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不穩定心絞痛易心肌梗塞 小心猝死

不穩定心絞痛易心肌梗塞 小心猝死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陳志勇醫師表示,心絞痛有兩種,分為「穩定型」 和 「不穩定型」。「穩定型心絞痛」 是指胸痛的症狀,通常在運動中發生,可以在休息或使用 「舌下片」 時可改善,而且在兩個月以上都沒有大變化。「不穩定型心絞痛」 是指新發作的心絞痛,休息狀態下發作之心絞痛、或是一般心絞痛之發作次數、程度和持續時間(例如十五至三十分鐘 )比之前更加嚴重 ,或是對藥物反應減弱,也可指在心導管治療和繞道手術後仍有心絞痛,以及心肌梗塞之後的心絞痛,都屬於不穩定型心絞痛。陳志勇醫師說,不穩定型心絞痛比穩定型心絞痛更危險,不穩定心絞痛往往是急性心梗和猝死的前驅信號,是介於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間的一種臨床狀態。其致病轉機是由於冠狀動脈的硬化斑塊有進行性加重,血液凝塊部份或完全阻塞動脈所造成。冠狀動脈可能由狹窄進展到完全阻塞,進而產生危險的 心肌梗塞。

未戴護目鏡 男罹光害性角膜炎眼好痛

未戴護目鏡 男罹光害性角膜炎眼好痛

一位29歲男性至眼科求診,主訴雙眼疼痛畏光、淚流不止、合併視力模糊症狀。經詳細詢問病史得知,他的雙眼並無外力傷害,也沒有配戴隱形眼鏡的習慣,但約八小時前,曾從事電銲工作,在未配戴護目鏡的情況下直視刺眼強光。眼科醫師詳細檢查後發現,雙眼內雖然無異物,但結膜充血泛紅、角膜水腫合併廣泛的點狀破皮,診斷為雙眼光害性角膜炎,經開立眼藥水及口服藥治療後症狀獲得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許人化表示,光害性角膜炎又稱為紫外線角膜炎,是因為角膜受到紫外線照射傷害所引起。其所需要引起角膜炎的照射時間與所照射的紫外線強度成反比,越強烈的光線在越短時間內就可以造成角膜傷害。許人化醫師指出,通常光害性角膜炎至少需要一至兩天的治療時間,並建議患者再度至眼科門診追蹤,以確認沒有引發如角膜感染等進一步的眼部併發症;只要正確使用隔離紫外線的眼部防護措施,光害性角膜炎是可以避免的。他再次提醒民眾,在從事電銲或長時間戶外活動時,一定要記得配戴適合的護目鏡或太陽眼鏡隔離紫外線,以維持眼睛舒適及良好視力品質。

透過靜坐冥想 能改善過動症、老人癡呆症

透過靜坐冥想 能改善過動症、老人癡呆症

在台灣,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靜坐、禪修,根據WedMD的報導,靜坐不但可以放鬆身心、紓解壓力、提升免疫機能之外,還有可能預防過動症(ADHD)或是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的發生或是減緩這些疾病的發生。許多神經專家表示,透過這項研究顯示,在未來治療某些精神疾病的時候,不會只依靠藥物,還可以透過靜坐來改善。主持這項研究的耶魯神經治療診所(Yale Therapeutic Neuroscience Clinic)布魯爾(Judson Brewer)博士表示,在我們的腦袋當中,存在著兩種網絡,一種是專注網絡(Attentional network),一種是預設網絡(Default network),一般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需要專注網絡的幫助,才能完成工作;但是當我們沒有專注在外在的時候,預設網絡就會出現,像是做白日夢、腦中的喃喃自語等,都會透過預設網路來處理。而透這個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到,當一個人開始靜坐冥想的時候,會無形之中改變預設網絡既有模式,也就是透過靜坐冥想,可以整理預設網絡的狀態,並且在你的預設網絡還沒有分心、走偏時,把它拉回到正常的模式。布魯爾博士表示,過去的研究發現到,靜坐冥想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增強大腦的活動力。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神經科學主任柯爾(Catherine Kerr)博士表示,靜坐冥想是透過一種神奇的方法,整理並使用這個預設網絡,讓我們的大腦不會淹沒在無意識的負面思維中,不但可以讓你遠離ADHD、AD,還可以降低憂鬱症的風險,可以讓你從紛亂的思緒當中,很快地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但是柯爾博士也表示,雖然她覺得冥想有很多好處,但是如果需要用在臨床治療上,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才行。印度瑜珈─阿育吠陀 醫護人員的最愛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22不再害怕看牙醫 淺度催眠消除「看牙恐懼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95冥想不僅可紓壓 還能增強身體免疫機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94

睡一睡胸好痛!小心自發性氣胸

睡一睡胸好痛!小心自發性氣胸

台中林新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周宏滔醫師指出,所謂氣胸,乃是指因空氣逸出,積蓄在肋膜腔中使肺葉受壓迫,而造成肺塌陷的一種胸腔疾病。臨床上可從發生胸痛、呼吸急促,甚至到呼吸衰竭的嚴重急症,而究其發生的原因來說,則可概括分為創傷性,如刀、槍刺傷和車禍、墜樓等,因肺實質、氣管、支氣管、食道破裂,空氣逸出造成;還有醫源性,則是在醫院中因治療、檢查、手術等操作所形成;若無外因自然發作,則稱為自發性氣胸。(圖:左下肺氣胸)根據統計,自發性氣胸常發生於休息或睡眠狀態,況且大部分求診的病人,並無確切可追溯的原因可尋,也因此我們稱之為「自發性」氣胸。臨床上,根據患者肺臟有無潛在之病變,可再細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兩大類。後者如肺氣腫、哮喘、轉移性肋膜病灶、肺纖維化或肺結核等,而前者是因為存在有肋膜下氣泡所造成。周宏滔醫師說,原發生自發性氣胸一般較容易發現於高瘦之年輕男性,尤其合併有抽煙習慣者身上。可能的發生率,大概每十萬人中有八至十位,男多於女,有家族傾向,而氣胸的發生如前所述,病人可感覺急性發作之胸痛、胸悶或呼吸困難等。自發性氣胸的臨床處置,包括有觀察、胸管引流及手術治療等幾種方式,主要的考慮在於氣胸的程度、吸收恢復的情形、有無合併症,以及手術的風險評估等。

癌思停服用、篩檢與治療 乳癌無縫服務全包

癌思停服用、篩檢與治療 乳癌無縫服務全包

劉太太三年前無意中摸到乳房有個硬塊,在焦慮與恐慌中,多次往返醫院進行檢查、穿刺取樣、聽取報告,最後才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獲知自己確認罹患乳癌,並且癌細胞已轉移至肝臟及骨頭,無法進行手術治療,幸好在主治醫師接手後,確認劉太太的HER2基因為陰性,依此為她設計了個人化的治療方針,以化療搭配標靶藥物癌思停治療乳癌,穩定了她的病情,也讓劉太太的生活品質有所提升。台北榮總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暨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曾令民表示,為了提供乳癌患者一氣呵成、「沒有縫隙」的完整照護,並減輕患者舟車往返等身心壓力,台北榮總醫院最近特別創立了「乳癌無縫服務網」,不但能讓疑似乳癌患者,當天集中在環境優美且緊鄰的隱私區域,由專人協助安排完成各項檢查,讀取報告,大大縮短等候時間,還特別提供「乳癌專家門診」,每位患者可以獲得充分的問診時間,讓患者有足夠的時間與醫師溝通治療方針。更有專業的乳癌個管師暨病友志工從旁協助,讓初診斷的乳癌患者不再孤獨無助與害怕。曾令民醫師說,除了整合醫療資源提供乳癌無縫服務,乳癌藥物的進展也日新月異,甚至能針對不同患者的基因表現,來制訂適合的個人化醫療方針。研究發現,HER2基因呈陽性反應的患者,若能在化學治療時併用標靶藥物如賀癌平,有機會將腫瘤反應率提高至7成,並減少約50%復發率,此外,亦有其他標靶藥物如泰嘉錠等可搭配使用。而復發轉移HER2陰性的患者,包括先天就對荷爾蒙治療毫無效果的三陰性型乳癌,則可在化療外再加上標靶藥物如癌思停治療乳癌。曾令民醫師表示,使用癌思停治療乳癌時,其可抑制腫瘤產生過多的新生血管,且可使腫瘤內的血管正常化,故能使得合併使用的化學治療藥物更容易進入腫瘤內,提高在腫瘤內部的藥物濃度,進而使藥效更加提昇。根據研究證實,使用太平洋紫杉醇併用癌思停治療乳癌,可使復發轉移HER2陰性和三陰性乳癌的腫瘤反應率與無疾病存活期皆提高約2倍。曾令民醫師指出,依臨床上的觀察,使用癌思停治療乳癌,相較於僅使用化療,療效較好外,也可同步嘉惠患者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曾令民醫師說,乳癌治療越趨多元與進步的今日,無論是使用賀癌平、泰嘉錠或癌思停治療乳癌,乳癌病患的預後成效都不錯,病患無需聞「癌」色變,而現在也有很方便的乳癌無縫服務推出,提醒所有的女性朋友,除了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也應定期至醫院尋求乳房外科專科醫師檢查與乳房X光檢查,才能確保自己的健康。

雄性禿求職碰壁 藥物加植髮手術改善

雄性禿求職碰壁 藥物加植髮手術改善

植髮專家張宗哲日前接獲不少剛退伍正開始在尋找工作的年輕人,帶著帽子遮遮掩掩的進診間,害羞的詢問禿頭落髮問題,他們前來問診都帶著同樣的疑惑,「為什麼我年紀輕輕就禿頭,讓我在求職之路處處碰壁?」張宗哲表示,以往雄性禿的顯現年齡大約在40歲左右,但若家族爺爺、爸爸等都有雄性禿問題,且本身又有抽菸飲食作息不正常的狀況,都有可能讓雄性禿的狀況提早顯現。植髮專家張宗哲表示,造成有雄性禿頭原因很多,主要還是遺傳造成的因素居多。像這類遺傳的雄性禿問題,一開始建議先藉由藥物來控制落髮狀況,待落髮狀況穩定後再進一步搭配使用植髮手術,填補頭部的空缺部位,可以恢復到原有70~80%的頭髮密度,但仍需視個人條件而訂。然而以目前治療雄性禿的技術來說,口服藥物搭配植髮手術的成果是較為良好的。許多民眾存有疑問,「植髮後的頭髮不會掉嗎?」對此張宗哲表示,植髮前會審慎評估捐贈區毛囊健康狀況,後枕部毛囊並不受雄性荷爾蒙干擾,因此經植髮手術後長出之毛髮與後枕部毛髮相同,將不受雄性荷爾蒙影響。手術後1~2週後植入區傷口結痂脫落,3個月開始逐漸生長,6個月開始變粗,一年後效果最好,長成與後枕部健康頭髮完全相同之毛髮,不會受雄性禿影響掉落。張宗哲叮嚀,現在愈來愈多年輕人提早出現異常落髮,除了家族遺傳因素,與生活作息、壓力、飲食皆息息相關,平日最好要注意照護,包括每天應潔淨頭皮避免毛細孔堵塞,減少染髮或強力拉扯,同時睡眠應充足、適度運動,飲食也應當避免過度油膩,這樣不僅可預防雄性禿提早報到,若將來進行植髮手術時,保有越多健康毛囊對植髮手術後呈現的效果也越有利。

焦慮的「替身媽咪」 女兒大考娘好慌

焦慮的「替身媽咪」 女兒大考娘好慌

「妹妹、今天媽媽幫妳買了幾本考試用的書,媽媽有先幫妳看了一下、也有畫了一些重點…」、「曉琪,今天的報紙有登一些學測考題,我已經幫妳整理出來了,記得看喔!」每當考季來臨,我們第一個直覺反應都是考生的應考壓力也逐漸來臨。其實往往有壓力的不只考生,家長也面臨到不小的壓力。(圖:心理師指導如何放鬆)署立台中醫院臨床心理師涂冠宇表示,張小姐是一位家庭主婦,今年女兒即將參加大學學測,看到考試日期越來越近,女兒卻整天漫不經心的維持慘不忍睹的成績。張小姐不禁越來越擔心,擔心孩子將來變得跟過去也不讀書的自己一樣,過著辛苦的生活,張小姐開始整天緊盯女兒讀書,甚至陪女兒一起讀書,幫女兒解題目,再把畫好、整理後的重點交給女兒熟讀,儼然變成準備考學測的替身媽咪。這樣的應考焦慮還沒出現在準備考試的女兒身上,卻反而出現在家長身上,張小姐開始出現入睡困難、淺眠、缺乏耐心、易怒,也增加了家庭衝突的頻率。 心理師涂冠宇說,許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現象,覺得孩子像是自己的延伸,孩子表現得好不好似乎就等於自己表現得如何。有些擁有不錯成就的家長,會覺得自己表現好,孩子表現也不能差,希望孩子能延續自己的榮耀。張小姐因為上述的情緒及睡眠困擾而前來門診治療,在心理治療的探索中,張小姐發現之所以這麼擔心女兒的學測表現,其實源自於對自己成就的不如意,期待孩子的好表現能彌補過去自己不夠努力的遺憾,擔心女兒成為第二個自己所不滿意的自己,這樣的焦慮讓原本就容易緊張的張小姐產生過度的投入與擔心,破壞了原本自律神經的平衡而影響睡眠。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後,張小姐除了學會用一些放鬆技巧(如腹式呼吸)處理緊張的心情,在意識到自己過度涉入女兒的學測考試的原因後,情緒的起伏也獲得改善。考試壓力未必只出現在考生身上,考生及家長都別忘了適時放鬆心情。面對即將來臨的重要考試,考生家長除了注意考試壓力對孩子的影響,也別忘了關心自己。想想我們是不是把過多對自身的期待放到孩子身上,否則,壓力加上壓力,累了自己的身心,損害親子關係,賠了夫人又折兵。

響應國際身障日 讓身障者參與職場

響應國際身障日 讓身障者參與職場

為響應12月3日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新北市勞工局推出一系列活動,日前登場的是勞工局首度舉辦的「身心障礙職業重建國際研討會」,特別邀請美國、德國政府官員與非營利組織專業顧問,以及國內專家共同分享臺美德身心障礙職業重建服務心得,市長朱立倫也到場致詞並頒獎表揚身障進用績優單位,現場超過300人參與,場面盛況空前。在「鳥與水舞集」4位身障舞者奮力演出的古典芭蕾身影中,研討會正式揭開序幕。朱立倫市長致詞時表示,新北市身障者超過14萬人以上,63%都在可工作的年齡,雖然勞工局已經協助7500多位身障者進入職場,進用率為五都之冠,不過朱市長認為「這只是最起碼的」,他勉勵政府、民間及工會團體共同努力,藉由職業重建讓更多身障者參與職場,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勞工局指出,為了協助身障朋友就業,新北市政府特別在板橋、新店、三重成立身心障礙職業重建服務中心,並領先全國首創「單一窗口、個案管理、專業服務」,讓身障者獲得個別化、連續性、無接縫的服務,協助進入職場穩定就業。此外,對於有就業意願、但不足以進入競爭性職場的身障者,勞工局結合民間設立20家庇護工場,提供459位身障者庇護性就業,服務量佔全國三分之一。本次研討會邀請了美國密西根州政府復健服務部門官員Rosanne Renauer、美國非營利組織培克漢高級副總裁Greta Wu、德國卡瑞塔障礙者團體執行長Michael Doersch等專業顧問,以及20位以上國內相關專家,分享非營利身障組織職業重建服務發展歷程,以及庇護性就業、社會企業、職業訓練的抉擇歷程。後面的議程則是聚焦在職業重建的發展與變革、政府與社區資源合作模式等議題,他山之石經驗分享殊為難得。

心智障礙選手認真比賽 展現自信!

心智障礙選手認真比賽 展現自信!

「愛他 就是給他機會!」專為心智障礙學生舉辦的「亞特盃心智障礙運動會」,在體委會、內政部、教育部指導,身心障礙服務推展協會主辦及明道中學合辦下,近800名心智障礙選手11月27日齊聚明道中學,角逐171場的賽事。這批選手自開學至今已有2個月,在學校老師的訓練下均有不錯的潛能發揮,展現他們的努力成果。身心障礙服務推展協會理事長林奕華說,這場特殊的亞特盃運動會是心智障礙孩子每年期待的活動,在台北推動已20年,每年參與的選手人數達1,600人可說是全國啟智界之冠。但仍有近2,000名孩子無法參與比賽。為服務更多弱勢孩子,在體委會長官及明道中學校長等人支持下順利將此運動會推展到台中。體委會副主委陳士魁南下為這群孩子加油鼓勵,他說不斷地創造機會鼓勵弱勢孩子參與運動是一定要落實推動的,尤其透過運動賽事訓練過程,可以幫助孩子達到健身、復健功效!看到孩子站上頒獎台高興落淚或自信的笑容,另人感動;尤其知道學校會在朝會時候再一次於全校師生面前頒獎肯定這些孩子,讓普通班孩子可以接納、尊重這群寶貝,更堅定這項有多重意義的活動一定要支持來舉辦。來自外埔國小參加100公尺比賽的威廷,是個愛跑跑跳跳的孩子,總是很天真的不斷地說話和走動。常常分不清場合,不會在適宜的情境做適當的事情,規則對他來說往往是有聽沒有懂。指導老師羅翌菁說,一聽到運動會要到了,威廷每天都在問老師:「什麼時候要運動會?」期待得不得了。老師就會藉此鼓勵威廷,如果要參加最喜歡的運動會,就必須要遵守規則,才不會發生危險。起初威廷還是一樣,沒有辦法遵守規則,會超越跑道或是犯規、推擠。沒有耐心的威廷總是在重複練習第三次後開始生氣、喪氣和跺腳,甚至會鬧脾氣而不練了。不過一想到是自己最喜歡的運動會,他又重新站了起來,再練習一次。雖然練習的時候很煩、很累,留了很多汗。但是威廷一想到運動會上可以跟別的學校的小朋友一起比賽,就覺得充滿了活力和信心,漸漸地不再因為犯錯而發脾氣,而是積極的練習,獲取更多的肯定。威廷透過運動幫助他變得更懂事、更認真,讓家人深感欣慰。

你是COPD危險群嗎?手機上網測吧

你是COPD危險群嗎?手機上網測吧

為提升民眾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認知,並因應行動上網趨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董氏基金會合作,民眾只要用手機掃描COPD宣導海報、單張上的行動條碼,即可立即進入「遠離COPD,戒菸就對了」網站,瞭解COPD的危害及自我檢測是否為高危險群,並有「肺部復健運動」動畫短片,讓民眾可以跟著一起做運動。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姜郁美主任秘書表示,COPD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的呼吸道阻塞疾病。它與大多數慢性疾病一樣,無法完全根治,但治療可以減緩症狀及惡化速度,因為「吸菸」與「二手菸」為其最主要危險因子,所以任何本身有過吸菸史,或者身置二手菸環境的民眾,都可透過行動條碼即時以手機上網檢測、瞭解是否為高危險群,才能適時保護肺部健康。另外已是COPD的患者,也可跟著網站中動畫短片每天確實做肺部復健運動,以減緩病情症狀及惡化。董氏基金會終身義工孫越表示,這些年來深受COPD病痛所苦,也和所有病友一樣,除了持續用藥治療外,每天也儘可能做3次、每次10分鐘的肺部復健運動,但並不知道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所以此次衛生局與董氏基金會合作,在網站上推出「肺部復健運動」示範動畫短片,就可以跟著短片做正確的復健運動。孫越進一步表示,自己70歲時才開始學習使用電腦上網,因為資訊行動化的趨勢,所以也常用手機來上網獲得最新的資訊,尤其發展出行動條碼科技後,更是方便上網。現在大家只要開啟手機內行動條碼掃描功能,對準COPD宣導海報、單張上的行動條碼,就可進入「遠離COPD,戒菸就對了」網站(http://copd.e-quit.org/),瀏覽COPD的危害、自我檢測是否為高危險群及跟著動畫短片作肺部復健運動。姜郁美主任秘書強調,9成COPD患者都是因「吸菸」引起,所以為了自己健康,戒菸是最立即、有效的行動,衛生局已提供戒菸班、戒菸門診、戒菸專線、社區藥局戒菸諮詢站等多項便利戒菸服務,相關資訊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無菸整合網」(http://subweb.health.gov.tw/Nosmoking/)查詢,希望吸菸的朋友能多加利用,也希望不吸菸的朋友,能多鼓勵仍在吸菸的親友及早開始戒菸,讓每位在臺北市生活、工作的朋友都能遠離菸害,共同打造清新健康的無菸臺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