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死囚活體捐腎首例!手術順利完成

死囚活體捐腎首例!手術順利完成

歷經7小時,台灣死囚活體器官捐贈首例的手術順利完成!鄭金文(48歲)在7年前犯下殺人案,今年6月最高法院判他死刑定讞,鄭金文於是向台北看守所申請器官移植,希望活體捐腎給為洗腎而苦的姐姐。28日在亞東醫院進行移植手術,從早上7點45分到下午2點20分結束,過程順利。亞東醫院表示,鄭金文恢復狀況不錯,預估5到7天就可出院,受贈者則須密切觀察是否產生排斥;不過由於雙方具有相同血緣,因此推估術後排斥風險較低,若恢復良好,受贈者最快10到14天可出院。鄭金文說除了捐腎救姊姊,也希望在死刑後將器官捐贈給其他需要的人。對於此死囚活體捐器官的首例,衛生署長邱文達日前表示,只要本人與家屬同意且通過醫院審核,衛生署表示尊重;至於死囚捐器可否指定器官受贈者,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解釋,活體捐贈與死後捐贈器官的規定不同,按照現行法規的規範,活體捐贈可以指定受贈者,但死後器捐則是社會公益,必須進入器官分配系統,按照順序分配給需要的受贈者。

茂伯猝逝 天冷慢性病患要當心!

茂伯猝逝 天冷慢性病患要當心!

演出國片《海角七號》爆紅的國寶「茂伯」今傳出在家中猝死的消息。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護理人員證實,茂伯於下午2時許,由消防局救護車載往該院急救,到院前就沒了呼吸心跳,但確切的死亡原因,仍有待釐清。新北市政府消防局表示,轄區救護車趕到現場時,茂伯倒臥在地上、沒有生命跡象,家屬也向救護人員表示,茂伯日前才因心臟的問題就醫。根據衛生署公布99年國人10大死因,心臟血管疾病高居第二位。醫師的臨床統計也發現,國內約有50萬心律不整患者,其中近半數的患者可能毫無症狀,很容易被輕忽。醫師指出,秋冬天氣變化大,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民眾一旦發現心跳速度過快過慢、有持續發作,甚至間歇性停止等徵兆,就要立刻就醫檢查治療。※圖片取自《海角七號》官方網站http://cape7.pixnet.net/blog/post/18929108※相關影音新聞取自11月24日公視晚間新聞影音/天冷易「心寒」 心律異常要小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65&HN_Yr=0&HN_Mon=0「國寶」消失了!茂伯疑心肌梗塞猝逝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05&HN_Yr=0&HN_Mon=0

台塑創辦人王永在 感冒住院狀況穩定

台塑創辦人王永在 感冒住院狀況穩定

林口長庚醫院今(2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台塑企業體系創辦人王永在於27日出現發燒及感冒症狀,基於慎重起見,於28日下午安排至林口長庚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目前狀況穩定。茂伯猝逝 天冷慢性病患要當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12&HN_Yr=0&HN_Mon=0研究:木糖醇甜味劑可能會抑制細菌的生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07&HN_Yr=0&HN_Mon=0肝炎病毒基因檢測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04&HN_Yr=0&HN_Mon=0

影音/死囚捐腎 今完成手術

影音/死囚捐腎 今完成手術

有一名在七年前犯下殺人罪、被判處死刑定讞的犯人鄭金文,向法務部申請把自己的腎臟,捐給長期洗腎的姐姐。這項手術已經在今天下午順利完成,也創下國內死刑犯活體捐贈器官的首例。從早上7時45分劃下第一刀,經過將近七個小時,終於完成死刑犯鄭金文的活體捐腎移植手術。負責操刀的亞東醫院表示,這次手術因為使用最新微創腹腔鏡手術,傷口只有6公分左右,出血量很少,手術過程相當順利,但手術後三天,還是得觀察受贈者是否有急性器官排斥現象。死刑犯鄭金文七年前犯下殺人罪嫌,今年六月遭最高法院判處死刑定讞。雖然姐姐從小各自被領養,但當他知道姐姐每天必須洗腎才能維持生命,便希望能捐腎給姐姐。而法務部最後也基於尊重生命的精神,同意這項申請。而除了捐腎給姐姐,鄭金文還透過市議員寫了一封悔過書,希望把死後可用的器官捐給其他需要的人,希望藉此贖罪。茂伯猝逝 天冷慢性病患要當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12&HN_Yr=0&HN_Mon=0死囚活體捐腎首例!手術順利完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11&HN_Yr=0&HN_Mon=0兒童感染蟯蟲 與父母教育程度有關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03&HN_Yr=0&HN_Mon=0

讓長輩終有所養 高齡者在地樂活老化

讓長輩終有所養 高齡者在地樂活老化

台灣人口逐年老化,過去三年統計,嘉義老年人比率佔全國之冠。根據嘉義基督教醫院的統計,過去三年內65歲以上長輩的醫療服務量約佔門診量三成、住院更是近三成五,由此可看出老年人的社會及醫療服務需求的迫切。為了讓長輩終有所養、安心在地老化,嘉義基督教醫院以社區健康部為執行推手,落實高齡友善醫院計畫,並獲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舉辦的「2011年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典範選拔,獲得最高殊榮「第一屆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典範獎」肯定。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陳誠仁表示,要讓高齡者安心在地老化,醫療保健與社區服務相當重要,因此,將醫療作為基礎,與社區資源結合,建構無圍牆高齡友善照護藍圖,讓愛無礙、樂活老化。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指出,面對台灣人口老化的趨勢,疾病醫療已經是基本配備,針對長輩,如何打造更貼心、完善的環境才是目前國內各醫療院所需要努力的地方。今年的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競賽活動雖然是第一屆,但看到醫療院所們從從小地方的體貼著手,證明了台灣的老人真的很幸福。也因為各界的支持與努力,國民健康局已爭取到2012年世界健康醫院年會的主辦權。嘉義基督教醫院全新打造高齡友善醫院計畫,針對高齡者設計貼心、便利的就醫環境,從門診下車的那一刻起,敬老服務就已經開始。到住院全都涵括在內,包含:門診批價掛號敬老窗口、升降抽血櫃檯、離床警示系統等,另外,配合政府敬老政策,開設銀髮族整合照護門診服務,運用電子病歷系統,不但讓銀髮族免於就醫多科的困擾,同時也降低用藥的潛在風險。 對於長輩,他們需要的除了尊重之外,「歸屬感」亦不能忽視。嘉義基督教醫院社區健康部主任張育誠醫師指出,臨床上很多長輩抑鬱寡歡的原因,多是將年老與不中用畫上等號。常可看見因心理影響生理的案例,在老人醫學科門診裡,長輩一天的用藥最高紀錄是33顆,但仔細討論後發現,只要長輩心情開朗愉快,很多藥物都是可刪除的。因此,積極鼓勵長輩多與人互動、學習,除可增加自我肯定外,也能讓家庭氣氛更加和諧。嘉義基督教醫院成立「高齡友善醫院推動小組」,整合居家照護、緊急救護、長期照顧及健康促進等系統,以長者為尊的原則,深入了解長輩的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整合性照護及支持性的環境。社區健康部暨老人醫學科主任張育誠醫師引用聖經:白髮為老人的尊榮,強調照顧老年人應是耐心、愛心與尊重,用耐心傾聽他們的需要、用愛心給予服務與照顧,將每一位長輩當作自己的長輩般呵護,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出外打拼的遊子們也能無後顧之憂的往前衝。

注意!吃錯食物讓精蟲活力下降 降低受孕的機會

注意!吃錯食物讓精蟲活力下降 降低受孕的機會

在不孕症的原因當中,男性的部分約佔了三分之一,最常見的就是男性的精蟲不活躍,或是精蟲不健康。根據巴西最新的研究表示,男性的精蟲活躍度、健康度,其實跟日常生活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男性常吃紅肉、喝酒、咖啡,那麼他所產出的精子品質,就會變得很差,但是如果是吃水果、穀物等健康的食物,那麼所產出的精子就很容易讓女性懷孕。過去的不孕症研究大多著重在女性的生殖系統,像是吸菸跟喝酒會影響卵子的健康,但是巴西研究人員則是逆向操作,看男性的飲食是否也會對精子產生影響。研究人員招募了250對伴侶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對這250個男性進行飲食控制,有些吃蔬菜水果,有些則吃大量的肉、喝酒與咖啡,然後再進行精蟲的分析與受精的研究。研究的結果發現,超重與喝酒的男子,他們的精蟲活動力下降明顯緩慢,而且精子的濃度也大幅下降;至於抽菸的男性,雖然精蟲的濃度沒有下降,但是活動力變得較差,如果是喝酒又喝咖啡,則受精的機會降低;當男性攝取大量的紅肉時,那麼胚胎的著床率、懷孕率都會大幅下降。至於吃穀物跟水果的男性,不管是精子的濃度、精蟲的品質與活躍度、甚至是速度與懷孕率都有明顯地提高。主持這項研究的巴西生育輔導中心的(Fertility-Assisted Fertilization Center)博爾吉斯博士(Edson Borges)表示,過去就有人猜測某些維生素、礦物質與氨基酸,可以提升精蟲數與精液的品質,但是這項研究證明了這個理論,因此無論男女都應該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才能擁有更好的精子或卵子。另一位遺傳學家韋斯特法爾(Lynn Westphal)則表示,與其花時間擔心洗溫泉會影響生育能力,不如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預防。台灣憂鬱7年增十倍 董氏推運動紓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47標榜雷射「無痕」除狐臭 術後反留8公分疤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44醫護人員動起來 走出戶外追求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37

菸害防制、拒二手菸 保障民眾健康

菸害防制、拒二手菸 保障民眾健康

苗栗縣100年績優衛生保健志工暨菸害防制績優單位表揚大會於日前舉辦,本活動主要目的除獎勵全年辛勤付出的志工天使們,以表至高無上之敬意外,也為打造無菸環境協助企業建立新形象,以及化被動為主動積極自主管理,營造無菸、健康的職場給予最大的支持與鼓勵。為感念衛生保健志工及志工團隊無私無我的奉獻精神,促進社會祥和,以及對民眾健康生活的推動不遺餘力,苗栗縣衛生局根據「苗栗縣100年衛生保健志願服務獎勵辦法」辦理本次縣內衛生、醫療機關與民間績優志工表揚活動,希望藉此活動以達提振志工的士氣,弘揚志願服務工作及彰顯績優志工的真情奉獻,此外,對於衛生保健志願服務績優團隊也進行表揚,以激勵團隊服務之士氣、發揚齊心協力奉獻社會的美德,慰勞績優志工們的辛勞付出,除感謝志工們的服務及貢獻外,更進而提升志工認同感及凝聚志工向心力為目的。衛生局結合本次活動,加強菸害防制宣導,辦理無菸職場授證,鼓勵縣內各職場打造無菸健康企業新形象;辦理無菸環境推動,感謝鄉鎮市公所支持無菸環境,以降低公共場所二手菸暴露;此外,為鼓勵吸菸勸戒的推動,也在活動中頒發「100年門診戒菸績優獎」給推動有功的醫療院所。本次活動共表揚個人志工40名,志工家庭7單位,志工績優團隊2項,以及認證無菸職場20家廠商,門診戒菸績優獎3名,無菸環境推動獎8單位,以藉此活動表揚,進而影響更多民眾積極投入志工行列,且帶動更多廠商進行無菸職場的認證及無菸環境的支持。

BMI指數太輕的病患 手術後死亡風險增加40%

BMI指數太輕的病患 手術後死亡風險增加40%

手術預後的情況跟體重有關係嗎?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到,如果病人的體重太輕,那麼在手術之後的一個月內,很容易造成病患死亡,死亡率甚至高達40%。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史塔肯伯格博士(George Stukenborg)表示,分析以往的數據可以發現到,如果病人的BMI較低,那麼手術預後的效果較差,甚至在術後30天內死亡的風險也較高。史塔肯伯格博士的研究團隊分析了2005年到2006年之間,總共有183間醫院、19萬名病人的手術資料,他們將這些資料分成五組,分別是BMI值低於23.1、23.1~26.3、26.3~29.7、29.7~35.3與高於35.3等五組,經過分析比對後發現,在這19萬個病例當中,有2245人在手術後一個月內死亡,而這些死亡的病例當中,BMI值低於23.1的這一組,相較於BMI值介於26.3~29.7,還要多出40%的死亡風險。史塔肯伯格博士表示,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但是統計的結果確實是發現到BMI值較低的人,手術後一個月內的死亡風險會大幅增加,史塔肯伯格博士猜測,這是因為體重較輕的人,通常一開始身體狀況就不好,所以死亡率也會增加。史塔肯伯格博士也認為,未來醫師在考慮病人手術的預後情況,也應該要將體重因素納入,才能更準確地預測病人的復原狀況。一個月噴藥四次! 高雄登革熱疫情拉警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3大陸「哈」台灣醫美技術 指定隋棠高聳俏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2疱疹病毒性腦炎導致記憶喪失 唯獨音樂永難抹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1

吃太快、酒喝太快都傷身 可能會讓人早死

吃太快、酒喝太快都傷身 可能會讓人早死

對人體而言,有些動作要越快越好,但是有些事情動作越快,會傷害身體或是代表身體出問題,需要特別注意。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如果吃得速度太快、呼吸太過急促、酒喝得太快,都有可能提前去見閻王喔。報導中指出,根據《美國飲食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的研究發現,吃太快的人會比慢慢吃的人還要胖。在日本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也曾經在觀察3000人的飲食習慣後發現,吃太快的人有八成以上的機會過胖,而過胖會引起許多慢性的疾病。諾丁漢(Nottingham University)的麥當納教授(Ian McDonald)解釋,吃太快會讓我們身體的飽足機制混亂,讓身體誤以為沒有吃飽,一直感覺到肚子餓,因此最好進食的時間應該在20分鐘以上,才可以讓大腦接受到飽足的訊息。第二個身體不好的徵兆是呼吸急促。物理治療師特魯普(Fiona Troup)表示,呼吸過快會導致注意力下降、心悸等狀況。至於呼吸過快大多是因為身體缺乏氧氣,需要急促呼吸,所以長期呼吸次數超過20次,最好就醫檢查。第三個狀況是飲酒的問題,倫敦大學教授(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華萊士教授(Paul Wallace)表示,如果一個人酒喝太快,身體會無法進行相關的解毒功能,最後導致肝臟受損。所以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慢慢喝,而且一次不要喝太多,最好可以稍微將酒精稍做稀釋,這樣對肝臟的損害較小。最後就是步行速度,根據美國匹茲堡(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研究發現,如果75歲以上的老人家,不是出於刻意走得慢,而是身體根本無法快走,那表示身體狀況不好,需要多加留意。但是貝德弗雪爾大學(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的布魯爾教授(John Brewer)表示,雖然美國的研究結果如此,但是他認為,就算老人家可以走得很快,但還是要慢慢走,不要競走、慢跑或是快跑,因為慢慢走可以加強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甚至可以運動的時間較久,消耗的熱量也較多。臨床指引面面觀 骨鬆治療有撇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07大陸查獲假藥集團 起獲百億台幣黑心治癌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025成上班族擔心無薪假效應 透過運動可紓解壓力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99&HN_Yr=0&HN_Mon=0

守護後山 張冠宇院長獲頒台灣醫療典範獎

守護後山 張冠宇院長獲頒台灣醫療典範獎

守護後山醫療24年,台東馬偕醫院張冠宇院長榮獲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100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並於11月12日舉行的全國醫師節慶祝大會中接受表揚。張冠宇院長自72年起支援蘭嶼鄉衛生所醫療服務後,即與後山台東結下因緣,有感當時台東醫療環境之簡陋與缺乏,自許「有機會就提供專業照顧偏鄉」的心願,在後山行醫多年來,默默照顧偏鄉民眾健康,積極爭取專業醫療進駐,並以身作則鼓勵同儕根留台東、造福台東鄉親,獲頒此殊榮是實至名歸,更為偏鄉醫療奉獻之典範。「台灣醫療典範獎」由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主辦,每年選出十位於基層、偏遠地區從事醫療衛生工作20年以上且有特殊貢獻的醫師,來彰顯默默奉獻、堅守崗位、濟世救人的醫者情懷。台東馬偕醫院自76年設立初期,張冠宇院長即自願前進後山服務,經常隨著醫療服務隊深入山地偏鄉與離島巡迴醫療。88年擔任醫務室主任期間,鼓勵院內醫師支援「蘭嶼鄉、綠島鄉醫療改善計畫」,使離岛醫療支援政策得以順利啟動。同時期九二一大地震撼動全島的悲愁,在第一時間派出醫療團隊協助災區醫治傷患,並獲衛生署頒發「支援921災區醫療有功醫院」。91年接任院長後,積極推動偏遠醫療,陸續承辦健保局「蘭嶼鄉、綠島鄉及金峰鄉IDS計畫」,號召有志醫師、牧師、護理師、藥劑師等專業人員加入巡迴醫療。92年面對全球性SARS疫情,在台東率先推出一系列防護措施,以最嚴密的管控及醫療品質,捍衛台東鄉親免受SARS威脅。94年海棠風災重創金峰鄉嘉蘭村,張院長更於第一時間派出醫療團隊至現場,除了提供民生物資以外,更由牧師、心理師、關懷師、社工師與災民訪談,協助解決災民重建問題。四年後八八水災再次蹂躪此地區,張院長率先帶領醫護人員挺進災區,提供災民醫療救助,更發動全院員工捐款活動,協助災民儘速重建家園。為實現馬偕博士「焚而不毁」的精神,台東馬偕醫院成為後山台東的醫療守護者,以現代化嚴謹的管理方法,堅持提供最佳的服務品質給東部病患,優異的表現更於96年榮獲衛生署新制醫院評鑑「特優」殊榮,在區域教學醫院等級實難能可貴。後山地區受到地理環境與經濟條件限制,無法獲得如西部般豐沛的資源,如要改善則須比外縣巿更加倍投入,張院長為了不斷提昇醫療水準給台東人更好的醫療服務,讓罹患重症的民眾能享有「在地醫療」的權利,提出高瞻遠矚的新建醫療大樓計畫,期望以更深化急重症的醫療照護,降低病患外轉的機會,並可提供更好、更先進的技術及設備,經過二年奔走,克服困難,終於獲得董事會及各界支持,對台東醫療注入更多希望。遠離大都巿發展多元的環境,投入後山偏遠地區醫療奉獻,默默守護本地居民健康24年,上山、下海為弱勢醫用者付出人生最精華的歲月,張院長的堅持與付出足為醫療人員之典範,更是帶領全院員工為台東鄉親繼續守護的動力,希望此份榮耀更能感動其他人一起加入後山醫療行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