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亞洲自殺率偏高 南韓自殺死亡率東亞第一

亞洲自殺率偏高 南韓自殺死亡率東亞第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全球每年約有130萬人自殺死亡,其中70%在亞洲,根據韓國統計,去年10大死因,自殺排名第四位,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有31人,是全亞洲自殺率最高的國家,其次是日本,去年日本10大死因,自殺排名第8位,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就有25人,反觀在台灣自殺人口每十萬人口有19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今天在「東亞自殺防治學術研討會」中表示,過去13年自殺連續位居台灣國人死因第9位,但是在政府與民間的積極努力下,2010年已首度退出十大死因,居第11位。與會學者表示,如果進一步分析台、日、韓三個國家的自殺成因,都會發現到,自殺都是多重原因所造成,像是情感及人際關係、精神疾病、憂鬱或藥物濫用、及工作經濟因素等,絕對不是單一元素就能讓人自殺,因此為了有效降低死亡率,韓國與日本更訂定自殺防制法,除了從民眾生活教育外,也從法律來規範民眾真愛生命的裡念。至於台灣雖然沒有自殺防治法,但是在政府與民間團體的通力合作下,已經有效減少台灣自殺死亡人數,但是學者仍然強調,全台灣自殺未遂通報個案,達2萬6870人次,雖然因自殺死亡的人數雖然已經下降,但是未遂的個案仍然居高不下,表示對於自殺的防治,仍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會議中南韓學者也表示,許多藝人因為承受過大的壓力而輕生,但是卻造成一窩蜂的模仿效應,也是自殺防治需要注意的重點,根據自殺防治中心的衛教文章表示,自殺事件存在潛在的模仿性,因此,媒體報導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過度的描述自殺細節甚至遺書的內容、簡化自殺的原因,甚至將之放在頭版、頭條、跑馬燈,並加上聳動的標題與照片,反而可能使遭遇類似困境的民眾,學習模仿這些報導而同樣攜家人自殺。在不幸的事件中,更應保護死者及其家屬的隱私,以人文關懷的角度,關心並尊重死者及其家屬,避免隱私的揭露、臆測動機或責備,以免增加不幸事件對當事人及其家屬帶來的衝擊。優活推薦:生活壓力大導致精神問題 4.1%香港人患「經常焦慮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49對抗憂鬱可不依靠藥物! 心理治療、補充營養可改善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40被癌症嚇到不想活 罹癌患者自殺率多2.5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04

女童胃發炎變成心肌炎? 家屬控醫療疏失致死

女童胃發炎變成心肌炎? 家屬控醫療疏失致死

台中市有一名12歲的邵姓女童,因為腹痛就醫,經過醫師診斷應該只是「胃發炎」,沒有想到本月(12)2號,女童病情突然迅速惡化,甚至呼吸困難,家屬表示,發現女童狀況不對的時候,就緊急按了求救鈴,但是卻只有護士到場,一直到女童情況十分危急,急診醫師及主治醫師才陸續趕來,最後醫師診斷為「心肌炎」猝死。醫院表示,處理過程是由急診醫師先前往救治,主治醫師則在隨後趕到。但是家屬十分無法諒解,為什麼「胃發炎」會變成「心肌炎」,認為醫師誤診害命。(圖片為心臟,翻攝自維基百科)根據高醫醫訊的文章表示,急性心肌炎是心臟的肌肉層發炎,可發生在各年齡層,包括新生兒也可能受到侵襲。急性心肌炎常跟病毒感染有關,尤其是腸病毒中的克沙其病毒B及伊科勒病毒(Echovirus)。在嬰幼兒期的心肌炎大多為急性發作,甚至是猛暴性而造成死亡;較大孩童或青少年則發病較緩慢,但可能發展成鬱血性心臟衰竭或擴張性心肌症。事實上,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包括發燒、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臉色蒼白、胸痛,甚至休克。該文章表示,早期在沒有加護病房的年代,病重者常於發病二十四小時內死亡。今日由於加強照護及各種支持性療法的進步,如強心劑、利尿劑、呼吸器及減少心臟負擔的藥物等等,死亡率已大幅降低。但猛暴性心肌炎的預後仍然不佳,死亡率可能高達50至70%。該文章提醒家長,有時候看似輕微的感冒或腸胃炎,可能演變成有致命性的心肌炎。希望父母親能提高警覺,多注意孩子的變化。若有不尋常的症狀出現,立即就醫,如此必可免去許多不幸的後果。優活推薦:心臟病以為是胃潰瘍 男子感冒引發心肌炎險送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442感染腸病毒 恐引發腦膜炎、心肌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94「心因性猝死」突然意識喪失到死亡一小時內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156

小眼阿宅網路教化妝 愛漂亮微整隆鼻割雙眼皮

小眼阿宅網路教化妝 愛漂亮微整隆鼻割雙眼皮

微整風潮從韓國流行到台灣,許多韓國藝人甚至大方承認自己動了微整型手術,像是隆鼻、打玻尿酸、割雙眼皮、抽脂等等,並且表示,微整型之後讓她們對自己充滿自信、對生活充滿希望,於是愛漂亮的女生越來越多,不過現在除了女生微整型外,日前一位年僅17歲的男生,因不滿同學嘲笑長得像「大炳」,決定改頭換面,動了雙眼皮、隆鼻、抽脂等微整手術,甚至現身媒體前,展露自信,現在的他已經成為人人口中的花美男。(圖片擷取自少男本人上傳之youtube畫面)這位現年17 歲的少男,因過去常被同學取笑長相,14歲起和媽媽學化妝,每天得花30分鐘的時間化妝才肯出門,為的就是希望能擺脫大炳臉,過去的他還一度將化妝心得放上youtube網站分享,引發超過10萬網友點閱爆紅,隨著近年韓劇旋風,從韓國美女到韓系花美男,紅遍全球,激起了愛美少男的微整型夢,就在上個月,取得媽媽的同意後,他就醫割雙眼皮並隆鼻,根據媒體報導,(12月3日)少男現身媒體前表示,覺得自己更帥且更有自信。不過,彰化秀傳醫院連傑權整形外科醫師表示在衛教文章中表示,「美」是很主觀的問題,若醫定要整型則最好能諮詢過整形外科醫師,再決定是否需要整形,且醫師建議若仍未成年,且沒有家長的同意,就不要去整形,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醫界則是對十七歲少年就做微整型手術頗不以為然,認為未成年的孩子身骨骼發育還未完全定型,一旦動了刀就不可逆,建議最好等到廿歲之後再整形,以免後悔。優活推薦:建國百年瘋結婚也瘋微整 術後正確保養之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37山根注射玻尿酸隆鼻 小心拿捏不準將致失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94大陸「哈」台灣醫美技術 指定隋棠高聳俏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2

百人上街頭抗議動物收容亂象 藝人隋棠到場聲援

百人上街頭抗議動物收容亂象 藝人隋棠到場聲援

動保團體不滿國內動物收容問題,為了替流浪動物爭取權益,昨日(4日)下午號召數百人,前往農委會抗議,強調應該要尊重流浪動物的生命,且動保人士痛批,許多管理不當的收容所,讓流浪動物飽受折磨,而自己養了三隻狗狗且把寵物當成家人的隋棠,今天也走上街頭,甚至邀請朋友和粉絲一同到場聲援,呼籲政府應完善照顧流浪動物。動保團體指證,不少流浪犬、貓遭捕後,往往不是生重病,就是被安樂死,另外動保團體還質疑某些被誤抓的犬貓,明明身上有晶片,但收容所卻不掃,導致許多小生命無辜喪生,收容所環境更是為人所詬病,不僅髒亂、狹小,還有動物互咬爭食物的現象,都令人十分痛心。活動發起人黃泰山表示,十二年來,超過一一四萬隻狗被抓進收容所,但大多數收容所管理不善、黑箱作業,「平均每天有兩百五十隻流浪犬,死於假安樂死」,動保團體播出拍攝的影片顯示,不少所謂的「安樂死」,根本是虐殺,因此動保團體要求推動TNR(Trap-Neuter-Return)政策,即「捕捉後絕育再原地放預」,不少動保人士反對現行收容所定期將動物「安樂死」的作法,認為相關單位應該放寬「捕捉犬貓後12天內不得開放認養」的規定,希望這群小動物們能保有生存的權利,但目前農委會則還沒有明確回應。根據平面媒體的了解,農委會表示,希望昨日的抗議與週五的會議併在一起,農委會畜牧處處長許桂森強調,農委會有誠意要溝通,需要改進的會改進,收容所作業有相關管理辦法,其實各地做得不錯,可以安排動保團體與民眾參觀。優活推薦:安樂死就是解脫? 應讓流浪狗死得更有尊嚴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264北市動保處擬調查寵物十大死因 民眾可向動物醫院通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80別以為狗狗只想著玩 牠們也會憂鬱的http://www.uho.com.tw/pets.asp?aid=12063

藥局違法?女子狂吃安眠藥致坐立難安

藥局違法?女子狂吃安眠藥致坐立難安

台南市一名20多歲女子一天吃十幾顆安眠藥,兩個月竟吃了六、七百粒,不吃就渾身不舒服、坐立難安,出現藥癮現象。對於販賣藥物給女子的藥局是否涉違法販售管制藥品,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已請衛生局確實查明,若確實違法販售管制藥品,則將依違反藥事法、管制藥品管理條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相關規定,依法處辦。食品藥物管理局將持續加強安眠鎮靜藥品的稽核管制,並呼籲各藥局及西藥房的專業人員,善盡專業職責,不可購用來源不明的藥品或偽禁藥品,更不可以違規販售安眠鎮靜藥品,民眾如果有焦慮或睡眠障礙的情形,應找專科醫師看病,並依醫師的指示服用藥品,切勿私自到藥局或藥房購買安眠藥隨意服用,以免花錢又傷身體。食品藥物管理局指出,安眠藥屬醫師處方藥品,藥局須憑醫師開立的處方箋,始得調劑供應,否則可依照藥事法相關規定,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並以藥師不正當行為予以懲戒。因安眠藥所含成分屬第四級管制藥品或第四級毒品(合法醫藥使用為管制藥品,否則即屬毒品),若賣給女子安眠藥的藥局非法販售,則涉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的販賣第四級毒品,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優活聚焦:●百人上街頭抗議動物收容亂象 藝人隋棠到場聲援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58●小眼阿宅網路教化妝 愛漂亮微整隆鼻割雙眼皮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57●亞洲自殺率偏高 南韓自殺死亡率東亞第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55

AV女優示範女用保險套 鼓勵女性保護自己

AV女優示範女用保險套 鼓勵女性保護自己

為了宣傳及教育青少年安全性行為觀念,擔任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愛滋防治大使的前日本AV女優「紅音螢(潮吹女王)」,在12月3號首度親臨風城,宣導正確的性行為觀念,並結合新竹市衛生局世界愛滋日全民愛滋篩檢活動,當日下午首先於新竹站前廣場示範保險套使用,以及在街頭發放保險套宣導安全性行為。(圖片為女用保險套及紅音螢的宣導活到照片,紅絲帶基金會提供)根據疾管局的統計,截至2011年3月為止,有75%的感染者集中在20到40歲,顯示台灣的愛滋病毒感染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呼籲民眾,為了保護自己,一定要勇敢進行愛滋篩檢。青少年感染愛滋的比率逐年提高,顯示年輕族群安全性行為知識的不足和缺乏,所以選在年輕人常聚集的鬧區及夜店,透過明星魅力的宣傳效果,希望可以引起青少年群眾的注意。前日本AV女優紅音螢(日語:紅音ほたる)業界定位為蘿莉風格的企劃單體女優,常演出癡女等類型的題材,並以容易引發大量潮吹的體質更讓她受到注目。2008年轉型成藝人,隸屬團體BRW108,同時兼任Girls guard組織之志工。今年首度以女優身份推廣「女用保險套」,並親自示範女用保險套的使用方式。其實女用保險套目前尚未在台灣推廣,直到今年八月才由紅絲帶基金會的申請下進入台灣。女用保險套的外觀就像大號的保險套,兩端皆有富彈性的環狀開口,是丟棄式不含香料且加了潤滑劑的保險套,藉著貼於陰道壁上,達到保護的功用。有別於以往只有男性專屬保險套,男女平等各自有身體性主權的觀念及伴侶權益等,身為愛滋防治大使的紅音螢在2011世界愛滋日呼籲安全性行為,希望透過女優的身份和擔任活動大使的時間,推廣女用保險套的使用,提供女性另一種選擇。優活推薦:危險性行為惹禍!年輕人染愛滋增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02 避多重性伴侶、孕婦作篩檢 拒絕愛滋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01 9%台男被娼妓破處 4成初夜不戴套恐染性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90

講多次還聽不清!噪音讓女聽力受損

講多次還聽不清!噪音讓女聽力受損

打工竟然打到聽力受損!一名25歲女生長期在飲料店打工,但因長期受冰沙機器噪音的影響,導致聽力受損,有時客人點飲料,要重複兩、三次她才聽得清楚。振興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力博宏表示,該女子長期受冰沙機噪音的影響,造成聽力受損,年紀輕輕聽力就已退化如50多歲。 (圖:擷取自youtube中天新聞畫面)新店耕莘醫院耳鼻喉科陳正文醫師指出,「聽力退化」雖然是一種自然老化的過程,但是許多研究都顯示,若是不及早好好地保養聽力,這種老化的現象有可能提早出現,並且加速惡化;噪音與聽力退化有加乘作用,長期暴露在噪音的環境下絕對會加速聽力老化的程度。永和耕莘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廖伯武說,近年來娛樂噪音的影響越來越大,日常生活中的演唱會、KTV、電動玩具、隨身聽、耳機、爆竹、電話、會發出音響的近距離玩具等,都是年輕人常暴露的噪音,卻往往被忽略。噪音對聽覺系統的影響,可分成暫時性與永久性的聽力損失。顧名思義,會在短時間內恢復的稱為暫時性損失,這通常是極短時間暴露在高噪音下所造成;而永久性的傷害則是在較不自覺的噪音環境下,日積月累所導致。上述的打工女就屬於永久性傷害。廖伯武醫師表示,噪音引起的聽損與噪音的音量與持續時間有關,目前政府規定,勞工在90分貝環境中一天工作最多8小時,而在95分貝環境中一天最多只能工作4小時,目的即為避免過度的聽力傷害,保障勞工健康。廖伯武醫師提醒,聽得到不代表聽力沒問題,有耳鳴、聽不清楚別人說話的症狀,或是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常說「啊」的時候,最好快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才能降低傷害。優活聚焦:●AV女優示範女用保險套 鼓勵女性保護自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60●藥局違法?女子狂吃安眠藥致坐立難安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59●百人上街頭抗議動物收容亂象 藝人隋棠到場聲援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58

買魚煮湯竟河豚中毒 魚販辯稱不知是河豚

買魚煮湯竟河豚中毒 魚販辯稱不知是河豚

在市場買魚竟然買到河豚,桃園有三戶人家,日前在龜山鄉中和南路向林姓魚販購買不知名魚後,回家煮成魚湯準備補一下,沒想到喝下肚後出現嘴唇麻、四肢麻痺等症狀,緊急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是河豚中毒;桃園地檢署檢察官林秀敏指揮刑警大隊,將魚販帶回調查,並且查扣32隻上午才批來的河豚,此外仍要釐清林姓魚販是明知河豚有毒還出售,還是不知道所購買的魚類是河豚。(圖片為河豚其中一種,翻攝自維基百科)當警察搜索到林姓魚販所持有的河豚時,林姓魚販辯稱是向台北漁產運銷公司所批來的,並且出示進貨單,表示自己以為那是無毒河豚,才敢向客人販售,還說「刺龜(河豚的台語名)是有毒,我賣的是河豚,無毒啦!」但是台北漁產運銷公司總經理陳清華卻表示,昨天看到新聞即主動查證,確認在交易量較大的批發市場沒有賣河豚,自營的台北魚市更不可能,來源不可能是台北漁產運銷公司。桃園衛生局食品衛生管理科長連恆榮強調,雖然目前政府沒有禁止販賣河豚肉,但林姓魚販未盡告知責任,已經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只要檢驗的結果出爐,確定是因為河豚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將依情節處6萬到600萬元罰鍰;販售行為若已危害人體健康,還有刑責,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000萬元以下罰金。警方則表示,雖然林姓魚販並非故意而是過失,但是依照法律規定,可能要面對1年以下有期徒刑。衛生局呼籲販售者,販售前應告知民眾販售的魚類是否需特殊調理方式;而且不知道如何調理河豚的民眾,千萬不要購買,因為河豚的毒素能夠耐高溫,無法加熱破壞,吃了非常容易中毒。優活推薦:吃河豚風險大,恐致命 餐廳料理應以安全為優先!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297 蕁麻疹會因食物引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36 危險!吃蝸牛爬過的食物 染「廣東住血線蟲」婦人險喪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75

藥「越存越危險」!亂服用很傷身

藥「越存越危險」!亂服用很傷身

大家都知道食物有保存期限、會過期,至於藥物呢?家中一些「看不懂」、「不知道」如何使用的藥物,或從醫院、藥局拿回的藥物,因為「不吃、不要、不用」而堆放在某個角落,小心!藥是會「越存越危險」喔,如果「不慎」使用過期或「錯誤」服用藥物,將對身體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臺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要注意用藥安全,並於5日起至10日(星期六)推出「居家藥物安全檢查週」,邀請大家一起檢視家中抽屜、櫃子內的廢棄藥物,並送至鄰近的「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讓您全家擺脫廢棄藥物的威脅。臺北市衛生局結合醫院藥局、社區藥局及健康服務中心共設置有363個「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市民朋友可將家中的廢棄藥物送到住家附近的檢收站,除了由藥局內的專業藥師免費幫您分類檢收外,更提供居家用藥安全諮詢服務。衛生局表示,自99年4月2日啟動「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至100年10月底止,經「檢收站點」所檢收的廢棄藥物總計達23,575.02公斤(其中固體藥物:13,944.54公斤、可回收藥物廢容器:2,624.64公斤、液體廢棄藥物:3,518.19公斤、廢棄針具、針頭:3,487.65公斤),這些廢棄藥物如在家中被不當、錯誤使用,將對家人造成嚴重的傷害,「居家廢棄藥物檢收」對您我的健康可發揮實質效果。

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支 使用過度當心簡訊頸傷害

智慧型手機人手一支 使用過度當心簡訊頸傷害

隨著科技進步,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完全融入現代人的生活,許多科技病症也紛紛找上門,像是長時間使用手機傳簡訊、App網路簡訊功能、Facebook等,由於肩膀與背部不動,只有手指頭快速移動,容易會造成科技傷害「簡訊頸」(text neck)或「簡訊拇指傷害」(text thumb injury),根據網路媒體指出,醫師提醒使用者,維持同一姿勢太久易造成肩頸、拇指痠痛,若有這些症狀應適時休息,嚴重者應就醫。英國民調中心YouGov 9月時花費數天訪問2034名成年人,根據調查,44%的英國人1天會花30分鐘到2小時用手機從事打電話以外的活動,英國健康專家也指出,因為智慧型手機就像個口袋型電腦,所以越來越多英國人用手機上網,而不是打電話,隨著這些高科技產品的普及,長時間盯著小螢幕和敲打著小鍵盤引發的拉傷恐會逐漸惡化,科技傷害「簡訊頸」(text neck)或「簡訊拇指傷害」(text thumb injury)也越來越普遍。英國脊椎治療協會(British ChiropracticAssociation)Tim Hutchful表示:「我曾碰過病人因為使用智慧型手機發生大拇指腱發炎的情況,還痛到好幾週無法使用手,他解釋,如果使用者為了看螢幕不斷把頭向前傾,這種不正常的姿勢會讓頭的重量感覺有4倍重,反而加重對全身的壓力。優活推薦:講手機不會致腦瘤?丹麥研究有爭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29猛低頭用玩智慧型手機 小心肩頸痠痛受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04久「坐」工作恐致一身病 每小時起身活動有益身體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8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