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柑橘是好物!女性常吃可降腦中風風險

柑橘是好物!女性常吃可降腦中風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廷君/編譯)以中醫的角度來看,由於柑橘屬於寒性食物,通常都會建議女性朋友盡量少吃,以免讓易手腳冰冷體質的女性更加虛弱,不過日前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常吃柑橘的女性與不吃者相較之下,發生腦中風的機率大大降低達到19%,研究員Aedin Cassidy教授表示,應該與柑橘含有的「黃烷酮」相關。英國東安格利大學(Norwich Medical School in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日前在《中風:美國心臟協會期刊(Strok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刊登一篇論文指出,女性多吃柑橘能降低未來發生腦中風的風險。根據報導,英國針對近6萬多名女性做長達14年的調查,從每4年的飲食資料中發現,平常愛吃柑橘的人,出現腦中風問題的機率較機乎不吃者減少19%,且柚子吃特別多的女性同樣也較沒有腦中風的情況。Aedin Cassidy教授表示,柑橘與柚子都屬於同類型的水果都富含「黃烷酮」,而過去曾有研究發現,「黃烷酮」與女性發生腦中風有一定的關連性,可能因此常吃柑橘類水果的人,之後較沒有腦中風的狀況。不過Aedin Cassidy教授強調,若想要多吃柑橘類水果,最好吃實體水果,由於市面上的柑橘類果汁大多都含糖量非常高,最好少以喝果汁的方式替代,以免養生不及,反到先養胖自己。而腦中風在國內屬於發生率相當高的突發疾病,馬偕醫院衛教文章提醒民眾,當出現單側臉、手、腳部突然麻木,且意識與口齒突然不清楚、頭暈至無法站立、劇烈頭痛,抑或是突然眼睛視力不清晰等,得馬上就醫院檢查治療。

染流感併發心肌炎險死 接種疫苗重要

染流感併發心肌炎險死 接種疫苗重要

國小五年級李小弟在1月10日出現急性腹痛、嘔吐等症狀,曾至他院看診,腹痛及嘔吐症狀未見好轉,1月12日凌晨四點多由家人帶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到院時生命徵象不穩定合併低血壓、心跳快及休克現象,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心包膜積水合併急性心肌炎」,小兒重症醫療團隊緊急給予「心包膜放管抽水與裝置葉克膜體外循環機」,經過45天醫療團隊的細心照護,心肺功能完全恢復。童綜合醫院副院長遲景上表示,李小弟到院時病情嚴重,安排住進小兒加護病房,經檢查發現心臟功能下降,併發心肌炎與心臟衰竭,緊急由小兒科高崇智醫師給予心包膜放管抽水,及由小兒外科郭敏勇主任啟動維生系統葉克膜積極救治,經過兒科醫療團隊的努力,患者病情逐漸好轉,1月27日中午拔除葉克膜,2月10日拔除氣管內管並脫離呼吸器可自行呼吸,並轉至一般病房,經過45天的治療,心肺完全康復。國內因流感疫情併發的死亡案例,讓感染流感的病患與家屬提心弔膽,不過面對流感疫情下,仍有成功救治的案列。高崇智醫師說,這位小朋友為典型的B型流感合併心肌炎的重症個案,在此呼籲每年應儘速給予嬰幼兒及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以預防此類重症案例再度發生而造成不幸。

切除腫瘤淋巴水腫 還致蜂窩性組織炎

切除腫瘤淋巴水腫 還致蜂窩性組織炎

所謂乳癌或子宮頸癌切除的術後淋巴水腫,是指因手術切除淋巴結或放射線治療造成組織纖維化,而導致淋巴回流的通道出現問題,淋巴液無法藉由淋巴系統回流至血液循環,造成高蛋白組織間液不正常堆積,引起上肢或下肢水腫。根據實證研究,移除超過20顆淋巴結合併放射線治療,會增加淋巴水腫的機率。(圖:上肢淋巴水腫)49歲的林女士無其他內科疾病史,2003年罹患子宮頸癌進行子宮、輸卵管全切除及淋巴結廓清手術,手術後使用放射線輔助治療,放射線治療結束半年後,右下肢開始出現淋巴水腫,因工作因素需長時間站立,右下肢易感腫脹疼痛不適,無法穿著一般長褲及鞋子,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活動,還曾經感染出現蜂窩性組織炎三次,這段期間林女士陸續至其他醫院求治以及復健治療,但仍未見起色。2008年至他院手術治療,進行靜脈放置支架手術,術後並未改善右下肢淋巴水腫症狀。林女士長期飽受右下肢水腫困擾,2010年輾轉由其他醫師介紹,引介至林口長庚進行治療。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系顯微重建外科黃嫆茹醫師說,林女士於2010年4月至顯微重建外科門診求治,術前淋巴結攝影評估顯示右下肢淋巴循環部分阻塞,於2010年8月9日進行手術,將右下頷含有2至4個淋巴結,長約10公分寬約4公分的皮瓣,移植至右足背上,經過將近10個小時的顯微血管手術,成功完成此項手術 。在手術4個月後,林女士傷口復原得相當好,右下肢膝上15公分圓周改善17%,膝下15公分圓周改善30%,足踝上10公分圓周改善40%,追蹤1年4個月後,右下肢膝上15公分圓周改善61%,膝下15公分圓周改善85%,足踝上10公分圓周改善53%。患者在術後4個月即有不錯效果,時間愈長,效果愈好。

結石剋星!誰不適合體外震波碎石?

結石剋星!誰不適合體外震波碎石?

尿路結石是一常見擾人疾病,所引起的絞痛相當難熬,甚至比產痛還可怕,而且經常復發,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以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最常發生,成為青壯年男性的心腹大患。估計台灣每年因尿路結石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人數甚至在萬人以上,使得結石求診患者急遽增加。阮綜合醫院泌尿科沈崇松醫師指出,一般人多已發現血尿,才愕然懷疑是尿路結石,實際上若仔細回憶,可能早有症狀出現。如典型的疼痛是腎絞痛,痛的部位發生在腰部後方,有時會反射到會陰部,其次是噁心、嘔吐,因為腎臟和胃有同一神經分佈,且因結石刺激自律神經產生痙攣,而影響腸胃收縮,導至噁心嘔吐現象。 如果結石阻塞嚴重,會引起感染,有發燒或合併寒顫,另可能會導致排尿型態改變,因為結石會刺激膀胱而導致急尿、頻尿等現象。部分患者因腎或輸尿管絞痛,導致腹部及骨盆腔神經受到刺激,而引起如噁心、嘔吐、腹脹等腸胃道症狀。沈崇松醫師說,治療尿路結石的方法,隨結石大小與結石位置,醫師會為病患選擇最恰當的處置方式。目前除內視鏡配合各形各色的碎石探頭的內視鏡手術外,最常選擇結石治療即為體外震波碎石術。除了特殊情況外,一般以門診治療為主,術後只要稍做休息就可以回到工作崗位。碎石後結石的排除率可達85%,重複治療率僅為15至30%。運用體外震波碎石,除血尿外,幾乎沒有任何併發症,偶爾會出現因為結石較大,術後的小碎石會造成輸尿管阻塞,而需進一步以內視鏡處理。但對一些高危險群病患,如高血壓或只有一個腎臟者,仍有些特定的併發症會發生,但發生機率並不高。至於有凝血因子不全的病患,則是體外震波碎石術的禁忌症之一。沈崇松醫師表示,要提醒的是,除凝血因子不全患者外,有部分亦不適合做體外震波碎石,如結石太大或太小,其他諸如位置、形狀及分佈,都有可能造成使用上的限制,其次是合併有輸尿管狹窄、先天畸形等結構因素,或是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乃至於身材太瘦或太胖,都可能導致無法對準結石。體外震波碎石術開始運用到目前為止,對腎臟以外的器官尚未發現有任何傷害,大多數病人只需要接受一次體外震波碎石術就可完成治療,有些病人,體內碎石要花費幾月時間才能排出體外。因此,術後需定期至門診追蹤,直到結石完全排出。

教養過動兒 親職訓練團體有效

教養過動兒 親職訓練團體有效

專注力不足、容易分心、動來動去無法安靜下來、行為衝動不經考慮、怎叮嚀就是不能遵從師長或父母的指示等,這些是注意力缺陷過動兒童(以下簡稱為「過動兒」)最主要的行為特徵,這使得過動兒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互動產生多方面的適應困難,且往往惡性循環地讓以上的行為特徵更加嚴重;這些情形對父母所產生的衝擊與挑戰則呈現在他們對過動兒的教養態度。其中,父母假如使用不適當的管教方式,不僅讓小孩的行為問題得不到改善,長久下來,則轉變成複雜的青少年問題行為(例如:被/霸凌、犯罪、輟學問題),甚至可能影響成人期的社會與家庭功能。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陳三能主任說,關於過動兒在青少年期的犯罪行為研究顯示,長期多元的合併治療策略(藥物治療加上親職訓練團體、家族治療、以及個別的社會互動技巧訓練)能有效降低青少年期犯罪行為的發生。其中針對過動兒家長所設計的親職訓練團體,有研究顯示,此類團體對小孩問題行為的改善因素,主要與父母參加團體課程的出席率明顯有關;當父母的出席率愈高,孩子問題行為愈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另一個小孩問題行為改善的原因也與父母有關,也就是父母參與此類團體訓練的心理準備程度;當父母準備要好好認識小孩的行為特徵,並願意配合團體訓練計畫,逐步改變與孩子的互動關係,也能有效改善孩子的問題行為。大致而言,親職訓練團體主要以增加父母對孩子特徵行為的理解力與同理能力,及提供處理孩子問題行為的教養技巧。這對常在教養小孩的自我期待和處理小孩在學校的行為問題中感到壓力與無助的父母們,除了帶孩子接受門診的藥物治療外,又多了一項加強親職教養能力、調節壓力情緒與心理支持的選擇。陳三能主任表示,親職教養能力方面,親職訓練團體主要以改變家長不恰當的教養行為(不停的責罵、嚴格處罰、過度注意小孩的負面行為),而以正向的教養態度面對小孩(專注於小孩的正面行為,規劃每日與小孩的互動時間與方式,塑造小孩聽話行為的技巧等)。當父母能夠在家中配合團體的教導原則,與執行團體所規定的回家作業,並且能夠對小孩進行前後一致的獎勵及懲罰的方法,則可以儘早改善小孩的問題行為,而且改善效果更可延伸至學校及其他生活環境。當父母學得恰當教養方式與孩子互動,不僅讓親子關係和諧,更增加親子間的親密度。孩子從與父母的良性互動中產生自信心,使其適應學校生活的學習能力增加,而正向影響孩子與同學和老師的互動關係。當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這是父母最大的欣慰。

過敏癢到受不了!哪些東西要避開?

過敏癢到受不了!哪些東西要避開?

癢、癢、癢,每到換季時節,因為皮膚癢而求診的人特別多。有人還會出現紅腫、刺痛、騷癢、脫皮等現象,症狀發作時,搔抓會出現疹子,但是愈抓愈癢,甚至皮膚經常抓到流血流湯,癢得令人受不了。你,可能是皮膚過敏了。阮綜合醫院皮膚科黃裕文主任指出,患者一部分是對某種物質過敏,不管是吃或是摸到,或吸入某種物質,導致身體產生過敏反應。而導致這種反應的物質,就是所謂的過敏原。造成皮膚過敏的原因有很多,從食物到所服用藥物,都可能引起過敏反應:(1) 食物:海鮮、貝殼類、花生、蛋、牛奶等含高異蛋白質食品。(2) 植物:花粉、蘆薈、橘科、桑科、海藻等。(3) 藥物:阿斯匹林、青黴素、盤尼西林、止痛劑、鎮靜劑、抗生素、避孕藥等。(4) 化學物質:染髮劑、殺蟲劑、油漆、防腐劑、防曬劑、酒精、香科、人工色素、橡膠、汽油等。(5) 金屬物質:鈷、銅、汞、鉛、鈷。(6) 其他:動物皮毛、皮件、纖維、蚊蟲叮咬。黃裕文主任說,有皮膚過敏困擾的人,最擔心冷熱季節交替,或是受到外在環境影響,如花季的花粉、沙塵暴等刺激與污染問題,除必須避開之外,日常生活要特別注意皮膚保養,如要選擇不含香料、酒精、防腐劑及人工色素的護膚品,不要使用含羊脂、高營養、油膩的化妝品,尤其是鹼性、過期、油水分離的化妝品更要全部隔離,也不可過度按摩、去角質。

睡眠品質不好 免疫力恐下降

睡眠品質不好 免疫力恐下降

睡眠品質不好,可能會影響到身體的免疫機能。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指出,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教授發現,如果睡眠的品質與長度不夠,會影響到老鼠的免疫力,降低老鼠抵抗細菌和病毒的能力,而且這時候打疫苗的效果也不好。耶魯大學的費古利格(Erol Fikrig)教授表示,在實驗當中,他們發現到睡眠的質量會影響到老鼠的免疫基因TLR-9,如果睡眠的質量很好,會讓增強老鼠體內TLR-9基因的作用,使老鼠的免疫力大幅提昇,可以抵抗外來的病菌,而且可以使疫苗的效果提昇。費古利格教授表示,因為人類免疫基因的作用跟老鼠的很類似,所以他認為這樣的實驗結果也可以適用於人類。此外,費古利格教授也表示,特別是如果睡眠中被打斷,對於TLR-9的影響很大。費古利格教授強調,其實人類的本能就知道睡眠中斷會導致免疫系統下降,讓人更容易得病。費古利格教授也表示,透過這項研究,他們將會進一步調查噪音對人體免疫系統的影響,因為在醫院當中,重症病患周圍都有機器圍繞,他猜測會不會是因為這些機器的噪音,讓患者無法真正好好休息,結果反而免疫力更差,影響到治療的效果。

保護兒童 英國政府擬車內禁菸

保護兒童 英國政府擬車內禁菸

英國醫療協會(Brtish Medical Association)呼籲政府除了公共場所全面禁菸外,應該擴大禁菸範圍,像是車內都必須禁菸,以保護車內的乘客,尤其是保護兒童、年長者免於二手菸的傷害,英國醫療協會指出,在車內抽菸所產生的菸害,遠高於到煙霧瀰漫的酒吧中,且根據研究調查指出,車內抽菸的毒害高於酒吧11倍,讓健康暴露在額外的風險之中。不過,英國衛生署發言人表示,立法並非唯一且最有效的辦法,未來將用鼓勵的方式改善國人在車內抽菸的習慣,在未取得共識前,立刻立法將有困難。目前根據民意調查顯示,攜帶兒童的汽車禁止吸煙的說法受到較廣泛的支持,而英國肺臟基金會(The British Lung Foundation )也表示,支持這樣的說法,因為兒童沒有選擇餘地,只能無條件接受二手菸的迫害。雖然針對車內禁菸,有一些反對聲音指,禁止在自己的車上抽菸違反了「妨礙個人自由」且「不符合公平原則」,不過政府衛生署也表示將全面宣導反二手菸,以期望能達到更少人抽菸的目的。根據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陳誠仁在衛教文章中表示,吸菸對人體危害及與肺癌的關聯已是無庸置疑,香菸中所含的尼古丁,具有中樞神經興奮、提神作用,這也是造成吸菸成癮的主要物質,但是菸吸多了,除易引起致細胞病變的致癌物外,尼古丁還會增快心跳速率,所以長期吸菸過量容易導致心臟血管疾病。

智利酪梨萃取物 可以消滅抗藥性細菌?

智利酪梨萃取物 可以消滅抗藥性細菌?

目前有很多細菌對於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導致很多病人因為感染這種細菌而喪命,於是很多的科學家都在尋找更好的抗生素,希望能夠對抗這些細菌。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科學家在智利發現到一種酪梨,可以幫助抗生素殺死細菌,如果實驗成功後,可以發展成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幫助更多的病患。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的博士生霍勒(Jes Gitz Holler)表示,所有細菌中最常發生抗藥性的就是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這種細菌是最常見的院內感染,致死率很高。霍勒表示,金黃色葡萄球菌會產生抗藥性,是因為細菌在細胞外產生一種類似幫浦的機制,當抗生素還沒有進入細菌當中,就已經排出細菌外,所以無法殺死細菌。但是霍勒所發現到的這種智利酪梨的萃取物,可以阻止細菌將抗生素排出,擊潰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防禦機制,讓抗生素會直接進入殺死細菌。霍勒表示,其實這種智利酪梨葉很早就被傳統的智利人用來療傷,因此他才會試圖嘗試萃取相關的物質,沒想到被他發現到破解抗藥性細菌的藥物。

果糖會引起代謝混亂 導致身體肥胖?

果糖會引起代謝混亂 導致身體肥胖?

當肥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首當其衝的就是被廣泛應用的果糖,很多團體一直指責果糖是肥胖的主因,但是最近一篇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的研究表示,果糖不會引起代謝問題導致肥胖,而是因為果糖含有大量熱量所以讓人發福。加拿大麥可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的研究員希芬派柏(John Sievenpiper)博士表示,研究人員將31位研究者分為兩組,一組只有吃果糖,一組則是吃相同數量的碳水化合物,結果發現到吃果糖那組沒有體重過重或是代謝異常的情況。希芬派柏博士表示,除了實驗之外,他們也參考了過去的研究,發現到果糖本身不會導致代謝問題,而是果糖分解後的熱量太高,進而導致肥胖產生。希芬派柏博士認為,因為果糖的甜度並不高,所以一般人在添加的時候很容易過量,導致熱量攝取過多造成肥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