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小鬼猝逝恐與多囊腎有關 忌劇烈運動

小鬼猝逝恐與多囊腎有關 忌劇烈運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藝人小鬼黃鴻升年僅36歲猝逝,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醫師表示,小鬼患有先天性多囊腎,導致猝死最有可能的病因,就是先天性多囊腎合併彈性纖維異常與高血壓,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多囊腎患者易有嚴重高血壓 也是主動脈剝離危險因子台大急診醫學副教授李建璋指出,主動脈剝離好發於5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黃鴻升雖然去年檢驗有三高,但不至於一年內就惡化為主動脈剝離。年輕人主動脈剝離最常見的原因還是先天性遺傳疾病,尤其是馬凡症候群,馬凡症候群是纖維蛋白先天異常造成,通常馬凡症候群的患者手長腳長,關節異常柔軟,要肉眼主觀的判斷是否是馬凡症候群,就是看臂展是否大於身高,小鬼顯然不是這樣的身材。李建璋回想16年前當台大急診總醫師的一個夜晚,一名40歲左右的患者在和朋友吵架中喊了一聲胸痛突然倒下,失去意識,送來急診已經心跳停止,「我們立刻進行CPR,我在儀器旁超聲波中發現他有心包積液造成心包填塞,毫不遲疑,立刻進行心包膜穿刺緩解填塞,病人也成功恢復心跳,由於心包膜穿刺的液體是鮮紅色動脈血,我心想可能是主動脈剝離出血到心包膜造成,於是緊急安排電腦斷層,果然證明這名患者有主動脈剝離,但同時也發現,他的腎臟具有大大小小的水泡,是多囊腎患者,隨後緊急安排手術,經過6小時搶救還是無法挽回他的生命。」「這個案例一直盤旋在我心頭,究竟先天性多囊腎和主動脈剝離有關嗎?當時文獻查閱只有一例病例報告,沒有一致的結論,雖然動物實驗發現先天性多囊腎也會有纖維蛋白的異常,但多囊腎患者也容易會有嚴重高血壓的情形,也是導致主動脈剝離的重要危險因子,所以學界當時沒有結論。因為我們的病患有經歷手術,所以取得寶貴的主動脈標本,我找出標本和病理醫師反覆討論,證實先天性多囊腎患者的主動脈病理變化和先天性纖維蛋白異常類似,而不是高血壓動脈粥狀硬化的病理變化。我把這些發現整理發表在Resuscitation雜誌。」多囊腎病患應定期體檢、控制三高及避免搬重物李建璋認為從這些經驗來看,黃鴻升猝死最有可能的病因就是先天性多囊腎合併彈性纖維異常與高血壓,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最後李建璋建議,國人有不少先天性多囊腎病患,除了會導致主動脈剝離、也有可能用腦血管瘤破裂腦出血,這些患者應定期檢查心血管疾病,控制三高、避免劇烈運動、避免搬重物,才不會讓憾事再度發生。

美豬要來了!3大疑慮誰來把關?

美豬要來了!3大疑慮誰來把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將在2021年元月起放寬美豬進口管制,但民間仍有許多質疑聲浪,尤其台灣人食用豬肉內臟的習慣與西方不同,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指出,幼兒園並非學校衛生法規範對象,誰能替幼兒們把關?在長期健康影響方面,應更嚴謹且充裕討論後再做開放。董氏基金會提出三大疑慮。幼兒園不受《學校衛生法》規範 恐吃到瘦肉精美豬家長都希望讓孩子吃得安心,但在學校膳食方面,幼兒卻常是弱勢的一環。教育部雖已發函,各級學校供應膳食應依據《學校衛生法》規定使用國產肉品;但幼兒園根本不是規範對象,目前亦無使用國產肉品的相關規範,幼兒又是高風險族群,卻只能接受、沒得選擇,不知道由誰來照顧和把關?豬內臓萊克多巴胺殘留量高 高風險族群攝食量怎訂?豬內臟的萊克多巴胺殘留量較高,台灣人又有食用內臟習慣,為考量長期健康影響,台灣開放豬內臟標準應比國際更嚴謹。如銀髮族、慢性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異常病患、18個月以下嬰幼兒等,都是代謝能力較差的高風險族群,不能以國人平均攝食量做評估;另外,產婦坐月子期間常吃豬腎(腰子)等進補,哺餵乳汁也可能影響嬰幼兒,亦需要多加留意。換算標準差千倍 標產地無助於消費者辨識台灣屆時將以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之一,每公斤食品中殘留1毫克藥品)訂定萊克多巴胺的殘留容許量標準,而非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採用的ppb(Parts Per Billion, 10 億分之 1,每公斤食品中殘留1微克藥品);兩者看似單位不同,其實相差1000倍,換算後台灣相當於放寬至15ppb,而非CODEX標準10ppb。※以CODEX標準判定,換算0.0149ppm×1000=14.9ppb,不合格!※以台灣標準判定,0.0149ppm四捨六入五成雙為0.01ppm,合格!而且CODEX共有188個會員國家,遠多於使用ppm為單位的國家數;許惠玉呼籲,殘留容許量應以ppb訂定,才是負責任的作法。如以ppm訂定應於尾數多加一個0(即0.010ppm或0.040ppm),否則其實是放寬標準,不嚴謹又不科學。另外,台灣目前進口豬肉市佔約一成,雖然食藥署預告明年起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都要標示原產地(即屠宰地),但許惠玉表示,因為是標示原產地,其實無助於消費者辨識食品和進口肉品是否有使用萊克多巴胺,以後可能吃不到不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平衡感差常摔跤 遊戲治療助五感統合

平衡感差常摔跤 遊戲治療助五感統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歲小亞從小經常絆倒、摔跤,也無法在快跌倒時,試圖恢復平衡;5歲陽陽在學校玩帶動唱時,總是同手同腳而被同學取笑,令他感到相當自卑,亞大醫院復健部運用「感覺統合」概念,打造遊戲關卡,讓前庭系統發展不良的孩童,也能透過體驗享受互動樂趣,藉此增強協調性,譜出悠揚「5感協奏曲」。引導孩子發展合適行為反應 誘發大腦學習路徑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人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適應和生存,透過身體感官系統探索環境,諸如觸覺、視覺、聽覺、嗅覺與味覺等,並與外在的人事物互動。人類的神經系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與生俱有整合感覺和動作訊息的能力,能將從身體和環境接收的感覺訊息加以組織和整理,使人類在環境中有效運用身體,和外界產生互動並做出適當反應,即為「感覺統合」。復健部職能治療師施益湋指出,感覺統合不僅是盪鞦韆和滑斜坡而已,職能治療師愛爾絲博士(Dr. Jean Ayres)依據神經心理與發展理論提出「感覺統合理論」,臨床上協助神經行為發展問題(感覺統合失調)的孩童,如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過動兒、情緒行為異常等,運用「感覺餐」(Sensory Diet)引導孩子發展出合適的行為動作反應,和誘發大腦學習路徑,找到最佳的互動方式。許多孩子出現感覺處理障礙的情況,會影響其生活、學習等各方面表現,為改善此類感覺處理障礙,職能治療師替孩子量身訂做「感覺餐」,依照每位孩子不同的感覺處理表現,制定個人化計畫,協助其順利與環境互動,並感到滿足。透過遊戲探索環境 學習如何生存、學習院內安排遊戲與環境文化因素結合,將感覺整合的概念融入遊戲中,提供視聽覺、觸覺、本體運動覺等,帶給孩童不同的感官動作刺激,利用環境體驗與探索之情境,訓練提升孩童的注意力及學習動機。施益湋表示,孩童的學習是透過遊戲,以自己的方式和步調探索和體驗世界,並於探索環境過程中,學習如何生存、學習,而職能治療師的角色如同大腦的主廚,運用適當的環境因子,將感覺與動作元素,以遊戲的方式融入生活環境中,使孩童成功適應各種不同的挑戰和獲得發展。

宏碁布局智慧AI醫材 醫療新里程碑

宏碁布局智慧AI醫材 醫療新里程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台灣糖尿病患者眼部病變的風險為正常人的25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盛行率高達35%,而糖尿病患眼部檢查率卻低於5成。宏碁公司與台大醫院及台灣諾華共同合作,打造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以AI判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同時也是首張由台灣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核發之眼科智慧醫材許可證,打破過往傳統模式,開創台灣智慧醫療新生態。攜手台大醫院、諾華 獲全台首張智慧醫材許可證宏碁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施振榮指出,台灣醫療領先世界,資通訊產業同時為台灣在全球各地大放異彩,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台灣健康醫療產業的未來發展,應利用台灣資通與醫療人才優勢,借重AI科技結合智慧醫療,有效提升健康醫療的品質與效益。此次三方合作,應用宏碁先進的AI技術與資通訊經驗,台大醫院的醫療專業及臨床試驗的重要貢獻,以及台灣諾華在臨床試驗設計上的顧問諮詢打造台灣智慧醫療新里程碑。宏碁AI輔助診斷軟體,可檢測糖尿病病患視網膜病變情況,透過AI深度學習技術結合硬體整合成邊緣裝置,無須網路即可進行篩檢判讀。透過蒐集國外EyePACS平台臨床及國內台大醫院臨床共數萬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眼底照片資料,使用深度學習技術訓練AI模型並將其產品化後,與台灣諾華共同設計臨床試驗。經由TFDA長達一年細心的專案輔導,提供專業法規意見、深入溝通並嚴格審查,成為從台灣首張在地出發的眼科智慧醫材許可證,同時也顯示出TFDA對於台灣醫療環境及智慧醫材的重視。找出潛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 助及早控制病情最後委由台大醫院執行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結果已接近視網膜專科醫師判讀準確度,是否轉診眼科的敏感度已達95%,並經TFDA認證為第二級醫療器材軟體,更是首次打破傳統模式,從台灣出發取證的眼科智慧醫材在臨床效益上,可有效輔助醫師找出潛在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及早發現並進行治療,協助控制病情,更降低患者等候報告的時間。

水嫩腳跟保養術 跟著空姐這樣做

水嫩腳跟保養術 跟著空姐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的Amy是個空姐,因工作需求長期穿著高跟鞋,又時常站立、走來走去,導致腳掌前側角質變厚,一到冬天就便龜裂流血,只好求診治療。皮膚科醫師張瑋庭表示,這樣的狀況很常見,因人的腳底每天都跟地面、鞋子摩擦,又得承受體重,自然而然角質層就會增生、變厚,只要適當的去角質,並在洗澡後擦乳液保濕,就可以改善這種狀況。常穿高跟鞋、夾腳拖及老化 腳底會變厚因為腳底沒有皮脂腺可以分泌油脂來保濕,加上人每天行走,腳底腳跟不斷摩擦,用各種工具去角質的速度,完全比不上局部角質層增生的速度,增生力超盛,勾絲襪、蹭床單,一到冬天甚至乾裂、流血,令人非常困擾。張瑋庭醫師指出,其實這跟老化也有關係,人年紀大了新陳代謝變慢,角質層不斷累積,所以腳底也越來越厚。也跟穿著的鞋子有關,如Amy長期穿高跟鞋,重力集中在前端腳掌,也會使腳尖左右兩側變粗糙;加上天氣熱、下雨天大家都愛穿夾腳拖,沒有完整包覆的狀態下,加深腳跟與地面磨擦,也會讓腳跟變厚。洗完澡擦乳液保濕 每周去角質一次洗完澡後,趁著角質含水量高的時候,趕緊擦乳液保濕是唯一的解法。張瑋庭醫師提及,市面上有許多去角質的方法,像是用銼刀或是工具磨,磨出一大堆皮屑,不僅有成就感,還能還原腳跟,但她提醒,過度使用可能會造成傷口;或是可以脫去一層皮的足膜,換得嬰兒般的肌膚,她說這些方式都是暫時幫助,一周使用一次為限,過度使用可能會造成接觸性皮膚炎,還是積極保濕最重要。乳液可以選用含有水楊酸、果酸或尿素成分的,如10~30%的尿素可以幫助角質溶解,想磨去腳皮可以用磨砂膏、浮石。若是長期都未改善,可能要考慮是否有其他疾病因素,如汗皰疹、黴菌感染等,只要出現破皮、痛癢、小水泡、紅腫,都可就醫檢查。張瑋庭醫師說,有時無法改變工作環境和鞋子,但可以多用乳液保濕,才能避免冬天乾裂,甚至是雞眼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台兒童近視率東亞最高!防控有新選擇

台兒童近視率東亞最高!防控有新選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小六學童因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近視高達800度,甚至出現視網膜剝離。醫師指出,根據最新兒童近視流行病學報告指出,東亞近視率高達73%,遠高於歐美,其中東亞又以台灣近視比率最高,近視超過500度即為高度近視患者,度數越深,眼部病變的風險也就越高,甚至有失明風險。高度近視恐視網膜剝離、甚至失明根據統計,台灣國小、國中生近視人口近百萬名。近視大多為後天因素造成,且95%近視起因於眼軸拉長,高雄長庚醫院眼科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指出,台灣近視學童平均一年增加近度數恐高於美國平均值55度,更有可能五年就成為高度近視族,原因與亞洲教育體制、戶外活動時間少相關。「除了教學制度外,因3C產品普及,改變了學習型態,這也是台灣學童近視比率日益升高的原因之一。」兒童發展領域專家王宏哲指出,學校、課後補習班使用線上學習平台授課、學童透過手機查資料完成作業已然成為常態,然而3C使用時間增長,對學童造成的傷害可不是近視這麼簡單。「近視眼就像吹氣球,當越吹越大時,可能破掉和引發眼部病變。」吳佩昌表示,近視發生尖峰年齡落在7~8歲及13~14歲,年紀越小罹患近視,越容易高度近視,度數越深,眼部病變的風險也就越高,還可能出現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甚至有演變為失明的風險。有學童排斥散瞳劑 放任度數增長針對「近視控制」,目前僅有寥寥幾種經醫學證實的有效控制方法。然傳統方法局限性多,門診中常見因點散瞳劑感到畏光、或排斥角膜塑型片異物感,而抗拒接受治療、放任度數增長的個案。不過可每日更換、異物感低的日拋軟式隱形眼鏡也可同時達到近視控制。周邊離焦設計的日拋軟式隱形眼鏡,除具備一般隱形眼鏡修正屈光不正功能外,鏡面設計上還包含特殊的同心周邊環,針對近視控制可以達優異效果。此類隱形眼鏡已於全球多國上市餘年,有需求的家長可與醫師進行諮詢。吳佩昌提醒,近視是一種疾病,應及早介入防治,除透過醫學治療進行防治外,調整生活習慣也可以達到近視防治,如保持適當用眼距離或每日戶外活動80分鐘,都可有效減緩近視發生率。

孩子鼾聲大又過動?恐呼吸中止症上身

孩子鼾聲大又過動?恐呼吸中止症上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打鼾是國人常見的問題,在診間經常見到患者被另一半逼來診間看病,因為他的鼾聲大到讓另一半睡不著,但患者本身覺得只是打鼾而已,有那麼嚴重嗎?經病史詢問後發現患者總覺得晚上睡不飽,白天有點嗜睡,安排鼻咽內視鏡檢查及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後,確診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易引發血管疾病 卻僅一成患者獲適當治療烏日林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洪宇軒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很多類型,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為最常見。當睡眠時因固定及呼吸道擴張肌鬆弛下來,造成上呼吸道狹窄甚至完全阻塞,使得氣流不順或甚至中止,約5%~10%國人有此問題,但只有10%的患者獲得適當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有五大常見症狀,1.是睡眠中出現大聲打鼾、呼吸不順;2.75%的患者感到疲勞,早上常常打瞌睡;3.早晨起床容易頭痛;4.有時情緒低落、易怒;5.記憶力不佳。洪宇軒醫師提醒,如果沒有妥善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夜晚常常發生全身缺氧的情形,容易罹患下列疾病及產生後遺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腦血管疾病中風、眩暈、認知功能衰退*代謝症候群肥胖、高血糖、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脂等代謝異常相關疾病。*認知與執行功能障礙洪宇軒醫師指出,幼兒及學齡兒童也可能會罹患,但小朋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表現,跟大人有很大不同。兒童如果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常會出現有過動、注意力不足、侵略行為、社會化差等行為問題,也容易在學業上表現不佳!兒童打鼾也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家中孩子睡覺時會打鼾,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但也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建議至耳鼻喉科門診經由醫師專業檢查,確定有呼吸道阻塞的話,第一線治療是以鼻腺樣體和扁桃腺摘除手術為主。大人的治療則分為內科療法及外科療法。內科療法以配戴正壓呼吸器(CPAP)為主,這也是治療成人睡眠呼吸中止症最主要的治療;外科療法則以手術打通阻塞處,但不是每位患者都適合接受手術,必須經由耳鼻喉科醫師進行評估。

貓奴或狗僕?養寵物透露你的心理需求

貓奴或狗僕?養寵物透露你的心理需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少人都以為會養寵物的人很有愛心,這要看主人背後的心理需求而定。根據我的長期觀察,大部分養寵物的人都是基於某種心理需求:有些人是為了排遣內心的寂寞;有些人是為了找個虐待的對象;有些人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身分地位;也有些人是為了追求新鮮刺激。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新書《從習慣洞察人心》(時報出版)提到,特別是在人際關係緊張的都會區,人們養寵物的目的多半不是生活需求,譬如,幫主人看家,趕羊群或耕田,而是心理需求,譬如,逗主人開心,聽主人哭訴或是當主人的出氣筒。 喜歡養貓的人我發現,喜歡養貓的人多半都有獨特的個性,但獨特並不等於古怪,只是跟別人有點不同罷了。像我有個朋友就屬於俠客型的人,喜歡獨自四處流浪,最討厭跟一群人攪和在一起。有趣的是,他養的貓也有相同的習性,喜歡單獨在屋內屋外走來走去,一個不留神,就不知道他遊蕩到哪裏去了。  喜歡養忠狗的人會重視寵物忠誠度的人,無論是交朋友或找情人,亦會很注重對方的忠誠度。對他們來說,好寵物的首要條件便是忠心耿耿,最好像電視或電影中的靈犬一樣,會跟前跟後地保護主人安危,反應靈敏地看顧主人財產,隨時隨地注意陌生人的動向,這樣他們才會覺得沒有白養寵物一場。 而除了要求寵物忠心、朋友要忠誠、情人要專情之外,喜歡養忠狗的人多半對家庭和事業亦很盡忠職守。有個朋友對老闆的忠心程度幾乎到了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地步,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說一句老闆的壞話,那他就會跟對方翻臉,不管對方跟他的交情多好;若是有人膽敢做出對他老闆不利的事情,那他肯定會跟對方拚命。即使有時候老闆因為情緒失控而對他大呼小叫,他依然態度恭敬,沒有半點怨言。  養觀賞型動物的人許多養狗的朋友都曾跟我透露,在家時他們最喜歡跟自己的愛犬耳鬢廝磨,又親又舔地一起玩耍。根據我的觀察,喜歡跟寵物有親密肌膚接觸的人,在跟朋友互動時,特別是親密愛人相處的時候,亦喜歡藉著各種肢體和肌膚的接觸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愛意。譬如,看到好久不見的朋友,立刻給對方一個熱情的擁抱。相反的,喜歡養觀賞型寵物的人,就不太習慣跟別人有太過親密的肌膚接觸。一旦有人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給他一個熱情的擁抱,那可能會讓他全身僵硬。 還有,養觀賞型寵物的人多半也不喜歡太過吵雜的環境,他們最愛安靜中帶著一絲自由氣息的環境。像我認識不少養魚的朋友,都有前述兩種現象。他們不管外在表現得多麼活潑,當有人想要進一步碰觸他們時,他們就會很有技巧地躲開,較少會迎上前去和對方抱成一片。碰到習慣和別人保持一點距離的人,要尊重他的身體自主權,並且耐心等待他習慣你的存在。 喜歡帶寵物到處炫耀的人一般而言,喜歡帶寵物到處炫耀的主人,挑選寵物就像挑選服飾一樣,一要好看,二要名牌。因此,他們往往會花大筆金錢去買隻昂貴的純種狗,當他們在介紹寵物時,也會用虛榮的口吻說:「你知不知道牠的身價,高達十萬塊耶,跟我身上的名牌一樣貴,偏偏我就只喜歡牠。」一邊說還一邊露出陶醉的表情。 喜歡到處炫耀寵物的人,和情人交往時,大概也會帶著情人到處炫耀。倘若不喜歡成為別人的展示品,那最好換個喜歡養流浪動物的情人。因為會養流浪狗的人,多半是真正喜歡狗的人,他們一旦找到自己喜歡的對象和生活方式,就會心滿意足地過著平凡的生活,而不會羨慕別人的生活模式。 收養流浪動物的人看到流浪貓或流浪狗就忍不住想把牠們帶回家的人,多半都有個愛心水龍頭,他們不只對動物充滿愛心,對不幸的人亦頗富同情心。但也正因為他們太有慈悲心了,所以非常不善於拒絕別人,只要一看到別人哀求的眼神,也不管自己能力如何,即想要傾囊相助。還有些主人是把自己人生不公平的境遇投射在流浪動物的身上,看到動物被人欺負,便會勾起自己以前被欺負、被霸凌的經驗,進而挺身保護牠們。 熱愛動物的人多半無法忍受討厭動物或是對動物缺乏愛心的人。周遭很多朋友都會觀察獸醫是不是發自肺腑愛動物,還只是為了賺錢,譬如說,他們會觀察獸醫愛不愛撫摸動物,能不能感受寵物的痛苦,如果發現獸醫不愛動物,那即使路途遙遠他們都會換獸醫師。 家有惡犬的人偶爾會在路上看到有人家的門口掛著「內有惡犬請勿進入」的牌子,強烈宣告「未經許可不准進入」的訊息,一方面嚴防有人危害到他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會決不手軟的攻擊進入者。雖然也有主人明明養的是可愛的小型犬,卻要在門口掛「內有惡犬請勿進入」的牌子,意圖達到遏止偷竊、歹徒入侵的效果,但若主人真的飼養凶暴的惡犬,就務必提高警覺,因為他們可能是人際關係疏離,社會適應不良,對周遭人充滿敵意的危險分子。像有些主人會放任寵物咬傷路人、小孩、郵差,表面上是寵物闖禍,其實代表主人對別人既不友善,亦沒有同理心。 諮商的過程中發現,憂鬱的主人如果有寵物陪伴,無論帶著寵物去溜溜,或是照顧寵物,或是去騎馬,跟動物互動、肢體接觸,都會對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我曾經遇過一隻狗狗心理醫師,跟牠互動的過程,會感受到被無條件接納、溫暖、安全,立刻心情好舒暢。說了這麼多什麼人養什麼寵物的故事,不知是否聯想到自己親眼目睹、親耳聽到的寵物故事。有的話,不妨將你看到的線索先儲存在腦中,再利用機會慢慢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相信必有所獲。(本文摘自/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時報出版)

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輕生 二胎風險更高

竹內結子疑產後憂鬱輕生 二胎風險更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日本女星竹內結子上周驚傳在家中身亡,享年40歲,日本警方根據現場狀況研判,自殺的可能性極高,業界消息指稱,她因育兒壓力疑似出現產後憂鬱。根據2018年1月發表於《婦幼衛生期刊》的研究指出,有21%罹患產後情緒疾患的媽媽,未能向醫療照顧提供者主動求助。2成媽媽產後憂鬱 為無法照顧baby自責該研究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22~45歲婦女共211名,於生產後三年內接受調查,包含感知治療障礙量表、孕產婦社會支持量表、憂鬱、焦慮和壓力量表及有關透露產後情緒疾患的問題。結果發現,超過一半受試者呈現產後情緒症狀,其中五分之一未主動透露並尋求協助;近一半女性表示尋求協助是件極度困難的事情;超過三分之一者認為社會支持不足。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李昱表示,婦女在生產後,生理上由於雌激素降低,心理上可能因為無法適應角色的改變、忙於照顧嬰孩,輕則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重則衍生成產後憂鬱症。產後情緒低落較普遍,約有五到八成剛生產後的媽媽會出現,雖會出現心情低落、不易入眠、焦慮等症狀,但仍能照顧小孩。而有兩成左右的婦女衍生為產後憂鬱症,症狀包含超過兩周持續性的心情沮喪、失眠、食欲不振、失去興趣、極度焦慮、難以專心、常常自責,甚至有輕生的想法,無法照顧嬰孩。育嬰不只是媽咪的責任 家人應給予支持李昱醫師建議,產後憂鬱的媽媽不要太苛責自己,想想小嬰孩可愛的地方,把身心的痛苦,跟先生或親人訴說,大部分的產後憂鬱媽媽得到家人的支持後,就能度過難關,若仍有憂鬱甚至想不開的念頭,就應至身心科門診接受藥物與心理治療。身心科醫師蕭美君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統計,生第二胎的媽媽罹患產後憂鬱,比第一胎風險高,顯示此症狀並非新手媽媽才會遭遇。台灣目前對產後憂鬱防治政策可能較缺乏通盤的持續性,雖然孕婦手冊有相關資料,但臨床發現,孕婦幾乎不太會看,因多數在意小孩多於在意自身,導致孕婦身心健康容易被忽略。

兄姐罹川崎氏症 弟妹中招機率高3倍

兄姐罹川崎氏症 弟妹中招機率高3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川崎氏症一直以來是兒科棘手病症,常好發在3個月到5歲幼童,且一年四季都有,併發症是冠狀動脈病變如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狹窄、心肌梗塞。衛福部豐原醫院院內約有50名川崎症病童定期追蹤,其中還有一對兄妹雙雙罹病,醫師表示,有統計指出若兄姊患川崎氏症,弟妹也罹患的機率比一般人高約三倍。手指末梢紅腫脫屑、頸部淋巴腫大都是典型症狀兄妹皆罹病的病童媽媽表示,哥哥在3個月大時發燒多天,出現川崎氏症典型症狀,眼睛紅、嘴唇乾燥舌頭鮮紅、皮膚起紅疹、手指末梢紅腫脫屑、頸部淋巴腫大。妹妹則在1歲半時也發燒多日,身上雖然沒有哥哥當年川崎氏症典型的症狀,但媽媽當下仍擔心會不會也得到川崎氏症,沒想到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妹妹有心血管發炎狀況,也確診川崎氏症,當下很心痛,只能勇敢面對。目前哥哥已經10歲,妹妹也6歲,兩兄妹每年都定期追蹤。豐原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林聖哲表示,兄姊罹患川崎氏症,弟妹罹患的機率會高三倍左右,以目前流行病學資料統計,在台灣每10萬人中約有69人罹患川崎氏症,鄰近的日本每10萬人中約有240人罹患川崎氏症。可能出現二尖瓣逆流或心包膜積水 發燒多日快就醫林聖哲表示,兒科界號稱棘手病症之一「川崎氏症」,因病因不明,又常造成5歲以下孩童持續發燒,如果孩子身上沒有五項明顯症狀,往往容易被忽略,所以若孩童持續發燒多天建議仍要帶往醫院檢查。另外,川崎氏症冠狀動脈周圍會有發炎反應、血管擴大或產生動脈瘤的狀況,也可能出現二尖瓣逆流或是心包膜積水情形,甚至造成心臟收縮功能不良,家長發現孩子有身體不適都應儘早就醫。以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合併阿斯匹靈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