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恐怖增高手術 英國男子鋸骨增高

恐怖增高手術 英國男子鋸骨增高

許多人可能都有不滿意自己身高的情況,大部分的人通常都穿增高鞋墊、高跟鞋等來修飾,不過根據每日郵報報導,在英國有一名36歲男子基普(Thomas Keeper),身高170公分,雖比英國男性平均身高矮了5公分,不過並不算太矮,雖然試著穿著增高鞋彌補自信,不過依舊自卑,因此2年前下定決心進行了非常痛苦的增高手術,一口氣「長高」了10公分。(照片翻拍自每日郵報)基普(Thomas Keeper) 所做的「增高手術」是將腿部延長的一種手術,醫生會在患者的大腿骨頂部鑽出一個洞口,並且使用手術鋸將大腿骨切斷,再將一個長達28公分的不鏽鋼條連接,兩端再以螺絲固定,傷口縫合後,馬上長高一公分,不過接下來的腿部伸展才是重點,患者必須每天將兩條腿向內、外扭轉15次,來刺激腿部肌肉適應增生,這樣每天可以再增高0.1公分,兩個月後,也只能增高約6公分,像基普這樣可以增高10公分的案例並不多;而在增高期間幾乎都必須使用拐杖,且在伸展腿部時,還會發出「喀嚓」的聲音。在英國有越來越多人為了外觀上的增高而接受這種痛苦又煎熬的手術,通常這種「增高手術」僅用於四肢長度不全的人,除了男性之外,進行增高手術的女性患者也多達3成,通常術後當天病患就能開始踩健身車和伸展,用助行架走路,2至4周後改用拐杖,最快4個月後可正常行走,腿骨要花上8個月生長癒合,此時許多人已能恢復運動等日常活動,術後18個月後再開刀取出螺絲。

健康飲食講求養生 球星韋德更威猛!

健康飲食講求養生 球星韋德更威猛!

NBA邁阿密熱火隊球星韋德(Dwyane Wade)改變飲食習慣後,身體狀態與體能方面似乎更棒了!現在韋德的飲食相當養生,包括多吃水果以及蔬菜沙拉,他表示,攝取更健康的飲食後,讓自己感覺更有能量了。(圖:韋德,取自youtube畫面)日前熱火與山貓隊賽前,有國外記者發現韋德在吃著水果與義大利麵,即將滿30歲的他表示,我知道自己的身體需要這些食物,這對我相當有益。目前的韋德很養生,也不再碰以前愛吃的炸機以及漢堡等。而在體能訓練與健康飲食的幫助下,韋德目前的體脂肪減到4%,讓他維持更棒的體能狀況;此外,韋德的廚師還幫他調配了加了葉綠素的果汁,讓他擁有更出色的精力與健康。另外韋德還有所謂的「冠軍早餐」,包括土司、培根、蛋白等,且他所攝取的沙拉加入許多蔬菜與水果,這些飲食都讓他感到活力滿檔。其實正確減重的不二法門是規律運動及飲食控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石宛沛說,健康且均衡的減重飲食是以全穀類食物為基礎,搭配充足的蔬菜水果,適量奶類及蛋、豆、魚、肉類。油脂及單醣類的食物則不建議過量攝取,因此坊間常聽到的肉類減肥法或是蘋果減肥法,短時間內雖會使體重快速下降,但因為攝取的食物單調沒有變化而不易持久,且可能造成副作用,像是單純以肉類做為熱量來源,長期攝取會造成腎臟損傷,使用單一食物飲食控制也容易造成肌肉流失。

新北市醫免收掛號費 診所不爽反彈

新北市醫免收掛號費 診所不爽反彈

新北市政府為了減輕民眾的就醫負擔,所以從今年的元旦開始,只要到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就醫,都不需要給付掛號費。但是這樣的福利卻也引發其他診所醫師的抗議,認為新北市利聯合醫院是在跟附近診所搶生意,希望新北市政府能夠重新評估這項政策,要把錢用在刀口上,真正補助有需要的弱勢族群。根據新北市政府在年前宣布的事項不只是掛號免費,還有全市29區提供免費心理諮詢、偏鄉兒童視力及口腔篩檢醫療服務、公務機關提供免費無線上網等,讓市民擁有更健康方便的生活。從今年元旦起,民眾只要到市立聯合醫院板橋、三重院區就診,一律免掛號費,且不限新北市民享有優惠,預計至少有54萬人次的民眾受惠。還有衛生局今年在12個區試辦免費心理諮詢服務成效良好,自殺率較去年下降約20%,明年起擴大至全市29區辦理。局長林雪蓉表示,民眾在情緒、心理上如有困擾可與心理師面談,或透過電話線上諮詢。新北市政府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保護國人身體與心理上的健康。

春節到 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可提前領藥

春節到 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可提前領藥

101年春節假期長達九天,為避免春節假期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用藥中斷,若民眾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且下個月領藥時間適逢春節前後期間(101年1月16日至101年1月31日),可提前自101年1月12日(春節前9天)起領藥;中央健康保險局已請全國健保特約醫院、診所及藥局配合接受民眾預領下個月用藥。全民健康保險「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是指醫師開給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的長期用藥處方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有效期間為自醫師開給處方日起3個月內有效,「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得分次調劑領藥,每次調劑按病情需要,一次得給予30日以內的用藥量,且每次給藥28天以上時,可以免藥品部分負擔。依「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第39條規定,持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調劑領藥者,須待上次給藥期間屆滿前7日內,始得憑原處方箋再次調劑下一個月藥品。為因應101年春節假期,中央健康保險局提醒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慢性病患,有必要時可提前領藥,安心過年。

賀一航大腸癌切除 賀嫂:腫瘤比豬肝大

賀一航大腸癌切除 賀嫂:腫瘤比豬肝大

藝人賀一航在去年12月15日檢查出罹患大腸癌,而且已經進入第3期,原本應該在聖誕節前後進行手術,但是因為醫院沒有病房,到了跨年夜才住進台北榮總準備開刀,並且在昨天(2)開刀。幫他進行手術的榮總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姜正愷表示,由於癌細胞範圍較廣,手術歷經8個多小時才結束。因為賀一航原本就有心臟病史,所以手術前醫師先為他做心臟功能檢定,及X光、內視鏡等檢查,確認癌症的位置。在開刀過程中,老婆Judy和教友都在外面守候禱告,賀一航在手術後被送往恢復室的時候,Judy對外表示因為癌細胞範圍廣,手術比較久,切下來的範圍比豬肝還要大一點。至於癌細胞有沒有擴散到淋巴,還要等醫師化驗才知道。

音樂可以舒緩疼痛 對焦慮者幫助最大

音樂可以舒緩疼痛 對焦慮者幫助最大

根據美國知名健康網站webMD表示,做根管治療或進行其他痛苦的醫療程序時,沉醉在音樂裡真的能讓人感到愉快,尤其是在感到擔心的時候,同時這項研究也獲刊發表在「 The Journal of Pain」期刊雜誌中,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讓143人在指尖疼痛時聽音樂,要求他們傾聽旋律,以確認是否可排除疼痛,研究人員透過大腦中電的活動、瞳孔擴張、以及其他方法來測量參與者對疼痛的反應。結果顯示,這似乎有用,當越專注於音樂時就越感覺不到疼痛,尤其是那些最想要舒緩疼痛的人效果最好,且多年來了解音樂力量的醫生,將音樂作為一種分擔患者擔心情緒的一種橋樑。這篇研究並未比較不同類型的音樂,雖然不知何種類型的音樂效果最好,但Tachdjian醫師表示,音樂確實能讓你分心,尤其對過於著急的人更有效,會有像針灸般的效果來阻斷疼痛,就像一樓是你的手指,大腦是頂層,音樂有助於阻斷電梯,讓疼痛信號不能傳送到大腦,不會讓你感覺到痛,並說哎喲。在兒童音樂基金會工作的Raffi Tachdjian醫師也有觀察到音樂能去除掉孩童的痛苦,兒童音樂基金會是非營利性組織,提供有慢性病以及會改變生活疾病的孩童、青少年、年輕成人樂器和音樂治療。因此Bradshaw牙醫表示,以後去看牙醫時,建議可以戴耳機聽音樂或玩有音效可以用耳機聽的視頻遊戲,因為聲音可以掩蓋牙科器械的聲音。

碩士生壓力大狂吃暴肥 舒壓飲食減輕身體負擔

碩士生壓力大狂吃暴肥 舒壓飲食減輕身體負擔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快、工作繁忙,容易有壓力大的情況,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台中市1名25歲林姓女碩士生疑似壓力過大,常一邊準備論文,一邊不由自主吃東西,兩個月後暴肥20公斤,就醫檢查後發現,罹患「心因性過食症」,經藥物治療3個月後,情況獲改善,體重也減輕10公斤左右。根據童綜合醫院心身科主任黃湘雄表示,25歲的林小姐因為寫碩士論文壓力過大,不自覺的狂吃東西,這種為了應付壓力的個案中,因過度攝食而導致肥胖,臨床上歸類於「心因性過食症」,經給予藥物緩解患者的情緒困擾,再透過心理治療,改善壓力因應模式後,暴飲暴食情況已獲得改善,且體重也已經減輕十公斤。根據耕莘醫院衛教文章指出,現代人飲食不規律,常工作加班除了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外,也容易對身體造成壓力,而加速老化,因此選擇舒壓飲食就非常重要,舒壓的營養素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菸鹼酸、維它命C、鈣、鎂、鋅等。維生素B群中,能參與身體能量代謝,當身體缺乏時,容易會感覺到疲憊感,而當飲食中缺乏飲食中缺乏菸鹼酸時,易有情緒不穩、緊張、遲鈍及易怒情形,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能力,可清除自由基,是抗壓不可或缺的營養素,鈣、鋅及鎂則具有協調神經傳導及肌肉放鬆、安神的效果,可幫忙穩定情緒及減輕疲勞,最後衛教文章中也提醒,保持舒適的心情、避免暴飲暴食、飲食以清淡為主,才是不增加身體負擔、紓解壓力的不二法門。

流感疫情燒!單周72例衛署急開會議

流感疫情燒!單周72例衛署急開會議

國內流感疫情拉警報!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上周新增3例死亡個案,且單周新增72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創下該波疫情新高紀錄。為因應農曆春節期間流感疫情,疾管局於3日召開流感防治會議,並將依專家決議持續執行現行公費抗病毒藥劑使用政策,提高防疫層級,且國內6位防疫指揮官將於每天傍晚透過視迅回報各地最新疫報。疾管局指出,國內的類流感就診率逐漸攀升,類流感門診病例百分比前一周上升14.8%、急診病例百分比更上升21.7%。此外,上周因類流感症狀而就醫人數超過1萬6000人,且上周新增72例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中,其中61例為B型流感,顯示B型流感病毒肆虐。為加強防疫工作,全國23家署立醫院將開辦「類流感門診」,且區域級以上醫院急診人次如果高於去年同期二成,將在3天至一週內陸續開設類流感特別門診。衛生署也會透過醫師公會加強流感診斷與處方藥物的訓練,對於有類流感症狀,且符合公費給藥條件的患者,儘快予以提供抗病毒藥物。疾管局表示,最近主要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株(Yamagata),已非本季流感疫苗所含的B型流感疫苗株(Victoria),疫苗對A型流感有預防效果,雖對目前流行的B型流感的保護力較差,但抗病毒藥劑(包括克流感及瑞樂沙)都對正流行的A、B型流感病毒仍有效。 疾管局強調,流感每年在國內外都會造成規模大小不一的疫情,老人、幼兒或慢性病患等高危險群感染後,容易引發併發症甚至死亡,臨床已證實在發病後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劑治療,可獲最佳療效;呼籲民眾勿輕忽流感嚴重性,平時應養成勤洗手及注意手部衛生、良好的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生病在家休息、維持正常作息,以有效預防流感並降低流感傳播,如出現呼吸短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48小時以上等流感危險徵兆者,應戴口罩儘速就醫及早治療,依醫囑服用藥物,並於家中休養。

寵物感受主人疾病 甚至能聞出癌症病灶

寵物感受主人疾病 甚至能聞出癌症病灶

飼養寵物的人常常會發到,有時候牠好像知道自己的心思與想法,根據許多自稱能聽懂動物語言的人表示,其實當寵物跟人相處久了以後,寵物可以很快地知道主人的心思,了解並體會主人的感受,不管是快樂、悲傷、快樂或難過,寵物都可以感受到主人的想法與情緒。(圖片為日本節目中通靈師與狗狗的交談過程,翻攝自Youtube。)除了情緒之外,也有人說寵物可以感受或是協助人類辨識疾病,像是之前英國有一隻小貓,感覺到主人的癲癇發作,於是及時去通知其他家人,讓主人能夠及時挽回一命;在美國安養也有一隻貓咪,可以預知那一位老人家即將離世,然後靜靜在老人的身旁陪伴,直到老人離開人世。為了這隻神奇的貓咪,美國出版社還特地為牠寫了一本書。其實人和動物之間,似乎有某種超越語言的連結,或許人類沒有仔細地覺察當中的關連,但是動物卻是非常珍惜這種連結。最近德國最新研究發現,狗狗可以透過嗅覺,聞到人體當中肺癌的味道,幫助人類來辨識是否罹患肺癌,但是這只是嗅覺的問題嗎?或許這是因為人與動物之間那道連結,讓我們可以透過寵物,認識到我們自己的身體訊息;所以我們應該感謝這些寵物,讓我們生活可以不一樣。※下面為日本感人影片《透過通靈師協助,導盲犬說出最後遺言》

垃圾食物吃多恐加速老化 愛食者易腦殘

垃圾食物吃多恐加速老化 愛食者易腦殘

可樂、薯條這些速食都是小朋友、大朋友的最愛,一周總要吃上幾次,不過現在根據美國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吃薯條不僅像吸大麻一樣,會讓人上癮,且高熱量的速食也會讓體重上升,最新研究也發現,這些垃圾食物,恐怕還會損害大腦、加速老化,因此常嘴饞吃速食者,小心腦殘。根據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垃圾食物不僅腐蝕牙齒、增加腰圍,還會損害大腦,而內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和魚類則能夠延緩大腦萎縮,則是有助於預防老年癡呆症。根據美國研究人員指出,分析104名,平均年齡在87歲的健康老人血液樣本,他們發現,血液中維生素B群、C、D和E水準較高的老人,在記憶力和思維測試中表現更佳;血液中Omega 3脂肪酸水準高的人,測試得分也比較高。得分最低的老人血液中,反式脂肪酸比較多。此外研究人員還掃描了老人的大腦,發現血液中維生素和Omega 3脂肪酸水準高的人腦容量較大,而血液中反式脂肪高的人腦容量較小,因此這項研究結論就是,均衡飲食,盡量多吃蔬果,謝絕香菸、多運動以及控制血壓與膽固醇,是預防老年痴呆的最佳辦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