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新手爸爸寵兒抱整晚 網球肘痛到掉淚

新手爸爸寵兒抱整晚 網球肘痛到掉淚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0歲謝先生終於當爸爸,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抱小孩,因為姿勢不正確,使前臂外側痠痛,漸漸延伸至手肘產生劇烈疼痛,每當小孩討抱,也只得忍痛拒絕,起先透過貼藥布、各式按摩、整復推拿等方式治療皆不見效,改透過乾針治療後,謝先生網球肘症狀大幅改善,終於又能和孩子玩成一片。 細針刺激痛點 乾針治療緩解疼痛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患者為工程師,每天使用電腦超過10小時,手臂本來就有痠軟疼痛的問題,又加上抱孩子姿勢不正確,使症狀更加惡化,手肘經常產生劇烈疼痛,確診為網球肘。期間嘗試各種療法均不見效,但為了盡快擁抱孩子,原本十分畏懼扎針的他,鼓起勇氣嘗試乾針療法,沒想到治療兩次後疼痛感完全消除。 網球肘又稱為「肱骨外上髁炎」,好發於長期使用電腦者、打高爾夫球、反覆搬東西、鎖螺絲的工人、勾著菜籃的主婦等,以謝先生的狀況來說,因長期使用電腦、抱小孩,導致過度使用手腕伸展肌,造成此肌肉靠近手肘的肌腱發炎,若沒有對症下藥,將會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 周立偉醫師指出,治療網球肘的方式包括熱敷、電療、超音波治療、低能量雷射等,有時會合併使用止痛藥或注射類固醇,因謝先生的症狀長達三個月沒有改善,決定採取乾針治療,透過醫師徒手診斷出正確的病發肌肉,再以細針精準刺到激痛點,產生肌肉跳躍,藉以關閉疼痛點,停止肌肉筋膜發炎反應,使肌筋膜系統自主排列修復,即可改善疼痛,因過程中不加任何藥物,故名為乾針。 避免過度負重、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某些特殊部位肌肉,如頸部、手臂的小肌肉群,或胸背肌肉群引起的肌筋膜疼痛症,因不易以徒手方式精確定位,且治療過程中可能有氣胸出血之虞,為安全起見,會搭配高頻率的軟組織超音波,觀察針刺的深度與範圍,避免傷害附近神經血管及深層臟器,也能藉此監測局部組織血流量的變化,以確定療效。 周立偉醫師提醒,民眾平時應避免過度負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否則網球肘仍有可能找上門,建議民眾若疼痛狀況超過一星期,就應赴醫檢查,以加速症狀恢復。 

怕腰子壞掉 糖尿病5年沒吃藥險洗腎

怕腰子壞掉 糖尿病5年沒吃藥險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深怕吃西藥「腰子會壞掉」,一名55歲的男性糖尿病患,長達5年也沒看過醫師、也沒吃藥,平常只靠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近來連續兩周食欲不振,還出現雙腳浮腫的現象,這才到醫院求診,檢查血糖雖然正常,但肌酸酐高達8毫克/毫升(正常值約1),同時合併嚴重貧血、酸血症、營養不良和高血鉀,還好經過藥物控制後,尚不需要洗腎。血糖控制好 可減緩慢性腎臟病進展根據健保署公布最新資料,2019年健保費用支出最多的單一疾病正是「慢性腎臟病」,耗用約533億元;而台灣目前有約9.2萬人接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洗腎費用估計就超過460億元。但民眾對於腎臟病的誤解,有時反而加重疾病進展速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腎臟內科醫師吳岳霖表示,統計發現,近幾年新的洗腎患者中,超過一半為糖尿病所引起,實證醫學已經清楚指出,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大幅減少慢性腎臟病進展,進而減少洗腎機會。隨著時代進步,糖尿病藥物越來越多樣,副作用也少,千萬不要因為擔心藥物副作用造成腎臟傷害,而忌諱就醫,否則可能讓腎臟病進展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泡、水、高、貧、倦」自我評估5字訣怎麼知道自己有腎臟病呢?吳岳霖醫師指出,最簡單辦法就是抽血和驗尿,也有簡單5字訣「泡、水、高、貧、倦」可以在家裡自我評估:「泡」有泡泡尿,尤其是這些泡沫持續不消失;「水」腳有水腫,用手壓下去之後會凹陷,不會馬上回彈;「高」血壓變高;「貧」貧血,臉色蒼白或是容易頭暈;「倦」體力差,特別容易感覺累。當有這些現象出現時,不要驚慌而不敢就醫,早期發現、早期介入,配合醫護團隊和謹守飲食藥物原則,病情都能得到良好控制。

一運動就喘?心肺復健幫你找回活力

一運動就喘?心肺復健幫你找回活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肺復健不只適用心肺疾病患者!台灣心肺復健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榮總復健部周正亮主任表示,心肺復健服務對象非常廣泛,不論正常人或病人都適用,只需前往復健科進行「運動心肺功能測試」,就能得到一張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鼓勵所有民眾都要積極活動,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不僅提升日常生活品質,還能降低疾病的惡化與復發。心肺復健人人適用 個別化的運動處方周正亮表示,心肺復健主要是針對個人狀況及運動危險因子做詳細評估,根據個別化評估結果,提出適當的運動處方及活動建議量。在安全活動範圍下,提升體適能和增加心肺耐力,心肺復健不見得能改善所有的心肺疾病,卻可以提升生活品質,降低疾病惡化風險。周正亮指出,一般人以為心肺復健只限於心肺疾病的患者,這是錯誤觀念,廣義來說,心肺復健適用於正常人,只要通過心肺復健的介入和評估,一般民眾也能得知適宜的運動活動量;若是心肺復健的病人,則可以在疾病的限制下找出合理的運動處方,得到安全有效的運動訓練。心肺復健族群歸類以下幾類:1.健康正常人:依照個人活動量,提出合理的評估和健康體適能。周正亮說明,不少人認為喘一定是心臟問題,如果活動中出現喘的感覺,不一定皆由心臟引起,有些是肺臟或周邊血液循環不足,比如貧血、血氧功能不足,跑步就會喘,甚至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假喘,一定要經過客觀的臨床測試,釐清造成喘的原因。2.兒童心臟病:不開刀情況下,不代表完全不能動,建議藉由心肺復健評估和訓練,依據個別狀況予以適當的運動量及安全的生活指導。不少兒童因為心臟病,從小只能待在一旁不能與同學一起上體育課,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3.心肺疾病者:心肌梗塞、心衰竭、心臟手術、心臟節律器、人工心臟、慢性肺阻塞疾病、氣喘、器官移植後等,心肺開完刀患者,可以藉由心肺復健提升活動耐受力。4.呼吸無力者:從精神上的呼吸無力到需要呼吸器介入,都需要心肺復健來改善生活品質。比如漸凍人,高位頸脊髓損傷到後來需要呼吸器協助,復健團隊也會教導病人如何正確的咳痰以減輕疼痛。病人也要運動 才能維持生活品質周正亮表示,心肺復健好處多,不僅能增加健康體適能、增加肌耐力、提升生活品質,還能改善血脂肪過高、血醣過高、血壓變化太大等問題。運動就是良藥,而且不分年齡,鼓勵民眾不論生病與否都要積極活動,才能終身得到運動的好處。(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嘴上留情 腳下才有路

嘴上留情 腳下才有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在與人交談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戳別人的傷疤、痛處。比如,對方身體有殘疾,或有牢獄的經歷等,這對他們本身來說是不可磨滅的記憶,這時你再問對方相關的問題,只會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讓他們更加痛苦和難堪。每個人心裡都有不可觸碰的傷疤,都有不願他人提及的話題。那些喜歡揭開別人傷疤的人,既可悲又可恨。可悲的是,他的一生中不會有真正的好朋友;可恨的是,揭別人的傷疤會讓人想起一段不快樂的回憶,等於是在對方的傷口上撒鹽。溝通高手不說「哪壺不開提哪壺」蠢話王濤的一份企劃案被主管退回了,被退回的原因並不是企劃案不優秀,而是因為這份企劃案和競爭對手的企劃案很相似。也許是英雄所見略同,也許是王濤模仿了競爭對手的企劃案,總之,這份企劃案被退回了。主管還在大家面前批評王濤,警告大家以後一定要有創新思想。公司中,同事們都在忙著自己的工作,而笑笑正在為手頭沒做完的企劃案發愁,她向王濤請教:「王濤,你上次那份企劃案的創意是怎麼想出來的?」笑笑的話還沒說完,王濤就生氣的大聲打斷她:「妳給我閉嘴!妳故意的吧?」一時,大家都覺得很尷尬。從案例中可以看出,笑笑是一個不懂得人際溝通的人。王濤的企劃案被退了,並且還受到了主管的批評,心裡自然不好受,笑笑卻在此時提到此事,相信王濤以後肯定不願意再理她了。溝通高手從來不去說那種「哪壺不開提哪壺」的蠢話,因為他們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而說話時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別問他人痛處 知道也要裝作不知小李在任職之前,有過一段牢獄生活,這是小李心裡的傷口,同事都知道這一點,因而大家從不談論有關監獄、犯罪的話題。有一次,公司舉辦看電影的活動,電影裡的主角和小李很相似,結果一個同事突然問:「這個故事是根據你的事改編的嗎?」小李的臉色瞬間垮下來,從此再也不和這個同事說話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些人有不願意提及的隱私和痛處,我們要盡量避開它,以免傷人,給自己的人際關係帶來麻煩。另外,對於一些他人不願讓別人知道的事情,也不要一個勁的去問,即使你已經知道了,也要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千萬不可以當著眾人的面,談論關於他人的一些缺點或毛病。揭短有時是故意的,是敵視的雙方用來互相攻擊的武器;有時又是無意的,因為不小心而犯了對方的忌諱。有心也好,無意也罷,在待人處事中揭人之短都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影響雙方的感情,導致友誼的破裂。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與人交談時,面對別人忌諱的話題,要講究語言技巧,盡量把話說得委婉、含蓄些,不可以說出刺激對方的話。無論對別人有多麼不滿,也不要揭別人的傷疤。只有避開別人的痛處,才會讓你在人際交往中更輕鬆、更愉快。提問小祕訣或許你真的不太懂得溝通,不知道什麼場合說什麼話,那也沒有關係,你只需要露出真誠的微笑就可以了,真誠的微笑永遠不會出錯。(本文摘自/如何問,別人肯說;如何說,別人想聽/大是文化)

喉嚨卡卡就醫 竟驗出心臟長腫瘤

喉嚨卡卡就醫 竟驗出心臟長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60歲陳姓婦人因感覺喉嚨有異物、吞嚥困難與胸悶等症狀至胃腸肝膽科就醫,醫師診斷除發現有胃食道逆流狀況外,亦留意到陳婦的心跳伴隨明顯心雜音。轉介至心臟血管內科進行檢查時,果然在心臟發現腫瘤,及時由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為陳婦安排微創手術、摘除腫瘤。 阻礙血液循環 潛藏致死危機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賴韋良表示,陳婦的心臟腫瘤屬於黏液瘤,位於左心房,大小約為5×4公分,是良性腫瘤。但因位於心房中,加上質地脆弱,因此腫瘤越大,對全身性血液循環造成阻礙的影響也越大;或是若瘤體碎片造成血栓引起體外循環的栓塞,都有可能導致病人暴露在中風、器官缺血或休克致死的風險中。 心臟黏液瘤必須透過心臟超音波才能發現,症狀包含胸口悶痛、頭暈、喘不過氣等,目前發生的原因不明,多好發於30至60歲的中年族群。手術摘除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且預後佳,手術後症狀多能解除。此次治療,醫師以微創手術,透過體外循環系統輔助,自右邊胸側第四肋間切開傷口,打開心包膜,成功為陳婦摘除左心房的黏液瘤。而微創傷口僅7公分,出血少、感染風險下降,也讓陳婦術後恢復時間縮短,並在短時間內重拾原本生活。微創手術傷口小 復原期縮短傳統心臟手術需從患者胸前的正中間,切開胸骨約20公分傷口,術後疼痛感大,進行心肺復健也較費力。若再加上患者年紀大、體力不佳,更經常讓患者與家屬在治療前卻步,甚至可能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期。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越來越多的心臟疾病可透過微創手術完成,若有心臟問題,應與主治醫師充分討論,找到屬於自己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父女可共浴到何時?最晚這時間要分開

父女可共浴到何時?最晚這時間要分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孩子上學之前,家長跟孩子一起洗澡的話,是讓孩子自然地認識性的機會。脫完衣服後,觀察身體部位並說出名稱,或讓孩子說說看對自己身體喜歡或討厭的感覺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特別是孩子跟家人一起洗澡的時候,會看到爸媽或兄弟姊妹的性器官,這樣孩子會自然知道原來男生和女生的性器官是不同的。還有把爸媽的身體跟自己的身體相比之後,會發現原來成人會有陰毛。因此,我建議爸爸們在女兒還小的時候,要常常一起洗澡。即使再忙,週末也要抽出時間。這麼做,可以自然地讓女兒了解身體相關的知識。不過,當女兒慢慢長大後,就得分開洗澡了。每個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情況,因此分開洗澡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我建議最晚五歲後就要分開。特別是當爸爸和孩子中只要有一方感到不自在或難為情時,就要分開洗。例如:孩子對於爸爸身體原本沒什麼反應,突然開始好奇地打量爸爸的身體,那就表示孩子可能已經開始對爸爸的身體產生性方面的意識了,父母雙方討論後,最好把女兒洗澡這事情交給媽媽。這麼做的同時,也要跟孩子說明:「爸爸是為了更加小心保護妳的身體,所以才分開洗澡。」這樣說孩子就能理解,也更加清楚自己身體的重要性。當然有時候也會出現即使爸爸已經打算要分開洗了,但是孩子還是堅持想跟爸爸一起洗澡的狀況。這種時候,爸爸可以穿著內衣褲幫忙洗或是父母一起幫孩子洗澡來渡過這個階段。除了洗澡,還有一件事,有些人在家可能不穿衣服或是穿得比較清涼。而且比起媽媽,好像爸爸更容易這樣。如果其他家人完全不會感到不自在的話就算了,但只要有人覺得不舒服的話,就要一起討論怎麼做比較好。這麼做也是告訴孩子,即使是自己的身體,也絕對不能暴露到讓別人覺得不自在。(本文摘自/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采實文化)

今天殺戮明天擁抱愛 軍人爸爸的兩難

今天殺戮明天擁抱愛 軍人爸爸的兩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安德魯是海軍陸戰隊員,正在進行第一趟任務。對他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上Skype的日子—看妻子梅根教4歲女兒「倒數爸爸回家」—這是他冒生命危險所得:家人的愛。安德魯不想當個「獨行俠爸爸」,他想成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員。終於,安德魯回家了。雖然和小兒子只見過一次,但他用躲貓貓拉近彼此距離;「專心當個爸爸和丈夫」是他的夢想,只是安德魯也發現,妻子對孩子太過寵溺;梅根則覺得丈夫過度強調紀律,他和孩子的玩耍方式讓她坐立難安。雖然梅根的「縱容」讓安德魯不開心,但他也發現自己的過往經歷對這個家是有好處的,他的經驗大多來自部隊—每個人都可以完成意想不到的事,他每天都被要求要做到超越個人意願的事。讓安德魯覺得自己因此成為更好、更有自信的人。身為爸爸的安德魯想把「愛」傳給他的孩子。安德魯和梅根討論如何讓孩子步出舒適圈,發掘妻子未幫孩子培養的能力—梅根總在孩子說「不」時就妥協了。這點梅根很認同,當孩子說「我不要」或哭泣時,她的直覺反應是用最不痛苦的方式解決問題。將近1個月的相處,安德魯便發現他希望貢獻給家庭的東西會引發衝突;梅根覺得孩子沒有爸爸陪伴的不安,被爸爸在身邊的不安給取代了。兩人都覺得身心受創。安德魯和梅根不知如何面對「軍人爸爸的兩難情況」:不堅持己見就只能閉嘴。堅持己見會造成家人衝突,閉嘴會讓孩子被寵壞、過度依賴。沒有人教他們從安德魯過往的軍事訓練,汲取能讓孩子更堅強的元素,並與梅根的經驗、本能互相平衡。如果我們希望改變文化上「不當一回事」的態度,讓年輕男性從殺人機器,變成可以好好付出愛的人,就必須試著從政策改變,防止結束任務的軍人走向離婚一路。我們訓練士兵上戰場殺敵;在他們回家時,也需要「任務後訓練營」來教育士兵及其伴侶,融合彼此的技能,完成「建立健全家庭」的任務。任務後訓練營在軍隊裡,處境越艱難就越得挺身應戰;因為軍人是沒有權利選擇的。退伍軍人在「任務後訓練營」可以學習如何釋放情感,而不是借酒澆愁;男孩會看到爸爸融入家庭,而不是因為與爸爸疏遠,成為家庭的受害者。至於,該怎麼做呢?正面的做法就是:幫助男孩和他們的妻子,將男孩為了保家衛國所學到的諸多強項,化為能為家庭付出的優點。舉例來說,男孩服兵役時會學到在領導與服從的同時處理緊急狀況,甚至得半夜出任務,這些都是照顧孩子時必需的重要特質。「任務後訓練營」也能幫助退伍軍人重新思考,在他們所會的眾多技能裡,哪些在戰時有用、哪些是在付出愛時不需要的。例如:戰爭時,多疑是需要的;但回歸家庭時,多疑只會讓家庭失和。「任務後訓練營」讓退伍軍人將多疑轉變為信任。同樣的,如果戰況激烈時有隊友受傷,他只要冷靜地伸出援手就能提振小隊士氣;在家裡,如果妻子或孩子生病,冷靜面對也是必要的,但他還得知道如何求助與展現同理心。在戰事發生時,家庭治療、伴侶溝通、婚姻諮詢等事務會讓戰士們分心;但在戰後,這些是幫助他們與家人重聚的必要工具。這得花多久時間訓練呢?如果曾經上場殺敵,就得花與殺戮訓練同等的時間在「任務後訓練營」上,重新訓練愛的能力。等待爸爸歸來的孩子,將得到一個知道如何表現愛的爸爸;戰士的兒子,會得到一個可作為典範的爸爸,當他回到願意奉獻生命去保護的家人身邊,原本在戰場上找到的目標感,就不會因為回家而消失。不管是戰場或職場,大家都很容易以為爸爸只是貢獻金錢。但無論是家庭意識與法律,都必須看見父親付出時間的價值。(本文摘自/男孩危機:偽單親、兩性失衡、缺乏競爭力,兒子的未來正在崩解,我們該如何出手相助?/三采文化)

搶救眼尾下垂 此術拉提效果更持久

搶救眼尾下垂 此術拉提效果更持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眼尾垂給人疲累、愛哭、運氣衰敗的印象。相書上有一句話說「眼角(尾)下垂常帶淚」,意思是眼尾垂的人容易因與配偶、愛人生離死別,而淚流不止。命相學上眼尾下垂的人,婚姻不幸福。乾眼、失眠、體重驟減 眼尾也會下垂眼尾垂有幾種狀況,一是先天眼尾位置低於眼頭,眼形下垂。二是眼形正常但是上眼皮過長。三是眉尾垂,所謂八字眉造成的眼尾垂。西方電影的華人角色,常見單眼皮及眼尾垂,統計學上華人確實較多眼尾垂,原因與寬臉有關。解剖學額頭的肌肉負責提高眼周,西方人臉窄;額頭肌可以拉提眼頭及眼尾。華人如果額頭寛或者顴骨高,額頭肌肉沒有分布那麼廣,只能提高眼頭以及眼中,眼尾沒有拉提的力量。加上華人喜歡讀書,常瞇眼,眼尾受眼輪匝肌的作用,容易下垂。此外乾眼、視力障礙、失眠、劇量減肥等,由於眼輪匝肌的眼眶部位鬆弛,眼尾也會下垂。傳統眼尾垂的整形效果不好,原因是只治療上眼皮,疤痕會超出眼框;若用內視鏡拉眉,採取骨膜下剝離,眉毛只能平均拉提,無法強調眉尾。皮下剝離 可對抗眼輪匝肌下拉力量2019年美國紐約大學醫院馬他他索教授,從解剖實驗室的研究提出皮下剝離的理論,主張皮下剝離讓眉尾脫離額頭肌的黏連,傷口無論是在側髮線,眉上或眉下,眼尾都能得到理想的拉提,而且皮下剝離的皮瓣癒合之後,能夠對抗眼輪匝肌的下拉力量,效果可以持久。(文章授權提供/林靜芸醫師)

啤酒裡的啤酒花 原來是夏日悶痘元凶

啤酒裡的啤酒花 原來是夏日悶痘元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夏天喝啤酒也會長痘痘!喜愛喝啤酒、冷飲的人要注意,中醫師林郁晴指出,啤酒內的啤酒花,性味寒涼,不論冰鎮與否,寒涼的物質將使腸胃溫度下降,減緩整個生理代謝,寒濕鬱久化熱,表現在皮膚上呈現為紅腫發炎;醫師更提醒擠痘痘會留疤,因為擠壓產生的不規則的傷口,非常容易留疤,尤其囊腫是多毛囊發炎,擠壓會讓發炎反應更嚴重,得不償失。愛吃炸雞排冷飲 也容易生暗瘡「啤酒花」是製作啤酒重要的原料之,不是一種花,為大麻科的草本植物,性味寒涼,功用在於提供苦味、風味、抑菌的天然物質、穩定啤酒的口感等,「啤酒花」原料不易取得,為啤酒帶來清爽苦澀的香氣,不少人深受風味的吸引。不過,林郁晴指出,只要內容有啤酒花都屬於寒濕, 其他酒則可歸於濕熱,是兩者酒類最大的區別。此外,啤酒花寒涼,有收引的作用,所以痘痘出不了頭,變成了「暗瘡」。這些大顆的囊腫腫痛出不來,就是因為喜歡吃生冷東西所致,因此夏日特別容易長悶痘。醫師指出,這樣的觀念不只適用於愛喝酒的人,平日喜歡炸雞排,喝冷飲也適用。此外,現在流行的美白飲食,比如薏仁可以美白保濕,但其性味過冷,過量食用,也會造成另一種程度的閉鎖性囊腫。痘痘過度擠壓不僅會留疤 發炎更嚴重對此,囊胞型的皮膚患者,中醫可以通過健脾氣的方式,讓脾胃功能運化正常,讓代謝廢物更快排出,當痘子出頭時,痘痘自然會消。林郁晴也提醒,痘痘囊胞別擠, 擠壓傷口的瞬間,會產生不規則的傷口,非常容易留疤,尤其囊腫是多毛囊一起發炎,過度擠壓,反而發炎反應更大。(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台灣安進攜手中榮 守護癌友好骨力

台灣安進攜手中榮 守護癌友好骨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醫療科技發展,癌症治療日新月異,存活期大幅延長,維持癌友生活品質也成為今日治療重點之一。然而癌友若發生癌症骨轉移卻疏忽治療,可能面臨病理性骨折、癱瘓等骨骼併發症,生活及預後都會受到衝擊。為提升癌友及民眾對骨轉移的認識,臺中榮民總醫院攜手台灣安進藥廠,於109年8月6日至19日舉辦「Bone Bone骨力 抗癌有力」骨轉移衛教策展,讓民眾輕鬆了解骨轉移。台灣安進攜手中榮 助癌友揪出作祟骨轉移中榮癌症防治中心主任李旭東醫師說,針對癌友治療及照護,中榮醫療團隊常在思考「What can we do more for patients?」因此,中榮癌症防治中心結合21個癌症醫療相關團隊,藉跨科別及整合性照護模式,系統性提供癌友治療期間所需的協助,發展一條龍的服務;並積極於院內推廣癌症相關衛教資訊,透過「知」的力量協助癌友及早察覺疾病。本次衛教策展合作夥伴台灣安進藥廠李宜真總經理也表示,「台灣安進致力於提升病患的健康與生活品質,在癌症骨轉移的衛教推廣上一直不遺餘力,與中榮的理念不謀而合。很榮幸本次能攜手中榮展開「Bone Bone骨力 抗癌有力」骨轉移衛教策展,一同推動癌症骨轉移疾病衛教,提升病患與大眾對癌症骨轉移的認知。」骨轉移治療秘訣報你知 積極治療才有生活好品質中榮癌症防治中心副主任楊陽生醫師叮嚀,骨轉移發生時,骨骼侵蝕速度會遠大於再生速度,輕視治療可能發生病理性骨折、神經壓迫、癱瘓等骨骼併發症。鼓勵癌友,今日已可透過單株抗體或雙磷酸鹽類藥物輕鬆控制骨轉移、延後骨骼併發症發生,癌友確診後一定要積極治療。楊陽生副主任提醒,骨轉移症狀以骨骼疼痛為主,不易與一般骨痛區別、容易被忽略,因此癌友出現莫名的骨骼疼痛千萬別輕忽,務必要告知主治醫師,並遵照醫囑接受相關檢查。進行骨轉移治療的癌友也可掌握以下關鍵原則,降低治療副作用。如:骨轉移治療前,先至牙科檢查口腔,並治療蛀牙、補牙、拔牙等,治療期間也應保持口腔衛生,以降低顎骨併發症的發生機率;並補充適量鈣質,避免出現低血鈣的症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