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颱風二度襲臺 清掃家園防範傳染病

颱風二度襲臺 清掃家園防範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秤颱風雖於上週襲台,本週又已回馬槍方式二度襲台,為中南部帶來豐沛雨量,並導致低窪地區淹水災情。疾病管制局呼籲淹水地區的民眾務必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並依「清除、清潔、消毒」防疫三步驟,做好環境衛生,避免感染傳染病。天秤颱風前次於屏東縣造成嚴重淹水,立即派遣防疫消毒車及調度消毒藥水,與屏東縣政府共同協助受災民眾家戶環境消毒,同時針對雨後病媒蚊孳生源列管地區進行清查與防治,持續監視災後傳染病作業。災後易接觸到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可能因此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及其他皮膚病,該局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也應留意避免被生鏽器物刺傷或割傷,工作結束後,應以肥皂及清水洗手,並仔細檢視有無傷口。如被生鏽器物割傷或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或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請儘快就醫。豪雨可能導致飲用水受到汙染,若住宅的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飲用水要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泡水之廚房用具及餐具要消毒後才能使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也不要食用。

登革熱死亡首例!高雄苓雅區疫情拉警報

登革熱死亡首例!高雄苓雅區疫情拉警報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於今(28)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登革出血熱死亡病例,一名78歲居住於高雄市苓雅區女性,於8/20起陸續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8/24前往診所就醫,並被通報疑似感染登革熱,於8/25往生。疾管局表示,上週登革熱疫情首度突破20例,且高雄市疫情主要集中於苓雅區和煦里。疾管局指出,這名78歲居住於高雄市苓雅區女性,有低血壓病史,8/20起陸續出現發燒、關節及肌肉酸痛、腹瀉、頭痛與解黑便等症狀,8/24前往診所就醫,因血小板低下而轉診至某區域醫院急診並入住加護病房,隨後出現呼吸困難及寡尿等症狀,並被通報疑似感染登革熱,不幸於8/25往生。另外,去(2011)年國內共有5人因登革出血熱往生。在上週國內登革熱新增21例本土個案中,居住於台南市者有9例,包括中西區五妃里及民主里各1例,安南區幸福里、安富里、海佃里及國安里各1例,南區南都里、南華里及開南里各1例;居住於高雄市者有12例,包括苓雅區和煦里7例,仁政里、日中里、城東里、華堂里各1例及前鎮區西山里1例。高雄市101年截至8月27日止,計有45例本土登革熱個案。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由於四型登革病毒近年皆曾於南台灣出現,加上近期本土登革熱病例數快速增加,持續呼籲民眾,應經常檢視住家內外環境,徹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醫師於診治病患時,特別留意發燒病患,如懷疑感染登革熱,應即向衛生機關通報。

台灣有9成高齡友善城市涵蓋率國際之冠

台灣有9成高齡友善城市涵蓋率國際之冠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因應人口快速老化的全球化趨勢,WHO在2002年提出以促進高齡者「健康、參與及安全」的生活,作為各城市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的指引。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表示,為呼應WHO的倡議,我國於民國99年開啟國內第一個高齡友善城市計畫以來,已有20個縣市推動高齡友善城市計畫,成為國際上高齡友善城市涵蓋率最高的國家。衛生署邱文達署長指出,國民健康局透過「2012APEC亞太地區高齡友善城市與高齡友善經濟研討會(2012 APEC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Age-friendly Cities and Age-friendly Economy)」,借鏡國際上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有成之國家的經驗,促使APEC各會員體對高齡友善議題之重視與交流。在台灣有嘉義市的高齡友善城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的高齡友善醫院;嘉義縣的社區整合式篩檢,以及大林鎮「健康柑仔店」。「健康柑仔店」是結合內政部社區關懷據點,推動社區老人健康促進工作之據點,平時除了幫阿公阿嬤量血壓、舉辦健康講座,同時也培訓社區志工就近服務長輩,亦提供長輩進行職能活動之場所。另外,台中市也在今(101)年2月獲遠見雜誌評選為最佳退休友善縣市的城市。紐約市是全球第一個獲WHO認證的高齡友善城市,Dr. Ruth Finkelstein表示紐約時行的高齡友善措施,如:在47所大專院校中提供高齡者工作訓練的機會等,主要著重於使政府機關、企業組織提供更具包容性的低成本或無成本方案,強調改變不需大幅增加費用,而是重新運用現有經費與資源。    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表示,透過與來自美、英、加、日、愛爾蘭等國家及歐洲高齡平台之專家學者之交流,期能喚起各界對高齡友善議題的重視,一起為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環境與服務而努力,讓長輩能在熟悉的生活圈中到老年都能獨立、活躍與健康。

颱風過後積水容器多 慎防病媒蚊孳生

颱風過後積水容器多 慎防病媒蚊孳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台灣自今年5月起至8月26日止,登革熱本土確定病例已累計有104例,其中有66例在臺南市,36例在高雄市,嘉義縣1例、苗栗縣1例。目前是台灣南部地區登革熱流行季節,因澎湖縣屬埃及斑蚊分布地區,具登革熱高度傳播風險,且近期又逢颱風季節,颱風下雨過後會產生大量積水容器,易形成病媒蚊孳生源。澎湖縣衛生局呼籲民眾及社區主動清除居家環境內外積水容器;屋頂陽台、大樓地下室應經常巡視,排除積水;住家四周環境的廢棄容器也都要加以清理,仔細清除戶內外積水容器,自然就能減少孳生源的產生,預防登革熱疫情發生。  登革熱是一種環境病,社區病,因此只要環境中存在適當的孳生源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噴藥並非防治登革熱的良方,因為噴灑殺蟲剤滅蚊之效果非常短暫,病媒蚊的族群通常在噴藥後1至2週就會恢復,因此,登革熱防治策略,以清除孳生源及容器減量為主,病媒蚊孳生源如未清除,登革熱病媒蚊密度將於一周後顯著攀升,如此時又有登革病毒侵入社區,將可能引發本土登革熱疫情。澎湖縣衛生局並提醒民眾如有出現發燒、頭痛、全身倦怠、後眼窩痛、關節肌肉疼痛、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亦應主動就醫治療。同時亦提醒臨床醫師,如有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單位及時介入防疫,減少傳染病散播的風險。

行銷台中美酒 提升在地出產價值

行銷台中美酒 提升在地出產價值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你知道嗎?台灣出產的酒其實不輸國外,28日上午,臺中市政府財政局與衛生局舉辦「臺中酒品產業發展契機論壇」,邀請泰山企業副總經理鄭建益分享在酒品行銷手法,讓百位酒類公會、酒製造業等業者,能夠提升在美酒宣傳,提高酒品的行銷。臺中市政府財政局局長李錦娥表示:藉由這場論壇活動,除了希望提升酒品業者的行銷通路,更加強輔導業者在製程上的衛生把關,讓消費者愛上臺中美酒。根據財政部100年度國產及進口酒類分析統計資料顯示:國產葡萄酒1年銷售3864公升、佔總葡萄酒市場17.67%,進口葡萄酒1年銷售18000公升、佔總葡萄酒市場82.33%,主要是在地業者多以自產自銷的行銷手法、宣傳自家酒品,導致消費者對在地酒品的品牌認知度不高。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為了協助業者銷售在地美酒,邀請多位餐飲公會業者一起響應,藉由餐飲業者辦的各場喜宴、活動,開闢酒品業者另一個行銷通路,達到雙贏局面。鄭建益表示:過去酒品業者多以路邊、遊覽車、喜宴等傳統通路做為行銷手法,往往只能藉由消費者的口耳相傳來銷售產品,但如果再搭配在地觀光特色,藉由大型廣告刊版行銷,在各大路口加強宣傳,將能吸引消費者詢問及購買意願,或是經費足夠的業者,將酒品放置在超商、量販店、網路等通路進行行銷,也能再提升酒品的知名名度。

關心長輩用藥安全 「藥」多多注意

關心長輩用藥安全 「藥」多多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工作忙碌的你有多久沒有關心家中長輩的健康了?新北市衛生局提醒您多關心家中服用慢性病用藥的長輩,用藥於正確的地方就是治病的藥品,若是不正確的使用就會變成傷身的毒藥,所以聰明健康的用藥概念為「拒絕購買誇大療效藥品」,另外有至風景區或搭乘遊覽車旅遊或是在家觀看購物台頻道,千萬要小心不肖商人以誇大療效、詐騙方式,不當推銷藥品,如遇有此類不肖業者,請民眾勇敢拒絕購買,以免花錢又傷身體。另近來食藥同源概念提升,民眾食用中藥機會也愈來愈多,中藥也是「藥」,針對中藥正確使用本局也要提醒您,購買整盒或整包中藥材飲片(如枸杞或人參等)時,需注意標籤或包裝要有標示包括品名、重量、製造日期、有效期間、廠商名稱及地址。針對中藥製劑,最重要的是有衛生署核准的藥品許可證字號。新北市衛生局也提醒,「5不、5問」是保障用藥安全的不二法門。「5不」為「不聽別人推薦的藥物、不相信神奇療效的藥物、不買地攤夜市賣的藥物、不吃別人送的藥物、不推薦藥物給別人」;「5問」就是「問清楚藥名、問藥效、問用多久、問用法及問注意事項」。

佳節暴食後腹痛 當心膽結石上身

佳節暴食後腹痛 當心膽結石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才吃完粽子就要等著吃月餅,台灣的三節往往是民眾趁機大吃美食的好藉口,但是越暴飲暴食小心膽結石上身!近年來,因為吃得太營養,愈來愈多20、30歲的年輕人,也加入「石頭族」行列。雙和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周碩渠表示,尤其團圓佳節時,常有患者吃過豐盛晚餐後,膽囊劇烈收縮,突然疼痛難當。人體的肝臟分泌膽汁,經由膽管、十二指腸等,在小腸中與食物混和,幫助消化吸收。肝功能異常或膽管狹窄、細菌感染或攝取過多膽固醇、暴飲暴食或長期節食,都可能使膽汁成分改變或變得濃稠,形成膽結石。周碩渠說,以前東方人多「膽色素結石」,現在「膽固醇結石」患者比率增加,膽固醇結石年輕化與現代人吃得「太營養」高度相關,尤其肥胖、常吃高脂、高糖食物者;長期節食者因少進食,膽囊不收縮、膽汁不流動,也會產生結晶,容易結石。膽結石常見症狀是右上腹部疼痛,也有人可能會痛及肩胛骨、後背,甚至出現盲腸痛、左邊或牽引的心臟痛。另外可能出現惡心、嘔吐、消化不良、腹部脹氣、發燒、黃疸等。如果老在飯後悶痛、刺痛,應該懷疑膽結石,周碩渠呼籲,要避免石上身,飲食原則要遵守定時定量、少量多餐、忌暴飲暴食、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和高纖維。避免全脂牛奶、乳酪、全脂優格、 奶油、雞蛋、肥肉、 會脹氣的蔬果、辛辣的食物。(照片來源:雙和醫院家醫科提供)

研究證實:吸食大麻會損害大腦記憶

研究證實:吸食大麻會損害大腦記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針對大麻是否合法化一直處於爭議狀態,但許多大麻吸食者仍聲稱,大麻相對於香菸或酒精,成癮性是相對較低的。但根據科學家從醫學的角度證明,頻繁、及過量使用大麻會損害大腦的記憶及學習能力。澳大利亞的研究顯示,人們越早養成吸食大麻的習慣,對腦的損害會越嚴重,長期使用大麻對大腦白質發展是有害的,因為大腦白質是會影響腦的學習與功能障礙。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因為此期間他們的大腦仍處於發展階段。研究人員使用核磁共振針對59名長期吸食大麻15年的人,跟33名從未吸食大麻的人進行掃描比對。透過測量參與者的大腦白質的強度和完整性測試後的變化,發現長期頻繁的吸食大麻者的白質纖維容易中斷。且超過80%的大麻吸食者大腦白質甚至減少了。此外研究人員發現,此次研究的參與者平均年齡約16歲時便開始吸食大麻,因此開始吸食大麻的年龄是導致大腦損害嚴重程度的一個關鍵因素。

身心障礙者人數增 已改採用ICF新制

身心障礙者人數增 已改採用ICF新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我國身心障礙者人數增加、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我國自101年7月11日起以「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作為身心障礙鑑定的新制度。據統計全國持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數,自民國80年的20萬4,158人,至100年底已增加至110萬0,463人。為提升身障者的各項權益、使福利資源獲得更有效的分配,我國改採與世界衛生組織接軌的「ICF」作為身心障礙鑑定新制,提供給每一位身障者更適切的福利服務。ICF以八大健康功能系統作為分類,除現制的鑑定醫師評估身障者身體功能與構造(bs碼)外,再新增一位醫療鑑定專員評估活動參與及環境(de碼)狀況。醫療鑑定完成後,由社政單位提供身障者需求評估,依照每一位身障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個別化的福利服務。自101年7月至104年7月止,凡初次申請身心障礙証明或屆期換證者,皆可至各縣市指定身心障礙鑑定醫院進行鑑定;若為持有永久身障手冊者,則在104年7月至108年7月再行鑑定即可,欲知更多相關訊息,可至行政院衛生署ICF專區查詢。

孩子白胖有福氣?小心養成兒童脂肪肝

孩子白胖有福氣?小心養成兒童脂肪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許多家長都希望把孩子養得白白胖胖,但是現在這個觀念可得改變了,因為肥胖會影響兒童的身體與心理發展;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疾病,不再是大人們的專利,如今已逐漸侵犯到肥胖兒童,另外,肥胖兒童也可能因外觀臃腫遭受同儕嘲笑而產生心理問題,或被排斥而影響到社交與學習。在台灣,根據衛生署在2005至2008年所作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四分之一的兒童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健康問題。郭綜合醫院小兒科黃淑卿醫師針對台南市七所國小與幼稚園所作的研究調查顯示,兒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26%;其中,盛行率在幼稚園學童為21%,國小低年級學童升至28%,而國小高年級學童更高達30%,可以明顯察覺隨著年紀增長,兒童的過重及肥胖盛行率也逐漸上升。黃淑卿的研究發現,過重及肥胖的兒童脂肪肝盛行率各為22%與42%,而肥胖兒童更有高達33%會出現脂肪性肝炎,甚至有六歲的小朋友已經出現脂肪性肝炎的情況!脂肪肝是因肝臟細胞內的脂肪過度堆積而引起肝臟受傷與發炎,雖然脂肪肝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但脂肪肝不是單純良性的疾病,隨著時間進展,脂肪肝可能演變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纖維化及最後造成肝硬化。所以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孩子需要早期檢查是否有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才是確保健康的上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