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餐餐七分飽 可預防老化

餐餐七分飽 可預防老化

美國期刊「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刊登了1項在老鼠身上進行的實驗,實驗過程研究人員只餵食老鼠原本飲食份量70%的食物,結果科學家發現,嚴格控制卡路里攝取,在老鼠體內發現可促使一種蛋白質分子CREB1作用,這種蛋白質分子,是活化大量對長壽和腦功能有益的基因,就目前科學家研究所知,CREB1可調節重要腦部功能,如記憶力、學習、焦慮等,甚至對老化造成的腦部活動減緩或損害也有幫助。義大利科學家發表報告指出,嚴格控制飲食產生的分子處理過程可能使腦部免受老化侵襲,其實過去研究人員曾發現,節食的老鼠認知能力和記憶力較佳,侵略行為較少,且可預防或延緩老年癡呆症,但未找出原因。羅馬天主教聖心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Sacred Heart)醫學院一般病理學研究所的主要研究作者潘尼(Giovambattista Pani)說:「我們希望透過像藥物之類的方式,找到活化CREB1的方法,如此就可以不用節食就達到預防腦部老化的效果。」日前台灣演藝圈中的不老藝人包偉銘也曾像平面周刊透漏自己的保養之道,除了不抽菸、不喝酒、不熬夜、重養生,且餐餐都只吃7分飽,看來要讓頭腦常保年輕,減緩衰老的訣竅可能是少吃一點了。

電腦刀治攝護腺癌 大幅降低副作用

電腦刀治攝護腺癌 大幅降低副作用

對於早期攝護腺治療,進行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或採用傳統放射治療,都有不錯的治療結果。但其產生的副作用亦不少,手術可能造成性無能或大小便失禁,其中放射線可能造成出血性膀胱炎或腸炎,因此讓病患躊躇或拒絕進一步治療。而另外採取觀察或荷爾蒙治療,但效果較差且復發性較高。為了改善上述這些治療的併發症,很多新式療法應運而生。第四代新式電腦刀(CyberKnife)用來治療攝護腺癌,將精密輕巧的六百萬伏特直線加速器架設於電腦操控精準的機械手臂上,系統中配備有獨家專利唯一利用身體骨骼結構作為定位參考基準的目標定位系統。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任沈坤宏指出,由二部診斷用 X 光顯影偵測儀,監測病人的移動,影像導引軟體有如巡弋導向飛彈般,能依病人的輕微移動隨時修正機械手臂位置與定位目標的調整、校正,自動追蹤,可確保放射線能準確將劑量由三度空間以1,560個以上的方向投射至腫瘤細胞,投射至腫瘤目標,減低病人正常組織器官之傷害,在先進的解剖結構影像導引下,無須使用侵入式頭架或體架,可精準地將放射線劑量投射至體內,治療時誤差小於0.1公分。沈坤宏說,電腦刀治療是屬於「治癒性」的放射線手術,它結合了放射治療的不侵入性及開刀手術的高準確度兩項優點,最重要的是還可大幅降低副作用的產生,是目前攝護腺癌患者的更佳選擇之一。

男同志結婚有益健康 並節省醫療成本

男同志結婚有益健康 並節省醫療成本

婚姻對於男人而言,或許真的非常重要。之前有研究發現,結婚的男人比較健康,甚至還可以活得更久;但是最新的研究發現,這項法則用在男同性戀當中,似乎也同樣有效。根據英國BBC報導指出,美國的學者研究了1211位男同性戀之後發現,結婚的男同性戀伴侶會比單身的男同性戀,還要來得更健康、幸福與快樂。(圖片翻攝自BBC。)在2003年的時候,美國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等六個美國州政府,就已經通過同性戀婚姻合法的條文,為了瞭解合法婚姻狀況對同性戀的影響,於是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Columbia University 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馬克博士(Mark Hatzenbuehler)進行了相關的統計研究。研究人員比對他們在結婚合法化前後12個月的健康指標後發現,男同志伴侶在婚後的健康狀況通常比婚前還要來的好。馬克博士表示,這些男同志在婚後節省了14%的醫療費用,而且在平均血壓與憂鬱症的指標也下降,他認為如果同志擁有合法的婚姻,可以讓他們能夠紓解以往被歧視的壓力,同時還可以讓他們得到健康。英國特倫斯希金斯愛滋病慈善基金會(Terrence Higgins Trust)則表示,過去對於男同性戀的歧視,會對於他們在社會上有種莫名的壓力,往往造成他們容易憂鬱、壓力過大等,但是基金會相信,如果可以讓同性戀也能擁有合法的婚姻,一定可以像是正常的婚姻家庭一樣,讓彼此都能幸福,進而讓身體更加健康。

視力差的老人 可練太極拳防跌倒

視力差的老人 可練太極拳防跌倒

公園當中常常可以看到有老人家在練太極拳,對於太極拳的功效,往往有兩極的論述,有些醫師認為太極拳可以幫助身體健康,但是有些醫師則認為沒有效果。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視力不佳的老年人,可以透過練太極拳,來改善他們身體的知覺,減少他們跌倒的次數。(圖片翻攝自英國每日郵報。)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募集了40位70歲以上的老人家,要求他們在4個月內,接受每週三次、每次90分鐘的太極拳課程,在課程當中,研究人員要求這些老人家觀察身體的變化,包括在頭、身體、四肢在旋轉的時候,能夠清楚意識到自己在轉動,並且注意整體的協調。實驗的結果發現,對照被要求去練習樂器的老年人,練太極拳的老人家在整體的平衡趕與肢體的協調度上,遠遠超越這些練習樂器的老年人。主持這項研究的曾博士表示,太極拳的確可以當作一套合適的運動,因為太極拳當中會不斷地重複頭部的旋轉,刺激了耳內掌管平衡的前庭系統,因此能夠幫助視障人士或是視力不佳的老年人,讓他們擁有更佳的平衡感,減少跌倒的次數。

少吃、多喝茶 可增強大腦記憶力

少吃、多喝茶 可增強大腦記憶力

當有人跟你說吃少一點,不只是為了你的體重與腰圍著想,還有可能是為了讓你的大腦更健康。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義大利的研究人員發現,當身體攝取的熱量減少,可以增加腦中負責記憶的蛋白質含量;也就是說,少吃一點可以提升大腦的記憶力;除此之外,適度地喝些咖啡、茶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因為茶跟咖啡中的咖啡因,也可以刺激這種記憶蛋白質的量,增進大腦的記憶力。(圖為烏龍茶。)負責這項研究的潘尼(Giovambattista Pani)博士表示,在老鼠的實驗中可以發現到,如果減少老鼠的熱量攝取,或是攝取適量的茶或咖啡,會讓腦中的負責記憶的CREB1蛋白質含量增加;過去的研究發現到,CREB1這種蛋白質可以幫助記憶力與學習力,因此科學家認為,如果吃少一點或是喝點茶、咖啡,可以促進大腦的記憶力與學習力。潘尼博士表示,根據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日本沖繩的百歲人瑞特別多,因為他們只吃八分飽、常曬太陽產生維生素D、常吃蔬果、常運動、並且保持快樂愉悅的心情。所以潘尼博士認為,這樣的研究不只可以瞭解到大腦的運作,還可以透過飲食預防老人癡呆症的發生;未來還可以發展相關的藥物,來保持大腦的年輕與健康。

溫馨聖誕情 熱歌勁舞表演祝福病患

溫馨聖誕情 熱歌勁舞表演祝福病患

「叮叮噹 叮叮噹」聖誕節鈴響了!在耶誕節前夕,署立台南醫院為慶祝「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及「祝福每位病患、家屬、員工、志工」,特於日前舉辦歡樂聖誕聯歡會,蔡森田院長及吳宗城副院長蒞臨會場,由蔡院長森田致詞表示,台南醫院和社區之間有非常好的連結與互動,照顧大台南地區民眾健康,希望藉由此次活動,讓病友、家屬、員工感受到聖誕氣氛與祝福,並祝在場佳賓聖誕快樂及新年快樂。勁歌熱舞表演首先是由醫院耕心志工隊活動組掀開序幕,活動組是由具有舞蹈基礎20多年志工-鄭瑞芬組長所發起,集合一群活潑的志工,利用空閒時間練習,自編舞蹈及自缝舞衣,每每演出都造成轟動,表演美妙歌舞-三個傻瓜作為序曲,接著是由手語班志工粉墨豋場,手語班由廖敏秀老師帶領對手語有興趣的志工伙伴,每週集訓練習,在當天展現成果,有應景之「聖誕鈴聲」、台味十足之「快樂的出航」帶動現場歡樂氣氛,另外還有精神科社區復健中心之學員,在志工林宜樺老師指導之下,也熱鬧上場表演「瀟灑走一回」,學員知道要上場表演,更加努力練習,希望最好一面呈現在大家眼前,節目精采熱鬧又有趣。活動也邀請到在藝文界享有名聲之書法家謝永田老師蒞臨現場,謝老師是醫院門診常客,經常前來醫院看診,得知病友及護理之家長輩對書法有興趣,且今年過農曆年又快來臨,主動公益演出,在門診大廳現場揮毫表演,謝老師畢生書法創作,精通四體,其自創12生肖百種字體創作,配合龍年,以龍字體創作多幅作品,深具服務熱忱的他,對於文化傳承的推動不遺餘力,帶領傅輝老師、邱曜鴻老師一起前來醫院做公益,獲得現場民眾熱烈支持。健保局南區業務組也共襄盛舉,在現場進行二代健保宣導及有獎徵答活動,藉由近距離與民眾接觸,傾聽民眾的聲音,讓民眾對二代健保有初步認識。最後當然免不了是聖誕老公公出場,由醫院志工-趙家輝、林耕州、郭壽勝,三人是票選出來,公認最佳扮演聖誕老公公人選,共分3組,到各病房、門診、護理之家、中醫科、行政中心等單位,沿途唱著聖誕歌曲、發送糖果、齊報佳音,希望經由這些表演及活動辦理,帶給醫院病友、家屬及員工歡樂氣氛,祝福每位病患能早日康復,並且度過溫馨的佳節,瀰漫在聖誕節的氣氛中。

七旬長者快樂組樂團 音樂趕走憂鬱

七旬長者快樂組樂團 音樂趕走憂鬱

30位年紀平均年齡67歲的長者自組「橋下國樂團」,日前至嘉義基督教醫院演出,以台灣民謠為主的悠揚樂聲,一開場就吸引了許多民眾駐足聆聽,而國樂團中每位頭髮斑白的團員們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許多團員都曾經在醫院「走跳」過,也有團員就醫時聽見國樂團的演出而報名加入,透過每週兩次的排練,彼此互相照顧,成為相知相惜的朋友。橋下國樂團由一群45~85歲,來自嘉義、台南與高雄等地的30位長輩組成,因在水上鄉外溪洲快速道路涵洞練習而取名「橋下國樂團」,而團員們年齡相加超過千歲,又名「千歲國樂團」。團長蔡北淇表示,團員們中有1/5都領有殘障手冊,有人摘除一顆腎臟、有人奮力對抗癌症病魔、也有許多人都經歷與病痛拔河的痛苦期,因著類似的背景而聚在一起,也因此樂團經常至雲嘉南各醫院巡迴演出,除感謝醫院的照顧外,團員們抱著「若自己生病,也希望在醫院裡聽見演奏」的心情進行演出,透過音符傳遞自己曾經同為病患的心情與關懷。蔡北淇說,團員中有許多人是在醫院中聆聽過樂團的演出而報名加入,三十人透過每週兩次、每次兩小時的排練時間,培養了家人般的默契與感情,許多人最初加入時心情不甚陽光,現在則走出陰霾大方的參與各項表演。蔡北淇舉自己為例,他說自己是長期洗腎的病患,每週有四天在醫院出入,而今年71歲的指揮李正隆則因喪偶而曾經感到憂鬱,但參加樂團後走出陰霾,現在每週由高雄往返嘉義進行團練,最大的鼓勵就是聽到病患說「聽到你們的演出,病都好一半了」;樂團中最高齡的樂手85歲的張蒼輝,年輕時是台糖公司西樂隊隊長,演奏過小喇叭、薩克斯風,因年紀與體力無法再吹奏這類樂器,太太於三年前過世,過世前不斷鼓勵他保有音樂習慣,他兩年前加入橋下國樂團,演奏揚琴,張蒼輝笑著說「這也算為太太圓夢。」 演奏會上,橋下國樂團以16首台灣民謠歌曲,展現了勇於豐富自己銀髮人生的動人精神。嘉義基督教醫院日前獲得國民健康局肯定,榮獲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舉辦的「2011年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典範獎」,在一年的尾聲中,邀請七旬長者組成的樂團至院內演出,藉由30名長者豐富的銀髮生活,帶給民眾「健康老化」的最佳典範。

愛心義賣 助籌建急重症醫療大樓

愛心義賣 助籌建急重症醫療大樓

「便宜賣喔!大家一起來做愛心!」每到歲末聖誕感恩季節,台東基督教醫院員工和志工總會響應擺攤義賣,將家中的壓箱寶捐出來或是自製美味可口的食物。這項愛的傳統活動「東基百貨」已邁入第六年,日前開賣活動為期兩天,且義賣所得將全數捐贈台東馬偕醫院作為該院籌建急重症醫療大樓之用。今年「東基百貨」共設置九個攤位,吃的部分總是銷售長紅。一樓掛號區的志工服務台年年義賣志工自製的滷雞腳、豆干、海帶,已賣出口碑,很快就銷售一空,志工們趕緊加工中,而加護病房護士們採用流動攤販的方式義賣自製的古早味紅茶,紅茶還特別從外縣市選購回來,香濃的紅茶香在推出一個小時後,一百三十一包也搶購一空。同樣位於一樓的愛加倍小舖攤位,義賣全國各地善心人士捐贈的物品,這一攤是由一粒麥子基金會員工負責,在物品上均特別挑選全新的民生用品,舉凡披肩、毛巾、皮包、衣服、飾物等應有盡有,因物美價廉吸引一批批人潮,原本堆積如山的義賣品很快就出清。另分別在二、三、九樓設攤的單位,幾乎是護理人員。他們利用輪班的方式駐站熱情銷售,攤位賣的衣服,有些雖是二手衣物,仍然精心用袋子包裝起來,取名為「恩典百貨」的駐站志工林秀玉表示,大家發揮愛心來買東西,我們也要用心來包裝,一起把愛送出去。在所有的義賣攤位中,有一個特別的攤位,空氣中流瀉著時為輕柔時為振奮的樂音,這是東基為已故的骨科醫師潘文惇所出版的創作CD「心門」。這張CD所有的詞曲全出自於潘醫師的手,東基員工感念他過去對東部醫療的付出,留下許多經典且激勵人心的詩歌創作,故耗時年餘齊心錄製完成。其中「不要為明天憂鬱」一曲更出動全院各單位代表近百人齊聚錄音。今後若有意願購買者,可前往該院愛加倍小舖一館或電洽089-960888轉1381或089-310-000。繼去年東基百貨將義賣所得,分別捐給當地的阿尼色弗兒童之家和關山聖十架療養院後,今年則把義賣所得,全數捐給急需籌建急重症醫療大樓的台東馬偕醫院,東基院長呂信雄表示,只要是對台東民眾醫療有幫助,如同聖經所教導的「你們白白的得來,也要白白的捨去。」東基樂於分享,將眾人之愛推己及人,這是深具意義的事。

怎麼做出健康年菜?大廚師秀給你看

怎麼做出健康年菜?大廚師秀給你看

農曆春節在即,是闔家團圓的喜慶佳節,家家戶戶皆歡欣地為年菜準備豐盛的佳餚,迎接新年到來!綜觀台灣傳統年菜特色,總充斥滿桌豐盛的大魚大肉,不均衡的飲食易徒增身體的負擔,不利健康。同時,面對山珍海味,如何保藏食材,落實餐飲衛生安全,也是年菜製作的首要原則。現代人重視美食,更注重健康安全,因此,在大快朵頤年菜之際,如何能享受美食卻又能食的安心、吃出健康,乃關心自身健康的您,不可不知。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秉持「食在安心,食在健康」的原則與臺北市開平餐飲學校於22日舉辦「2012台灣健康年菜示範」。主要目的為鼓勵民眾使用台灣季節性的新鮮食材,並以「當令鴻運來,健康好年菜」的活動主題,宣導健康年菜的意義與價值。除傳達民眾推廣健康年菜的重要性外,更有榮獲TFDA優良廚師-施建發名廚(阿發師)以及開平教學主廚,以熟練精湛的廚藝,現場示範年菜佳餚。此外,阿發師現身分享私房秘訣,舉凡從食材選購、保藏至烹飪過程,無不網羅,以確保民眾製作美味年菜的同時,能完全落實餐飲衛生的首要原則,讓民眾吃得安心,吃出健康,過好年。活動希望強化及深化民眾對健康年菜的認識,鼓勵運用均衡食材的新概念,取代傳統食材,並落實餐飲衛生的首要準則,呈現健康年菜的嶄新面貌,藉此以達到「食在安心,食在健康」的原則,喜接新年。

從里約,我們學到了什麼?

從里約,我們學到了什麼?

從1962年,美國女性科學家瑞秋卡森出版《寂靜的春天》開始,環境污染獲得極大關注,民間團體在1970年發起「地球日」活動,促成官方正視環境問題,美國在當年成立環保署。1972年聯合國召開人類與環境世界大會,成為全球重大共同議題,邀各國一起來解決。1992年聯合國地球高峰會議在巴西里約召開,其後,還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2002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明(2012)年再重回里約(Rio+20),檢視過去所作所為之外,會有兩個重要議題:推動綠色經濟和永續發展體制架構。 聯合國的世界級會議,幾乎每隔十年都會做一次檢討和前瞻。二十年前,各國都積極推出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為邁向二十一世紀作積極準備,甚至地方政府也會提出在地的二十一世紀議程。政府、民間、國會都會規劃出有企圖心的版本,務必讓地球朝向可以持續居住的家園。為了後世子孫的幸福,也為生物多樣性努力,大家建立伙伴關係,共同合作,用最有效的方法除去毒物污染。 為開啟合作空間,民間不斷要求有知的權利,要能知道問題的資訊,以及政府現在提供的作法是否足夠,才能進一步提出解決的最佳方案,讓國家走在對的道路上。知行要合一,行動力出來,執行才有效果,再來做評估,滾動式調整策略,務必要以地球為第一優先保護。1970年代,國際間提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要全球性思考,草根性行動,讓各地方的行動力,不斷的表現出來。 國家執政者很可能為某些團體的利益而犧牲環境,而他們的報告也會寫得很漂亮。民間團體要展開監督的力量,用各種不同方法監督國家,同時還要教育民眾,讓民眾一起來關心環境,就好像三角形的底部面積做得越大,就會越穩。環境運動需要很多人參與,經常舉行會議討論,大家一起思考,甚至運用網路,使各國環保團體能一起做事,擴大結合力量。 當人民會認為當環保人士來保護環境是很開心榮耀的事,地球就有救了!我們每一個人每天做一件環保事,就可以扭轉傷害地球的劣勢,讓結果變得不一樣。個人的力量很大,我們可以資源回收,減少使用一次性的物品,源頭減量,少開車,多種樹,成為綠色消費者,支持環保團體,都是個人能發揮的生活行動力。樂活,除了是快樂生活外,應該是健康又可以讓地球永續發展的生活形態。如果連家都沒有了,何來樂活可言? 「里約+20」將在明年召開,我們準備好了嗎?當國家交出成績單時,人民團體也可以提出影子報告和替代方案。面對人類未來,要接棒的年輕人,也要仔細思考:地球的未來如何才會更好。 (資料提供:看守台灣協會(http://www.taiwanwatch.org.t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