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一帖「黃土湯」救了皇太子

一帖「黃土湯」救了皇太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年至1085年),錢乙前往京城開封行醫,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一時間在京城聲名鵲起。這一年,宋神宗的姊妹長公主的孩子病了,請遍了皇宮中的太醫、京城的名醫,給的診斷都是泄痢,這種病在當時很難根治,這可把長公主的全家上下急壞了,大家都惶惶不安,擔心孩子的安危。這時有人突然想起了錢乙,於是趕緊對長公主說:「這位錢乙治療小兒病可是真有功夫,在民間傳得很是神奇。」長公主一聽,焦躁不安的心裡立即生出了一線希望,急忙說:「那還等什麼啊,趕緊派人把這位錢乙大夫請進府來。」當晚,錢乙正在家中飲酒,已經喝得有些醉了。駙馬府上的人來到錢乙家裡,二話不說就把錢乙帶到了駙馬府。皇宮中的太醫、京城的名醫都診斷是泄痢,錢乙獨排眾議是出疹子錢乙一身酒氣被帶到重重帷幕之內,他睜開醉眼一看,床上躺著一個生病的孩子,錢乙的神智才開始清醒起來,酒也醒了大半。他認真的對患兒進行診斷,然後長長的吐了口氣,退了出來。駙馬很著急,忙問:「怎麼樣?」錢乙回答:「沒問題。」駙馬一聞:怎麼一股酒氣?膽子太大了,駙馬當時氣得變了臉色。錢乙不慌不忙的說:「請駙馬不用擔心,小孩的身上很快就會發疹子,疹子發出來就好了。」駙馬一聽,更惱火了:「你給我閉嘴!明明患的是泄痢,和出疹子有什麼關係!你實在是個庸醫。」然後一巴掌把桌子給拍掉了一個角:「來人,把這個鄉下土郎中給我轟出去!」錢乙聽了,一言不發,轉身就走。第二天,駙馬和長公主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孩子突然出了疹子,精神也變好了。兩人覺得奇怪,這醫生還真知道這病的發展嗎?駙馬再去請錢乙,之後又經複診,用了一些藥,後來病澈底好了。長公主覺得奇怪。納悶的問錢乙:「您怎麼知道出疹子就會好啊?」錢乙回答:「我昨天已經看到有微微的疹點,疹子外發,毒邪有外透之機,不至於內閉,當然就有讓正氣得以恢復的機會了,所以斷定人死不了。我再用藥輔助正氣,讓毒邪全部泄出,病就好了。」大家一聽,都覺得他高明。駙馬和公主很感謝他,便把他高超的醫術奏明皇帝,並授予他一個虛銜。一天,神宗皇帝的太子儀國公突然生病,請了不少名醫診治,但是毫無起色,病情也越來越重,最後發展到抽搐。神宗皇帝見狀十分著急。這時,長公主向神宗皇帝推薦錢乙來診病,於是錢乙被召進宮內。神宗皇帝見錢乙身材瘦小,貌不出眾,有些小看他,但是既然召來,只好讓他為太子儀國公診病。錢乙從容不迫的診視一番後,要過紙筆,寫了一帖「黃土湯」的藥方。心存疑慮的神宗皇帝接過藥方一看,見上面有一味藥竟是黃土,不禁勃然大怒:「你真放肆,難道黃土也能入藥嗎?」錢乙回答:「據我診斷,皇太子儀國公的病在腎,腎屬北方之水,按中醫五行原理,土能克水,以土制水,水平風息,所以此症當使用黃土。」宋神宗見錢乙說得頭頭是道,心中的疑慮已去幾分。正好這時皇太子儀國公又開始抽搐,皇后在一旁催促道:「錢乙在京城診病頗有名氣,他的診斷很準確,皇上勿慮。」於是,皇帝命人從爐灶中取下一塊焙燒過很久的黃土,用布包上放入藥中一起煎汁。皇太子儀國公服下一劑後,抽搐症很快止住。服用黃土湯數劑後,疾病奇蹟般痊癒了。這時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錢乙的醫術。由於錢乙醫術精湛,待人謙和,神宗皇帝提升他為太醫丞。自此,錢乙名揚天下,後來被尊稱為「兒科鼻祖」。現在很多孩子都有兒童抽動症,可以考慮從脾入手進行調理黃土入藥聽來奇怪,但其實還是有根據的,不過用的不是普通黃土,而是灶心土,也就是在灶臺下經過反覆烘烤過的黃土。灶心土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伏龍肝」,它的作用主要是溫中止血。這一下大家就明白了,灶心土得了灶火的烘烤,性質發生了變化,才具有溫中的作用。用現代醫學的眼光來看等錢乙的治療思路,其實很簡單:孩子「肝風內動」,產生抽蓄的原因不在於缺水,而在於水太多。「脾土」因此而不固。而「肝屬木」,土又生木。因此,補足脾土才能固攝住「肝木」,治好抽風症。現在很多孩子都有兒童抽動症,平常擠眉弄眼,總閒不住,且臉色發黃、身體瘦弱。這樣的孩子可以考慮從脾入手進行調理。只要補足脾土,孩子的情況可能就會得到緩解。補脾的食物有很多,山藥、蓮子、薏米、芡實等都可以。不過,錢乙當年所用的「灶中黃土」在今天已經很不適合了。(本文摘自/宋朝,被誤解的科技強國:天文鐘、潮汐觀測、觀星、昆蟲破案、石油命名,引入自來水,這些世界第一,都來自你以為很弱的宋朝/大是文化)

最熟悉的陌生人 欺負媽媽的女兒

最熟悉的陌生人 欺負媽媽的女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艾麗從小極受爸爸疼愛,常被他一把高高舉起,對著親朋好友說:「這是我的公主。」 艾麗很喜歡這種受寵的感覺,被舉得高高的她,看到的世界就是不一樣, 她看到爸爸以她為榮,看到親友滿臉羨慕,唯獨媽媽常不以為然地說:「把她放下來,你太溺愛孩子了。」 爸爸把她放下後,會一邊幫她整理衣裙,一邊反駁道:「哎呀 !妳懂什麼?女兒就是寶,當然要捧在手掌心。」 看爸媽你來我往地鬥嘴,艾麗也學著爸爸的口吻說:「媽,妳不懂啦 !」逐日長大後,艾麗才注意到媽媽在家中地位低下,不是被爸爸嘲笑,就是得忍受爺爺奶奶輕蔑的眼神。兩老就住在對面,不時會拿著鑰匙直接開門進來。小時候,艾麗還看過媽媽剛洗完澡,穿著輕薄睡衣走出浴室,經過客廳時發現爺爺坐在那兒看電視,嚇得躲回浴室,叫艾麗趕緊拿運動服給她換上。直到在學校接受兩性平權教育,她才明白爸爸對媽媽「不尊重」艾麗上高中之後,開始對人際關係、心理學產生興趣,她察覺到自己和媽媽的關係比和爸爸、爺奶還生疏,而她最常對媽媽說的話就是「哎呀!妳不懂啦!」 有幾回,見媽媽欲言又止,默默轉身離去,她還洋洋得意──媽媽被我打敗了。讀大學後,見到幾位閨密和媽媽情同姊妹,可以一起逛街、看電影、出遊,她才意識到自己和媽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直到在學校接受到兩性平權教育,她才明白爸爸對媽媽的態度是「不尊重」,爸爸常嘲笑媽媽「妳都讀到碩士了,連這個都不懂」,不然就是說:「妳為這個家賺過一毛錢嗎?」 好殘忍啊!但媽媽對這些話語全無反擊能力,往往一聲不吭,最多咕噥兩句:「是你不要我出去上班。」、「你到底要我怎樣?」 念到大四時,艾麗自認有能力面對爸媽之間的問題了,便從關係較好的爸爸先著手。「爸爸,當初你和媽媽是怎麼認識的?為什麼會想追媽媽?」 被女兒突如其來一問,爸爸一臉不屑地回答:「就是亂槍打鳥呀!」 媽媽是很有才氣的現代女性,她的回答浪漫多了,「我和妳爸是在讀書會認識的,有一次,我分享完閱讀心得,他就直接找我說話。我在中文系念研究所,他是喜歡藝文的高職生,我們倆就很聊得來,自然而然就在一起了。不知道他後來為什麼不愛看書了,連我去聽演講、參加成長團體也反對。」 這天,母女一起上超市,回家的路上,艾麗很認真地瞧著媽媽的臉龐,多麼有氣質、有魅力的一張臉啊!當初爸爸被吸引不是沒有道理,如今這張臉卻被埋沒在都市的一隅,被冷落在家庭的角落。「妳上幼稚園後,我打算再回去上班,但妳爸說,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沒力氣照顧妳,堅持要我留在家裡。我和他吵了好幾回,吵到後來也累了,而且想說如果自己硬要去上班,和妳爸的關係可能會破裂,最後只好放棄。」 爸爸潛意識對於高攀媽媽有極大恐懼,以大男人姿態控制對方聽完原委,艾麗更能理解媽媽了,忍不住問道:「爸爸對妳這樣頤指氣使,妳為什麼不反抗呢?」 「哎呀!」媽媽把一手大包小包的蔬果換到了另一手,轉了轉痠痛的肩膀,幽幽地說:「小麗,媽媽當然想過要離開這個家,但是,妳怎麼辦?」 「我已經這麼大了,媽,妳要勇敢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艾麗脫口而出的話令自己也嚇了一跳。媽媽回以苦笑,內心五味雜陳。見狀,艾麗更覺心疼,媽媽一路以來真的辛苦了。「媽,我拿得不多,水果那袋讓我拿吧 !」 媽媽真的把沉重的水果袋交給女兒,說了一聲「謝謝!」 母女倆相視而笑,一切盡在不言中。返家的路上,和煦秋陽令人舒暢愜意。艾麗明白了一件事,爸爸因為潛意識裡對於高攀媽媽有極大的恐懼,因而以大男人姿態來控制對方。小時候的她看在眼裡也有樣學樣,結果,又多了一個人欺負媽媽。「媽媽,不好意思,以前是我不對,以後我不會這樣了。」 「哦!妳長大了。」媽媽停在紅綠燈前,笑盈盈地看著她說。原生家庭潛意識的恐懼──希望自己擁有更多愛而與家人競爭母女關係極為奇妙,居中的男人(丈夫/爸爸)若偏袒一方,家中的緊張氣氛便會立刻升溫;多數男人會毫無條件接納所謂的「前世情人」(女兒),老婆看了當然不是滋味。挑剔、批判、找碴……母女互相爭吵,彷若手足之爭,最後才發現始作俑者原來是男人。老公潛意識裡擔心配不上老婆,所以表面上是在孩子面前戲謔老婆,壓制她的氣勢,其實是做出了「拉一個打一個」的行為。(本文摘自/毒親教養:在不知覺中當了有毒的父母嗎?吳娟瑜教你停止複製創傷!超越內在恐懼,正確教養孩子/出色文化)

442飲食法 不挨餓1個月瘦4公斤

442飲食法 不挨餓1個月瘦4公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減肥是一生持續的全民運動。要將身上的肥肉減掉,最有效方法是增加肌肉、減少脂肪,營養師黃韋堯團隊研發「優減442飲食法」,每天只要掌握黃金10小時的進食時間、吃對食物、搭配運動,就可以不挨餓,輕鬆地增肌減脂,越吃越享瘦,一個月平均減重4公斤。很多人以為少吃就可以減肥,但往往減下來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很快就會復胖。成功減肥的關鍵是必須減掉脂肪,增加肌肉讓基礎代謝率提升,才不復胖。把握身體代謝黃金10小時 不怕復胖優減442飲食法經實證結果顯示,一個月下來可以健康減掉4公斤體重,瘦身效果不錯。優減442飲食法是根據每日控制與分段進食的時間,讓胰島素分泌減緩,降低脂肪合成,增加燃燒激素,進而改善身體阻抗性的一種飲食調整的優化策略。此優化的飲食瘦身法結合時下正夯的「間歇性斷食法」,是以身體機能運作調整區隔進食的時間,在人體燃燒代謝循環最好的黃金10小時裡,在「4hr.4 hr.2 hr」的分段時間內,將所有食物吃完即可。也就是:第一餐與第二餐間隔4小時;第二餐與第三餐間隔4小時;第三餐吃輕食無負擔的食物,於2小時內消化完,所以食物在體內大概10小時的時間循環。黃韋堯解釋,一般正常吃正餐大約4小時消化完全,就開始會微餓,因此設定4小時是符合一般人的身體結構,而輕食晚餐吃的量和油脂比較少,大概2小時就會消化完,其他時間以喝水為主,不再吃食物;其他14小時不進食,讓身體習慣利用脂肪當作能量去燃燒。採行優減442飲食法,每天妥善分配進食與體內代謝的時間軸,以及優化飲食內容、調整身體荷爾蒙,在黃金10小時內可有效提高整體身體的代謝、減少發炎、增加細胞修復、有效利用堆積脂肪當能量作系統式管理,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後,即使往後沒有刻意節食,也不用怕再復胖了。免飢餓感造成心態崩潰而報復性飲食黃韋堯強調,優減442飲食法不僅提高身體的代謝率,有效減輕體重,也可避免飢餓感帶來的身體不適性或心態崩潰而報復性飲食,尤其分段進食能讓體內記憶性燃燒更徹底,堅持度也更持久,才能開心吃,瘦身效果更持久。【飲食建議】1.搭配早餐和午餐為正餐。2.正餐的一半要吃蔬菜;1 /4吃蛋白質食物,包含:黃豆、豆漿、黑豆、毛豆、肉、蛋、魚及海鮮;1/4吃水果或澱粉醣類。3.晚餐輕食建議以液體為主,例如:牛奶、豆漿、清湯類或代餐等,不吃固體食物。4.其餘14小時以水分補充為主,每日喝水量須達到至少2000至3000cc,每次喝約200cc左右,1天喝10次,才可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運動搭配】1.一周建議可以有1至2天早上起床空腹做低強度有氧的運動,直接利用脂肪燃燒產生能量,減脂的效果佳,但如果身體不適或有低血糖問題則不宜運動。2.一周安排1至2天做肌肉的訓練運動,讓肌肉可以生長,不論是減脂還是增肌運動,在運動後補充一杯450cc無糖豆漿即可。(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下肢麻木未必腰椎退化 小心腫瘤上身

下肢麻木未必腰椎退化 小心腫瘤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50歲陳小姐最近半年來感覺下肢麻木,曾經接受過復健及保守治療,但症狀並無緩解且無法長時間行走,就醫經神經學檢查後發現,陳小姐麻木的範圍,與腰椎退化的表現不同,下肢的本體感覺與肌腱反射皆有異常,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胸椎有腫瘤壓迫脊髓,因此使她產生麻木與難以行走的症狀。經顯微脊椎腫瘤切除手術後,陳小姐恢復良好,麻木情形大幅改善,走路也正常許多。脊椎腦膜瘤九成為良性 好發生50至60歲女性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醫師何孟穎指出,脊椎有各樣的腫瘤可以造成脊髓壓迫,進而導致四肢癱瘓、麻木等症狀,陳小姐的胸椎腦膜瘤屬於硬腦膜內脊髓外腫瘤的類別,這一類別常見的還有許旺細胞瘤,一樣會造成脊髓或神經根壓迫,兩者大部分都是良性腫瘤,只是病理機轉不同。何孟穎醫師表示,脊椎腦膜瘤九成為良性腫瘤,八成發生於50至60歲女性,又以胸椎最常見。多數患者都是偶發單一腫瘤,少數會有多發性腫瘤,而這些患者通常為第二型神經纖維瘤或有家族遺傳基因,一般患者不用過度擔心,只要手術後定期追蹤即可。麻木症狀加劇甚至不良於行 應至神經內外科求助造成下肢麻木的原因有很多,雖然大部分是腰椎退化造成,但其他可能性也不容忽略,何孟穎醫師呼籲,如果症狀越演越烈,甚至無力且不良於行,建議到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門診,尋求進一步的檢查與協助。

男童放屁都噴油 油魚當鱈魚吃惹的禍

男童放屁都噴油 油魚當鱈魚吃惹的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10歲男童排便流出帶油液體,連放屁都噴油!家長擔心兒子腸胃出大問題,急忙就醫。醫師問診時再三詢問男童有沒有吃「油魚」?男童堅稱沒吃「魷魚」,一陣雞同鴨講,醫師不放棄反覆確認,最後家長聽懂醫師問的是有沒有吃「油魚」,才終於確認病因在「油魚」,放下心來,感恩醫師耐心問診,找出拉油真正原因。男童堅稱「沒吃魷魚」 醫師問診霧煞煞台中慈濟醫院小兒腸胃科醫師李宇正指出,男童連續三天拉油,連放屁都會噴油出來,在學校沒辦法換褲子,只好跑到廁所拚命用衛生紙善後,一直擔心會飄出異味而尷尬不已。問診確認拉出來的油並沒有黏液,再詢問「最近有沒有吃到什麼特別的魚,例如油魚或特別油的食物?」男童一口咬定「絕沒吃魷魚」;陪診的男童母親也奇怪拉油跟吃魷魚有什麼關聯?問不出所以然,李醫師仔細檢查男童身體,發現只有肚子稍微脹氣、腸子蠕動比較快。為了更確定原因,李宇正醫師請男童回想拉油之前吃進肚的每一種食物,男童才說,最近曾經吃過「鱈魚」,因為好吃還連吃了兩片,李醫師趕緊從網路找出「油魚」圖片,再問「吃起來是不是肉質比較硬,而且油油的?」男童說「對耶!」這下終於確定造成他拉油的食物,應該就是「油魚」。男童聽著「油魚」想的是「魷魚」,又把「油魚」當「鱈魚」,難怪一直問不出正確病史。媽媽也笑出來,原來此「油」非彼「魷」,幸好醫師抱持福爾摩斯般追查真相的細心反覆推敲,最終查出病因。一條油魚含40%蠟酯 人體無法分解吸收「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拉油,建議就醫前多詢問進食內容提供醫師參考,可以縮短看診時間。」李宇正醫師指出,油魚之所以會讓男童拉油,原因是一條油魚約含有40%的蠟酯,人體無法分解吸收這種蠟酯,吃進去只能直接排出來,讓人有拉肚子的感覺,有些人則因對蠟酯耐受度不佳甚至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油魚因為具備讓人體狂拉油的特性,曾經被當成減肥聖品,流行過一段時間,蠟酯造成的排油其實是生理的自然反應,並沒有毒素,只是會讓人有點失去尊嚴的感覺,如果不慎食用油魚,也大可不必擔心,花點時間善後,身體自然可以恢復正常。

氣喘怕變月亮臉 擅停藥病情惡化了

氣喘怕變月亮臉 擅停藥病情惡化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0歲的男子近日氣喘發作頻繁,經常咳嗽,晚上也睡不好,影響隔天工作品質,相當痛苦,就醫之後,經醫師詢問才發現他未按時使用吸入型藥物。隨著氣溫溫差變大,容易誘發氣喘發作,衛福部南投醫院近期因氣喘就醫的患者上升了兩成,醫師呼籲患者應確實服藥、正確吸藥及按時返診,防止氣喘急性發作。醫:吸入型藥物類固醇含量少 無安全疑慮南投醫院胸腔科主任施志宏表示,問診時發現該名患者因為擔心吸入型藥物含有類固醇,會造成月亮臉、虎背熊腰等副作用而不敢一直使用。吸入型藥物的類固醇含量很少,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不會有安全疑慮,患者配合用藥後,氣喘隨後獲得改善。氣喘是常見的慢性疾病,與遺傳、環境因子有關。當氣喘急性發作時,可能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喘鳴聲、胸悶、多痰等症狀。除了天氣變化,醫師指出,未按時服用吸入型藥物也是病情惡化的原因,且相當危險,嚴重恐插管治療,因此呼籲患者應按時用藥。避免酒精及辛辣食物 減少接觸過敏原該院呼吸治療師謝沛蓁表示,門診衛教時發現許多患者除了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未按時服藥外,常見的還有吸入藥物方式不正確,藥物使用技巧很重要,若吸入型藥物技巧使用正確,治療效果會事半功倍。院方建議氣喘患者應清淡飲食,避免酒精、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減少接觸過敏原,並且定期返診,配合醫囑,規律服藥,控制病情。

大學生自殺案頻傳 醫建議3步驟關懷

大學生自殺案頻傳 醫建議3步驟關懷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近期大學校園9天發生6起自殺憾事,震驚社會,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提醒,高成就的孩子,不代表高適應度,他們過去在學業上平順,但是碰到困難,卻未必有學會面對壓力,不知道如何面對不完美的自己。高成就的孩子 不代表高適應力王明鈺指出,大學生上大學面臨離家背井,必須適應大學自主管理,也要面對生涯困惑、情感發展,單靠自己其實不容易順利面對,身旁的人可付出多一點關懷,建議有效幫助人遠離自殺可採「1問2應3轉介」。1問「主動關懷,積極傾聽」;2應「適當回應,支持陪伴」;3轉介「資源轉介,持續關懷」。 王明鈺表示,1問「主動關懷、積極傾聽」如果發現學生課堂缺席,或常聚會不出現,或顯得悶悶不樂,我們可給予簡單關懷,主動關心「還好嗎?」「有需要關懷?」「你好像不太開心?」這些關懷可引發一個受困的人,可能願意提出協助的機會。安心專線1925 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目前政府已有發展「心情溫度計」,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透過幾個簡單的問題可以快速的了解目前情緒的狀況,提供自身填寫或關心的親友來瞭解,若是分數過高,則應予以進到2應,「適當回應、支持陪伴」,當孩子碰到困難無法解決,持續陪伴,讓孩子覺得「世界上有人拉他一把。」3轉介「資源轉介,持續關懷」,找尋資源,度過難關,如果師長發現無法協助,千萬不要放著,陪著他們找到更適合的輔導人員、心理衛生專家、醫療專業等都可以在危及時刻,幫上孩子一把。另外,衛生福利部提供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民眾只要以市話或手機撥打,安心專線將持續提供全年無休、24小時免付費心理諮詢服務。

人工膝關節頻感染 中醫助她重新踏地

人工膝關節頻感染 中醫助她重新踏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患者由看護推著輪椅進來,右腳伸直用腳架固定著,左閃右閃擺好姿勢後,她說:「請您幫幫我,我3年前膝蓋退化,換了人工關節沒多久就出現關節紅腫,回大醫院檢查說是有細菌感染、蜂窩性組織炎,住院打針抗生素好幾次,好了出院,發作又進醫院。」她遞給我一疊住院病歷摘要,「後來有開刀清傷口兩次,但是清完沒多久又發作,所以骨科醫師決定先把人工關節拿掉,拿掉之後就變成現在這樣,不能踏地、不能彎曲,只能固定腳伸直的姿勢。」人工關節一旦感染 很快會成為細菌溫床掀起她蓋在腳上的薄被,右膝關節附近仍有紅腫,縫線處有幾個小洞、稍微有些滲出液,關節腫脹但是小腿的肌肉已經開始萎縮,看得出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骨科醫師說現在也只能吃抗生素,看能不能把感染壓下去,才有機會裝回人工關節,但是我這樣已經過了一年又兩個月了,希望越來越渺茫了。」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人工關節的細菌感染,隨著人工關節的使用頻繁,也越來越常見了,但是人工關節一旦感染,就會變得很麻煩,因為這些植入的外來物,很快就會變成細菌的溫床,加上人工的植入物沒有血管,也就不會有血液運送抗生素來殺細菌,也不會有主動殺細菌的白血球來這裡,細菌會活得很快樂。人工關節感染,在中醫是屬於「骨癰」的範疇,指的就是毒氣深沉,結聚於骨而發生的深部膿瘍。在古籍《黃帝內經.靈樞》提到「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然不能陷,骨髓不為燋枯,五藏不為傷,故命曰癰。」說明了這類感染的發病機轉,其實也帶出了治療的方針,就是「血脈營衛,周流不休」這八個字。將患處封閉式循環打開 供應營養提升白血球殺菌能力中醫治療方面,就是由此觀點衍伸而出,並不是只針對細菌來治療,而是將患處的封閉式循環打開,提升局部缺氧組織的氧濃度,讓局部組織可以得到營養,提升白血球、噬菌體的殺菌能力,促進血管新生及骨頭新生,促進破骨細胞吞噬壞死骨頭的能力。感染部位的環境變成細菌不適合生長的環境,自然而然細菌就沒地方可以躲藏了;另一方面,中醫調理也會使細菌原本的外表偽裝被去除,提高我們的免疫細胞的辨識力,加上益氣藥材可以提高免疫細胞的活動力,活血藥材可以增加穿透力,讓他們可以更容易消滅細菌。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她回診時在門口打招呼,「蔡醫師,我又來麻煩您了!」早在一個月前的抽血檢查,已經顯示發炎已經消失了,感染的狀況解除了,所以她在骨科醫師的安排下,把人工關節裝回去了,看起來恢復得不錯,已經可以踏地行走了,雖然還不太順,但是至少是一大進步了。(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秋天養生先養肺 中醫推薦10種食材

秋天養生先養肺 中醫推薦10種食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時序進入11月,天氣漸漸轉涼,在飲食及身體保健部分都需要多加留意為宜。中醫表示萬物生長是依照「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規律進行,所以人的養生也不脫天地運行原則,順應天人合一及四時變化。秋季健康飲食原則,要注意「少辛多酸」,多吃潤肺食物。早睡早起 避免過度耗損體力損肺氣秋天是萬物收斂的季節,其氣候主燥,因此秋天時植物表現落葉紛紛,以及鳥獸動物減少外出活動以儲備過冬能量,人的生活作息也理應順應天氣變化而有所調整。安南醫院中醫部主任林峻邦表示,秋天日照時間漸短而黑夜時間變長,氣溫開始轉涼,作息要早睡早起,不要過度耗損體力以免損傷肺氣。而秋氣屬燥易傷肺,對黏膜及呼吸道影響較大,易產生乾咳及口乾,中醫認為「肺主皮毛」,秋天易使皮膚乾燥。秋天因陽氣往內收斂,容易誘發憂愁哀傷等消極情緒,林峻邦建議,在精神調養上要盡量心平氣和,保持內心寧靜,建議可多接受陽光照射,幫助有效轉移低落情緒。為充分達到養肺,早睡能幫助聚歛陽氣,早起則能使肺氣得到舒展。飲食少辛多酸 百合是首選至於秋季的健康飲食原則,林峻邦強調要注意「少辛多酸」,多吃潤肺食物,首選是百合,其次可多吃白木耳、山藥、蜂蜜、秋葵、蓮藕、蓮子、甘蔗、蘿蔔、梨子等可以滋潤身體食物;體質較燥熱者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薑、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虛寒體質者可在深秋時適量食用生薑、紅棗、桂圓等溫潤食物。

嬤私密處冒白斑 萎縮硬化性苔癬惹禍

嬤私密處冒白斑 萎縮硬化性苔癬惹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0多歲的林阿嬤在子女攙扶下緩步走進診間,第一句話便是:「醫生啊!妳是女生我才好意思說,我下面癢到睡不著、熱熱的,忍很久才來看給妳看。」阿嬤小心翼翼坐上內診台時還是非常害羞,在醫師耐心鼓勵後才稍微放鬆,醫師檢查發現會陰部陰唇蒼白、皺褶明顯,周邊出現因搔癢抓傷造成的破皮與點狀出血,診斷為萎縮性硬化性苔癬。更年期婦女常見疾病 不治療可能致癌衛福部台北醫院婦產科醫師曾郁雯表示,萎縮性硬化性苔癬是更年期婦女常見的陰唇皮膚疾病,就醫治療能緩解不適症狀,也需長期追蹤是否有惡性變化,若不治療有可能導致陰唇麟狀細胞癌。 萎縮性硬化性苔癬的典型症狀為病灶邊緣明顯,呈現象牙白顏色的斑塊,皮膚薄且皺、乾燥、無滋潤,猶如捏皺的玻璃紙,甚至因為局部皮膚裂隙乾燥造成性交時疼痛不適、影響夫妻親密關係,也會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失眠。疾病初期容易治癒 別因害羞不就醫或擅自用藥保養陰部的方式包括保持外陰清潔乾爽、使用溫和中性弱酸性肥皂清洗外陰、穿著透氣棉質內褲、避免熬夜導致局部免疫力降低,並配合不同階段的藥物治療,需要長期抗戰、持續治療與追蹤。 曾郁雯提醒,許多女性有陰部不適等婦科問題時,常因害羞而隱忍,事實上許多疾病初期很容易治癒,卻因為缺乏適切治療及照顧而加重,千萬不要因為害羞或怕麻煩而不就醫,更不要自行用藥,若有異於平常的皮膚狀況或是嚴重破皮、感染時,務必就醫,才能即早診斷、即早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