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世界預防自殺日 用心情筆記防心病

世界預防自殺日 用心情筆記防心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李太太因童年常被父母冷落與批評,養成悲觀、易焦慮個性。現今42歲的她,白天工作忙碌,晚上面對丈夫對家務的挑剔,備感壓力。她還要管教一雙兒女,兒子雖體貼但和自己同樣容易擔憂,女兒則叛逆易爭執。久而久之,她的壓力越來越沉重,易怒、焦慮、失眠情況日益明顯。身心科醫師評估她長時間處於憂鬱、緊張情緒中,若不調適恐有心理疾病風險,遂轉介臨床心理師教導她覺察情緒與放鬆的技巧,嘗試用不同方式與家人溝通,兩個月後,李太太學會調適壓力,也找到生活與心靈的平衡。覺察情緒變化 及早調適放鬆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WHO指出,全球每年有近80萬人自殺;台灣統計每年有近4千人自殺身亡。人人都有情緒低潮的經驗,常見表現如低落、做什麼事都沒興致、身體不適、易煩躁、疲勞、睡眠與食欲改變等,因人而異。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潘奕瑄表示,不是每個低潮的背後都有一個大事件或大壓力源,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狀況長期累積,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演變成「莫名其妙心情不好」,日子一久,將增加心理疾患的可能,為此,如何覺察心情狀態非常重要。潘奕瑄指出,民眾可利用「心情筆記」,認識自己的心情變化,每天花一點時間反思,並用簡短幾句話記錄下當天快樂、悲傷、生氣、焦慮等心情,以及影響心情的人、事、物。此做法除能抒發情緒,一段時間後還能覺察情緒感受,了解會影響或改善自己心情的因素;即使許多客觀因素不容易改變,但也能及時覺察壓力、提早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調適。民眾平時也可透過下列兩種方式,學習放鬆技巧:1.漸進式肌肉放鬆法:人的身心狀態是連動的,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肌肉會不自覺繃緊,而身體緊繃則情緒也難以放鬆。若能反覆放鬆身體各處的肌肉,便能增加覺察力、提醒自己及時放鬆,並藉由身體的放鬆帶來心情的放鬆。2.正念呼吸:用輕鬆舒適的坐姿,閉上眼睛,把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覺察雜念的同時,試著把注意力放回呼吸帶來的感受。若能每天執行5到10分鐘,將能有效沉澱心靈、減緩壓力、提升注意力並舒緩緊繃狀態。情緒低落逾兩周 應尋求協助許多人認為「心理健康」就是每天都很快樂、沒有壓力,但真正的心理健康是能夠從喜怒哀樂中適時彈性調適。因此,不要過度害怕負面情緒,也不要責備身邊情緒低落的朋友;若情緒低落持續兩周以上,且連帶出現身體(如食欲、睡眠、體力)與認知(如負面思考、注意力與記憶力變差)的改變或嚴重干擾生活,即建議尋求醫師、臨床心理師的協助,用專業陪伴,度過情緒低潮。

防疫成體重受災戶 5招輕鬆享瘦

防疫成體重受災戶 5招輕鬆享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世界疫情一波接一波,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目前國內疫情並沒有大規模擴散,但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期間體重卻悄悄地一公斤一公斤上來呢?最近在門診碰到不少這樣案例,明明在家防疫活動減少聚餐也少了,在家也沒有吃很豐盛的食物,為什麼體重卻不降反升呢?我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常見的原因和改善的方法。1.活動量減少 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出門的機會減少,尤其健身中心、體育館等密閉空間,而活動量的減少會導致基礎代謝受到影響,基礎代謝率是我們身體在燃燒脂肪很重要的部分,熱量進出失衡就容易造成肥胖。解決方法:盡量住家附近找空曠的地方去活動,比如可以到公園、學校操場快走,除了避免跟人群近距離接觸又可以增加活動量。2.零食增加 戶外活動減少,相對在家看電視上網的時間增加,因此很多人會忍不住吃零食。雖然一口小零食熱量並不是很高,但通常不會只有一小口,累積起來熱量其實滿驚人的,另外非正餐時間進食容易導致體內胰島素分泌的失調進而造成肥胖。解決方法:家裡不要放置零食,或將家裡已經有的零食點心送人,另外盡量不要讓自己的手空閒下來,可以做一動態的活動例如種植園藝、溜溜寵物,真忍不住時可以趕快去洗澡或刷牙,轉移一下注意力。3.壓力增加 電視整天都在播報疫情的新聞,加上工作上的壓力,或小孩待在家的壓力,難免會讓人心情低落。當身體心理狀態處於壓力下時容易釋放壓力素,這會讓脂肪堆積且常常會藉由進食來釋放壓力。解決方法:負面新聞資訊少看,多看些正向有意義的節目,並盡量往戶外移動,找一些可以宣洩壓力的方法(例如運動、唱歌、欣賞美景),別讓壓力一直累積在體內,如果嚴重影響情緒或睡眠,建議找身心科醫師來幫忙調整情緒。4.作息混亂 由於疫情可能會影響原本的工作或生活步調,常常有朋友會因此作息改變,作息改變會影響賀爾蒙正常的分泌例如生長激素、退黑激素等,並影響身體活動尤其是睡眠時間,作息不正常或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基礎代謝降低,進而造成肥胖的問題。解決方法:可以像我一樣幫門診客人訂定生活(減重)計劃表,合理而規律的計劃並按表操課,制定自己的短、中、遠程目標,白天的時間盡量將室內窗戶打開或到外面接觸陽光,尤其早上8點及下午5點左右的陽光,其波長是最能幫助人體正常賀爾蒙的分泌與循環。5.營養不均衡 有些人害怕疫情,因此都不出門在家隨便吃,或者乾脆以零食泡麵或麵包果腹,速食餐的熱量大都以不飽和脂肪及精緻澱粉為主,而這正是肥胖的元兇,而且這樣的飲食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身體代謝受影響,除了健康打折也會造成肥胖。解決方法:少吃速食多吃天然的食材,另外,可以諮詢專業營養師提供菜單,到市場或超市自行選購食材回來烹煮,少油少糖外還可減少外食接觸人群,更可以吃的營養又均衡。以上就是常見的在家防疫變胖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文章授權提供/雅得麗生活診所溫青彥醫師)

男子昏迷指數3 低溫療法來救命

男子昏迷指數3 低溫療法來救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苗栗縣一名有氣喘病史的43歲男子,日前在家中突然呼吸急促,凌晨由家人陪同就醫,男子到達急診室時已嚴重呼吸急促導致說話困難、臉色發紺,血氧濃度更急降至79%,急診立即施予緊急氣管內管插管,隨後收治在加護病房時,男子突然心跳停止,醫師施予心肺復甦術,並以低溫療法治療,在醫療團隊照護下,最後男子康復「走」出醫院,順利回到工作崗位。急救過程大腦缺氧 恐變植物人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加護病房主任陳俊偉表示,病患送至加護病房不久,依然呈現重度昏迷,昏迷指數僅有3分,且瞳孔放大無光反應,呈現心跳停止確定無脈搏跳動狀態,加護病房團隊立即施予心肺復甦術,急救過程中,病患心電圖持續呈現電機械分離PEA(pulseless electric activity),俗稱無脈搏性電器活動,經10分鐘心臟按摩與反覆急救藥物處置,患者恢復脈搏。陳俊偉指出,因急救過程全身器官組織都處於嚴重缺氧狀態,急救後容易引發多器官衰竭,其中又以大腦半球缺氧所導致的缺氧性腦病變最令人擔心,因為大腦神經元壞死無法再生,缺氧容易導致患者急救後的神經損傷後遺症,甚至有成為植物人的風險。低溫療法可減少神經損傷後遺症苗栗醫院加護病房今年引進全身包覆式合併中心體溫監測的低溫療法,取代之前採用冰毯作為急救後腦部缺氧的低溫治療選項;目前低溫療法在研究及臨床運用上已相當盛行,低溫療法能改善心跳停止病人的死亡率、減少神經損傷的後遺症,因此引進全身包覆式低溫治療,能精準監測並控制病患降溫與回溫的所有過程,增加低溫治療的成功率,並降低回溫過程中可能造成的風險。

子宮頸抹片人數下降 防疫別忘防癌

子宮頸抹片人數下降 防疫別忘防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62歲的L女士不曾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雖然接過衛生所電話通知,但對於要內診還是覺得害怕。直到兩年前,得知好友被診斷出子宮頸癌,因手術治療而暫停在菜市場的生意,L女士因此強迫自己接受檢查。檢查報告顯示為中度癌前病變,醫師為她進行子宮頸圓錐狀切除術,術後她也規律回診追蹤,她告訴醫師,幸好當初有鼓起勇氣接受抹片,因此才能早期發現病變、接受治療,雖然過程中心裡十分煎熬,但總歸是痊癒了。醫師也表示,若晚幾年等癌前病變變成了侵襲癌,後續的治療將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故事。國內疫情相對穩定檢查趁現在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研究,子宮頸癌的發生大多與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有關,其他的危險因子還包括免疫不全、多重性伴侶、吸菸等。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台灣地區婦女子宮頸癌的年發生率約為每10萬名女性7.9例,每年含原位癌約有3900名新確診個案。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是每10萬例3.2人,年齡中位數為58歲,死亡率在女性十大癌症中占第七位。今年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篩檢人數有下降趨勢,奇美醫學中心今年4、5月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人數,較於去年同月份下降15至18%。在民眾疏於檢查的同時,可能錯失了提早發現與提早治療的機會。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蘇若荃呼籲,在國內疫情相對穩定的現在,更應該要把握機會完成每年的子宮頸抹片篩檢。抹片檢查可降低7成死亡率台灣自1995年開始實施子宮頸癌篩檢,統計資料顯示,30歲以上子宮頸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從1995年的十萬分之22,下降至2016年的十萬分之6.5,降幅達70.5%,從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降到第九位;而發生率則從十萬分之50.5,下降至十萬分之16.6,降幅達67.1%。統計資料充分顯示透過篩檢早期發現癌前病變並提早處理,能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有性行為的女性一生中感染到HPV的機率是80%,雖然大部分的人會自動痊癒,但仍有少部分的人會有持續性的感染,長時間的發炎加上其他的致癌因子刺激,最後轉變成子宮頸癌。這樣的過程大約費時10到20年,因此就算已無性生活或停經,仍須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目前政府給付30歲以上婦女每年都可以免費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是連續三年檢查結果都正常,可考慮拉長頻率每3年接受一次檢查。

鹼性離子水越喝越健康?揭偽科學真相

鹼性離子水越喝越健康?揭偽科學真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講到離子,你是否已發覺,即便脫離了學校,似乎對這個詞還是覺得有點熟悉?這是因為在生活中,你一定經常在電視廣告、電器商品甚至生活日用品中看見離子的存在,彷彿不管什麼商品,只要加入「離子」兩個字,價格就會水漲船高。這就好比街頭賣滷肉飯,一碗30元,但如果給它換一個「潮」一點的名字,例如:福爾摩莎豚肉醬飯佐羅勒⋯⋯看起來是不是尊爵不凡!好像是哪個五星級大飯店的招牌菜。加了「離子」二字的產品比比皆是。其中價格最親民、也最常見的「離子產品」,大概就是「鹼性離子水」了。你一定曾在便利超商或超市中看過這款商品吧?在眾多飲用水商品中,「鹼性離子水」看起來總是特別醒目。到底什麼是鹼性離子水?它與一般的水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先得從「水」講起。水無所不在,甚至人體有約7成的重量都是由水所貢獻的。而大自然的水體,像是山泉水、海水等,本身即含有若干含量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本身就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尤其陽離子的種類繁多,例如鈣、鎂、鉀、鈉離子等等⋯⋯對人體的好處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營養攝取上,你常常會看到這些傢伙。相較之下,礦物質的陰離子種類就比較少。然而事實上,大自然的法則會告訴你,陰陽離子必定會同時出現,由於陰陽離子之間存在著靜電吸引力,概念上很像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透過這樣的類比,你一定能理解陰陽離子必定不會單獨存在,因此在含有鈣、鎂、鉀、鈉等等陽離子的水中,也一定會有陰離子像是氯離子的存在。這也就是說,一般的礦泉水本身就已經是離子水了。那麼,「鹼性」又是怎麼弄出來的呢?以目前的技術來說,製作鹼性離子水時,多半會經過「電解」的程序。電解是一個要是說起來天空可能會暗一半的冗長過程,不過簡單來說,電解就是水體通電的一個程序,水體只要經過電解之後,就可以從中獲得所謂的「鹼性」。雖說是鹼性,不過水體的鹼性並不是很強,對於健康的人體來說,並不具太大的影響。商人於是利用大眾對於酸性體質的錯誤理解,特意強調「鹼性離子水能『中和』你的酸性體質,這種經電解的高科技水,多喝多健康!」,並經過大作一番文章後,就成了你在便利超商、各大超市隨手可買到的「鹼性離子水」。現在你知道了,鹼性離子水其實就是電解水。而且不管水是酸性還鹼性,在我們把水喝下肚後,它第一關就會遭遇到胃酸⋯⋯胃酸可是強酸性的,鹼性水本身的弱鹼性在強酸底下根本不值得一提,更別提調整體質這種離譜的說詞。在這抽絲剝繭的過程中,如果你漸漸感到商業話術的荒謬,那麼你就能繼續前進了!同時你也會發現:最容易信以為真的「偽科學」,往往來自我們對科學知識的一知半解。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見類似鹼性離子水這種誇大、斷章取義產生的商品!但話又說回來,離子真的一無是處嗎?那也未必。接下來我們要說幾個與鹼性離子水一樣,同樣是商人話術製造出來,卻讓消費者趨之若鶩的商品:「負離子空氣清淨機」與「負離子吹風機」!(本文摘自/化學有多重要,為什麼我從來不知道?/商周出版)

消除看牙恐懼 正視牙齒問題是關鍵

消除看牙恐懼 正視牙齒問題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民眾懼怕看牙醫,常常拖到最後一刻才求診,錯過治療牙病的最佳時機。生活家牙醫診所 李冠霆主治醫師表示,若是遇到患者恐懼程度過重,先講解治療過程,讓患者有心理準備,就能改善許多。漸進式治療減低患者恐懼心理李醫師分享患者懼怕看牙的狀況很常見,為了降低患者的懼怕程度,李醫師通常以漸進方式治療,一開始以非侵入式觀察,然後隨時觀察患者的狀況,只要患者一有需求便停下,再慢慢進入侵入式的治療,讓患者感覺自己也能掌控看牙的節奏,恐懼感便會大幅降低。醫院與診所的牙科患者差異大李醫師指出,醫院及診所遇到的患者狀況不太一樣,在醫院看診的患者通常牙齒健康狀況較差。為了幫助這類患者,特別會幫他們塗氟保護牙齒,並特別衛教如何照顧牙齒。診所患者單純並且年紀較輕,通常是一般牙科的問題,比如說齲齒、牙周病或嚴重到可能需要抽神經等。牙齒問題常見治療方式說到如何治療常見的牙齒問題,李醫師說明,齲齒的部分要看牙齒損害程度,較輕微的可以補牙。若是較為嚴重的疼痛,主要是因為神經受細菌感染發炎,造成密閉的牙髓腔內壓力增加。只要將神經腔上的齒質磨除,壓力釋放之後,疼痛的感覺便會改善許多。而根管治療之後的牙齒因為沒有神經感覺,咬到硬物容易會崩裂。因此一般會建議患者做牙套保護起來,避免裂痕深及牙根,最後只剩拔除一條路。若是牙周病,去除牙結石就是首要任務。牙齒清潔是牙齒健康的根本,患者需要徹底清潔才能完全杜絕牙齒疾病。牙齒照顧五大重點李醫師建議,牙齒清潔主要使用貝氏刷牙法,再接續有五點要注意,一是牙刷頭不能過大,否則口腔內過於狹窄之處會刷不乾淨;二是牙刷刷不到的牙縫要用牙線或牙間刷,牙線必須要清潔到左右兩顆牙齒的牙面才是正確方式;三是下排牙齒內側容易刷不乾淨,建議牙齒要倒立刷;四是刷牙不能太用力,基準為將牙刷放在手上刷看會不會刺痛,刷牙太用力會造成牙齦萎縮;五是刷牙要重視來回次數(至少每顆牙齒要刷十次)而非刷牙力道等等。注意牙齒健康是不分年齡!李醫師提到有一位四十一歲的女性患者,因為害怕看牙醫,真正來求診時已經蛀牙蛀了很多顆,甚至有多顆缺牙。而且因為長期缺牙,骨頭流失較多,若要重新補上缺口也要經歷較多手術處置。她來求診時,為了安撫患者害怕情緒,李醫師決定先洗牙,再說明口內狀況及補救措施。因為太久沒有洗牙,過程中牙齒非常痠而且抽痛,後來經過李醫師講解牙齒如何照顧,下定決心要重整牙齒,不僅回診積極,也非常花心力在牙齒健康上。李醫師呼籲,照顧牙齒健康才能用得長長久久,保護牙齒為健康之本!

培養孩子財富智商 跟猶太父母這樣做

培養孩子財富智商 跟猶太父母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從孩子八、九歲開始,猶太父母就鼓勵孩子透過勞力賺取零用錢。有一天,我兒子帶回一張薩克斯風演奏會門票,門票價格只有兩謝克爾(Shekel,以色列貨幣,一謝克爾等於十新台幣),原來是兒子的同學舉辦的。聽兒子說,這個孩子家裡算是當地殷實的中產階級,他開這場演奏會,除了分享對音樂的喜愛,也可以存錢。他爸爸幫他開立帳戶,帳戶裡有他為家人洗車、掃廁所、在家門口擺地攤、在麵包店幫忙促銷等用汗水換回的報酬。難道他爸爸是個守財奴?難道他爸爸不愛孩子? 在學校的家長會上,我見到他父親並向他請益,對方說:「在我看來,這個帳戶可以讓孩子從小明白一個原則:不能不勞而獲。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必須對社會做出貢獻而獲得報償,透過努力獲得成功。另外,也讓我的孩子看到他憑勞力賺到的錢如何升值。如果他願意拿錢做些小型投資,比如,買一些商品再批發出去,我很樂意提供一些生意經,指導他做生意。」 別覺得不可思議,孩子的財商就來自父母的理財啟蒙教育。猶太父母把培養孩子的財商視為一種生存能力,隨時隨地加以培養,尤其是「財富創意」。紐約的破銅爛鐵 讓他揚名立萬有關猶太人的財富創意,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麥考爾(MacCall)公司董事長的故事,他所說的這則故事,正是猶太人靈活的財富思維的最佳體現。小時候,父親曾問我:「一磅銅的價格是多少?」我回答:「三十五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德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三十五美分,但是做為猶太人的兒子,你應該說三十五美元。只要把一磅銅做成門把,它就能擁有這樣的價值。」二十年後,父親去世了,我獨自經營銅器店。一九七四年,美國政府為了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所丟棄的廢料,向社會招標,但沒人去標。看到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我未提任何條件,立即簽字。很多人取笑我購買了一堆垃圾的愚蠢舉動。可是,當我把廢銅融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鑰匙,再把從自由女神像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讓這堆廢料變成了三百五十萬美元現金,讓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一萬倍後,當初笑我的人都變得十分驚訝。紐約州的垃圾讓我揚名立萬,這都要感謝我父親從小對我灌輸的觀念──財富是一種創意。 【猶太父母這樣做】告訴孩子,有創意的理財才能創造價值──鼓勵孩子做生意賺取零用錢,實際體驗「努力才能獲得成功」(本文摘自/猶太媽媽給孩子的3把金鑰匙:生存力、意志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野人文化)

信任感來自態度 當個臉上寫Yes的人

信任感來自態度 當個臉上寫Yes的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行業都有專屬的「Dress Code」(著裝守則),醫師有白袍,法官有黑袍,廚師有廚師服,警察有警察制服……這些服裝有意帶給人一種印象,有時是權威感,有時是信任感,也可能是親近感。如果你去醫院看病,醫師穿的是夏威夷衫;或是搭飛機時,機長穿著輕便的T恤……對於他們是否夠專業,你心裡可能會出現很多問號,至少覺得有點毛毛的。那麼,領導人有著裝守則嗎?有些領導人出席公開場合,必然是西裝筆挺,像政府官員、企業家等,不過,我們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新創公司的負責人現身時,經常就是T恤搭配牛仔褲,還有些熱帶國家的官員,也穿得比較輕便,可見得領導人的著裝守則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外表的確是形象的一部分,領導人要是想留下值得信任的印象,真的要隨時注意適當的衣著。然而,比衣著更深一層的印象是什麼呢?當個臉上寫著「Yes」的人什麼樣的領導人形象才會吸引他人追隨呢?我想起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的一個小故事。大家要想像一下,那是兩百多年前,沒有照相機、電視機的時代。有一次,傑佛遜與內閣閣員一同騎馬出遊,走著走著,遇上一條大河,雖然有座橋,卻已經斷了,有人建議就回頭吧!但是,其中一名部長卻說:「既然都已經走到這裡了,就涉水過河吧!」他們討論後決定,會游泳的人就游過去,不會游泳的人,就抱著馬渡河。因為馬會游泳。這時候,走來了一名農夫,他直接到傑佛遜面前說:「我也想要過河,可是我不會游泳,可以抱著你的馬一起渡河嗎?」傑佛遜就一口答應了。一群人都安全過河後,正忙著把衣服擰乾,那位部長突然發現了什麼似的,就過去對那位農夫說:「你怎麼知道他是我們的傑佛遜總統呢?」「我不知道啊!」農夫很驚訝地說。「那你怎麼會在那麼多人中,第一個就找他幫忙?」農夫看看著眾人的臉,很理所當然地說:「因為我只有在他臉上看到Yes,在你們臉上都看到的都是No。」這位農夫在完全不知道傑佛遜身分的情形下,第一個就選擇對傑佛遜開口,這一定與傑佛遜總統所展現出的形象有關,領導人常展現這樣的形象有多好,因為會吸引別人想接近你。在卡內基的課堂上,我經常跟學員進行一項活動,就是列出四種領導人的形象:令人欽佩、令人恐懼、令人信任、令人喜愛,然後請大家票選。這麼多年來,最多人票選的項目,一定是「令人信任」,而最後一名就是「令人恐懼」。如果用傑佛遜的故事來呼應,令人信任的領導人形象就是臉上寫著Yes,令人恐懼的領導人形象,則是臉上寫著No。每次公布票選結果後,我總是會提醒大家,雖然「令人恐懼」最不受歡迎,這類型的領導人今日仍然很多,有時候甚至連他們都不自知,自己展現出來的是這樣的形象。一個領導人臉上如果經常掛著No,即使在管理上出了問題,同事也不敢說真話,直到狀況惡化到難以收拾。展現「微笑」的力量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軍功顯赫的巴頓將軍,曾經建立美軍的第一支裝甲部隊,被視為天才軍事家,另一方面,他又以蠻橫無理的火爆脾氣而聞名。當時的巴頓,原本前途不可限量。然而,有一次他去醫護站視察,看到有一名因為精神衰竭而住院的二等兵,身上沒有什麼外傷,巴頓認為,對方只是懦弱避戰,一時情緒激動,便把士兵抓起來,踢出軍營的帳篷。沒想到,過了幾天,巴頓又在醫護站遇到一名有精神問題的士兵,這次他反應更激烈,直接打了士兵一記耳光。消息傳開後,巴頓的聲望大跌,各地民眾都寫信要求解除他的職務。在長官艾森豪將軍力挺下,巴頓並沒有被解職,但也因此無法更上一層樓,反而是原本在他麾下的布萊德雷獲提拔為最高指揮官,成為巴頓的上級。如果巴頓的臉上能多一點Yes,身邊的人就會給他建議,讓他好好控制一下壞脾氣,或許就不會怒摑小兵的耳光,給自己惹來那麼大的麻煩。雖然戰功彪炳,巴頓終其一生,只當到四星上將,最後因為車禍過世。跟巴頓形成強烈對比的,就是艾森豪將軍,形象親民的他,不但是美國歷史上九位五星上將之一,退伍後更出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之後還成為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本文摘自/走出一條不平凡的領導之路:黑幼龍是如何做到的/發光體文化)

咳痰帶血逾半年 竟是排骨屑卡支氣管

咳痰帶血逾半年 竟是排骨屑卡支氣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0歲男子,近半年來胸口時常感覺不舒服,咳嗽的痰偶爾有血絲,他害怕罹患肺癌,醫院一間換過一間就是查不出病因,最後醫師靠臨床經驗詳細問診,終於藉由支氣管鏡檢查,找出卡在支氣管的排骨屑,取出異物。患者以為罹肺癌 提心吊膽半年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立修表示,先為患者照胸部X光,排除肺炎及其他疾病後,再仔細詢問生活情況與異狀,關鍵就是「時有時無的哮鳴聲」。當下懷疑異物阻塞氣管可能很大,當天下午就安排支氣管鏡檢查,果然支氣管鏡一進到支氣管馬上發現左側支氣管卡著一塊直徑約1公分的排骨屑,抽痰後再以支氣管鏡冷凍術取出骨頭,男子就不再動不動想咳嗽。男子這才忽然想起半年前,曾經在吃排骨時嗆到,讓他很驚訝半年來的擔心全是多餘的。陳立修強調,X光影像檢查也會有死角,排骨屑鈣化密度也不高,又和脊椎骨位置重疊,不容易看出它的存在,只能從患者病史找出診斷的線索,最後透過臨床經驗問診與聽診等理學檢查解謎,不動用高科技影像設備,也有機會揪出病灶。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沈煥庭表示,由於排骨屑卡的不緊,呼吸或咳嗽的氣壓使異物在氣管間左右滾動,進而造成氣管與支氣管壁黏膜刮傷,引發瀰漫性發炎。「醫生怕治嗽」慢性咳嗽需耐心接受檢查類似情況,臨床最常見的是包括牙齒、骨頭、果凍軟糖及金屬物等異物,沈煥庭提醒,由於多半發生在吞嚥困難老人和氣管還在發育的小孩身上,家屬都要小心注意他們避免誤食。俗諺說:「醫生怕治嗽,土水師怕抓漏,廚師怕站中午。」陳立修強調,引發慢性咳嗽原因有很多種,須進行鑑別診斷,排除肺炎、腫瘤或結核菌等疾病的可能性,患者要有耐心接受各種檢查,才有機會找出病灶。

登大人抓緊時機 轉骨方勿一帖吃到底

登大人抓緊時機 轉骨方勿一帖吃到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萬物的定律,而中醫認為秋冬養陰是兒童少年發育成長期「轉骨」的好時機。時序進入秋天白露節氣,9月7日為今年節令「白露」,也是兒童開始服用中醫轉骨方的適當時機。太早亂吃補藥 恐造成性早熟中醫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泉源」,脾胃主管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脾胃不好對成長會有很大的影響。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楊成湛表示,許多家長為了促進孩子成長,往往以傳統「轉骨方」為孩子進補,事實上,這已不符合現代青少年的需要,需要給中醫師辯證論治、量身打造專屬個人需要的轉骨中藥,而不是傳統轉骨方一藥吃到底。服用中醫轉骨方必須考量青春期的時間點,一般而言青少年從10歲到16歲的生長潛力最大,可根據第二性徵的出現為基準點,太早亂吃補藥有可能會造成性早熟的後遺症。楊成湛表示,中醫轉骨原則是補脾益腎疏肝,但男女調理轉骨也有差別,男生常因運動跌打損傷造成氣滯血瘀,調理的重點在於筋骨及氣血的調理;女生因有經期,所以要調經補血,預防貧血及經期腹痛的發生。轉骨不僅僅在於長高而已,更重要的是透過調整臟腑機能和改善偏差體質達到促進生長發育的目的。楊成湛表示,有些小孩先天脾胃氣虛,後天失調,長年食欲不振,導致形體消瘦,也有小孩是後天偏食、挑食引起,吃多了含糖飲料及零食,造成營養不均衡或消化不良。這種小孩的轉骨方,應該先從改善腸胃著手,開脾健胃,益氣滋養,或止瀉消積。充足睡眠、跳躍運動可助攻楊成湛表示,「睡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充足睡眠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進而幫助長高。另外鼻過敏也會影響生長,長期鼻塞會使血氧濃度降低,易精神萎靡,鼻炎也造成嗅覺遲鈍,使得小孩食欲降低,不僅影響睡眠,也會影響生長發育。適度運動也是很重要,尤其是跳躍運動,如打籃球、排球和跳繩等,都可刺激生長板生長。要長高的基本功須培養良好的飲食、運動、睡眠等生活習慣。楊成湛表示,只要把握這黃金期好好調養,透過調整臟腑機能和改善偏差體質,增加脾胃吸收,才能有效達到長高的目的。中醫轉骨著重於改善體質與影響生長發育的關鍵因素,同時配合調理脾胃,給適合個人體質的轉骨中藥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