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北市食品抽驗 豆漿驗出苯甲酸

北市食品抽驗 豆漿驗出苯甲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保障民眾及學童食用機關及學校合作社供應餐食之衛生安全及品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10月進行專案抽驗計畫,總計抽驗68件產品,其中3件豆漿違法添加苯甲酸不符規定。本專案共計抽驗68件產品,包括三明治、麵包、漢堡等多樣食物,其中58件檢驗衛生標準檢驗項目為一般衛生標準。初抽4件產品衛生標準不符合規定,經令業者限期改善後,再次前往複抽,結果均符合規定。另抽驗10件豆漿檢驗防腐劑,其中3件檢出標準為不得添加的苯甲酸,若調查違規屬實,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以業者新臺幣3 至 15萬元罰鍰。苯甲酸俗稱安息香酸,會對肝腎產生影響。由於豆漿常溫下易腐敗,業者較易添加過量防腐劑,嚴正呼籲業者應秉持職業道德,勿濫用食品添加物,應儘可能冷藏保存於7℃以下,並採「先進先出」原則,以維持產品的新鮮與品質。臺北市衛生局也呼籲民眾於購買麵包、漢堡、三明治、壽司等生熟食混合即食食品,應盡量於3小時內食用完畢,以預防食品中毒事件之發生。

吃得負擔少 高雄百卡健康創意料理發表

吃得負擔少 高雄百卡健康創意料理發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於今日辦理健康促進成果暨「大高雄百卡健康創意料理」發表記者會,表揚101年度積極辦理與落實健康促進相關活動之單位及個人,並發表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合作,利用在地食材設計的「大高雄百卡健康創意料理」健康食譜。高雄市101年4月啟動「活力高雄 躍動躍健康」計畫,號召市民朋友一起響應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及體重控制的健康生活,推動期間有超過1千個公私立機構、社區、校園及醫療院所共同響應營造健康生活型態。為鼓勵推動與落實健康促進活動之團體及個人,衛生局並依對象分群辦理各式獎勵計畫,包括全市體重控制競賽、校園健康體位競賽、社區健康營造獎勵計畫及港都藝術家繪畫比賽等,12月10日當天,即頒出多達111座獎項。為營造支持性健康飲食環境,衛生局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合作,將高雄市在地農特產品:旗山香蕉、大樹金鑽鳳梨、燕巢牛奶芭樂、美濃野蓮、旗山毛豆、大岡山蜂蜜及高雄鮪魚等嚴選食材,運用五星級中西式料理技術,結合健康概念,設計出好吃、好看、每盤都是100卡熱量的「大高雄百卡健康創意料理」健康食譜,讓市民在家也能做出色香味俱全之健康好料理。活動現場除展示料理成品,提供食譜供與會者索取,還邀請大廚示範烹飪方式並提供試吃。衛生局也規劃於明年度結合與輔導更多單位共同提供健康促進服務,歡迎社區、學校、事業單位、醫療院所等單位於衛生局網頁搜尋相關訊息,或電洽衛生局健康管理科詢問。「大高雄百卡健康創意料理」健康食譜即日起也可電洽衛生局健康管理科索取。

別忽視! 天冷心病十大死因居第二

別忽視! 天冷心病十大死因居第二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最近寒流一波波報到,氣溫逐漸降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需要特別當心,尤其是心律不整的問題。心律不整是一個隱形殺手,發生時症狀經常不會太明顯,甚至有一些病人可能完全毫無症狀。若有嚴重的心律不整,往往發作突然,病況嚴重時,甚至還會引起休克、心因性猝死。根據衛生署100年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高居國人死因第二位,而其中又以心律不整為主要原因之一。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也指出,目前台灣約有五十萬人有心律不整問題,嚴重心律不整者也將近上萬人。心臟內科主任謝敏雄指出,臨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就是心房顫動,這還可能提高中風或是血管栓塞的風險,很多病人往往中風以後,經過檢查才知道原來早已患有心房顫動。在年長族群中,心房顫動的盛行率甚至可能超過百分之十,由於臨床表徵不易發現,才造成心房顫動以及心律不整如此高的併發症和盛行率。因此替自己早期診斷出心房顫動,學會自我檢查的動作十分重要。當一個人懷疑自己有心房顫動或是其他心律不整的時候,尋求就醫診斷即可得知結果,亦可順利獲得合適診治。然而由於症狀的不明顯及不典型,許多患者根本就不會想到要尋求醫師的協助,或是即使看了醫生,因為認為症狀輕而不以為意,沒有提供出正確的資訊,造成沒有獲得正確的診斷。自我把脈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學會觸摸自己的脈搏、感受心臟的跳動,並分析是否有心律不整的發生,讓心律不整得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更可降低其他併發症的發生。謝敏雄主任呼籲每個人都該學會自我檢測,不僅簡單易學更可以避免遺憾發生。(圖片:臺北醫學大學‧市立萬芳醫院提供)

生鮮蔬果殘留農藥 竟驗出禁用農藥「雙特松」

生鮮蔬果殘留農藥 竟驗出禁用農藥「雙特松」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前往各蔬果零售業者、超市、大賣場、農產公司批發市場等販售場所抽驗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情形,10月共抽驗66件產品,檢驗結果4件不符規定,驗出含有禁止使用的農藥「雙特松27.4%溶液」。殘留農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者,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以新臺幣6萬元以上600萬元以下罰鍰。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表示,食品安全首重源頭把關,於市面抽檢產品屬於終端的管理,只有落實源頭田間監測及產地加強輔導農民於栽種時正確施用農藥,才能有效減少蔬果殘留農藥的問題。為維護民眾食用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消費者在選購蔬果時,最好選擇具有良好信譽之商家產品,或具農政機關核發之農產品標章,以確保飲食安全。另為減少攝入蔬菜可能之殘留農藥,建議清洗蔬菜時應去除外葉,先用水沖洗蔬菜根部,將泥沙清除,並將根部摘除,以水浸泡10至20分鐘,接著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至3遍,可有助於去除殘餘的農藥。此外,一般消費大眾亦可用烹煮、選擇當季蔬果等方法,來減低農藥的殘留,炒菜時,將鍋蓋打開,亦可促使農藥隨蒸氣而揮散。

抽驗大閘蟹、鵝肉 動物用藥零殘留

抽驗大閘蟹、鵝肉 動物用藥零殘留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近日媒體報導肉品與水產品檢出抗生素,為確保消費者食的安全,嘉義縣衛生局針對季節性產品,大閘蟹、鵝肉抽驗,檢驗項目包括氯黴素類、Quinolone類及磺胺劑等35項動物用藥殘留,檢驗結果均與規定相符。其中,磺胺劑是一種動物用藥品,用來預防、治療動物疾病,長期存在於人體內,會對人體免疫系統會造成傷害,不但會使腸道有益菌叢消失,甚至會產生抗藥性。因此為確保肉類、乳品中的藥物殘留量能合乎法定濃度,源頭管理比較合乎實際。嘉義縣衛生局提醒消費者選購禽畜、水產品時,最好選擇來源明確,認明有CAS標章以確保民眾買的放心、吃得放心,另籲請業者誠實標示禽畜與水產品原產地,若有不實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嚴處。

衛生局助你戒檳 從檳榔減量開始

衛生局助你戒檳 從檳榔減量開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林先生個性灑脫豪邁,成年後結識無數同業好友,於是嚼食檳榔也就在無形中成為與同行間一起談天、談心不可缺少的話題內容,殊不知,如此不良健康行為對口腔保健的傷害,導致白斑、紅斑、黏膜下纖維化接踵而來。在衛生所不斷個別關懷下,他嘗試由減檳做起,包括「如果你已是檳榔嚼食者一時無法戒除,可以每天減少嚼食檳榔的數量及時間;一天督促自己少一顆,漸漸達到不嚼食檳榔的習慣」,所以他已從之前每日嚼200顆,減至目前每天10顆,雖然還沒有完全戒除,但減檳率已達95%,距離100%的目標就快達到了,讓大家都非常的高興,癮君子可以學習之。在各種癌症發生當中,口腔癌是最容易、也最可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獲得痊癒的,早期80%是可治癒的,希望有異常發現者應儘速進一步接受複檢。宜蘭縣衛生局表示,今年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個案,截至目前為止尚有230位異常個案仍未接受進一步確診,國際癌症研究總署認定「嚼食檳榔」對人類有致癌性,長期嚼食會造成口腔黏膜異常病變,乃是轉化為口腔癌的前奏,可見檳榔對健康危害,是不容忽視的。衛生局呼籲,戒除嚼食檳榔的民眾初期可能會有下列不適現象:如牙齦不適、無法嚼咀、覺得牙齒酸軟等,這些現象大多數會在停止嚼檳榔後3至5天會出現,多數維持一個星期後即會消失,戒除檳榔其實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決心。因此,為避免民眾口腔健康遭受危害,鄉鎮市衛生所,會持續開設戒檳班,由戒檳成功者引導您如何「向檳榔say no」。

分級正確運動 心臟病童動得安心

分級正確運動 心臟病童動得安心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每隔一段時間,偶會傳出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童因從事運動發生不幸死亡的消息。依教育部的公布,每年每十萬個學生,就有0.2到1.4人猝死,而猝死的頭號殺手是心臟病。據統計,國內學童患有先天性及後天性心臟病的比例為千分之十八,其中五成的人會自然痊癒,另一半則需接受治療或手術。事實上,隨著醫學進步,心臟病童的存活率和治癒率已大為增加,不論是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心臟病,大部份經過治療復健後,都與常人無異。隨著兒童心臟學的診斷與治療的進步,包括心導管介入性之治療以及開心外科手術等的進步與發展,心臟病兒童之存活率已大為增加,大多數的心臟病童也能與其他健康的孩童一樣,上學並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但需要依心臟病的情況而加以指導,家長常擔心病童是否能夠運動,往往盲目限制各種活動,在學校,老師也因對心臟病童的疾病與現況不完全瞭解,禁止參加運動,妨礙心臟病童正常的發育,甚之遭受同儕、社會、環境等排擠,失去互動的生活功能。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每年舉辦心臟病兒童運動會倡導心臟病童分級正確運動,協同兒童心臟科醫師與體育界專家學者共同研擬制訂「心臟病學生活動強度分類與建議」,事先為病童們做運動分級,提供學校老師作為學生從事體育課指導依循,由體育推廣老師指導心臟病兒童及家長正確的分級運動,有助於促進心臟病童身心健康。

肝癌福音?! 口服藥降三成復發率

肝癌福音?! 口服藥降三成復發率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台灣有超過300萬人感染B型肝炎,而肝癌患者之B型肝炎帶原率就高達80%。外科手術是目前肝癌治癒的首選方法之一,然而肝癌手術切除後,5年之間有大約一半的患者會復發,如何降低肝癌術後的復發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臨床議題。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簡稱國衛院)與陽明大學、輔仁大學、台灣大學、義大醫院、台北醫學大學、台中榮總合作研究團隊,利用「全民健康保險學術研究資料庫」進行全國性的族群資料追蹤,證實B型肝炎相關的肝癌患者術後,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將可減少3分之1復發機會,本研究結果於今年11月在美國肝臟疾病研究學會年會中發表後,並於同日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刊出。台中榮總肝膽胃腸科醫師吳俊穎指出,過去的研究發現B型肝炎相關的肝癌患者,其術後的復發機會與其血中的B型肝炎病毒數量呈正相關,病毒數量越高其術後的肝癌復發機會越大,但過去幾乎沒有研究探討使用抗病毒藥物是否可以有效減少肝癌之術後復發。國衛院合聘研究員林肇堂表示,本研究首次證明罹患B型肝炎相關的肝癌患者,於接受口服藥物治療後,有效減少肝癌的復發率及死亡率,預期未來將會改變肝癌的相關治療決策,希望對於台灣的肝癌病患有更多貢獻。

雙手顫抖就是巴金森氏症?醫師:不見得

雙手顫抖就是巴金森氏症?醫師:不見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雙手顫抖好幾個月了,是不是得了巴金森氏症?對此,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內科王旌祖醫師表示,「巴金森」症狀有休息狀態下的手抖、四肢僵硬、身體前屈,以及動作緩慢、失去身體平衡反射、或身體突然僵住。至少必須有其中的二項症狀,且有一項必須是休息狀態下的抖或動作緩慢。因為許多疾病都可能會抖、動作緩慢,所以並非雙手顫抖就一定是巴金森病。一名今年四十歲的女士,發現近幾個月雙手顫抖,尤其是拿東西的時後更明顯。還有體重減輕,且常常心悸,情緒焦慮容易緊張,害怕得了巴金森病,所以前來神經內科就醫。經診斷為甲狀腺機能亢進,並不是帕金森病。之後轉介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治療後已經痊癒。所以類似巴金森的症狀有哪些病呢?王旌祖說,如常壓性水腦、腦炎後造成的後遺症、副甲狀腺異常、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後遺症、腦外傷/腦腫瘤/腦中風的後遺症;合併其它症狀的一些退化的病也會,例如Diffuse Lewy body病、皮質基底核退化病、多系統萎縮病、漸進式動眼核上麻痺病等等。所以,「類似巴金森病」的症狀有非常多的原因。王旌祖進一步說明,原發的帕金森病約占80%,平均年齡約55歲,發病範圍從20-80歲,較常發生在男性,男女比為3:2,盛行率是160/100,000。巴金森病有許多非動作障礙的症狀,如會造成人格退縮、情緒憂鬱或焦慮、認知變差、自律神經失調、便秘、睡眠障礙、感覺異常及疲倦等各種不同問題,隨著疾病進展或多或少的出現。治療上有許多種不同機轉類型的藥物可以選用、改善症狀。依病人的年齡、身體狀況、就診時的嚴重度、有無合併其他非動作障礙方面的問題等多種考量因素來處方或調整藥物。外科手術的部分,最近常被討論的是深腦刺激器的植入手術,雖然費用不便宜,不過經過適當篩選,某些藥物控制調整上有困難的病人,在開完刀後症狀會有很明顯的改善。王旌祖呼籲,這是需要長期抗戰奮鬥的病,建議有類似的症狀,就必須就醫,詳細完善的評估檢查,長期門診追蹤、紀錄、調藥,才能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圖/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內科提供)

醫訊/慢飛天使的歡喜派對

醫訊/慢飛天使的歡喜派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W.T.O.統計,發展遲緩兒(慢飛天使)的盛行率約為6%~8%,由於發展遲緩兒只要接受早期療育,不僅可降低障礙程度,也可省去日後所承擔的社會成本,對父母而言不但可減輕家庭壓力,也可使小朋友的發展早日趨於正常。為增進發展遲緩病童及家長間之情感交流,林口長庚醫院特舉辦「慢飛天使耶誕童歡會」,邀請麗園國小弦樂團演出「耶誕悅聲」;房漢彬老師工作坊進行「親子互動-科學小遊戲」;輔大繪本社帶領「繪聲繪影-大哥哥大姊姊說故事」。活動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慢飛天使耶誕童歡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