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腎上腺腫瘤作祟 引發高血壓、低血鉀

腎上腺腫瘤作祟 引發高血壓、低血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生活作息及飲食正常的女性,近來開始飽受高血壓困擾,收縮壓與舒張壓經常飆高到190及100毫米汞柱,即使服用數種降血壓藥,仍然控制不佳,經常四肢無力,讓她非常擔憂隨時有腦中風之虞。經檢查發現合併有低血鉀症狀,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是腎上腺腫瘤,才會導致長期高血壓。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泌尿科李勝惠醫師提醒,民眾若持續出現血壓控制不佳,或合併有低血鉀症狀時,建議進一步檢查是否有腎上腺腫瘤的問題。該患者於日前至醫院就醫,檢查發現她有低血鉀的問題,懷疑與腎上腺腫瘤有關,因此進一步安排斷層掃描,確認導致她高血壓的元兇就是一顆2公分大的左側腎上腺腫瘤,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造成繼發性高血壓。後由該院泌尿科李勝惠醫師施行腹腔鏡手術切除左側腎上腺腫瘤後,血壓獲得控制,也不再四肢無力。手術切除後,血壓也趨於穩定,鉀離子也恢復正常, 術後血壓恢復到收縮壓與舒張壓137及74毫米汞柱,復原狀況良好。李勝惠醫師指出,腎上腺腫瘤會引發患者高血壓、低血鉀的症狀,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腎衰竭、心臟病、腦中風等嚴重後果。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提高治癒率或阻止病情進展,所以針對血壓控制不良、需要使用到多種降壓藥的患者、年輕就有高血壓合併低血鉀的患者都建議需要進一步檢查。   

乳癌化療全身水腫 鞋子、褲子穿不下

乳癌化療全身水腫 鞋子、褲子穿不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9歲的林女士,因2003年罹患子宮頸癌進行子宮、輸卵管全切除及淋巴結廓清手術,手術後使用放射線輔助治療,半年後,林女士右下肢開始出現淋巴水腫,且因林女士工作素需長時間站立,後右下肢開始明顯感到疼痛,還曾經感染出現蜂窩性組織炎三次,甚至連鞋子長褲都都穿不下,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這段期間林女士陸續至其他醫院求治以及復健治療,但仍未見起色,直到至長庚醫院,進行淋巴結的移植手術才改善。林女士因長期飽受右下肢水腫困擾,由其他醫師介紹,林女士至長庚醫院顯微重建外科門診求治,術前從淋巴結攝影顯示右下肢淋巴循環部分阻塞,於是將右下頷淋巴結移植至右足背上,改善阻塞現象,追蹤1年4個月後,右下肢膝上15公分圓周改善61%,膝下15公分圓周改善85%,足踝上10公分圓周改善53%。患者在術後4個月即有不錯效果,時間愈長,效果愈好。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系顯微重建外科醫師黃嫆茹表示,其實乳癌及子宮頸癌的患者因接受淋巴結闊清手術及放射治療後,因淋巴結遭破壞而容易導致上肢或下肢水腫,就像淹水一樣,而移植來的淋巴結就像抽水馬達,可以抽取淹水地區的淋巴液,將淋巴液抽到血液系統,改善下肢水腫。林女士接受這項創新手術後開心的表示,在手術後確實改善長久以來右下肢淋巴水腫的問題,並讚嘆顯微重建外科團隊神乎其技的手術技巧。長庚醫院顯微重建外科長久以來就以顯微重建手術享譽國際,精湛的手術技術不僅幫助該名病人改善淋巴水腫、恢復生活品質,此手術也是淋巴水腫患者的福音。(資料來源:台北林口長庚醫院)

冷飲、冰品不衛生?澎湖縣為全民把關

冷飲、冰品不衛生?澎湖縣為全民把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到澎湖喝杯涼涼的飲料跟吃碗剉冰,是一定要的!澎湖縣衛生局強調,為帶動觀光潮,冰冷飲衛生是馬虎不得,添加物一定要符合食品衛生規範才可以添加。去年因添加物起雲寄惹禍,造成全國食品危機,在冷飲業界,引起消費者嚴重恐慌,因此澎湖縣衛生局昨日(4/18)特別針對冰冷飲業者、物流業、特產業者等進行衛生教育講習。除了為縣民品安全把關外,也為了維護消費大眾的權益,講習會議特聘國立澎湖科技大學陳明倫教授主講冰冷飲衛生管理、食品衛生與營養標示,及衛生局食管科長馬金足主講食品衛生安全管理、食品塑膠材質特性與如何正確使用之說明。 馬金足科長表示,近年來食品常被發現有不得添加物的檢出,因此為中央食品衛生管理法的修訂,必須由地方政府來宣導及輔導業者遵行,以維護消費大眾安全權益,例如食品用容器具衛生標準與標示管理,於101年7月21日起重複性使用等3 類產品;塑膠類水壺(杯)、塑膠類奶瓶、塑膠類餐盒(含保鮮盒)必須依法實施。一次使用之塑膠類食品器具、食品容器、食品包裝訂於102年7月21日實施。最後陳明倫教授更強調食品在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儲存等的衛生管理上,每個環節都非常重要,一定要為全民把關。

防腸病毒小撇步 衛生局傳簡訊告訴你

防腸病毒小撇步 衛生局傳簡訊告訴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因應腸病毒疫情持續延燒,衛生局貼心製作腸病毒防治小叮嚀,於4月21日(六)上午將針對感染高危險族群,以簡訊方式傳送至家中有5歲以下幼童家長,請民眾勿以為是詐騙集團手法,衛生局呼籲市民提高腸病毒疫情與防治警覺度,如收到簡訊家長也請幫忙將防治方式,轉知周遭親朋好友,讓本市幼童遠離腸病毒威脅。(圖片翻攝自疾管局影音專區。)衛生局提醒民眾,大人回家後須先更衣、用肥皂洗手後,才抱小孩,小朋友從幼托機構回家後也要用肥皂把手洗乾淨,玩具亦需經常以陽光曝曬或漂白水配置方式(100CC清水+家用漂白水1CC)進行清潔、消毒,以減低腸病毒感染機率。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再次呼籲:幼童一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注意與家中其他幼童隔離照護,避免交互感染,感染後如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抽搐、步態不穩、嗜睡、持續嘔吐等任一種重症前兆,請速至大醫院急診就醫!

大腸直腸癌福音 微創手術治療效果佳

大腸直腸癌福音 微創手術治療效果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先進國家中,癌症一直都是人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以台灣地區來說,從1982年至今,癌症每年都蟬聯十大死因之首,其發生和死亡人數每年皆有增加的趨勢。根據行政院衛生署之資料顯示,隨著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生活型態改變及飲食習慣西化,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已逐漸攀升,目前已躍升為發生人數第一位的惡性腫瘤,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衛生署台南醫院外科許凱熙主任表示,目前國家對於大腸直腸癌之篩檢政策主要目標在於早期偵測癌症前期之病灶,如大腸直腸癌之息肉,另外早期診斷癌症積極治療。以大腸直腸癌而言,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腸直腸癌是可以預防且治療成效相當好的癌症。許凱熙主任指出,大腸直腸癌早期偵測得到正確診斷固然是其診療中影響病人預後的決定因子,然而在診斷後的介入性治療之重要性更是不言可喻,微創手術是手術設備技能與科技進步下的外科新領域,也是現今手術的趨勢與潮流。微創手術應用在大腸直腸癌也已經被證實除了可達到與傳統手術同樣安全有效的治療成果,在許多層面更可提供病患更多益處,微創手術也因此逐漸成為目前大腸直腸癌手術治療之主流。

醫訊/癌症病友營養講座

醫訊/癌症病友營養講座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苗栗醫院衛教文章中表示,癌病是指一群突變的,不受約束的細胞,無限制的增生,形成腫瘤,進而壓迫、侵犯或破壞鄰近的正常組織。一般人體需要適當的營養,供應基本代謝所需,以維持生命,而癌症的病人,由於癌細胞快速的繁殖,代謝率升高,使營養的需要量增加;又由於抗癌的各種治療方法,引起攝食困難及消化道機能障礙,使營養的吸收量減少;針對以上兩點,患者在飲食上需做量和質的適當調整,達到良好的營養狀況。癌症病友長期在治療期或追蹤期,深受飲食問題的困擾,為協助病友得到正確的飲食觀念及應用,馬偕癌症資源中心針對治療後口腔潰瘍、吞嚥困難、食慾不振者;疾病或退化致牙齒脫落、牙齦萎縮、口進食困難者及需流質飲食或對調配流質飲食有興趣者,將於4月21日上午舉辦「癌症病友營養講座活動」,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報名參加。活動時間:4/21(六) 9:00-12:00活動地點:台北院區福音樓九樓第二講堂(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92號) 報名電話:(02)2543-3535轉3475、3480

高燒不斷誤以感冒 竟是腎臟發炎

高燒不斷誤以感冒 竟是腎臟發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歲四個月大的小妹妹,日前因高燒不退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就診。小兒科主治醫師楊雅淇追溯該次病史說明:該名病患出現輕微咳嗽、流鼻水約一週,剛開始曾發燒三天,之後已退燒。但幾天後再度出現發燒,且為攝氏40度的高燒,咳嗽流鼻水依舊不明顯。經住院詳細檢查才發現,尿中白血球數增加,為大腸桿菌的泌尿道感染。腎臟超音波檢查已可見因發炎而異常腫大的雙側腎臟(急性腎盂腎炎)。使用適當抗生素治療之下仍持續發燒,經電腦斷層掃描證實為急性細菌性腎炎;楊雅淇醫師解釋,此為一種較急性腎盂腎炎更嚴重的腎實質發炎,形同腎臟膿瘍的前期變化。所幸經抗生素完整治療三週後痊癒,後續追蹤亦無復發。兒童泌尿道感染的發生率於一歲以前以男嬰為多,因男性泌尿系統發生先天畸形的機會較高。於一歲以後女生為多,因女性尿道較短,容易有上行性感染。泌尿道感染的細菌以大腸桿菌最為常見。大小孩典型的泌尿道感染症狀如腰痛、頻尿、解尿疼痛等,在嬰幼兒常不易觀察,常為非特異性的症狀,如腹痛、哭鬧或發燒來表現。尤其兩歲以下常造成急性腎臟發炎,而非只有膀胱發炎。急性腎盂腎炎應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十至十四天,如嚴重到合併急性細菌性腎炎,若無適當治療,將有可能進展形成腎臟膿瘍甚至敗血症而危即生命。急性細菌性腎炎治療應先採適當注射型抗生素,待發燒緩解二至三天後,改成口服劑型抗生素,療程總共為期三週。楊雅淇醫師強調,小兒發燒若無明顯其他症狀,如咳嗽、流鼻水、嘔吐或拉肚子,在使用抗生素前,應先檢查尿液以排除小兒泌尿道感染的可能;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予以足夠療程,輔以影像學檢查,有助於小兒急性細菌性腎炎的治癒與避免復發。

防燒炭自殺 新北木炭採非開放式陳列

防燒炭自殺 新北木炭採非開放式陳列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台南市衛生局一份統計資料表示100年度臺南市自殺死亡共316人,其中以燒炭方式自殺佔90人(28.5%),為自殺方式第二順位,可見選擇以燒炭自殺者,不在少數,因此新北市政府衛生局18日下午邀集市府8個局處、精神科專家醫師及8家超商與大賣場等業者,召開自殺防治共識會議,決議以「非開放式陳列」販售木炭,預計5月上路。(照片取自新北市衛生局)許多自殺者以為燒炭自殺是完美死去、不痛苦、美麗的死去等,台南市衛生局破除燒炭自殺迷思,並非如同謠傳以燒炭自殺是完美的、不痛苦的自殺方式,除了結束自己寶貴生命,留下傷心、痛苦的家人外,燒炭自殺獲救者,亦可能受苦於諸多後遺症,甚至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悔恨,到頭來受折磨的還是自己與最摯愛的家人。會議中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方俊凱醫師甚至以他的病人為例說,他上午就有一位多年前燒木炭自殺的門診病人。方醫師說,這位病人知道他要來衛生局開這個會,特地要方醫師強調他當初很後悔自殺,希望大家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方俊凱醫師強調,香港實施木炭上鎖後,自殺率的確下降很多。至於「非開放式陳列」由業者視本身的賣場情況自行規劃設置。衛生局並將配合業者的在職教育時段,派人前往向店員進行教育訓練,學習如何適時介入關懷,甚至通報等,或許就能及時挽救一個家庭。衛生局說明,採「非開放式陳列」販售木炭雖然會造成想烤肉的民眾些許的不便利,但生命無價,「非開放式陳列」如果能因此而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挽回幾個家庭,甚至是無辜的小生命,那都是值得的。且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方俊凱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顧問胡維恆醫師均表示,自殺是一種衝動的行為,只要讓一時想不開的民眾不方便取得木炭,通常會放棄自殺的念頭。另外也將輔導店員若是發現民眾有異狀,也可以適時加以關懷聊一聊,或是順手遞上印有各項協助資源聯繫電話的單張、貼紙,進而達到「自殺防治守門員」的目的。

捐血表揚大會 文大「熱血」捐第一

捐血表揚大會 文大「熱血」捐第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捐血一袋,救人一命;台北捐血中心為了感謝長久以來支持捐血活動的朋友,於今日舉辦100年度捐血績優表揚大會,來表揚熱心奉獻的捐血人,也鼓勵熱心民眾踴躍捐血。除了個人捐血有輝煌的成績外,學校或機關社團透過團體動員的力量,捐血成效更為顯著,在100年捐血績優表揚大會表揚36個學校團體,文化大學在去年推動捐血表現優異,榮獲教育部獎狀,其中文化大學自民國63年開始辦理捐血活動,每年辦理4次捐血活動,捐血量嬋連多年大專院校第一名。文大同學的「熱血」情,當冬季一波波寒流報到,陽明山氣溫下探10度,比平地的溫度更低;座落在陽明山的文大同學,似乎不畏寒冬,在捐血車前大排長龍,天氣冷,但是文化人熱血澎湃,而這股捐血救人的熱情與執著延續近四十年。另有熱心的團體捐款購置血袋及設備,如來自全球各地的台僑「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為感謝台灣這塊成長的土地,以捐贈血袋的方式來表達感恩,共捐出48,425個空血袋;另外,國際獅子會台灣總會台北市第一支會及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也以捐贈血袋方式讓捐血機構挪出更多的經費為血液品質把關,為病患輸血盡一份心力,以上單位榮獲本次大會特殊貢獻獎。 儘管有許多熱心團體及個人默默奉獻,但血液有保存期限的限制,台北捐血中心呼籲民眾能養成定期捐血的習慣,才能隨時維持7至14天血液安全庫存量,讓血液的供需達到平衡。

說唱表演防腸病毒 讓學童更注重衛生

說唱表演防腸病毒 讓學童更注重衛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依據中央疾病管制局腸病毒疫情監測資料顯示,全國腸病毒疫情處於流行期,本市第15週腸病毒急診就診率3.16千分比高於去年同期。為有效提升幼童腸病毒認知,防範校園腸病毒的疫情,高雄市衛生局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共同辦理「擊退腸病毒故事擂台秀 我的健康宣言卡DIY」活動,預計辦理81場次,藉著洗手歌、說故事的方式,讓學童更加認識腸病毒、防範腸病毒。昨日(4月18日)上午首場粉墨登場,可愛的水精靈娃娃人偶帶領大家一起「洗洗動動」,藉由洗手歌帶動唱揭開序幕,接著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教導學童認識腸病毒、宣導洗手五時機-「用餐前」、「如廁後」、「擤鼻涕後」、「看病後」、「與小朋友玩前」,正確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利用說演俱佳的表演能力,讓在場的小朋友們每個都認真聆聽。隨著小朋友們踴躍的舉手回答問題,進而深化學童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及勤洗手,並將腸病毒防治認知帶入家庭。高雄市衛生局也特別提醒民眾,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若家中或嬰幼童成員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須小心處理病人的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且處理完畢應立即洗手,並注意觀察病人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例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轉送大型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