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健保局因應颱風 確保民眾就醫權益

健保局因應颱風 確保民眾就醫權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由於蘇拉颱風災情,造成民眾身體或財物損害,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深表關切,並提供協助措施。對於颱風期間無法取得健保IC卡或IC卡毀損者,各特約醫療院所均可依照健保IC卡例外就醫程序(就醫序號:C001)予以受理就醫。健保 IC 卡因颱風滅失或毀損致不堪使用者,可向健保局申請免費換發一張新卡。申請換發新卡時,僅需填妥「請領健保IC卡申請表」,並註明「蘇拉颱風受災戶」,就近到各地郵局或親自到健保局各分區業務組、聯絡辦公室申請。因颱風受災且領有相關機關出具之受災文件者,如果有延遲繳納健保費情形,免予加徵滯納金。又繳納健保費有困難者,亦可向健保局申請紓困貸款。民眾如有任何疑問,可洽詢健保諮詢服務電話 0800-030-598 , 健保局將協助提供所需要的幫助。

愛穿緊身衣褲嗎? 好潮!好癢!

愛穿緊身衣褲嗎? 好潮!好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連日高溫、容易出汗,全身濕濕黏黏的好不舒服!甚至有人發現,怎麼全身出現一點一點的紅腫,會發癢甚至會痛?醫師提醒,很可能是細菌感染造成的毛囊發炎,像是頭髮、腋窩、臀部等都是好犯的部位,愛穿緊身衣褲或常出入公共浴池的人也是好犯族群,應盡速求診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吳貞宜解釋,毛囊炎,就是有毛髮的地方發炎,所以全身上下有毛囊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炎。不過還是以毛髮較多,或是身體較閉塞的地方,如頭髮、腋窩、男生的鬍鬚周圍、或是臀部為好發部位。依據毛囊發炎部位的深淺,又可以簡單分為淺層毛囊炎及深部毛囊炎兩種,分別有不同的臨床特徵及症狀。淺層毛囊炎症狀不明顯,大部分症狀以癢為主,少數會疼痛,臨床上可以看到在毛囊的地方,長起一顆顆紅色丘疹膿皰;而深層毛囊炎位置較深,通常發炎也較嚴重,症狀以疼痛為主,可以擠出膿液。吳貞宜醫師表示,毛囊炎只是毛囊發炎感染的一個統稱,各有不同成因。細菌或黴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是台灣夏天非常常見的主因。反覆接觸油膩的機油,也常見手部毛囊發炎。甚至喜歡穿著緊身衣物的年輕人,因長時間將皮膚包裹在不透氣的環境下,並不健康,常見在穿著胸衣或者臀部的地方,容易引起毛囊炎。吳貞宜醫師指出,毛囊炎最常見原因還是細菌感染,以表皮的正常宿主金黃色葡萄球菌,占了大部分致病因。青春痘的病人,在長期服用口服抗生素治療後,可能引發較少見的革蘭氏陰性菌毛囊炎。另外有人喜歡去泡三溫暖或土耳其浴等公共浴池,也容易引發某些特別菌種的毛囊炎,常出現於泡澡後兩三天,而且好發在穿著泳衣褲的位置。吳貞宜醫師提醒,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多用肥皂清洗、維持適當體重、盡量穿著寬鬆吸汗衣物,是大熱天預防毛囊發炎的基本要務,可預防毛囊炎的反覆侵擾。大部分表淺性的毛囊炎,在環境改善後就可以不藥而癒,少部分較深層或頑強的毛囊炎,可以用合適的外用藥膏,甚至短期口服抗生素治療。當然有一些特別的毛囊炎就不是一般病因所致,還是要請教醫師,做進一步的鑑別及治療才行。

颱風期間 飲食及飲水更需注意衛生

颱風期間 飲食及飲水更需注意衛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蘇拉颱風來襲恐挾帶豪雨造成停電或淹水,彰化縣衛生局籲請食品業者及民眾於颱風期間應特別注意飲食品衛生安全並做好正確環境衛生等消毒工作及,以保障大家的健康。請民眾務必注意事項:(一) 勿生飲水及生食食物。(二) 調理食品前、飯前、便後應徹底以肥皂洗淨雙手。(三) 勿食用泡水或接觸過污水的食物。(四) 當冰箱失去電力時儘量不要打開冰箱門,以免溫度升高。(五) 勿食用因停電而解凍過久的食物。(六) 住宅蓄水池若淹水應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七) 豪雨可能導致飲用水較原來濁度上升,必要時,可暫時飲用包裝水,以保障飲水安全。(八) 泡水廚房用具及餐具要清洗、沸水滾燙過或消毒後才能使用。(九) 依「清除、清潔、消毒」三步驟,做好環境衛生工作:水退後,先帶手套及膠鞋將垃圾清除,再以肥皂水清洗牆壁、地面及傢俱表面,最後再用市售漂白水進行消毒工作(泡製方法請參照瓶身說明),尤其是有可能與食品接觸的地方,如桌面、房內的餐具架、冰箱等。(十) 依據彰化縣「公共飲食場所衛生管理辦法」之規定,有效的殺菌消毒方法如下,民眾可選擇合適的方法來消毒,以確保居家飲食的衛生安全。1. 煮沸殺菌法:以溫度100℃之沸水,將毛巾、抹布等煮5分鐘以上;餐具煮1分鐘以上。2. 蒸氣殺菌法:以溫度100℃之蒸氣加熱,將毛巾、抹布等加熱10分鐘以上;餐具加熱2分鐘以上。3. 熱水殺菌法:以溫度80℃以上之熱水,將餐具加熱2分鐘以上。4. 氯液殺菌法:以游離餘氯量不低於百萬分之二百之氯液,將餐具浸入溶液中2分鐘以上,浸泡後需再以煮沸過的水清洗過。5. 乾熱殺菌法:以溫度110℃以上之乾熱,將餐具加熱30分鐘以上。  

飲食油膩膩 小心高血脂找上你

飲食油膩膩 小心高血脂找上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台灣高血脂的盛行率逐年上升,因無症狀常被醫師歸類為無聲的疾病,多數的人平日身體大都無異狀,但抽血檢查結果卻高的嚇人,因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不當,高血脂症常常會提早報到,危害健康。 70多歲的許奶奶,參加基隆市社區闔家歡健康篩檢,檢查出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都過高,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公衛護士訪視時,奶奶表示平日愛吃肥豬肉、雞內臟而已,身體沒有不舒服,表示拒絕配合再次檢查,經多次苦口婆心的與她說明,並說明隔壁鄰居陸爺爺的故事(中風與心臟缺氧),奶奶終於答應去做檢查,檢查後再次訪視時,許奶奶表示,醫生告訴我要吃清淡點,多運動,不然會很容易中風,很感謝衛生所的關心。健康飲食、多運動、不喝酒、不抽菸及控制體重是控制高血脂的最好良方;飲食烹調宜改用清蒸、水煮或燻烤,減少用油炸或勾芡及少用糖,避免食用油炸食物,內臟、烏魚子、蟹黃或蛋黃等高膽固醇食物,食用肉類時先把肥肉或皮去除;並少吃肉丸、獅子頭等含有肥肉的製品,少吃芶芡濃湯,可選擇清湯,食用較多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燕麥、黃豆、麥片、豆莢及全穀類食物,是避免三高的危害,更提醒定期抽血檢查,定保健康。

暑假防腸病毒 居家衛生、飲食、習慣都要顧

暑假防腸病毒 居家衛生、飲食、習慣都要顧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依據疾病管制局今年(101年)7月31日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雖趨緩,但社區腸病毒71型依舊活躍,仍有引發重症的風險,尤其暑假期間,更是提高了病毒傳播的機會,因此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建議民眾可參考「預防腸病毒,居家123」輕鬆來預防腸病毒。預防腸病毒首先要從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保持充足睡眠,增強免疫力來預防,此外,若家中有新生兒, 則鼓勵哺餵母乳,且平時不管是小朋友還是大人,都應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回家後應立刻更換衣物,並且以正確的方法勤洗手。在居家環境上,要注意清潔與通風,可自行調製500ppm的漂白水(在10公升清水中加入100cc家用漂白水),消毒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桌椅等,並經常清洗玩具;同時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降低罹病的風險。 尤其現在是暑假期間,學齡兒童大多在家裡,僅小小孩照舊上托兒所或幼稚園,班上幼兒彼此傳染腸病毒,返家後再傳染給家中較大的孩童,許明倫局長再度呼籲民眾及嬰幼兒照顧者,應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做好自我保護,如自身或嬰幼兒如有身體不適之徵兆,應儘速就醫,並與其他嬰幼兒適度區隔,以避免感染或將病毒傳染給他人。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其中以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若家中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儘可能減少病童與其他幼童接觸,同時一定要小心處理病人的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且處理完畢應立即洗手,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嬰幼兒。照顧病童時,應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抵抗力差感冒好不了 小心成肺炎

抵抗力差感冒好不了 小心成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許多人相信感冒會自然好,但是卻花了很長的時間與病毒對抗,感冒這麼久對肺部會不會有影響呢?阮綜合醫院胸腔內科楊宗憲醫師表示,感冒可以不需要吃藥,但如果引發肺炎,就要儘速就醫,才不會導致生命的危險。尤其是抵抗力太差的人,感染到感冒病毒後,很可能會引發肺炎。一旦所感染是細菌,引發細菌性肺炎,甚至可能陷入致命危機。但並非成年人就有「免疫權」,青壯年族群同樣不可忽略肺炎的威脅,雖然疾病嚴重度較低,但也需要一周以上的治療才能痊癒。肺炎,指的是肺部的急性感染,當病毒或細菌侵入上呼吸道,會先經上呼吸道的防禦系統,引起短暫輕微臨床症狀,如果防禦系統無法壓制「敵人」,就會接著進入下呼吸道引發實質感染。要預防肺炎的發生,對經常感冒的人來說,可以考慮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因為流行性感冒病毒一旦入侵人體,會大幅降低抵抗力,其他病菌對健康的影響性就會增加,產生併發症。因此打流感疫苗不但可以避免感染流感病毒,也可間接減少肺炎的發生。除流感疫苗之外,另一方面,嬰幼兒或老年人要進一步防範肺炎,目前已經有肺炎鏈球菌疫苗可用,但想預防黴漿菌肺炎,至今仍沒疫苗可打,唯有透過日常生活保養,以免惹病上身。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事項,諸如戒菸,因為抽菸會使周邊血管收縮,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使得病患呼吸困難。其次是平常要有適當的休息、睡眠,並保持輕鬆的心情,才擁有良好的抵抗力。需特別注意的是,免疫力差的人容易在感冒後,因抵抗力下降而併發肺炎,若自己可以明顯感覺到呼吸聲音怪怪的、換氣不順,就應該趕快看醫生。若有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經一週未改善或長時間持續咳嗽,身體活動力漸漸不如前,甚至發高燒,抑或是感冒之後出現胸悶、喘不過氣等情況,不要誤以為只是感冒還沒好,應盡快就醫。

痛經如何是好呢?

痛經如何是好呢?

痛經,是指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噁心嘔吐、全身不適的現象。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2種。原發性痛經,又稱為「功能性痛經」,指生殖器官並沒有明顯異常,而出現痛經的現象。繼發性痛經,則是由於生殖器官的病變導致的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炎、腫瘤等。那麼,該如何治療經痛呢?各位女性朋友們快來看看!西醫治療止痛解痙劑:1)延胡索乙素片,每次2片,每日3次。2)優散痛,每日3次,每次1片;阿托品0.5毫克,肌肉注射。內分泌治療:1)黃體酮10毫克。在月經前6天開始,每日注射1次,共5次,持續3個月。2)乙雌酚1毫克,月經第5天開始,每晚1次,共20天。中醫治療益母草1兩5錢,酌加紅糖,以水煎服;生薑3片、紅糖2兩,以水煎服;珍珠菜根5錢、艾葉1錢,以水煎服;澤蘭葉、苦楝子、香附、茺蔚子等各3錢,以水煎服。除了腹痛之外,痛經還會出現經行不暢、顏色發紫、有血塊、怕冷等症狀,經常是由於氣滯、血瘀、寒凝造成的,應以「理氣活血溫中法」為主進行治療。1)香附4錢、失笑散4錢、當歸3錢、玄胡索3錢、川芎1錢半、紅花1錢半、肉桂1錢(後下)。加減法:如腹脹加莪朮4錢、烏藥3錢;嘔吐加薑半夏3錢、乾薑1錢;大便溏薄,加木香1錢半、炮薑1錢;怕冷,加吳茱萸1錢半、熟附塊1錢。2)失笑散5錢、肉桂1錢,研成細末,分12包,在經前6天開始服,每日2次,每次1包,以開水沖服。經過以上方法治療後仍未見效者,應進一步檢查。如為器質性病變引起者,應針對原發性疾病進行治療。文章摘自:人類智庫/常見病速效自療作者: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編著、張九峰/審訂http://www.uho.com.tw/book.asp?id=1427

美腳爆青筋?靜脈曲張高危險群要注意

美腳爆青筋?靜脈曲張高危險群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明明擁有一雙名模般白皙修長的美腿,卻佈滿青紫色凸起血管,這對愛美的女性是多麼大的致命傷!皮膚科趙彥宇醫師表示,平時生活習慣的不良,可能造成靜脈曲張的現象,特別是需要長時間站立的上班族、專櫃小姐、老師或空姐都是此症狀的「高危險群」!趙醫師說明,腳部的靜脈是負責把血液運送回來的重要血管,藉著腳部肌肉的收縮、胸腔的負壓和靜脈內的瓣膜,血液如同被抽水機往上抽一般回到心臟。一旦體內的抽水設備出現問題,腳部血液回不來,就出現了所謂的「靜脈曲張」,特別是因為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的人,肌肉因為無法適時收縮,使血液長時間積在腳部,造成腿部外觀腫脹突出、小血管回堵、甚至形成蜘蛛樣的血絲。此外,靜脈曲張的患者往往也因為血液運送狀況不佳,血液大量堆積在靜脈中,養份、氧氣供給不足的區域就開始出現容易脹痛、色素沉澱、受傷不易癒合、皮膚容易感染,甚至引發出血、潰瘍等皮膚發炎反應,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使血管損害更加嚴重。長時間坐著的上班族、專櫃小姐、老師或空姐,還有肥胖的人和孕婦都應該特別注意許多能讓靜脈舒緩的小細節。趙醫師也強調,要想解決靜脈曲張這類的血管病變,預防勝於治療,一般來說,若已有輕微症狀產生,應避免做三溫暖,造成周邊血管擴張,令症狀惡化;但除非是症狀嚴重需要雷射手術治療,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從以下五點所建議的生活習慣來改善靜脈曲張的現象: 減少固定姿勢:每隔20分鐘起來做伸展運動。避免體重過重:不要讓血管和雙腿承受太大的負擔。穿寬鬆的衣物:調整型內衣和緊身衣物也會阻礙血液循環。補充有益成份:例如天然植物中的馬栗種子,有抑制體內溶解酶成份,靜脈曲張發生時,有助血管的收縮、減緩腫脹和抑制發炎反應。可穿著彈性襪:但是要選對商品,還要有正確的穿著方式。

醫訊/HPV病毒感染年齡下降 疫苗接種不分男女

醫訊/HPV病毒感染年齡下降 疫苗接種不分男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因社會風氣較為開放、婚前性行為增加且提早,因性接觸¬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human papillomavirus)的機率增高,感染年齡也下降,除了女性感染機率高達80%外,事實上,男性也有機會感染此病毒。欣幼婦產科阮良圖醫師呼籲,為減少憾事發生,提早預防的觀念及警覺性要提高。阮醫師表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可能導致子宮頸癌前病變,臨床上曾有正值豆蔻年華的年輕少女患者,因非生理期時有不正常出血而前往求診,經檢查發現竟是子宮頸有癌前病變,所幸及早發現並治療,並未進一步演變成子宮頸癌。阮醫師指出,HPV病毒有上百種,近20種型別長期感染將有機會演變成癌症。其中,臨床上有愈來愈多女生20多歲即感染常見的第16、18型病毒,有可能因此導致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道癌、肛門癌等;也有愈來愈多20多歲年輕男女感染第6、11型病毒致病而引起尖形濕疣(俗稱菜花),且每年有增長的趨勢。阮醫師強調,針對HPV病毒可能導致的子宮頸癌,雖然目前已可透過抹片篩檢出,但抹片無法避免HPV病毒的感染,定期檢查外,也可再多加一道疫苗防護。HPV疫苗在台灣已接種多年,全球也已有超過3000萬人施打,門診也有不少年輕女性或父母親帶女兒主動來諮詢。建議不論有無性行為,經抹片檢查無異狀的年輕女性,可遵醫囑施打HPV疫苗,以遠離子宮頸癌、菜花與某些HPV相關疾病。但疫苗為預防性而非治療性,亦不能取代常規的抹片檢查功能。阮醫師表示,目前有許多國家政府已全面補助青少年施打HPV疫苗。如:澳洲政府自明年起,將替12至13歲的少年施打子宮頸疫苗,預估未來4年澳洲將有近九十萬名少年接種HPV疫苗。反觀台灣,近年來HPV病毒感染年齡逐年下降,疫苗的施打率卻不高,急需相關單位再多加宣導正確的衛教觀念,讓民眾了解預防HPV病毒的重要性。健康講座:子宮頸癌疾病與預防新知講座時間:8月5日(日)上午10:00活動地點:馥都飯店(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一段189號,板南線府中捷運站一號出口)洽詢電話::02-2965-8000

腸胃不適 中醫調理意外減重10公斤

腸胃不適 中醫調理意外減重10公斤

一名三十五歲護士,工作緊張壓力大,吃點東西,就覺得脹氣,排氣打嗝困擾多年,求診腸胃科,服藥後改善,停藥後問題又來了,決定嘗試中醫。醫師把脈發現,女子情緒起伏大,體質寒熱夾雜,用藥半年後,腸胃不適緩解,代謝正常後,連體重都降了十公斤。署立台中醫院中醫科醫師邱慧芳表示,門診常碰到一些腸胃功能失調的病患,脹氣引起腹痛、或是一吃東西就想上廁所、有時一天要排便好幾次、或是胃酸逆流,反覆發作、可能是功能性的腸胃疾病。透過中醫調理體質,才能根本治療。最近一名三十五歲護士,身高一百五十公分,體重六十公斤,長期工作緊張壓力大,容易脹氣、胃酸逆流、排氣打嗝,困擾多年,胃脹讓她失去享受美食的樂趣,分不清是脹還是餓,嚴重影響生活。在醫院看腸胃科,服用胃腸藥後,症狀緩解,停藥後問題又來了,輾轉嘗試中醫。 中醫師邱慧芳指出,詢問病史,王小姐除了腹部脹滿,伴有口苦,噁心,腹部怕寒,大便不暢,舌苔白膩,把脈發現體質寒熱夾雜,經由中醫調理半年,腸胃問題改善,經期恢復規律,更因為代謝變正常,體重意外掉了十公斤。(寇世菁報導 )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