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消基會抽驗電蚊拍 八成標示不合格

消基會抽驗電蚊拍 八成標示不合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夏天是蚊蟲容易孳生的季節,民眾若擔心化學藥劑對身體的危害,電蚊拍理所當然成為防蚊的首選工具。根據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於101年4月間購買10件市售電蚊拍樣品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八成樣品標示不符合規定,但安全性檢測則是全數合格。消基會指出,目前充電式電蚊拍非屬應施強制性檢驗商品範圍,但為瞭解市售商品安全性,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與消基會合作,於101年4月間購買10件樣品進行檢測。本次購買的電蚊拍共10件,於台中、彰化地區電器賣場隨機購樣,其中有6件產自中國大陸、4件產自台灣。消基會表示,本次購樣檢驗是依據「電器商品標示基準」及國家標準CNS 376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產品的安全-第一部:通則」進行標示檢查及安全性檢測,其中安全性檢測項目包括溫升試驗、洩漏電流及絕緣耐電壓、異常操作試驗及構造檢查等四項。結果發現,八成樣品標示不符合規定,樣品至少有一項應標示資訊未標示,不符合情形為未依規定標示商品名稱、型號、額定頻率、額定消耗功率或輸入電流、製造年份及製造號碼及生產國別或地區等。對此,標檢局將函請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依《商品標示法》相關規定追蹤處理,通知生產、製造或進口商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處新臺幣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至改正為止。但本次購買的10件樣品,安全性檢測部分均符合國家標準CNS 3765的規範。針對檢驗結果,標檢局與消基會呼籲業者應確保商品的品質及安全性,並應依規定作商品標示,以保障消費者權益。此外,提醒消費者選購及使用充電式電蚊拍時,應檢視各項標示是否清楚,勿隨意購買來路不明或標示不清的商品。使用前應確實依說明書內容使用,尤其應注意說明書所列之警告、注意事項。避免在充斥易燃氣體或液體之場所使用電蚊拍,並避免在廚房油煙較多或較潮濕的地方使用,亦不適用於穀倉、畜倉及具粉塵之類似場所。電蚊拍之電擊網面電壓高達2000伏特以上,使用時應謹慎小心;不應放置於幼兒容易觸及的地方,或任由兒童、年長者或行動不便者單獨使用,以免發生危險。

放鬆心情、過勞不來 遠離心血管疾病

放鬆心情、過勞不來 遠離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個人所感受的壓力大小,與工作年資的關係不大,但與年紀、事業單位規模卻有一定的關係。年紀30至35歲的人,一向有很大壓力的比例最高,經常感受很大壓力的頻率也隨之增加。壓力大會造成血壓上升,引發出血性腦中風;壓力大也會造成血管痙攣,而引發心肌梗塞。台灣產業由過去的傳統製造業轉型為高科技及服務業,勞工面臨之健康危害轉變為長時間、不規律、輪班、夜班及伴隨精神緊張的工作,對勞工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壓力與衝擊,使得職場疑似過勞死人數有逐年攀升之趨勢。所謂的「過勞」指的是一種身心耗弱狀態,也就是長期處在高度心理壓力之下的反應,過勞的症狀與成因複雜,依研究文獻指出過勞是長期暴露於工作壓力下的結果。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改善生活品質,是最佳遠離疾病的方式,採取健康的飲食方式,戒菸,維持理想體重與適度運動,另外還要積極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除了定期做身體健康檢查之外,平日生活更要放慢自己的腳步,放鬆心情。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呼籲,請隨時關心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養成規律運動及良好生活習慣。

享瘦!低卡蕎麥涼麵讓你遠離代謝症候群

享瘦!低卡蕎麥涼麵讓你遠離代謝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炎炎夏日,來一碗涼麵方便又可口。但市售的涼麵真的健康嗎?尤其是涼麵必備的麻醬醬汁,是主要的油脂及含鈉量來源,更要小心代謝症候群悄悄來報到!營養師教你自製低卡輕食蕎麥涼麵,掌握低油、低鹽、低糖及高纖的原則,就能遠離代謝症候群,健康跟著來。依據衛生署「97-99健康危險因子監測」指出,目前我國成年人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比例達38.4%,其中男性比例為47.6%、女性比例為28.8%,而肥胖、體重過重及中廣腰圍,更是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的高危險因子。署立基隆醫院心臟內科劉秉昌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發生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風險分別有2倍及6倍,同時也會增加失智症及憂鬱症的風險,影響生活品質。署立基隆醫院營養室許秋萍營養師特別研發一套低卡輕食蕎麥涼麵,利用腰果、鰹魚醬油及黑醋等製成健康的涼麵醬,再加上紅蘿蔔、玉米筍、雞絲及小黃瓜,兼顧蔬菜類、豆魚肉蛋類、油脂類等的均衡飲食,熱量僅有393大卡,低於一般市售涼麵約500大卡至700大卡;希望大家在美味之餘,也可以享瘦一夏。劉秉昌說,我國代謝症候群的盛行率男生26.5%,女生也有35%,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蔬果攝取不足、抽菸、吃檳榔等都會造成代謝症候群,但可透過飲食及運動來改善,尤其更要注意腹部肥胖的問題,呼籲男性腰圍要小於90公分;女性腰圍要小於80公分;才能讓自己遠離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照片來源:署立基隆醫院營養室提供)

樂公益/喜憨兒愛心 伴你歡慶中秋

樂公益/喜憨兒愛心 伴你歡慶中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月圓人團圓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喜樂烘焙坊6位憨兒正緊鑼密鼓預備中秋月餅需用的材料,準備大展身手,製作美味的月餅,滿足大家的味蕾。喜樂保育院今年推出五款禮盒,食材餡料選用二林地區農特產品「紅薏仁」、「蕎麥」、「葡萄」、「雞蛋」等,不僅符合健康養生原則,口味更是獨特又多樣。今年研發的新產品結合二林農特產品「蕎麥」及榮獲酒品比賽首獎的特級紅酒,送禮大方又健康,中秋佳節全家團圓可賞月、品酒、吃月餅。喜樂保育院烘焙坊由6位憨兒共同生產製作,憲哥是烘焙坊的大力士,也是開心果,今年的物料搬運他最拿手,攪拌各類物料也難不倒他,除了喜歡聽大家的讚美與肯定,常以笑臉迎人,每天樂在工作中。6位喜樂憨兒在烘焙坊中各司其職,揉麵糰、製餡、包餡、烘烤、成品包裝、配置禮盒。他們以巧手傳遞一份特別的愛與溫暖,期望喜樂禮盒能陪伴每個家庭團圓度中秋,也讓大家有機會品嚐喜樂憨兒用心烘焙濃濃的幸福滋味,邀請各界踴躍支持,以實際行動支持喜樂憨兒自力更生。

腸病毒疫情告急 專家告訴您防範之道

腸病毒疫情告急 專家告訴您防範之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於今年度腸病毒重症個案數至8月29日為止共發生8例,疫情在北區縣市來說比率偏高,為了防治腸病毒疫情持續延燒,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羅財樟局長特別於各級學校開學前於今日下午在衛生局與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科主任陳伯彥醫師,為本縣衛生局、所防疫人員、體健科、幼兒教育福利協會等人員辦理「跨局處防範腸病毒重症」講座。希望經由專家講述課程提升對腸病毒重症的認知,進而獲得防治共識,於各級學校陸續開學之後,一起加強防範與打擊腸病毒重症侵入校園,爭取學童、幼托園生萬一發生腸病毒重症後緊急就醫黃金治療時機,減少生命危害。腸病毒症狀為手掌、腳掌、腳背或屁股會有小水泡且病童口腔內側與舌頭會有的潰瘍也相當小,主要分佈在臉頰,若併發重症會有三大前兆症狀,分別是意識不清( 昏睡、嗜睡 )、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家中幼童若出現任何一種,應不遲疑馬上送往大型醫院接受治療。苗栗縣政府衛生局局長羅財樟呼籲家長要接觸幼兒前,不只要洗手,最好是只要外露的皮膚都清潔乾淨,此外,只要是公共場所,包括大賣場推車、手把等,也可能有腸病毒依附其中,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她這樣傳愛 癌末老師開畫展義賣

她這樣傳愛 癌末老師開畫展義賣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不少人都希望可以「身心健康」,比起進步的醫療來幫身體健康做把關,心靈的快樂健康似乎更需要受到自己加倍重視!大林慈濟醫院為癌症病人洪秀娟舉辦畫展圓夢;洪秀娟表示,自己二十多年來走訪台灣各地,以水墨揮灑出心中的感動,希望能將義賣所得幫助更多的病人。她的先生蔡宗合表示,由於忙於警察勤務,去年一場毫無預警的肺腺癌,讓洪秀娟吃足了苦頭!原以為在接受開刀治療後能夠康復,卻沒想到老天爺又給了更大的考驗,在今年檢查出癌細胞轉移到腦部,讓全家人頓時陷入一片愁雲慘霧。隨著太太逐漸模糊的視線、虛弱不堪的身軀,即使現在只能躺在病床上與癌細胞抗戰,但她仍然勇敢,期盼將自己的畫作舉辦義賣展覽,並把義賣後所得捐給醫院,幫助更多癌症病患。任教於南投縣虎山國小老師的她, 累積了近三十年的畫作,各地的大海美景是她主要的創作靈感,她說因為畫海景讓心胸感到寬廣,那種大海遼闊隨魚跳躍,天空空曠任鳥飛翔,無牽無掛、自由自在,所以特別喜歡。負責主治洪秀娟的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說,雖然在電療治療過程時,難免會因為副作用而不舒服,但洪秀娟還是很勇敢地坦然面對一切,接下來也將繼續下個階段的化學治療,目前的狀況還算穩定。

擔心蔬菜農藥殘餘 可用水浸泡20分鐘

擔心蔬菜農藥殘餘 可用水浸泡20分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颱風重創蔬果重要產地,葉菜類來源供應量勢必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澎湖縣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民眾飲食健康,持續爭取聯合衛生署驗證之實驗室檢驗市售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項目,八月於北辰市場抽驗高風險之小葉菜類如刈菜、菠菜、青江菜、小白菜、空心菜、紅莧菜、花椰菜、秋葵等檢驗結果均與規定相符。 澎湖縣衛生局提醒為維持均衡飲食,多吃天然食物而非食品之原則,建議可多選擇根莖類如、豆類、蕈菇類來料理。要如何吃到安全的蔬果在選購蔬果時,最好選購有良好信譽,或具CAS、產銷履歷、吉園圃等標章的商家產品。衛生局提醒清洗蔬果的確實執行三步驟,先用水沖洗蔬菜根部,將根摘除、再用水浸泡10到20分鐘、再沖洗2至3遍,有助於去除殘餘的農藥。 衛生局稽查人員在執行市場隨機抽驗任務時,惟有商家當場配合誠實提供完整的貨品來源,釐清行政處分責任,才能保護自身的權益。切勿將稽查人員之詢問記載當作是找碴或故意打探商業機密等動機,進而在情緒、言語上表現的不友善,這都是因為食品業者如製售超過安全標準食品,就可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第5款之規定,對於殘留農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者,行政罰鍰提高至6至600萬元並針對無法提供來源及拒絕、規避抽驗及不能或不願提供食品購入之來源的食品業者依法處以新臺幣3至15萬元,呼籲商家勿以身觸法。

糖尿病注意足部問題 避免細菌感染

糖尿病注意足部問題 避免細菌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足部問題是糖尿病人常有的慢性併發症之一,也往往是病人必須住院治療的因素之一。由於病人有神經病變、血管阻塞,又容易感染,使足部易發生潰瘍、壞疽,甚至要截肢。根據台大醫院調查1982~1991年間在該院接受下肢截肢手術之234病例中,以糖尿病人最多(37.2%)。由此可見,足部問題對糖尿病人,對整個社會有極大的威脅,所以,早期診斷及治療,以減少截肢的機會。 糖尿病足部問題的成因多半為神經及周邊血管病變:當侵犯其感覺神經時,會使病人手腳麻木、刺痛等,尤其晚上症狀會加劇,同時對溫度、痛、震動的感覺會日漸不靈,最後完全喪失感覺 。侵犯運動神經,會引起小塊肌肉萎縮,足部變形,足壓增加、周邊血管阻塞:當下肢血管發生阻塞時,會造成小腿肌肉疼痛、腳溫變冷等,嚴重者還會發生壞疽。另外,糖尿病人白血球功能較差,加上血管病變造成的缺氧,再加上血糖高,易使細菌大量繁殖。 典型的糖尿病足部潰瘍形成過程是由於神經病變,缺乏痛覺預警使病人腳部容易受傷,例如鞋子不合,易發生水泡,鞋內有異物,受傷後病人亦常常沒有發覺,以致沒有立刻接受適當的治療;而由於血液循環不良,受傷部位難以痊癒,加上細菌感染,侵犯深部肌腱、骨骼,造成截肢悲劇。適當的手術治療可改善血流,增加足部潰瘍的痊癒機會;病人可先進行血管重建手術,可能減少截肢程度,亦有助於截肢手術之照顧與復健。 一旦罹患了糖尿病,可能會終生相隨,尤其是高、低血糖及初期的合併症並沒有症狀,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影響了身體其他器官,引起更嚴重的合併症,所以糖尿病人宜堅守良好的血糖控制,著手保健之道,才能預防、延緩合併症的發生,擁有優質的生活。足部問題是糖尿病人的一大威脅,但是可以透過衛教使病人明瞭其危險性以及預防之道,希望能減少足部潰瘍的發生。澎湖縣衛生局網站有詳細正確的足部照顧方法,民眾可前往了解。

腸病毒71型仍活躍 新增4例重症感染

腸病毒71型仍活躍 新增4例重症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8月即將結束,隨著秋季慢慢到來,腸病毒流行期卻尚未趨緩,且腸病毒71型依然活躍。上週國內新增4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3例分別為居住於北部的1個月、6歲大女童及3歲10個月大男童,1例為居住於南部的11個月大女童,4人皆已康復出院。今年截至8月26日止,累計共139例重症個案,其中136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並造成2名幼童死亡。疾管局表示,各級學校將於本週陸續開學,學童間的密切互動將助長腸病毒傳播,除了增加學童感染的機會外,也會將病毒傳播至家庭及社區,感染年紀較小的幼童,增加重症發生的機會。疾管局呼籲教托育機構,開學後務必加強教導學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並注意「呼吸道及咳嗽禮節」,如有身體不適的狀況,應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落實「生病不上學」的防疫觀念,避免將病毒傳播給其他同學。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容易在家庭及教托育機構內傳播,該局再次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及教托育機構,務必隨時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時時正確洗手,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例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務必立即送醫治療。

月經變日經?小心子宮內膜癌上身

月經變日經?小心子宮內膜癌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一名34歲的余小姐子宮持續不正常出血,導致每個月的月經變成每天不間斷出血,有一天出血過多在家昏倒,送醫檢查後發現余小姐為子宮內膜癌!經過2次開刀與1階段的放射線治療,終於控制子宮內膜癌,讓余小姐回復正常的生活。余小姐第一次發生昏倒時,血紅素數僅剩下2.5,正常女性血紅素指數約12-16,大千綜合醫院婦科主任林敬旺醫師說,經檢查後發現子宮腔內有一超過8公分的腫瘤,因未婚未生育,婦科主任林敬旺醫師替她進行了保留子宮的子宮腫瘤摘除手術,但術後腫瘤的病理報告竟是子宮內膜癌,卻因種種原因,時她並未積極回院追蹤。不幸的是2011年她又再次因大量子宮出血導致嚴重貧血被送進本院急診,血紅素又掉到僅3.1,檢查發現同樣位置的子宮內膜癌又復發了,經過放射腫瘤科主任李必忍醫師為她進行了放射線治療後,子宮出血量明顯減少,腫瘤也逐漸萎縮變小,為杜絕子宮內膜癌有再次復發的機會,她終於願意接受手術,由林敬旺醫師再度操刀摘除了子宮、卵巢及骨盆腔淋巴結等完整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目前情況穩定,並持續回診追蹤。大千綜合醫院婦科主任林敬旺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癌好發於更年期、停經後或未生育過女性,近年來因為飲食習慣西化及生活型態改變,發生率有日益年輕化的趨勢。如果民眾有停經一年以上發生出血、更年期婦女月經一個月來兩次以上,或持續出血超過一週,都應進行進一步檢查。放射腫瘤科李必忍醫師說,子宮內膜癌治療率高,不像卵巢癌難以在早期發現,在癌症早期會有明顯出血及異常分泌物的症狀,可在初期有症狀時,藉由子宮內膜切片化驗及子宮內視鏡診斷,確診罹患子宮內膜癌時,應積極面對疾病,與醫療團隊共同協力擊退癌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