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不再是老年專利 26歲男病發急性心肌梗塞

不再是老年專利 26歲男病發急性心肌梗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現在年輕人作息不正常,上夜店、通宵打牌、抽菸、飲酒等不良習慣,導致身體快速老化,許多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像是在春節期間,一位26歲的年輕男子因通宵打牌,連續好幾天只睡2小時,到最後身體不堪負荷,突然胸痛、冒冷汗,送醫急救後,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所幸經過治療後已無危險,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功能室主任林維祥則提醒年輕人,養成正常的生活作息,才是保健之道。(圖片取自維基百科)林維祥醫師表示,該男子不僅體重過重,且從16歲就開始抽菸,且每天近乎要抽半包菸,經過檢查後也發現,血液中有高膽固醇血症,患心肌梗塞機會也大增,林維祥醫師說,隨著飲食的西化,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讓心肌梗塞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三總去年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中,年紀小於45歲的年輕成人,近年來有日趨增加的趨勢。林維祥醫師解釋,其實包括抽菸、家族病史、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其中抽菸是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因此他建議現在的年輕人,盡量改變飲食食慣,少吃油炸物、醃製等重鹹食品,另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抽菸、飲酒等,配合適當的運動,才能避免心肌梗塞發生。

網傳SARS風暴再起? 疾管局求證中

網傳SARS風暴再起? 疾管局求證中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台北報導)曾經在2003年讓人聞風喪膽的SARS風暴會重演嗎?根據大陸網路流傳的消息指出,有將近百人受到SARS的感染,甚至有一人已死亡。這樣的言論在大陸網友之間被不斷分享,引起許多人的恐慌。對此流言,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23日已經去函瞭解、求證,未來有相關消息也會儘速公佈。最近在大陸百度貼吧、天涯、微博及香港高登討論區等網站,都出現「大陸可能爆發新SARS,小心留意」、「河北保定中國人民解放軍252醫院,現在收治100人以上,已有致死者出現」的相關討論,為了瞭解這項消息是否屬實,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23日表示,因為訊息是從大陸網站來的,所以來源與可信度都需查證,引此下午已緊急去函中國,向大陸官方求證。周志浩表示,透過兩岸的疫情溝通平台詢問中方,初步證實為非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中方仍在調查中,且已是下班時間,詳細情況24日將會再通知台灣,並將對外澄清。SARS疫情發生在10年前,在中國廣東發現首例後,因為中國大陸隱匿疫情,導致SARS不斷蔓延,甚至在2003年席捲全球,導致8千多人感染,奪走超過7百條性命,台灣也因為和平醫院發生院內感染而封院,導致人心惶惶。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將密切監視,透過溝通平台與對岸聯繫,獲得相關訊息。

女性愛喝咖啡不運動 恐骨質疏鬆

女性愛喝咖啡不運動 恐骨質疏鬆

一般人認為女性骨質流失的時期,應在停經年齡約50歲左右後開始愈來愈嚴重,但隨著現今的飲食生活改變,現代女性面臨骨質疏鬆的年齡恐怕曼曼下滑,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表示,尤其現在許多女性都是隨手一杯咖啡,又鮮少運動也時常外食,容易造成骨質密度愈來愈不足。國內日前一項針對35至49歲女性做調查,發現在572名受調者中有1成的女性出現骨質流失現象,其中高達7成5女性都是每天一杯咖啡,又是外食族且幾乎完全沒有運動的習慣。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表示,外食族通常會有營養不均衡的情況,才會導致鈣質攝取不足,建議女性一天最好補充1000毫克的含鈣食品,如多喝多吃奶製品、深綠色蔬菜(芥菜、莧菜、菠菜等),抑或是傳統豆腐、黑芝麻與小魚乾,以幫助顧骨本。骨質疏鬆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表示,女性平均自35歲起的骨質會慢慢減少,到了更年期甚至會減少約15%,倘若現在不注意鈣質的補充,加上喝咖啡、少運動的情況下,未來恐怕在50歲就面臨骨質密度過低的情況,導致骨折的機率愈來愈高,如60歲可能有脊椎骨折的風險、70歲甚至有髖骨骨折的危險。而屬於骨盆地帶的髖骨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部分之一,過去曾有調查發現,髖骨骨折患者由於術後行動不便造成其他併發症,如肺炎、褥瘡、腸阻塞等,高達30%在1年後逝世。營養吳映蓉師建議,女性除了一天最好攝取1千毫克的含鈣食品之外,也可多往戶外走走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以幫助鈣質吸收,維持骨本的健康。

兒童感冒卻雙腿無力 恐是「急性肌炎」!

兒童感冒卻雙腿無力 恐是「急性肌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廷君/台北報導)隨著春天的腳步漸漸靠近,天氣忽冷忽熱的現象愈來愈明顯,導致感冒人數又開始劇增,而童綜合醫院小兒科最近發現,有許多小朋友因為雙腿沒力、無法行走的情況嚇壞家長,就診後才曉得是感冒引起「急性肌炎」,只要按時吃感冒藥、多休息與喝水,約1週就可痊癒。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高佳慧表示,造成急性肌炎主要是流感病毒直接侵襲肌肉引起發炎狀況,抑或是人體的免疫系統為抵抗病毒侵入導致發炎。而由於小朋友都是先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的感冒情形後,忽然有雙腳疼痛、無力的狀況讓不少家長誤以為是不是誤診,醫師高佳慧表示只要確診為急性肌炎,小朋友按時吃藥、多喝水與多休息,最慢1週就會改善。不過高佳慧醫師提醒家長,倘若小朋友仍出現高燒不退、雙腿無力又痠痛且不能行走的現象,千萬要再帶小朋友就醫做更仔細的檢查;如同樣是病毒侵犯神經系統造成的小兒麻痺症、腦脊髓炎等,也均會導致有行動不便的狀況,呼籲父母別自行診斷以免拖延小朋友的黃金治療時間。

對抗腸病毒!中藥茶飲、藥物效果不錯

對抗腸病毒!中藥茶飲、藥物效果不錯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腸病毒病例又增一件!一名居住北部的1歲10個月男童,在2月中出現發燒、口腔潰瘍、紅疹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且活動力不佳、步態不穩並有嘔吐,經及時赴就醫後已康復出院。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柏全曾接受優活訪問指出,腸病毒在中醫屬於濕、熱症型,此乃風邪熱毒,兼夾濕邪,侵襲人體為病,所以在治療上以清熱化濕中藥為主,同時利用截斷療法,依病程不同而提前用藥。(圖:腸病毒症狀)陳柏全醫師表示,中醫認為在疾病初期或輕症多以銀翹散加減方治療,疾病中期或中度症狀則以普濟消毒飲、甘露消毒丹加減方治療為主,若屬重度患者,出現嗜睡、持續嘔吐、發燒、煩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症狀,除西醫支持療法外,中醫也可用藥浴達到緩解。普濟消毒飲在臨床研究上可將超過八成輕中度腸病毒患者的病程縮短至2~3 天,和一般腸病毒病童平均病程7 天相較,有明顯效果。緩解發燒及全身痠痛,可服用地瓜葛根湯,若接觸腸病毒患者,懷疑有感染之虞,可使用板藍根4錢、金銀花4錢、烏梅2錢、生甘草2錢加水煎煮淡淡茶水當開水喝,大約服用兩天即可,是個不錯的預防茶飲。而大家常吃的四神湯,也可以拿來當作病後調養,幫助小朋友早點恢復體力。除了藥物治療外,平時也可多吃綠豆薏仁湯,不僅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同時還能緩解咽喉不適、手足疹子,及去除風、濕、熱的邪毒。 疾管局提醒,腸病毒疫情尚未停緩,今年截至2月23日止,已有12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預估3、4月後,腸病毒的活躍度將隨著氣溫上升而提高,屆時全國疫情可能快速攀升,民眾必須注意。

腰酸背痛吃止痛藥 反致腰椎發炎

腰酸背痛吃止痛藥 反致腰椎發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中市1名50歲男子,從事水泥業多年,長年腰酸背痛,一直以為是職業病,總是吃止痛藥緩解,但長期下來卻越來越嚴重,隨著病情惡化,甚至腰都挺不直了,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這名男子的腰椎椎間盤已受到感染,脊椎被細菌嚴重破壞,造成脊椎炎,已無法使用藥物改善,必須經由手術才能恢復,因此台中慈濟醫院骨科醫師蔣岳夆提醒民眾,切勿過度依賴止痛藥,以免延誤病情。蔣岳夆醫師表示,透過X光檢查,發現患者的腰椎第1節與第2節的椎間盤已破壞掉,若是短時間內的椎間盤破壞,早期發現,通常都可透過抗生素治療並使用背架,大多可控制脊椎感染。蔣岳夆醫師說,利用抗生素控制以後,雖有改善,但男子仍然覺得疼痛不堪,後配合手術置入人工骨、椎間盤支架,但又因細菌感染,手術得再重來,醫師表示,脊椎會感染細菌,多數是感冒或是其它感染順著血液循環到脊椎椎間盤,可能是本身就有傷口,加上患有內科疾病,免疫力下降,導致腰椎椎間盤遭到嚴重感染,並破壞脊椎結構造成不穩定,最後醫師也提醒,若是該名男子過去能及早就醫,也許就能以藥物控制住,不必挨刀來改善了。

市售低鈉鹽放心吃?腎病患者要當心!

市售低鈉鹽放心吃?腎病患者要當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現代人對飲食要求除了美味、也講求健康,除了少油、少鹽、低熱量,連調味料的選購也是非常講究,但台中市衛生局卻發現有9成的販售業者及民眾不知道,市售標榜的「健康低鈉鹽」,其實對腎臟患者一點也不健康,甚至還會造成患者身體負擔。衛生局針對市售健康低鈉鹽認知調查發現,多數民眾認為低鈉鹽產品鈉含量較低,烹煮食材加入低鈉鹽,攝取的鈉含量就能比一般食用鹽少,因此在添加調味料時,還是大把大把的加進食材,完全忘記攝取量依舊不能太多。衛生局指出,有民眾甚至不瞭解市售健康低鈉鹽雖然標榜低鈉成分,卻是以30%~50%不等的鉀來取代鈉,鉀離子的排泄90%是靠腎臟執行,腎功能不佳的民眾,如果食用這類產品,不只造成患者腎臟負荷,還會引起高血鉀,使病患肌肉無力、心律不整,嚴重時還會危害生命。衛生局提醒,為了顧及自身健康、避免腎臟患者食用到以鉀代替鈉成分的低鈉鹽,民眾在購買食鹽時,一定要看產品標示、使用方式等,購買低鈉鹽應留意是否有註明「減鈉」字樣,標示「鉀離子的含量」、及標示警語「腎病變者應諮詢醫師或營養師是否適宜使用」等。

糖尿病患阻血糖升 不吃少吃恐昏迷

糖尿病患阻血糖升 不吃少吃恐昏迷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為了控制血糖,認為只要少吃或不吃就能避免血糖上升,但是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這是錯誤且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不吃或少吃,胰島素分泌會降低,反而容易導致體內脂肪分解,酮酸無法代謝,一旦酮酸濃度太高,引起酮酸血症,恐怕會造成呼吸抑制、休克昏迷。(圖片來源:國健局)洪建德主任表示,許多人以為要控制血糖,就要跟美食說掰掰,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原則,還是可以大啖美食,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攝取應該要多元,並掌握高纖、天然、自然、新鮮,以及低糖和低鹽等原則即可。根據宜蘭縣衛生局衛教文章指出,糖尿病患者,應該要針對個人平日飲食及活動型態,再加入藥物治療方式,作整體的考量,一般而言,勿食用過多精緻糖類製品,如糖果、含糖飲料、也要少吃油炸、油酥及豬皮、雞皮等含高脂的食物,若有糖尿病合併腎病變患者,需限量攝取含蛋白質豐富之食物,如肉、魚、豆、蛋及奶類,飲食應清淡,不可過鹹,另外也不建議糖尿病患飲酒,而有高血壓及腎病變者更需注意含鈉食物的攝取量,多攝取含纖維質高的食物,如蔬菜、全榖類。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若能有正確的營養知識,掌握大致原則,糖尿病患者其實也能在控制血糖與美食之間取得雙贏。

節食過頭當心血糖降 小心身材失控

節食過頭當心血糖降 小心身材失控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廷君/台北報導)全世界肥胖人口逐年增加,受到近幾年愈來愈嚴重的「瘦即是美」觀念之下,無論胖瘦的人都在減肥,似乎已經成為現代大眾生活的一部分,節食更是大家常見的基本減肥計畫第一步,而書田診所醫師洪建德提醒民眾,過度的節食不但復胖速度快,亦會因血糖過低導致糖尿病患者有併發症。由於肥胖引起的疾病逐漸增多,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使得控制體重對於現代人來說愈來愈重要,但控制體重並非強制性地不吃或少吃,倘若節食過頭不僅會產生「溜溜球效應」讓身材走樣地更嚴重,抑或是出現貧血、頭暈等現象,且原是糖尿病的患者甚至可能引發低血糖症。羅東聖母醫院營養師呂育容建議糖尿病患者,飲食要均衡,並少吃油炸類、含糖量高等的食物,水果盡量選吃低糖類,如芭樂。營養師呂育容表示,倘若不曉得飲食攝取的量多寡,可簡單以過去平均的攝取熱量減少250至500大卡;而適度地運動也對糖尿病患者的控制體重計畫有很大幫助,但切記別做激烈運動,只要比過去增加活動量即可。根據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的衛教資訊指出,當初出現低血糖症狀時別自行處理,尤其切忌利用巧克力治療,先就醫看診後,除了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與調整飲食之外,平常可使用葡萄糖錠改善狀況。而低血糖症的普遍症狀包括,虛弱、嗜睡、發抖、頭暈、饑餓、頭痛、心跳加速、發冷、情緒突然起伏大與嘴部麻刺感等等。

大陸爆SARS?證實為腺病毒別恐慌

大陸爆SARS?證實為腺病毒別恐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有媒體報導大陸河北省保定市的中國解放軍252醫院,疑似爆發SARS感染疫情事件,傳聞有百名疑似感染者、1人死亡。對此消息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於23日即刻向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查證,隨後即經由疫情交換窗口確認個案非SARS感染,24日大陸查證後回覆,證實致病原為55型腺病毒感染。最近在大陸百度貼吧、天涯、微博及香港高登討論區等網站,都出現「大陸可能爆發新SARS,小心留意」、「河北保定中國人民解放軍252醫院,現在收治100人以上,已有致死者出現」的相關討論。為了瞭解這項消息是否屬實,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23日表示,因為訊息是從大陸網站來的,所以來源與可信度都需查證,因此立即向大陸官方求證。經查證後證實為錯誤消息,並非爆發SARS疫情。腺病毒55型為2006年大陸陜西省爆發的某次校園呼吸道群聚事件中首度被發現,該群聚中染病的254名高中學生(1名死亡),臨床表現除發燒、咳嗽、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症狀外,也伴隨肺部X光浸潤增加等下呼吸道病徵,大部分病患都在接受支持性療法後康復,致病原經鑑定後,確認為由腺病毒11型與14型基因重組而成的新型腺病毒;台灣迄今未發現此新型腺病毒。疾管局指出,腺病毒傳染途徑是經呼吸道感染,少數感染者會併發肺炎、腦炎,民眾如出現急性發燒(耳溫≧38℃)、咳嗽、喉嚨痛、頭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狀,除儘速就醫外,並應儘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若需外出時,請記得戴上口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