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影音/陸客來台健檢 商機上看百億

影音/陸客來台健檢 商機上看百億

中國大陸地區民眾,從現在開始,也可以以「醫美健檢」的事由,申請來台灣。移民署昨天開放申請,而搶到頭香、來送件的是新光醫院,將預計在二月份,將接待26位陸客,來台進行高階的健康檢查。帶著文件,新光醫院的代表拔得頭籌,在櫃台前要替大陸民眾辦理、第一次以「醫美健檢」為理由、來台灣觀光旅遊的申請。這一團總共26人,由遼寧優撫醫院院長帶隊,預計二月時,要來台灣進行高階的健康檢查項目,尤其是正子斷層掃描,是他們指名一定要做的項目。千里迢迢跑來台灣做健康檢查,除了價格比較便宜,大陸人士最愛台灣醫院乾淨整齊。業者表示,來過的人還對於醫院沒有藥水味,卻有咖啡香,感到驚訝。而彰化秀傳醫院、則強打服務牌,健檢中心的護理人員都穿上旗袍,甚至還刻意挑選身高160公分以上的人員。就是看準商機、可能超過百億,各大醫院無不卯足全力,想要吸引更多陸客青睞,而移民署表示,除了療程期間以外,也會再開放增加三天的停留時間,讓陸客在台灣可以進行短期旅遊以及消費購物行程,一次來台,最長可以停留15天。

大陸健檢醫美團將成行 最快年後報到

大陸健檢醫美團將成行 最快年後報到

日前行政院頒布「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修正案內容,開放大陸民眾可以來台健檢,並且進行醫學美容,這項新的修正法案從今年(101)元旦生效,為了拔得頭籌,新光醫院昨天(2)向入出國及移民署送件,預計在新年後,就可以接待26名大陸瀋陽民眾,來台灣進行7天6夜的健檢行程,開啟兩岸健檢與醫學美容的新契機。(圖片翻攝自國民健康局。)根據新的修正法案規定,如果大陸團要到台灣進行健檢,需要由台灣的醫療機構提出申請;為了搶得陸客健檢與醫美的商機,新光醫院昨天(2)到移民署遞交申請文件,讓遼寧優撫醫院院長王廷華所率領的健診團能夠成行,成為大陸醫療機構來台觀摩學習健檢醫美的重要指標。移民署則表示,由於台灣的醫美中心價格比大陸的還要便宜,讓許多陸客趨之若鶩,而大陸的醫療機構也很有興趣來台觀摩,並且學習健檢與醫美相關的知識,這次王廷華率領首發團來台,可說是一項指標。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則強調,雖然已經開放陸客來台健檢及醫美,但是人數仍需總量管控,但是健檢醫美是自費市場,不需要占用到台灣的健保資源,反而是把醫療市場的「餅」擴大,讓醫院營收增加,對台灣民眾有正面幫助。

雙子宮懷雙胞胎 全台灣目前僅一人

雙子宮懷雙胞胎 全台灣目前僅一人

彰化一位31歲的產婦陳韋霖,在懷孕之後才發現到,自己擁有雙子宮、雙陰道,而且還發現到自己懷了雙胞胎,而且雙胞胎都在同一個子宮當中,在懷孕過程當中,為了要安胎吃了很多的苦頭,等到小孩出生了以後,發現一切都很值得。彰濱秀傳醫院婦產部主任林坤沂表示,產婦一直到了懷孕18周時,產生子宮嚴重收縮出血,經過檢查之後才發現到罕見的雙子宮、雙陰道,而且是雙胞胎在同一側子宮受孕,根據國外的資料顯示,這種情形只有2千5百萬分之一的機率,也就是說全台灣可能就只有她一人。(圖片翻攝自國民健康局。)林坤沂醫師表示,其實雙子宮流產、不孕機會比一般人高出30%,至於陳韋霖不只是雙子宮,而且胚胎又同時擠在同一邊子宮內;林坤沂醫師解釋,其實雙子宮的腔室比單一子宮小,內膜血液循環更差,擠在雙子宮單一腔室的雙胞胎,就像是在四胞胎的子宮內成長,流產機率更大。林坤沂指出,他從醫十多年,這是他臨床經驗中首次碰到的罕見個案,在台灣還沒發生過。陳韋霖表示,她去年婚後不久就懷孕,懷孕18周時,因害喜嚴重,加上陰道出血合併子宮收縮劇痛,到彰濱秀傳醫院掛急診,醫師檢查才得知她有雙陰道、雙子宮,且懷了同卵雙胞胎,因胚胎都著床同一子宮內,妊娠風險偏高,要她當天就住院安胎。等到去年10月初懷孕29周時,因出現早期破水現象,剖腹分娩出一對雙胞胎女嬰,幸運的是這對雙胞胎健康地呱呱落地,讓陳韋霖與丈夫陳駿逸非常高興,直呼是上天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北市衛生局推刮刮樂 鼓勵民眾癌症篩檢抽現金

北市衛生局推刮刮樂 鼓勵民眾癌症篩檢抽現金

為了鼓勵民眾癌症篩檢,台北市衛生局推出推出「癌症篩檢刮刮樂」,即日起至5月31日設籍北市且首次參加北市免費癌症篩檢的民眾,每完成一項篩檢可得一張刮刮卡,獎項為五百元或一千元的禮券。(圖片為癌症篩檢刮刮卡,擷取自衛生局網站)根據台北市衛生局資料顯示,臺灣每12分48秒鐘就有1人死於癌症,在99年十大死因統計中,癌症蟬連29年全國十大死因第1位,更連續38年成為臺北市十大死因榜首,可見癌症對國人的死亡率影響遠大,因此衛生局搭配刮刮樂禮券,鼓勵民眾做癌症篩檢,目前主要有四項免費癌症篩檢,分別是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乳癌(乳房X光攝影檢查)、口腔癌(口腔黏膜檢查)、子宮頸癌(子宮頸抹片檢查),另有人類乳突病毒檢測服務。上述篩檢的參加資格也各有不同,糞便潛血為31~51次出生的市民,口腔黏膜檢查的篩檢對象為71年次前,有抽菸或嚼檳榔(含已戒檳)的民眾,乳房X光攝影檢查對象為31~56年次出生的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對象為32~65年次的婦女;32~56年次間且6年以上未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婦女可接受人類乳突病毒採檢,以上癌症篩檢在活動期間,皆可至臺北市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含診所)或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接受免費癌症篩檢或 HPV 採檢服務,每完成 1 項篩檢即可得到 1 張刮刮卡。衛生局指出,99年臺北市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達4,632人,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游麗惠處長呼籲市民,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可降低癌症死亡的機率,若能早期發現及早就醫,更能提高癌症的治癒機會。

發現肺癌兇手位置 未來有機會治癒

發現肺癌兇手位置 未來有機會治癒

在台灣的十大癌症死因當中,肺癌已經高居排行榜第一位,根據資料顯示,台灣2010年則有4.1萬人死於癌症,其中20%死於肺癌,同時連續20年肺癌亦是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第一位。目前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員游正博博士,已經領導幹細胞研究團隊,找到於KrasG12D突變基因所引發的肺癌裡,鑑定出肺腺癌的腫瘤原始細胞(腫瘤幹細胞),這項研究將有助於發展肺癌治療的新方法。(圖片為肺癌的照片,箭頭所指的就是腫瘤位置。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為Lange123。)游正博解釋,肺癌主要分為兩種:小細胞肺癌(佔15%)、非小細胞肺癌(佔85%)。同時醫學界已經發現,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有30%患者被診斷出其Kras蛋白的第12號胺基酸產生突變。游正博特聘研究員團隊,建立一個全新的肺癌老鼠模式,鑑定出的「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原始細胞,對肺癌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新的方向。游正博指出,當醫師說看不到腫瘤,意味腫瘤小於一立方公分,現今的醫療儀器難以判讀,但其實發生突變的腫瘤母細胞還在,隔一段時間後,腫瘤可能又會復發;因此找出腫瘤幹細胞、阻斷其分化才是根治癌症的方法。經過研究後發現到,腫瘤細胞其實源自於細支氣管腫瘤細胞,除了會在細支氣管長出腫瘤外,肺泡也出現腫瘤,並且進而分化成其他細胞,讓癌細胞增生與分化。游正博表示,藉由這些實驗資訊,將有助於發展新的肺癌標靶藥物,以及這類的肺腺癌腫瘤幹細胞的專一性治療藥物,未來可望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Facebook救人一命 朋友分享找到捐腎者

Facebook救人一命 朋友分享找到捐腎者

Facebook(臉書)除了成為越來越多人抒發心情,分享的管道外,也看到越來越多人放置廣告、甚至成為宣傳的工具,不過Facebook現在也可能可以救人一命,根據美國福斯新聞網報導,一名38歲、育有2子的西雅圖男子戴蒙‧布朗,在「臉書」上急尋活體腎臟,結果一名交情不深的朋友竟慷慨捐出腎臟。 布朗表示,雖已列官方器官移植等候名單,但健康日益惡化,以目前的等候名單看來至少要等上3年的時間,因此布朗夫妻倆決定以「戴蒙腎臟」(Damon Kidney)之名,成立臉書網頁自力救濟,利用臉書分享消息,吸引超過1400名朋友,其中一名45歲婦女賈桂琳‧芮兒認識布朗老婆貝薩妮多年,但交情不深,她沒有子女,但對布朗兩名可愛孩子感到不捨,也認為自己得之於人者太多,因此有責任回饋於人。根據調查,2011年台灣等候器官的病友一共有7671人,其中等待換腎的病友占大多數,共有5840人,而最後等到腎臟移植的只有少少的164人,換到腎臟的機率低到只有3%,且洗腎的病友幾乎要等30年才能等到換腎的機會,根據台北榮總器官移植小組中的衛教資料顯示,活體捐贈者年齡需在20歲以上且兩個腎臟功能皆正常,對於捐贈者,會做詳細的身體、精神、心理與社會各方面的評估,以確定無潛在問題,另外民間有說法指出,活體捐出一顆腎臟,容易有腎虧情形,衛教資料中也說明,在正常狀況下,人體捐出一個腎臟後,另一個腎臟能負擔起全部的腎臟功能,對於整體身體的生理功能並無不良影響,對本身壽命也不會造成影響,如果可以能夠救人一命,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小象隊成員霍秀貞過世 享年44歲

小象隊成員霍秀貞過世 享年44歲

「小象隊」團員霍小胖(本名霍秀貞)2日過世,得年44歲。她13年前因先天性糖尿病失明,終生洗腎,去年截肢,昨早哥哥進她房間要背她去洗腎,發現她趴著睡,叫她時才發現她已過世。前小象隊的隊員霍秀貞,曾經因為糖尿病併發視網膜剝離,進而導致失明,之後也因為還需終身洗腎,她靠者販賣自編的中國節飾品賺錢,還有每個月6千元的補助金勉強維生。聽到她過世的消息,好友將會為她辦追思音樂會,還有她的中國結發表會。

新莊捷運開通在即 侯孝賢力保樂生 怒嗆混蛋政府

新莊捷運開通在即 侯孝賢力保樂生 怒嗆混蛋政府

新莊捷運線要在1月5日通車,讓新莊地區的居民可以享受捷運的便利,但是也因為捷運工程,讓原本安安靜靜在迴龍的樂生療養院區,捲入拆遷風暴,現在更衍生出許多危機。樂生的院民表示,由於機廠就蓋在一旁,造成樂生的牆壁和地板出現一道道裂縫,院民根本不敢住。知名的導演侯孝賢,還有一些文化界人士一起走訪聲援,並且怒嗆政府這種行為,根本是混蛋!(圖為樂生圖片,翻攝自衛生署樂生療養院網站。)根據行政院樂生療養院的網站表示,樂生療養院創建於西元1930年,當時日本台灣總督府在台北州新莊興建「台灣總督府樂生院」,一般人稱之為「樂生院」,全院規模佔地約三十公頃,是國內第一所、也是唯一之公立漢生病(俗稱痲瘋病)防制機構。根據行政院樂生療養院的網站表示,漢生病,又稱為痲瘋病是1873年由挪威籍的漢生醫師所發現,故稱漢生氏症(Hansen's Disease),其主要侵犯人體的皮膚、黏膜以及週邊末梢神經。後來研究發現,痲瘋病是因為麻風桿菌(Mycobacterium leprae)所引起,早期以為痲瘋病是一種傳染疾病,但是後來發現到病不會傳染,加上接種卡介苗者,會產生抵抗力,被感染的機會極少。

乳頭太大被譏「很娘」 男子動手術鏟平

乳頭太大被譏「很娘」 男子動手術鏟平

女性都希望自己的胸部能夠高人一等,但是如果男性胸部乳頭過大,卻會造成很大的困擾。有一位36歲的男性,從小就乳頭就容易「激凸」,不斷是在運動、沖澡、泡湯時,都會被朋友笑,日前他鼓起勇氣,動手術讓乳頭變小變平,穿著貼身衣服也能挺胸走路。(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為男性乳頭,作者Xpoirotx。)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指出,這名求診的男性看起來很靦腆害羞,當初來看診的時候,強調自己每次只要穿T恤或是輕薄的衣物,就會乳頭激凸,經常被人嘲笑,只好連夏天都穿著較厚衣物;像是打赤膊打球、泡湯等活動,更容易因為乳頭太大而屢屢被嘲笑「很娘」,所以寧可不出門也不太想參加這類活動,進而影響交友的關係。劉國威指出,理想的乳頭,男性高度和直徑約各為5公釐,女性高度約為4至6公釐、直徑約為6至8公釐,超出這個範圍,往往讓人在視覺上無法接受,不但外形不美觀,過大時會下垂,穿衣服長時間的摩擦,也容易造成發炎感染的問題,出現紅腫熱痛。劉國威醫師表示,通常男性乳頭高挺是因為體質因素,有的女性則會發生在產後、哺乳時,還伴隨顏色變深的情形,以致乳頭宛如從櫻桃變成如黑棗或黑葡萄。所以有些女性生產、哺乳後,乳頭逐漸變大、下垂,除了不美觀之外,連穿著內衣時,也會因為摩擦而感覺到不舒服,所以來到醫院進行縮小乳頭的手術。

恐怖增高手術 英國男子鋸骨增高

恐怖增高手術 英國男子鋸骨增高

許多人可能都有不滿意自己身高的情況,大部分的人通常都穿增高鞋墊、高跟鞋等來修飾,不過根據每日郵報報導,在英國有一名36歲男子基普(Thomas Keeper),身高170公分,雖比英國男性平均身高矮了5公分,不過並不算太矮,雖然試著穿著增高鞋彌補自信,不過依舊自卑,因此2年前下定決心進行了非常痛苦的增高手術,一口氣「長高」了10公分。(照片翻拍自每日郵報)基普(Thomas Keeper) 所做的「增高手術」是將腿部延長的一種手術,醫生會在患者的大腿骨頂部鑽出一個洞口,並且使用手術鋸將大腿骨切斷,再將一個長達28公分的不鏽鋼條連接,兩端再以螺絲固定,傷口縫合後,馬上長高一公分,不過接下來的腿部伸展才是重點,患者必須每天將兩條腿向內、外扭轉15次,來刺激腿部肌肉適應增生,這樣每天可以再增高0.1公分,兩個月後,也只能增高約6公分,像基普這樣可以增高10公分的案例並不多;而在增高期間幾乎都必須使用拐杖,且在伸展腿部時,還會發出「喀嚓」的聲音。在英國有越來越多人為了外觀上的增高而接受這種痛苦又煎熬的手術,通常這種「增高手術」僅用於四肢長度不全的人,除了男性之外,進行增高手術的女性患者也多達3成,通常術後當天病患就能開始踩健身車和伸展,用助行架走路,2至4周後改用拐杖,最快4個月後可正常行走,腿骨要花上8個月生長癒合,此時許多人已能恢復運動等日常活動,術後18個月後再開刀取出螺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