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建立高齡友善城 大同醫院推出銀髮族餐盒

建立高齡友善城 大同醫院推出銀髮族餐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為配合市府推動高齡友善城市,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與飯店合作,推出健康餐盒,透過菜餚製作、成品展示、營養講解及健康衛教活動,提供100位銀髮族長輩試吃,推廣健康營養之概念。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蔡文展表示,根據99年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統計資料顯示,高雄市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達10.12%,位居全國之冠,而以市立大同醫院所在的核心醫療服務區域前金、新興及鹽埕區之人口結構統計,3個行政區65歲以上高齡人口佔率高達16.08%、15.29%及14.56%,分居原高雄市行政區的前三名,顯然此區高齡化情形相對嚴重,為高雄市老化社區的代表區域,故推動高齡友善為社區醫院必要之方向。大同醫院營養室主任吳月盈指出,銀髮族常見的營養問題如味覺退化、口乾舌燥、咀嚼能力降低、腸胃道功能退化、心血管及腎臟功能改變、基礎代謝率下降及活動量減少等,建議每日攝取熱量1500~1800大卡、蛋白質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1公克、每日攝取鹽分小於6公克,並減少攝取飽和性脂肪酸與需攝取足夠纖維,即是要求三低一高:低油、低糖、低鹽和高纖。吳月盈說,只要是無油炸食品、蔬菜1.5份、2種以上蒸或煮等低油烹調方式、含全穀/無加工醃製品/含水果或奶類,以上4項符合1項即可稱為健康餐盒。為此,大同醫院今年通過健康餐食認證與獲得衛生自主管理標章,特別以銀髮族餐食外訂服務模式推出「幸福鶴飯包」,由營養師親自規劃監督調配,以健康設計為導向、熱量控制在700大卡以下,含括不需飲食限制的「均衡健康餐」、依疾病需求調整飲食改善病情的「疾病治療餐」與個人咀嚼能力的「特殊質地選擇餐」,針對不同需求的銀髮族量身訂做,提供不方便烹調之銀髮族訂購。

截肢患者「有本事」 每天送餐做志工

截肢患者「有本事」 每天送餐做志工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今年62歲的涂水田,12歲時因意外導致右小腿截肢,雖然成為行動不便的身心障礙者,非旦未對人生失望,反而投入嘉義基督教醫院縣當志工。每天穿戴著重達3公斤的義肢,騎著來回40公里的路程為20名獨居老人送餐,縱使相當吃力,涂水田卻總是笑的闔不攏嘴,樂觀的態度改變了許多因失能而抑鬱的長輩,長輩們也因他的鼓勵而逐漸開朗,更勉勵自己要跟涂水田一樣「有本事」。嘉義縣政府委託嘉義基督教醫院縣居家服務中心投入送餐與居家服務,涂水田的太太因雙腿小兒痲痺,也是嘉基居家服務的使用者。一送至今,風雨無阻,未曾請假。他腿上穿著重達3公斤的義肢,讓涂水田在送每個便當的過程都須吃力的上下車,但仍然開心的送餐、照顧長輩們,社工黃雅蕾分享,涂水田當志工幾乎每天都準時到達,持久的恆心令人佩服。涂水田說,幾個月前當他一如往常的在長輩家前喊著「便當來了」時,鄰居卻告訴他阿嬤早上過世了,涂水田說自己當下眼眶泛紅,突如期來的意外讓他相當難過。雖然自己家中經濟並不寬裕,但是涂水田卻笑著說當志工「賺很多」,尤其賺到了「歡喜」,未來也打算要「送到不能送」。涂水田的故事,不僅鼓勵了被服務的長輩,也鼓勵了身旁許多人,讓人看見原來旁人一直以為該是缺了角的生命,竟能如此的圓滿與美麗。

針灸治療假性近視?醫師:的確可行

針灸治療假性近視?醫師:的確可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由於電視、電腦及智慧型手機等3C產品使用量增加,許多正值發育期的幼童年紀輕輕就得了「假性近視」,若不及時矯正,恐怕會惡化為真性近視,從此眼鏡離不開身。有人流傳,其實利用中醫「針灸」的療法,可以治療假性近視,訪問中醫師後也證實的確可行!開業中醫師傅世靜解釋,假性近視可以說是近視的「最初狀態」,只要特別注意,是可以矯正,且恢復成正常視力的速度很快。假性近視其實是由肌肉疲勞所引發,針灸可以讓氣血循環,讓眼球睫肌肉達到放鬆效果,而針灸的位置大約在眼窩附近,有時會搭配四肢、局部穴位來加強療效。傅世靜醫師提醒,假性近視若不及時矯正又持續過度用眼的話,就會變成真正的近視。一旦惡化成真性近視,由於眼睛視軸改變,就無法使用中醫針灸的方式。而醫師指出,其實有許多中藥材都可以保養眼睛,像是可以清肝明目的枸杞子和菊花都有保健視力的功效。傅世靜醫師也強調,中藥材只是保養作用,生活上還是要盡量避免用眼過度,養成正確用眼的習慣,且要有充足的睡眠及均衡的飲食,才能常保持眼睛健康!

孕期情緒起伏大 丈夫關懷不可少

孕期情緒起伏大 丈夫關懷不可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照台灣民間習俗,新生兒生肖屬龍,往往代表好的運勢,是個吉祥的徵兆;在期待新生命誕生的同時,家庭成員各方面的準備很重要,懷孕對每位準媽媽而言是人生大事,也是生命中重要階段。根據調查,「胎兒健康」為孕產期主要的壓力來源,懷孕及生產給母親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照顧嬰兒的負擔是很明顯的壓力源。孕婦在懷孕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大致可分成三個階段,而每個階段的心理壓力來源不同。第一孕期主要是為了確定懷孕而密切觀察身體變化,出現身體不適,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並可能認為自己還沒做好準備,即使懷孕是計畫中的,仍會感到矛盾,喜憂參半;第二孕期初覺胎動,開始感受到胎兒的存在是一個真實的個體,感到興奮並接受懷孕事實,在身體、心理上,逐漸與胎兒形成「母子一體」的感覺,使孕婦覺得自己有責任愛護、保障胎兒的健康及安全,開始注重胎教,生活重心及話題集中在胎兒;第三孕期孕婦對自己的身體感覺更為清楚,因體重增加造成行動不便,身體容易疲憊不適,越後期越辛苦,此時注意力的焦點放在分娩事件上,可能會有不好的幻想造成壓力,情緒較脆弱,容易有失落和焦慮,因此孕婦的情緒管理相當重要。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說到,懷孕是一段非常美妙的人生體驗,預示著新生命即將來臨,在孕產期間,家人應注意準媽媽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多給予關懷。在懷胎10個月的歲月中,可能因身心的巨大變化,很容易造成情緒失調而罹患各種身心症,對於準父親而言,自身生活的調適和提供配偶支持,是很重要的任務,從起初意識到配偶懷孕的事實,到後期體會孕婦的感受、描繪自己未來爸爸的樣子、參與配偶懷孕的過程等等,都是必須學習的功課。

夏季養生排毒食物報你知

夏季養生排毒食物報你知

炎炎夏日是展現身材的好機會,可是夏天濕熱的天氣,很容易讓喝下去的冷飲水份滯留在體重,很多上班族回家後,常會覺得下肢沈重,靜脈曲張加重,而且明明吃的不多,但體重卻一直上升。 其實排毒也是要換季的,夏季排毒食物可以選擇一些高纖、有助發汗的植物、香草及蔬果融入生活中,一方面可以提升代謝力,有助減重,同時也有助免疫力的改善,比較不會感冒。  我因為家人工作緣故,去年在美國蒙大拿州生活一年,當地沒有華人超市,華人餐廳每道菜幾乎都是裹粉油炸或勾芡,再加上重口味的醬料,不管點什麼菜,口味都差不多,甚至吃一餐飯就要配上500cc的開水,才能稀釋油又鹹的外食,所以幾乎都在家裡開伙,加上不易購得中式蔬菜,我的飲食方式也入境隨俗,生食許多的新鮮蔬菜,市售蔬菜我都會選擇「Triple wash」(反覆清洗及脫水),去除寄生蟲及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及大腸桿菌等,使食用生菜不必擔心安全性。 透過疏食、規律運動及國外休閒的步調,三個月內我減輕五公斤,而且夏天每年都會再犯的靜脈曲張也不藥而癒。朋友都調侃我說:「這一年是排毒養生之旅」。所以,夏天不妨嘗試西方香草植物,選擇具有淨化及調養等功能的植物及蔬果來調養身體。  五大夏天的養生排毒食物排排站: 一、甜菜根:甜菜根含有高纖及豐富的鉀、鎂及鈣等,經常食用能夠促進肝臟排毒的功能,同時並有助消化系統,可以將暗紅色的甜菜根加入沙拉中,或打成果汁與加入蜂蜜調味一起食用。蜂蜜也是天然的抗生素,如果喉嚨痛時,可以擠一杯溫熱的檸檬汁再加入蜂蜜,曾有考古人員發現歷經數千年的古埃及文物陶罐裡的蜂蜜仍然香甜,未有腐敗。 二、櫻桃:此時正是櫻桃的熟成季節,在人體排毒的過程中,維他命C及鐵是重要的元素,就像汽車運作時需要的「機油」般,缺一不可。 三、薑黃:黃黃的咖哩粉中重要的組成物,薑黃素(Curcumin)是自然清潔的食物,可以幫助肝臟大掃除,咖哩是很好攝取薑黃素的來源,也可以直接將薑黃粉灑在馬鈴薯沙拉上,適度攝取薑黃還有助減重,使皮膚能夠保有好光澤。 四、西洋菜(watercress):第一次嚐到西洋菜時,是當作牛排點綴的配菜,略帶辛辣味,但卻與燒烤後的牛排相當對味,去除油膩感;含有維他命A、C、B、等、鈣、鐵及葉綠葉,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並利尿作用,可以消除夏天沈重的感覺,當口腔出現潰瘍及水泡,可以多嚐西洋菜,吃完重口味的食物時,咀嚼幾葉西洋菜還能消除不好的口氣呢! 五、牛蒡:我們日常食用的牛蒡其實是牛蒡的根部,其實牛蒡的用途很廣,種籽的效果不下於根部,牛蒡可以去除身體的毒素,利於發汗、幫助排尿及促進肝臟功能,它的種籽還是很好的抗菌及降發炎的草藥。 香草師教你夏日自我照護 牛蒡茶 材料:新鮮牛蒡60公克,或乾燥牛蒡30公克、水750cc 方法:冷水與牛蒡放入鍋中煮到沸騰,(最好是耐熱玻璃或陶瓷鍋,減少植物與金屬的反應),轉小火再煮一小時,直到茶汁減少三分之一再熄火,煮好後的牛蒡需在一天內喝完,可以溫熱喝或放涼喝,分二次喝完。 自製靜脈曲張按摩油早在美國南北戰爭時,醫師已使用金盞花葉子治療開放性傷口,我的孩子小時候有尿布疹時,我也常用純金盞花油擦拭,約一小時就會消腫現代已有許多藥膏採用金盞花配方,十分方便。 聖約翰草可以減緩酸痛肌肉及拉傷,幫助傷口癒合,用這兩種植物由當基底油最適合叮護忙碌一天後的雙腳。香桃木及絲柏能夠低靜脈曲張、靜脈炎的疼痛及發炎反應,乳香可以收縮擴張的血管,德國洋甘菊能夠舒張緊繃的肌肉及神經。 材料:15ml聖約翰草浸泡油,15ml金盞花浸泡油、6滴絲柏精油(cypress essential oil)、3滴香桃木精油(myrtle essential oil)、3滴德國洋甘菊精油(German chamomile essential oil)、2滴乳香(frankincense essential oil)文/郭姿均(香草植物生活運用專家、美國AHG香草協會會員)

防止骨鬆 健走、爬樓梯能增骨質密度

防止骨鬆 健走、爬樓梯能增骨質密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現代人雖然骨骼發育沒問題,但常常忽略骨骼健康,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民國98年調查發現,國人30歲後骨質逐漸減少,50歲後流失更嚴重,65歲以上的人約50萬人面臨骨質疏鬆威脅;75歲以上長者,幾乎每4人中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問題;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程度更高達3成5。 民眾常以為運動可以改善骨質疏鬆,民眾常以為運動可以改善骨質疏鬆,但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可以增加骨骼密度。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當骨質逐漸流失,想運動保骨最好是健走,走路可改善下肢骨頭骨密度,快速健走效果又比慢速散步好。慢跑可改善成年人腰椎、腳跟處跟骨等骨密度;停經後婦女,建議多走路、慢跑或爬樓梯,能改善腰椎、大腿骨連接骨盆處的股骨頸等多部位的骨質密度。根據最新版「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像是走路、爬樓梯或者是啞鈴操可以提升骨質密度,但是游泳以及自行車等運動,則無法提升骨密度,最主要的關鍵就是雙腳的負重力,踩自行車、游泳,雙腳都懸空,屬於非負重式運動,因此無法拉高骨質密度,騎單車雖可甩掉熱量,又可以增加肺活量,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想增加骨密度,可是白做工。而透過雙腳直接跟地面接觸時則可以提供外來的壓力來對抗地面,才能訓練肌肉、骨骼,防止骨鬆;而除了運動,飲食也能增加骨本,多攝取鈣質食物如牛奶、起司、豆腐,少喝咖啡和避免熬夜,但還是要依個人體能調整,以免保骨不成先掛病號,想要保健骨骼健康,最重要的是找對對身體最合適的運動才能真正達到「保密防跌」。

主動式呼吸調控術 輔助乳癌治療有成

主動式呼吸調控術 輔助乳癌治療有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根據民國98年國人十大癌症的發生率資料顯示,乳癌的發生率排名第一,而死亡率位居第四名,死亡率僅次於肝癌、肺癌與大腸癌。在治療方面,奇美醫院指出,手術、化療與放射線為大部分乳癌病人所需的治療,但由於放射線治療容易受到種種因素的干擾,乳癌患者在進行放射線照射時,稍微大力呼吸就有可能使照射部位偏離,進而傷害到心臟、肺臟或肝臟等重要器官。為了提升治療品質,奇美醫院推動乳癌患者進行放射線治療時配合「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發現可有效減少正常器官的照射劑量與提升治療腫瘤的精確度。奇美醫院指出,手術、化療與放射線治療為大部分乳癌病人所需的治療,有些病人還需要賀爾蒙治療或是標靶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可以明顯降低復發機率,無疑是乳癌治療很重要的一環,通常需要約六週的治療,一個禮拜治療五次,然而放射線治療不可避免地會照射到部分的肺臟、心臟或肝臟,而呼吸起伏所造成的照射誤差也是一個困擾的問題。有鑑於此,奇美醫學中心積極發展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多數用於乳癌或乳房原位癌的病人,目的是減少正常器官的照射劑量與提升治療腫瘤的精確度。主動式呼吸調控(Active breathing control,簡稱為ABC),就是請病人以口咬緊呼吸管並主動深吸氣,再由機器輔助病人閉氣而暫時無法吸吐氣,並在閉氣這段時間內進行放射線治療約20秒,休息數秒後再進行同樣的步驟,直到治療結束。主動式呼吸調控的優點在於減少呼吸起伏,以提升照射的精確度;能增加肺臟的體積,以減少肺臟被照射的相對體積;亦可使胸壁遠離心臟,以降低心臟被照射的劑量。不過也有缺點,就是病人需花一些時間學習如何配合呼吸,而且治療時間會增加五到十分鐘。奇美醫院表示, 推行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至今,就客觀的照射劑量來看,肺臟與心臟確實接受比較低的劑量,理論上能減低這兩部位副作用的發生率,至於皮膚的副作用是否減少則有待更多的臨床觀察。進一步分析奇美醫院於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期間接受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的病人中,有29位是乳癌或乳房原位癌病人,乳房或胸壁的位移明顯減少,平均在3毫米以下,肺臟放射線劑量減少了13.6%,心臟劑量也減少了80%,提升了治療安全性與治療品質,嘉惠乳癌或乳房原位癌患者。圖:奇美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林佳輝說明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圖片/奇美醫院提供)

畢業生注意!待業期間健保可依親一年

畢業生注意!待業期間健保可依親一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畢業季節來臨,學生畢業後,進入社會投入職場,其健保投保身分,根據健保法第九條規定,凡是年滿20歲,除了身心障礙或罹患重大傷病不能自謀生活者外,都要獨立以被保險人身分投保。但考量學生畢業後,謀職期間投保身分轉換的問題,在待業期間一年內,仍然可以以眷屬身分依附父母參加健保!健保局指出,根據健保法施行細則第三十二條規定,應屆畢業學生自當學年度終了之日起一年內,得以眷屬身分參加本保險。所以,應屆畢業學生畢業後,如果仍在待業中,可以眷屬身分繼續投保。但是畢業超過一年仍無職業時,則不能再以眷屬身分加保,必須至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市、區)公所,以無職業第6類被保險人身分投保。這個規定讓剛畢業的學生可以專心找工作,不必擔心健保身分中斷。當然,如果已經順利找到工作,就由僱用的單位辦理被保險人身分投保者,而其原來眷屬身分,應辦理轉出,以免重複加保繳費。民眾如對健保的相關規定有不清楚或疑問,可撥打健保局免付費服務專線0800-030-598查詢。

不想早死?研究:少坐、少看電視

不想早死?研究:少坐、少看電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編譯)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路易斯安那(Louisiana)大學針對美國人的死亡原因進行分析發現,造成27%的死者死亡的主因竟然是「坐太久」,且另有19%的死者是因為「電視看太久」而死。針對這樣的結果,研究人員認為這兩項因子是使美國人壽命減少的主因,並宣稱「每日只坐三小時」的民眾和「每日只看兩小時電視」的民眾,分別可延2年及1年半的壽命!其實專家早就不斷強調,肥胖、缺乏運動是罹癌、得到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主因。就連美國心臟協會(AHA)的護理師都說,久坐是發生心臟疾病的危險因子,「因此我們必須要減少坐下來的時間」。此外,報導也建議一般上班族可以走樓梯代替坐電梯;走到同事旁面對面交談取代使用通訊軟體,這些小動作都有助於保持心臟健康。這項研究宣稱是在觀察16萬7千名18至90歲的成年人而得到的結論。不過有學者認為,坐的時間和壽命長短並沒有絕對的關係。英國劍橋大學公眾危險認知學教授David Spiegelhalter則說,這是一個經群體觀察而得到的結論,並不能符合每一個人的個人狀況。不過這個推論算「合情合理」,如果後代「少坐多動」,或許平均壽命會延長,而且每天坐三小時以內也算是個樂觀的目標。

超級愛健康/30歲後開始老化 哪些食物能抗氧化?

超級愛健康/30歲後開始老化 哪些食物能抗氧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人「怕老」指數,全球第一!根據線上調查顯示:44%台灣網友認為超過60歲就算老,「恐老」意識,讓現年30、40歲一代積極抗老。到底幾歲才算老?潘懷宗博士說,根據研究,人只要一過三十歲,便開始步向老化之路,許多器官的功能以每年6.25%的速度衰退,多數人在四十歲時的器官功能可達80%,五十歲時剩70%,到七十歲時僅剩35%。因此,平時就可以多攝取些「抗氧化好食物」,包括番茄、綠花椰菜、地瓜葉、堅果、大蒜、蘋果等。潘懷宗博士解釋,番茄:為茄紅素的主要來源,可抑制氧化自由基的活動。另含穀胱甘為強抗氧化劑,可維持細胞正常代謝。地瓜葉:可提供飲食中的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食物纖維,以及必需脂肪酸等,地瓜葉所含的具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氧化壓力和游離基的傷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堅果類:富含各種抗氧化劑如維他命E、硒及單元不飽和脂肪如ω-3脂肪酸,具抗癌、預防動脈硬化受損。青花菜:含多種抗氧化劑:β胡蘿蔔素、穀胱甘、維他命C及葉黃素,可抗氧化、抗癌及降膽固醇大蒜:含有的硫化物具有抗氧化還原作用,不但可有效降低體內膽固醇,還可預防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蘋果:主要是多酚類的抗氧化物質。大蒜怎麼吃,幫助抗老效果比較好?潘博士補充說明,美國和阿根廷學者曾發現一篇研究,列出「蒜頭在烹飪前先擣碎」對人體健康有益。把大蒜擣碎或切片會釋放出蒜胺酵素,功用是催化製造出「蒜素」,這種化學物質會分解成各種對人體有益的有機硫化合物。但不管是整顆或拍碎的大蒜,只要煮超過20 分鐘,那些有用的有機硫化物就會全部不見了。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6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