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爺爺奶奶演出話劇 教導垃圾分類做環保

爺爺奶奶演出話劇 教導垃圾分類做環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為讓更多民眾分享長青活力站長輩的學習成果,並呼籲大家一同力行節能減碳愛地球,嘉義基督教醫院舉辦「環保減碳,心樂活」活動,邀請長青活力站長輩、家屬、社區獨居長輩近百人一同參與。活動由活力站30位長輩以「隨手做環保」為主題合力演出話劇,並讓長輩與社區民眾一同彩繪廢光碟片,完成後合力懸掛於溪口長青公園裝飾。為鼓勵民眾落實資源回收,也準備了精美贈品供民眾以廢電池、光碟等兌換,活動熱鬧。嘉義縣社會局長老人福利科科長鄭美玲表示,看到了爺奶們努力的在台上分享學習成果,台下則有許多家人從旁打氣,每回都感動不已,也希望未來活力站可以發展出更多元、更深入的服務,例如鼓勵更多爺奶們關懷社區老人,或是一起來當志工,讓老人的活力與智慧可以感染更多人。今年嘉基醫院特地以環保為主題,希望將環保概念落實到社區中,推廣節能減碳、環保隨手做,也希望鼓勵更多長輩一同擔任志工,讓生活更豐富。30位長輩一同演出排練許久的話劇「隨手做環保」,長輩們也喬裝成社區志工,透過話劇的演出教導參與民眾維護社區整潔與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除活力站長輩外,也有社區獨老、長輩家人一同響應。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特助林茂安表示,希望可以透過有趣的社區活動,讓長輩、社區居民的感情可以更加親近,也增加長輩的成就感。(圖片來源:嘉義基督教醫院提供)

情緒不穩、性慾衰退 男性也有更年期?

情緒不穩、性慾衰退 男性也有更年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事業有成的男性朋友們,是否近來感到與日俱增的倦怠感、記憶力減退、專注力下降、失眠、情緒不穩、心悸、體重增加、性慾衰退,甚至勃起功能不佳?這些都是男性更年期的常見症狀。近年來社會步調加快,工時普遍延長,也造成男性更年期的好發年紀有下降的趨勢,從5、60歲下降到40歲左右,也令很多男性困擾不已。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杜元博表示,男性雖不若女性有停經的生理改變,能提醒自己已到更年期,但男性生理的各項機能,都需仰賴睪丸製造男性荷爾蒙(男性激素,睪固酮)來維持,而到了中年後,男性血中睪固酮的濃度逐漸下降,這時候上述的更年期症狀便會慢慢的展現出來。但中年男性也不需感到恐慌,如果發現自己有幾個男性更年期的症狀時,應至泌尿科門診尋求專業協助;醫師會進行完整的評估,包括抽血檢查和症狀的了解,才能正確診斷出是否已達男性更年期的程度,或者合併其他內科(如糖尿病或高血壓)的疾病。確定罹患男性更年期後,也無需暗自神傷,畢竟這是老化的過程,可配合醫師進行睪固酮的補充療法,定期追蹤和評估治療成效,此外,規律的運動(每周至少三次具耗能的運動)、戒菸戒酒、避免高熱量飲食,也可以增加活力和有效控制體重。(資料來源/新北市衛生局電子報)

團體活動助失智病友 家屬身心獲喘息

團體活動助失智病友 家屬身心獲喘息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家人罹患失智症後,長期的照護壓力,往往令家屬心力交瘁。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特別舉辦家屬支持團體活動,請來慈濟環保志工指導病友做資源回收,簡單的摺報紙、踩扁寶特瓶動作,讓病友們興趣十足,即使拄著枴杖也要踩。家屬則感恩有這樣一個團體,希望日後能有更多活動能帶家人參加。大林慈濟醫院去年成立失智症中心,並於每月第二個星期六上午舉辦家屬支持團體,透過衛教、分享及病友活動安排,給予家屬全方位的支持。台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冠宏等人,也特地前來了解病友會運作狀況,以及病人、家屬的需求,希望做為日後推動政策及研究的參考。主辦單位於每次活動中,都會另外幫病友安排合適的活動,讓家屬可以專心參與課程及分享。大林慈濟醫學中心神經科主任曹汶龍主任表示,讓病友做資源回收,在做的時候要手腦並用,可以延緩老化、家屬能得到喘息時間,而且對地球有幫助,病友也有成就感,加上各鄉鎮都有環保站,方便就近前往,可說是一舉數得。當病友在參加活動時,家屬們在一旁與醫療團隊、學者們座談,大家各自分享照顧家人的甘苦及需求,許多病人家屬許先生就反映,每天被媽媽持續不斷疲勞轟炸,難免會有情緒,需要喘息的空間。嘉義縣衛生局長鍾明昌表示,嘉義縣老年人口比例全國第一高,希望了解家屬的需求,評估政府如何介入協助,才能讓病友、家屬「有感」。神經內科曹汶龍主任則表示,大家正在共同創造歷史,透過醫院、衛生局及學術界的多方合作,希望能研究出一套策略,讓政府知道如何協助病友、家屬安心、幸福地老去。(圖片來源: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停、看、聽、選、用」中醫藥就醫用藥有保障

「停、看、聽、選、用」中醫藥就醫用藥有保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傳統中醫藥為我國具優良文化特色之健康服務模式之一,但民眾普遍存有「吃中藥,有病可治病,沒病可補身」觀念,甚或同時中西藥併服,殊不知藥理的交互作用影響下,隱藏著對健康影響之風險。鑑此,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為提供民眾正確中醫就醫用藥安全資訊,邀集國內中醫藥的專家及學者,針對民眾常見中醫藥問題所需具備的認知與能力,以容易記頌的口語方式,提出中醫正確就醫用藥教育五大核心能力「停、看、聽、選、用」,自101年起優先於中區及南區成立4家中醫藥安全衛生教育資源中心宣導五大核心能力。中醫藥就醫用藥安全五大核心能力為:一、(停)停止不當看病、購藥及用藥行為。二、(看)看病請找合格中醫師診治,並應向醫師說清楚。三、(聽)聽專業醫藥師說明。四、(選)選購安全、有效中醫藥品。五、(用)用中藥時應遵醫囑講方法。因應近來數位學習風潮,中醫藥委員會亦編製「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基礎理論」、「中醫臨床簡介」等中醫藥正確就醫用藥數位學習光碟,供民眾利用,並於全民E學堂成立「中醫藥好好玩」專區,民眾可免費自行上網學習。                 

帶耳機聽音樂入眠 男大生險耳聾

帶耳機聽音樂入眠 男大生險耳聾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位大學生睡前戴耳塞型耳機聽音樂竟睡著,隔天醒來發覺左耳聽力嚴重受損,猶如耳聾。澄清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朱繡棟表示,聽力受損幾乎是無法完全恢復,呼籲年輕人戴耳機聽音樂應遵守「二不一少原則」,不要音量太大、不要長時間聽戴、少用耳塞型耳機。一旦發現突發性單側耳聾,一定要立即就醫。一名19歲的男大學生,戴耳機「聽」了一整夜的音樂,第二天到學校上課,發覺老師講課的聲音好像變小聲,才驚覺自己耳朵有問題,立即前往醫院求診。朱繡棟表示,這名男大生經聽力檢查後,右耳正常,左耳的聽力是七十分貝(一般人的聽力為二十分貝),也就是他的左耳對音量七十分貝以上聲音才有反應,診斷為中度聽力受損,因為他的耳蝸底膜纖毛的感覺神經已受損。經藥物治療二週後,男大生的聽力雖然無法百分之百的復原,但已有長足的進步。朱繡棟指出,聽力受損應立即就醫,如果超過一個月以上未就醫,其恢復的機率就十分渺茫。朱繡棟表示,年輕人戴著輕便型的耳塞式耳機聽音樂,幾乎是隨處可見,如果不遵守「二不一少原則」,雖然未發生立即性的聽力受損,但日積月累也會造成聽力逐漸下降,在耳鼻喉科的門診中,年輕人聽力問題個案,有增多趨勢。朱繡棟強調,突發性耳聾也有可能是耳神經瘤、耳中風、病毒感染等原因,一旦發現聽力不正常,最好立即尋求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或診療。

藥物觀念從小做起 五不原則改變錯誤用藥

藥物觀念從小做起 五不原則改變錯誤用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由於台灣社會早期醫藥發展的時空背景,導致現代民眾用藥觀念常有偏差問題。建立民眾正確的用藥觀念,衛生局去年與所屬各區衛生所、新北市藥師公會及藥劑生公會合作,辦理350場以上用藥安全系列講習,依據不同族群(一般民眾、青少年、兒童、銀髮族群)宣導正確用藥「五不原則」:不聽(不聽廣告誇大的產品)、不信(不相信誇大不實的廣告)、不買(不買廣告內容太誇大的產品)、不吃(不吃來路不明的產品)、不推薦(不推薦藥品給別人),藉以改變民眾錯誤的用藥知識及行為。錯誤用藥包括:生病時不就醫,卻聽信地下電台誇大療效產品的廣告,而擅自使用這些來源、成分不明的產品,不僅造成身體健康危害,也間接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衛生局也發現,銀髮長者的用藥問題最令人擔憂,由於我國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現象使銀髮長者的用藥問題更加不容忽視!包括多重慢性病導致用藥種類複雜、記憶力下降等。「正確用藥,從小做起」。衛生局為與新北市中醫師公會合作,辦理「暑期小神農之旅」,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教導學童認識及辨識大自然中藥用植物,建立國小學童正確用藥觀念。衛生局表示,今年度會再加開活動場次,歡迎符合條件的國小學童踴躍報名參加。更針對青少年,衛生局配合新北市府合作執行「青春專案」計畫,在年輕人愛去的貢寮海洋音樂祭設置藥物濫用防制攤位,以「青春!藥?不要!」為主題,培養青少年正確使用藥物的觀念,現場參與民眾達2000人次以上,反應相當熱烈。而針對銀髮長者個別性,衛生局辦理健康促進宣導活動,提供專屬銀髮長者展現健康活力與生命價值的舞台,例如:「101年度老人健康促進競賽活動」以互動遊戲方式與製作年長者常見用藥問題看板作解說,減少老年人用藥錯誤,活得更健康!衛生局表示,今年度將擴大辦理用藥安全宣導,以創新的互動方式讓民眾參與,並透過廣播、新聞發布、跑馬燈等多媒體刊播宣傳,提升民眾用藥安全的知識並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雙腳反覆脹痛 竟是蜂窩性組織炎病根

雙腳反覆脹痛 竟是蜂窩性組織炎病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四十五歲的阿美經營小麵攤已經十年,每天清早進貨都是她搬進搬出,接下來就是整天站在熱鍋前不斷的煮麵,阿美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在麵攤為生活打拼。最近這幾年,她發現每天到了傍晚雙腿就又痛又腫又麻,腳趾頭在鞋子裡面也緊的發疼,尤其是懷第二個孩子的時候,整天工作下來,雙腳好像不是自己的,但是隔天睡醒雙腿又神奇的消腫也不痛了。這樣每天反覆好幾年了,阿美一直沒有覺得身體有異樣,直到一年前的某一天,右小腿竟然又紅又燙,痛處接著起水泡,全身還發燒畏寒,阿美趕緊去看醫生,才發現小腿有細菌感染變成蜂窩性組織炎,需要住院打抗生素。接下來的一年當中,感染又復發了幾次,阿美只好麵攤的生意丟著,沒辦法繼續做,得要常常跑醫院做治療。經過ㄧ連串的檢查與詢問,阿美被轉診的心臟血管外科的門診,醫師用儀器檢查後,才知道原來這幾年雙腳反反覆覆的脹痛竟然就是最近蜂窩性組織炎的病根。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佑群解釋,這是因為阿美長期需要一直站著煮麵還要搬重的貨物,加上懷孕時的大腹便便,過大的腹腔壓力早就造成兩隻腳的靜脈迴流不全與靜脈曲張,靜脈內的血液長期淤積在雙腳,一個不小心細菌就跑到血液裡滋生,造成反覆的感染。當感染好了之後,阿美乖乖的聽從醫生的建議與指導,接受靜脈曲張的手術並且規律的穿上醫療級的彈性襪,雖然剛開始穿的時候有點不舒服,但是適應了半個月之後,阿美已經可以整天穿著襪子,感染的狀況也已經不再復發了。

男子雙腳腫脹潰爛近30年 竟是罕見胰臟癌作祟

男子雙腳腫脹潰爛近30年 竟是罕見胰臟癌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中市易姓男子雙腳潰爛流膿近30年,看遍群醫均未能徹底改善,年初暴瘦到醫院就診,意外發現罹患世界罕見的胰臟癌。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吳永康評估,胰臟腫瘤壓到血管,導致腳部潰爛不癒,棘手的是,大腫瘤還侵犯肝臟等多處臟器與血管,手術死亡率近9成,但病患堅持拚死一搏,經跨科團隊合作13小時,成功拿出腫瘤,潰爛多年的雙腳也不藥而癒,病患彷彿如重生,直說不可思議。這名年近60歲的易姓男子, 28歲起創業,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全身毛病影響睡眠,且雙腳莫名脹大到沒辦法久站,更讓他困擾的是會長膿潰爛。易姓男子前後看了不下50位醫師,檢驗數據都顯示血液發炎指數很高,無奈找不到根治辦法,也無藥可吃,頂多是控制而已。今年初,易姓男子的症狀每下愈況,台中慈濟醫院掛腸胃科醫師做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腹腔內有一個很大的腫瘤,壓迫膽道引起黃膽,胰管也因受壓迫,腫大到超過3公分,比正常胰管大出10幾倍。吳永康進一步做膽道檢查,確診是胰頭腫瘤壓到下腔靜脈擋住血流,打亂了機能,推估拿掉腫瘤,腳就會好,但因胰頭腫瘤大到侵犯大腸、肝門脈、膽管與膽囊,且下腔靜脈大血管受壓迫,腸系膜靜脈很薄,門靜脈血管也很重要,一旦出血短短幾分鐘內,大量血液衝出來,血壓就會跟著掉,存活下來的機率僅只10%。吳永康指出,病理報告顯示,易姓男子罹患的是非常罕見的胰臟癌-假性乳突狀癌,查閱醫學文獻,這種病是全世界第719例,雖然是惡性腫瘤,但切乾淨預後通常不錯,不必再化學、放射治療,復發率也低。所幸,男子腫瘤移除後,本來壓迫血管的問題消除了,腳部潰瘍也慢慢痊癒。(圖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幼兒發展遲緩 6歲前療育最佳

幼兒發展遲緩 6歲前療育最佳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新北市有22萬6千餘位0~6歲的嬰幼兒,但當父母發現孩子的發展有問題時,常會不知所措,甚至誤信「大隻雞慢啼」,以為長大後一切就會正常,而失去黃金療育時機,造成家庭的遺憾。現在,只要家長上衛生局網路篩檢服務系統按圖索驥,就可以約略知道是否需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讓您的寶貝大隻雞不晚啼。新北市衛生局表示,新北市101年共篩檢18萬820人次0~6歲的嬰幼兒,有2854位進一步接受發展遲緩評估鑑定,共2103位小朋友確定為遲緩個案。其中,0~3歲小朋友有1007位,佔48%;4~6歲小朋友1096位,佔52%。經兒童健康發展中心統計,發展遲緩兒童以語言、溝通能力28.9%最多;粗動作發展15.8%次之;第三是細動作佔15.1%。為了讓家長隨時了解家中寶貝的成長過程,衛生局推出網路篩檢服務系統兒童篩檢互動式量表。家長只要連上網頁,就可以為自己0到6歲的小寶貝生長發育健康把關。不僅提供「即時性、便利性」的服務環境,且無須留下個人資料,又可以隨著小朋友一天天的成長,隨時評估發展及生長情形。衛生局說明,當您勾選的答案屬於異常範圍,系統就會出現警示及相關醫療院所,並建議您帶著小孩接受進一步的評估鑑定。民眾也可電洽衛生局所屬的29區衛生所,衛生局會安排專人協助轉介到醫療院所接受評估、確診,依不同遲緩類型早期介入,如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與語言治療等各項復健治療。衛生局強調,嬰幼兒6歲前是黃金療育時期,由於神經系統可塑性大,3歲前更好。家長平時要留意寶寶的發展狀況,千萬不要因為忙碌,或覺得沒有什麼大礙而忽略。尤其孩子的成長一生只有一次,不能重來,一定要儘快尋求早療資源的協助,讓孩子傷害降至最低,快樂成長。

樂公益/心輔專線志工及宗教師培訓招募

樂公益/心輔專線志工及宗教師培訓招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個人都有想不太開的時候,或是其他有輕度心神症狀者,需要諮商或輔導,因此才有諮商與輔導專線,其中最知名的就是「生命線」。此外,觀音線21年來秉持「守護是我們的使命,慈悲是我們的堅持,專業的關懷工作是我們的方法。」精神,不分族群提供溫暖與接納的助人服務,為現代人空虛的心靈,疏離的感情注入一股源源不絕的暖流!有鑑於此,台北社會局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與台北觀音線協會特安排「尋找有愛的人~第20期宗教師暨助人工作者-志工培訓與招募」,該單位需要懷抱熱情,願意分享的人加入,在協會系統化的專業課程與實務演練裡,成為最有利他能量的志願服務者。課程特色:為期一年完整的專業訓練課程。聘請專業講師、心理師與督導帶領。學長姐一同受訓,同儕凝聚力高。志工招募組別:電話協談組、心不老電話關懷組、訪視關懷組、行政組。報名資格:兩組電話志工:年滿30歲,專科以上,具服務熱忱者。能全程參與4階訓練及服務1年以上者。其他組別:請下載資料參考相關資格,其他詳情請參考:http://www.kuanyin-line.org/campaign_detail.asp?newsid=00083&nouse=5434;宗教師培訓補助辦法:http://www.kuanyin-line.org/campaign_detail.asp?newsid=00088&nouse=598。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尋找有愛的人~第20期宗教師暨助人工作者-志工培訓與招募時間:102年3月20日截止地點: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台北松山區南京東路5段251巷46弄5號7樓)洽詢:02-2768 5256;02-8787 3072報名表:http://www.kuanyin-line.org/news2file/00083/00083.doc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