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臉上貼「金」!埋黃金線可緊緻肌膚?

臉上貼「金」!埋黃金線可緊緻肌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自古到今,誰不追求外表永遠年輕?事實上,早在古埃及時代的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就已經懂得用牛乳萃取出乳酸,製作出天然的保養品。此外,為求緊緻、光滑的臉蛋,她還用細如髮絲的「黃金線」埋在臉頰上,據傳,克麗奧佩特拉到死都維持著有如15歲的面容。有保養品業者看準市場需求,以黃金和鉑金兩種貴重金屬作為原料,輔以奈米技術製作出高檔保養品,號稱具有和埋黃金線一樣的功效。不過專業皮膚科醫師則表示,雖然黃金較不容易被身體排斥,但如果接受埋線手術或塗抹保養品出現紅腫不適的情形,仍應盡速停用並就醫治療。有歐洲微整形教父之稱的賽貝格(Sebagh)醫師,國際名模凱特摩斯(Kate Moss)乃至於足球金童貝克漢(David Beckham)都曾求診賽貝格醫師。經過賽貝格醫師一連串的人體實驗發現,若將含有黃金、鉑金兩種成分的面膜敷在受試者臉上,只要28天的時間,即可減少臉上55%的皺紋,於是將此成果結合奈米技術,製作出號稱能夠增加皮膚彈性並提高保水度的保養品。賽貝格醫師指出,女生最在意臉上的細紋,且臉頰上出現的細紋就是皮膚老化的展現。在歐美等地,將細如髮絲的黃金線埋入臉頰真皮層中的微整形方式,在醫學美容界相當盛行,據說能夠活化膠原蛋白、緊緻肌膚。而含有黃金成分的保養品,則是透過身體的微電流將保養品導入皮膚,能促進皮膚代謝,進而達到回復、抗氧化的功,與埋黃金線的效果相當,但更安全、方便。究竟埋黃金線是否有如此神奇功效?家庭醫學科醫師洛桑加參表示,臨床上確有醫美業者為患者埋黃金線,雖然黃金屬於高單價的產品,但不容易被身體排斥,能夠活化埋線部位的膠原蛋白,增加皮膚彈性。而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婉若則說,埋黃金線的原理應為利用身體對異物侵入的發炎反應,讓埋線部位變硬,達到緊緻的效果。但李婉若醫師提醒,消費者進行治療前,應慎選合格醫師及診所,否則術前消毒沒做好,反而容易引起感染。此外,醫師提醒,若埋線部位或塗抹保養品出現紅腫、發熱或疼痛等情形,應盡速停用,到醫院治療。圖:有歐洲微整形教父之稱的賽貝格(Sebagh)醫師,是國際名模首選的醫美醫師。(照片/業者提供)

預防食物中毒 食材處理有學問

預防食物中毒 食材處理有學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夏天一到,外食族三餐老是在外,對於外食的便當和餐廳衛生一定會別注意,但其實如果家裡的廚房不注意細節,可能會比餐廳更不安全。為預防食物中毒,先從廚房開始,從清洗、保存、用具、加熱,每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台灣夏秋之際氣候悶熱,更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根據衛生署統計,7~9月為國內食物中毒高峰期,其中以存在海鮮中的腸炎弧菌最多,佔68.2%,所以食物的清洗與保存方式就顯得非常重要。錯誤的清洗方式容易造成哪些食物中毒?家醫科陳柏臣醫師說,會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前兆為肚子脹氣、頭暈、想吐,嚴重造成腸胃炎。其實冰箱也是造成食物中毒的溫床,冰箱不是萬能,有些細菌是在高溫下存活,也有細菌在低溫下繁殖的非常快,所以冰箱東西超過一週以上,不但不美味也可能吃了對健康有影響。而且無論是處理什麼肉,都必須先將血水洗掉,將水分吸乾,再放入冰箱。而肉再食用前先川燙是對的,若直接將生肉放進湯煮,血水會汙染湯,喝了容易拉肚子。食物解凍也是一大學問,陳醫師指出:食物從冰箱拿出來,會和袋子黏在一起,必須自然解凍10分鐘,讓食物與袋子分開之後,再以熱水川燙即可;但值得注意是「紅肉的魚類」反覆解凍溫度太高太久,小心組織胺中毒;組織胺常出現在鯖魚、鰹魚、鮪魚、旗魚、秋刀魚、沙丁魚、鬼頭刀等魚類。過去10年國內已有48起組織胺中毒事件,以旗魚居首,其次是鯖魚、鮪魚。因此紅肉的魚類若購買返家後若未立即料理,應低溫冷藏或冷凍,避免反覆冷凍、解凍。陳醫師也提醒,預防食物中毒的撇步,要洗手:調理時手部要清潔、傷口要包紮;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要生熟食分開:生熟食器具應分開,避免交互污染;徹底加熱:加熱食必須煮滾;要低溫保存:保持低於7℃,室溫下不宜久置。

茶葉殘留農藥抽驗 知名商家也上榜

茶葉殘留農藥抽驗 知名商家也上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維護市民飲用茶品及食用生鮮蔬果之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前往連鎖茶飲店、茶行、超市、大賣場、蔬果零售業者、批發市場等販售場所抽驗茶葉、花草茶及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情形,共抽驗60件產品,檢驗結果7件產品不符規定。本次抽驗60件產品中,有35件檢出殘留農藥,其中28件檢出量尚在「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標準」限量範圍內,符合規定;另7件不符規定產品,違規業者包含知名店家清心福全(北市中正店)的高山綠茶,及玫瑰夫人的花草茶等。本次違規原因為1件茶葉、1件花草茶及3件生鮮蔬果檢出農藥超量、另2件花草茶同時檢出農藥超量及不得使用於該類之農藥。針對不合格產品,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除要求本市業者下架回收、不得販售外,來源廠商屬臺北市者,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以新臺幣6萬元以上600萬元以下罰鍰;另來源廠商屬外縣市者,已移請來源所轄衛生局進行查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同時提醒消費者,在選購相關產品時,最好選擇具有良好信譽之商家產品,或具農政機關核發之農產品標章,以確保飲食安全。另為減少可能攝入之殘留農藥,建議泡茶時除使用80℃以上水溫外,可將第一泡茶水倒掉,即可避免攝取到殘留農藥。

登革熱境外移入多 前往東南亞須注意

登革熱境外移入多 前往東南亞須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正值豪大雨及颱風時期,易有社區病媒孳生源,相對也提高本土登革熱疫情流行之風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1年統計至8月23日止已有30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較100年同期有18例明顯上升;另外臺南市及高雄市本土性登革熱確診個案亦持續增加中,為嚴防本土登革熱發生,衛生局呼籲民眾每週執行「巡、倒、清、刷」動手清除積水容器等孳生源,讓病媒蚊無法產卵繁殖,比靠噴藥滅蚊更有效。依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資料今年截至8月23日止,全國累計有141例境外移入登革熱個案及110例本土性個案;臺北市30例皆為境外移入,感染者中60%是前往東南亞旅遊而遭感染,衛生局、環保局及區公所皆已於第一時間完成孳生源清除及化學噴消滅蚊防治工作。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如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務必做好自我防蚊準備,如穿著長袖淡色衣褲,皮膚裸露處可塗噴防蚊液等;返國後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如有出現發燒、四肢痠痛、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骨骼關節痛及皮膚紅疹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或前往12區健康服務中心接受免費抽血檢驗。

狗咬前後五步驟 杜絕恐怖「痟狗病」

狗咬前後五步驟 杜絕恐怖「痟狗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本週由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撰寫的「每週疫詩」,要讓民眾認識「痟狗病」(俗稱狂犬病)。施文儀指出,最近一例境外移入人類狂犬病病例發生於民國91年,但10年來國內又再度出現境外移入之狂犬病確定病例。一名經商於中國武漢的卅歲男台商,於六月中旬被自家犬咬傷而染狂犬病,七月中旬發病出現下半身感覺異常,至今仍在治療中。對此,施文儀表示,台灣為少數狂犬病的非疫區國家,若出國前往疫區又沒做好防護措施,就有可能染上這種致死率極高的疾病。施文儀指出,「痟狗病」就是俗稱的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腦脊髓炎,如不採取醫療措施,患者常因呼吸麻痺導致死亡,致死率近100%。而臺灣是全球少數狂犬病「非疫區」國家,中國大陸及印尼則是疫情大宗國,每年逾三百五十萬往返中國的民眾不可不慎。十年來台灣又再度出現境外移入狂犬病的病例,一名30歲台商在六月中旬被家犬咬傷而染狂犬病,不過當時並未就醫,患者亦未接種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病疫苗。7月16日患者開始出現腳底麻、刺、癢等下半身感覺異常的情形;7月20日因無法飲水、恐風、嘔吐、吞嚥困難及喉嚨腫痛等症狀;7月23日因病況危急,搭乘專機返臺就醫,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中。根據疾管局的傳染病介紹文章指出,患有狂犬病的動物,其唾液中含有病毒,狂犬病病毒隨著動物的唾液,透過動物抓、咬的傷口進入人體,拉丁美洲則常發生吸血蝙蝠傳染至家畜的案例。人類患者的唾液也會有狂犬病病毒,理論上有可能透過人與人直接傳染,但是至今尚無病例報告。狂犬病潛伏期從3至8週不等,偶而短於9天,最長可達7年以上,視傷口嚴重程度、傷口部位神經分佈的多寡或與腦的距離、病毒株別、病毒量、衣服的保護程度及其他因素等而定。狂犬病初期症狀包括發熱、喉嚨痛、發冷、不適、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虛弱、焦慮、頭痛及咬傷部位會出現異樣感的症狀,持續數天後,病患會出現興奮及恐懼的現象,然後發展到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肌肉之痙攣,引起恐水之症狀(又稱為恐水症),隨後會發生精神錯亂及抽搐。為了杜絕這種致死率極高的疾病,施文儀提出預防狂犬病五步驟,呼籲經常出國或是前往疫區國家的民眾應小心留意,避免感染。施文儀呼籲,前往狂犬病盛行地區,在出發的一個月前,宜自費依序接種三劑狂犬病疫苗;在疫情地區應做好防範被貓、狗、猴子、蝙蝠等動物咬、抓傷的措施。若不慎被上述動物傷害,應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儘速就醫接受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潤傷口以中和病毒; 再依流程接種五劑疫苗,分別於咬傷後當天及第3、7、14及28天施打,以誘發保護抗體,降低發病的風險。不過施文儀也提醒,在中國山寨版疫苗充斥,建議速前往省市級以上之疾控中心、省市級之公立醫院就醫較保險。圖:台灣為少數狂犬病的非疫區國家,但前往疫情嚴重之國家如中國大陸及印尼等,則要當心可愛的家犬也會害你染上狂犬病。(照片/資料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腸病毒疫情仍流行 孩童健康不可輕忽

腸病毒疫情仍流行 孩童健康不可輕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截至8月26日止,全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已確診139例,臺北市確診13例。雖然自第29週就診率已低於流行值,但仍高於預警值,衛生局提醒防治腸病毒仍不可輕忽。衛生局說明今年北市確診的13例重症個案,有12例感染腸病毒71型、1例感染伊科病毒第6型,確診個案中年紀最大的有13歲的國中生、次為8歲、其餘11例皆為學齡前兒童,年紀最小者為1個月大的女童;衛生局呼籲家中如有2名以上孩童時,若其中1名孩童感染腸病毒,應加強孩子們的衛生習慣、均衡飲食、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並適度區隔家中孩童,如:勿擁抱、勿共玩玩具、勿共用餐具以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衛生局也提醒家長,腸病毒主要透過呼吸道及腸胃道傳播,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處所更容易擴散,居家環境可以使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漂白水:水=1:100)後進行環境消毒,孩童的嘔吐物則可採用較高濃度的漂白水稀釋液(漂白水:水=2:100)進行消毒。當孩童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是否出現併發重症的前兆病徵,包括:持續發燒、持續嘔吐、嗜睡、意識不清或抽搐、呼吸心跳急速等症狀時,並請儘速帶至大醫院就醫,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減肥勿亂節食 健康從飲食下手

減肥勿亂節食 健康從飲食下手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蔡孟澔/綜合報導)想從飲食方面下手,達到有效減肥的人注意囉!減肥切勿聽信訪間減肥秘方,不可亂過度節食。營養師趙函穎表示,三餐正常不油膩,蔬果攝取要多樣,並搭配簡易運動,才擁有健康身體、並達到有效減肥。想要改善飲食達到減肥效果的人,千萬不可一天一餐。趙函穎強調,一天只吃一餐的方式並非長久之計,節食出現的體重下降,事實上減少的是水分不是脂肪,除了會造成身體的基礎代謝率下降,萬一餓過頭而大量進食,身體的吸收反而更好,根本達不到減肥的效果。至於要怎麼吃才是健康的減肥方式呢?趙函穎表示,起床後應該先喝300c.c.的溫開水喚醒身體的機能,再吃早餐。而早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因此不能馬虎,喝自己打的綜合蔬果汁或蘋果、木瓜牛奶等,健康又衛生。或是選擇豆漿、水煮蛋或茶葉蛋等,補充體內所需的蛋白質。如有便祕問題的民眾,可以吃一點帶皮的地瓜,幫助腸胃蠕動以利排便。中餐該怎麼吃?早餐與中餐相隔時間短,如消化未完就進食,會造成胃的過度負擔。趙函穎建議,中餐少吃並以輕食為主,沙拉蔬果為第一首選。晚餐也要遵守少油少鹹的輕食觀念,建議外食族,盡量不要喝太油膩的湯或吃醬過多的乾麵類等,避免造成身體負擔。此外,每天至少要喝2000c.c.的水,幫助身體提升代謝率。如果在非正餐時間肚子餓時,盡量不可亂吃東西,以免攝取過多不必要的熱量,真的克制不了,可以選擇蔬果、豆漿等低熱量的食物充飢。趙函穎補充,想減肥的民眾不要亂聽信訪間密方,必須用對方法並之以恆,才能健康又有較地達到減肥效果。

防癌篩檢顧健康 還可抽獎拿好禮

防癌篩檢顧健康 還可抽獎拿好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宜蘭縣政府衛生局為了鼓勵民眾落實定期防癌篩檢,於今年舉行「四癌篩檢-幸福萬千」健康禮讚抽獎活動,特定於今日中午,進行今年度第1次「萬元除濕機」頒獎活動,本次幸運得主李先生在該診所接受口腔黏膜檢查,且藉由醫師主動提醒及進一步追蹤與關心,成為早期發現的幸運兒,更因此獲得「顧健康又賺大獎」的機會。隨著社會人口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及肥胖人口增加,致使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全國登記八十種癌症中,「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大腸癌」即占34%,所幸此四項疾病已有實證之有效篩檢方法,也是目前政府有給付之檢查項目,本縣截至7月有6多萬人次接受篩檢,因而及早發現癌前期病變或癌症1,400多人,成功拯救其生命及家庭。衛生局劉建廷局長表示,宜蘭縣今年全面推動「四癌篩檢-幸福萬千」健康禮讚抽獎活動,分為2波次進行抽獎活動,第2波次採計篩檢區間為101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扣除第1次得獎民眾),將於11月辦理抽獎活動。本年度第1次抽獎活動雖已順利抽出21名得獎民眾,但縣內醫療院所提供四癌篩檢仍舊持續提供不打烊的服務,目前符合免費篩檢仍有民眾還未接受篩檢,千萬不能忽略了自已的健康,記得要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以免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還有機會成為第2次抽獎活動的幸運得主。

手機結合悠遊卡 觀光旅遊一「機」搞定!

手機結合悠遊卡 觀光旅遊一「機」搞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智慧型手機用途越來越廣,功能也越來越多元!有飯店業者和悠遊卡公司合作,將智慧型手機結合了飯店門禁卡和悠遊卡等功能,消費者只要攜帶這一支智慧型手機,進出飯店、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甚至在商店的小額消費,只要一支手機就能全包!業者指出,目前試營運一個月以來,消費者普遍反應不錯,甚至有日籍旅客透過手機向飯店櫃台聯繫,請求服務人員幫忙殺價,相當有趣。飯店業者指出,早在2006年時就已推出「商旅行動生活手機」,首創飯店服務無限延伸,更取得台灣智財局20年的專利權。今年更將「商旅行動生活手機」優化,提出與飯店門禁系統與悠遊卡結合的概念,讓入住飯店的客人可持智慧生活手機或門禁系統卡體驗悠遊卡的方便、快速。旅客除了一機在手,重要電話不漏接外,進出飯店、搭乘公車捷運,甚至是小額付款購買飲食,都可憑這支智慧型晶片手機完成。不過業者提醒,這支手機可供撥打免費國內電話,或同行、同飯店旅客間互撥,若是撥打國際電話則需另外付費。業者表示,由於晶片結合悠遊卡功能,旅客無須另外購買悠遊卡,持手機至櫃台加值金額後,即可搭乘捷運、市公車等,省去兌換、攜帶零錢的不便。此外,旅途中若想購物,任何提供悠遊卡付費的商店,即可進行消費購物。對於短暫停留的旅客而言,可省去兌換貨幣的麻煩及匯差,亦可同時享有輕鬆購物的便利,而退房時也可將剩餘的加值金額退還給旅客,相當方便。圖:飯店業者和悠遊卡公司合作,將智慧型手機結合了飯店門禁卡和悠遊卡等功能,讓觀光旅遊一「機」搞定。(照片/業者提供)

改變飲食生活形態 遠離危險慢性病

改變飲食生活形態 遠離危險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在人普遍運動量不足,「代謝症候群」成為21世紀慢性病最重要的疾病根源,與糖尿病、腦中風等都有關,其中肥胖是主要的徵兆。造成代謝症候群的主要原因與現代人生活、飲食型態的改變有很大的關連,這些變化,導致肥胖者日漸增多;腰圍過大的腹部肥胖,代表著內臟脂肪堆積過多,進而造成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聚集。 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為20歲以上成人,下面5項危險因子中,若有1項的稱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若符合3項(含)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分別是:腰圍粗: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高血壓: 收縮血壓 ≧ 130 mmHg舒張血壓 ≧ 85 mmHg、高血糖: 空腹血糖 ≧100 mg/dl、高血脂: ≧150 mg/dl、高密度膽固醇: 男性 <40 mg/dl ;女性 <50 mg/dl。若未滿三項也需注意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危害。 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提醒民眾,預防代謝症候群4大原則包括:健康飲食聰明吃、不偏食,飲食6大類要均衡攝取;維持健康體位、保持理想體重;規律運動;拒絕菸、酒的誘惑。有了健康飲食知識加上規律的運動還要積極實踐健康生活化,才能讓家人吃出健康動出活力,遠離新陳代謝症候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