿滿的活法。可是,時隔一年後,據老趙說,其中一位一共去了五次健身房,而且是包括辦卡那次;另一位呢,自始至終一次都沒再去過。你肯定非常驚訝,健身房不是就在公司樓下嗎?為什麼一次都沒去呢?其實,不少人在開始健身前,總會先自我心理建設一番。另外,還需要個動儀式,像是買好適合的運動服,做個完美的計畫,找到互相監督的夥伴,躲開加班,避開生理期等等,結果等到身材走樣了,健康亮紅燈了,還是遲遲沒有進展。還有人是報名吉他班,一共才上了幾堂課;或者報名學習日語課,壓根沒學幾次;或想好好跑步,買了雙高檔跑鞋,跑了兩三次,就被束之高閣。其實,有沒有健身並養成習慣,與你是不是辦了健身房會員卡,或健身房離你家遠近,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那麼,是懶,還是沒毅力?抑或是懶加沒毅力呢?很多時候,我們想要放棄的理由實在是太多了,沒時間、沒心情、沒人陪……而這些理由的滋生速度又特別快,遠快過健身回饋給我們各種好處的速度。所以,當獎勵不夠快、不夠大時,我們很容易就放棄。在健身的這條路上,有兩件事特別難,一個是開始,一個是堅持。而無數人卻被拖延症所耽誤,始終無法邁出第一步,更無法堅持下去。逃避問題雖然會讓你暫時過得比較安逸,結果卻會讓你陷入更大的焦慮和痛苦之中。再講個正面的例子。有位男子,年輕、帥氣、修養好,然而天妒英才,二十幾歲時不幸遭遇一場車禍,失去了一條腿。可是他在身體恢復後,卻遊遍了數十個國家。他說,以前就一直喜歡旅遊,總覺得時間有的是,隨時都可以去,結果並沒去過幾個地方,直到失去了一條腿後,他才不再拖延,毅然拖著另一條腿上路。隨時可以去,他卻一直沒去,恰恰是沒腿之後,去的地方反而更多更遠。聽了這個故事,是不是有種無地自容的羞愧?如果,你真的很想做一件事情,那就痛快的列出一個詳細清單。比如,你想去到南部走一走,可以先查查驢友們(旅遊的諧音,引申為背包客)的旅遊攻略,一旦時機成熟,儘管拿起背包馬上出發。執行力越差的人,越需要一個這樣的計畫。當然,做這件事情之前,你得先捫心自問:我到底是真想,還是不想?比如,看到別人在朋友圈天天發一張自己做的早餐,垂涎欲滴到令人躍躍欲試。別忘了,做這頓美味的早餐前,可是要先做不少功課,準備各種食材不說,還得起個大早,即使開了油煙機,也會煙薰火燎。所以不妨找那些你「羨慕的人」聊一聊,如果無法接受付出辛苦的一面,那就拋除妄想吧。也許你的藉口又來了:「一大堆待辦的事情放在眼前,心裡急死了,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呢?還不如看看電視、刷刷臉書舒服。」如果你把一件事情想像得很難,結果就會越想越難。比如減重,有的人一想就是兩、三年,卻一直沒有行動,總覺得減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結果就越想越難。其實,只要堅持足夠的運動量,練出好身材、健康身體是不成問題的。很多事情如果不是親自嘗試,只會覺得太難,然而事實證明,它比想像中簡單多了。再說,健身能鍛鍊我們的身體和意志都更加強健,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堅持呢?面對一件讓人退縮的事情,無論你心裡有多麼不情願、有多少畏難情緒,都請直接面對問題。如果實在無法鼓起勇氣面對,那就告訴自己,先堅持十分鐘試試;如果你仍然堅持不下去,那再放棄。但真實的情況往往是,一旦開了新的狀態,就很容易越做越有勁,根本停不下來。(本文摘自/你這一生要努力的,就是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發光體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