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類風濕關節炎病友座談會

醫訊/類風濕關節炎病友座談會

根據大林慈濟醫院衛教文章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引發關節疼痛、腫脹、紅腫發炎,一般在早晨起床時會覺得關節僵硬,活動一段時間後才會漸漸舒緩,而且通常是對稱性的關節出現症狀,如手腕、手肘、肩膀、膝、腳踝等的關節常有僵緊的感覺,反覆的發炎反應造成關節內部長期的破壞、肌腱縮短、肌肉不平衡,最後引起關節變形。類風濕關節炎為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除了會造成關節疼痛與變形外,還會侵犯其他多種器官,表現出不同的症狀,為協助民眾深入認識此種疾病,特別邀請風濕過敏免疫科劉烈邦醫師主講『類風濕關節炎治療新進展-談如何遠離變形疼痛』,也邀請潘筱君營養師主講『吃出抗“炎”力,您吃對了嗎? 』談類風濕關節炎的正確飲食,還有陳彥華職能治療師主講『類風濕關節炎之居家飲食』。時  間:4/8(日)上午9:00~中午12:00地  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三會議廳  聯絡方式: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劉恩慈小姐(03)3281200轉3182

長期久站、背重物 小心得腰肌勞損症

長期久站、背重物 小心得腰肌勞損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水電工師傅小呂,因為技術優良且頭腦靈活,很受顧客歡迎,生意興隆讓他從早忙到晚,但他大約在三年前,一次搬運重物後發生急性腰扭傷,雖然休息了三天,但腰傷處仍隱隱作痛,半年前他又因為搬運冰箱再度扭傷腰,造成腰痛毛病更加劇烈。小呂到醫院做詳細檢查,研判小呂應是得到「腰肌勞損」症。  小呂有睡到半夜或早晨起床時腰痛,稍微活動後就會感到疼痛減輕,但是每每在工作疲勞之際,痠疼更加劇,折磨他的是肌肉痛,而不是骨頭或神經。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林永上醫師表示,腰痛很常見,多是指腰部一側或雙側疼痛,男女性均會發生,但千萬不能因為常見而掉以輕心,因為腰痛也可能是疾病發出的訊號。造成腰痛的原因最多為小呂罹患的腰肌勞損症,長期從事站立操作,如紡織、印染、理髮等工作者,因持續站立,可能導致腰部肌腱、韌帶伸展能力減弱,局部聚積過多的乳酸,抑制腰肌正常代謝,導致腰肌勞損而出現腰痛。另外,經常背負重物,腰部負擔過重的人,也易發生脊椎側彎,造成腰肌勞損。引發腰痛的原因,還有泌尿系統感染。由於女性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口接近肛門,常有大腸桿菌寄生,以致尿道口受污染的機會較多,若忽視衛生,容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一旦出現腰痛,很可能已經出現急、慢性腎盂腎炎,表現症狀為腰部脹痛甚至沿著輸尿管到會陰部。此外,泌尿道結石、結核等疾病也會引起腰痛。  林永上醫師表示,女性生殖器官疾病可能以腰痛來表現。如輸卵管炎、骨盆腔炎等,而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和卵巢囊腫等,甚至會引起壓迫性牽連性腰痛。罹患風濕或類風濕關節炎的女性,常會在脊椎長骨刺而誘發腰痛,若腰部經扭傷更可能發展為椎間盤脫出,出現嚴重腰痛,甚至影響脊椎的屈伸和轉動。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也容易因骨質疏鬆,引起椎體壓迫性骨折,導致持續性的腰痛。另也有因椎間盤退化及脊椎滑脫,造成腰痛和下肢放射痛。

大胃王不好當 狼吞虎嚥恐致死

大胃王不好當 狼吞虎嚥恐致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餐飲業者為促銷店內產品或增加人氣,常舉辦大胃王比賽來製造話題炒熱氣氛,從吞辣椒、喝啤酒、吃熱狗到牛肉麵等,民眾為獎金或是免費吃一頓,拼命進食,讓旁人看了膽戰心驚。但你知道,不論是比速度或是比食量,參加這類大胃王比賽的風險有多高嗎?由於參賽者多是沒有接受常規大食訓練的普通人,很容易發生各種危險,其中又以噎死最為常見。3年前更發生,中部某大學校內系所主辦大胃王比賽,參賽者需在最短時間內吃完2個饅頭夾蛋,得到冠軍的研究生在賽後突感覺身體不適,到廁所狂吐後昏倒送醫,急救後還是不幸死亡。阮綜合醫院超音波室張維興主任表示,吃東西狼吞虎嚥,食物容易跑到呼吸道,卡住氣管,即使送醫也難清除,呼吸道阻塞缺氧如超過1分鐘就可能昏迷,10分鐘就會心肺停止。心肺只要停止4分鐘以上,即使急救回來也會導致腦部傷害。人體短時間內如吃大量食物,會導致副交感神經興奮,心跳、血壓下降,忽然休克昏迷。偏偏比賽現場未必有足夠的急救設備,是否可以及時挽回難以預料。另外還有一些潛在健康風險,可能造成胃部功能無法正常的運作、消化不良,甚至引起急性胃炎、劇烈嘔吐、胃黏膜撕裂、食道破裂、胃出血、賁門口撕裂、胃輕癱等。不少人以為電視上的大胃王看起來吃得很輕鬆。張維興表示,大胃王比賽用的餐飲多是大量含有高油脂的食物,如熱狗、牛排及漢堡等,膽囊必須分泌大量膽汁幫助消化,膽汁分泌不足,就容易引發膽囊炎。糖尿病患者如果貿然參加大胃王比賽,更會造成血糖瞬間飆高,胰島素無法代償,引起酮酸中毒,甚而昏迷。大胃王比賽是非常專業而且危險的一種進食競賽。在日本電視節目上所看到,那些家喻戶曉的大胃王,事實上都是專業選手,平時以餐飲比賽或表演活動維生,不但食量原本就驚人,事先也都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絕對不僅是天生就很會吃,民眾千萬不要異想天開,拿自己的身體去冒險。

關懷親友 高市籲人人當自殺守門人

關懷親友 高市籲人人當自殺守門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品質雖然提高,但物價越來越高,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許多人獨自在外租屋,若遇到工作壓力、感情問題,不免會情緒鬱悶,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紓壓管道,很容易有想不開的念頭出現。日前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日前接獲民眾來電表示:「女兒因工作因素獨自在外租屋,最近因工作壓力及導致,傳簡訊告知朋友不想活了,並已買好木炭、童軍繩…」,經報警處理由警消人員及時將個案送至醫院治療,目前情緒已穩定出院,且由高雄市衛生局社區心衛中心後續關懷服務,輔導及轉介心理諮商、生命核心轉化團體工作坊。根據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00年自殺高風險個案通報量高達4,674人次,年齡層以25~44歲最多,女性為男性2倍以上,自殺原因以「家人感情因素」最多;自殺死亡人數初步統計為436人,較99年減少72人,男性為女性2倍以上,死亡方式以「懸縊」最多,另外未通報即死亡比例占89%,顯示多數自殺個案未能及時被發現、通報,錯失關懷時機。高雄市衛生局提醒每位民眾,當周遭親友遇到挫折,主動關心、傾聽、陪伴,並協助轉介適當資源,讓鬱卒、困頓的人有機會獲得協助。

正子治療可測癌症轉移 可申請健保給付

正子治療可測癌症轉移 可申請健保給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正子斷層掃描攝影 (PET)常應用在偵測癌症的轉移,以便醫師對癌症做因應的判斷及治療,目前全民健保規定可以應用癌症有乳癌、淋巴癌、大腸癌、直腸癌、食道癌、頭頸部癌(不包含腦瘤)、原發性肺癌、黑色素癌、甲狀腺癌及子宮頸癌。但是不是每個有以上癌症的人就可以有健保給付來做正子攝影,每個癌症有不同的規定。阮綜合醫院核子醫學科醫師陳朝榮表示,正子攝影是利用氟─18標記葡萄糖(F-18 FDG)作為放射藥劑並結合掃描儀器生成影像,可用於評估體內器官組織的代謝情形,臨床上可以用於腫瘤造影、心肌存活評估及癲癇病灶定位。由於癌細胞通常會有較高的代謝,因此氟─18標記葡萄糖的攝取會較正常組織來的高,所以可以利用這個特性來用於癌症的評估。 正確的分期才能選擇對病人最適當的治療,而正子攝影是全身性的檢查,因此能夠偵測到遠處的轉移,這對治療時的決定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通常有遠處轉移時,可能會先採取全身性化療,這時如果可以提早看出癌症已有遠處轉移則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開刀。另外,有時候就會採用電療(放射治療)來治療病人,如果能夠將全身確認一遍癌症轉移的範圍,這時才有辦法將所有癌症的區域都接受到電療。之前已經提過,由於正子攝影是全身性的檢查,所以不僅可以評估局部腫瘤的治療反應,也可以看有無遠處的轉移。由於癌症在治療後很容易復發,因此要不停地追蹤,通常是依靠腫瘤指數的變化再加上一些基本的影像檢查來偵測復發。但有時候儘管腫瘤指數不斷升高但並不能由一些基本的影像檢查來發現時,這時候就可以考慮做正子攝影,當然因不同種的癌症有不同的偵測率。  此外,並不是只有以上所提到的癌症正子攝影才有用,其他像胰臟癌及膽管癌等等在某些的情況下其實正子攝影也是有很大幫忙,只是因為健保並沒有列入給付的範圍就必須自費了。總之,每個病例不盡相同,必須詢問您的主治醫師才知道適不適合做正子攝影以及可不可以有健保給付。

掃除工作別累壞 姿勢不良易傷身

掃除工作別累壞 姿勢不良易傷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你是否曾經有過大掃除後腰酸背痛的經驗?不良的打掃姿勢加上不正確的搬運方式,整理家務,卻換來全身酸痛的後果。其實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工作方式,就可以避免身體受傷。阮綜合醫院復健科吳健明醫師表示,居家掃除時要掌握上述原則,將工作分段進行,讓肌肉適時休息,就可輕鬆完成掃除工作!吳健明醫師提供幾個搬運物體正確的方式,如搬東西時最好將雙腳打開、半蹲身體、貼近東西、背部挺直、利用大腿施力,切勿扭轉身體以免拉傷腰部;搬起東西後,東西儘量貼近身體,並且手與身體的角度不能大於30度,若東西太重或太大要找人幫忙,不要勉強一個人搬。清理高處或拿高處的東西,要用適當的椅子墊腳,才不會造成腰椎過度前傾。其他掃除需要長時間站著時,可以前面擺個小板凳,讓兩腿輪流踏上,以防腰部壓力太大。整理床單或拿取地上的物品時,記得以蹲姿或半跪姿來保護腰部。掃地時應保持背部挺直,利用下肢移動的力量,才不會造成腰部過大負擔,以上小秘訣都可以在繁重的掃除工作中,讓身體不致於造成傷害,再忙再累,也必須注意小細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醫訊/藥物過敏病友座談會

醫訊/藥物過敏病友座談會

根據國軍花蓮總醫院衛教文章表示,藥物除了有治療疾病的療效,有時也會有引起藥物副作用或不良反應的風險,雖然不是每位用藥的病人都會產生藥物不良反應,但衛生署藥物不良反應中心統計98年度全國通報藥物不良反應件數達10,320件,藥物不良反應的症狀輕者皮膚紅疹、搔癢,嚴重者產生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teven-Johnson Syndrome SJS)、過敏性休克等,然而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有極高的致死率,因此,藥物不良反應的問題不容小覷,仍需密切關注、了解,以維護用藥者之安全。為了讓民眾了解用藥安全新知,林口長庚成立藥物過敏中心,並邀請鐘文宏主任主講『藥物過敏病患用藥安全與過敏藥物檢測』及皮膚科許仲瑤醫師主講『藥物過敏病患用藥安全與過敏藥物檢測』,現場並安排醫療諮詢座談,提供治療新資訊及醫療座談,也歡迎有藥物過敏病的病友及家屬參加。時  間:4/8(日)上午9:30~中午12:00地  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二簡報室

MMR原於小一接種 提前於入小學前接種

MMR原於小一接種 提前於入小學前接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基於社會型態的轉變與家長對於疫苗接種的審慎需求,為了提升接種品質與效能,讓幼童及早獲得保護力,依據衛生署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將原先於國小一年級全面接種之「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Tdap-IPV)」提前於滿5歲至入小學前於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完成。 接種作業自本(101)年4月起開始,先行針對即將於今年9月進入國小就讀之兒童實施,因疫苗分批到貨,提醒家長可於本(101)年5月起至兒童進入國小一年級就讀前(8月底),攜帶其兒童健康手冊之「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健保卡,就近前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MMR疫苗第二劑與Tdap-IPV疫苗(兩針可同時接種),而今年日本腦炎疫苗(JE)則 仍維持於國小一年級時全面接種。但自102年起,滿5歲以上之兒童則於入國小前完成MMR疫苗第二劑、Tdap-IPV疫苗及JE疫苗第四劑等三種疫苗之接種。衛生局提醒家長,除上述原小一應接種疫苗外,若兒童尚未完成學齡前應接種之各項疫苗,請依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安排之時程,儘速完成補接種及前述提前施打之疫苗接種,並於國小入學時將「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影本繳交學校查核。

印度靈性上師將來台 率領萬人靜心、祈福

印度靈性上師將來台 率領萬人靜心、祈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採訪報導)近年來經濟低迷、天災人禍不斷,加上2012世界末日的預言盛囂塵上,導致人心浮動,擔心世界末日的降臨。但是印度上師古儒吉大師堅定地強調,世界末日預言是錯誤的!他表示,其實2012並不是世界末日,反而是跨入喜悅的一年。台灣生活的藝術協會理事長廖碧蘭表示,雖然世界末日不會來臨,卻無法避免大自然頻繁而巨大的反撲力量,但或許這就是「大破大立」。天地自然的大破,讓人類靈性覺醒的大立!因此,2012年是開啟靈性的關鍵時刻,許多沈睡已久的心靈都將甦醒,許多追尋靈性道路者,都可能晉升更高的靈性層次。廖碧蘭理事長強調,要讓2012成為靈性成長的關鍵,就在於向內引導的方法和機緣,而台灣非常幸運,在這麼重要的一年當中,邀請到提倡宗教、種族、國籍和平的靈性上師古儒吉大師,在4月10日的時候蒞臨台灣,結合台灣的正向力量,讓上天賜福台灣這塊土地,並且改變更多有緣眾生的生命。想要瞭解更多訊息,可以到:http://www.artofliving.org.tw/index.php/2012-03-13-01-30-49/2012-03-21-00-47-10

醫改會:到藥局買藥,一定「藥」注意的5件事

醫改會:到藥局買藥,一定「藥」注意的5件事

輕微腹瀉或生理痛時,您可能會上藥粧店買藥應急。有些人上街經過藥局或領健保處方箋的慢性用藥時,也會順便買些整腸健胃或「強筋固骨」的保養藥;民眾常自以為識途老馬,架上藥品買了就走。但醫改會提醒,藥局買藥仍有風險與陷阱,務必要注意以下五「藥」事。一、藥品分三級,處方藥千萬別亂買,違者最高罰15萬藥品依風險高低,分成處方藥(如抗生素、類固醇、血壓藥等)、指示藥(如普拿疼、維骨力等)與成藥(如萬金油等)三種。處方藥一定要經醫師診斷開給,不能私自購買,否則發生風險,將無法獲得藥害救濟賠償。二、藥局與藥妝店,別傻傻分不清藥妝店並非專業藥局,不能調劑健保處方藥。買藥時請注意是否由藥師提供服務,以確保獲得應有的專業保障。三、沒藥師在場,依法不能賣藥給你,違者罰6~30萬藥事法規定:藥品應由藥師在場把關或提供諮詢才能賣。記得睜大眼,看清楚是誰在賣藥。四、開架藥別買完就走,專業諮詢不能少就算安全性較高的止痛或感冒藥,仍有不適合使用的對象或副作用,例如不適合小孩吃或肝功能不佳者要避免過量等,千萬要先問清楚。五、分裝或散裝藥品,仍應知道藥名與警語最好選擇有完整原廠包裝藥品,如果是配藥分裝形式,衛生署規定藥師也應參考說明書提醒民眾注意事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