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健康做癌篩 還可抽大獎

健康做癌篩 還可抽大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國人罹癌率持續上升,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不會錯過治療黃金期。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為鼓勵民眾定期做癌症篩檢,辦理了「健康做癌篩 歡喜抽大獎」活動。得獎名單已於12月10日抽出,共有150名幸運得主獲得獎項,詳細得獎名單公布於高雄市衛生局網站。只要參加癌症篩檢就可以抽獎,是由高雄市衛生局所推廣的活動,有四項癌症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口腔癌篩檢,這些也是國人常罹患的癌症,舉辦做癌篩就可抽獎的活動,是為了鼓勵市民重視自身健康,因為很多民眾常常因太晚才發現罹癌,導致延誤就醫、治療。衛生局再次呼籲市民,做癌症篩檢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提高癌症存活率、治癒率,希望篩檢為陽性個案之民眾能多注意自己的健康,盡速回醫院接受確認檢查或治療,以便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延長壽命。 

台中抽驗市售湯圓 驗出防腐劑水醋酸

台中抽驗市售湯圓 驗出防腐劑水醋酸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中市衛生局抽查市售小湯圓24件,檢驗裡頭是否有添加過量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及不可添加的去水醋酸。結果發現1件豆花店不符合規定,被驗出防腐劑去水醋酸,依法規定不得檢出,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以業者3萬-15萬元罰鍰,同時要求業者立即下架該產品。防腐劑不易從肉眼、嗅覺辨識出來,長期食用防腐劑食品,不只人體代謝不易排出,還容易造成人體的肝、腎負擔影響身體健康,民眾選購湯圓應注意店家周邊環境衛生、到超商、大賣場挑選包裝湯圓,一定要看清楚包裝標示是否完整標出商品原料、廠商名稱、有效日期、或是有否註明防腐劑名稱劑量等。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冷凍湯圓除了要存放置在冷凍庫裡販賣,開封後沒吃完的湯圓,也一定要放到冰箱保存。 (圖片來源:台中市衛生局提供)

超級愛健康/身體出現什麼徵兆就該排毒了?

超級愛健康/身體出現什麼徵兆就該排毒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吃吃喝喝很高興,不小心累積的毒素怎麼辦?當身體出現甚麼徵兆就知道需要排毒了?國外的保健專家有說過,任何人如果在吃喝上放縱自己,又不能經常的清除體內毒素垃圾,就會在體內存放大量的毒素垃圾。一般成年人體內有3到25公斤毒素垃圾。既然,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吃進去的東西有沒有毒,那我們就讓身體裡面的毒,有方法的讓它排出來。中醫師羅明宇說,毒素沉澱於循環系統裡面時,容易影響血液循環而造成高血壓、動脈血管硬化、靜脈曲張等疾病;有毒物質沉澱於肌肉組織或結締組織,則可能會引起風濕疾病;沉澱於骨關節處就會造成關節炎。身體出現甚麼徵兆就知道需要排毒了?羅明宇指出,以下如果你有三項符合,就表示你的體內毒素已經堆積起來了。當口腔有黏膩感,伸出舌頭還會看見白色舌苔。吃飯匆忙,很少細嚼慢嚥。臉上常起疹子或痘痘,粉刺長不停。喜歡飲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經常無法攝取足量青菜、水果。有明顯的口臭、體臭。排便不順暢,有便秘困擾。一覺醒來臉部常常浮腫不堪。生活緊張,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一到下午,小腿、腳踝就腫脹。身體可藉由哪些管道排毒?羅明宇醫師表示,可藉由人體廣泛面積的皮膚,以流汗的方式將廢物與毒物排出體外。或藉著尿液排毒,毒素對腎功能具有相當大的威脅,若有毒物質及尿素、尿酸遲遲無法排除的話,將引起腎臟、膀胱結石等疾病,嚴重者將導致尿毒症。也可藉由排便排出,根據醫學報告,毒性在大腸裡會衍生成23種致病毒素及致癌物質,毒素經由微血管進入體內的機率越高,逐漸造成自體中毒,最後形成慢性疾病或癌症產生。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639

你最近有做過手術嗎? 小心!術後急性肺動脈栓塞 死亡率高達三成

你最近有做過手術嗎? 小心!術後急性肺動脈栓塞 死亡率高達三成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不久前有一位40歲出頭的年輕女性病患,因子宮肌瘤經量過多導致嚴重貧血而住院接受手術。不料術後出現「急性肺動脈栓塞」,幸經緊急治療後逐漸康復。這位年輕女性手術過程順利,但卻在手術後第三天出現胸痛及喘,婦產科主治醫師立即安排心電圖、胸部X光,並急作抽血檢查,同時照會心臟內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醫師李修豪至病房進行理學檢查後,發現病人血氧不高,應避免「急性肺動脈栓塞」,馬上安排心臟超音波,發現病人右心漲大,病人急作抽血檢查結果後,高度懷疑是肺動脈栓塞。病人接受胸部電腦斷層掃描及血管造影術後,確診為肺動脈栓塞,立即接受抗凝血藥物標準治療後,病情穩定無需注射血栓溶解劑或外科緊急手術,目前還在門診持續追縱治療中。李修豪指出,當肺動脈栓塞不僅阻擋了右心回流的缺氧血至肺部,產生右心擴大及衰竭,一旦右心衰竭後,沒有足夠血液可以輸送至肺部進行氧氣交換,也就沒有足夠的含氧血可以流回左心輸送給全身細胞使用,可能產生急性呼吸衰竭、昏厥、休克、甚至是猝死。李修豪說,肺動脈栓塞的臨床表現多樣化,症狀包括呼吸困難、低血氧、胸痛、咳嗽、咳血、下肢水腫等。要避免肺動脈栓塞,儘量避免如長時間姿勢不變動(如久坐、久躺、久站),術後、外傷後、懷孕,另外抽菸、惡性腫瘤、服用避孕藥、血液疾病、肥胖等,也是重要危險因子。臨床上,未造成血液動力學不穩定的肺栓塞以抗凝血藥物治療為主,當肺動脈栓塞造成嚴重右心衰竭時,應考慮使用血栓溶解劑,或接受外科血栓切除術治療。李修豪表示,肺動脈栓塞死亡率高達30%,因此即時診斷並給予正確治療將是病患能否存活的關鍵。

醫訊/認識多發性骨髓瘤

醫訊/認識多發性骨髓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多發性骨髓瘤是常見的血癌。根據國健局統計報告:06年,該症新增病人數有377人 (男:226人;女:151人)。大約200個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位是多發性骨髓瘤的病患。男、女患者的比例約1.5:1。其平均存活為28個月,7.3%可存活10年以上。為此,台大醫院特規劃「多發性骨髓瘤醫學講座」,將邀請血液腫瘤科醫師黃聖懿等主講。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心臟血管疾病座談會時間:101年12月15日(六)上午8:45~12:00地點:台大醫院西址1樓第七講堂 台北常德街1號洽詢:02-2356 2098

醫訊/認識癌因性疲憊症

醫訊/認識癌因性疲憊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人被忽略的隱憂,「癌因性疲憊症」,患者常感到四肢無力、懶洋洋、提不起勁、焦躁或憂鬱嗎?「癌因性疲憊症」是癌症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也是影響癌症病人生活品質的禍首,隨著嚴重度增加,將使得病友連進食或咀嚼都沒有體力,進而影響營養攝取及治療預後。為此,成大醫院特規劃「癌因性疲憊症」健康講座,將邀請血液腫瘤科邱威鑫醫師主講「癌因性疲憊對癌症治療的影響」;署立台南醫院中醫科徐瑜璟醫師主講「癌因性疲憊症的中醫觀點」;台灣癌症基金會南部分會王麗惠主任主講「如何改善癌因性疲憊症」。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癌因性疲憊症健康講座時間:101年12月15日(六)上午9:00~12:00地點:成大醫院門診大樓3樓第1會議室洽詢:06-2353535轉3088  癌症資源服務中心

身體出現什麼徵兆就該排毒了?

身體出現什麼徵兆就該排毒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吃吃喝喝很高興,不小心累積的毒素怎麼辦?當身體出現甚麼徵兆就知道需要排毒了?國外的保健專家有說過,任何人如果在吃喝上放縱自己,又不能經常的清除體內毒素垃圾,就會在體內存放大量的毒素垃圾。一般成年人體內有3到25公斤毒素垃圾。既然,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吃進去的東西有沒有毒,那我們就讓身體裡面的毒,有方法的讓它排出來。中醫師羅明宇說,毒素沉澱於循環系統裡面時,容易影響血液循環而造成高血壓、動脈血管硬化、靜脈曲張等疾病;有毒物質沉澱於肌肉組織或結締組織,則可能會引起風濕疾病;沉澱於骨關節處就會造成關節炎。身體出現甚麼徵兆就知道需要排毒了?羅明宇指出,以下如果你有三項符合,就表示你的體內毒素已經堆積起來了。當口腔有黏膩感,伸出舌頭還會看見白色舌苔。吃飯匆忙,很少細嚼慢嚥。臉上常起疹子或痘痘,粉刺長不停。喜歡飲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經常無法攝取足量青菜、水果。有明顯的口臭、體臭。排便不順暢,有便秘困擾。一覺醒來臉部常常浮腫不堪。生活緊張,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一到下午,小腿、腳踝就腫脹。身體可藉由哪些管道排毒?羅明宇醫師表示,可藉由人體廣泛面積的皮膚,以流汗的方式將廢物與毒物排出體外。或藉著尿液排毒,毒素對腎功能具有相當大的威脅,若有毒物質及尿素、尿酸遲遲無法排除的話,將引起腎臟、膀胱結石等疾病,嚴重者將導致尿毒症。也可藉由排便排出,根據醫學報告,毒性在大腸裡會衍生成23種致病毒素及致癌物質,毒素經由微血管進入體內的機率越高,逐漸造成自體中毒,最後形成慢性疾病或癌症產生。

醫訊/母乳哺育的營養需求知多少

醫訊/母乳哺育的營養需求知多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手媽媽想餵母乳,但又怕吃的不夠營養會影響寶寶的營養,究竟飲食該注意些什麼?寶寶什麼時候該添加副食品?什麼時候該離乳?這些種種的疑慮需要更專業的諮詢及服務。為此,成大醫院特規劃母乳支持團體「泉乳俱樂部」聚會,分享主題為「母乳哺育的營養需求/副食品的添加及離乳方式」。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母乳哺育的營養需求/副食品的添加及離乳方式時間:101年12月15日(六)上午10:30~12:00地點:成大醫院門診大樓2樓內科門診候診區洽詢:06-2353535轉2333或2335

醫訊/癲癇之非藥物治療

醫訊/癲癇之非藥物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癲癇,或稱腦癇、羊癇,又稱伊比力斯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一般來說是腦病變造成的腦細胞突然異常的過度放電,所導致的的腦功能失調。為此,林口長庚醫院特規劃「癲癇病友座談會」,由該院神經內科章寶倫醫師談「癲癇症」;宋崇元醫師談「老人癲癇」;謝向堯醫師談「癲癇之非藥物治療」。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癲癇病友座談會時間:101年12月15日(六)上午9:00~12:00地點:林口長庚醫學大樓1樓第二會議廳(桃園縣龜山鄉復興街5號)洽詢:03-328-1200轉5129

藥物濫用多 止痛藥類就占五分之一

藥物濫用多 止痛藥類就占五分之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衛生署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指出18歲至64歲人口,未經過醫師開立處方或醫療人員之建議而自行購買之藥物,除感冒藥外(占24.5%),以止痛藥最高(占19.5%),約占五分之一,顯示疼痛是民眾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之一!衛生署今(14)日指出,依精神醫療院所通報藥物濫用個案統計資料顯示,自96年起至今,鎮靜安眠藥尤其是佐沛眠已連續排名前5位;一位35歲女性,因生活壓力失眠而過度依賴安眠藥,且未能遵照醫囑自行調整劑量,加上輕忽安眠藥的成癮性,終致成癮,而前往醫院尋求治療,另一名46歲男子,因工作意外造成腰椎骨折,要求醫師給予口服嗎啡止痛藥來緩解疼痛,因不幸再次受傷,必須增加嗎啡劑量來止痛,因而產生耐藥性,後經醫師診治,控制個案疼痛,逐步降低其嗎啡劑量,並配合復健治療,終使個案不再使用止痛藥。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為宣導民眾正確使用管制藥品,避免不當使用,特別結合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醫療團隊及臺北榮民總醫院編撰「黑天白夜-找回燦爛的陽光」藥物濫用實際案例探討乙書。書中收錄有關安眠藥、麻醉性止痛藥等計10則臨床案例,並藉由「一點靈」資訊,提供睡眠、疼痛等之正確資訊與求助管道,並於「管藥小學堂」將管制藥品的一些基本常識,以通俗文字,介紹給大家,內容生活化及具實用性。「黑天白夜書」乙書之詳細內容,民眾可以點選「反毒資源館\宣導文宣」查詢與瀏覽,網址為http://www.fda.gov.tw/,歡迎多加利用參考。失眠及疼痛問題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失眠與疼痛原因複雜,若有焦慮或睡眠障礙等問題,應由精神科醫師評估找出失眠原因,針對原因根本治療,如有慢性疼痛問題,可至區域級以上醫院疼痛門診尋求諮詢及診治,唯有遵循正規醫療,並遵照醫囑服藥,才能徹底擺脫失眠與疼痛困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