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鋼筋穿胸急救赫見肝癌 醫接力救活

鋼筋穿胸急救赫見肝癌 醫接力救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張姓建築工日前施工時不慎從高處摔落,當場被兩條約80公分的鋼筋直接從胸腔、臀部貫穿而過,工地及消防隊合力剪斷鋼筋後送醫急救,經歷5小時手術順利取出鋼筋,奇蹟撿回一命。不料才剛與死神搏鬥,住院中醫師發現肝臟之處長了一顆2公分腫瘤,證實為肝癌復發,經微創與傳統混合式手術切除後,讓恢復健康的張姓工人笑稱自己「因禍得福,浩劫重生。」異物刺入身體別急著拔除 以免導致大出血大林慈濟醫院移植外科主任尹文耀表示,患者意識清醒,但因貫穿身體的鋼筋而無法躺平,由兒子抱著從急診進來,當時立即啟動外科團隊全力搶救,並由消防隊合力將鋼筋剪短後再進行心、肺、腸、肝、腎電腦斷層檢查,影像顯示鋼筋直接穿過左側肺部,且持續出血,造成血胸、氣胸,小腸部位也有破洞、斷掉情況,於是緊急聯絡開刀房安排手術。手術中,由胸腔外科首先進行,將貫穿肺臟的鋼筋移除。主任黃重傑表示,由於鋼筋靠近心臟的位置,拔除時需相當謹慎,一不小心偏離位置,隨時都可能大出血奪走性命,待鋼筋移除後,再藉由胸腔鏡修補損壞的肺臟。他提醒,若不幸遇到異物刺入身體,千萬不要急著拔除,否則將導致大出血,最好的處理就是保護傷口及做好固定後送醫。第二階段手術則由尹文耀醫師進行,針對從左側臀部穿過腹部的鋼筋,在腹腔鏡觀察下慢慢拔除後再進行手術,手術中發現鋼筋穿過小腸兩處,造成小腸斷掉、破洞,腹部裡到處都是溢出的腸液導致腹膜炎,患者非常幸運,鋼筋穿入位置正好在腹腔主動脈的分支,因此閃過這條大血管,否則血管破裂後的大出血將危及性命。鬼門關走一回 男感恩能重回工地「有福氣」尹文耀醫師表示,在病患術後逐漸康復,因患者之前有肝癌病史,曾接受電燒治療,在檢視病史影像時,發現原本的肝臟腫瘤又復發為3公分大,甚至旁邊還伴著另一顆2公分腫瘤,後續與影像醫學科確認後,證實為肝癌復發。由於腫瘤長在肝臟第七葉,偏後方位置,用腹腔鏡手術難度較高,於是藉由微創與傳統混合式手術方式,以微創方式剝離周邊所有固定韌帶,同時又能清楚剝離肝後方大血管附近,加上利用微創器械輔助完成進行腫瘤剝離、切割及止血,過程中均較傳統手術精細,術後傷口小,約12公分左右,復原快,住院天數縮短,病人也不再因呼吸而疼痛,大幅降低肺炎風險。尹文耀醫師指出,通常人體在發生重大意外傷害時,抵抗力變弱,不論細菌感染或癌症都容易爆發,若沒有提早發現做治療,恐危及生命。浩劫重生後的張先生,從工地到醫院的過程都是清醒的,他說:「現在想起來才覺得可怕,親朋好友原以為過不了這一關,但醫生將我從鬼門關救回來,能夠痊癒再重回工地工作是我的福氣。」

低蛋白飲食加酮酸胺基酸 可延緩洗腎

低蛋白飲食加酮酸胺基酸 可延緩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慢性腎臟病是身體沈默的殺手。根據健保署最新公布資料顯示,民國108年健保費用支出最多的單一疾病為「慢性腎臟病」,腎臟疾病漸漸成為新一代國病,因此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更需要審慎面對。其中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患者,更需要留意及控制飲食,透過飲食搭配定期治療才能延緩洗腎的狀況發生,在後疫情時代增強自身免疫力。   慢性腎臟病(CKD)按腎絲球過濾率可分為五期,於第五期末時病患才需開始進入腎臟透析階段,患者於平時就應注意保健,並且於第一期、第二期就應積極展開治療。 研究顯示 低蛋白飲食+酮酸胺基酸 可延緩洗腎 台灣腎臟醫學會慢性腎臟病防治整合委員會主任委員,高醫腎臟科邱怡文主任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者因腎絲球過濾功能較一般人差,攝取過多蛋白質容易造成腎臟額外的負荷,故於慢性腎臟病第四期時經過醫師評估後,可立即開始進行低蛋白飲食並搭配酮酸胺基酸,以延緩腎臟惡化的速度,但邱主任提醒,飲食介入的狀況會根據每個人狀況不同,延緩洗腎的時間也可能會有所差異。由於低蛋白飲食與平常飲食習慣差異極大,進行此類飲食療法,一定要在醫師與營養師監督協助下,才能達事半功倍之效。 邱怡文主任指出,近期國際研究報告指出,第四期慢性腎臟病患者,搭配極低蛋白飲食及使用酮酸胺基酸,在五年追蹤下,進入透析,即洗腎階段的比例,相較低蛋白飲食者,少了近5成,死亡率也較低。一旦進入透析,對個人與家庭皆是沉重負擔。國內也有研究報告指出,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對延緩透析也有療效。甚至有位高齡90歲的阿公,透過低蛋白飲食及酮酸胺基酸介入下,腎功能惡化狀況也趨於平緩。不過實行低蛋白飲食治療須持之以恆,才能看出成效。 疫情發生仍需定期回診追蹤,避免延誤治療 在後疫情時代裡,邱怡文醫師也呼籲大眾,由於腎臟病惡化常常沒有臨床症狀,令人容易疏忽;因此腎臟病的治療更需要定期至醫院抽血,驗尿檢查,以了解疾病的變化。目前疫情處於穩定狀態,且社區感染情況較低,慢性腎臟病患者須定期至醫院進行追蹤檢查,切勿因擔心受感染而不回診,若未及時發現受損的功能,將對腎臟造成更大的傷害,只要勤洗手、戴口罩,就可安心至醫院接受腎臟病的追蹤治療。 看更多 腎臟病衛教專欄

化妝水是保養必要步驟?專家揭迷思

化妝水是保養必要步驟?專家揭迷思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洗臉後最好使用大量化妝水,以免皮膚乾燥」,也許這樣的觀念大家都認為是理所當然。但是坦白說,洗完臉後什麼都不要擦,其實比使用化妝水來得更加理想。除非真的很「大量」地使用化妝水,否則化妝水幾乎由水分組成,當中只加入了極少量的保濕成分,油分幾乎為零。因此只有大量使用,才可能或多或少覺得皮膚獲得滋潤,但是這種滋潤感其實是殘留在皮膚上的些微保濕成分,並非皮膚本身變得潤澤了,因此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又會開始覺得乾燥。而且,由外部提供的過多水分,並無法停留在角質層,而是會逐漸蒸發。在不具備防止水分蒸發這樣的效果之下,角質層反而會變薄變乾燥。總而言之,在一般保養中化妝水其實並不是很有必要。保持角質層原本機能很重要我們常用「皮膚充滿潤澤」來形容保養得宜的肌膚,說實話,保持皮膚滋潤度的部位,就是皮膚表面的角質層。所以只要角質層的水分能夠適度維持,皮膚就會呈現水嫩的感覺。話說回來,角質層原本就具有適度維持水分及油分的功能,因此只要不妨礙到角質層原本的機能,皮膚就能常保滋潤。我不推薦化妝水的原因,是因為化妝水可能會干擾角質層原本機能,恐怕會使皮膚障壁變脆弱。若是單靠化妝水補充皮膚水分,原先位於角質層可自行適度保持水分及油分的細胞間脂質,也會受到干擾。使用化妝水後的滋潤感,會使我們誤以為皮膚水分變充足了, 但其實這只是化妝水造成的暫時感覺。若使用不當,不僅皮膚表面的防禦機能會因為化妝水的干擾變弱,還可能會引起容易乾燥,膚質也會受到影響變粗且失去光澤。維持皮膚共生菌平衡很重要就像這樣,我們的膚況以及美麗的外觀,完全左右於角質層的狀態,其實角質層的表面,原本就存在皮脂膜,堪稱皮膚製造出來的天然乳霜在呵護著皮膚。屬於皮表共生菌的表皮葡萄球菌2(2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是人類正常皮膚菌群的一部分),會製造出類似甘油的成分,具有保濕能力,表皮也會自行產生天然保濕因子NMF 3 (3 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s,在角質層中擔負吸水功能)調節保濕效果,所以皮膚其實先天就具有自我保濕能力。就是在這種協同共生的作用之下,皮膚才不會每天出狀況,得以維持健康狀態。可以補充接近皮脂的成分只不過,洗臉後皮脂還是會隨著汙垢同時去除,因此容易造成暫時的乾燥狀態。這時候應該要補充的其實並非化妝水,補充接近皮脂的成分, 才是最合理的保養方式。此外,角質的細胞間隙原本就是由神經醯胺、膽固醇與脂肪酸這類的脂溶性物質所組成,因此脂溶性的保養品,會比水溶性的保養品更容易滲透。所以與其擦化妝水,倒不如塗抹內含適當油分的乳液或乳霜,更能融入皮膚裡。我們人體原本就具備修正調整能力,可使身體維持在正常狀態。清潔次數過多加上外在過度保濕,皮膚反而容易出問題。適當的清潔加上適度的保濕,才是保養皮膚的重要概念。既然保護及修護角質層為首要之務,化妝水就並非必需品了。只要能讓皮膚處於原始理想健康狀態,皮膚就能在毫無負擔下,維持住良好的動態平衡。(本文摘自/保養常識9成都是騙人的:終極×最強肌膚保養法/方舟文化)

減肥餐餐吃水煮餐 易便秘小腹變更大

減肥餐餐吃水煮餐 易便秘小腹變更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追求「熱量赤字」是最簡單的原則,只要吃進去的熱量比消耗的少,就可以減少體重,而因為油脂的熱量比較高,脂肪每公克9大卡,就會有許多人選擇吃水煮不加油的減肥餐,直接去除油脂的熱量,感覺似乎更健康。營養師張涵雯指出,這是大錯特錯的認知,因怕胖不攝取油脂,只會讓身體更不健康。缺少脂肪肌膚會乾燥無光脂肪在體內的功能很重要,皮膚的皮脂腺具有保護作用,可以保持肌膚濕潤,還能抵抗外來髒污、光線等侵襲,體內器官外部也有一層脂肪包覆,防止一般撞擊對器官的傷害。張涵雯營養師說明,磷脂質是細胞膜主要的脂肪成分,在神經傳導過程中,若特殊細胞中脂肪不足,容易出現類似電線短路的狀況,傳導失衡便會出現情緒不穩定、焦慮、憂鬱、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狀況。食物中的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必須溶在油脂裡,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若是都不攝取油脂,就會造成這些營養素缺乏的症狀,如乾眼症、夜盲症、佝僂症、凝血障礙等。且脂肪消化時間長,適度的脂肪攝取,也能延長飽足感,降低想要不斷進食的欲望;張涵雯營養師更提醒,油脂攝取不足也很容易造成排便卡卡,食物吃進去卻出不來,宿便囤積小腹更明顯。攝取好油脂避免焦慮、營養失衡所以脂肪真的很重要,千萬不要把它當減肥大敵,缺乏脂肪會肌膚乾燥無光、營養素缺乏、易怒、易躁、易餓、注意力不集中、便秘等,水煮餐真的不建議餐餐吃,攝取好的油脂,如酪梨、初榨橄欖油、椰子油、堅果類等,或是計算攝取的油脂量避免超標,才是重要的健康課題。(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眼尾見白影誤為阿飄 竟是腦腫瘤惹禍

眼尾見白影誤為阿飄 竟是腦腫瘤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51歲的江先生有糖尿病史,兩年前發現看數字時會出現重疊影像,以為只是疾病引起的視力衰退。近來工作時竟從左眼不斷看到白影,還以為看到阿飄而驚嚇不已,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是腦下垂體長了一顆巨大腫瘤,經腦神經外科醫師開刀後,順利擺脫「鬼影」糾纏。不僅視力衰退 也有性功能障礙江先生前陣子因左眼視力衰退,看東西變得很模糊,於是到鄰近眼科做檢查,醫師說應該是度數增加,後續也配了新眼鏡,但幾天後狀況仍未改善,左眼視力無法看清近處,只能看遠處,甚至某天早晨正專心工作時,眼睛旁邊忽然有一個白影,但轉過去又沒看到人,當下以為看到阿飄,嚇得趕緊到廟裡拜拜。接續他又到了眼鏡行進行驗光,沒想到檢查儀器中的數字完全看不見,老闆說,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黃斑部病變,請他再到大醫院做詳細檢查。大林慈濟醫院陳金城副院長表示,江先生除了視力大受影響外,更難以啟齒的是性功能也有障礙,一年無法行房。從核磁共振檢查影像中,確定腦下垂體腫瘤大小超過5公分,嚴重壓迫視神經,因腦下垂體位於腦部最底部的位置,位於掌管眼睛視覺的視神經交叉下方,為人體的內分泌中樞,在經鼻內視鏡手術移除腦下垂體腫瘤後,不僅擺脫阿飄陰影,也順利恢復正常性生活。腦下垂體腫瘤 女性恐不孕、無生理期陳金城副院長指出,多數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主要是內分泌不平衡及腫瘤引起,好發於成年人,若是泌乳激素分泌增加,女性恐會出現不孕、無生理期狀態,男性則也可能會有女乳症、陽痿等症狀。治療上,通常依照是否有分泌激素或壓迫視神經考慮不同治療,部分可單用藥物治療,但有些則需接受手術,或輔助電療等方式。

孩子養胖就是福氣?當心糖尿病上身

孩子養胖就是福氣?當心糖尿病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就讀國小六年級的小杰,爸媽最近注意到他愈來愈胖了,脖子和腋下總有洗不乾淨的深咖啡色紋路,於是帶小杰到兒童腸胃科減重門診就醫,沒想到卻被醫師診斷為「黑色棘皮症」,成因就是過重造成的胰島素阻抗。同時也檢測出小杰糖化血色素高達7.3%,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經治療三個月後,小杰的糖化血色素目前已降到6.7%,恢復良好。糖尿病不是大人專利 兒童也會罹病「我的孩子才小學,怎麼可能得糖尿病?」這句話是許多父母第一時間得知寶貝孩子得到糖尿病的心聲。然而根據美國近年的大型研究指出,兒童和青少年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主要原因就是兒童過重和肥胖的比例不斷增加。以台灣2015年的數據顯示,國小和國中生的過重及肥胖的比例約有3成,承受不少三高與糖尿病風險。亞東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醫師李如浩表示,許多孩子因肥胖問題導致在小時候就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原因就是因肥胖造成的胰島素阻抗,使得胰島素降低血糖的能力受到影響。第二型糖尿病的前期,為降低血糖,胰島素會試圖「以量取勝」而大量分泌,但隨疾病進展,胰島素分泌也會「精疲力竭」而不足以降下血糖,進而產生糖尿病。李如浩醫師指出,一旦血糖高到一個程度,血中的糖分便會從尿液中漏出,因此稱為糖尿病。從尿流失的糖分,除了帶走營養,也會帶走水分,因此人體會感到飢餓和口渴,進而導致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減輕的惡性循環。所幸,第二型糖尿病的藥物日新月異,許多在成人間療效斐然的新藥,也已在兒童身上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第一型?第二型?兒童糖尿病如何診斷兒童常見的糖尿病除了因肥胖導致的第二型糖尿病,還有因自體免疫而引發的第一型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因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或其他因素而被破壞殆盡,只能分泌極少量的胰島素,無法順利降低血糖,進而引發第一型糖尿病。事實上,第一型糖尿病也是青春期前的孩童最常見的糖尿病。李如浩醫師表示,並非所有過重和肥胖的兒童糖尿病患,都是第二型糖尿病。有些過重的孩子,是因為前述免疫系統破壞胰島細胞所致的第一型糖尿病;相反的,有些臨床表現特徵像是第一型糖尿病的孩子,也可能是第二型糖尿病,因此需要專門的醫師仔細評估和通盤考量,才能確實診斷並擬定最適當的治療策略。李如浩醫師也呼籲,若孩子確診糖尿病也不必灰心,配合當今的醫療及藥物,孩子的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生活仍然能過得幸福而甜蜜。

我跟媽媽借新衣穿 被攻擊愛慕虛榮!

我跟媽媽借新衣穿 被攻擊愛慕虛榮!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個孩子,不應該因為不完美而被父母攻擊;一個成年人,也不應該因為做得不好就被親朋好友指責。當懷有一顆渴望光明的心時,我們會發現,所有人都值得被好好對待。我的任何請求都會被媽媽攻擊我想起上初中的時候,學校組織冬天去北京旅遊。我想穿新衣服出門,於是問媽媽能不能穿她的羽絨服,媽媽卻憤怒地指責我:「從小愛慕虛榮,連媽媽的羽絨服都想剝奪,簡直蛇蠍心腸。」這麼可怕的罪名,忽然扣到我頭上,我頓時感覺自己犯了天大的錯。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我但凡提出一個請求,都會被媽媽惡意責難。更要命的是,那時的我,還不能區分什麼請求是過分的,什麼請求是合理的。因為任何請求都會被媽媽攻擊,我沒有機會碰觸到現實的邊界感。英國哈利王子的妻子梅根‧馬克爾出生於貧民家庭,是個不知名的演員,還是非洲裔混血。這樣一個女人,與萬眾矚目、出身高貴的王子走在一起時,卻自信滿滿、神采奕奕。這是什麼原因呢?可能是因為,梅根從小就是一個敢於提出請求的人。有一次,她看到電視上的洗滌劑廣告宣揚「女人屬於廚房」,感到很憤怒,想要為此做些什麼。梅根的爸爸鼓勵她表達自己的想法,於是她給包括當時的第一夫人希拉蕊‧柯林頓在內的很多名人都寫了信,其中很多人都回應了她,廣告公司也因此改了廣告詞。這讓梅根相信:我可以向這個世界發出聲音。這個世界是善意的、願意回應我的;即使不回應,我也不會怎麼樣。這或許就是梅根能自信滿滿地跟哈利王子走在一起的原因之一吧!而中國父母遇到這種情況,多數會數落孩子:「你太幼稚了,別癡心妄想誰會理睬你,社會就是這樣,沒事找事,遲早是會吃虧的。」這樣的回應,其實是對孩子的攻擊,讓孩子認為外部世界充滿敵意,別人不會善待自己。將媽媽的攻擊合理化,並開始自我攻擊我上小學時,曾經有一位語文老師很和善,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她。放學後,老師時常會邀請幾個住得近的孩子去她家玩,我也在其中。這段時光很難得,我在老師家體驗到了少有的輕鬆快樂的感覺。後來媽媽知道了,嚴厲地告訴我:「其實老師很討厭你去打擾她,只是礙於面子,不好拒絕你而已。你別再厚著臉皮去惹人煩了。」這樣的話,媽媽反反覆覆地說,以至於我分不清哪個是現實,哪個是假象,最後留在我心裡的,只有絕望:美好和善意是不可能的,外面的世界都討厭我。後來我升入高中,偶然間又遇到了這個語文老師,發現她懷孕了,大著肚子,一臉幸福。她熱情地邀請我和媽媽去她家吃飯,媽媽同意了,我特別高興,想把家裡的一本護理書送給老師,媽媽也同意了。可是吃完飯回家後,媽媽陰著臉,對我說:「你對小學老師這麼好有什麼用?她不可能再教你了,你還對她好,把家裡唯一一本護理書送給了她。要是你以後生病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被媽媽「洗腦」之後,我也覺得自己愚蠢可笑,「一廂情願對別人好,真是傻啊」。我內心深處藏著的一塊柔軟之地終於被絞殺了。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聯繫過這個在小學唯一給過我溫暖的老師。我提出請求,對外面的世界發出聲音,最後都遭到媽媽的惡意解讀和攻擊。這種攻擊,最終內化成我對自己的攻擊——嚴苛地要求自己必須獨立自主,恐懼向別人提出請求,恐懼表達善意,也恐懼接受善意。我對外部世界的敵意過度敏感,又毫無抵抗力。很多時候,當別人,尤其是親近的人汙衊、詆毀我時,我的反應不是反抗和捍衛自己,而是自我懷疑、自我攻擊:「我是不是真的像對方說的那麼惡劣?我是不是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如果我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我就活該被攻擊!」我已經把媽媽對我的攻擊完全合理化了,並且開始習慣性地自我攻擊。可是,人都會有不完美之處,作為身邊親近的人,發現對方有問題,不應該藉此攻擊,而應幫助對方覺察和成長。(本文摘自/創傷發生得太早──放下愛無能、自責、敵意與絕望,找回安全感與存在感/寶瓶文化)

心臟去顫器:心因性猝死“守門員”

心臟去顫器:心因性猝死“守門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因性猝死的定義是因心臟疾病所引起的非預期性的死亡,從出現症狀到死亡,只有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而猝死的患者有九成為心臟病造成,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隨著年齡的增長,猝死發生率會隨之升高。桃園國軍醫院心臟內科 黃立言主任表示,心因性猝死主要來自心室放電異常,可能會造成心律不整、心室震顫或心室頻脈,如此心臟跳動會變得混亂,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收縮,使血液輸出量下降,無法將血液送往全身,致死率相當高。鬼門關前即刻救援-植入性心臟去顫器面對這易發生猝死的患者,黃立言主任說明,通常會建議裝置去顫器(植入性心臟去顫器);植入式心臟去顫器大小如同火柴盒,植入於鎖骨下方肌肉層內,搭配與去顫器連結之導線系統(lead system),共同發揮保護作用。去顫器內含有電池及微電腦裝置,可以監控病人心跳節律並記錄心律資料。當病人發生危及生命的心室心搏過速或心室纖維顫動時,導線會將所偵測到的異常心律傳遞至去顫器電腦,接著去顫器輸出電流並由導線傳送到心臟以進行除顫,挽救生命。植入式心臟去顫器價格昂貴,但目前依健保規定適應症有條件納入健保給付,對心因性猝死患者而言是一大福音。另外針對沒有心搏過緩只需要去顫功能的患者,另有較低侵入性,無須將導線置入心臟內的全皮下心臟去顫器,提供患者另外的選擇,但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植入式心臟去顫器之日常照護須知植入式去顫器進行自動去顫治療時,患者的感受會依電流大小及患者的身體反應而定,輕則完全沒有感覺,重則如同胸口被重擊了一下。此時恰好觸碰到他人,對方只會感到輕微的電擊,但不會造成他人的傷害,而患者因電擊去顫所造成的不適一般只會維持短暫的時間。植入式心臟去顫器的日常照護,黃主任認為,若有任何不適的狀況,如發燒、心跳過快過慢、頭暈、呼吸困難或胸口悶的感覺,要立刻回診。手術三個月內避免提重物或運動,避免拉扯導線。一般來說家電用品不會影響植入式心臟去顫器,但還是要遠離高伏特電壓變電箱、強磁場、雷達天線或強輻射之處。盡量用手術另一側的方向拿行動電話或使用延長線的耳機,避免影響植入式心臟去顫器的運作。若患者需要做核磁共振檢查,在接受核磁共振以前,要先由心臟科醫師安排調整去顫器之設定。出入機場安全測試門,應先出示植入式心臟去顫器識別卡以茲證明,避免誤會。黃主任臨床上有一個案例,一位50歲男性中小企業主管因心因性猝死導致休克,送至急診室經體外電擊去顫搶救成功。之後接受心導管檢查並診斷為肥厚性心肌病變合併心室心搏過速。後來安排接受植入式心臟去顫器手術並接受適當藥物治療。手術後完全恢復日常生活與上班,也可搭飛機出國工作。黃立言主任表示,心律不整造成心因性猝死可能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時間與任何人身上,通常沒有徵兆,可謂是「無聲殺手」。而植入式心臟去顫器可以心因性猝死病人長期且持續性的監控保護。如有多重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或家族病史者,應立即就醫尋求心臟科專科醫師進行評估與治療。

總是被針對!其實是對方嫉妒心在作祟

總是被針對!其實是對方嫉妒心在作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曾經有一次,我因為聽同事指出我工作的方法有問題,因而大幅度調整工作方向。結果竟不小心聽到該名同事暗地裡對其他人說:「那傢伙明明就做得很不錯,結果我的隨便說說他竟然還當真,還蠢到去改變大方向,真是笑死我了!」我聽了臉色瞬間鐵青,同事的話迴盪在耳邊,氣到我手腳顫抖。回到家後終於止不住淚,一直想著:「為什麼?想傾聽大家的意見一起將工作做好到底哪裡錯了?」「毀謗中傷一個人的惡意難道真的存在?」這些想法縈繞腦中揮之不去,越想越鑽進死胡同。後來某天我在電視上看到動物生態節目時,恍然大悟:「啊,原來嫉妒就是動物本能的發作!」節目中經常會見到,本來溫馴的動物寶寶當嫉妒其他寶寶時,會瞬間從可愛動物變成猛獸,展開極具毀滅性攻擊的畫面。看完節目後我也回想自己曾經因為嫉妒,走路故意去擦撞公司後輩這種性格丕變為毀滅形人格的經驗。自己這樣講可能有點怪,但我平常並不是那種人,只在當下覺得後輩「跩什麼跩」、氣炸直衝腦門時,瞬間出現毀滅性人格,才做出那些平常不會做的事。當時我並不知道那種行為,稱為「嫉妒之心發作」。無自覺的嫉妒發作嫉妒發作時的特徵,就是臉會像日本傳統「能」劇所使用的面具「能面」一樣面無表情。 當我想起這件事時才意識到:「咦?嘴上講『我是為你好』而吐槽我的人,當時的臉部表情也跟能面一樣啊!」我誤以為對方是真心地在給我意見,所以才把他的話當真。這才明白對方充其量是嫉妒發作,故意講些反話來搞破壞。因為是「嫉妒發作」才變身的,這些人完全沒意識到自己「正在做一件壞事」,搞不好根本不記得這回事,還會說:「有嗎?我有說過這種話?」因為「發作」,所以就算嘴巴說出過分的話也沒有記憶,毫無「做了壞事」的自覺,甚至覺得自己愛講就講,完全無所謂。嫉妒發作時還有另一個特徵,就是當你越是在乎這些「發作」的人,他們就發作得更兇。所以,我對攻擊我的人反應越大,他們的行為就越激烈,也就是受到關注造成發作變嚴重的一種狀態。過去的我是個事事在意的窮酸鬼,因此才會以為「像我這麼小家子氣的人哪有什麼可以讓人嫉妒的?」絲毫不認為自己可能招人嫉妒,因此才把對方的話當真,以為「人家是為我好才跟我講!」對晚輩的嫉妒心理嫉妒發作的條件建立於「比自己地位低者,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因「『在我之下』的公司後輩竟知道我所不知的事?」而激起了嫉妒雷達,導致性格丕變為毀滅性人格。另一方面,我這小家子氣的個性,凡事小心翼翼又鑽牛角尖,在旁人眼裡看來就會認為「看他一付提心吊膽的樣子,這傢伙地位肯定在我之下!」如果你這時將對方的話照單全收,會讓對方發作越來越嚴重,發動的攻擊也就越來越猛烈。要是總覺得「對方是為了我好才這麼說」或「對方是為了糾正我才跟我說的」就無法從對方所說的話語中抽離。不過,「啊!就是我對嫉妒的發作所有反應,才會招致更猛烈的攻擊。」一旦清楚這個原理便能輕鬆化解對手的攻擊。因為對方的發作逐漸趨緩到最後再也不會受到攻擊。只要對對方的攻擊反應「遲鈍一點」,對方的嫉妒比較不會發作,之後「不在意」這件事也就變得相對簡單多了。(本文摘自/不在乎的勇氣:給害怕被討厭,所以虧待自己的你/三采文化)

內心空洞的女人 是渣男首選

內心空洞的女人 是渣男首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前的渣男是指喜歡女人、喜歡拿女人來說嘴的男人。一般而言,男人在當渣男的期間會百般逃避婚姻,等到要結婚的時候,就會死心「接受制裁」。然而,現在的渣男卻是仍抱著渣男心態過婚姻生活。他們只喜歡那個被女性迷戀的自己,討厭去理解迷戀自己的女性的心。他們一面心想「難纏的女人最麻煩了……」,卻還是繼續跟這些女性維持肉體關係。因為他們將女性當成「填補自己內心空洞的道具」來使用,在這種前提下的性關係,可以說是一種自慰行為。不過,這種心態跟覺得喜歡上自己的男性都很無趣,致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女人」的女性是如出一轍。渣男是藉由「得到」,高傲女則是藉由「不讓對方得到」來潛入對方內心的空洞。雖然他們也常說自己只是「貪戀肉體」,但渣男圖的也可能不只是肉體關係。他們進入那些無法自我接納的女性的內心空洞中,為的不是付出愛,而只是想胡亂攪和一番就走人。渣男不但有自戀傾向,同時也是無法接納自己的人,所以他們會在潛意識裡對迷戀自己的女人抱持恨意。他們對自己「只能搞得上這種程度的女人」感到不滿,所以也很常向不只一位女性出手。如果是能夠自我接納、珍惜自己的女性,根本不會對這樣的男人有興趣,自然就會在明白「對方無法接納自己」的當下保持距離。相反地,無法接納自己的女性會因為對方不愛自己,而在迷戀中越陷越深,並對自己遲遲無法獲得愛而百般苦惱。直到終於明白無論自己做什麼都不會有回報後,就開始憎恨對方。即使分手,對男方的迷戀和憎恨依舊留在心裡。為了報復對方,就立誓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想著「我一定要成為一個好女人給他看,讓他後悔當時沒有選我!」除此之外,也常自以為對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所謂,早就不在乎對方,結果卻又還是喜歡上其他渣男。一方面否定現在的自己、一方面又迷戀未來的自己的女性,她們不時會需要用「渣男」或「爛人」來填補內心空洞。會這樣做的原因,正是源自於自戀傾向。換句話說,無論是被女性迷上的渣男,或是迷上渣男的女性,就「想利用對方來填補自己內心空洞」這點而言,兩者所做的事情是一樣的。無論是渣男,還是無法自我接納的女性,都是在「利用」對方。(本文摘自/我主修傷心的戀愛:為什麼越受傷,越想愛;越被愛,卻越想逃?/遠流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