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國人出國愛買藥 不明藥物恐害健康

國人出國愛買藥 不明藥物恐害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國人愛買藥出了名,連出國旅遊也不例外!衛生署最新民調顯示,國人出國買藥,保健食品、皮膚用藥、痠痛藥膏高居全球前三名,日本、美國、中國大陸、泰國及港澳,分別是前五大民眾偏好出國買藥國家。調查也發現,到日本購買保健食品及皮膚用藥的民眾約占三成六;美國更有高達九成的民眾會購買保健食品;到中國大陸、泰國與港澳,亦都有三成以上的民眾會購買皮膚用藥與痠痛藥膏。趁著暑假旅遊旺季,衛生署長邱文達化身健康領航員,偕同食品藥物管理局、桃園縣衛生局等單位首次在桃園機場舉行記者會,齊聲呼籲國人注意正確用藥觀念,國外常見藥品不全然適合每個人體質,旅遊時不要隨意購買藥品,並提醒民眾正確用藥應該詢問藥師,生病看醫師,並認明清楚標示才有健康保障。衛生署表示,各國藥品管制標準不一,皮膚用藥、痠痛藥膏可能與皮膚接觸造成傷害;保健食品則可能內服傷害身體,國人出國買各地的成藥必須注意用藥安全。衛生署統計近五年國人出國買藥行為顯示,三成五受訪者曾有出國買藥行為,亦有二成四的民眾表示未來有購買的意願。顯示出國買藥或未來可能購買藥品的民眾比率相當高,因此民眾需了解藥品使用的安全,以降低健康危害。衛生署呼籲國人買藥要把握用藥五問「問藥名、問藥效、問使用方式、問服用時間、問注意事項、」及五不「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原則,此次調查於六月中完成,有效樣本為居住於台灣地區年滿二十歲以上之1095位民眾,信心標準95%,抽樣誤差為正負二‧六七。對於國人出國愛買藥,衛生署表示,諸多外國來歷不明之藥品,若是發生問題,除了成份不明,需重頭檢驗,更麻煩的是無法追訴不良廠商或上游來源,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

掌控腸病毒71型 趨勢監測防患未然

掌控腸病毒71型 趨勢監測防患未然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目前台灣腸病毒疫情略有下降,但仍處於流行高峰期,重症個案數也持續增加,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7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疾管局與全國170家以上急救責任醫院合作,透過科技整合力量,嚴密監測全台腸病毒流行趨勢變化及波動,除了腸病毒外,疾管局也同時利用此急診就醫資料,進行類流感、腹瀉及紅眼症等重點疾病就診率趨勢監測,以防患未然。疾病管制局公布新增7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其中4例為居住於北部的1歲4個月、6歲1個月、13歲男童及6歲3個月女童,另3例為居住於南部的27天女童、6個月及4歲7個月男童,其中6例個案皆已康復出院,北部6歲1個月男童仍住院治療中。依據疫調結果,南部4歲7個月男童是與家人赴中國染病。今年截至7/9止,累計共有96例重症個案,1例死亡,其中93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為掌握各縣市腸病毒個案就醫情形及疫情趨勢變化,疾管局與全國170家以上急救責任醫院合作,透過科技整合力量,嚴密監測全台腸病毒流行趨勢變化及波動,民眾一旦因腸病毒至這些醫院就診,該局即可經由資訊系統自動接收疾病診斷碼訊息,轉化資料為疫情流行趨勢及統計監測表報,以掌握全台各地疫情、走勢變化及高危險群年齡分布等資訊。疾管局提醒民眾,家中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柬埔寨腸毒致死快速 前往疫區要當心

柬埔寨腸毒致死快速 前往疫區要當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暑期出外遊玩要注意了!柬埔寨7月初傳出兒童因發燒伴隨呼吸及神經症狀快速死亡的案例,證實感染腸病毒71型;台灣、鄰近中國大陸及越南等地正值腸病毒疫情流行高峰,計畫赴流行地區民眾,應養成並落實正確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並注意隨行幼童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以掌握黃金治療期。經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協助調查後,柬埔寨今年4月至7月5日共計59名病童,其中52名因呼吸功能快速惡化死亡。病童分布於該國中南部,多數位於首都金邊;年齡介於3個月至11歲之間,多為3歲以下幼童,男女比為1.3:1。實驗室針對已取得的病童檢體進行檢驗,多數檢出腸病毒71型。調查顯示該疫情無群聚跡象。同為流行地區的中國大陸,今年截至6月24日重症1萬2642例,死亡335例,病例數、重症數、死亡數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84%、50%和63%,病例數並超過前兩年同期。疫情主要集中在東部、南部和中部省份,並逐漸向西部省份擴散。而越南胡志明市迄今已3600例病例,為去年的1.5倍,其中5例死亡;南部An Giang省手足口病疫情持續嚴重。由於許多腸病毒感染者僅有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不容易察覺及預防,而成為潛在傳染源,再傳染給家中其他嬰幼兒。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幼兒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疾病管制局呼籲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病徵,須盡速就醫,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提升搜救技巧 新北消防登合歡山訓練

提升搜救技巧 新北消防登合歡山訓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指出,為提昇山難搜救人員高山搜救技巧及調查山區環境適應能力,藉以整編專責山難搜救任務編組名冊,將訂於7月11日起至8月31日,在合歡山區辦理五個梯次的高山搜救訓練。期間,受訓人員將攀登合歡北峰、合歡西峰、合歡東峰、合歡主峰及石門山共五座臺灣百岳,希望在人員不幸發生山難時,搜救隊能有效整合資源完成任務,保障民眾財產安全。消防局表示,訓練項目有山域搜救原則、登山步法、登山杖使用、追蹤術、登山環保、地圖判別與GPS定位導航技術(含地形圖概論解說、地圖位置、指北針歸零、定位原理、稜線、谷線與地形判別)、傷患搬運及高山醫學課程等八項。學員將先於室內上理論課程,再結合戶外現地實作以加強訓練成效。過程中,全體隊員必須自行背負裝備器材和糧食,進行山域搜救基本技能訓練;隨隊教練全程記錄監控隊員生理紀錄表,作為體能評核,並於行程中訓練考核隊員操作定向定位、地圖判讀、無線通訊等技能。消防局指出,本次訓練總人數共計233人,如此大規模山難搜救訓練為全國首見,目的為要求山難搜救隊員能獨立作業。通過測驗者將由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頒發初級高山搜救基本訓練合格證書,並列為專責山難搜救任務編組整編依據;不合格者將予以汰換,以期消防局山難搜救專業度及能力可更加完備。圖為合歡群峰。(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原作者為「台灣阿成」,創作日期為2006年8月17日。)

貢寮海祭登場 一同搖滾淨灘愛地球

貢寮海祭登場 一同搖滾淨灘愛地球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明天2012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即將登場,海灘上將湧入大批民眾,但垃圾可要記得帶走!其實環保概念一直是海洋音樂祭的核心訴求,強調愛音樂的同時,希望大家能一同守護我們美麗的海灘,新北市政府特別於海祭最後一天(15日)上午發起「搖滾沙灘 淨其在我—500志工齊淨灘」活動,預定號召500志工淨灘,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環保局表示,淨灘活動即日起開始報名,至7月12日止,前500位報名並參加全程者,即可獲得海祭活動獨家周邊商品(紀念網帽與人字拖),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另外,只要秀出最美麗、酷炫、時尚的造型,為自己留下2012貢寮海洋音樂祭最值得紀念的回憶。現場將由參加淨灘的朋友,票選出心目中的最佳環保造型大賞,第一名將可獲得【海洋之金】,第2名到第5名則可獲得超商禮券1000元。環保局另外提醒民眾,在海洋音樂祭活動期間每日下午2點至晚間8點,環保局也特別推出「撿垃圾拼回收 換好康」的活動,凡隨手集兩個寶特瓶或兩個鐵鋁罐或兩個玻璃瓶至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宣導攤位處,即可兌換小方巾一條或環保袋一個;另外集滿12個寶特瓶、12個鐵鋁罐、15個塑膠(紙)杯、100g紙類或20g菸蒂(相當於50個)環保局更加碼送毛巾或頭巾等好禮。希望現場民眾隨手作環保,垃圾不亂丟。

醫訊/生命的延續 器官捐贈遺愛人間

醫訊/生命的延續 器官捐贈遺愛人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每年器官捐贈移植人數約一百多人,經過多方宣導後98年度的移植人數才終於突破二百人,只是每年依舊有六千多人在等待接受移植,供需比例差距懸殊,讓許多人來不及等到捐贈就憾然離世,因此亞東醫院特別舉辦器官捐贈宣導活動,以增加民眾對器官捐贈的認識。同時,亞東醫院除了宣導器官捐贈的正確觀念外,也將在現場同時發送「器捐卡」套卡,以及立即問答解惑,讓現場參與者寓教於樂,扭轉國人原本根深蒂固的觀念,進而接受並尊重器官捐贈的意願。活動時間:07月11日(三) 上午9點~12點活動地點:亞東醫院大門口活動洽詢:(02)7728-2105

體態關鍵是肌肉量 挑對運動年輕不敗

體態關鍵是肌肉量 挑對運動年輕不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民眾為了要看起來年輕,無所不用其極,除了用醫美微整形來修飾歲月的痕跡,其實可以用更健康的方法,從根本讓你年輕起來!萬芳醫院肥胖防治中心提醒你,要維持年輕體態的關鍵就是肌肉量!根據研究顯示,每人每年肌肉量平均會流失1%,換句話說,體重50公斤的人,一年就會流失0.5公斤的肌肉!如果能選對運動,就能年輕不敗!才40歲出頭的蔣先生擔任食物採購的職務,由工作型態與壓力的關係,讓體重直線上升,直到身體體檢後發現身體指數開始出現異常,經由醫師建議下開始積極減重、飲食控制與運動、戒掉油炸物,再經由兩個月的運動與飲食搭配,蔣先生順利減重12公斤,體態年輕、人也更有活力。萬芳醫院肥胖防治中心林硯農醫師表示:「飲食熱量控制與運動是減重的兩大關鍵;能達到減重的運動種類,並非一般類型的運動種類,需經過專業設計以提升到足夠心肺量,也就是MET最好是6以上;其中若是患慢性疾病者,則需要醫師專業評估。林硯農醫師指出,國人隨年齡增長與體脂肪增加,不能忽略運動減重對於降低體脂肪提升肌肉與基礎代謝的重要性;尤其是「不吃飽心情會不好」的男女性朋友更可藉著運動增加腦內啡,來改善情緒會更願意堅持下去!」   據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2005年至2008調查之肥胖盛行率與1993年至1996年調查相比,男性不管是過重、輕度肥胖、中重度肥胖的比例皆有升高,尤其以「中重度肥胖」的成長倍數最大,萬芳醫院中西減重門診發現自去年開診至現在男性大於100公斤前來就診比例也越來越多。為了方便民眾健康維持輕盈體態,萬芳醫院自7月起與台北市12家運動中心簽立合約,凡BMI>20的民眾於台北市運動中心作運動者,掛號萬芳醫院中西減重門診(自費),可獲運動處方箋(即運動護照)。讓無法參加萬芳醫院團體減重班的民眾,另一個極佳的選擇;未來萬芳醫院與12家運動中心將開發更多合作,以服務全台北市12個行政區域與新北市的民眾。而想運動消耗熱量亦可使用台北市衛生局推出之「台北體重管理APP」等,自行紀錄2至4周變化,再與醫師討論。

醫訊/癌症病患也要均衡飲食?怎麼吃?

醫訊/癌症病患也要均衡飲食?怎麼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的飲食基礎是均衡飲食,維持良好的營養及適度活動,以保持體重,增強抵抗力,而癌症治療會造成不同的副作用,應隨時依症狀需求調整飲食或營養供應方式,以免造成營養不良,因此亞東醫院特別邀請營養師孫文蕙,來說明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孫文蕙營養師特別針對癌症化放療治療期間飲食相關副作用,包括食慾不振、味覺或嗅覺改變 、口乾、黏膜發炎、口腔疼痛 等不適給予飲食對策,期望病患在接受治療時有足夠的應變能力。時  間:7月13日(五) 上午10:00~11:00地  點:亞東醫院新大樓B1放射腫瘤科洽  詢:(02)7728-1229

戒菸吧!二代戒菸補助額度提高了!

戒菸吧!二代戒菸補助額度提高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民國99年成人吸菸行為電話調查, 18 歲以上成年人吸菸率為19.8%(男性 35.0%,女性 4.1%),以此推估,成年吸菸人口約 360萬人,依實證研究指出,結合藥物治療及追蹤諮詢是最有效的戒菸介入,若能在住院期間介入,戒菸成功率為一般民眾 1.65 倍;因此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自 101 年3月1日起實施「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也將提高戒菸藥費補助額度。「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以「全人、全程、全面」給付為目標,提高戒菸藥費補助額度,個案納入將不限於門診、住院及急診同時給付。未來至戒菸門診戒菸,將享有每年最多16周藥費全額補助。同時,新增「戒菸個案追蹤費」,要求合約醫療院所自戒菸者接受每一療程之初診日起第3個月(第80~100天)及第6個月(第170~190天)專人進行輔導及追蹤,如此一來,將增加吸菸民眾持續戒菸之可能性。南市醫家醫科吳坤陵主任表示,過去由於戒菸治療未列入全民健保給付範圍,加上戒菸藥物價格高於菸價,以致於吸菸者利用藥物戒菸的動機不足;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自 91 年 9 月開辦「門診戒菸治療試辦計畫」,半年後維持戒菸之成功率為 21%,成效顯著,因此93 年 1 月起改為常規性計畫。於94 年 1 月擴大補助內容,藉以提升吸菸者戒治動機及醫療院所辦理本項服務的意願,以提高國內吸菸者嘗試戒菸及成功停止吸菸的比率,降低吸菸所導致之健康危害,維護國民健康。戒菸藥品種類相當多,包括貼片、嚼錠、口服藥物等,每周藥費「健保報價」約500至1500多元不等,二代戒菸治療新制實施後,戒菸藥費將以菸捐年度剩餘款全額補助,若以每人每周最多可省750元計算,一年就可省下1萬2千元。為去除「買藥比買菸貴」的動機障礙,吸引更多癮君子利用各醫療院所的戒菸門診,國健局「二代戒菸」取消現行每周最多250元的戒菸藥費補助上限,只須自付掛號費及藥品部分負擔,就享有每年最多16周的藥費全額給付。吳坤陵呼籲,只要一人戒菸,不僅個人健康得救,家人也可免於二手菸的危害,癮君子們應趕快戒菸,才能改善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苗栗十大死因出爐! 自殺率大幅下降

苗栗十大死因出爐! 自殺率大幅下降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全國十大死因統計結果最近出爐,苗栗縣前五大的死因排名和去年雷同,仍以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糖尿病、事故傷害為主要死亡原因,特別的是,蓄意自我傷害(自殺)再從去年排名第11名降至第12名,下降幅度較顯著,由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由20.3下降至13.9。苗栗縣100年十大死亡人數總計為4535人,死亡原因前十名及死亡人數分布分別是:惡性腫瘤(1117人)、心臟疾病(462人)、腦血管疾病(376人)、糖尿病(364人)、事故傷害(284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207人) 、肺炎(185人)、敗血症 (182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158人)、高血壓性疾病(146人)。苗栗縣100年十大癌症死亡人數總計為1117人,癌症死亡原因前十名及死亡人數分布分別是: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23人)、肝和肝內膽管癌 (220人)、結腸、直腸和肛門癌(135人)、前列腺癌(52人)、女性乳癌 (44人)、胃癌 (50人)、胰臟癌(47人)、口腔癌 (40人)、食道癌(39人)、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 (15人)。苗栗縣政府衛生局長羅財樟表示,本局極力推動BC肝炎篩檢及子宮頸癌篩檢,在癌症方面:肝和肝內膽管癌、子宮頸部分也顯著下降。與去年相較下肝和肝內膽管癌,由第1名下降至第2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由42.2下降至39.2;子宮癌部分由第8名下降至第9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由8.2下降至5.5,績效顯著,這項數據除了提供衛生單位做為醫療保健政策的參考,亦值得縣民一起關心、重視,用預防醫學的角度,共同創造健康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