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防癌飲食聰明吃、健康選

醫訊/防癌飲食聰明吃、健康選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苗栗醫院衛教文章提供幾點預防癌症的飲食方針,像是均衡飲食、避免肥胖、少吃醃漬、煙燻、加工食品等,少抽菸、喝酒,多吃蔬菜水果,且營養師強調最好多吃十字科的蔬菜,如包心菜、花棷菜、綠花菜和甘藍:可降低罹患胃癌及呼吸道癌,不吃太油、太甜、太鹹等食物,儘量採用清淡的烹調方法,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此外規律的運動也是不可少。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一定要注意的地方,由中國附醫婦產部醫師葉聯舜、營養師蘇鈺雯帶你更深入了解。時間:4月21日(六)上午9時30分至11時20分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醫療大樓11樓會議室(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洽詢:04-2205-2121轉2269

預防腸病毒 唱唱跳跳「洗手趣」

預防腸病毒 唱唱跳跳「洗手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日基隆市衛生局與麥當勞叔叔合作,分別於七堵國小與中興國小共同辦理二場洗手教育校園巡迴活動。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因腸病毒71型自去年秋冬開始活躍至今尚未停緩,目前全國輕症及重症個案仍持續出現,提醒民眾天氣逐漸變暖,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教托育機構及嬰幼兒家長應注意防範,適當區隔病人與孩童,降低腸病毒感染傳播機會。為提醒家長對腸病毒防治的重視,保護幼兒童健康,今日活動麥當勞叔叔帶領現場小朋友一起示範正確洗手五步驟,透過「洗手5時機行動劇」,具體傳遞出「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必須洗手的5個重要時機點。並配合精采的洗手歌律動,和全場的小朋友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充分學習到正確洗手的步驟,加強學童對洗手預防腸病毒之認知。今年截至今日,基隆市各醫療院所腸病毒通報計457例,其中疱疹性咽峽炎通報個案185例、手足口病通報271 

腸病毒持續發燒 急診比率高於去年

腸病毒持續發燒 急診比率高於去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腸病毒疫情持續延燒中,根據衛生署疾管局統計:上週腸病毒急診就診比率,每千人就診裡有2.43%,相較去年同期只有0.26%還要高,呼籲民眾千萬別忽視腸病毒的威脅性,一定要養成勤洗手及個人良好衛習慣。以臺中4位確診腸病毒病例來說,其中有2位幼童就是經由同學與兄長的接觸及飛沫傳染而不慎染病,此時民眾如果能在「吃東西前、和小寶寶玩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及看病前後」等5時機洗手,在接觸親友的同時,就能降低病毒傳到他的身上。截至目前因腸病毒停課班級有幼兒園15班、國小6班共計21班,累積至今已停課班級數達147班,為了確保中市腸病毒責任醫院醫療品質,4月1日至4月12日也完成12家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訪查工作,包括醫院人力配置及醫院隔離措施等設備、重症個案衛教及照護觀念是否正確完善、後續轉送流程順暢與否等項目。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避免腸病毒找上門的不二法門就是使用肥皂勤洗,落實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才能趕走小細菌、低傳染機率;幼童一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注意與家中其他幼童隔離照護,避免交互感染,感染後如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抽搐、步態不穩、嗜睡、持續嘔吐等任一種重症前兆,請至大醫院急診就醫!

醫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衛教講座

醫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衛教講座

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衛教文章表示,俗稱的「過動兒」醫學上正式的診斷名稱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簡稱為ADHD)。它是兒童精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兒童人口當中約有5-10 %的人患有此病,男童較女童為多。ADHD是種以行為與學習上的困擾作為表現的疾病,患童並無任何身體不適,也不自知,故須靠父母師長發覺,協助其就醫。注意力不集中會嚴重影響學童的學習致成績欠佳,此現象會隨著年級越高,課業越難而愈明顯,尤其是「注意力不集中型」的ADHD。由於ADHD兒童智力大部分是正常的,故父母對其課業加以督導,成績即可迅速暫時爬升,但父母一鬆懈,成績也就立即下滑,有如乘坐雲霄飛車,上下變化頗大。好動與衝動的症狀所帶來的困擾就是行為干擾與人際間的衝突。ADHD兒童,會干擾教室秩序,容易出現危險動作或意外,造成自己或別人受傷,父母老師照顧上有很大的壓力,由於不時出現干擾同學或肢體動作,常成為班上不受歡迎的人物。台灣有超過20萬名學齡兒童,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他們需要提早接受適當治療,才能減少日後行為偏差的風險,由成大醫院精神部及成大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聯合舉辦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衛教講座,邀請民眾熱烈參加。時間: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  上午10:00~12:00地點:成功大學醫學院第一講堂(成大成杏校區,入口位於台南市小東路上)本活動不需報名,歡迎自由入座因空間有限,敬請提早入座洽詢電話:06-2353535分機4619

台灣狗醫師助早療 兒童樂開懷

台灣狗醫師助早療 兒童樂開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4歲的廷廷是一位腦性麻痺、全面性發展遲緩的幼童,從一歲即於「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定期接受治療,醫療團隊為他訂定全面性的治療計劃,從不會翻身,到現在已經能夠進行基本的移位,細動作與語言經訓練後也明顯的進步許多。廷廷從小就害羞、不易與陌生人親近,在與狗醫師互動接觸,如利用梳毛、撫摸狗兒、牽狗醫師走動等,使得他漸漸的展露笑容。日前,童綜合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舉辦「早療聯合評估家長座談會」,特別邀請台灣狗醫師與小朋友互動。今天來到現場協助發展遲緩兒童復健治療的三位台灣狗醫師,分別為「Dr. 貝多芬」、「Dr. 強尼」與「Dr. 妞妞」。有些小朋友還在探索,有些小朋友則圍在狗醫師身邊撫摸,彼此增進互信,似乎找到了樂趣。台灣狗醫師,是「動物輔助活動與治療」的一種。「動物輔助活動與治療」在歐美等先進國家推動已達30多年。童綜合醫院自民國95年成立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近年更致力連結更多不同的早期療育資源,讓家長能夠接觸到多元化的資訊與知識,並可輔助幼童的治療。評估中心復健科醫師林文鮮表示,前年引進台灣狗醫生輔助治療病患觀念,藉由狗醫生的「復健治療」服務,配合復健師的療程設計,協助進行發展遲緩兒童復健。今天的活動設計以本院聯評中心治療師、社工師與狗醫生飼主的協助下,小朋友與家長圍坐成一圈,狗醫生逐一與小朋友互動,建立關係。並讓狗醫師穿梭在小朋友之間,有些較害羞的小朋友從害怕、生澀到開心的表情,逐漸的敞開心房開始主動和狗醫師互動。廷廷的媽媽表示,藉由此次活動,不但看到廷廷難得顯露的笑容,也可以從和其他家長互動中了解到其他早緩兒家庭的狀況,藉由此座談會大家可以互相熟悉,並彼此鼓勵與分享心得,更特別的是還有狗醫師的輔助治療,對我們幫助很大。

醫訊/心肺復甦術訓練

醫訊/心肺復甦術訓練

CPR的正確步驟為,「叫(檢查意識)」、「叫(求救)」、「C(胸部按壓與人工呼吸)」、「A(暢通呼吸道)」、「B(檢查呼吸)」、及「D(去顫)」,手肘絕對不能彎曲,手臂必須撐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壓;每分鐘一百下的按壓頻率,胸部按壓時深度5公分,按壓30次後,吹氣兩次。 另外澎湖縣衛生局也表示,新版心肺復甦術的口訣是,「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的口訣,心肺復甦術(CPR)技巧是使用於心臟或呼吸停止的病人,直到更高級的生命救命術到達。心肺復甦術(CPR)包括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它會使一些帶氧血流到腦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爭取那重要之幾分鐘使病患生命徵像能夠維持穩定,希望學會CPR的民眾都能在生活上實踐救人一命。時間:4/26 (四)13:00~15:00 地點: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檢驗大樓六樓第一會議室連絡電話:2709-3600分機3507

關心老人服藥情況 叮嚀長者用藥安全

關心老人服藥情況 叮嚀長者用藥安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些老年人一天不知吃了多少的藥,您是否也曾關心過家中長輩的用藥情況呢?房間是否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藥品,有醫生開的、藥房買的、電台推薦的;銀髮族常見的用藥問題包括,多重用藥,易造成藥物過量及副作用等問題;依個人觀感自行調整藥物:拒絕服藥、不規則服藥或自行停藥等都容易 造成危險;中西藥合併使用,相信誇大不實的偏方;記憶力差,忘記或重覆吃藥,或服用藥物的間隔時間、劑量錯誤。 雲林縣衛生局為確保銀髮族的用藥安全,呼籲家人與年長者牢記以下的用藥小常識: (一)建立家庭醫師制度:由於老年人的慢性疾病較多,常因多重疾病掛號找多位醫師看診、多處看病、自行購藥服用等行為,使得醫療人員無法正確且完整地掌握病人的用藥狀況。建議家人適時提醒年長者,最好固定在一家醫療院所看病,常常與醫師溝通,才能即時對症下藥,正確及定期評估用藥現況及過去用藥史。 (二)注意藥物的保存期限:看一次病拿很多藥,不是「賺到」,而是虛耗健保費用,若有「囤藥」的不良習慣,還會衍生出藥物過期,誤用危險、丟掉浪費資源等情況。 (三)告知服用藥物種類:把目前正在服用的藥(連同包裝或藥袋)、健康食品及維他命等,全部帶去請教醫師或專業藥師,了解自己服用的藥物是否會產生交互作用。 (四)按時服藥:家人應提醒長輩按時服用藥物,忘記服藥可在1-2 小時內食用,但如已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就應該停止服用。 (五)不可自行停藥:一旦服用藥物之後感到不舒服或不想使用,一定要和醫師商量。 (六)配水服藥:服藥前後至少半小時內,不宜吃水果服藥時,以溫開水配合藥物服用,避免以果汁、茶及咖啡等飲料配服,同時也應避免中西藥或健康食品一起服用。 (七)依用藥說明服藥:有些藥物不可以磨粉,嚼碎,或飯前、飯後使用,全部都要依照藥物使用說明書來使用。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畢竟上了年紀的銀髮族,記憶力已不如以往,所以需要家人適時的關懷與提醒,並隨時注意及觀察長輩的用藥習慣與安全,藥物治療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因此要教導長者建立正確用藥知識,才能活得健康又長壽!

「究極版貓咪鬧鐘」 魔音叫醒主人

「究極版貓咪鬧鐘」 魔音叫醒主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最近一隻來自巴西名叫「Boo」的貓咪,因每天早晨五點,都會用魔音叫醒主人在網路上爆紅,所謂魔音並不是貓咪的「喵喵」叫聲,而是聰明的趴在門後將「手掌」伸進門縫底下,撥弄彈簧擋門器,擋門器發出的魔音,讓主人不得不起床,這隻聰明的貓咪,被網友們封為「究極版貓咪鬧鐘」,Boo的主人將影片上傳youtube後,才三天時間,點閱率就衝破60萬,讓這隻「究極版貓咪鬧鐘」在網路上竄紅。※影片取自youtube

孩子好迷「網」 家長好頭疼

孩子好迷「網」 家長好頭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我的孩子一碰到電玩,就像被魔鬼附身,叫他做什麼事,完全聽不到!」「國三的孩子天天玩線上遊戲到三更半夜,叫他早點睡就大發雷霆,還對家人暴力相向,家人把網路線拔掉,他就離家出走跑去網咖…,誰能救救我們?」草屯療養院兒童精神科醫師蔡坤輝指出,網路成癮不分年紀,從小學三年級到卅五歲的成人都有,國小五、六年級的孩子陷入網癮,多半是因沉溺網路遊戲。「小朋友常因為缺乏自制力,而身陷網癮無法自拔。在現實生活中可能要面對成績、人際關係、家庭等的壓力;但只要一進入網路遊戲後,他可能就是整個團體中呼風喚雨的領袖。也因為在虛擬世界很容易就得到的強烈成就感與滿足,讓孩子對現實生活失去興趣,盡而只想逃避,形成惡性循環。」蔡醫師建議父母遇到這種情況,首先應該先了解孩子的興趣,慢慢與孩子培養感情,讓彼此關係更親近密切,找到機會就帶孩子出去玩一玩、走一走,增進親子互動,以免小孩過度沉溺於網路、電視世界。如果小孩整天上網、看電視,合併出現憂鬱症、焦慮症等情緒障礙,此時就得考慮運用藥物減輕憂鬱症、焦慮症症狀。蔡醫師進一步說明,即使是網路成癮的確診案例,因導致成癮的原因不同,須依照個案的實際情況安排適當的治療方式,但再精確的診療計畫都需要親子關係的配合,「家長如果多付出一點關心,寧願一開始花多一點時間培養規律的使用習慣,或許就能即早避免孩子網路成癮。」(資料來源:草屯療養院)

超商拉攏「微」健康族 輕食蔬果正夯

超商拉攏「微」健康族 輕食蔬果正夯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據統計,台灣約有570萬的「微」健康族,「微」健康族講求三餐營養均衡,多偏重攝取蔬果、少攝取不健康的飲食,喜愛無糖與低卡的飲食,而現代人也常常到超商挑選三餐,業者看準商機,針對許多上班族沒時間準備健康且營養均衡的飲食,便利商店業者將推出夏季輕食,並邀請藝人嚴爵、郭雪芙為這次的活動合拍微電影《健康快樂在一起》、推出互動健走App,攻占「微」健康族的選擇。調查發現,沙拉、水果等蔬果類產品,年銷量成長超過3成,「蔬果汁」因其是飲料又具蔬果含量,銷量也成長近3成,更耐人尋味的是,沙拉、蔬果類產品周一銷量比周六高出近3成,推估是因為假日吃「太好」,到了周一就想補充一些蔬果。此外,在晚上6點至10點之間內,營養補給品的銷量,佔整體銷量3成,顯示上班族在加班前會重視營養補充。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5年內台灣上班族的工作時間約增加1.7小時,每月工時比日本人多出27小時,一項針對國人生活型態的觀察發現,因為長時間的工作型態,造就出時下的「微」健康族,便利商店業者張仁敦表示,「微」健康的新趨勢成為他們2012年的品牌活動,此外,更推出趣味萬步走App,下載或更新App,參加「健康走跳團」活動,就可以集點到全台門市免費兌換健康鮮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