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高鐵停駛13分鐘 2醫搶救心臟病發乘客

高鐵停駛13分鐘 2醫搶救心臟病發乘客

高鐵北上六○四號列車昨天(5日)上午停駛十三分鐘,搶救了一名現年43歲的陳姓男子,這名陳姓男子本身患有心臟病,昨天搭乘高鐵時,感覺胸悶不適,突然昏倒,有乘客發現不對勁,趕忙按下緊急按鈕,列車急停後,列車長緊忙用廣播找醫師,正好車上有心臟外科、腸胃科醫師,聽到廣播立刻趕往協助,13分鐘救回心臟病旅客一條命。(照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Encino)兩名醫師分別是台大心臟外科主任王植賢與國泰醫院腸胃醫生廖建仲,兩名醫師聽到廣播後,即使不在醫院,也秉持救人原則,根據媒體報導指出,王植賢主任說,陳姓男子意識稍恢復後雙手壓左胸直喊痛,初判應是心臟缺氧,立即為他心臟按摩、量血壓,並聯絡救護車送往台大新竹分院。目前陳姓男子已無大礙,事後救人的醫師也都謙遜表示,他們只是盡了醫師救人的義務,王植賢主任五日在台大有門診,但心繫陳姓男子病況,多次聯絡新竹分院,確定無礙才鬆口氣,根據媒體表示,為陳姓男子按下緊急停車鈕的乘客低調不願透露身分,不過他表示,很開心能幫到陳姓男子,知道他沒事,很欣慰。優活推薦:溫差大婦人心肌梗塞發作 3聲喘息後死亡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91&HN_Yr=0&HN_Mon=0胸悶、心臟砰砰跳 我會猝死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38國寶茂伯驟逝 體型瘦心肌梗塞也找上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20

狗飼料不但添加防腐劑 牛肉罐頭中竟沒有牛肉

狗飼料不但添加防腐劑 牛肉罐頭中竟沒有牛肉

隨著時代的進步,養寵物的熱潮持續發燒,其中更以養狗的人最多,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狗飼料與狗罐頭多到讓飼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因此消基會針對市面上所販售的10件狗飼料與10件狗罐頭進行重金屬、三聚氰胺、鈉含量以及防腐劑的檢測。結果發現到狗飼料的防腐劑超過標準,還有廠商打著牛肉口味的名義,但是裡面卻只有牛肉香料卻沒有牛肉,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消基會採集100年9月間,大臺北地區的量販店與寵物用品店等販售通路,購得10件狗飼料與10件狗罐頭,共計20件樣品。其中檢測重金屬含量、三聚氰胺、鈉含量與防腐劑,等幾項檢測,結果發現到飼料中的重金屬鉛與鎘的檢測結果,皆符合歐盟的規定,而且沒有檢測出三聚氰胺,因為三聚氰胺是一種工業原料,而非食品添加物,工業上常用於製造美耐皿器具、白板、塗料、黏著劑、防火劑及脫漆劑等。美國在2007年曾發生寵物食品遭三聚氰胺汙染而導致貓、狗生病或死亡的事件,當時引起許多飼主的恐慌。 至於鈉含量檢測值,也都符合美國飼料品管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Feed Control Officials,簡稱AAFCO)所建議的營養標準,但是卻在8件樣品當中檢出防腐劑(己二烯酸)含量頗高,但是因為目前台灣並沒有寵物食品的防腐劑限量標準,所以也只能針對檢測結果提醒消費者,作為消費者選購時的參考。 而其中一個品牌的狗罐頭(牛肉風味)雖標示為「牛肉風味」,但成分標示卻是雞肉與鮪魚紅肉而沒有牛肉,只有牛肉香料,消費者在選購此類商品時,務必要睜大眼睛,看清楚商品的成分,以免買到商品名稱與成分有落差的商品。 消基會表示,目前臺灣對於寵物食品並沒有任何法規可管,現行的「飼料管理法」只適用於家畜、家禽或是水產等經濟動物,並不包含寵物食品。但是狗飼料與狗罐頭對於寵物狗來說,就是牠們的主食,消費者所關心的不只是營養是否均衡,其中的添加物也是消費者想知道的,因此消基會認為應該對寵物食品訂定一個健全的法規及相關標準,讓消費者在購買時能更安心。 消基會最後提醒民眾,購買寵物食品時,應挑選標示較清楚且包裝完整之商品,飼料拆封後應置於密閉的容器中,放置於乾燥陰涼的地方保存,並盡快食用完畢,以避免變質。 優活推薦:想讓寵物更健康 獸醫師:別餵食巧克力、海鮮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38 多一隻小貓爭寵 老貓罹患憂鬱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05 遛狗不浪費時間 反而讓主人更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66

每天接觸美髮用劑 手部異位性皮膚炎

每天接觸美髮用劑 手部異位性皮膚炎

根據網路媒體報導表示,日前一位22歲從事美髮工作的女子,因為幾乎每天都會接觸到洗頭、染、燙髮的清潔用品、專用染燙劑,後來手上出現明顯的水皰,甚至有搔癢的感覺,且逐漸加重,醫師表示,在經過藥物的治療後,情況已好轉。(圖片截取自維基百科,作者Eisfelder)女子本身就有異位性皮膚炎病史,加上持續接觸到清潔、化學類、染髮劑等產品,使得手上皮膚出現一顆顆水皰,容易發癢,從手掌分布到手指各處,後來還抓到破皮,流出滲出液,感到十分不適,嚴重影響到工作,根據台中仁愛醫院衛教文章中顯示,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的症狀就是「癢」和「皮膚敏感」,依發作時間、年齡,而有不同的現象,簡單的說,病症發展從早期濕疹反應、丘疹、水泡,到後期的慢性皮膚炎乾皮、苔癬、色素沈著等。文章中針對飲食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應,避免攝食會過敏的食物,如病情需要,可做過敏原測試,一般來說則少吃防腐劑、色素、調味品等人工食,由於異位性皮膚炎大多與免疫因素有相關,因此多食益生菌能影響內免疫系統發展,也有異於異位性皮膚炎,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出,嬰兒前三個月專吃母乳,可降低有家族史的小孩,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優活推薦:異位性皮膚炎癢到受不了嗎? 應首重保濕避免過度清潔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04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 夜晚抓不停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480該如何遠離過敏原 醫師提供5方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257

電磁波可攻擊我們? 國際研究說不會

電磁波可攻擊我們? 國際研究說不會

親民黨副總統參選人林瑞雄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聲稱,國安局人員以特定頻率的電磁波「鎖定」他,將以頻率1875的電磁波對他發動「攻擊」。不過這樣的說法,不但被網友吐槽,就連專家也說電磁波是在空氣中散佈、傳播,並不會針對個人造成影響。經過調查,林瑞雄所指稱的頻率1875是介於調幅廣播(AM)和調頻廣播(FM)間的頻率,用收音機根本就收不到。若以無線電對講機進行測試,頂多只能接收到俗稱「車機」的使用者在對話,似乎不像林瑞雄所說,有人要以這樣的頻率攻擊他。此外,廣電專家澄清,發射器是360度發送頻率,並不會針對特定的個人造成影響,加上距離遙遠,對健康的危害也不大。事實上,國際已有諸多資料反駁電磁波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丹麥的研究人員在今年10月發表一篇研究,利用詳細的醫療數據,分析追蹤36萬名30歲以上手機用戶,發現罹患腦瘤與中樞神經系統癌症的人數與常人無異。此外,英國癌症研究所教授領導的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的專家小組早在去年就發表研究指出,現有的相關證據無法證明使用手機會致癌,尚不能在使用手機和腦瘤之間找到關聯,也缺乏確切的致病生物機制。優活推薦:講手機不會致腦瘤?丹麥研究有爭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29世衛:手機會致癌! 英國最新研究:不可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102

右手當枕頭 睡醒手指、手腕動不了!

右手當枕頭 睡醒手指、手腕動不了!

一位26歲男性,休假日帶女友出遊。晚上體貼的以手為女友枕頭。第二天發現這隻「枕頭」不會動了,而且有麻木感,害怕之下立即就醫。另一位33歲男性,因為幼兒晚上會哭鬧,而到沙發上睡覺,並以右手為枕頭。隔天起床後發現右手手腕及手指動不了,以為中風了,嚇得趕快就醫。這兩位患者經臨床評估發現有垂手、垂腕、虎口處麻木,但其他神經系統正常,診斷為橈神經麻痺。在與患者解釋後,才安心離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毓禎表示,橈神經麻痺臨床上最易發生於夫妻或情侶共度一晚後,或酒精鎮定劑使用者,因壓迫到腋下、肱骨或手肘引起。有些則由於外傷、骨折,或長期臥床壓迫造成。治療部分則視症狀而定。王毓禎指出,若只是短期壓迫的急性麻痺,且無結構上病變,只要不要持續壓迫,大多自己會好。若是深度完全無力及感覺喪失,則需要支架護具及復健。若嚴重麻痺且復健無效,則應考慮手術。這種嚴重狀況幾乎都發生於有結構病變如肱骨骨折等。因此一定要進一步檢查,如照X光、肌電圖等。在藥物治療方面,維他命、消炎藥、類固醇、循環劑等都有人用,但都無明確療效。

什麼是得舒飲食?高血壓患者注意囉

什麼是得舒飲食?高血壓患者注意囉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詹淑雲營養師表示,高血壓疾病出現於無形,害人於不備,可說是沉默的殺手,50歲以上的人口高血壓盛行率為38.5%,也就是說人到50歲後,有近八成民眾不是有高血壓就是有高血壓的風險,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強調高鉀、高鎂、高鈣、高纖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及限制飽和脂肪酸飲食,建議高血壓人應多選擇的食物,而不只是一味的限制,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藉著多種營養素的搭配,全方位的改善健康來達到降血壓的目的。1.選擇全穀根莖類:在主食部份,至少要有2/3以上選用未精緻的全穀類,或以根莖類取代精緻過的白飯、白麵製品,若一開始無法適應,可先以一半白米加上一半的全穀米、豆類或根莖類,等到口感上逐漸適應後再慢慢增加全穀根莖類,例如:糙米、小麥、薏仁、馬鈴薯、山藥、地瓜、豆類等的比例。 2.每天5+5蔬果:每天需攝取5份以上的蔬菜及5份以上的水果,並多選用含鉀豐富的食物,包括:菠菜、空心菜、韭菜、青花菜、金針菇、竹筍、香瓜、哈密瓜、芭樂、香蕉、木瓜、奇異果等。3.選擇低脂乳:以低脂乳取代全脂乳,建議每天兩份低脂或脫脂乳品,包括:鮮乳、保久乳、優酪乳、優格等,可於三餐或點心時食用。4.紅肉換白肉:以豆製品或去皮的白肉(魚肉、雞肉、鴨肉、鵝肉),來取代紅肉(豬肉、牛肉、羊肉、內臟),且一天不要吃超過半顆蛋。5.吃堅果用好油:堅果類包括榛果、杏仁、松子、核桃、花生等,這些堅果都有養生的效果,建議選擇原味的,不要吃經過油炸、調味的,否則養分可能流失,熱量也會增加,烹調時選用不飽和油脂(橄欖油、芥花油、葵花油、沙拉油等),來取代飽和油脂(奶油、豬油等)。得舒飲食的五項原則可有效幫助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有益於民眾預防高血壓,但慢性腎病變病患在採納得舒飲食前,應先經過醫師和營養師的評估,再給予適當的建議。

男生竟有女性乳房!尷尬且外觀不雅

男生竟有女性乳房!尷尬且外觀不雅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整形外科曾鼎昌醫師說,男性女乳症是男性乳房最常見的病症。以食指與拇指掐起乳暈的部位,若皮膚厚度超過2cm或比腋下皮膚厚,就有可能得了男性女乳症。除了少數人併有劇烈性疼痛或壓痛外,基本上它是不需要特別的治療。但少數患者會持續存在,往往造成外觀不雅和心理不適。對於鑑別診斷男性乳房的男性女乳症或脂肪腫大以及所有單側乳房病變,乳房攝影是非常有建議性的。曾鼎昌醫師指出,近年來,抽吸術應用於男性女乳症可減少後遺症:先在乳暈旁切一小洞,再用組織剪夾碎該乳腺組織。因為乳腺組織非常堅硬,等夾碎之後再用6mm大小之吸管夾出,效果更佳,也可順便抽取胸部多餘的脂肪。在術後2~3天內避免活動,再用彈性繃帶壓迫約六星期。回到正常的生活與工作約要兩星期左右。

男顏面神經麻痺!半邊臉無法動彈

男顏面神經麻痺!半邊臉無法動彈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李振培副院長指出,一名經常工作至凌晨的男子長期生活不正常,因出現右半邊臉部不能動彈、雙眼無法閉合等情形,經醫師診斷後,為臉部顏面神經麻痺症。主要是因為抵抗力降低導致病毒入侵造成,導致顏面神經麻痺。醫師呼籲作息不正常或壓力大民眾注意。(圖:顏面神經圖,綠色部份即為顏面神經。)  李振培副院長說,顏面神經麻痺的主要症狀是嘴歪、眼皮不能閉合、流眼淚、味覺障礙、食物在口內有停滯感、喝水會流出來等症狀,顏面神經麻痺通常可分為:(1)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及(2)末稍性顏面神經麻痺兩種。而引起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有數種,但代表性的是亨特氏症候群 (Hunt's syndrome) 及貝爾氏麻痺 (Bell's palsy)。貝爾氏麻痺是顏面神經麻痺各類型中最常見的,目前致病原因不明,臨床顯示多數病患在出現貝爾氏麻痺症狀的數天前會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症狀,所以推測導致貝爾氏麻痺可能與病毒感染引發顏面神經發炎有關。李振培副院長說,罹患「貝爾氏麻痺」並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可能造成的後遺症,卻會影響病患心理甚鉅,因此建議民眾,在發病之初應及早尋求神經科醫師幫助,接受適當的治療,減少可能產生的後遺症的發生。

男下肢痛又無力!脊椎狹窄症作祟

男下肢痛又無力!脊椎狹窄症作祟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骨科主任容志雄醫師指出,老王年約六十歲左右,平時身體硬朗。最近幾個月,逐漸感到下肢痠麻疼痛、腿膝軟弱無力、行走活動不便的情形。到數家診所、醫院求診,均被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接受藥物及關節復健治療,卻無明顯改善。容志雄醫師說,這樣的患者並不在少數。其關節X光檢查,可能發現並無明顯的髖、膝關節炎病變現象或是只有輕到中度髖、膝關節炎病變現象。其實,這些現象,很有可能就是退化性脊椎狹窄症的部分症狀表現。脊椎狹窄症是最近五十年才在臨床上受到重視,而且,好發於已經退休的銀髮族。其發作年齡,大多在55歲以後,女性發生比率較男性高出3至5倍之多。如果是時常從事粗重工作或負重的人,則有可能提早五到十年產生退化而有症狀出現。此一病症是一種退化性的病變。退化性脊椎狹窄症的早期症狀,在走遠路與久站後會有臀部不適、緊繃、燒熱感之現象。臨床症狀以「下背」與「下肢痛」為主,並且通常有長期為下背痛所困擾的情形。而其典型的症狀是走路或久站則會引起疼痛,當坐下來時就會改善。而且疼痛會延伸至臀部及下肢。退化性脊椎狹窄症之早期,接受保守性療法,通常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不過,約有一成的病人會持續惡化,最後必須接受脊椎減壓手術。

出國要當心!H5N1流感疫情頻傳

出國要當心!H5N1流感疫情頻傳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近日內國際連續發生人類及動物H5N1流感案例,顯示國際間存在禽流感流行風險,國人旅遊應加強自我防護,避免感染。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1月29日公布埃及新增1例人類H5N1流感確定病例;同日越南及尼泊爾等國也傳出家禽感染H5N1禽流感疫情,其中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更首次發生禽流感疫情。本年至今累計病例共55例,發生國家有埃及、印尼、柬埔寨及孟加拉共和國等4國,多數個案均曾接觸染病家禽;至於動物禽流感疫情部分,今年迄今共有18國通報445起疫情,發生國家以我國鄰近的日本、韓國及香港等地為主。依據WHO及世界動物組織公布資料,全球自92年迄今人類H5N1流感確定病例累計有571例,其中335例死亡,致死率將近60%。疾管局指出,目前傳出禽流感疫情的地區,國人往來頻繁,因此呼籲民眾出國旅遊應注意個人衛生並避免接觸禽鳥,出入傳統市場應特別注意安全,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可於機場尋求檢疫人員協助,倘返家後有身體不適,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旅遊及接觸史,以利診斷治療。此外,疾管局也同時呼籲禽畜相關從業人員應加強個人健康防護,並儘速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以避免與動物相互傳播病毒,造成病毒於體內發生重組的可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