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感冒止痛消炎藥 懷孕後期勿亂服用

感冒止痛消炎藥 懷孕後期勿亂服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大部分的人感冒,覺得不舒服時,會到醫院看診,不過孕婦感冒時尤其要特別注意!一名二十八歲,離預產期還有兩周的孕婦,因為喉嚨痛在坊間診所看診,結果吃了診所的感冒止痛藥約10天後,肚子陣痛不已,且嬰兒出生時,發現氧氣交換不足,經診斷為持續性新生兒肺高壓,新光醫院小兒科劉明發醫師提醒,臨床常用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 (NSAID),是感冒時醫師常開的止痛或退燒藥物,但是禁用於懷孕後期。(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Ken Hammond。)劉明發醫師指出,目前該名嬰兒出生後,經小兒科醫師緊急插管、呼吸器治療、給予100%氧氣合併使用一氧化氮及硫酸鎂,約2週後病情改善順利出院,目前回診追蹤也復原良好。至於新生兒肺高壓,劉明發醫師解釋,因為胎兒的肺並無交換氧和二氧化碳,因此肺所需要的供血量較少,僅由胎盤供給胎兒全身血量的10%,當嬰兒出生後自行呼吸,肺血管阻力及左心房壓力會降低,嬰兒才不至於缺氧。不過有些新生兒,因為胎內缺氧、吸入胎便、先天心肺疾病、藥物及其他因素,使得肺壓無法下降,使得新生兒出生後處於持續缺氧狀況,這就是新生兒持續性肺高壓,若是沒有先進的醫療及團隊照顧,死亡率高達30%。因此劉明發醫師再次提醒,感冒時醫生常開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 (NSAID),會造成胎兒動脈導管提早閉合及肺動脈血管增厚及收縮到至胎兒肺壓高,所以懷孕期間絕對不要亂吃藥,但也不可忍病不看醫生,一定要將懷孕的事實告訴醫師,由合格的醫師為妳斟酌開藥,切勿自己買成藥吃。

半數學子營養不均 「三多」維持健康

半數學子營養不均 「三多」維持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不少年輕學子因為常常外食,造成蔬果攝取不足,加上運動時間不夠以及長時間的靜態活動,讓學生年紀輕輕就罹患代謝症候群及其它慢性病,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51%的學生每日攝取不到2份的蔬菜;73%的學生未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國健局提醒高中職、五專的學生,可把握「三多」,分別是多蔬、多果、多運動,每日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養成規律運動,提昇體能,才能有充沛的活力面對課業!國民健康局於98年進行「高中、高職、五專學生健康行為調查」,於全國依縣市分層,以班級為單位隨機抽樣,並由學生自行填寫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有效樣本數為3,465人,結果顯示:63%的高中(職)、五專學生每日攝取不到3份蔬菜;51%的學生每日攝取不到2份水果。而73%的學生未達每週3天、每天30分鐘的規律運動建議量;42%的學生每週有2天以上連續看電視、打電動超過2小時。學子如蔬果攝取不足、運動時間不夠以及長時間的靜態活動,很容易就成為代謝症候群及其他慢性疾病,若因體能不佳無法專心應付課業,就需要多注意了!國民健康局表示,攝取足夠的蔬果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除可提升健康體能狀況,控制體重,並減少慢性疾病發生外,蔬菜水果的纖維及水分多,可帶來較高的飽足感,有助於體重控制及幫助排便順暢。蔬果中含有抗氧化劑(如胡蘿蔔素、花青素、葉黃素、茄紅素)可以增加免疫力,維生素C可以幫助傷口修復,深綠色蔬菜含有鈣質,可以幫助骨骼發育,鐵、葉酸可以預防貧血。另外適當的身體活動,除能增加體能、增強免疫力外,亦可增加活力、自信、促進認知功能,有助於放鬆及戒菸,並能協助適應焦慮、降低憤怒及減少憂鬱等好處。依據衛生署101年3月份公布之「生命期營養」營養攝取指南,依照活動量的高低,16~18歲的男生每日建議攝取4~6份蔬菜(每份約半碗)、3~4份水果(每份約1個拳頭大);16~18歲女生每日建議攝取3~5份蔬菜、2~4份水果。另國民健康局建議青少年每週必須至少從事210分鐘以上的中等費力(會覺得有點喘、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的身體活動,國民健康局呼籲各位家長及這些大孩子們,每日要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才能健康滿分、課業加分。

春吶設免費愛滋篩檢 提倡安全性行為

春吶設免費愛滋篩檢 提倡安全性行為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春天吶喊音樂藝術祭」於墾丁展開,不少年輕朋友都前往共襄盛舉,疾病管制局特別呼籲,享受音樂、盡情吶喊之餘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切莫因一時「性」起,與陌生人發生危險性行為或使用毒品而曝露在感染愛滋病的風險中。疾管局統計有78%愛滋感染者是因為從事不安全的性行為,年齡多在20~29歲之間,疾管局除了到現場發送保險套,更提供免費匿名愛滋篩檢服務,倡導正確性行為。每年「春吶」都吸引全國各地年輕朋友前往,是台灣著名的春天音樂藝術盛會,疾管局為了向民眾宣導注意安全性行為觀念,疾病管制局特別與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合作,在音樂藝術祭活動期間,於現場發送保險套以提醒年輕朋友,注意安全性行為正確使用保險套的重要性。現場並設有愛滋免費匿名篩檢及諮詢服務,幫助年輕朋友正確認識愛滋。根據疾病管制局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2月份單月新通報之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者高達143人,其中以20~29歲年輕族群佔最(46.38%),其次是30~39歲(31.16%),感染者中78%皆因不安全性行為所致,顯見不安全性行為是感染愛滋病最主要的原因。愛滋病最主要兩大傳染途徑為性行為及共用針頭、針筒及稀釋液的血液傳染。在春吶享受音樂、酒精等情境氣氛的同時,年輕朋友容易因自制力及防衛力下降而發生危險性行為或是為了助興而吸毒。因此,該局特別呼籲,慎防毒品與性誘惑、避免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確保自身安全,如發生性行為時,一定要全程且正確使用保險套,才能避免罹患愛滋及其他性病的風險。

醫訊/「從心找回快樂」 摒除憂鬱

醫訊/「從心找回快樂」 摒除憂鬱

憂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隨著醫學的發達、科技的進步,現代人雖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但是卻不見得活得更快樂,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說,在2020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視,包括: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disability)前十名的疾病,第一名是憂鬱症。另外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造成人類社會整體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前十名的疾病,第二名也是憂鬱症。2002年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訪問全台兩萬多名樣本所作的調查,結果發現15歲以上民眾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 (高於WHO估計3%);65歲以上8.4%達重度憂鬱,其次15~17歲6.8%達重度憂鬱,估計憂鬱人口逾百萬。憂鬱症可能會出現悲觀、情緒低落、無助感等,嚴重還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有自殺的危險,與家人朋友之間都無法正常交往,可見憂鬱症是非常需要受到重視的疾病。董氏基金會與新北市衛生局社區心衛中心聯合舉辦一場,「從心找回快樂」摒除憂鬱的講座,讓曾經陷入憂鬱漩渦的您,學習調適心情的好方法,面對生活中各式的壓力時,運用解決問題的技巧幫助自己,現場也有專家引導您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4/6將截止報名!對象:20~55歲,高中以上學歷且曾就醫被診斷為輕至中度憂鬱症患者欲知詳情可洽董氏基金會或新北市衛生局詢問。

老婦疑釘子戶搞鬼 「假性幻覺」作祟

老婦疑釘子戶搞鬼 「假性幻覺」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都更案引起社會廣大的關注,楊聰才身心診所精神科門診最近收治一名因為都更案造成精神疾病的案例,老婦因樓上釘子戶反對都更,並會於半夜製造怪聲;老婦不堪其擾造成精神上產生極大壓力;甚至出現幻覺。台北市一名60多歲、神經質性格的老婦,住在一棟老舊社區30多年,為了讓2名子女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老婦曾經多次想要搬家,但因房價過高而打消念頭。前陣子剛好有建商提出都市更新計畫,讓老婦感到很興奮,為讓社區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老婦整天熱心協助跟社區鄰居溝通,希望都更案能順利進行。無奈樓上鄰居剛好就是「釘子戶」,得知老婦行為後,不但看到老婦便怒目相向,到了晚上三不五時便在樓上製造各種怪聲音,不是半夜磨地板,就是凌晨二、三點猛沖馬桶,搞得老婦整夜難眠。楊聰財院長表示,該名老婦在一個月前由家人陪同前來就醫,外型看起來相當憔悴,兩眼無神而且容易被驚嚇。老婦家人向醫師表示,二個月來老婦出現嚴重焦慮、容易坐立不安,到了晚上耳朵便嗡嗡作響,因而失眠;曾就診耳鼻喉科,被醫師告知耳朵並無異常。老婦向家人表示這一定是樓上的「釘子戶」在搞鬼,讓她出現幻覺,也常常聽到老婦說擔心樓上鄰居會去四處造謠,說她跟建商一定有掛勾的壞話,最後都不敢出門。楊聰財醫師說,經診斷老婦罹患了急性壓力反應合併「假性幻覺」,假性幻覺經常出現在有神經質性格、遭遇嚴重壓力及自律神經十分敏感的患者身上,因為當碰到生活壓力事件時,此類個案極易產生焦慮症狀和壓力感,導致應該協助身體各器官穩定運作的自律神經失調,當耳朵部位的交感神經在特定時間,因為十分緊張焦慮過度活動時,便會如同上述老婦,產生嗡嗡作響的「假性幻覺」。這與一般因為腦內特定神經傳導物質運作失調產生的「真性幻覺」有所不同,真性幻覺會不定時出現,不會只出現在有焦慮情緒以及壓力感時。在服用減輕焦慮、幫助睡眠的藥物及搭配心理治療後,家人決定將老婦暫時安置在親戚家中休養。楊聰財醫師提醒,若民眾處於高度壓力氛圍當中,出現睡眠障礙或情緒起伏過大,應儘速尋求醫師協助,以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向毒品說掰掰 美沙冬戒毒一天一百元

向毒品說掰掰 美沙冬戒毒一天一百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根據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調查,個案中毒癮者每4小時就要注射1次海洛因控制毒癮發作,平均1天最少花費3000元購買毒品,其中還有人花費上萬元購買,不幸的還因此染上HIV、B型肝炎、C型肝炎等傳染病,龐大的開銷時常壓著毒癮者走上不歸路。32歲的阿龍每天無所事事,在朋友的吆喝下學會注射海洛因,因毒癮發作時猶如千穿百恐痛苦,好不容易有戒毒的念頭,又因朋友鼓吹再度使用,甚至再度入獄,出監前接受輔導時,他更向毒防中心個管師表示:真的好想成功擺脫海洛因的束縛。面對像阿龍的個案,除了可以轉介輔導進入醫療體系,以合法「美沙冬」替代療法治療, 1天花費100元,口服1次藥水方式,就能讓藥效持續到24-36小時不產生戒斷症狀,還能降低傳染HIV、B型肝炎、C型肝炎的風險,達到戒毒目的。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目前每月約有1400多人在醫療院所接受替代治療,甚至順利重返職場工作,您身邊如果有朋友不幸染上毒癮,請陪他一同協助戒治管道,早日向海洛因說掰掰。

「提升觀光品質、運將戒菸就贏」

「提升觀光品質、運將戒菸就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來臺旅客逐年增長,2011年來臺人數已達608萬,站在第一線辛勞服務的是全國24萬名大、小客車駕駛!為積極提升國內觀光品質、促進第一線服務的駕駛們的健康,交通部、公路總局、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遊覽車客運全國聯合會及董氏基金會共同擔任「拒菸天使」,聯合呼籲「運將 戒菸就贏!」。根據國民健康局2009年調查顯示,職業駕駛吸菸率為57.3%,高於同時期(2009年)成年男性吸菸率35.4%,為此,主辦單位盼藉著舉辦兩年一次的「戒菸就贏比賽」,鼓勵所有吸菸職業駕駛人嘗試戒菸、贏得健康。交通部公路總局局長吳盟分表示,除了來臺旅客達到608萬人次,再加上國民旅遊的部份,總共達到1.2億人次,平均一趟旅遊短則3~4天,長則7~8天,遊覽車駕駛熱情奉獻之餘,身肩旅客平安旅遊的重責大任,工作壓力確實不小,但抒壓有很多健康的方法,千萬不要選擇吸菸這種會傷害健康的方法,我們期許所有吸菸駕駛為了自己的健康、家人的幸福,一起來把菸戒了吧。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健保只能在生病後救健康,而戒菸才是可以預防生病的法寶,依據國民健康局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調查期間為 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結果發現:18歲以上的職業駕駛(包括小客車、計程車、小貨車、大客車〔公共汽車、遊覽車〕、大貨車、連結車、貨車駕駛〔含垃圾車〕等之駕駛員)的吸菸率為57.3%,高於同時期(2009年)成人吸菸率20%,顯示職業駕駛朋友的戒菸行動實刻不容緩。 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徐浩源表示,全台有超過1萬4千輛的遊覽車,這些駕駛是代表台灣旅遊形象的第一線人員,每每旅客會表示台灣有全世界最漂亮的遊覽車、服務態度也很好,不過駕駛好像都會吃檳榔及吸菸,且台灣遊覽車駕駛平均年齡都在45歲以上,因為陸客旅遊型態的關係,70%的旅遊團都是8天7夜的行程,所以遊覽車駕駛幾乎是長時間待在外地,而吸菸會導致許多疾病,像是心肌梗塞不只是危及自己生命更可能影響所有乘客,而心肌梗塞十之八九與吸菸有關。因此全國聯合會要鄭重呼籲請所有吸菸的運將們戒掉菸癮。

肌腱發炎劇痛超音波導引治療見效

肌腱發炎劇痛超音波導引治療見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50歲的男子,在一次跌倒意外後左肩膀開始疼痛,在診所吃藥休息已兩個月,仍無好轉。不但手一舉高就會痛,夜晚睡覺時也常痛得輾轉難眠,因此至醫院經軟組織超音波檢查,發現有旋轉袖肌腱部分裂傷與滑液囊發炎腫大。醫師隨即為他進行「超音波導引」藥物注射治療,疼痛在注射兩三天後便明顯好轉。後續再接受復健治療,終於順利康復。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邱熙亭表示, 肩膀、膝蓋、腳踝、手腕等關節和肢體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種,從退化、肌肉拉傷、神經病變到肌腱或滑液囊發炎都是常見的原因。復健科醫師除了由病患的症狀和臨床檢查做判斷外,有時仍需安排各項檢查做進一步確認。民眾所熟知的X光檢查,只能看骨頭的影像與排列是否正常,無法詳細得知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軟組織是否受傷。這時便可利用「軟組織超音波」來一探究竟。邱熙亭醫師指出,軟組織超音波的優點在於無輻射線、檢查時間快速且方便操作。只要是沒有被骨骼阻擋或包覆住的構造,針對微小的受傷或病變,其診斷力相當可靠。而且,不需注射顯影劑,便可偵測組織內的血流發炎情況,自然避免了醫師、病患都擔心的顯影劑過敏問題。邱熙亭醫師還提到,在關節和軟組織疾患的治療方面,超音波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研究指出,與傳統注射治療法相比,經由超音波影像引導注射藥物,都能達到更好的療效與準確度。因此,不用較昂貴的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輔助,藉著一台超音波掃描儀,便能準確完成組織積液的抽取,甚至注射藥物來進行治療與止痛。邱熙亭醫師也提醒民眾,如果有任何肩膀、膝蓋等骨骼肌肉方面的疼痛不適,一定要給醫師做完整的評估檢查,接受復健及藥物治療,以免進一步惡化,並預防再次復發。

藥品存放不當 藥品變質還恐傷身

藥品存放不當 藥品變質還恐傷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到醫院看完病後,拿了一堆大包小包的藥物,但這些五顏六色的藥丸和瓶瓶罐罐的藥水該如何保存,才能確保藥品療效及品質?因為若是藥品不當存放,就可能會讓藥品療效降低、變質、變色,吃下肚不但不能治病,還可能因此傷身或延誤病情。 澎湖縣衛生局長鄭鴻藝表示,保存藥品最重要的原則是:避光、避濕、避熱。藥品最好存放在乾燥且陰涼的環境,例如:暗處的抽屜。不可存放在潮濕、悶熱或陽光直射的地方,如浴室、廚房、窗邊等。需要放置冰箱的藥品,要和食物分開保存。藥品應放置在原有的包裝內,內服及外用藥最好分開保存,以免混淆。保留說明書與原包裝,以易於辨識其有效日期與參考其用法、用量。如有不確定藥品資訊者,則請勿留存。 由於藥品特性及劑型上的差異,以致於可能有不同的儲存條件及使用方法,因此使用藥品時應詳細閱讀藥袋,或藥品包裝上的注意事項及使用說明,並詢問藥師。有些民眾習慣將藥品領回後,將藥品分裝到藥盒內,這時需注意,如果該藥品是容易吸濕潮解者,則不可分裝。鄭鴻藝衛生局長提醒,民眾如對藥品的使用或保存有疑慮時,應詢問專業藥師人員,以確保使用藥品的品質安全與有效。

大吐鮮血急就醫 洗腎者才知患口腔癌

大吐鮮血急就醫 洗腎者才知患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童綜合醫院近期一個月有2位患者,出現吐血的現象緊急送至急診室就醫,經切片檢查證實為「口腔癌」,這2名患者罹患「口腔癌」的病灶部位不同,61歲林姓患者舌頭上的腫塊有如含一顆滷蛋,而49歲的周姓患者的下嘴唇腫塊如同一朵花,且都是口吐鮮血才就醫,只能進行局部腫瘤切除後,再給予標靶藥物治療加放射線治療及肝臟代謝的化療製劑,治療一個月後患者狀況已穩定,無吐血現象。童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蔡青劭表示,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而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的關係,如吸菸、喝酒、嚼食檳榔、梅毒、過度陽光照射、長期營養缺陷、口腔衛生不良、長期食用過熱、太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尖銳的蛀牙、破損的補綴物、製作不當的假牙與牙套等,都是造成口腔癌的可能原因。兩名罹患口腔癌的患者,皆是洗腎病患;而洗腎患者免疫力降低,容易有口腔潰瘍病變較易引發癌症,尤其有抽菸者比正常人更可能罹患口腔癌;洗腎患者在治療方面較無法接受傳統治療方式如廣泛式腫瘤切除、淋巴廓清術、游離皮瓣重建或傳統的化療等。依據統計資料指出,台灣是全球5年來洗腎率第一名的國家,另外青壯年男性口腔癌症死因占第一名,因此蔡青劭主任提醒民眾不要抽菸、喝酒及嚼檳榔,尤其是洗腎患者更要愛護自己的身體。民眾發現口腔內出現潰瘍超過2個禮拜未癒合,一定要儘早就醫,找出病因接受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