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禁售菸品予未成年 衛生局喬裝測試

禁售菸品予未成年 衛生局喬裝測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避免青少年於暑假期間無課業壓力而增加對菸品的需求,新竹市衛生局自7月起針對販賣菸品場所辦理「禁售菸品予未滿18歲喬裝測試」,截至8月共測試了222家,其中合格率以檳榔攤55.9%最低,其次為便利超商60.65%;整體合格率為62.5%。因此,8月份衛生局仍會持續辦理測試並對業者加強宣導。 依據菸害防制法第13條規定:「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予未滿十八歲者」。而「任何人」包括了販賣菸品場所、家人、親友、同儕,而「供應」不僅指販賣,許多吸菸者習慣遞菸給同好或青少年同儕之間互相遞菸,只要提供菸品給未滿十八歲青少年均屬違法,可處1萬元至5萬元罰鍰。因此,新竹市衛生局建議,若無法確認,業者皆有權利看證件如無法提供證件的話,則有權利拒賣;幫家長代買也不可以。如果遇有穿著學生制服或是可能未滿18歲的消費者購買菸品時,應注意「拒售菸品停、看、聽」簡單三步驟: 停!先停止販售菸品。  看!再仔細觀察消費者是否滿18歲,如有懷疑要求先驗身分證明文件。  聽!如顧客對此感到不便;委婉告知顧客相關法令規定,請顧客耐心聆聽。 謹記以上三步驟,就可避免販售菸品給未滿十八歲之青少年,以免遭到一萬到五萬元的罰鍰。

落實生病不上學!宅神父子現身宣導

落實生病不上學!宅神父子現身宣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宅神」朱學恒父子上個月相繼感染腸病毒,先是唸幼幼班2歲多的兒子朱小胖在學校受到感染,再因為共食一份早餐而傳染給老爸朱學恒,經歷過感染腸病毒痛苦的朱學恒應疾病管制局邀請,前往幼兒園現身說法,宣導腸病毒防治「生病不上學,病毒不傳染」。疾管局指出,朱小胖原本就讀幼兒園的幼幼班,學校因為出現腸病毒個案而實施停課一週,沒想到在停課第三天他突然發高燒,身上長出小水泡,就醫後證實感染腸病毒。由於朱學恒的太太當時生下第二個寶寶,正在坐月子中心,為了做好隔離,暫時不讓朱小胖去月子中心探望媽媽及新生兒,而朱學恒也很快依建議使用漂白水進行居家環境及孩子玩具的清潔消毒。朱小胖感染腸病毒近二週才逐漸痊癒,就在逐漸康復的時候,以為「大人不會得腸病毒」的朱學恒,因與兒子共食一份早餐也感染了腸病毒,他在臉書上形容感染後最痛苦的是嘴裡長滿水泡但又必需吃東西,「感覺就像是你拿了個仙人掌塞到嘴巴裡面轉啊轉啊,然後喝了一口麻辣鍋的湯頭一樣!」。父子有了這次經驗,養成了朱小胖勤洗手的習慣,而朱學恒則因家中有更幼小的寶寶,就更重視居家環境清潔消毒。疾管局指出,九月份各級學校陸續開學,學生返回校園,群聚互動增加,腸病毒傳播風險也跟著提升。根據2009年至2010年間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及衛生署的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針對國內23縣市之164鄉鎮市區1128位3至11歲幼童進行面訪,結果顯示,過去一年內幼童生病就醫後,仍有約38%的受訪者會去上學。為此,疾管局選在開學日,進入校園辦理「「手」護健康,遠離腸病毒」、「生病不上學,病毒不傳染」宣導活動,邀請「宅神」朱學恒對幼童、學校及家長提出經驗分享,並呼籲如有身體不適,家長除儘速攜帶就醫,應讓孩子請假在家休息,落實「生病不上學」的防疫觀念,以避免將病毒傳播給其他同學,並讓自己儘快恢復健康。

利用時令蔬果 為銀髮族設計養生食譜

利用時令蔬果 為銀髮族設計養生食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特為銀髮族設計一系列在地食材的「銀色新4季 食在好健康」活動,第四波於30日上午9點30分在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推出適合老人家夏季食用的「當歸麵線」及「生津消暑冬瓜湯」兩道佳餚,現場免費試吃還贈送食譜及蕃薯,更有限額30位免費腎臟超音波檢查,現場熱鬧滾滾。衛生局表示,好山好水的新北市,29區都盛產有全國知名的時令蔬果,所以,衛生局邀請營養專家及專業廚師,專為銀髮族及患有痛風、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者,設計一系列在地食材的「銀色新4季、食在好健康」養生食譜。這一系列食譜共分春、夏、秋、冬4套,每套各有21道健康佳餚,預計在9月中旬可以付印推出,供民眾免費索取,目前則安排每週四在新北聯醫板橋院區由古都餐廳總舖師江宸綜大廚現場示範教學、試吃及贈送當季農特產品。此次推出的2道菜餚之一的「當歸麵線」採用當歸及麵線做搭配,不僅味美香濃,兼具營養且軟嫩口感,適合裝戴假牙及咀嚼能力較差的老人家進食,為夏令滋補養生佳品。「生津消暑冬瓜湯」的冬瓜為夏季主要盛產蔬果之一,於炎熱的夏天飲用具生津止渴作用,為非常經濟又實惠的食材。衛生局指出,9月6日下週四特別邀請市立聯合醫院營養科鄧雅群營養師針對「中秋節的飲食」辦理講座課程,歡迎大家踴躍參加。(照片/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颱風災區醫療重建 衛生署專款協助

颱風災區醫療重建 衛生署專款協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衛生署長邱文達於昨(29)日下午至空中轉診審核中心,透過視訊,與台東縣蘭嶼、綠島、海端、達仁、延平鄉及屏東縣霧台鄉等6個偏鄉地區衛生所連線,瞭解天秤颱風災損情形、民眾就醫情形及醫療需求,並指示立即籌措2千萬專款,全力協助當地醫療重建。 天秤颱風侵襲蘭嶼,衛生署於第一時間掌握當地災損情形。衛生署表示,蘭嶼、綠島於颱風期間仍有2位醫師、6位護理師堅守岡位,協助處理緊急醫療照護,今日並由空勤總隊協助將1位牙醫師以直昇機載回蘭嶼,投入當地醫療服務。目前當地醫療尚屬正常,藥品及衛材仍有三天安全存量,若近日交通仍未通暢,衛生署將協助台東縣衛生局以空運方式提供補充醫藥衛材。此外,衛生署空中轉診審核中心將提供24小時醫療諮詢視訊服務,空中轉診審核標準亦會暫時從寬,以協助解決當地相關醫療需求。衛生署表示,29日決定先行籌措2千萬專款,將優先補助台東縣蘭嶼鄉、綠島鄉、部分山地鄉等衛生所及恆春地區颱風受損醫院之災損醫療相關設備及物資,採即送即審方式,務求於最短時間內協助重建。而29日也有二名病患,其中一位年僅二歲女童因肺炎及一位九十歲阿公因後咽部膿瘍,申請衛生署空中緊急醫療轉診後送服務,目前已返台至台東馬偕醫院住院及急診就醫中。此次風災期間,由於衛生署平日為因應災害,近幾年已陸續補助山地原住民鄉及離島地區購置緊急發電機及醫療設備,協助建立醫療視訊設備,以備災害時立即發揮其緊急功能。此次蘭嶼地區衛生所即因充分發揮緊急發電機功效,風災期間所有門診及醫療服務均未中斷,而使災害降至最低。衛生署表示,將持續關注及協助偏鄉醫療,確保當地醫療服務不中斷及民眾就醫權益。圖:衛生署長邱文達至空中轉診審核中心,透過視訊,與台東縣蘭嶼、綠島、海端、達仁、延平鄉及屏東縣霧台鄉等6個偏鄉地區衛生所連線。(照片/衛生署提供)

不用換關節!膝蓋可截彎取直?!

不用換關節!膝蓋可截彎取直?!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退化性膝關節炎是老年人常有的一種疾病。一般民眾聽到要更換人工關節難免心生畏懼,骨科部醫師花世源指出,針對內側骨髁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但膝關節活動度仍良好的病患可以考慮將膝蓋「截彎取直」,這早在1958年有學者提出用高位脛骨截骨手術治療膝關節退化。三軍總醫院骨科部醫師花世源表示,治療嚴重退化性膝關節炎當藥物與物理治療無法改善時,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最常見的手術治療。但其實在早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前,1958年有學者提出高位脛骨截骨手術治療膝關節退化,主要是針對內側骨髁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但膝關節活動度仍良好的病患。花世源解釋,這種截彎取直的手術可改變膝關節的承重線,以矯治過份偏移於內側股髁的受力情形,使內外股髁回復到正常承重比例,以解除患部疼痛,並且保留膝關節的骨質。由於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須完全切除膝關節軟骨與相關韌帶及半月狀軟骨,損失關節周邊骨質。因骨材耐用度的不確定,再次手術置換的困難度增高。另外,人工關節置換也不適用於早期關節炎與較年輕的病患。但花世源也說明,高位脛骨截骨手術之所以沒有成為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主流,主要與骨板骨釘提供的穩定度有關,早期的骨板骨釘常在術後斷裂與鬆脫,使手術的成功率大幅下降。現在透過改良式骨板結構為高解剖貼合特性且低骨量切除的鎖定骨板系統,延緩內側股髁關節炎的進展,促進同側關節軟骨再生;但主要還是針對早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較適用。

小S捐價值十萬包包 競標所得助弱勢

小S捐價值十萬包包 競標所得助弱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服務心智障礙者訓練達32年,這次知名藝人小S於百忙之中出席記者會,幫助推廣心智障礙青年製作的中秋禮盒,去年更擔任「名人愛獻館」網路義賣活動代言人,為中高齡的憨老家庭發聲,今年特捐贈一只名牌蛇紋包作為「藝人獻愛心 關懷弱勢情」公益競標,所得將全數捐給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持續幫助中高齡憨老家庭。藝人小S此次特別捐出隨身用的名牌蛇紋手拿包,上面鑲滿水鑽,新品時價值近10萬,伴著她走過不少派對及時尚場合,意義非凡,希望藉此可以呼籲大眾,一同關心社會上弱勢及需要幫助的家庭。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長期關懷智能障礙者的生活及家庭所需,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智能障礙者的平均壽命也延長了,當長壽不再是難事,其生命品質更需要被重視和關懷,因先天生理機能障礙等影響,他們平均較一般人提早老化,更加重年邁父母的照顧重擔。每一位心智障礙老孩子的父母心中,都有一個放不下的牽掛:「如果我不在了,我的孩子該何去何從?」對於已身為人母的小S更加能體會父母牽掛小孩的心情,因此期望能藉由自己的號召力,募集更多善款幫助本會辦理社區化、小型化的團體家庭服務,讓心智障礙孩子像住在自己家一樣安老,提供溫暖安全的照護服務。(圖片提供/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醫訊/全民瘋減重!要減也要健康瘦

醫訊/全民瘋減重!要減也要健康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減重活動可以說是一項全民運動,坊間充斥著五花八門的減重方式,有健身有氧、中醫埋線、西醫藥物,甚至是斷食療法、或者在各大網路中流傳瘦身達人分享自己的瘦身食譜,也吸引不少網友效法,但是怎麼樣減重才不會搞丟健康?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減重方法才是最明智之舉,民眾應該透過專業的醫師及營養師做諮詢,千萬不可以誤信其他沒有臨床根據的偏方,減了重卻賠上健康!為提供民眾簡單且正確的減重觀念及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舉辦「1-2-3減重很簡單」減重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民眾可以在現場請教專業的家醫科醫師,不僅要瘦,還要瘦得健康!這項活動是免費的喔!每日限30人,民眾可以先致電洽詢相關活動細節。時    間:2012年9/3、9/6、9/7、9/10、9/13、9/14、9/17、9/20、9/21 上午 9:30-11:00地    點:馬偕紀念醫院一樓福音廣場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92號)洽    詢:02-25433535 轉家醫科

重建天秤災區 行政院投入第二預備金

重建天秤災區 行政院投入第二預備金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天秤颱風來襲重創臺東蘭嶼等地,行政院長陳冲指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內政部長李鴻源、災害防救辦公室主任石增剛,偕同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高揚昇,於29日上午出發至臺東蘭嶼、綠島地區勘災。此外,行政院也會針對當地公共設施、聯外交通、物資供應及民眾安全等災後重建情形,及早規劃後續重建具體作為與措施,並就臺電核廢料貯存廠是否受影響一事,一併掌握。行政院指出,天秤颱風重創蘭嶼及綠島,造成嚴重災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內政部長李鴻源等人赴臺東、蘭嶼、綠島等地勘災及慰問災民。李鴻源在勘災過程要求各相關單位儘速恢復水電及妥善安置房屋受損之災民,並請海巡署協助物資運補工作。目前蘭嶼地區電力已恢復,後續各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加速進行災後重建工作,協助蘭嶼居民儘速恢復正常生活。行政院表示,天秤颱風重創蘭嶼,造成居民受傷、民宅損毀、道路中斷以及學校、港口、機場、加油站受損等災情,在風災之前即曾應臺東縣蘭嶼鄉公所請求運補民生物資,26日下午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指示下,空勤總隊即全力協助將各項物資運抵蘭嶼;28日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續與蘭嶼鄉公所聯絡,積極掌握蘭嶼災情,亦將進行運補民生物資。行政院長陳冲今(30)日在行政院會指示邀集相關部會及NGO團體,統籌相關資源進行規劃整合,做好災害搶修及重建的工作。針對離島因為交通運補困難,重建成本可能有不同標準,行政院將審慎運用第二預備金以及賑災基金會相關資源全力投入重建。

鑿開活路!雪隧通車造福宜蘭心臟病患

鑿開活路!雪隧通車造福宜蘭心臟病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在最新出版2012年8月號的《台灣衛誌》中,由中央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教授蔡偉德、博士候選人林宜靜及中台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講師李淑芬,以雪山隧道通車後,對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救治結果影響報告顯示,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的30天內死亡率顯著降低;相較於花蓮縣,雪隧通車後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死亡率確實獲得改善。 研究結果發現,雪隧通車後,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出院後30天內死亡率顯著下降12.12%;病患30天內再住院率亦下降,但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性。若與花蓮縣病患相較,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的死亡率與再住院率原本即較低,雪隧通車後更進一步降低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死亡率達5.29%,但對再住院率則無顯著影響。 不過,蔡偉德等人也認為,從本研究資料中發現,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在外縣市就醫的比率並不高。因此作者推論,雪隧通車後宜蘭縣急重症病患醫療結果的改善,也許不單是急重症患緊急後送更加方便,而很有可能是來自於宜蘭縣當地醫療人力質量提升的貢獻。如署立宜蘭醫院在2001年委託台北榮民總醫院經營管理,2008年1月正式改制為陽明大學附設醫院新民院區。交通的改善,讓更多台北都會區的醫療人力可以後送至宜蘭。根據此研究結論,作者也建議政府應為地形較封閉、醫療資源較貧瘠的地區,增建交通要道,連接資源較豐富的地區。除了可提升急重症病患醫療可近性外,也勢必促進醫事人力與資源的區域移動及交流,降低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與救治結果的區域差異。 此外,本期慈濟技術學院醫務管理系助理教授葉婉榆等人的研究也發現,偏遠與非偏遠地區至基層醫療據點的可近性差異不大,但偏遠民眾的服務滿意度明顯較低,建議衛生主管機關對於偏遠地區醫療保健資源的規劃,在服務項目與服務品質方面需考量民眾需求來實質提升。圖:研究結果發現,雪隧通車後,宜蘭縣急性心肌梗塞病患出院後30天內死亡率顯著下降12.12%,如同為宜蘭民眾鑿開一道活路。(圖片/取材自維基百科,作者為Encino,2007年11月17日上傳)

助弱勢學子圓大學夢 家扶召募助學人

助弱勢學子圓大學夢 家扶召募助學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全國大專院校將陸續開學,但還有很多家庭、學子,正為昂貴的學雜費苦惱。為了讓大學學子能無後顧之憂完成學業,家扶基金會二十多年來致力於幫助經濟弱勢孩子完成大學夢,並於本(30)日邀請5位助學人和他們所幫助的大專生相見歡,且每一位助學人的背後,都有著一段感人的故事。今年63歲的楊女士幫助家扶大專生已多年,雖然不是什麼富有人家,但因自己兒時家境貧苦,小學畢業後就沒辦法升學,因此幫助家扶的孩子讀大學,就是希望孩子們不要像自己因為沒錢,就失去求學圓夢的機會。楊女士目前幫助5位大專生,黃同學是其中一位,中學時父親驟逝,母親撐起重擔,獨力撫養姊弟倆,且黃同學的弟弟今年也剛考上大學,單靠母親一個人的收入相當吃緊。黃同學很感謝求學路上有大專助學人一路相扶持,讓她能無後顧之憂的上學。家扶基金會執行長王明仁指出,由於多數的大學生必須離鄉求學,扣除學費、學雜費之外,還有房租費、吃飯錢、購買原文課本的費用、甚至返鄉交通費等,平均每個月至少須要上萬元的支出,是一項很重的經濟負擔。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顯示,100年所得最低20%家庭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平均每戶「負儲蓄」為29308元,我國已連續五年發生「負儲蓄」的現象。錢不夠用,支出卻越來越多,當負債的人逐漸增加之際,將使得國內新貧、近貧家庭愈來愈多。因此,家裡沒錢的窮孩子,他們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就越來越小。王明仁表示,今年家扶基金會幫助約3200名清寒大專生,但只有二成左右就讀公立學校;也就是說,這些清寒學子,尤其是近貧家庭的孩子,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來換取讀書的機會。如果沒有大專助學人的援助,他們很可能放棄升學;如果想上大學,就必須增加家庭的負擔,讓家庭經濟更加困窘。時值開學前夕,全台各地還有800多名家扶孩子等待社會大眾的幫助,讓他們也有登上大學殿堂的機會。因此,家扶基金會特別呼籲社會大眾一起來響應「助學圓夢三部曲」,幫助經濟弱勢學子能勇敢追夢。圖:家扶基金會助學人與大專生合照,盼募集800名善心人士伸出助學之手。(照片/家扶基金會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