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男子亂敷草藥治痔瘡 肛門腫脹像芒果

男子亂敷草藥治痔瘡 肛門腫脹像芒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60歲男子上大號時肛門會腫痛流血,自嘲肛門是「玫瑰花盛開」,他以為痔瘡手術會造成肛門受損或失禁等問題,10年來遲遲不敢接受治療,反而尋找偏方,但敷了草藥之後,痔瘡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變成像芒果一樣腫脹,甚至發生表面潰爛情形,因為疼痛難忍才就醫,醫師施以減痛痔瘡微創手術開刀後,隔天就出院,痔瘡病兆都切除乾淨。為孕婦解決貧血煩惱 一併除原位癌腫瘤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沈名吟表示,另有一名30歲婦女懷孕約20周,罹患痔瘡造成貧血,長達5年頭暈目眩,體力變差;經檢測,孕媽咪血紅素只有3 g/dL,正常男性15 g/dL,女性12 g/dL,如果不緊急開刀,可能影響胎兒。一般醫師對孕婦比較不建議侵入性治療高風險手術,但沈名吟基於母嬰安全,以減痛微創手術治療。手術後,不只解決孕媽咪貧血問題,在手術過程,也發現病患的痔瘡長出原位癌,藉由手術切除腫瘤避免變成癌細胞,一次手術解決孕媽咪貧血和腫瘤兩大問題,之後BABY也順利出生。沈名吟指出,痔瘡是良性組織,讓肛門緊密不會漏氣漏糞水,但是過度擠壓會造成鬆弛甚至脱出,一旦脱出會出現流血腫痛等症狀,甚至會導致貧血。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肛門處有腫大異物感,觸痛或持續性疼痛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建議盡速就醫,不要聽信偏方拖延。減痛痔瘡微創手術 恢復嬰兒般光滑肛門沈名吟強調,傳統痔瘡手術創傷大,須半身麻醉,術後疼痛期及住院期較長,且肛門傷口不易平滑美觀。進階改良的減痛微創痔瘡手術,病患接受舒眠麻醉以降低手術時的焦慮,傷口小而且藏在肛門之內,再精緻縫合,出血少、恢復快、疼痛減低,讓患者從原本腫脹痔瘡,肛門可以恢復到像「嬰兒光滑的肛門」,而且擺脫痔瘡的糾纏困擾。

不是胖也不是脹氣 腹水難收怎麼辦?

不是胖也不是脹氣 腹水難收怎麼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聽過生病後有了「腹水」的狀況嗎?腹水,代表肚子裡的空腔裝進了一堆水,究竟有哪些原因會導致腹水的問題呢?一起來看看。肚子裡的液體 約一罐養樂多的量一般人的肚子裡,有時可能也存了一些液體,但量不多,通常就小於一罐養樂多的量。然而若肚子愈來愈鼓,裡面多了一堆水,會發生什麼問題呢?首先大家會想到的大概是「體重變重」。而患者自己會覺得肚子愈來愈脹與緊繃感。腸子泡在一堆水之中,動的會比較差,因此患者吃東西後很快就覺得脹、噁心,容易打嗝。當腹腔壓力變的更大,患者還會因為血液回流不佳而出現痔瘡,以及下肢腫脹的問題,又或跑出肚臍或腹股溝的疝氣。腹壓太大壓迫到胸腔影響呼吸時,則會有喘不過氣的感覺。所以別以為腹水是小事,腹水讓身體愈來愈沉重,負擔好大,讓一些原本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像是進食、喝水、走來走去,都變得好困難、好辛苦,生活品質大打折扣。不僅如此,肚子裡存了太多水,還會引發腹內感染,而讓人有發燒、肚子痛的狀況。當體內積了太多腹水,會讓體液失去平衡,腎臟功能也因此會失調、變差。腹水常見原因:肝硬化、癌症、心臟及腎臟衰竭最常見的原因是肝硬化引起的。當肝臟狀況不好,許多細胞都因纖維化失去正常功能,肝臟硬化纖維化之後,會引起肝門靜脈的血液難以回流,門脈壓升高,導致一連串問題,最後血管內的液體就滲透到腹腔積存,也就是造成腹水。另外,肝臟失能之際,體內白蛋白會變少,蛋白質濃度太低,同時也會讓血管內滲透壓低,引發腹水。而引發肝硬化的原因就很多啦,脂肪肝、喝太多酒、B型肝炎、C型肝炎等都屬於常見的肝硬化原因。另外則是有腹內癌症的患者,也很可能有腹水的出現,我們稱為惡性腹水。癌細胞可以是影響到腹腔內一層叫做「腹膜」的組織,又或是癌症轉移到肝臟,都會引發腹水。有幾種癌症比較容易造成腹水,像是卵巢癌、胰臟癌、肝癌、及大腸癌,若癌症狀況愈嚴重,或是治療後再度復發時,就可能出現腹水。心臟衰竭、腎臟衰竭、或本身因腸道問題或營養不良而白蛋白濃度低時,也會出現腹水。很多人會說,我怎麼知道肚子脹起來的時候,是宿便太多、脹氣嚴重、脂肪太多,還是多的是一肚子水呢?其實要分辨並不難,用身體檢查與超音波就差不多能確定診斷是否為腹水了。然而,我們剛剛說過最常見的腹水原因是肝硬化或是癌症,因此在診斷腹水之後,更重要的事情是要找到引發腹水的原因。如果患者本身就有B肝、C肝、或酗酒等問題,我們可能會先猜是肝硬化引發的腹水,這時就要抽血檢驗肝功能,做腹部超音波時也要注意患者是否有肝硬化、肝腫瘤等問題;若擔心患者腹內藏有癌細胞,還可以依據身體檢查的結果,考慮利用陰道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大腸鏡等影像學檢查,找出是否有癌症問題。要了解腹水從何而來,也可以直接檢驗,用針抽取做穿刺檢查,抽出一些腹水做檢驗,由化驗來確定裡面白血球高不高、有沒有細菌、是否有出血、有沒有癌細胞等,就能找出引發腹水的原因,再根據病因來做適當的處理與治療。有腹水該怎麼辦?現在體內有個東西「腹水」變多了,我們該怎麼辦呢?方法就是「減少腹水形成」,與「增加腹水排出」。*減少腹水形成飲食少鹽,當減少從食物攝取的鹽量,可以減少身體內水分的堆積。可以請教醫院的營養師,了解如何施行減鹽飲食(每日食鹽攝取量小於1.5克)。記得,不是使用低鈉鹽就沒關係喔,低鈉鹽通常代表的就是「高鉀」,而會讓體內鉀離子升高,這有時也會帶來麻煩事的,請不要想說使用低鈉鹽就可以吃多一點。減少水分的攝取,也能減少體內腹水的堆積。如果平常有在喝酒,就得戒酒了!畢竟酒精還是可能導致肝功能失衡,增加腹水問題的嚴重度。另外,補充白蛋白也能增加血管內的滲透壓,藉此減少水分滲漏到腹腔的程度。要快速補充時可以選擇點滴的補充製品,若是長期營養不良者,也可以改變飲食習慣,多從食物中攝取優質蛋白質。*增加腹水排出為了增加水分的排出,可以考慮使用利尿劑,利尿劑有針劑也能口服使用,醫師會看患者病情決定使用哪一種。假使腹水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症狀,肚子很緊很繃,甚至腹壓太大,讓胸腔無法好好擴張,吸進的空氣量變少,患者覺得呼吸不順、喘不過氣,就可能要考慮直接從肚皮抽出多一點的腹水,直接減輕患者的腹壓。醫師會先在超音波的指引下,用針頭戳進腹腔,再接上引流的管路,連接空瓶,一次可能引流個1千到3千毫升,甚至4、5千毫升。然而,在這過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血壓,避免突然血壓過低而休克。另外,直接放水屬於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幾個星期後,肚子可能又再度脹起來。那我們該拿一直反覆發生的腹水怎麼辦呢?如果病因是肝硬化引發,可能要考慮的肝臟移植這個最後手段。如果因為癌症而誘發腹水的話,通常代表癌症病情已經比較棘手,這時重點就在於根據不同的癌症狀況趕緊進入化療、標靶治療,或考慮手術處理的可能性。(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第一次當媽咪 該挑月子中心或月嫂?

第一次當媽咪 該挑月子中心或月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少孕媽咪剛懷孕就開始擔心產後要去月子中心還是預約到府月嫂,於是四處打聽。畢竟老一輩的觀念總說:「月子做得好,一生無煩惱。」我也覺得做月子對產後媽咪非常重要,因為產後媽咪除了照顧寶寶外,還有後續的自然產、剖腹產傷口復原以及產後惡露、乳房脹奶、擠奶等大小狀況要應對,最後還有產後身心理問題!說到這真的快哭了,媽媽真的好偉大啊!所以,坐月子這件事絕對不能少!那麼,月子中心、產後護理之家、月嫂要何時預約呢?該如何挑選呢?參觀月子中心或產後護理之家、月嫂,有哪些眉眉角角需要特別留意呢?這節就用前輩媽媽的身分來為新手爸媽們分析差異,提供參考,希望各位能挑對合適的坐月子方式!月子中心VS產後護理之家,其實不一樣!大致上,月子中心並無配置護理人員,僅負責母嬰日常起居等服務,且它們只有稅籍編號;而產後護理之家的開業執照上有機構代碼,並提供醫護人員的照護服務及配置。台灣的產後護理之家,為了溝通還是習慣稱為「月子中心」,所以準媽媽們在找月子中心時還是要多做功課,熟悉當地的法規定義唷!國外也有月子中心,他們以月子中心或是月子會所來提供產婦坐月子,而台灣的月子中心,大都是醫護人員配置的產後護理之家,請各位準媽咪一定要確認產後護理機構是不是為合法立案的產後護理之家唷!月子中心(產後護理之家)評估重點 是否評鑑合格:準爸媽們可以上衛生福利部的護理及健康照護司的評鑑合格連結系統查詢:https://dep.mohw.gov.tw/DONAHC/lp-3869-104.html是否符合護嬰比例:衛生福利部規定護嬰比例須為一比五,嬰兒照顧人員須為護理或幼保相關科系畢業,或是有保母人員技術士證、保母專業訓練課程結業證書。母嬰安全是否有保障:需確認爸媽是否能隨時看到寶寶,嬰兒室是否提供二十四小時監看以及監視器紀錄、嬰兒室全天候開窗等;最重要的是,準爸媽一定要了解產後護理之家的緊急出入口在哪裡及緊急逃生動線等,以防發生地震、火災等天然災害。母嬰支持系統是否完善:需確認入住的產後護理之家是否有請婦產科醫師、小兒科醫師來照護母嬰,每週醫師巡診次數多少?醫師大概會做哪些檢查?關於哺乳照護,有沒有泌乳顧問或專業護理人員能提供哺乳育嬰等照護?如果遇到母嬰有緊急突發狀況,是否有大醫院能配合處理(緊急處理機制是否完善)或轉診服務?最後一點非常重要喔!感控管理是否嚴謹:其實產後護理之家最害怕的就是群聚感染,所以門禁控管、環境消毒、訪客會客限制都很重要!準爸媽們一定要了解訪客人數限制,包括訪客能否入房、入房後如何消毒房內等;然後照護者是否有限制(譬如爸爸媽媽婆婆姐姐妹妹等)、大寶是否能入房內或是接觸寶寶等;若媽咪或寶寶發燒、感冒,會如何處置?其餘還有會客室等公共區域、嬰兒房和媽媽房間每週消毒幾次、消毒方式為何?每房是否為獨立空調?這些細節都要做好功課,好好詢問負責介紹的客服人員喔! 了解排床規定管理:通常接待客服會以媽咪的預產期為訂房日並保留原本媽咪預定的房型,倘若預產日期提早或延後,建議準媽咪提早知會月中的接待客服人員,好讓他們及時為媽咪處理排床管理。一般月中的接待客服會告知準媽咪排房的方式以及臨時改房型如何收費,如果寶寶留院媽媽入住或是媽媽留院寶寶入住,這些情況的收費標準又是如何計算?這些都需要先了解喔!是否另外提供房務基本配備:入住期間可詢問房務基本配備(譬如提供毛巾、沐浴用品或消毒鍋、奶瓶儲乳瓶、吸乳器能否外借等);月子餐如準媽咪有特殊飲食要求,請務必告知產後護理之家,而不少準媽媽在意的全館是否使用鍋爐水也要詢問清楚唷。收費、退費標準:準爸媽一定要問清楚收費、退費方式等合約內容,因為準爸媽最常遇到的狀況往往是滿床或媽咪寶寶因醫療因素無法入住等,準爸媽一定要了解合約內容是否清楚寫到。 月嫂(到府服務月子媽媽)評估重點 建議準爸媽一定要在產前面試月嫂(這真的很重要),若確定合作,務必簽訂合約,內容包含你跟月嫂談好的工作項目、費用計算及收取方式、解約辦法、訂金退還方式及特殊服務等。因為近年月嫂非常夯,很多準媽媽選擇請到府月嫂幫忙育兒,但好的月嫂帶你上天堂,不ok的月嫂真的會帶你下地獄,所以好的月嫂常常檔期直接滿到明年。以下,CC就整理要請準爸媽注意的幾點事項。了解月嫂的行程檔期:雖然告知了月嫂預產期,但可能會有提早或延後的狀況,所以一定要確定月嫂能否彈性配合。了解收費方式:除了基本費用外,收費可能會因為不同的工作內容而需要額外加價。據我所知,有些月嫂沒有在執行家務,若有這些需求都需要事先跟月嫂溝通清楚。是否會幫媽咪做乳房按摩護理、子宮按摩照護及寶寶按摩照護等:有些月嫂會去上一些民間或是國際開辦的乳房照護及嬰幼兒照護課程證照,當然,如果她提出證照,也可能會有額外加價的狀況。了解月嫂月子食膳方面能力:這個真的很重要!準媽咪一定要事先跟月嫂溝通自己的飲食偏好以及確認月嫂本身都是如何烹煮。讓月嫂了解家中特殊衛生規定:有些準媽咪會比照月子中心的方式,譬如抱寶寶要穿隔離衣,或是照顧寶寶都要戴口罩,或是煮完後廚房要洗乾淨整理好、嬰兒用品的消毒等,若是管控很注意的準爸媽,請一定要事先與月嫂溝通好! 了解月嫂照護寶寶的經驗及年資:一定要詢問月嫂照護產婦及寶寶的經驗年資多長,包括自己有沒有小孩,並請月嫂講述她過去的照護工作經驗。因為準爸媽可以從月嫂講述過程中了解月嫂對於照護產婦跟寶寶的熱忱及專業度。 了解月嫂有無嚴重的錯誤民俗及醫療觀念:有些月嫂可能抱持著一些民俗觀念或錯誤的醫療知識,造成產婦心理上的恐慌。因此事前還是要好好討論溝通,以免坐月子期間因理念不同而產生不開心。照護全天二十四小時或半天九小時:準媽媽要做二十五、三十或四十天月子,以及月嫂是否有排休需求,若需要月嫂六日繼續照護,這部分是否加價?以及遇到特殊節日譬如過年要如何計價等。 最後,月嫂有分個人經營及公司行號的到府月子服務,請準爸媽比照產後護理之家,一定要先確認此到府月子服務機構或公司行號是否有政府立案,若是月嫂個人經營就要確認月嫂是否有保姆相關等證照。(本文摘自/護理師cc的孕養大小事/三采文化)

白露來了 養生之道:戒西瓜去秋燥

白露來了 養生之道:戒西瓜去秋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露凝而白,「白露」這名字不只詩情畫意,它還暗示這是一個白天熱、夜晚涼的時節,而清晨露水最多的時候,往往也就是晝夜溫差最大的時候。一層秋雨一層涼,入秋之後要小心哪些疾病來報到,又該如何預防?先來跟洛桑醫師學防身。 ◎第一招、吃大蒜:提前來預防之後日夜溫差變大,辛溫入肺的大蒜,是風邪最害怕的剋星。大蒜富含珍貴的大蒜素,對提升免疫力、維持細胞健康有小兵立大功的助益。煮成大蒜雞湯,或切末配水餃、配肉類,都不錯。我自己感冒時不吃感冒藥,而是嚼兩粒生大蒜消炎兼殺菌。 ◎第二招、顧鼻子:「秋天到,鼻炎鬧」白露前後,有過敏性鼻炎史的人,更要注意日常保養。不妨多多熱敷眼鼻,或把雙手來回搓熱再搓搓臉。搭配按壓鼻子周遭穴位,如印堂、鼻通、迎香、人中等,疏通臉部氣血循環, 可增強抵抗力。   ◎第三招、笑開懷:秋冬為季節性憂鬱症好發的季節。一般人即便不到發病的程度,悲秋傷感, 很多人亦會不自覺感到低落。建議多跟開朗有趣的人相處、看喜劇電影、找些令人開心的事來做,以大笑抒發肺氣。大笑是一種很好的排毒運動,能排肺部濁氣,並使氣血通暢。 ◎第四招、去秋燥:秋天的燥有兩種,一種是口乾舌燥的燥,一種是心浮氣躁的躁。去乾燥首重補水,溫熱開水每日喝三千毫升,必需的,我自己每日晨起,至少喝上500毫升。又「秋屬金,金色白」,肺對應白色,秋天補充白色水果尤其滋養,潤膚潤肺,吃龍眼、水梨、柚子、甘蔗都不錯。 ◎第五招、練靜心:對治心性上浮躁,首重靜,靜而後能定。《黃帝內經》建議「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秋季最適合透過「靜心」,收斂肅殺之氣,以和為貴,利他仁慈,能為自己積福。除了心情上的急躁、暴躁,行事躁進、躁動,也當自覺避免。練靜心,還能預防因浮燥而注意力、專注力下降的問題。 ◎第六招、戒西瓜:從前老人家若看見小孩這時候還捧著西瓜猛啃,便會搖搖頭說:「秋瓜壞肚」。寒涼食物在秋天,會讓體內陽氣較弱的人,飽嚐腹瀉腹痛之苦。除了西瓜,絲瓜、苦瓜也不宜再大量食用了,偶爾吃沒關係,重點是不能再像夏天那樣餐餐上桌。 ◎第七招、智慧穿衣:養生這檔事沒有絕對,因地而異、因個人體質而異。秋天吃西瓜,也非人人必定腹瀉,你去熱帶地方生活,或許就可以吃。秋天穿衣這件事,也需靠智慧來下判斷。體虛的,掌握「白露勿露身」的保暖原則,不打赤膊、不穿無袖,尤其肚臍不要著涼。體健的,倒是可以來練練「秋凍」。我小時候住的地方很冷,還會下雪,怕最冷的時候再厚的衣服都穿不暖,所以不會在一開始冷的時候,就把最厚的衣服拿出來穿,而是讓身體慢慢去適應降溫,跟「秋凍」的意思很像。 「秋凍」是什麼呢?秋意漸濃後,到入冬真正變冷前,刻意不提早添加衣物,不做預防性保暖,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靠自己產生足夠的熱能,增強適應寒冷的能力,這就是古人養生大絕招「秋凍」。人的適應力與耐受力經由鍛煉,能越練越強,但若身上有疾病未癒的,還是先把病治好了再來練,切勿逞強。 (本文摘自/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時報出版)

熟女愛吃炸物 減痛大腸鏡揪鋸齒腺瘤

熟女愛吃炸物 減痛大腸鏡揪鋸齒腺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9歲許小姐平時愛吃炸物,近期因腹部悶脹、排便不順及排血便就醫,醫師考量患者無家屬陪伴做麻醉內視鏡,建議接受新式改良「免麻醉減痛大腸鏡」檢查,不僅檢查過程全程清醒參與,僅微微感覺正接受檢查,毫無不適感,且能更準確偵測病變區域,果然在大腸處發現有一鋸齒狀腺瘤,切除後可避免日後癌化風險,讓許小姐放下心中大石。鋸齒狀腺瘤有癌變可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許小姐平時喜愛吃臭豆腐,偶爾也會吃炸雞、烤肉,雖然知道對身體不好,但總是改不了口,直到出現上述狀況,才趕緊就醫檢查,但她過去曾剖腹產兩次,擔心腸沾黏,加上聽到「免麻醉大腸鏡」,一度讓許小姐相當緊張,所幸藉由「透明帽」、直軸保持短縮法、浸水法和窄頻影像技術輔助,全程進鏡相當順利,也提高大腸鏡檢查影像的清晰度。 大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三名,其中大腸息肉根據癌變機制,可分為增生性息肉(HP)、無蒂鋸齒狀腺瘤(SSA/P)和傳統鋸齒狀腺瘤(TSA),後兩者有癌變的可能性。根據患者的病理報告,顯示為「無蒂鋸齒狀腺瘤」,位於大腸近端,在內視鏡影像上呈現平坦且顏色較接近腸背景色,因出現在腸壁褶皺,經常被黏液層覆蓋,可能貌似未清腸乾淨的糞便渣,使息肉界線不清楚,容易因忽略而未切除,再加上許多人重複篩檢的意願低,故時間一久,很容易產生大腸間隔癌。曾晟恩指出,過去民眾聽到「無麻醉」大腸鏡檢查,經常聞之色變,第一時間就是認為「應該很不舒服」,但其實新式「免麻醉減痛大腸鏡」以水代替原本的空氣,將大腸撐開,改善充氣造成乙狀結腸變彎的情況,減輕大腸鏡通過轉彎處時的疼痛,並以直軸保持短縮法為原理,讓大腸鏡鏡軸呈直線進出,保持肛門到腸道間最短距離,由醫師單人操作內視鏡。出現血便、腹部悶脹、體重減輕 應有所警覺 此外,經由透明帽輔助,利用透明帽前端撥開腸道黏膜,使腸道黏膜和鏡頭相隔一定距離,醫師操作時視野更開闊,最後搭配窄頻影像技術,藉特殊過濾鏡濾除紅光,僅用藍、綠光照射組織,使黏膜表層細微的血管型態對比更強烈的特性,透過偵測棕色病變區域,可揪出早期病灶。 曾承恩提醒,當出現間斷性血便、腹部悶脹、腹痛、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時應特別留意,有可能為腸息肉所致,應即時赴醫接受檢查,並遵守醫囑治療,並定期追蹤,才能降低息肉癌變的可能性。

如何批評他人錯誤 不引發反彈?

如何批評他人錯誤 不引發反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的侄女約瑟芬.卡內基,她十九歲時已經高中畢業三年了,我讓她來紐約做我的秘書。當時的她沒有絲毫工作經驗,現在已經成為全美最有幹練的秘書,簡直判若兩人。她剛開始工作時,我幾次險些要批評她的錯誤,我趕緊告誡自己說:「稍等一下,卡內基,你的年齡比她大一倍,經驗比她豐富一萬倍。你不能期望她的閱歷、見識和你一樣多,你一開始不也一樣嗎?等一下,卡內基,你十九歲時在做什嗎?記得你犯下的愚蠢錯誤嗎?」一番思索和自問後我得出結論:十九歲的約瑟芬,她的能力遠遠在我當年之上。而且我還得承認,對她誇讚得太少了。當我要指出約瑟芬的工作紕漏時,會這樣說:「約瑟芬,你這件事情做得有點問題。不過,我也做過比這更糟糕的事。有些判斷力,需要日積月累才能獲得。在這個年齡我還遠遠不如你呢。我也犯過錯,所以沒有資格批評任何人。你可以試試換個方式,會不會更好?」秘書拼錯字機率大大降低若能先謙虛地承認自己也不是無可挑剔,接著再提及對方的錯誤,這樣他就不會那麼難接受。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有一位工程師叫蒂里斯通,他的秘書在抄寫他的口述信時,每頁都會出現兩到三處拼字錯誤,讓他很頭疼。他該怎麼辦?我和其他工程師一樣,也總會犯拼寫錯誤。但為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我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及時記下我拼錯的詞。我覺得僅僅靠指出錯誤,並不能提高她的校對以及字彙能力。我想到另一個辦法。下次我就坐在她的打字機旁,對她說:「這個詞的拼法似乎不對,我也常搞錯。」同時我打開隨身帶的那個小本子,翻到某一頁指給她看。有時客戶會在信件裡批評我的拼錯字,那讓我顯得不專業,所以現在我對拼寫格外重視。我不敢肯定她一定採納了我的方法,但自那次談話後,她拼錯字的機率大大降低了。(本文摘自/人性的弱點/時報出版)

生完小孩會變笨?美研究揭大腦奧秘

生完小孩會變笨?美研究揭大腦奧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孕傻三年這是真的嗎?根據《科學日報》,有一項大腦測式發現,產後一年以上母親的注意力與未生育過的女性相比,媽媽們的表現同樣出色甚至更好,代表兩者的注意力沒有太大的差別。丹佛大學心理學副教授Pilyoung Kim對此表示,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女性大腦的某些部分在分娩後可會能生長,特別是為了支持她們做為父母的新角色。生產後初期健忘 但不會持續變傻生活中經常聽到以「媽媽腦」來形容母親健忘或注意力減弱的狀態,不過當母親後一定會變傻嗎?根據《科學日報》,美國普渡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生Valerie Tucker Miller探討女性分娩之後注意力、記憶力、心理活動是否會發生變化。他指出,過去大多數的研究測試對象多為早期生產完階段的女性,當女性有孩子時,本來就會經歷一連串激素和睡眠不足的階段,從而影響大腦中的注意力和記憶,可能會出現健忘和注意力下降的現象,這是很正常的,但這些改變不會永遠持續下去。生產與未生育女性 反應一樣出色為能了解女性產後大腦的長期影響,該研究的作者Valerie Tucker Miller分別招募了平均產後一年以上的60位母親和70位未生育的女性進行注意力網路測試(ANT),結果顯示,生產過女性的反應表現與未生育過的女性相比,媽媽們表現同樣出色甚至更好,表示生育與非生育女性在注意力上並沒有太太的差異。此外,該研究還使用七分量表來作評估測試,發現不管母親身分如何,女性對注意力功能的感知與其測試的注意力得分有著密切的關係,反而與母親身分無關。該研究共同作者、普渡大學人類學助理教授Amanda Veile對此則說,這意味著女性對自己的認知狀態有著精準的認識,她們對自己感知到的注意力功能應該得到重視。分娩後大腦灰質微增 支持新角色依據《health24》報導,美國心理學會於2010年進行一項涉及女性分娩後2至4周和3至4個月拍攝圖像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她們大腦各部位的灰質體積明顯增加了一小部分。丹佛大學心理學副教授Pilyoung Kim表示,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女性大腦的某些部分在分娩後可能會生長,特別是為了支持她們做為父母的新角色。(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孩童胸痛別輕忽 提防心臟病悄上身

孩童胸痛別輕忽 提防心臟病悄上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0歲陳姓男童近來胸痛,呼吸也有點喘,躺下時胸口更是痛得厲害,就診發現心臟肥大,進一步檢查確診是心包膜炎,接受緊急積液抽吸手術,2周後康復出院。罹心包膜炎 心臟肥大積水成大醫院小兒部醫師朱映慈指出,這名男童因胸痛就診,檢查發現心跳偏快,胸部X光檢查有心臟肥大現象,心電圖檢查有低電位異常。男童再接受抽血與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血中心臟酵素上升及中量心包膜積水,確診是心包膜炎。朱映慈表示,兒童胸痛常見於小兒科門診與急診,統計顯示,每1000名門診與急診求診的孩童,就有6名是胸痛就醫。造成胸痛可能原因相當多,一半是不明原因的良性胸痛,3成是肌肉或骨骼軟骨發炎造成,因呼吸道疾病如氣喘、肺炎、氣胸約1成,腸胃道疾病如胃食道逆流、胃潰瘍、食道炎等不到1成。在青少年族群中,也可見因焦慮或緊張造成過度換氣症候群引起的胸痛。可能病因包括心律不整、瓣膜性疾病另外,兒童心因性胸痛相當少見也很危險,這是心臟疾病造成的胸痛,嚴重者可能致命。兒童心因性胸痛可能病因,包括心律不整、瓣膜性疾病(二尖瓣脫垂、主動脈狹窄)、心肌病變、心臟發炎性疾病(心肌炎、心包膜炎)、冠狀動脈疾病造成的缺血性心臟病等。心因性胸痛雖占兒童胸痛不到5%,但臨床上還是要注意表徵或危險因子,尤其是和運動相關的胸痛、合併心悸的胸痛、合併暈厥的胸痛、曾接受過心臟手術、及家人有心律不整、猝死家族史或遺傳性疾病,得視情況進一步檢查。

孕婦吃生菜生魚片 寶寶染李斯特菌症

孕婦吃生菜生魚片 寶寶染李斯特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署公布今年國內首例新生兒感染李斯特菌症,北部一女嬰8月出生時,有呼吸急促症狀,經檢驗確診,研判是母親於懷孕期間吃到遭細菌污染的生食,引發母子垂直感染。疫情中心表示,該名女嬰母親無症狀,但曾於5、6月懷孕期食用生菜沙拉及生魚片等生食,研判女嬰在胎兒時期,因母親食用受細菌污染食物,引發母子垂直感染。目前女嬰已住院達10天,所幸經抗生素治療恢復不錯,預計近日出院。生乳也是高風險食品台灣2018年起將李斯特菌症列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今年已累計97例,尚低於去年同期;但三年統計發現,疫情每年3至4月上升、5至6月病例最多,65歲以上佔五成最多,新生兒則迄今四例、均為母子垂直感染,另有九例則是出現早產、流產及死產情形。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李斯特菌廣泛存在土壤、水等環境中,國內曾在包裝即食肉品中檢出,其他高風險食品尚有生菜、生魚片、生乳等。免疫力正常者不易感染,或感染僅有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年長者、新生兒或孕婦、免疫力低下族群,可能發生菌血症、敗血症、中樞神經感染,致死率可逾三成。其中,孕婦若在懷孕前期感染,恐造成流產、死胎、早產,後期則恐導致新生兒感染。加熱至72℃可殺菌李斯特菌症尚無疫苗預防,但抗生素療效不錯,但若是侵襲性感染重症,像腦膜炎、腦炎等,有些案例會有後遺症。李斯特菌需加熱至72℃以上才能殺死,因此婦女孕期應做好個人飲食與手部衛生,避免生食;如有發燒、頭痛、嘔吐等不適症狀請速就醫。

被看扁就輸了!要讓人知道不能凹你

被看扁就輸了!要讓人知道不能凹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說到大人的吵架技術,多數人都會直覺是「攻擊」的技巧。可是,吵架就跟打拳擊一樣,除了攻擊之外,「防禦」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若疏於防備,就算對手沒有使出強烈的重擊,你仍會因為不斷挨揍而承受極大的損傷,因此,如何確實防禦,也是很重要的事。然而在職場上,比起學習攻擊或防禦的知識,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會被人找碴、故意找你吵架的工作者,才是第一要務。一旦讓對方認為「這傢伙不好惹,還是別和他槓上比較保險」,你就不再需要後續的攻擊或防禦了。簡單來說,別讓人看扁、以為你好欺負,就是最佳的防禦。儘管如此,你也不需要每天都板著臉、或是說話很嗆,刻意展現出自己很擅長吵架的一面。你只要讓對手知道,「如果和這傢伙起爭執,我應該也不會太好過」就行了。實際上,多數人都不太敢對不好惹的角色,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誰不希望麻煩的事情越快解決越好?與其把燙手山芋託付給難搞的人,惹得人家不開心不說,說不定還會在背地裡亂搞一通、拖延進度,增加該任務的困難。更慘的是,搞不好根本不必走到那一步,對方難保不會在被你指派任務的當下立刻翻臉、從座位上跳起來找你理論:「為何要把這種麻煩的工作推給我做,當我好欺負嗎?把話講清楚!」那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找他還比較好。一旦被藐視,苦日子就沒完了但麻煩的事總得有人來做,該找誰當替死鬼?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穩重且性格溫和、永遠不會說「NO」的人,往往容易遭人輕蔑,更是所有屎缺的集中處理廠。因為大家都知道「要是推給這傢伙,他絕對不會拒絕」、「儘管這件事不歸他管,但他也不會有任何異議」。這樣的人總是被占便宜、被迫接受看似合理、實則根本與自己無關的麻煩事。其他像是被凹加班但不支薪、公司請喝飲料,找人負責點單收錢等瑣碎小事,落在他頭上的機率,也比其他人高出許多。另外,就更嚴重的問題來說,當公司在挑選裁員對象時,被上頭認定「這傢伙絕對不會有異議,一定馬上乖乖起身收東西」的人,往往會被列為犧牲名單上的頭號目標。總而言之,一旦被人藐視,你也不用玩了。相反的,在職場上有著「如果隨便責備他,搞不好他明天就帶著律師來見你,索取巨額精神賠償」、「他和《○○週刊》的記者很熟,說不定會跑去爆料」這類評價的人,就算工作能力未臻完美,仍然會因為擁有「這傢伙不好惹」的防護罩,頑強的殘存在公司裡。也就是說,「看似無害卻難以操控」的外在表現,正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武器。當然,這裡的「不好惹」並不是要你成天擺出一副晚娘臉,或是一碰到不如意就小題大作的不斷抱怨。這麼做只會招人討厭、甚至引起反彈。這招的重點在於,要讓對手覺得「這傢伙應該不好對付,算了,我找別人開刀」。例如,你可以在休息時間,若無其事的翻看政府機關發放的勞工權益諮詢傳單,或是專門處理勞工問題的法律事務所編纂的手冊等。當主管不小心瞄到你手上的刊物時,肯定會產生「如果公司稍微凹他一下,他一定會立刻採取法律行動」、「這傢伙懂很多嘛,不能太小看他」之類的想法,如此一來,他自然不敢欺負你。人很奇妙,這些與工作無關的瑣碎小事,往往記得特別清楚,並斷斷續續的在心中發酵。總而言之,這類警告意味濃厚的小動作,在避免遭人藐視這件事上,格外有效。就算你手邊沒有上述那些資料也沒關係,同樣可以利用在午休的空檔,若無其事的上網觀看有關勞工訴訟的新聞報導,這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就算不挑明說出「如果公司不尊重我的權益,我絕對一狀告上法院」這種話,仍舊可以藉由這些行為,在主管或旁人之間,建立起「他不是會忍氣吞聲的那型」、「他不是能夠隨便找碴的人」的頑強形象。(本文摘自/成熟大人的吵架技術/大是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