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認識手部關節炎

醫訊/認識手部關節炎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台北醫院衛教文章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以滑膜發炎為特色的全身性的疾病,這種病變會侵蝕及破壞關節內的軟骨。其病原不清楚,但是最可能是由於某種不明的因素誘發滑膜組織的免疫系統失調所致。此症容易發生在四、五十歲女性身上,但也有在很年輕就發病的。這種關節炎常常是對稱發生,容易侵犯到手指、手腕、足部、足踝關節以及較大的關節像是膝關節、髖關節和肘關節。甚至頸椎也會受影響而造成神經或脊髓的障礙,相關手部關節炎,由台北榮總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黃德豐帶大家來認識。時間:4月21日(六)上午10時至12時地點:台北榮總中正樓3樓外科部會議室 (台北市石牌路二段201號 )洽詢:02-2873-7343

「股神」罹前列腺癌 將進行2次放療

「股神」罹前列腺癌 將進行2次放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視健康狀況非常重要的「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傳出罹患第一期前列腺癌。巴菲特現年已81歲,在上周三被診斷出前列腺癌,由於罹患的是第一期,5年內的存活率為99.9%,對生命的威脅性極低,巴菲特將於今年七月中旬做為期2個月的放射治療。巴菲特表示,此一療程會使他的旅遊活動受到影響,但不會改變他每日例行的事務。巴菲特在上周三收到檢驗報告,顯示他罹患了前列腺癌第一期,並接連做了CAT掃描、骨頭掃描及核磁共振造影(MRI)掃描,其他的報告顯示他身體的其他部位並無發現癌細胞,對於自己的健康情況他自豪地說「身體狀況當然會改變,不過我相信那一天的到來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巴菲特昨天在給投資人的信件中表示:「我的精神很好,像往常一樣擁有極佳的健康狀態,精力非常充沛。若是我的健康有任何異狀,我會立刻讓股東們知道。」由於巴菲特身兼波克夏哈薩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的執行長,公司已找人暫代他的位置以及協助投資管理。

關心媽媽的健康 免費健康篩檢活動

關心媽媽的健康 免費健康篩檢活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又即將到一年一度溫馨的母親節,為了一起守護每位媽咪的健康,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結合新北市防癌協會及乳癌防治基金會,分別將於5月5日在板橋院區及12日在三重院區舉辦「媽媽是個寶,防癌、保骨、護腎不能少!」免費健康篩檢,報到前50名還贈送康乃馨,以表達對母親們誠摯的祝福。其中的大腸癌及口腔癌篩檢並沒有性別限制,歡迎爸爸陪媽媽一起關心身體的健康。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2場活動都在是在週六上午舉行,時間從上午8時30分至中午12時止。免費檢查的項目有,乳癌篩檢、大腸癌篩檢、口腔癌篩檢及子宮頸癌篩檢再加上骨質密度及腎功能(尿糖、尿蛋白、尿潛血)檢測。市立聯合醫院說明,其中的大腸癌及口腔癌篩檢並沒有性別限制,男性也可以免費檢查,凡符合前述條件者,只要攜帶健保卡即可免費接受篩檢服務。媽媽的健康,就是全家人的幸福,歡迎爸爸陪偉大的媽媽一起為健康把關。

睡眠不足恐致糖尿病 影響長期健康

睡眠不足恐致糖尿病 影響長期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編譯)現代人生活緊張,時常熬夜或失眠,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中的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或日夜顛倒的問題可能對長期健康狀況有相當大的影響,若是每天晚上睡眠不到5個小時,影響生理時鐘,使身體的代謝率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就會大增。布萊根婦女醫院Orfeu M. Buxton博士表示,運動、飲食、與睡眠是健康的三大支柱。當任何一個支柱發生狀況時,會三方面一起崩潰。若一個晚上睡眠不足會使血糖上升,並讓全身的肌肉對胰島素變得不那麼敏感,而胰島素抗性會導致身體的種種問題,包代謝失調、變胖,或增加罹患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心臟疾病和癌症的風險。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研究以21位健康狀況佳的成人做實驗對象,在6周的前半段讓受試者維持規律的生活;後半段則每天只睡5個小時,且有時日夜顛倒,並觀察牠們的生理變化,發現睡眠不足會使飯後血糖急遽上升,接近糖尿病的病人的血糖數值,甚至因為如此,讓人一年增加4.5~5.5公斤,國家衛生總署(NIH)建議,成人每天需睡眠7~9小時,固定的睡覺和起床時間,才能維持健康。

零廚餘省很大 剩餘食材變身美味料理

零廚餘省很大 剩餘食材變身美味料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油價、電費雙雙喊漲,不少民眾擔心民生物資水漲船高,衛生紙成箱成箱的搬回家囤貨。臺中慈濟醫院推出省錢大作戰的方法,由營養師示範如何利用蔬果剩餘食材做出美味惜福菜,達到「零廚餘」,並將分享心得的齋戒卡掛在許願樹上,呼籲學校、餐廳、企業、家庭一起響應,將多餘食物化為愛心,留給需要的人,也不會造成廚餘問題。各種民生物資也「漲」聲響起,很多家庭面臨荷包縮水都大喊吃不消,臺中慈濟醫院十八日推出「零廚餘」活動,營養師示範營養價值頗高的惜福菜,臺中慈濟醫院陳子勇院長呼籲,以蔬果剩餘食材製作而成的惜福菜,不必擔心瘦肉精,又能發揮省錢大作戰的功效,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現場示範的惜福菜包括:可樂餅、醃菜心與果凍。顏慧菁營養師指出,豆子打成豆漿後剩下的豆渣,仍保有相同的營養成份,還多了豐富的纖維,利用這些豆渣製成的可樂餅,調味後十分美味。而大多數家庭主婦烹煮花菜,都把花菜心丟掉,其實經過醃製做成小菜,同樣清爽可口。另外,鳳梨、葡萄、柳丁這類水果,有些賣相較差,就算是很新鮮,在市場往往也被以低價出售,這時,不妨加工成果凍,天然的口感一級棒。陳子勇院長表示,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1年全球人口正式突破70億,放眼全球,卻有近10億人處於飢餓邊緣,反觀台灣,很多人會把吃不完的剩飯、剩菜通通倒入廚餘桶,統計顯示,平均每五口食物,就有兩口被丟進廚餘桶,甚至有人把過期未開封的食物直接丟掉,造成每年高達180萬公噸廚餘量,若能好好運用這些食物,足夠讓23萬中低收入學童從幼稚園到大學都吃飽,讓550萬名海地饑民吃上一整年,國人更應響應「零廚餘」,而簡單、營養均足的素食,不必擔心物價上漲與瘦肉精問題,既省錢又讓自己身體更健康、體態輕盈、精神好,省下的錢還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真「藥」命!7成健保藥局亂賣處方藥

真「藥」命!7成健保藥局亂賣處方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到藥局買藥居然可以像在便利商店買飲料般,隨手一拿直接結帳走人,甚至可以輕鬆買到含類固醇與抗生素等需要醫師處方的眼藥水,更有藥局將「整盒」處方藥(強效消炎藥及抗過敏藥)開架供民眾直接購買,這是一份根據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派出「神秘客」實地調查所發現的事實,誇張、離譜又違法的行徑,顯示出台灣藥師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醫改會3月份在聯合勸募贊助下,針對5直轄市分層隨機抽樣70家經衛生署遴選為「正確用藥諮詢健保藥局」進行抽樣電訪,發現國內七成藥局,居然違法賣醫師處方藥,醫改會派出的「神秘客」更是進一步走訪查台北、新北市藥局,居然可輕易買到可能產生各種嚴重副作用的醫師處方藥,包含抗生素、類固醇、強效消炎藥等處方藥。此外,據醫改會調查發現,四成藥師專業知識不足,完全棄專業職責不顧,除了將藥品當成賺錢的商品販賣外,「神秘客」實測時更發現只有兩成藥局的藥師依法穿白袍並配帶執照,且35%的藥局並沒有遵照「優良藥品調劑規範」明顯掛上「藥師執業中或暫停執業(不在場)」的牌子,讓消費者無從辨識,走訪台北、新北市20家健保藥局中,備有用藥紀錄手冊(藥歷卡)或擺放衛教摺頁的居然各僅有1家。多數藥局門面貼滿商品廣告、諮詢區狹小、隱私保護也不足,要成為社區衛教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外還有73%藥局在電訪時表示,沒帶健保卡還是照樣可以憑慢箋領藥(且未提醒後續應補卡退費)。醫改會提醒民眾這些看似給民眾方便,但其實這明顯違反健保規定,1/4藥局在電訪時答應讓民眾違法1次領走兩月份藥量,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增加民眾重複吃錯、保存變質等風險,醫改會也再次提醒民眾,千萬不要在藥局買處方藥,否則發生藥害將無法獲得藥害救濟,吃虧的還是民眾自己。

三分之一食物變廚餘 食八分飽勿浪費

三分之一食物變廚餘 食八分飽勿浪費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國人生活及飲食習慣改變,肥胖人口大幅增加,構成國民健康的新挑戰。響應低碳生活及心靈環保,慈濟基金會與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結合社區志工一起走入社區,分享「素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與健康促進新生活。首站來到花蓮市,超過四十位的銀髮老人熱情響應,不僅大方分享生活中如何力行環保,更以行動體驗蔬食減碳生活。「以健康觀點來說,吃八分飽,是最符合身體的需求。」花蓮慈院許文林副院長率先結合健康促進概念,許文林副院長表示,將每天八分飽省下的餐費,以及力行環保省下的水費、電費等零錢,都存入撲滿中,積少成多凝聚社區點滴的力量,以實際行動幫助別人,發揮善的力量。「東西夠了就好,不要餓到,有人比我們可憐,沒得吃。」尤阿嬤熱情分享智慧妙語,希望大家吃八分飽,兩分還可以拿來幫助人多好!當然健康促進不能只是說說而已,除了「廚餘桶的祕密」的影片觀賞外,更要用行動來表現,在社區志工的陪同下用最低耗能的方式,邀請長者們一起共進午餐,進行健康蔬食體驗,美味的素食料理讓吃過的民眾都豎起大拇指稱讚。今年七十八歲的謝伯伯也大方分享,以前他常到「吃到飽餐廳」,因為吃到過飽,導致胃不舒服,回到家後免不了需要吃上幾顆胃藥,舒緩緊繃的腸胃。看完短片後發現,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掉,令他感到很驚訝。慈濟基金會希望進一步幫助社區民眾從改變日常飲食習慣開始,建立對環境惜福,以及飲食有節的身心靈全人健康新生活。

經期腸胃不適元兇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

經期腸胃不適元兇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台灣約有2至5%的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其中有35%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容易腹瀉、便秘,卻未尋求婦產科醫師幫助,使病情更加嚴重;若長期忽視這個問題,身體廢物會持續在體內累積造成腸道梗阻、腸蠕動越來越差,進而導致腸穿孔、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並造成不孕症。28歲的陳小姐每次經期來時,都伴隨嚴重腹瀉、痛到死去活來,原以為是因為自己工作緊張、飲食不正常,所以自行買止痛藥或止瀉藥吃,結果卻發現愈吃愈沒效,劑量也愈吃愈重,最後因腹痛難耐到醫院急診求診,透過腹腔鏡檢查後發現,陳小姐雙側卵巢竟長了巧克力囊腫,最後由婦產科醫師以腹腔鏡處理,手術時間不到一個小時,就讓陳小姐的經痛與腹瀉的問題得到改善。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郭安妮醫師表示,有不少患者因經痛至醫院檢查,才知道長期以來經期腹瀉、便秘的「元凶」是子宮內膜異位組織,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經痛,一旦子宮內膜異位組織沾黏在腸子上不同部位,就會產生腹瀉、便秘、腸絞痛、噁心等腸胃不適症狀。患者若長期忽視這個問題,身體廢物會持續在體內累積造成腸道梗阻、腸蠕動越來越差,進而導致腸穿孔、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郭安妮醫師指出,目前醫療科技進步,子宮內膜異位可輕易透過婦產科醫師內診或超音波診斷,或藉由腹腔鏡檢查發現。若沾黏狀況較輕微,可透過腹腔鏡直接處理;若沾黏較嚴重可考慮傳統開腹手術治療,不宜動手術的患者則可用荷爾蒙藥物治療6個月,使子宮內膜異位組織萎縮,以期達到解除疼痛的目的,亦可增加手術後懷孕率。郭安妮醫師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屬於漸進發展型疾病,症狀會越來越明顯及惡化,還有可能造成不孕。因此建議患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若有生育計劃的婦女可趁懷孕解決這個困擾,因為懷孕期間荷爾蒙週期性的刺激中止,異位的子宮內膜會因此萎縮,加上月子做得好,產後經痛自然就不會再出現了,這就是老一輩的人常說「結婚後就好了」的真正含意。

藥局用藥好危險 民眾緊記四不一沒有

藥局用藥好危險 民眾緊記四不一沒有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灣自1996年推醫藥分業,迄今已有5,053家健保藥局。原本各界期待藥局能發揮在地方便的優勢,節省民眾到醫院領慢箋所花費的時間與掛號費,另方面也成為協助民眾遇到小病症能自我醫藥照護,以減少健保就醫負擔。但根據醫改會3月份,針對5直轄市分層隨機抽樣70家經衛生署遴選為「正確用藥諮詢健保藥局」進行抽樣電訪卻發現許多藥局嚴重、離譜的違規行為,讓消費者健康暴露在高危險之下。醫改會派出「神秘客」實地訪查、電訪藥局,七成以上藥局在電訪時回應,只要一通電話,民眾即可以買到可能產生各種嚴重副作用的醫師處方藥,甚至可能產生低血壓副作用之心血管處方藥給民眾,包含抗生素、類固醇、強效消炎藥等處方藥,走訪藥局甚至發現,有藥局竟將「整盒」處方藥開架供消費者購買,挑選8家藥局購買眼睛發炎止膿敏眼藥水(內含抗生素的處方藥),全都可直接買到(違規率100%),其中兩家還加碼推薦改買「類固醇+抗生素」的處方藥,將藥品商品化,嚴重違反處方藥需經醫師開立處方箋才能購買的法令。另外醫改會還發現重複領藥、未穿白袍並配帶執照、指示藥販賣超商化、專業諮詢沒到位、未推健康促進等眾多問題,都顯示出台灣藥師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醫改會同時也提醒消費者,緊記「四不一沒有」,不換藥、不推銷、不額外收費、不讓沒有配戴藥師執業執照、沒穿白袍的人員,進入調劑區或配藥,沒有醫師處方箋,不提供或販賣處方藥。醫改會也呼籲衛生署、衛生局除嚴格查緝違法外,進而結合社區監督力量改革藥局普查或評鑑制度;政府並應提供更多資源以提升健保藥局專業諮詢品質,也提醒民眾,民眾千萬別在藥局買處方藥,因藥局賣處方藥多不敢開收據,一旦發生問題,不但無法獲得藥害救濟,恐難據證檢舉或求償。

減輕照顧者負擔 照顧管理中心可協助

減輕照顧者負擔 照顧管理中心可協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照顧中風的婆婆十幾年了,好想休息一下」、「公公中風之後長期臥床,不知該怎麼照顧他」,照顧失能老人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路,為能減輕照顧者的辛勞,當民眾在照顧家中失能老人遇到問題時,可以向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尋求協助。根據台東縣衛生局資料,長期照顧十年計畫,服務對象為失能老人,65歲以上或50歲以上身心障礙者,服務內容包含:居家服務、日間照顧服務、家庭托顧服務、老人營養送餐服務、長期照顧機構服務、交通接送服務、輔具租借、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失智症老人日間照顧服務、居家護理服務、居家復健服務、喘息服務。為使政府資源能永續經營,除低收入戶民眾,中低收入戶及一般戶民眾,使用長期照顧服務需負擔一部份的費用。由家人照顧失能老人30天以上,主要照顧者可以申請喘息服務,藉由短暫的休息降低照顧負擔。之前曾發生家屬因照顧壓力過大而殺死失能家人的憾事,如果能尋求長期照顧服務的介入,就可以避免人倫悲劇發生。家中的老人有留置管路或長期臥床,可申請居家護理服務,由護理人員到家中指導鼻胃管、導尿管照護、翻身、移位或慢性病照護等照顧技巧,使照顧問題即時得到協助,不但減輕家屬照顧壓力也提高老人照護的品質。民眾可至各鄉鎮市公所、衛生所或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申請長期照顧服務,由照顧管理專員到府評估,提供所需要的長期照顧服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