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影音/「心肌橋」? 心臟怪病恐致命

影音/「心肌橋」? 心臟怪病恐致命

52歲的林先生,是一名水泥工,平時身體硬朗、很少生病,但最近天氣變冷,某天出門時他就覺得胸口有點疼痛,但並不以為意,沒想到接近中午的時候,他突然昏倒休克,一度沒有生命跡象,嚇壞他的家人和同事。幸好鄰居緊急撥打119,並將林先生送醫急救,才把他從鬼門關前救回來。後來經過詳細檢查才發現,林先生患有先天性心臟血管疾病、叫做「心肌橋」,而這種疾病平常不易察覺,但天冷或劇烈運動過後,特別容易使得心臟前壁缺氧,嚴重的話很可能會猝死。醫師說,入冬以來,醫院急診和門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約增加兩、三成,因此醫師特別提醒民眾,如果發現有胸悶、胸痛、心律不整或氣喘等症狀時,一定要提高警覺,趕快就醫,而平時也要注意均衡飲食,少油少鹽,保持適當運動,就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發作機會。

醫訊/婦癌的預防與篩檢

醫訊/婦癌的預防與篩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在台灣越來越多婦女朋友罹患婦女癌症,如乳癌、子宮頸癌等,在過漫長的治療中,幸好有專業醫療團隊的陪伴與指引,許多婦女朋友依此而重新找回希望,撐過治療與復健。現在,台大醫院總院醫院健教中心特規劃「乳癌與子宮頸癌的預防與篩檢」,將邀請台大醫院盧佳文醫師及江盈澄醫師主講,他們將介紹乳癌與子宮頸癌,應該如何預防,其篩檢方法及注意事項。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乳癌與子宮頸癌的預防與篩檢時間:102年1月10日(四)下午14:00~16:00地點:台大醫院舊院區(台北市中正區常德街1號;近捷運台大醫院站)1樓第7講堂洽詢:02-2321-8403

19歲就罹巴金森氏症!恐與遺傳有關

19歲就罹巴金森氏症!恐與遺傳有關

治療巴金森氏症,花蓮慈濟醫院10年有成,2002年至今,花蓮慈濟巴金森病患住院治療個案已超過860例,深部腦刺激手術 ( 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 ) 病例也已超過130例,約佔全台灣個案的30%以上。花蓮慈院神經外科陳新源醫師表示,目前巴金森氏症還是一種無法完全治癒的疾病,現行的治療方式都在針對症狀的改善,不論是吃藥還是手術,都需要病友及家屬的全力配合。巴金森氏病肇因於人類腦部協調運動的多巴胺神經元細胞退化,進而有肢體顫抖、僵硬、動作減緩與身體不平衡等症狀。這類多巴胺神經元細多數存在於腦幹的中腦黑質與大腦基底核,易受外界毒性物質,如農藥除草劑或感染,而受傷死亡。陳新源醫師提醒,雖然巴金森氏症好發於中老年人,65歲以上有15%會得到此病症,但是花蓮慈院也曾遇過十九歲發病的個案,發病原因大多和遺傳及環境相關,目前已知有九種遺傳基因與巴金森氏症有關,而在花蓮慈院目前的個案中來看,素食者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比例僅有葷食者的九分之一,陳新源醫師表示,雖然還未證實飲食習慣對罹患巴金森氏症的影響,但是多吃綠色蔬菜、三低一高的飲食原則絕對是對人體健康有幫助。

21歲男吸K五年!導致頻尿、行動緩慢

21歲男吸K五年!導致頻尿、行動緩慢

日前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舉辦「毒品危害講習」,承辦人員在走廊上看到一名男子彎著腰走路非常緩慢,當時還誤以是一個老人家,直到這名男子走進教室上課,才赫然發現他竟然一位年僅20初頭的小伙子。課程還沒開始,21歲的李姓男子就先拿出醫師診斷證明,向承辦人員表示:「自己吸食K他命長達5年,每半小時一定要上廁所一次」,協助安排靠近門邊的坐位方便進出。經詢問李姓男子才娓娓道來,當年他會吸食K他命,主要是朋友介紹自己又好奇,強調吸K絕對不會上癮、不會對身體有害、也不會被關,就算被抓到也只是去上個講習課程而已,就這樣吸了5年左右,曾經想說不要再吸,但心癮還是無法克服,導致自己現在需要經常跑廁所,體力也非常不好,根本沒辦法外出工作。根據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統計,100年1月至10月止,共查獲持有或施用三、四級毒品的人就有690人,其中K他命占97.1%,約有669人,第一次使用毒品年齡18歲以下就有三成,施用地點有七成在KTV、PUB、旅館等為聚會場所。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K他命對大腦會造成損害,導致膀胱纖維化容量變小,引發頻尿症狀,且成癮性高,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K他命屬於三級毒品,依規定無正當理由持有或施用第三級或第四級毒品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應接受4小時以上8小時以下的毒品危害講習,希望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豬肉含氟甲磺氯黴素!食用恐傷肝腎

豬肉含氟甲磺氯黴素!食用恐傷肝腎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及衛生局聯合分工檢驗體系負責動物用藥檢驗的實驗室共同合作,執行100年度市售食品殘留動物用藥監測計畫。10月份共抽驗38件市售禽畜水產品已完成檢驗,包括蟹類2件、大閘蟹18件、豬肉13件、及雞肉5件。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之前接受媒體訪問表示,氟甲磺氯黴素會對人體產生骨髓性毒性,大劑量時則會對肝、腎造成傷害。此次檢驗項目包括氯黴素類、Quinolone類及硝基呋喃代謝物等16項動物用藥品,檢驗結果36件符合規定,1件溫體豬肉檢出氟甲磺氯黴素1.1 ppb及1件排骨檢出氟甲磺氯黴素2.8 ppb。依衛生署公告,食品中的「動物用藥殘留標準」,豬肉不得檢出氟甲磺氯黴素。不合格的檢驗結果已通知農業單位及抽樣衛生局。地方衛生局聯合農業機關追查供應來源、殘留原因及其養殖環境是否遭汙染,如為養殖業者違法使用藥品以致殘留,將移請農政單位加強生產端源頭管理並依法處辦。林杰樑說,氟甲磺氯黴素是一種抑菌的氯黴素類抗生素,易殘留在畜禽水產等動物體內,人類食用這些肉品後,氟甲磺氯黴素可能會累積在體內,嚴重會影響身體器官並導致神經病變。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消費者選購畜禽水產品時,最好選擇來源明確,認明有產銷履歷驗證標章者;並呼籲飼養農戶應確實遵守動物用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及避免養殖環境遭污染,農業機關及衛生機關將會持續監測上市前及上市後畜禽水產品的動物用藥品或化學品殘留,讓民眾吃的安心。

泡湯旺季到了 驚見知名飯店生菌超標

泡湯旺季到了 驚見知名飯店生菌超標

冬天到了,又是泡湯的好季節。為維護消費者使用溫泉水質之衛生,新北市衛生局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泡湯旺季期間,每月均針對各溫泉商家進行2次水質抽驗。日前衛生局抽驗50家游泳池及浴室業溫泉水質,其中萬里、金山及烏來等地區溫泉共抽驗29家,有1家不合格,已令業者限期改善,否則將處以5千元罰金。新北市衛生局表示,本次抽驗是在12月19日至12月26日期間進行,共檢驗50家溫泉、浴室及游泳池業者,有1家溫泉業者的水質生菌數超過規定,是萬里區的太平洋翡翠灣渡假飯店。衛生局已令業者限期改善,若複驗未過,將依消費者保護法及行政執行法處以怠金5千元。衛生局呼籲民眾,冬季享受泡湯之餘,也請注意自身的健康狀況,如酒醉、空腹、飽食後或患有心臟病等循環系統障礙慢性疾病者,應避免入浴,入浴前後適量補充水分,注意自身健康,才能安心暢意享受泡湯的樂趣。此外,民眾若想深入了解檢驗合格的商家,可至新北市衛生局網站點選水質檢驗查詢水質檢驗結果。

防流感 台中學童發燒請假、戴口罩

防流感 台中學童發燒請假、戴口罩

為因應流感疫情,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於昨(3)日上午召開「校園流感防治研商」會議(見圖,台中市衛生局提供),決議自即日起,學生發燒攝氏38度以上,應立即請假就醫並在家休息,退燒返校後至少持續落實戴口罩一週,減少病毒傳播。此外,各學校應於每日15時向教育局通報流感感染人數及住院情況,並由教師進行健康追蹤。蔡炳坤表示,校園為人口密集區,建議家長可以在孩子的書包中放置一個口罩備用,只要小孩有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等初期感冒症狀就應該立即就醫,如果有持續發燒、肌肉痠痛、呼吸困難、活動力減弱等明顯症狀,應立即轉往送大醫院就醫。此外,蔡炳坤也指示教育局針對各校應對請假學生研擬補救教學措施,同時視疫情發展,必要時將進一步研擬是否採行停補課措施。台中市衛生局表示,截至3日14時止,台中市公費流感疫苗統計0.5cc還剩約4400劑、0.25cc還剩1000劑,呼籲65歲以上的長者、與6個月以上到6歲以下幼兒未接種疫苗的民眾,請儘速就鄰近衛生所及合約院所接種疫苗;未符合公費接種流感對象,但民眾如自覺接種流感需求,也鼓勵民眾自費接種。 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上週使用流感抗病毒藥劑共24846顆,目前尚有33181顆,疾病管制局將隨時補充藥劑,提供165家合約院所使用,並盼有更多醫療院所加入抗病毒藥劑合約申請行列,讓民眾就近就醫用藥。此外,民眾也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咳嗽時戴口罩,生病患者盡量在家休養、避免進出公共場所,才能降低罹患流感的機率。

破洗腎魔咒!男罹腎病十年控制穩定

破洗腎魔咒!男罹腎病十年控制穩定

67歲的廖先生十幾年前因尿液中出現泡沫,赴醫院腎臟科檢查發現有慢性腎絲球炎合併嚴重蛋白尿,雖然已進入第四期,但廖先生固定到醫院接受追蹤、遵照醫囑用藥,控制高血壓與心臟病等慢性病,並接受飲食衛教,即使過了十多年,廖先生穩定控制病程,破解洗腎的魔咒。腎臟功能出狀況未必一定會走上洗腎一途,雙和醫院副院長林裕峰表示,從發現罹患腎臟病到洗腎所需的時間,取決於發現的期別與過程的控制,但越早發現、越早接受介入性控制治療,可以有效延緩病程的進展,讓洗腎不再成為國人的惡夢。腎臟病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52歲的林先生已在醫院追蹤17年之久,當年只是因為腰痛而求診,一檢查已經出現嚴重蛋白尿,經切片確認是腎絲球發炎。林裕峰強調,腎臟病當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中期甚至後期,唯有接受篩檢才能達到早期發現的目標。

台灣學生器捐展大愛 登上美花車遊行

台灣學生器捐展大愛 登上美花車遊行

美國洛杉磯於1月2日舉行一年一度的玫瑰花車遊行(見圖,慈濟醫院提供),當天有44輛花車、21個行進樂隊和20個馬隊組成遊行隊伍,沿路有上萬民眾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其中一部器官捐贈組織Donate Life(奉獻生命)的花車,主題為「如果能多一天…」(One More Day…),獲得了「評審特別獎」。奉獻生命邀請了72個器官捐贈家庭一起參與,其中包括台灣器官捐贈者蕭智謙的家人,這是歷年來花車遊行中,首次有非美國本土的器捐家庭參與,來自台灣的器捐者蕭智謙家人甚至親自參與花車製作。「美國器官捐贈者協會」每年都會以器官捐贈者肖像為主題參與遊行,歷年來只有呈現美國本土個案故事,今年首度放上三位非美國籍的器官捐贈者,一位是台灣的蕭智謙,另兩位是日本及加拿大的器捐勇者。智謙的肖像與故事也在11月中旬與其他71位捐贈者一同於「奉獻生命玫瑰花車遊行」網頁上公開。慈濟醫院台北分院指出,2005年蕭智謙是剛考上文化大學的新鮮人,11月26日在騎機車返回學校途中發生嚴重車禍,送到醫院時昏迷指數只剩三分。急救醫師判定智謙已經接近腦死的狀態,這個打擊讓蕭家人難以接受。當時蕭媽媽考慮幫智謙轉院,雖然主治醫師建議,以智謙這樣重症很難轉院,但臺北慈濟醫院願意接受了智謙的轉院。但到了臺北慈院後,智謙的病況不僅未見起色,甚至日趨危急。社工林資菁向蕭家說明狀況,也提到了器官捐贈的建議。蕭媽媽聽完非常激動而且表示不諒解醫院,也不願意再跟社工溝通。臺北慈院張耀仁副院長以及主治醫師分別再跟蕭家說明並分析病況,蕭媽媽終於萬般不捨的簽下器捐同意書。張耀仁表示,光是器官的部份就受惠有6個人,再加上骨骼皮膚,估計將近有60個人受惠。慈濟醫院表示,一個決定,嘉惠了將近60個病患,讓這些家庭找回希望和重生。這個溫馨的生命故事透過聞名全球的2012年玫瑰花車遊行,把台灣的大愛帶到國際舞台,同時接受全球的祝福。

上班族脂肪肝比例高 小心演變為肝癌

上班族脂肪肝比例高 小心演變為肝癌

肝癌早期一般都沒有症狀,等到有症狀出現時,腫瘤通常很大,延誤治療時機;因此早期發現極為重要,且早期治療才可以延長肝癌患者的存活率。奇美醫院健康檢查中心使用肝臟特異性顯影劑的磁振造影檢查幫助受檢者發現早期肝癌,術後半年的影像追蹤並沒有復發。(圖:劉綺霞強調透過肝臟特異性顯影劑的磁振造影檢查,除了擁有電腦斷層的優點外,同時不具有輻射性)一名67歲婦人本身沒有B型或C型肝炎的帶原,也沒有喝酒的習慣,體重正常且BMI在正常範圍內。她來奇美醫學中心作全身健康檢查,超音波意外發現一顆一公分的腫瘤以及中度脂肪肝。同時她接受電腦斷層,但電腦斷層仍然無法根據該腫瘤的顯影來判斷是惡性或良性。在放射診斷科主治醫師劉綺霞的建議下,接受施打肝臟特異性顯影劑的磁振造影檢查,結果發現該腫瘤並不具有正常的肝細胞,且細胞密度很高而顯示出腫瘤內的水分擴散受阻,因此確定為單一肝癌,經手術切除證實為中度分化之肝癌,術後半年的影像追蹤並沒有復發。台灣約每2~3個人就有1個人有脂肪肝。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曾針對3,851名上班族做的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有高達41.9%的上班族有輕重程度不一的脂肪肝,男性罹患比例高達49.1%。脂肪肝又分為兩種,一是酒精性脂肪肝,另一是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因為喝酒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原因則以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因素引起,且亦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因子。過去醫界多認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無大礙,只有長期大量飲酒造成的脂肪肝,容易演變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進而可能導致肝癌等嚴重問題,但近年發現,有些病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會演變成脂肪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癌的高危險群包含一等或二等親中有肝癌患者、慢性B型或C型肝炎者、B型肝炎帶原者、本身有肝硬化的情形等,以上均是肝癌高危險群,應定期做檢查。奇美醫學中心健康檢查中心提醒,若您有疑似肝功能異常如容易疲勞、不易入睡、胃口不好、體重減輕、臉色或眼白發黃、曾有猛爆型肝炎、有中度或重度脂肪肝,都建議定期作檢查,保肝才能保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