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10大「胖」手禮? XO醬奪冠

10大「胖」手禮? XO醬奪冠

過年到了,很多人都會到親戚朋友加拜年,當然都會順便帶一些伴手禮,根據台北市商業處調查,消費者最愛的伴手禮是高油、高熱量、高脂肪的糕點甜品,而後是堅果零食。根據平面雜誌調查,民眾常買春節禮盒,像是奶油酥餅、蛋捲、香腸、豬肉鬆等,都是屬於容易發胖的伴手禮。(圖片為XO醬,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為David Blaine。)根據台北市商業處調查的資料顯示,消費者最愛的伴手禮第1名是高熱量、高油的糕點甜品,約佔送禮禮品的44.2%,其次才是堅果零食40.8%和養生補品38.2%,看起來民眾送禮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考慮到方便性與好吃,至於健康考量則是其次。至於平面雜誌則是邀集林口長庚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雙和醫院等營養師,用肥胖、代謝症候群、慢性疾病及癌症相關的熱量密度、脂肪熱比、醣含量及鈉含量為四大評選指標,針對民眾常選伴手禮進行評比挑選出十大發胖伴手禮。結果發現到奶油酥餅、蛋捲、香腸、豬肉鬆、臘肉、干貝醬、牛軋糖、泡芙、方塊酥、榛果巧克力等,是最容易發胖的10種伴手禮。其中干貝醬、臘肉、蛋捲,熱量都高得驚人,堪稱是3大「發胖」禮。輔仁大學營養系助理教授劉沁瑜表示,熱門伴手禮中的糕餅零食類,大部分都是澱粉、油與糖,算是「空熱量」,也就是容易讓人發胖且較不具營養價值;至於臘肉、香腸和豬肉鬆也是高油、高鹽、高熱量,有高血壓與心臟病的患者盡量避免食用。參與調查的專家表示,現今世代健康意識抬頭,所以建議民眾要選擇伴手禮的話,不妨選擇茶葉和咖啡禮盒,以全穀雜糧、新鮮蔬果、健康烹調油品、或是無調味的堅果來取代這些發胖伴手禮。

世衛:接種流感疫苗,減併發症與死亡

世衛:接種流感疫苗,減併發症與死亡

隨著入冬時節,寒流一波波來襲,流感疫情蓄勢待發,依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高雄市自入夏以後迄今(去年7月至12月),已確診176例流感併發症個案,其中有93%未曾施打季節性流感疫苗,依歷年流感疫情趨勢,流感流行主要自11月至隔年3或4月,將於農曆年前、後疫情達到高峰,對高危險群如老人或幼兒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應全面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併發症與死亡病例,控制整體疫情傳播。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放接種,截至101年1月2日高雄市成人流感疫苗共計232,941人完成接種,剩餘量計13,023劑,幼兒共計20,312人接種,剩餘量計3,149劑。高市目前成人劑型施打率已達9成5,幼兒劑型施打率已達8成7,為優先保障高危險、高傳播族群,符合本年度接種的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人、出生滿6個月以上嬰幼兒至國小4年級學童、醫事及衛生等單位相關人員、禽畜養殖等行業相關人員及重大傷病患者等民眾,應把握時間提早接種,以及時預防流感的侵襲。衛生局提醒民眾,流感防護措施如下:1.勤洗手,雙手勿碰眼、口、鼻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3.每日量體溫4.流感流行期間,避開人多擁擠區5.感冒戴口罩6.咳嗽、哈啾摀口鼻。此外,因近日氣候不穩定,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的民眾,更需注意保暖,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應儘速就醫治療,避免感染後併發症的發生。

炎亞綸健康亮黃燈 胸口長硬塊、常暈眩

炎亞綸健康亮黃燈 胸口長硬塊、常暈眩

『飛輪海』成員炎亞綸,最近因為演唱會與戲劇演出排程十分密集,過度勞累之下,感冒半個多月竟然一直沒好,而且還常常頭暈目眩,似乎是健康拉警報,而且根據他在微博表示,發現到胸口有硬塊,讓他的醫生父親十分擔心,緊急幫他安排健檢。(圖片翻攝自炎亞綸的微博。)昨天(3日)炎亞綸透過經紀公司表示,因忙拍偶像劇,加上演出商演,常覺得噁心頭暈,醫生診斷罹患「眩暈症」,且因胸口發現硬塊,昨做全身健康檢查,報告農曆年前才會出爐。但是這個消息讓所有關心他的粉絲,都紛紛上微博表達心疼之意。根據高雄長庚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良性陣發性頭位眩暈症發生原因很多,像是頭部外傷所引起之迷路震盪、慢性中耳炎等都可能引起。通常患者會出現的症狀是當頭部轉至某一臨界點,便發生激烈的眩暈,改變頭位時,眩暈感即馬上消失。眩暈時間不會超過30秒,約2至5秒之後才會再出現。如果眩暈很厲害,會伴隨噁心、嘔吐、發冷等自律神經症狀。在日常生活上,會建議病人不可做太劇烈的運動。

晚期肺腺癌治療 化療與標靶並重

晚期肺腺癌治療 化療與標靶並重

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佔九成,而非小細胞類中的肺腺癌更是國人最易罹患的肺癌之一,佔了整體發生率的五成,且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高達八成患者確診時,病情已發展為無法進行手術治療的晚期肺腺癌。林口長庚醫院胸腔科李岡遠醫師表示,晚期肺腺癌是指第三b期或第四期,無法進行手術而言,通常的治療方針為施行全身性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必要時可於適當時機使用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表示,許多患者都會因為畏懼傳統化療的副作用,希望改接受標靶藥物治療,但其實化療與標靶藥物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在醫師專業判斷下配合使用,才能達成最佳療效。李岡遠醫師解釋,目前對晚期肺腺癌最有效的標靶藥物是對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此一生物標記進行抑制,而促使腫瘤停止生長、繁殖以及凋零(死亡)。臨床上在第一線使用時會先進行EGFR基因檢測當作評估用藥的指標,在肺腺癌中約有六成的患者有此基因突變現像,若無基因突變的患者,標靶藥物效果就較差,腫瘤反應率不到兩成。李岡遠醫師說,其實不論是否有基因突變的情形,晚期肺腺癌的患者都可以進行化學治療,接受化學治療的整體存活期,並不比標靶治療來的差,且目前肺癌化療已十分進步,相關副作用較傳統輕微許多。李岡遠醫師表示,晚期肺腺癌傳統化療的毒性較強,若是再搭配順鉑類的藥物,可能造成較嚴重的副作用,但近年來新一代以抑制葉酸為機轉的肺腺癌化療藥物,已經能夠大幅緩解包括掉髮、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且注射時間縮短,大多數的患者皆不需住院,仍然維持日常生活與工作。李醫師舉其自身門診案例,一位六十多歲的茶農,在接受化療近半年的期間,依舊每日到茶園工作、採茶,目前預後狀況十分良好。李醫師表示,不論化療或是標靶藥物,都是晚期肺腺癌治療上有力的武器,兩者應互相搭配,不需去區分好壞,同時李醫師也鼓勵患者,目前肺癌醫療的預後與存活期都已有很長足的進步,應積極接受治療。李醫師提醒民眾,早期肺癌的治癒率很高,若是有咳嗽達三週以上或咳血絲等情況,應就醫接受檢查,40歲以上的民眾,定期接受胸部X光檢驗,或是現在有些醫院也有低劑量電腦斷層儀器,可供民眾進行更加精準的檢驗。

呼吸不順、走路喘 小心流感併發肺炎

呼吸不順、走路喘 小心流感併發肺炎

流感疫情兇猛,署立嘉義醫院社區醫學部深入社區宣導流感預防,4日上午在嘉義市保生里為里民量體溫、血壓及血糖,並提供流感快篩服務,署嘉家醫科醫師張志富指出,流感容易引起併發症,最令人害怕,許多染流感死亡的個案,都是併發肺炎或其他慢性病,民眾需積極應對。張志富醫師應保生里里長蕭蘇明珠邀請,至嘉義市保生里為里民服務,針對流感的症狀與預防措施,向里民做詳細的說明,並且做基本的身體檢查,現場也提供流感快篩服務。張志富醫師表示,每到過年期間就是流感的盛行期,流感初期症狀與感冒很類似,但一般感冒三、五天就會好了,流感則是病情加劇,發燒、頭痛、全身酸痛,可能拖一兩個禮拜才會痊癒,如果有慢性病的患者,則容易引起肺炎,或加重原來病情,如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臟病。二歲以下幼兒、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或住養老院的住民,最容易受流感病毒的侵襲,民眾如果有感冒的症狀,但二、三天過後病情都沒改善,小孩子一直嗜睡、吸奶無力,就可能染到流感,若是加上走路會喘、吸不到空氣,這可能肺部已經發炎,都要馬上就醫。如何對抗流感?張志富醫師強調,每年要定期接受預防接種,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注意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如有感冒症狀要馬上就醫,並且在家休息不要亂跑。張志富醫師說,流感其實比SARS還可怕,因為SARS只流行一陣子就沒了,但流感的病毒時時在變異,每年反覆流行,大家不可不慎。

昔日帥氣男籃球員 搖身一變成為世界最高變性人

昔日帥氣男籃球員 搖身一變成為世界最高變性人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一名25歲,身高7英呎(相當於213公分)的前知名男籃球運動員,葛雷格沃可(Greg Walker),目前正歷經一場人生的重大轉變,葛雷格沃可(Greg Walker)正在接受變性手術,並且取了一個新名字「琳賽沃可(Lindsey Walker)」,準備成為世界上最高的變性人。(照片翻拍自英國每日郵報)現在的Lindsey表示,在高中時期,他很聰明,且是學校的靈魂人物,也不乏有許多女生追求,也曾交過女友,不過當時的他只想單純與她們成為朋友,且他喜歡談論時尚以及女孩的話題,一直到18歲以後,他突然發現自己確實跟別人有點不一樣,後來經過專業醫師研判,判定他確實擁有一些女性特質,因此Greg進行變性手術,並向政府單位申請為女性。現在25歲的Lindsey,接受醫師的建議,開始服用雌激素,除了擁有B罩杯的玲瓏身材外,且變得更有女人味,也開始穿起高跟鞋、時尚的女性衣物,她也非常自豪的將穿著火辣上衣、短裙的照片放在網路上,並且希望所有變性手術能在2012年底或2013年初完成。 

5歲男童疑流感死!就讀班級停課五天

5歲男童疑流感死!就讀班級停課五天

桃園一名5歲半的男童疑似感染流感死亡,經醫院快篩顯示疑似為感染B型流感;桃園縣衛生局疾管科指出,該男童死因為腎衰竭,至於到底是不是因感染流感致死,還要衛生署疾管局進一步確認。衛生局疾管科表示,該男童在1日出現發燒症狀,至3日仍高燒不退,轉往林口長庚醫院救治,仍於下午因腎衰竭死亡。該男童就讀班級即日起停課五天,並做防護與消毒的工作。疾管科說,該男童並未施打流感疫苗,他就讀的班級同學疫苗施打率則有6成;衛生局指出,6歲以下幼兒、65歲以上老人易受流感病毒的侵襲,呼籲儘快接種疫苗。流感疫情升溫,衛生署採取因應措施,將啟動全台23家署立醫院的類流感特別門診,並每天召開流感相關的會議。疾管局表示,從去年7月至今,國內流感併發症確定病例已經有295例,死亡人數已有14人。尤其上周因類流感症狀就醫的民眾、就超過1萬6000人,急診更是一口氣上升了21.7%,眼看流感逐漸進入感染高峰期,衛生署決定啟動類流感特別門診,方便民眾就醫。除了加開類流感特別門診,衛生署也拉高防疫層級,每天召開流感疫情會報,還將擴大全台公費抗病毒藥物克流感和瑞樂沙的供應點。另外也再次提醒民眾,只要有發燒、咳嗽、肌肉痠痛等類流感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及早治療。署立嘉義醫院家醫科醫師張志富指出,許多染流感死亡的個案,都是併發肺炎或其他慢性病,民眾需積極應對。每到過年期間就是流感的盛行期,流感初期症狀與感冒很類似,但一般感冒三、五天就會好了,流感則是病情加劇,發燒、頭痛、全身酸痛,可能拖一兩個禮拜才會痊癒,如果有慢性病的患者,則容易引起肺炎,或加重原來病情,如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臟病。如何對抗流感?張志富醫師強調,每年要定期接受預防接種,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注意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如有感冒症狀要馬上就醫,並且在家休息不要亂跑。

9個月大的Alfie 榮登英國最幸福狗寶座

9個月大的Alfie 榮登英國最幸福狗寶座

「因為牠無時無刻都在笑」,阿爾菲Alfie是隻九個月大的Cockapoo(貴賓和可卡的混種),牠的笑容獲得評審一致好評,打敗了75隻狗狗,成為英國最幸福的狗。(照片翻攝自英國每日郵報)這場由企鵝圖書(Penguin Books)出版商所舉辦的活動,共有75隻聲稱是「英國最快樂的狗狗」參與此活動,結果由阿爾菲Alfie的笑容脫癮而出,獲得最多評審的喜愛,他的主人Dan Salt感到非常自豪,並且表示Alfie總是看起來笑笑的,且不常吠叫,Dan Salt表示,如果小偷潛入家裡,Alfie可能會給小偷一個擁抱。Cockapoo是貴賓和可卡的混種,能活14~18年,在1950年首次在美國推出,受到許多人的喜愛,是非常受歡迎的犬種。 影片為Cockapoo小狗的吠叫(取自youtube)

顯微皮瓣重建手術 讓癌友恢復自信

顯微皮瓣重建手術 讓癌友恢復自信

李先生長期抽菸、喝酒、吃檳榔,三個月前發現自己罹患口腔癌第3期,因腫瘤較大,切除時可能會影響顏面外觀,但在高醫癌症重建團隊的治療下,除了將腫瘤切除還進行了顯微皮瓣重建手術,除了手術線外,外觀上完全看不出有動手術的痕跡。高醫昨天甚至邀請三位曾接受顯微皮瓣重建手術的朋友現身說法,其中一位50歲的李先生有抽菸、喝酒及吃檳榔的習慣,在98年9月發現罹患舌癌第3期,需要切除整個舌頭,但在高醫癌症重建團隊的治療下,進行顯微皮瓣重建手術,取下他的肚皮組織為他重建舌頭,幫他重獲新生。根據國健局100年公布最新資料,口腔癌高居全國癌症10大死因第5位,男性癌症第4位,發病年齡以40~60歲最為常見,因正值壯年期,勢必對家庭等造成衝擊,因此顯微皮瓣重建手術可說是非常重要,高醫整形外科主任張高評說,顯微皮瓣重建手術可將顏面外觀的改變降至最低,幫助病患重回職場與家庭,重建自信心。張高評主任說,所謂的「顯微皮瓣重建手術」,就是將病患身上某部份組織(例如肚子、胸肌)血管取下,稱為「皮瓣」,再將皮瓣縫補至身上需要重建的位置,以手術顯微鏡進行血管縫合,即為「顯微皮瓣重建手術」,因為成功率很高,併發症少,期望能有助提高癌症患者及時就醫意願。

秋冬殺菌隨身物 保濕乾洗手液佳

秋冬殺菌隨身物 保濕乾洗手液佳

據衛生署健保統計,全台每四個寶寶就有一名曾因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就診,隨著秋冬流感疫情拉警報,家長平日應落實洗手行為確保孩童健康,無法隨時洗手也應搭配乾洗手液、濕紙巾等輔助物。有鑑於超過六成家長認為乾洗手使用後太乾澀等負面經驗,專家呼籲應使用保濕乾洗手落實手部清潔確保孩童健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高彬醫師調查發現,台灣約七成家長戶外環境下接觸孩子前不洗手,主因不是忘記洗手、就是找不到洗手台。此外,衛生署規範正確洗手需達40~60秒,其中包含20秒的肥皂搓洗,但是高達九成七家長表示實在難以落實,顯示台灣家長洗手行為確實需要加強。手部清潔是遠離病原的第一道防線,家長平日若無法隨時洗手就應該善用濕紙巾、乾洗手液等輔助物。不過醫師提醒,濕紙巾的攜帶與使用便利性都很好,能拭除手部髒汙但不具備殺菌效果,在醫院的預防感染上,最常用的輔助品為乾洗手液,不僅快速殺菌,也能協助家長節省洗手時間不足的難處。儘管乾洗手液殺菌效果良好,但調查也發現,高達六成二家長表示使用後手部乾澀感,有鑑於此,想要避開乾洗手液「傷皮膚」的不佳使用經驗,應該選擇具保濕效果如角鯊烯等成份的保濕乾洗手液,此外,乳液型比起噴霧狀較不會噴濺到眼睛,使用上安全性較高。市面上乾洗手液產品眾多,醫師建議,家長使用前應該檢視產品是否通過台灣衛生署認證,如能符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標準規範更佳,此外,成份以乙醇為主的乾洗手液,比異丙醇為主成份的乾洗手液來說,對人體刺激性較低,使用也較安全。醫師提醒,家長平日應落實正確的洗手行為並善用輔助物,才能真正落實居家嬰幼兒健康防護,降低秋冬病菌威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