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IPAD寶貝你的心!防心律不整猝死

IPAD寶貝你的心!防心律不整猝死

今年70幾歲的謝先生具有國際潛水教練資格,本身的心肺功能良好,平時最喜歡從事潛水活動,沒想到卻在一次的水中教學,出現心跳加快,最後竟然昏倒的狀況,送醫後經過醫師診斷,才知道自己有心律不整。許多心律不整的病患幾乎沒有甚麼症狀或會忽略,嚴重甚至會導致猝死;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提醒,當感覺胸口或心臟有異時,可利用「IPAD」自我檢查,就是當心搏異常症狀會間歇性發作(Intermittent )、心搏異常持續發作(Persistent)、心搏停止(Asystole)及間歇性停止(Dropped beats)都應立即就醫。心律醫學會理事長陳適安表示,目前台灣約有50萬人心律不整,每年嚴重心律不整者近萬人,嚴重甚至會猝死。他說,防範心血管疾病除藥物治療外,也必須定期檢測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腰圍與體重,預防疾病上身。秋冬天氣變化大,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醫師提醒民眾,一旦發現心跳速度過快過慢、有持續發作,甚至間歇性停止等徵兆,就要立刻就醫檢查治療。</body></html>

停經婦女骨鬆與鈣無關 是缺乏「保骨素」

停經婦女骨鬆與鈣無關 是缺乏「保骨素」

據國民健康局統計,台灣女性過了50歲後,骨質疏鬆症罹患率相較於50歲以前高出4到7倍。根據一項於台北市骨科專科診所進行的骨質密度檢測結果顯示,40歲以上就診婦女當中,近4成骨質密度不足,每3位有1位骨質疏鬆。醫師表示,骨鬆的發生是骨頭上「保骨素」作用不足所致,未及時治療恐引發骨折,骨折後一年內的致死率更達2至3成,知名媒體人陳安儀的婆婆也因骨質疏鬆,導致肋骨輕輕碰撞就骨折。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表示,過去對於骨質疏鬆,一直沒有找到關鍵的致病機轉,近年科學家找到停經後骨質流失的致病關鍵,就是人體內『保骨素』與RANKL蛋白質競爭的作用不平衡。停經婦女之所以常發生骨鬆,起因於雌激素(荷爾蒙)濃度下降及RANKL蛋白質過多,造成體內『保骨素』作用不足所導致。所謂的『保骨素』,是人體內一種天然的蝕骨細胞抑制因子,可以在蝕骨細胞被RANKL蛋白質活化『啟動』之前,就先佔據啟動開關而抑制蝕骨細胞的形成、作用和生存,因此,若保骨素作用不足,將使得蝕骨的速度大於成骨速度,骨質流失狀況加劇,引發骨質疏鬆症。根據研究顯示,骨鬆性骨折會發生在人體任何骨骼,但是最常發現骨折的部位分別為脊椎、髖關節或手腕骨折。黃兆山醫師表示,目前骨鬆治療對於降低骨折風險皆有不錯的效果,因為目前的藥物主要針對已經被活化的蝕骨細胞作用,降低其活性並促進蝕骨細胞凋亡。除此之外,大型的臨床研究證實,透過保骨素機轉治療骨質疏鬆的類保骨素骨鬆針,可有效降低骨折的風險,同時提高骨密度。目前類保骨素骨鬆針也獲衛生署核准,可以治療停經後婦女的骨質疏鬆症,為骨鬆治療新選擇,只需要半年皮下注射一次,每次僅需數秒鐘就可以預防骨質疏鬆。防骨鬆 鈣補充劑與維他命D共同服用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72臨床指引面面觀 骨鬆治療有撇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07影音/愛美、怕黑 5成中年女缺維生素D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66

高血壓人口破10億?量測口訣很重要

高血壓人口破10億?量測口訣很重要

根據世界心臟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WHF)預估,2025年全球罹患高血壓的人數將會攀高至15億人口,而日前世界衛生組織也公佈至2030年將會有2000萬的人口死於心血管疾病與中風,而高血壓即是其主要引發誘因。國健局統計,台灣每年高血壓的新增病例約為9.5萬人,即便有過六成民眾通過認知門檻,但真正有效要降低高血壓人口,則必須落實居家量測的觀念。2011年第八屆亞太高血壓學術會議近期舉辦,針對高血壓治療趨勢、基因研究及各類議題,進行全盤的簡報與論述。台灣高血壓學會推出「722」居家血壓量測口訣,連續量測「7」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量2遍,以自我檢測保健。 高血壓學會表示,熟記居家量測722口訣有助高血壓早期防治。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說,高血壓控制很重要,與肥胖與代謝問題有關,孩童時期若肥胖,則容易在成年時期發生高血壓,約是一般孩童的7至8倍,青春期如果能瘦下來,成人時發生高血壓機率也會下降。

男子疑精神病發作 狂吞21根鐵釘

男子疑精神病發作 狂吞21根鐵釘

根據媒體報導,一名住在嘉義有毒品前科的陳姓男子,日前吞下鐵釘之後,卻又跑到六腳消防隊求救,消防隊緊急將他送醫之後,經過嘉義長庚醫院開刀,從男子的胃中取出21根鐵釘,每一根大約長5公分,讓醫師傻眼。現在男子雖然還在住院觀察,但沒有什麼大礙。陳性男子的鄰居表示,陳姓男子的行為舉止在一場車禍之後,就一直異於常人,甚至染上吸毒惡習入獄,出獄後工作也做不久,家人對他無可奈何,甚至有親戚強調,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陳姓男子還曾經吞過電池,被送醫治療的紀錄,對於陳某一再吞異物的行為,家人也很傷腦筋,希望有關單位協助治療。根據國軍花蓮總醫院社區醫學科的衛教文章指出,隨著醫學的發展,精神疾病的瞭解與治療也有顯著的進步。從以前龍發堂將多數精神病患者「關起來」,到現在經治療的病人很多都可以回到社會上正常工作。一般來說,精神症狀的表現,除了視力幻覺、聽力幻覺、被害妄想及怪異行為等症狀外,精神分裂症發病早期也可能先出現無故焦慮不安、憂鬱退縮、學習或工作表現逐漸變差等情形,但還是要經過專科醫師的診斷才能確定診斷。該衛教文章指出,現有精神病藥物已經進展快速,療效與副作用均可讓大多數患者或家屬滿意,精神病在現今精神醫學的治療之下,許多患者均能獲得明顯的進步甚至達到症狀完全消失的地步。但其實精神病最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當事人或親戚羞於啟齒,而不敢就醫,所以周遭有認識患有精神疾病的朋友,一定要建議他們向專業的醫師諮詢或協助他們就醫,相信都會獲得不錯的結果。職業復健 精神病患復原路重要一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11精神病患去汙名 廚藝競賽很精彩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93精神分裂症會遺傳!患者怪異行為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62

愛吃煎烤全熟牛排 罹患攝護腺癌機率大

愛吃煎烤全熟牛排 罹患攝護腺癌機率大

台灣男性對於攝護腺的疾病越來越重視,優活健康網日前才報導台灣攝護腺癌病患有增多情形,且年齡越高越危險;不只是如此,之前也報導過,女性吃口服避孕藥後再「嘿咻」,恐會導致男性攝護腺癌,如今又有國外研究發現,如果常吃全熟、烤熟或烤焦的牛排或漢堡肉,罹嚴重攝護腺癌風險將比不吃肉、少吃肉或吃半熟肉者多出一倍,男人的攝護腺可真是多災多難。英國《Daily mail》報導了一項由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所進行的研究,團隊的研究經費還是自己募集,研究病情進展快速或難以治療的攝護腺癌患共470人,總計有1000名男性做實驗,研究發現,常吃烤牛肉、漢堡肉,及動物內臟、加工肉品者,罹患嚴重的攝護腺癌的機率,比不吃肉、少吃肉或吃半熟肉者多出一倍。之前的報導即常常提到吃紅肉恐導致活化癌症基因,會提高罹癌機率,所以吃牛排或漢堡肉等肉類就是比其他肉類罹患癌症機率高,再加上燒烤而熟的肉類容易產生過氧化物等致癌物質,所以吃燒烤牛排多的人終究是比少吃肉的人容易罹患癌症。攝護腺癌除了幾次報導的可能導致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恐怖的導致原因,熬夜。國際癌症研究總署曾在知名醫學期刊《手術刀》中發表報告,表示晚上燈光所生的光線會減少抑制腫瘤的褪黑激素分泌,打亂正常作息也會損傷免疫系統,不利於癌細胞的清除。因此也有統計指出上夜班的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較高正常生活規律的男性,容易長出惡性腫瘤,尤其是在攝護腺。男性避免罹患攝護腺癌,少吃紅肉,減少高脂食物,生活規律正常,減輕壓力,不熬夜。如果有家族史的人應從45歲起每年接受攝護腺檢查,40歲男性在房事如果没有適時的射精,莫名的腰痛、解尿不順等症狀出現時,可得要多多注意了。◎今日最新焦點男子疑精神病發作 狂吞21根鐵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74&HN_Yr=0&HN_Mon=0停經婦女骨鬆與鈣無關 是缺乏「保骨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71&HN_Yr=0&HN_Mon=0高血壓人口破10億?量測口訣很重要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73&HN_Yr=0&HN_Mon=0 

女上男下太激動 「小弟弟」喀擦斷了還流血

女上男下太激動 「小弟弟」喀擦斷了還流血

新北市土城警察日前接到報案求援,匆匆趕赴報案現場,結果居然看見一名全裸男子用雙手遮住流血的「小弟弟」,警方一開始認為是家暴案,以為老婆將丈夫的命根給「卡嚓」,經過瞭解之後,發現原來是夫妻酒後「性奮」,享受翻雲覆雨的樂趣時,採用女上男下的體位,但是因為嘿咻得太過猛烈,結果男子的陰莖竟然「骨折」,嚇得老婆六神無主,原本要打119報案的,竟然打成110,讓警方誤會一場,不過警方還是緊急通知救護人員,將男子送醫急救。根據東元醫院泌尿中心的衛教文章指出,在沒有勃起的時候,陰莖是不容易被折斷的,因此絕大多數發生骨折是在勃起狀態下發生。男性的陰莖是由兩根陰莖海綿體和一根尿道海綿體組合而成的,陰莖海綿體內有豐富的血管竇,外面有堅韌的白膜包覆。陰莖之所以能膨脹勃起,是在刺激下流進來的血量遠多於流出去的量,血液積存在陰莖海綿體內豐富的血管竇中,再加上外層包覆的白膜,使陰莖勃起得又大又硬,但是這時候卻非常「脆弱」,經不起外力撞擊,而所謂的陰莖骨折,就是指陰莖白膜破裂。造成陰莖斷裂最主要的原因,80%以上是因性交而受傷,最常見的姿勢是女性在男性上方劇烈抽動時,因陰莖滑脫而「頂撞」到女性的恥骨或會陰,導致陰莖白膜破裂,受傷時常可聽到一聲輕脆的斷裂聲,隨之而來的是陰莖劇烈疼痛且勃起頓時消失。一旦發生陰莖破裂後,最好趕緊送醫急救,否則日後會導致陰莖嚴重彎曲、陽萎等後遺症。一般在半身麻醉下進行陰莖白膜修補手術,隔天立即可回家,只須口服消炎、止痛藥及門診換藥,並沒有太多後遺症。生殖器官的保養之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675嘿咻太激烈,小弟弟也會骨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175青壯年8成不夠「硬」 壓力大、抽菸是主因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88

李妍瑾小便竟是粉紅色!「健康搜查隊」戰「腎」疾病

李妍瑾小便竟是粉紅色!「健康搜查隊」戰「腎」疾病

根據最新研究,台灣約有11%的人有腎病,卻只有3.5%的民眾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疾病,等發現已是末期棘手狀態,只能走向洗腎一途!腎臟出毛病到底要怎麼辦?本周公視「健康搜查隊」邀請恩主公醫院腎臟科主任林建宇醫師、郭玉誠中醫師要為大家講解腎病,而有洗腎經驗的藝人薛志正與尿尿竟是「粉紅色」的李妍瑾也會談談自身經驗。林建宇醫師說,台灣洗腎人口全球第一,連續8年穩坐冠軍寶座,儼然成了洗腎王國,腎病更名列十大死因,腎可說是沉默的器官。根據國民健康局以5943位代表樣本完成的「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者(簡稱三高)罹患腎臟病的發生率及危險性均顯著增加,分別為非三高患者的1.66倍、2.35倍及1.58倍,顯示高血壓、糖尿病人,若血壓、血糖沒有控制好,容易引起腎臟病。藝人李妍瑾也曾經腎臟出問題,她表示,之前因為常出外景、然後又憋尿,就導致胱膀炎,發作之後藥又沒有好好吃,細菌並沒有完全被殺死,後來覺得自己好像不會不舒服了,就停藥了,有一次腹部很痛,就醫後醫生說「我的整個腎臟發炎」,當時小便不只是粉紅色,幾乎是排血尿。而藝人薛志正曾經因感冒併發肺炎,住進醫院還一度傳出病危,事後在肺部發現4顆假牙,移似是在插管時不慎掉入,甚至必須洗腎。「健康搜查隊」還找來一些案例,今年48歲的林順洲,因為小時候有一次因為泌尿道感染卻亂吃藥,而造成腎衰竭,還看密醫亂打針、吃藥,至今已經洗腎27年。另外24歲的阿德三餐都隨便吃,且愛喝奶茶與飲料,不喜歡喝水,有一天工作時突然覺得腰部一陣痠痛,還有噁心想吐的感覺,甚至痛到彎腰不起,就醫才知道得了腎結石。腎臟出問題可說相當棘手,本集「健康搜查隊」醫師要教您,如何觀察出腎病警訊?而日常生活中,憋尿、喝飲料、偏食等習慣,竟然也會造成腎病嗎?我們常常聽人家說洗腎,腎到底要怎麼洗?很多人有腎結石與膽結石,身體不同地方結石的石頭一樣嗎?另外腎虧就是指腎病嗎、還是指性功能障礙?本周「健康搜查隊」帶大家一窺腎臟奧秘,精彩內容請於11月27日晚間19:00準時收看。

接生完紗布竟留陰道!婦腹部痛掛急診

接生完紗布竟留陰道!婦腹部痛掛急診

發生這樣的醫療疏失,醫師們應該引以為戒!台北市台安醫院有醫生在接生後,竟把止血紗布留在產婦的陰道裡,導致該名婦人下腹部疼痛而掛急診。對於此疏失,台安醫院表示深深的歉意,也已檢討疏失所在,並將負責接生的醫師記申誡。這名婦人在10月13日生完小孩後,回家後就覺得下腹部疼痛,痛得受不了,她表示,「當時痛到沒辦法做也沒法躺、也睡不好,如果細菌感染導致日後不孕,那我要找誰負責?」。19日她又到台安醫院掛急診,醫師才發現竟有紗布留在陰道中,取出後婦人才舒緩許多。對此事件台安醫院表示非常抱歉,也向該婦人致歉,並願意持續為她做追蹤治療,但婦人相當生氣,拒絕了台安醫院提出的後續追蹤治療建議。據悉婦人打算控告台安醫院並向衛生局申訴,對此台安醫院表示會積極處理與面對。

每天吃一盤蚵仔煎 就能改善耳鳴症狀嗎?

每天吃一盤蚵仔煎 就能改善耳鳴症狀嗎?

網路上謠傳蚵仔可以治療耳鳴,所以一天來一盤蚵仔煎,可以減緩耳鳴的症狀,這是真的嗎?到底耳鳴是怎麼形成的?蚵仔中有哪些營養?不只是蚵仔,連蚵仔的殼也可以治療耳鳴?記者為了查證這則謠言的真實性,特地去詢問了知名營養師、耳鼻喉科醫師與中醫師,甚至還查了國外的論文,希望能找出蛛絲馬跡,為讀者解密。優活大解密(http://www.uho.com.tw/rorw.asp?year=2011&mon=11&id=460)

肥胖易罹大腸癌!蔬菜、篩檢不可少

肥胖易罹大腸癌!蔬菜、篩檢不可少

研究顯示每1-2年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由於糞便潛血檢查不僅可以早期發現大腸癌,還可以發現大腸癌的癌前病變(瘜肉),經切除後可以避免進展為癌症,因此,為減少大腸癌對國人健康的危害,國民健康局提供50~69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至99年底,50~69歲民眾2年內曾接受糞便潛血篩檢之比率僅22%,仍是偏低。國民健康局分析99年大腸癌篩檢資料顯示,99年有近100萬名50~69歲民眾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其中陽性個案69,024人,截至4月底已有46,374人(約67%)接受進一步確診,共發現大腸癌1,979人,亦即每23個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大腸癌個案,另發現瘜肉20,381人,約每2個陽性個案,可發現1名瘜肉個案,這些個案只要切除瘜肉,即可避免進展成大腸癌。99年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個案仍有22,650人尚未接受進一步確診,推估其中約有12,300人可能已有瘜肉或大腸癌的存在,因此,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呼籲如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的個案要儘早接受進一步確診,以免喪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糞便潛血篩檢確實可早期發現大腸癌,而1期以下的大腸癌5年存活率可以高達8成以上。因此,邱淑媞局長呼籲篩檢可以早期發現沒有症狀的大腸癌,民眾千萬不要因為沒有症狀,就心存僥倖不做篩檢,造成發現時已是大腸癌晚期,致5年存活率降至2成以下。邱文達署長提醒國人,吃過多的熱量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會使男性得到大腸癌的危險性增為1.6倍、女性增為1.2倍,因此要多吃高纖蔬菜,吃完了,也可以全家一起散步、運動,除可增進健康,還可培養家人感情,此外,也別忘了善用假期,陪同家人去做大腸癌篩檢,以維護家人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