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孤兒的自白:我有一個家但我一無所有

孤兒的自白:我有一個家但我一無所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我們追隨自身的天命時,宇宙必然會提供機會來回應。下面的訪談資料來自於朋友所介紹的受訪者,朋友知道我對孤兒議題有興趣,便介紹他的一位同事讓我認識。受訪者告訴我他是在孤兒的狀態下長大。他的故事雖然悲戚,卻不是少見的例子。我稱呼這位中年男子為亞當,他那罹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母親未婚產下了他;生父沒有住在一起,他還想要讓孩子母親將小孩拿掉。父母兩人都被社工人員判定為「不適任父母」,於是亞當在四歲的時候被安置到寄養家庭。他的生父生母對他有過肢體虐待。亞當說,由於受虐的經驗,他有一些「痛處」,意思是指他在和他人的關係中一直感到有種容易被人傷害的感覺。不過,他學著去因應調適,現在有一分全職工作,並且指導和他一起工作的大學青年。他回憶道,當他大約七、八歲的時候,有一群男孩打匴要痛揍他一頓,情急之下,亞當決定針對其中一位男孩看看是否能逗他發笑,結果竟然成功了,而且令他訝異的是,其他人也不再找他麻煩了。因為能夠善用幽默感,他了解到,如果人們心情很好,就不會傷害他。但是,有時候他在人際關係中不適合開玩笑的情況下過度使用幽默感,即時面對家庭關係時也是如此。他透露,幽默感成了他的保護之道,又說:「真正的我是脆弱的、害怕的。」雖然他完全不記得小時候與親生父母一起生活的經驗,但他不時幻想著有家的好處與壞處。從他的角度來看,不管怎樣,有個家其實不算是件好事,因為在他的經驗中大人是施虐者、不堅定,而且不尊重孩子。這個例子正顯示出,兒童以往被撫養長大的方式所留下的痕跡,如何回來作祟,如果父母親缺乏同理孩子的能力,就更是如此。亞當在十幾歲的時候住到孤兒院裡,他在那裡學會說各式南腔北調、學會如何打贏架,以及如何和不同種族的人互動。接下來他去到了一間收容中心,在那裡他知道自己絕不會離開去尋找新的家庭和朋友;他瞭解到,那就像從已知踏向可能更悲慘的未知一樣。為了自己,他學會「按照規矩行事」,因為那樣「你就能避開陷阱」。他開始進入職場之後,會告訴聘僱他的人「請付給我值得的薪水」。他努力工作,從中找到了歸屬感。他說:「我屬於工人這一部族。」而且因為他與家庭沒有聯繫,這就成了他的家。真理和誠實的價值對他來說十分重要,儘管他小時候曾和親生父親有過一次接觸經驗,那時父親來探視他的同時想要教他行竊。不過亞當並沒有成為竊賊,因為他的人際互動經驗教導他要自我控制以及如何與他人相處。想要有歸屬感的需求遠遠勝過擁有物質商品的短暫收穫。因著這樣的經歷,他覺得現在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生存。這就是孤兒的苦澀處境,他必須依靠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以求生存。亞當的工作職責類似工頭的角色,他將那些為他工作的弱勢青年看待成「被折彎的樹」,他說有些人「你就是沒法將他拉直」。但是他相信,如果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內心奮戰,那麼他們就有挺直的一天。對於他自己,他領悟到「有『一個你』是你展現給世人看的,然後有『一個你』是你真正的樣子,而當你變成一個只求存活的人時,那不會是你真正的樣子。」亞當已經結婚生子,他告訴我:「我有一個家庭,但我一無所有。」這句話描述了他所感受到的孤獨。但是他很早以前就不得不阻斷自己觸及自己的真實情感,因為「我不想看到我內在的惡魔」。這是某些孤兒揮之不去的恐懼──那些孤獨、絕望和不安全感,尤其是身旁無一人能與之分享這些經驗的時候。(本文摘自/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心靈工坊)

投入女孩們的職業 男孩也能發光

投入女孩們的職業 男孩也能發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你兒子的學業表現不怎樣,他的工作特別有可能被外包。健康照護產業有許多不會被外包的工作,這類工作不需要高學歷,也適合男性,例如緊急救護技術員和放射師等。還有其他許多傳統上由女性擔任的健康相關職業,是無法外包、不需要高學歷、薪水也不錯的:口腔衛生師(註)、按摩治療師、內科助理。口腔衛生師的平均年薪為7萬2千美元,是牙醫助理的2倍;但男性口腔衛生師很容易被歧視,因為某些病患只願意讓女性衛生師將手指放入口中。同樣的問題在按摩治療師身上也可看見,但如果你兒子的身體強壯,一般大眾對深層組織按摩的需求會讓他很受歡迎。雖然按摩治療師的平均年薪是4萬8千美元,但很多獨立開業的按摩治療師時薪可以達到80美元,工作時間也很有彈性。如果你的兒子選在高級社區執業,他的顧客通常會願意支付更高的費用。男性內科助理比較沒有被歧視的問題,平均年薪是10萬美元以上。對上學沒興趣的男孩,不妨找個可以發展成未來職業的興趣。舉例來說,亞當向來和學校磁場不合,但爸媽注意到他對身心障礙鄰居特別照顧,同時發現居家照護產業每年成長近40%,他們帶亞當去拜訪長者朋友。亞當知道自己被需要時,眼中露出興奮光芒。不重視職業教育,將嚴重傷害學業成績不佳的兒子們。對多數家庭來說,減少職業教育讓大家覺得這些男孩們的需求(包括男孩本身)是可以丟棄的。但是看看日本成功的職業教育:99.6%的職校畢業生都能找到工作。明瞭未來機會的老師,也能用類似資訊幫助男孩填補失落的目標感。布蘭登回憶道:「我天生就不是上學的料,但大家都說我很會與人相處。有一天,老師在課堂上說:未來世界需要男人當小學老師和社工。在我要離開教室時,她叫住我,說她在說那句話的時候,想到的是我。讓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最後我上了大學,拿到小學老師的證照。」正是因為如此,我們需要平權法案、補助金和獎學金,來幫助像亞當和布蘭登這樣的男孩進入傳統上以女性為主的行業。平權法案給的不只是機會,獎學金也不只是給錢,它們是個社會暗示—男性們,我們需要你們加入社工行列、加入小學。兒子聽到的社會暗示不再是「國家需要你的身體」,而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的社會,需要你的腦袋」。註:dental hygienist,是具有專業證照的牙科專業人員,主要工作為預防民眾口腔疾病,從事口腔衛生的相關技能。台灣尚未有此行業。(本文摘自/男孩危機:偽單親、兩性失衡、缺乏競爭力,兒子的未來正在崩解,我們該如何出手相助?/三采文化)

料理人氣部落客 初次做菜狗狗也拒吃

料理人氣部落客 初次做菜狗狗也拒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成為SOHO族後,時間變多了,於是開始做料理,為當時還是男朋友的丈夫做料理。第一次做出來的料理只能用淒慘兩個字來形容,連狗都拒絕吃吧!於是下定決心認真學做料理。最初娘家的人也都拒絕吃我做的菜,唯獨只有先生會毫不猶豫地吃下去。如今回想當時情形,先生說:「沒辦法啊,沒人願意當白老鼠,只好我來犧牲。不過若再重來一次,我可能做不到!所以偶爾也會對先生感到很抱歉,他吃下無數怪異的菜餚。因為我們全家人比較喜歡在家用餐,同時也提供我提升烹調實力的機會,愈煮也就愈得心應手了。這本書我想寫給像我一樣不會做料理的人,希望有天他們也能感受到烹調實力提升的成就感,以及做料理的過程是多麼令人喜悅。這本書要分享只要利用家裡垂手可得的食材,就能輕鬆做出美味料理的秘訣,並且想要告訴各位做料理真的是很愉快的一件事。不要因為不會做,就不嘗試而直接放棄。只要帶著愉快、幸福、期待等心情,就能做出美味的料理。若帶著厭煩、嫌惡等負面情緒而隨便亂做,這種心情也將會反映在料理上,而使料理難以下嚥。哼著歌、帶著誠意來切食材、烹煮食物,才會做出很好吃的理。每當聽到吃著我做的菜的先生和孩子說:「哇∼好好吃哦!」瞬間就會感到很幸福呢!【雞蛋炒飯披薩】食材墨西哥玉米薄餅1片、洋蔥2/3顆、飯1/2碗、番茄醬3大匙、披薩起司適量、雞蛋1顆。作法1.在平底鍋中,加入切碎的洋蔥和青椒拌炒。2.在步驟1中,加入冷飯和番茄醬拌炒。3.在平底盤中,放入墨西哥玉米薄餅後,再加入步驟2食材擺放均勻。4.在步驟3的食材上,打入1顆雞蛋,撒上披薩起司。5.在烤箱中,放入步驟4的平底盤烘焙至起司熔化。若希望蛋黃煮熟,可以再放入微波爐中加熱1分30秒左右。歡歡仙子的烹調小叮嚀1在內餡上,再多加入火腿、玉米罐頭等其他食材,味道會更好。2在墨西哥玉米薄餅上,先撒上些許的披薩起司,再擺上飯,那麼飯和薄餅就會自然黏著在一起。3讓不愛吃蔬菜的孩子們動手將蔬菜擺放在薄餅上時,可以讓孩子們喜歡上蔬菜。4可以用有蓋的平底鍋代替烤箱。【紫蘇葉包飯】食材滾水燙過的紫蘇葉26片、飯1碗、麻油1小匙、麻油1/2小匙、泡菜2把、培根5片。作法1.在滾水中,放入紫蘇葉稍微燙一下後,迅速撈起,用冷水沖洗、瀝乾水份。2.在平底鍋中,放入切成適當大小的培根片拌炒。3.再放入切碎的泡菜和麻油一起拌炒。4.將兩片去蒂的紫蘇葉疊放,在其上放入以芝麻油攪拌均勻的飯,再放入培根和泡菜,捲成圓筒狀即可享用囉!歡歡仙子的烹調小叮嚀1在味道過酸的泡菜中,放入少許糖,可降低酸度。2除了培根和泡菜外,可依個人喜好,選用其他食材製作成其他口味的紫蘇葉包飯。【黑輪起司燒】食材方形黑輪3片、一般起司3片、雞蛋2顆、麵粉少許。作法1.在滾水中,放入方形黑輪片燙煮一下。2.在黑輪外層,裹上麵粉。3.在步驟2的食材上,擺放一片起司,並進行對摺。4.在步驟3的食材外層,裹上蛋液。5.在平底鍋中,放入步驟4的食材,以小火煎至呈金黃色。歡歡仙子的烹調小叮嚀1也可利用兒童吃的淡口味起司作為食材。2在煎的過程中,需用鏟子用力壓食材,起司才會附著在黑輪上。在壓的過程中,力道需控制得宜,才不會導致食材碎裂。(本文摘自/歡歡馬麻教你做小孩最愛的50道點心料理/橙實文化)

減肥必知!四種控制熱量茶飲

減肥必知!四種控制熱量茶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若是撇開加糖後導致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喝茶對於人體其實有諸多好處,除了提神醒腦、讓人神清氣爽外,還可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病變、提升免疫力。四種原味茶,越喝越瘦容易心悸的人,可選擇微糖以平衡咖啡因濃度(歐盟建議一天咖啡因攝取量不得超過 300 毫克);若擔心茶葉有農藥殘留,可確認店家是否出具檢驗報告書。自己在家泡茶時,建議煮 15 分鐘,並於 60 分鐘內喝完,茶湯才不會受環境因素影響而變質。以下是我建議減重者飲用的四種原味茶飲。1)綠茶/富含兒茶素,目前已知的兒茶素類型有十餘種,其中最主要的兩大類型為「酯型兒茶素」與「游離型兒茶素」,可協助身體抗氧化、清除自由基。2)紅茶/紅茶的咖啡因含量雖為茶葉之冠(約為黑咖啡的二分之一),但由於製作過程經過完全發酵,因此較不傷胃。3)烏龍茶/含有烏龍茶多酚,研究證實可以降低黑色素生成,且有美白效果。4)麥茶、普洱茶/幾乎不含咖啡因,因此很適合容易失眠的人,但由於不含茶多酚,對於減重與美白較無效果。茶葉的發酵程度越低,保留的營養素就越多,因此綠茶、煎茶等未發酵茶葉,營養價值就比全發酵的紅茶來得高。現在手搖飲店煮茶的溫度,約控制在80度C至 95 度C,有的店家還會使用冷卻機一邊浸泡茶葉、一邊降溫,藉此保存較多的營養素。下回大家在買飲料時,不妨注意觀察一下店家的製茶方式。

小葉菜類蔬菜這樣洗 擺脫農藥陰影

小葉菜類蔬菜這樣洗 擺脫農藥陰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小葉菜類可用葉片的大小區分為兩類,其清洗的方式各有不同,在此先說明葉面較大的種類,如小白菜、青江菜等,食用部分包括葉部、葉柄、嫩莖等植物營養生長的部分,全株除根部外,幾乎皆可食用。小白菜、青江菜、菠菜 及萵苣、紅鳳菜、油菜、芥藍菜等葉面較大的葉菜類採收的時候,長出的葉片多寡、大小及重量,關乎產量的因素,而品質則著重在鮮嫩爽脆。一般農民在採收時,並未有明確的產量或品質標準,若提早採收,新生葉片較鮮嫩,但葉片小又比較少,重量自然不重;相反地,如果重量較重,又可能吃起來不夠鮮脆……何時採收全靠農民自己掌握。由於小葉菜類生長期的長短會受到光照、溫度、水分、養分等條件所影響,有時在夏季生長條件很好的狀況下,二十天左右即可採收。在這麼短的栽培期使用農藥,必須以安全採收期極短的藥劑為主。但也因為沒有固定的採收時間,有時甚至會提前採收,所以常有農藥殘留抽檢不合格的事件傳出,在清洗上要特別注意。【這樣洗才乾淨】切除:處理小葉菜類中葉面較大的蔬菜時,要注意買回來後,根部先沖洗一下,然後才將接近根部處切除。搓洗:接著把葉片一片一片剝開,置於水龍頭下用小水流沖洗。因葉菜類基部容易積汙,所以沖洗時,以葉朝上、柄朝下的方式,同時,以手指輕輕搓洗葉柄部分,將所有葉片的葉柄搓洗完畢,再全部快速沖洗一次,然後瀝乾,即可做料理。【農藥如何殘留】系統型藥劑食用部位主要為葉部,也可以說是生長在地面上的全部,系統型藥劑無法因擴散而降低風險,所以要特別注意系統型藥劑的殘留。最好能在購買時,選擇合乎安全採收期規定的農產品,或購買有標章認證的蔬菜。尤其這類蔬菜中有以生菜方式食用的品項,例如萵苣,由於少了加熱增加藥劑消散的步驟,更需要特別留意採購時的品質要求。接觸型藥劑如果需要施用接觸型的農藥,噴灑範圍會遍及整個葉面,也就是我們食用的部分,再加上不像包葉菜類有層層葉片包圍,食用部位就直接暴露在藥劑下,而藥劑配方也以盡量朝能有效附著在葉面上去設計,因此附著量非常可觀,清洗時除了使用流動的水外,還要仔細搓洗。茼蒿、空心菜、龍鬚菜 及地瓜葉、芹菜、山茼蒿、芫荽、九層塔、香椿等葉面較小較嫩的葉菜類小葉菜類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吃到的「綠色蔬菜」,有的葉片大,有的葉面細小,因此清洗方式有所不同,在本篇中以葉面較細小的葉菜為主。這類蔬菜主要食用莖、葉或陸續摘取的嫩葉,如地瓜葉、空心菜,都是便宜又常見的蔬菜,無論是家庭或餐廳,甚至小攤販上都能經常吃到,也是夏季的主要蔬菜。不過,葉菜類食用部分幾乎是農作物地面上的全部,從莖到葉都可食用,農藥殘留不可避免。每逢冬季,茼蒿菜常常伴隨著農藥殘留的新聞與火鍋一起上市,使民眾在大快朵頤之際,不免也感到提心吊膽。此外,還有些不是整株收成,而是陸續採收細嫩葉部,就可能會產生連續採收型作物的問題。葉面小的蔬菜,葉子柔軟細嫩,很難以搓洗方式洗淨,但也不可因為葉子小就掉以輕心,可以加上浸泡的方式,幫助農藥溶出。建議在料理這類葉菜時,最好提前處理,不要在下鍋前才急急忙忙地隨便沖洗。要記得先經過沖洗、浸泡,將青菜洗乾淨,再開始摘除老葉與切段的作業。【這樣洗才乾淨】切除:近根部的部位先用清水沖洗乾淨,然後切除。市面上販賣的空心菜與地瓜葉等根部已經切除的種類,買回來之後最好再切除一小段。沖洗:由於葉子細嫩,稍用手搓就會破裂,有的放在水龍頭下沖洗,仍然無法展開細葉。此時,可加上水盆的輔助,開著水龍頭,以小水流慢慢注入水盆,然後先取三至五片葉的量,手握葉柄部分,將葉面倒置於水中,一面攪動一面沖洗,如果水變得太髒就倒掉,再接水反覆數次,直到洗去上面的泥沙與部分農藥。浸泡:接著把所有的菜放到盆中,將水蓋過青菜浸泡約二十分鐘。浸泡時,可以稍微用手輕按,讓菜在水中利用壓力和浮力清洗表面。建議期間換水數次。【農藥如何殘留】系統型藥劑食用部位主要為莖、葉,也可以說是地面上的全部,系統型藥劑無法經由分散降低風險,最好購買時就選擇合乎安全採收期規定的農產品,或者購買有標章認證的蔬菜。接觸型藥劑如果是以噴灑接觸型農藥來保護蔬菜,噴灑的範圍通常會遍及整個葉面,由於不像包葉菜類有層層包圍的外葉,我們所食用的部位就直接暴露在藥劑下。為了有良好的保護效果,藥劑配方需要能有效附著在葉面上,因此葉子上的農藥附著量非常可觀。清洗時,除了用流動的水外,還要多沖洗幾次。(本文摘自/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家庭必備!學會洗泡刷,減少蔬果農藥殘留,確保全家人健康/商周出版)

對抗習慣動作 和痠痛藥布說再見!

對抗習慣動作 和痠痛藥布說再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總是在傍晚時分,從鄰居家傳來陣陣的琴聲,已經聽過許多遍的練習曲,偶而夾雜著小小的失誤,一遍遍、不間斷地苦練多年,最後站在舞台上發光,接受觀眾們熱情的掌聲。然而,在辛苦努力的背後,是音樂家們都要面臨職業傷害的問題……。音樂家的職業病,拮抗動作解決煩惱吉他一直以來都是許多人喜歡的樂器,有一些人也會選擇加入吉他社學習吉他,成為他們的第一項樂器。那麼,是否有人注意到台上發光發熱的吉他手,他的左手是什麼樣的姿勢呢?吉他手將左手按在弦上,這剛好就跟前一章節提到的敲打鍵盤相反,手掌是朝上的,所以他用的就是另一個肌群,主要是外轉,長久之後,彈吉他的左手可能就會出現一些痠痛情況。舉凡這類吉他手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首先,按壓琴弦因為左手掌心是朝天的方向,是外轉的動作,接著移動到外側的弦上,肩胛骨呈現內收的姿態,所以吉他手經常有肩膀外轉、肩胛骨內收的問題。如此一來,就會常常造成某一肌群緊繃導致肩膀痠痛。諸如此類的病人,他不會準確地說是肩膀後面痛,可能只會表示:「醫生,我的肩膀好痠、好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牽扯到的就是旋轉肌的兩塊肌肉――棘下肌和小圓肌。像這樣的病人,我們就要回過頭來,做出打電腦的姿勢,往自己的身體內側做動作,手掌要朝下,做內轉的姿勢,這樣子就可以讓小圓肌跟棘下肌放鬆;而肩胛骨內收則會導致菱形肌的攣縮,造成肩胛骨內側會疼痛,也就是俗稱的「膏肓痛」。再來就是小提琴家,他們又比吉他手多了脖子的問題。由於小提琴家通常要以左頸固定琴身,側著頭進行演出,長期下來,脖子就會容易緊繃。為了要讓頸部肌肉放鬆,需要將脖子往右邊的方向伸展,肌肉拮抗,放鬆回來。因為,小提琴家需要使用脖子及肩膀,將小提琴夾住,姿勢就像是夾著電話筒講話一樣,於是連接脖子及肩膀肌肉群(斜方肌及提肩胛肌)會呈現攣縮狀態,這時候患者需要做的是:往另一側偏回來,這就是一個互相拮抗的概念。投手肩膀一受傷,運動生涯即夢碎?我遇過在菜市場剁豬肉的病友,當他們剁到大骨時,手抬起來,再大力地剁下去。大家可以試試這個「剁」的動作,手會先高舉過頭,然後肩膀外轉,增加剁下的力道,因此常會遇到痠痛的問題,經常在肩膀上貼滿了「痠痛藥布」。其實,不只是豬肉攤販,如果平時的職業,需要運用相似的動作,也都會有同樣的症狀發生,譬如斬雞頭、打樁的工人、棒球投手,又或者是網球員擊發球的姿勢,都會造成外展外轉的情形。剁豬肉的動作,就是將手抬起之後剁下,這個動作就像是棒球投手的投球姿勢。如果你看過棒球比賽,可以觀察看看,棒球投手每次投球時,都要高舉手臂蓄力之後,將肩膀過度外轉以增加投球的力道,這是投球瞬間最重要的時刻,也是最容易受傷的時刻。這個動作包含了「上臂外轉」與「肩胛骨外展及外旋」,因此對肩膀的負荷極大,可能產生投手肩等運動傷害,嚴重的話,也會影響到選手的運動生涯。有些棒球投手喜歡投變化球,外轉的角度更大,有時會有半脫臼的情況,整個脫臼比較少見。可能肱骨頭會跑出來一點點,甚至會夾到肱二頭肌肌腱或是關節唇。因此,若棒球投手的暖身運動沒有做足夠時,就會很容易受傷,對運動生涯有極高的風險。所以,建議這些相關職業的人,手需要反向做內轉及肩胛骨內收(抬頭挺胸)的動作,如此一來,才會讓肩胛骨比較平衡,跟「痠痛藥布」Say Goodbye!站衛兵姿勢,不做小心提前退休!從事各種職業,一定會使用到骨骼肌肉,不管是坐在辦公室的勞心工作,或是曝曬在烈日下的勞力行業,只要維持同樣姿勢太久,包括肌肉、肌腱、韌帶、關節都會產生疲勞。舉凡搬家工人、公車司機、聯結車司機,以及卡車司機,因為大客車有別於轎車,方向盤通常很大一個,需要做到幾乎是「環抱方向盤」的動作,這時候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司機們在駕駛著大客車時,環抱著方向盤,這就是所謂「肩胛骨外展」的動作。我會建議,司機們可以在停等紅燈的空檔,做站衛兵抬頭挺胸的姿勢,把肩關節的外展肌群拮抗放鬆回來。而搬家工人的話,我常常叫他們做聳肩、縮脖子、聳肩、縮脖子的循環動作,其實就是在放鬆肌肉。「聳肩」尤其重要,縮脖子會動到另外的頸部肌肉,就依病患各別的狀況進行評估。肩膀的疾病很煩人,又容易復發,雖然不至於致命,但光是影響到生活品質及工作,就令人受不了。因此,這可以說是好解決的毛病,也可以說是頑固的疾病。每個人都為了生活而刻苦耐勞,經常覺得一點小病算不了什麼,不過骨骼肌肉系統是身體的勞動部門,長年幫助我們完成許多工作,唯有善待它,它可以為我們終生效勞,毫無怨言,一旦它罷工了,你就得受苦動手術或提前退休了。(本文摘自/超前部署!遠離「肩」苦人生,骨科醫師的肌肉反向拮抗術/博思智庫)

吃粽3招甩油!熱量最肥竟不是三層肉

吃粽3招甩油!熱量最肥竟不是三層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端午節粽葉飄香,當然要享受各式粽子過佳節。不過,粽子裡頭高油、高熱量的餡料遇上糯米吸油,讓每顆粽的熱量500大卡起跳,小心體重悄悄激增。陳扆洵營養師表示,3個甩油原則學起來,才能享受粽子的同時減低熱量負擔,因為粽子中熱量最肥的餡料,不是只有三層肉!糯米吸油熱量最高 其次為NG餡料以北部粽為例,炒過的鹹蛋黃、三層肉、香菇,餡料熱量不低,加上油飯口感來自大火與油炒過的糯米,澱粉吸附油脂下肚,讓原先等於一碗飯的熱量瞬間翻倍,不得不小心。南部粽多清蒸較清淡,也要小心攝取太多油脂類的花生(或花生粉)及沾醬;吃素粽的民眾,則要注意素肉、素火腿等超高加工肉品,鈉含量過高會增加身體負擔、容易水腫、電解質不平衡。過節吃粽不想增重,還可以怎麼做呢?1.自製多穀、高纖餡料 熱量減半助腸胃蠕動粽子是澱粉、油脂和肉組成,缺乏蔬菜與纖維,建議將糯米減半,改以小米、燕麥、藜麥、糙米等雜糧替代;餡料可以挑纖維質高的筍絲、杏鮑菇、胡蘿蔔絲,喜歡有嚼勁的民眾,也可以加入蒟蒻等低熱量食材當餡料,或使用低熱量的蒟蒻米降低澱粉與熱量。如此一來可以提升2、3倍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也改善傳統粽子中,糯米較難消化的特性,老少咸宜。2.甜粽、鹼粽要限量少沾醬 小心隱藏熱量甜粽與鹼粽單一顆的熱量較鹹粽少,但是每100公克仍有100-200大卡的熱量(不含沾醬、糖漿),若是加上砂糖、蜂蜜等精緻糖等「隱藏熱量」,體重又要增加了。陳扆洵營養師建議「每日限量攝取」並扣除一部分正餐的飯量,是維持熱量不爆卡的上上策。3.先喝湯先吃菜 再吃粽子零負擔吃粽子前30分鐘,先吃點奇異果、鳳梨等助消化的水果,掌握端午節飲食順序:先喝湯,吃半碗的蔬菜增加飽足感,最後再吃粽子,並搭配上述原則,闔家享佳節美食又不會增加體重喔!陳扆洵營養師提醒,患有消化道潰瘍、逆流性食道炎、膽結石、腸胃道消化不易、三高慢性病患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或是消化較慢的長輩,儘量在日間吃粽子,晚餐之後則盡量避免,食用份量上要控制,細嚼慢嚥、淺嘗即止。

爺奶學包粽 好玩又能練習手指靈活

爺奶學包粽 好玩又能練習手指靈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端午節不包粽子就沒過節味,豐原醫院附設護理之家在端午前夕舉辦「長者包粽」活動,由社工師教爺爺奶奶包粽子,並將裡面的餡料食材換成容易入口的糖果餅乾,體驗不同粽料包法。餅乾糖果當餡料 避免油膩膩豐原醫院社工師劉孟欣表示:小時候看著很多人跟媽媽包粽子,媽媽包粽子的速度又很快,每顆粽子包起來有菱有角超厲害,因此跟著學習,記得第一次練習就包了1000顆,從沒有菱角的粽子,慢慢修正到自己滿意,這一包已經10年。今年護理之家護理長想在端午佳節前夕安排懷舊風,於是提議包粽子體驗,將粽子裡的豬肉、糯米等餡料,換成坊間常見的餅乾糖果,劉孟欣也親自教導爺爺奶奶及護專實習學生,讓爺爺奶奶在包粽子時,不只不會弄得油膩膩,也可以裝進喜歡吃的糖果餅乾,不至於讓不易消化的糯米體,造成爺奶飲食困擾又能體驗包粽子的樂趣。折粽葉、綁繩還能訓練手眼協調豐原醫院附設護理之家護理長林汝虹表示,住在護理之家的爺爺奶奶們知道有包粽子活動都非常期待,當粽葉拿到他們面前,還有爺爺聞一聞粽葉,即使不太會包,也在社工教學下,慢慢完成一顆屬於自己的粽子,甚至還有阿嬤包上癮,跟學生說還想再多包幾顆,並分享當年自己年輕時包粽子的趣事。豐原醫院復健科主任蘇希洵表示,折粽葉、食材封口、綁繩、打結等包粽子動作,看似簡單卻能藉機訓練長者的手指靈活度,及手眼協調功能,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者來說是項不錯的活動。

胰臟癌造成腸阻塞 廚師切4器官保命

胰臟癌造成腸阻塞 廚師切4器官保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5歲的廚師年輕時喜愛飲酒,戒酒超過10年,但半年來食欲不振、腹部悶痛,但沒有去看醫師,直到最近連續一星期一吃東西就肚子脹痛,甚至到後來無法排氣、排便才到醫院急診,經過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是胰臟尾部有腫瘤侵犯到大腸造成急性腸阻塞,以至於無法排便。先做人工肛門幫腸道減壓 再切病灶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邵彥誠指出,此病患胰臟尾部有約5X3公分腫瘤,且侵犯到脾臟、橫結腸及胃,手術工程浩大,首先緊急幫病患做人工肛門手術,幫助腸道減壓,經過一星期後,以3D 腹腔鏡手術移除人工肛門及切除四個器官,一共切除脾臟、約10公分胰臟尾部、約70公分大腸及部分的胃,手術執行約8小時,因傷口小,恢復快,病患隔天就下床,目前已經恢復正常飲食、正常排便。食欲不振且未排氣排便 應留意警訊邵彥誠醫師強調,民眾一旦發現食欲不振,尤其沒有正常排氣、排便,一定要儘早就醫,千萬不要拖。該病患手術前,大腸鏡明顯可見大腸受到胰臟腫瘤的壓迫而嚴重狹窄,身體不適長達一個月都未就醫,如果當初有提早就醫,則不需緊急人工肛門手術。

1歲寶寶吃蜂蜜 小心肉毒桿菌致命!

1歲寶寶吃蜂蜜 小心肉毒桿菌致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香甜蜂蜜不管是單吃或泡蜂蜜水,廣受大眾喜愛,但小心1歲以下嬰幼兒食用後,可能因為肉毒桿菌致命!營養師表示,前幾年,日本與香港發生幼兒喝蜂蜜水死亡案例,就是因為蜂蜜裡的肉毒桿菌孢子,導致嬰幼兒腸胃道無法吸收而致命。國內也曾有6週大的嬰兒肉毒桿菌中毒個案,出現肌肉張力低下症狀,尤其是頭頸部出現後仰情形,不可不慎。肉毒桿菌屬神經毒素 易侵襲腸胃道及免疫系統為什麼嬰幼兒不適合吃蜂蜜?營養師李芷薇指出,蜂蜜濃稠氧氣成分少,而肉毒桿菌特別喜歡無氧環境,因此不少肉毒桿菌孢子會住在蜂蜜裡,多數大人因免疫系統及腸胃道消化系統穩定,吃下去沒有問題;但1歲以下嬰幼兒,因器官尚未發育完全,一旦吃下含有肉毒桿菌孢子的蜂蜜,恐怕難以挽救憾事。許多家長或長輩都以為蜂蜜百利無一害,不給小朋友喝糖水,以蜂蜜水取代,卻疏忽掉背後潛藏的危機。李芷薇指出,肉毒桿菌屬於神經毒素,容易侵襲腸胃道及免疫系統,使得神經無法正常運作,導致腸道的肌肉及免疫系統,全部被擊垮,幼兒更須留意。食用蜂蜜後幼兒昏睡、倦怠 家長小心留意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腸道型肉毒桿菌症其症狀從便秘開始,昏睡、倦怠、食欲不振、眼瞼下垂、吞嚥物困難、失去頭部控制、肌肉張力低下及全身性虛弱,有時會發展至呼吸無力衰竭而死亡。此症有很廣泛的特徵及嚴重程度,從輕微至突然死亡。大部分嬰兒肉毒桿菌症為A或B型毒素引起,神經性症狀通常於12至36小時間出現,也有數天後才發作,潛伏期越短病情通常愈嚴重,死亡率愈高。李芷薇建議,1歲後再吃含有蜂蜜成分的製品,若父母不放心,不妨延至2歲後,再讓幼童食用蜂製品。(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