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秋天抑鬱易自殺 你我都是防治守門員

秋天抑鬱易自殺 你我都是防治守門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公布的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自殺位居第11位,而去年有3萬5200多人被通報有意圖自殺行為,相當於每小時就有4人企圖自殺,必須送醫。常給人蕭瑟淒涼感的秋天是自殺案件的多發期,心理師提醒,多關心自己和身旁的人,期許你我都能成為自殺防治守門員。衛福部苗栗醫院心理師余錦星表示,造成自殺的因素很多,但一個人要自殺,約七成的人會出現憂鬱症狀,且自殺前有徵兆可循,自殺者2/3曾表達過自殺意念,1/3曾有明顯自殺企圖。自殺企圖女性多於男,但自殺成功男性較高,主因是男性多採較激烈及致命的方式。憂鬱者突然變開朗 也是警訊企圖自殺者常有情緒不穩定,低落、絕望、無助或突然的情緒變化,像是憂鬱突然變得開朗。睡眠與飲食改變、專注力差,會認為自己做不好、沒用,沒人可以幫助自己,希望自己可以消失,曾表達想死的念頭,或突然常談論有關死亡的議題,開始立遺書,行為變得退縮,或到危險的地方徘徊等。余錦星心理師說,當發現自己或身旁的親友出現上述症狀,應主動求助及介入。簡式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簡稱BSRS-5)可做為檢測身心狀態。題目1.睡眠困擾,如難入睡、易醒或早醒□完全沒有0分 □輕微1分 □中等2分 □厲害3分 □非常厲害4分2.感覺緊張不安□完全沒有0分 □輕微1分 □中等2分 □厲害3分 □非常厲害4分3.覺得容易苦惱或動怒□完全沒有0分 □輕微1分 □中等2分 □厲害3分 □非常厲害4分4.感覺憂鬱、心情低落□完全沒有0分 □輕微1分 □中等2分 □厲害3分 □非常厲害4分5.覺得比不上別人□完全沒有0分 □輕微1分 □中等2分 □厲害3分 □非常厲害4分6.有自殺的想法□完全沒有0分 □輕微1分 □中等2分 □厲害3分 □非常厲害4分分數說明1到5題總分<6分:正常範圍。6-9分:輕度,宜做壓力管理,情緒紓解。10-14分:中度,宜做專業諮詢。15分以上:重度,由精神科診療。第6題單項評分,2分以上(中等程度)時建議尋求專業輔導或精神科治療。苗栗縣心理衛生中心及18鄉鎮市衛生所,提供免費的心理健康諮詢與心理諮商服務,聯繫專線:037-721565 或1925 或1995。

總被他人情緒干擾 高敏人上班心好累

總被他人情緒干擾 高敏人上班心好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公司只要有人心情不好,我就會忍不住在意。」說這句話的是在製造商負責製作產品目錄的B。她的上司工作能力雖強,但性格陰晴不定反覆無常,據說連早上進公司時的一句「早安」都可能造成他的不快。他指正其他部門的失誤時口氣滿是不耐,敲鍵盤發出的聲音也有點粗暴。「老闆看起來很煩躁時我都超擔心的。想跟他說話時還要先拿捏好開口的時機點,或儘量不發出聲響避免刺激到他,雖然我沒有直接被颱風尾掃過,但……」為了不想被主管的情緒影響,B總是一個勁兒地將專注力集中在電腦螢幕,這種做法實在很耗費心力。只要某人發脾氣,即使對方不是在生自己的氣,卻很容易被對方的聲音語調影響,如坐針氈。聽到同事被厲聲警告,連自己也覺得痛苦。畢竟只要處在相同空間,同事被唸的聲音很自然就會傳進自己耳朵,不少高敏人都這麼跟我說。高敏人意識到對方的情緒是很自然的對高敏人而言「察覺某人心情很差」與「看見桌上有個杯子」一樣自然。要他們「根本不必在意!」等同被人要求「杯子明明進入視線範圍了,難道裝作沒看到嗎?」很明顯看得到的東西卻要他們「不必看也沒關係」,他們不明白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對杯子的存在視若無睹」。擺在高敏人眼前的事實是:「拜託,我也不想在意好嗎!但即使我不想看,它還是進到我的視線裡;即使我不想聽,聲音也會流進我的耳朵啊!」如同很難讓眼前的杯子從視線中消失一樣, 不察覺某人的情緒—不是假裝沒有察覺,而是從頭開始完全不去察覺,這對高敏人而言簡直難如登天。另一方面,鈍感人未曾擁有能察覺細節的神經系統。因為不具備察覺的能力,所以根本沒發現,即使察覺到了也約莫是「嗯……有差嗎?」就過去了的程度。說出「別那麼在意不就得了?」的人其實沒有惡意,他們單純是本身不具備察覺能力,無法理解高敏人的感受罷了。高敏人該學會的不是訓練自己「不察覺」,而是懂得「如何處理自己察覺到的狀況」。為何高敏人總是以他人為優先?「總是忍不住優先考慮對方,永遠把自己的事情擺在最後。」這也是察覺到對方的狀況跟情緒後最容易發生的狀況。跟朋友碰面,看到朋友似乎有話想說,於是不自覺成為一位傾聽者,整場聚會下來,自己幾乎沒有機會說上話。搭電車時,覺得身體不太舒服坐在位子上,但看到需要幫忙的人上車,隨即就把自己的位子讓出去。同事看起來好像很忙於是伸出援手,但幫著幫著不知怎的最累的工作到最後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我實在碰過太多「永遠將他人的需求優先於己」的高敏人。為什麼有這種狀況呢?原因其實跟我們前面談的內容完全相同。因為高敏人可根據對方微小的肢體動作、用字遣詞上的細微差別、說話語調等捕捉訊息,感知對方可能的期待。由於對方的每一個期待諸如「請聽我說話」、「我好想坐下」分開來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這讓高敏人覺得「只是這樣的話應該還好」,於是忍不住想幫對方一個接一個地實現願望。問題是,高敏人的感受程度比鈍感人多太多了。正因為感受得多,讓步的次數也多,於是乎自己的優先順序便頻頻往後推。高敏人若要活得好、有活力,最重要的是仔細聆聽內心「我想這樣做」的聲音,必須優先考慮自己,積極到幾乎懷疑「這樣任性真的好嗎?」的程度。這種「因為察覺到他人需求,因此將自己的需求往後擺」的機制也會以其他形式顯現,例如以下的例子。「沒有自己的意見」、「沒有自我軸心」其實是誤會「被上司問『你怎麼想?』時,腦子一片空白,沒有自己的意見。」上班族C告訴我,說他在公司被主管徵詢意見,一時之間說不出一句話來。「我沒有自己的意見。」我碰到好多高敏人都曾這麼說。但是,他們真的沒有自己的意見嗎?才沒有這回事!很多時候高敏人以為「自己沒有意見」其實是誤會。他們是「雖然有意見,但因為得回應對方的需求,所以心裡想說的才說不出口」,僅此而已。故事中的C提到,如果對方是好朋友或家人等能放心的對象,「應該不是這樣的吧?」、「這麼做可能比較好喔!」等,想法似乎較能自在地從腦中浮現。當然也不是所想之事百分之百全都能講出來,但肯定有自己的意見。此外,如果被上司或自己不擅長應付的人徵詢意見,即使對方開口問「你覺得呢?」高敏人心裡明白這些人只是尋求你的認同,他們其實根本不想要答案,又,或許只需簡單扼要的回答等……高敏人會試圖按照對方所期待的正確答案來回答。高敏人能確切從對方的口氣、用字遣詞的強弱感受對方心中可能的正確解答。更甚者,他們會觀察主管跟下屬間的互動、平常的言行舉止,判斷出「這個人只想聽重點」或「如果沒有一次給出正確答案對方臉就會很臭」等,他們有澈底摸清對方的傾向。即使內心有種種意見,「我覺得這樣做還不錯」、「在這個模式時A比較好,但如果狀況改變就是B比較好」,但只要考慮到必須根據主管的喜好給出對方期待的答案,而且還得在規定時間內作答,一想到這就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了。這種狀況就彷彿從裝有各式各樣玩具(=意見)的眾多扭蛋中,拚命想扭出裝有「正確答案」那一顆。太想取出那顆「正確答案」扭蛋,卻使得原有的其他意見全都卡在一塊兒出不來,也因此才誤以為自己「沒有意見」。記住!心中一產生「我沒有自己的意見」的想法時,趕緊先找個讓自己安心的地方,拿張紙將浮現在腦中的想法一個一個寫下來試試看。或者,請找家人或朋友等能讓你放心的對象,試著跟他們講講「老闆在某某事上問了我的意見……」通常,藉由講給自己放心的對象聽的方法,大多能流暢說出自己的意見。首先要先察覺到「自己是有意見的」,接著試著放鬆去想「即使對對方來說不是百分之百正確答案,還是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一點一點地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對方。(本文摘自/高敏人的職場放鬆課/三采文化)

金庸裡的高手被挑斷筋 為何武功不減?

金庸裡的高手被挑斷筋 為何武功不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金庸筆下的林平之、裘千尺和段延慶都被挑斷筋脈、武功盡失,有的成了廢人,有的武功卻不減當年,這到底怎麼一回事?肩膀疼痛無力舉高 肩旋轉袖肌腱破損造成筋是人體內的軟組織,也就是肌腱和韌帶。而筋與肌肉相連的作用就是連接和伸縮,進而牽引關節做出各種動作;人體內的筋就像皮筋一樣,有一定的彈性,但在強大外力或者運動不當,容易造成斷裂。樂生療養院骨科主治醫師李元甫表示,中老人常在診間詢問肩膀的筋斷掉怎麼辦,進一步了解才發現,病人有肩膀疼痛、無力或舉不高等狀況。在沒有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硬的情況下,許多60幾歲的人很難將手舉到超過肩膀,這通常不是神經的問題,而是肩旋轉袖肌腱破損造成,通俗說法稱為「肩膀有筋斷掉」。李元甫醫師進一步解釋,由於肩膀的運動需要許多肌群的參與,單單只是旋轉袖肌腱破損,只會讓肌群的作用變得沒有效率,也就是感到肩膀無力,嚴重會到疼痛甚至失能。初期的肩膀急性疼痛,常見於二頭肌腱及旋轉袖肌腱發炎及破損,如果超過兩周疼痛且又不敢動,將導致關節僵硬,倘若初期能配合超音波檢查,準確診斷病因並給予局部或口服藥物治療,將可早期恢復。旋轉袖肌腱破損 嚴重恐致退化與失能李元甫醫師提醒,一般正常退化的老人,一半會有不等程度的旋轉袖肌腱破損,而大面積嚴重破損常會造成肩膀的退化與失能,因此防止旋轉袖肌腱進展到嚴重破損,並在此過程中維持正常的肩關節功能,是醫療保健上最大的目標,而要達成此目標,一定要有手術、藥物和復健的共同參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遭山豬狠咬渾身傷 偏鄉醫師即刻救援

遭山豬狠咬渾身傷 偏鄉醫師即刻救援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72歲的嘉義大埔農民在果園工作時,突然遭到闖入的山豬狠咬一頓,造成全身多處撕裂傷而血漬斑斑,忍痛自行開車到大埔醫療站,由長期駐診的大林慈濟醫院林英龍醫師打完破傷風針,緊急縫合27針並給予預防性的抗生素,避免感染引發敗血症的威脅。林英龍醫師呼籲,許多民眾假日熱愛戶外活動,但務必留意環境中的野生動物與昆蟲,以免敗興而歸。農民與山豬肉搏20分鐘 脫困後自行開車就醫發生意外的農民住在大埔茄苳村東南部深山,事發時正獨自在香蕉園包香蕉,一頭約60公斤無長獠牙的母山豬因陷阱受傷,在掙脫後發狂攻擊農民。他試著彎身低頭要徒手抓山豬,反被撞擊與一陣狂咬,造成全身多處撕裂傷,在約20分鐘的奮戰後,總算脫困並自行開小貨車就醫。林英龍5年前接力駐守大埔醫療站,白天看診,晚上待命,24小時守護鄉民。當農民滿臉滿身血漬來到醫療站後,他檢傷發現左頭頂部、額頭正中部、左胸部、兩側腹部、兩側手肘、手腕、右拇指基部、大腿、小腿等多處有1.5~5公分的撕裂傷,有些甚至深及顱骨或肌肉層,幸好肌腱沒有斷掉,另有16處挫擦傷。經護理師協助,林英龍剔除傷患部分頭髮及消毒傷口,打上局部麻醉藥後,費時約2小時,針對十多處傷口進行縫合,一至二星期後,傷口順利癒合拆線,日前再回診,全部傷痕已經消失。到山區踏青帶把長棍 溪邊戲水注意環境變化林英龍表示,山豬牙齒不乾淨,容易隱藏很多細菌,有傷口感染的問題,一不小心會產生敗血症,或是大量出血,失血過多造成生命危險。民眾假日到山區健走調劑身心,但很多人會疏忽周邊的環境,尤其連續假日出遊到偏鄉地區,毒蛇、山豬、虎頭蜂、隱翅蟲、小黑蚊很多,建議帶一支長棍打草驚蛇,或隨時觀察樹梢上或周邊環境,溪邊玩水要小心是否有溪水暴漲及蛇類出沒情形,一定要有警覺心避免發生憾事。

嗜吃燒烤血便4個月 熟女驚罹直腸癌

嗜吃燒烤血便4個月 熟女驚罹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65歲婦人平時喜歡吃燒烤、香腸及煎炸食物,四個月前出現血便,起初以為是排便用力所致,過一陣子自然會好,不料狀況越來越嚴重,陸續出現排尿、排便時馬桶都是鮮紅色的血,大便也變細。拖了快四個月終於就醫檢查,確診為直腸癌,婦人聽聞表示:「因為血便不敢出去玩,只擔心自己失血過多造成貧血,沒想到竟然是腸子出了問題。」術前先放療縮小腫瘤 可免做人工肛門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邱騰逸醫師表示,由於婦人肛門出血長達四個月,安排大腸鏡檢查後,發現位於直腸接近肛門處,約有4公分大小的腫瘤,腫瘤切片確診為直腸癌。大腸癌因腫瘤發生部位的不同,可分成結腸癌及直腸癌,由於直腸位在肛門上方,很多人擔心術後要裝置人工肛門,造成社交及生活品質上的不便,遲遲不敢就醫治療,但現在只要在術前先接受放射線治療,有機會免做人工肛門。術前接受放射線治療,可以讓腫瘤縮小,減少癌細胞擴散及局部復發機率,也能完整保留肛門,維持正常排便和排尿功能,不用忍受人工肛門之苦。手術方式採「腹腔鏡直腸腫瘤切除術」,比起傳統開腹手術,術後恢復天數較短,目前術後恢復良好,只需三個月定期追蹤一次。大腸直腸癌連續12年發生率位居第一根據106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大腸直腸癌連續蟬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長達12年,目前更發現有年輕化的趨勢。邱騰逸醫師呼籲,50歲以上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如果本身有腸癌家族史、飲食習慣不均衡與缺乏運動等,高風險族群也要提早注意自己的腸道健康。若發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體重驟降、大便變細等狀況,建議及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孩子文具被搶沒關係?那你的哀鳳呢?

孩子文具被搶沒關係?那你的哀鳳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小宇的筆芯盒被同學搶走了,他出手打了人。NG但常見的家長想法是:你不可以打人,即使對方搶了你的東西,打人就是不對!幹嘛這麼小氣,筆芯盒再買就有,送他啦!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指出,我們換個場景,如果今天是你的iPhone被搶走,你的心情會如何?(在思考孩子的問題時,請依照孩子的認知功能以及所有的資源來思考,或許孩子珍視文具的感覺,會跟我們珍視手機或名牌包的感覺一樣)。 孩子在生氣時,家長通常不會在第一現場,有時可能是聽學校或安親班老師轉述,此時,請冷靜的觀察一下孩子的情緒,是忿忿不平還是有些得意,或者在觀察大人的反應?心理學家Purcell 跟Murphy 認為,生氣是可以分類的,其中就隱含了生氣的原因: 隱藏的生氣(Masked anger)有些孩子明明在生氣,但卻不承認,他們擔心生氣之後,反而會惹怒大人,因為他們相信或從小被教育生氣是不好的、沒用的,所以會想要隱藏自己的生氣來取悅他人。在孩子心裡的確產生了生氣這個情緒,他們會很隱諱的表現出來或透過另一種形式,像是酸言酸語、被動攻擊等,例如孩子被要求做某些事的時候,會有點不悅、甚至自嘲的說:「我可以說不嗎?」 另外,有些孩子會因為自己做不好某些事而生氣,或者因為自己的生氣而生氣。所以,自尊心也是孩子在處理生氣時的一個重要因素,擁有健康自尊心的孩子,可以誠實且正面的處理自己的缺點或他人的侵犯,而自尊心較低落的孩子,要嘛不是繼續將生氣藏好藏滿,或者就是透過誇張的方式來表達生氣。 爆炸式的生氣(Explosive anger)解決生氣的情緒,其實也是一種生理需求,當情緒發洩完之後,其實會感受到輕鬆,孩子要學習的,就是在適當的場合、用適當的方式表達生氣。舉個不太文雅的例子,就跟忍大便一樣,雖然忍大便很不舒服、解完大便很輕鬆,但我們依然要學習在有便意的時候,看看當下的場合,尋找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場所去解大便。 當孩子不想要去控制生氣、任由生氣的情緒亂竄時,就像火山爆發一樣。在生完氣,理智恢復之後,又覺得剛才這樣是不好的,開始自責。直到下次再遇到生氣的情境,一樣不知道該怎麼控制,而上次不當生氣的自責又會引發孩子的焦慮或罪惡感,更容易生氣……就這樣一直循環下去。 通常在較為敏感、較為防備的孩子身上,容易陷入「先下手為強」的爆炸式生氣,也因為通常會收到效果,例如生氣之後別人就不敢惹你而解除了焦慮(當然也不太可能跟你當朋友)、藉此而逃避責任(就算被罵,至少轉移了焦點)、得到自己想要的(大人妥協),讓孩子重複這種不適當的生氣模式。 慢性生氣(Chronic anger)有些孩子是一天到晚都處在一個中低強度的生氣情緒裡,好像看什麼都不順眼、對什麼都不滿意,或者因為某件事而記仇。 不管任何情緒,只要當下沒有被處理好,它就會像重金屬一樣累積在體內,是一種慢性中毒,也就是為什麼生氣的情緒這麼難被處理,一來是原因可能有很多,二來是當孩子的問題被我們發現時,已經積重難返。 當然,孩子也有可能是對自己不滿意,將這些情緒發洩到別人身上。很難想像吧?我遇過許多不想讀書的孩子,許多問我「老師,讀這些書有什麼用?很廢!爸媽一直叫我讀書,他們也很廢!」的孩子,其實很在意自己讀不好書。 那為什麼不好好讀書呢?可能是落後太多了、要追回來很難;可能是太不保險了,如果我認真讀了,成績依然不好,那我不就沒理由可講了嗎?可能是自己或家長設定的標準太高了。做不到,乾脆就說我不想做或生一場氣再說。 改善親子間的情緒互動:多看、多聽、多想、先不說話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孩子也知道生氣是不好的,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是生氣包含了一些說不出口的話,所以生氣是有用的,生氣是孩子所能想到,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了。要改善親子間的情緒互動,當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要先冷靜觀察「多看、多聽、多想、先不說話」。我們對於孩子有很多「期待」或「應該」的想法,他應該要控制情緒、他應該要認真向上、遇到困難應該要主動求助、努力克服。但是在孩子生氣的時候,很少人想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大多數人都在說,他應該要怎樣怎樣。 「觀察」與「詢問」孩子的原因,是為了要了解當下實際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了解得越清楚,越能幫助孩子判別哪個時間點,可以做什麼處理或努力。這些細部的處理跟努力正是孩子需要的,他們雖然知道大目標「不要生氣」,但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執行,甚至不知道有些氣根本就是可以避免的,雖然他們也不喜歡生氣,但是事到臨頭,又只有生氣一途。所以當孩子生氣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推測出原因而回饋給他,孩子的氣會先緩和一些,畢竟他被了解了,生氣有人承接了,也可以感受到爸媽重視的態度。(本文摘自/你的孩子不奇怪/時報出版)

頭痛暈倒瞳孔放大 竟動靜脈畸形破裂

頭痛暈倒瞳孔放大 竟動靜脈畸形破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16歲高中生常覺得頭痛,今年初因劇烈頭痛在家暈倒,家屬緊急送醫的10分鐘路程已出現兩邊瞳孔放大、昏迷指數3,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少年是腦動靜脈畸形破裂併大出血,生命垂危,在腦神經外科開刀搶救後挽回一命,歷經八個月復原後重回最愛的籃球場。少年的母親表示,兒子當晩5點多不斷喊著頭痛,原以為只是感冒引起的症狀,拿止痛藥給兒子服用後,他晚餐沒吃就到樓上睡覺,直到晚上7點多起來吐兩次,第二次吐後隨即暈倒。緊急手術搶回一命 少年重回最愛籃球場大林慈濟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表示,少年的右邊腦部大出血及腦腫,進一步確認為腦動靜脈畸形破裂,合併腦出血及硬膜下出血,壓迫腦幹,情況相當危及,若不趕快處理,即可能腦死或死亡。因腦動靜脈畸形破裂後持續再出血,手術時第一時間把頭蓋骨打開,清除血塊,解除對腦幹造成的壓迫,因動靜脈畸形位置較深,加上腦腫脹,增加手術上的困難度,還要找到血流的供應來源,同時要在不傷及腦組織的情況下,將周邊腦組織剝離,才能順利把畸形的血管摘除。手術中動靜脈畸形血管充血持續出血,導致少年血壓一直下降,輸血量6000c.c.,手術3小時後成功地搶救回寶貴生命。少年術後在外科加護病房中慢慢恢復清醒,經腦血管攝影檢查顯示,腦部還有另一個腦動靜脈畸形,為防止破裂出血,告知父母最好考慮手術移除。後續第二次手術,由陳金城副院長執刀,住院14天後,少年順利恢復出院。先天性血管畸形20歲以下居多 猶如不定時炸彈吳宗憲醫師提醒,動靜脈畸形這種先天性的血管畸形以20歲以下居多,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般放在腦中,畸形會隨時間變大而出現癲癇、慢性進行性半身無力、頭痛等症狀。由於腦部的動靜脈畸形動脈、靜脈間無微血管存在,動脈血會直接流到靜脈,當靜脈壓力大時,易導致血管破裂出血。根據統計,10%的患者會因出血造成死亡,30~50%會造成永久性的神經功能損傷。提醒民眾,一旦突發劇烈且持續的頭痛或遲發性癲癇、慢性進行性半身無力時,最好進一步檢查,以避免憾事發生。

漱口水用到沒味覺?醫曝影響味蕾成分

漱口水用到沒味覺?醫曝影響味蕾成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想要口腔清新,很多民眾會選擇使用漱口水,清潔牙縫及其他刷不到的死角。有人以為漱越久越好,遠超過建議的30秒,結果竟失去味覺。葡萄糖酸氯己定與味蕾結合 數日可恢復正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李雅玲醫師指出,使用漱口水導致失去味覺,可能是因為漱口水含有酒精成分,對味蕾過度刺激而讓敏感度下降,導致味覺暫時性的障礙。 李雅玲醫師也提出另一種可能,一些漱口水中含有藥物成分「葡萄糖酸氯己定(CHX,Chlorhexidine)」,這種成分證實能抑制牙菌膜生長,防止牙周病。研究發現有0.1~0.2%的人使用後,成分會與味蕾結合而導致味覺改變,一般幾天內就能恢復正常。夠辣殺菌效果才強?醫澄清:無直接關係也有民眾抱怨漱口水口感太刺激,有人甚至會稀釋使用,才能在口腔內漱口30秒。究竟不夠辣,或是稀釋過的漱口水會不會清潔度不足?李雅玲表示,大部分漱口水口味刺激是因為酒精成分,辣不辣與清潔強度沒有直接關係。而漱口水的成分,也都有一定的濃度比例要求,若自行稀釋,可能會影響殺菌或抑菌效果。含有藥效成分的漱口水建議僅在療程內使用,不適合長期天天使用。目前大多數牙醫都建議患者選用不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只要能正確刷牙與使用牙線,不用漱口水也沒問題。(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愛啃骨頭牙齒斷裂了!3步驟搶救

愛啃骨頭牙齒斷裂了!3步驟搶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5歲的廖先生平時喜歡啃咬骨頭,日前啃咬的過程中,牙齒突然一陣劇痛,並持續數天無法再咬其他東西。至牙科尋求協助,經檢查發現是牙齒咬裂了,而且是正中斷裂,牙醫表示,這顆牙無法保留了,在廖先生同意下拔除牙齒,解決疼痛問題。常有患者要求黏合 維持不久會再分離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楊智仁醫師表示,在門診常有牙齒撞斷或咬裂的患者,拿著斷裂的牙齒希望牙醫能幫把斷裂的碎片黏回去,但斷裂的牙齒碎片是無法黏回原位的,即使勉強黏合,通常維持不久又會再分離。那麼斷裂的牙齒要怎麼處理?依牙齒斷裂的程度來決定,可分下列三種情形:1.牙齒輕微的缺角、斜裂或斷裂的部位,局限在牙冠的琺瑯質部位,未延伸到牙根。一般這種斷裂牙,可用牙體復形的方式,也就是補上一些填補物修復。2.斷裂的部位仍在牙冠,但是深度已延展到牙本質和牙髓(牙神經),神經已經暴露出來,這類的牙齒就需要做根管治療,根管治療後再以假牙牙冠套起來,加以保護。3.牙齒斷裂的位置已從牙冠延伸到牙根(斜裂式、正中裂),這類牙齒大部分都必須拔除,日後再以牙橋或人工植牙來復形。有少部分斜裂到牙根的牙齒,裂的地方靠近牙根頂端接近牙冠的部位,牙根有足夠長度,且牙周狀況良好,此時可考慮做牙冠增長術或局部牙齦切除,以利於日後假牙牙冠的製作。妥善治療深度蛀牙 降低斷裂機會那如何避免牙齒斷裂呢?楊智仁指出,太硬的東西或食物盡量避免用牙齒咬,例如:用牙齒去開瓶蓋或習慣性嚼堅果、啃骨頭等。再者,有蛀牙或做過根管治療的牙齒要儘快復形,臨床上發現很多患者做完根管治療後,沒有進一步用假牙牙冠套住保護。這類牙齒是牙齒斷裂的最主要原因。因為抽過神經的牙齒本身比較脆弱,很容易被咬斷,且做根管治療時,牙齒咬合面已被打洞清創,齒質結構更顯脆弱,經過咬合受力時,就有斷裂的風險。楊智仁醫師提醒,民眾應定期檢查牙齒,及早發現並積極處置深度蛀牙或因受傷而變色的牙齒,因為前述這類牙齒通常牙髓已壞死。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小心使用牙齒,避免咀嚼硬物等,都可大大降低牙齒斷裂的機會。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 9族群可免費接種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 9族群可免費接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公費流感疫苗今天開打,疾管署指出,符合公費施打對象與去年相同,但今年同一時間開放接種不再分階段。今年公費四價流感疫苗共有3家廠牌,其中2家為雞胚胎蛋培養,1家為細胞培養,品質安全和防護效果一樣。受武肺疫情影響,預期今年接種狀況將更為踴躍,為免撲空,欲施打者可先向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施打對象涵蓋族群1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2.國小至高中職學生。3.50歲以上成人。4.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5.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6.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7.養、養護、長照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8.醫事及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9.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等。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共有3個廠牌,賽諾菲和國光生技為雞胚胎蛋培養,台灣東洋為細胞培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以往會建議對雞蛋過敏者避免接種雞胚胎蛋培養疫苗,但隨著疫苗萃取技術進步,已無此顧慮。對疫苗過敏者不予接種 發燒或有急性中重疾病暫緩關於謠傳用細胞培養的流感疫苗,防護效果會比雞胚胎培養的流感疫苗好,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兩者只是製程不同,品質安全和防護效果是一樣的,均經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合格。疾管署提醒,民眾於接種前應由醫師進行評估,已知對疫苗成分過敏者或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反應者,不予接種;發燒或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待病情穩定再接種。出生未滿6個月者,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臨床資料,也不予接種。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