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肥胖、胸大、副乳易得乳癌是謠言?!早期發現治療才是關鍵

肥胖、胸大、副乳易得乳癌是謠言?!早期發現治療才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身為女性的妳,可能曾擔心自己是否會罹患女性最常發生的癌症「乳癌」,根據網路調查,女性經常以為「胸部大、有副乳、肥胖的女性」比較容易得乳癌,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謝佩穎醫師表示,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胸圍較豐滿的女性不一定容易得乳癌,但有可能因為乳房體積較大,觸診或乳房攝影及超音波儀器忽略到可能有腫瘤的位置。至於肥胖者,目前僅有部分研究指出,停經後肥胖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乳癌的正規治療包含,「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藥物治療」等。在手術治療的部分,目前主要以「保留胸大肌的乳房根除術」及「乳房保留術搭配放射線治療」兩種為主流。放射線治療主要的目的是要破壞及停止癌細胞生長。而化學治療如用在手術前,主要以縮小腫瘤體積以提高手術的切除率;如使用在手術之後,一般稱之為術後輔助性化療。至於「荷爾蒙治療」與「標靶藥物治療」則需視患者本身腫瘤的特性;如腫瘤具有雌激素受體(簡稱ER)陽性表現,則表示荷爾蒙藥物對腫瘤具有治療效果;而腫瘤如具有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簡稱HER-2),則可以使用相關的標靶藥物治療。謝醫師表示,除HER-2陽性的患者可由健保給付於術後施打1年的標靶藥物外,其他多數具有ER陽性表現的患者則以抗動情激素,如泰莫西芬單獨使用或於2至3年後轉換搭配使用新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簡稱AI類藥物),如諾曼癌素接續治療至5年期滿。但AI類藥物無法使用在尚未停經的婦女,可是其治療效果經證實的確優於泰莫西芬,因此除患者是自然停經外,如經醫師評估可使用諾曼癌素或其他AI類藥物治療,醫師可能會採取人工停經方式來幫助病人獲得更好的藥物治療效果,但健保給付範圍嚴格,申請不易,很有可能需自費。最後謝醫師提醒,乳癌不是絕症,如能在第0至2期時發現與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85%以上;因此別忘了養成定期健康檢查及自我檢查的良好習慣。

肥胖、胸大、副乳易得乳癌是謠言?!早期發現治療才是關鍵

肥胖、胸大、副乳易得乳癌是謠言?!早期發現治療才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身為女性的妳,可能曾擔心自己是否會罹患女性最常發生的癌症「乳癌」,甚至聽過許多與乳癌相關的說法,但您可知道,多數女性對於乳癌還是存著一知半解的誤會,甚至可能因而延誤就醫而使得病情更嚴重。根據網路調查,女性經常以為「胸部大、有副乳、肥胖的女性」比較容易得乳癌,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 謝佩穎醫師表示,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胸圍較豐滿的女性不一定容易得乳癌,但有可能因為乳房體積較大,觸診或乳房攝影及超音波儀器忽略到可能有腫瘤的位置。此外,有副乳的女性表示腋下也有乳腺分佈,但不表示罹患乳癌的風險會較一般人高。至於肥胖者,目前僅有部分研究指出,停經後肥胖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此外,根據謝醫師的經驗,實際上最常碰到的狀況就是患者和家屬,以坊間宣稱可以使癌細胞自殺的營養食品來詢問醫師的意見。但其實說穿了,這些東西充其量只是食品,假如真的有效,早就被醫院拿來當作治療藥物使用了。因此謝醫師表示,與其道聽塗說,還不如對於乳癌的正規治療建立清楚的認識,才不會花了冤枉錢而延誤治療。乳癌的正規治療包含,「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藥物治療」等。在手術治療的部分,目前主要以「保留胸大肌的乳房根除術」及「乳房保留術搭配放射線治療」兩種為主流,至於選擇哪一種,完全得視腫瘤大小及位置而異。而放射線治療主要的目的是要破壞及停止癌細胞生長,因此除了施行乳房保留術的患者外,如果已經是第3期以上的乳癌患者,醫師就會建議手術後必須施行放射線治療以降低復發。而化學治療如用在手術前,主要以縮小腫瘤體積以提高手術的切除率降低局部再發;如使用在手術之後,一般稱之為術後輔助性化療,主要針對腫瘤大於一公分、開刀後發現有淋巴轉移、患者年齡小於35歲、腫瘤細胞分化不良…多項評估標準,才需使用化學藥物來降低復發機率。至於「荷爾蒙治療」與「標靶藥物治療」則需視患者本身腫瘤的特性;如腫瘤具有雌激素受體(簡稱ER)陽性表現,則表示荷爾蒙藥物對腫瘤具有治療效果;而腫瘤如具有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簡稱HER-2),則可以使用相關的標靶藥物治療。謝醫師表示,除HER-2陽性的患者可由健保給付於術後施打一年的標靶藥物外,其他多數具有ER陽性表現的患者則以抗動情激素,如泰莫西芬單獨使用或於2至3年後轉換搭配使用新芳香環轉化酶抑制劑(簡稱AI類藥物),如諾曼癌素接續治療至5年期滿。但AI類藥物無法使用在尚未停經的婦女,可是其治療效果經證實的確優於泰莫西芬,因此除患者是自然停經外,如經醫師評估可使用諾曼癌素或其他AI類藥物治療,醫師可能會採取人工停經方式來幫助病人獲得更好的藥物治療效果,但健保給付範圍嚴格,申請不易,很有可能需自費。乳癌不是絕症,如能在第0至2期時發現與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85%以上;因此提醒女性朋友,如您符合下列敘述,別忘了養成定期健康檢查及自我檢查的良好習慣喔!乳癌的危險因子:家中母親或姊妹曾罹患乳癌初經年齡小於12歲超過55歲才停經從未生育,或超過30歲才生育曾有一側乳房罹患乳癌者胸部曾接受放射線治療未曾哺乳飲食偏向高脂肪食物或酗酒者

S.H.E募集百萬 用愛支持病友

S.H.E募集百萬 用愛支持病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Selina傷後,S.H.E睽違一年再度合體,以知名服飾品牌代言人身份,參加「2012年病友家庭支持服務計劃之公益記者會」。為歡慶S.H.E合體及合作五周年,特別專款設計「蝴蝶起飛」公益限量T恤。即日起至6月底止,消費者至全台專櫃,選購「蝴蝶起飛」限量造型組,將捐出15%義賣所得給聯合勸募協會的病友家庭支持服務計劃,目標預計募得一百萬元,希望讓更多需要的朋友得到完善的疾病照顧服務。此次計畫的緣由是來自於受傷的Selina,因為治療時,需使用紗布、壓力衣等,長期累積下來真是一筆龐大的費用,想到台灣還有許多病友因為經濟弱勢,無法得到妥善的醫療資源感到相當心疼!因此,此次「蝴蝶起飛」系列服裝的設計概念特別選定Selina復健中的剪紙作品。作品中溫暖而美麗起飛的蝴蝶,象徵三個人邁向人生旅程新階段,還特別選用有機棉、寶特瓶回收紗等環保材質做成,是一件兼具愛心、時尚、環保的潮流T恤;S.H.E也要將這麼別具意義的T恤與媽媽一起分享,表達母親節的滿滿心意。聯合勸募理事陳淑麗除了特別感謝知名服飾品牌公益捐贈之心意外,並表示因台灣家庭重視親情倫理,也認為照顧家人是天經地義的事,而當家庭成員罹患重大疾病時,往往都得全職全責地奉獻自己,疾病常常帶給家庭許多心碎的故事。聯合勸募從看見患者本身的需求延伸至對病友家庭的支持,為的就是讓病友及其家庭跨越生命的障礙。熱心公益的S.H.E希望用行動號召大家一起獻出愛心,於記者會進行公益義賣活動,義賣競標S.H.E簽名裱框之T恤,期望拋磚引玉,鼓勵大家一起為公益盡一份力,義賣所得則捐贈給聯勸的病友家庭支持服務計劃。S.H.E也在活動現場特別呼籲粉絲,即日起至6月底止,至全台專櫃,選購蝴蝶起飛限量造型組,品牌將捐出15%義賣所得給聯合勸募協會,幫助更多需要的朋友得到完善的支持服務。

單國璽抗癌5年 近傳癌細胞轉移

單國璽抗癌5年 近傳癌細胞轉移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上周四傳出肺腺癌癌細胞肺癌轉移至腦部,今日上午於台北三軍總醫院進行電腦刀治療,近年來肺癌在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榜上有名,最常見的就是肺腺癌,在台灣一年約有8000人死於肺腺癌,不少名人也傳出罹患肺腺癌的消息,上月樞機主教健康狀況良好,仍親自出席他在台北的新書發表會,天主教主教團祕書長陳科則說「若真需要開刀,我們會為他祈禱。」前晚消息一傳出,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關切與祈禱他能順利恢復健康,單國璽在2006年診斷出肺腺癌第四期,當時醫生告訴他僅剩半年壽命,但他控制病情狀況良好,而今已抗癌超過5年,單國璽把握生命在全台進行逾200場的「告別生命之旅」講座,跟民眾分享抗癌的艱辛與樂觀的精神。全台每年罹患肺腺癌的人數居高不下,,為了讓民眾了解對抗肺腺癌的艱辛,單國璽在上月的新書發表會中曾公開自己抗癌的艱辛,包括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已出現抗藥性,治療的藥物也引發頭皮冒水泡、疼痛、耳鳴等副作用。嘉義長庚醫院院長蔡熒煌表示,有家族病史、菸齡逾20年、55歲以上的民眾,都屬於高危險群,現可藉由電腦斷層篩檢監控肺部狀態,若能早期治療效果最佳。 

腸病毒重症變化快 前兆病徵要注意

腸病毒重症變化快 前兆病徵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每年4~10月進入腸病毒流行期,除了舉辦宣導活動外,澎湖縣衛生局也特別提醒家長,由於腸病毒重症的病程變化很快,所以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如有持續發燒、煩躁不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頸部僵硬、肢體麻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疑似併發重症的跡象時,請務必前往大醫院接受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為有效遏止腸病毒及病菌的傳染,「手」護學童健康,澎湖縣政府衛生局與麥當勞叔叔之家兒童慈善基金會合作,特別安排連續兩天共同舉辦「一起洗手趣」、「落實洗手五時機」校園宣導活動,提醒學童和成年人都要記得「勤洗手」來遏止腸病毒傳染,且也藉由健康操、有獎徵答等活動,來加深小朋友的印象。衛生局鄭局長鴻藝表示,腸病毒對小孩子的傳染力極強,但可經由簡單的衛生保健習慣來降低感染的機會,所以預防腸病毒最佳方法為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把握洗手時機-「吃東西前、上完廁所後、和寶寶玩耍前、打噴嚏或擤鼻涕後、看病前後」等,落實正確洗手五步驟:「濕、搓(搓揉20秒)、沖、捧、擦」,另也特別提醒要將手擦乾再走,因為濕手可能會沾黏細菌.每個步驟都落實,以降低嬰幼童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守護自己與他人健康。

嚴防登革熱!北市境外移入已20例

嚴防登革熱!北市境外移入已20例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自101年1月至5月7日止,全國累計有59例境外移入登革熱個案及18例本土性個案。其中北市20例登革熱病例均為境外移入之個案,含印尼9例、菲律賓6例、越南及馬來西亞各2例、泰國1例。衛生局分析20例個案,前往東南亞旅遊遭感染者高達75%,其中有2起集體感染,分別為公司員工旅遊4人感染,及宗教團體海外志工服務3人感染,衛生局已於第一時間完成孳生源清除及噴藥作業,無擴大感染發生危機。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如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應做好自我防蚊準備,如穿著長袖淡色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等;返國後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如有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及皮膚紅疹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亦可前往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接受免費抽血檢驗。衛生局呼籲為避免本土登革熱疫情發生,民眾應每週檢視住家戶內外環境衛生,動手清除積水容器等孳生源,讓病媒蚊無法產卵繁殖,如此一來,甚至比靠噴藥滅蚊還更有效果。

外傭感染傷寒 老婦受照顧不慎染病

外傭感染傷寒 老婦受照顧不慎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自101年1月至5月5日止,全國總計確診10例傷寒病例,其中臺北市確診病例計有3例;其中 1名92歲的老奶奶,因中風致行動不便,家中成員有3人及1名外傭,老奶奶平時由印尼籍外傭照顧生活起居。今年4月初因老奶奶持續出現腹瀉、發燒等症狀,送醫檢查後確診為傷寒病例,目前仍住院治療中。衛生局對接觸者進行疫調後發現,照顧老奶奶的印尼籍外傭雖然毫無感染傷寒的症狀,但是經檢驗糞便後發現有傷寒桿菌,衛生局推論外傭屬傷寒之慢性帶菌者,老奶奶應該是由外傭照顧過程中遭受感染。(圖片為:傷寒桿菌)傷寒主要經由攝食被病人或帶菌者糞便、尿液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症狀包括持續性發燒、頭痛、厭食、身軀出現紅疹、腹瀉或便秘;感染者也可能只有輕微或非典型之症狀,於治療期間,暫勿處理食物及照顧幼兒或老人。在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較差的地區,特別容易引發流行,常見感染地區分別為印尼、中國大陸、柬埔寨、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家中聘僱外籍幫傭時,被照顧者若出現腸道不適症狀,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主動告知醫師接觸史,以利診治。

腸病毒疫情加溫 通報數為去年6倍

腸病毒疫情加溫 通報數為去年6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自101年統計至5月13日止,全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已確診38例,臺北市確診有3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監測腸病毒流行狀況,發現101年第1~19週(1/1~5/12)校園腸病毒通報數累計4,529人次,為去年(100年)的6倍,停課班級數累計至今為411班次,也為去年同期8倍多,衛生局防治腸病毒疫情。此外衛生局也提醒幼托教育機構及收托學齡前兒童的補習發現有學童感染腸病毒、疱疹性咽峽炎及手足口病時,應依規定進行通報,今年已有3家幼兒園及1家學齡前兒童補習班因延遲通報遭北市衛生局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各處分罰鍰新臺幣3,000元整。衛生局說明今年北市確診的3例重症個案,有2例感染腸病毒71型病毒、1例感染伊科病毒第6型,衛生局疫調發現,第1例個案為8歲多女童,推論應該是被哥哥感染而併發重症,第2例個案為2歲多女童,其感染來源疑似為表哥及表弟,第3例個案為3歲多女童,尚未就學,平時由媽媽及祖母照顧,有出入社區附近公園,無法確定感染來源。另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合約實驗室針對北市社區監測結果顯示,今年度北市社區已檢測出15例感染腸病毒71型的輕症案例,相較於北市去年(100年)全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僅確診1例,顯示目前腸病毒71型正於社區中流行。衛生局提醒家長,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高危險群,當寶貝有出現腸病毒症狀(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要落實「生病不上課」及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傳染給家中較年幼的孩童,增加併發重症的風險。另幼兒感染腸病毒時,應注意是否出現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當有發燒、持續嘔吐、嗜睡、意識不清或抽搐、呼吸心跳急速等症狀時,請儘速帶至大醫院就醫,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原住民衛生小天使培訓 落實原鄉保健

原住民衛生小天使培訓 落實原鄉保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拉近偏遠醫療、衛教保健觀念,與大都市地區同步發展;行政院衛生署於5月14及15日在台北市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擴大辦理原住民衛生小天使培訓活動。培訓對象為台中市和平區、梨山區、花蓮縣萬榮鄉、秀林鄉及卓溪鄉等原住民地區120位小朋友。本項活動自94年開始辦理迄今已培育548位原鄉衛生小天使,每年衛生署都會補助2個縣市原住民地區學童參加這項培訓活動。任務為擔任衛生、防毒及防疫的種子,回鄉發揮其影響力,將預防保健的觀念傳達到部落中。本次培訓課程設計的內容,除了培養預防保健從小扎根為主的衛生教育種子課程以外,另也因應天然災變的預防,加強小朋友的應變能力。特別由台北市政府消防局派出地震體驗車,讓小朋友實際體驗地震的狀況,學習如何應變及逃生避難,透過生動的健康創意表演加深衛教觀念;活動中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並將親自以有獎徵答的方式與衛生小天使針對健保常識互動,使衛生小天使了解當前的健保制度,防疫及防毒政策。衛生署為積極改善山地離島及原住民族之醫療照護,除了積極制訂相關醫療政策,例如:培育養成公費醫事人員計畫、改善醫療設施、整合醫療資源、推動部落社區健康營造、強化緊急醫療後送體系等等,同時更致力於加強特殊疾病防治及民眾衛生教育宣導,目前均已收到良好成效,希望未來原住民地區醫療水準,可和都市地區同步發展。也希望透過本項活動,在原住民地區種下衛生幼苗,未來各地原住民部落內,將可見到衛生署及這些衛生小天使們的努力在地生根,茁壯成林。 

預防登革熱 台南市長出面喊話防擴大

預防登革熱 台南市長出面喊話防擴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自入夏以來,臺南市已確認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其中4例是家族群聚感染,面對一觸即發的疫情,賴清德市長親自授旗,呼籲市民「清除孳生源、消滅登革熱」。5月5日台南市北區大港里出現全國第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5月7日至5月9日僅三天隨即在中西區西湖及民主里發現第二至第五例之家族群聚事件。為此結合二區共81隊的防疫志工,期望藉由防疫志工的推動,積極向左鄰右居宣導,動手清除孳生源、積水容器。去年台南市的登革熱疫情在9月才開始,但今年的氣溫比去年同時期高,降雨量也增加,使登革熱病例出現的時間明顯提早。96年時,台南市登革熱疫情在6月端午節開始,延燒至隔年一月才結束,當年的病例數高達1,804例。所以今年疫情提早在5月開始,表示疫情的嚴重性。 因此,台南市長賴清德親自出面喊話,希望全體市民一起動起來,大家把自己的住家內外環境,徹底的檢查再檢查,有積水容器的要清除倒蓋,未使用的容器可交由垃圾車載走。尤其在下雨後,可提醒社區的左鄰右居,再檢查一次環境,相信只要登革熱病媒蚊找不到地方產卵,就沒有登革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