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健康減重還能拿大獎 最高獎金一萬元!

健康減重還能拿大獎 最高獎金一萬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春裝上身的同時,也正是減重的最佳時機!臺北市衛生局提供市民朋友最新減重方案活動:「健康臺北動起來 享瘦幸福跟著來」獎勵活動凡6歲-64歲BMI≧20kg/m2,且2年皆有報名參加減重活動者或102年新加入者均有機會參與個人參加獎及團體人氣獎,價值1千~1萬元不等的獎勵品,讓您享健康又拿好康。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去年臺北市共有12萬5,343人報名,總減重成果達138公噸,平均每人減1.1公斤。為鼓勵民眾踴躍參加減重活動,今年將於4月及7月自臺北體重管理專區報名系統中各抽出25名幸運得主,得獎名單將於抽獎後10日內公布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之「健康體重管理專區」。衛生局建議民眾以健康的方式每週減重0.5公斤為宜。天天五蔬果、低脂少油炸,並配合每天規律運動至少30分鐘、每天固定時間量體重,持之以恆假以時日就可擁有健康體位。凡是18~64歲且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等於20(孕婦除外),或依衛生署標準6-17歲屬於過重或肥胖的青少年,都符合報名資格。報名方式可至臺北市「健康體重管理專區」線上報名、電洽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

醫訊/糖尿病患運動要注意哪些?

醫訊/糖尿病患運動要注意哪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常與心血管疾病很有關係,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早期就偵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另外,做好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體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雄榮總醫院特舉辦「糖尿病患運動注意事項」衛教講座,由郭秦君護理師主講,郭護師將介紹糖尿病友運動重要事項及知識。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糖尿病患運動注意事項時間:102年3月12日(二)上午8:20~8:50地點:高雄榮總醫院(高雄左營區大中1路386號)B1糖尿病衛教室洽詢:07-342 2121轉7294

醫訊/茶感記憶

醫訊/茶感記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茶內含抗氧化劑,常喝可抗衰老,並使葡萄糖代謝正常,有益糖尿病患。茶可分為固態和氣態、液態,其中液態茶湯擁有茶多酚,其是多元酚類,在茶葉中佔10%~30%不等。茶多酚中最有名的是兒茶素,有減脂、防癌、降低膽固醇等功能。並可有效克制脂合酶,藉此降低或避免肥胖、癌症,心血管疾病。喝清茶是最健康(不加糖、奶等),並可利用中醫養生,適個人體質季節時辰搭配茶種飲食。此外,學習茶藝也可修身養性,培養專注力與穩定情緒,增進個人氣質與文化。現在,新北文化局坪林茶業博物館主辦的「茶感.記憶—坪林人文生態特展」,在坪林茶業博物館的活動主題館展出,展場分為「坪林人物」、「茶的本質」、「茶樹搖曳」3大主題展出,運用精采圖文呈現坪林茶鄉的人文記憶、茶知識、茶鄉風貌,另外也設置了生態體驗區,民眾可以用眼、耳、鼻、舌、身等五感認識茶的多元知識,並了解茶葉的生長與製作過程。DIY體驗區(團體預約)活動有2:1.茶人說故事-「手壓茶」DIY,單週週六14點,限額20名,茶人教導壓片茶DIY(可帶回)、茶人講故事及茶知識;2.「茶色晃影-品茶賞茶活動」,雙週週六14點,茶人解說茶種與特色,與觀眾分享茶色,可以品茶,影片介紹: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AIqrK6a9uuw。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茶感.記憶—坪林人文生態特展時間:102年2月2日~5月5日;(一)~(五)09:00~17:00;(六)、(日)09:00~18:00 ;每月第1週(一)休館地點:坪林茶業博物館(新北坪林區水德里水聳淒坑19-1號)洽詢:02-2665-6035轉301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6%96%B0%E5%8C%97%E5%B8%82%E5%9D%AA%E6%9E%97%E8%8C%B6%E6%A5%AD%E5%8D%9A%E7%89%A9%E9%A4%A8/146106345538259?ref=ts&fref=ts

易感染結核病 兒童、老人為高危險群

易感染結核病 兒童、老人為高危險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結核病是利用飛沫傳播的傳染性疾病,到目前為止,台灣仍然是結核病的盛行區域,根據台灣疾病管制局的統計,在2011年台灣新發生的肺結核個案有超過1300人,顯示結核病仍是很重要的公衛問題。過去的統計顯示,結核病個案的高密度接觸者發生活動性結核病的機會,是一般民眾非接觸者的8~240倍,其中在小於12歲的兒童所增加的風險最多,但在65歲以上的病人,由於高齡或其他慢性病等因素,發病的比例則是最高的。在肺結核的防治策略中,使用有效的藥物治療已發病的病人當然是最重要的事,如何從高危險族群中早期發現結核病的個案避免其進行傳播也是重要的一環。由於結核菌是利用飛沫傳播,因此肺結核病人的高密度接觸者,如同住的家人、學校的同學與工作場所的同事,都是屬於高危險的族群。一般而言,接觸後的一年內是發病的高峰期,發病的機會約是1%,其中有一半的病人是在3個月內發病,整體來說,一年之後發病的機會則相對較低。在台灣的防疫政策中,有一套很完整的接觸者檢查策略,所有確定診斷的結核病病人,各地的衛生局都會進行詳細的接觸者調查,只要是共同居住者、一天接觸時間超過8小時或累積接觸時間超過40小時,都算是高密度的接觸者,會開始啟動相關的防疫措施。對一般成人來說,篩檢時的胸部X光片若是正常,代表篩檢時並沒有活動性的肺結核病,但有可能是已經感染結核菌但尚未發病,因為有無結核菌的感染是無法利用胸部X光檢查來區分的。若是您的家人或同事朋友被診斷有結核病,請您不用緊張擔心,大部分的接觸者終其一生都是不會發病的,但若是兒童族群,發病的機會就會增加,請您配合衛生機關的安排,定時前往醫療院所進行胸部X光的篩檢與其他相關檢查,同時注意本身的症狀,若有慢性咳嗽超過三週不癒,也應就醫接受檢查,若診斷為潛伏結核感染病人,也請配合接受相關的治療,就能夠確保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薦」者有禮 快揪團一同做癌篩

「薦」者有禮 快揪團一同做癌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臺北市衛生局統計資料顯示,100年臺北市民十大主要死因惡性腫瘤續居榜首,100年臺北市民癌症死亡人數為4,732人,占總死亡人數約3成,平均約每1小時51分鐘就有1位市民因癌症死亡。很多癌症是有家族的傾向,大安區有位市民參加健康服務中心的健康篩檢,發現乳癌並及時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不斷鼓勵身邊的女性親朋好友一起參加癌症篩檢。該市民語重心長的表示:「96年參加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免費健康篩檢,發現2側乳房扭曲、不對稱,96年當醫師確定是罹患乳癌第3期,與親友討論後立即開刀並接受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97年合併憂鬱症,多次自殺未遂,接受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的關懷訪視,才走出病痛威脅及憂鬱症陰霾。因為知道罹患乳癌的痛苦,因此介紹女性親朋好友做免費乳房攝影檢查,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提升存活率,我母親也在99年發現乳癌0期,立即手術治療,目前我們母女倆都恢復的相當好,正常的生活。」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大安區醫療院所推動「薦」者有禮-「癌症篩檢揪團~健康推手」活動,自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活動辦法:1.由團長揪團號召符合篩檢條件之市民至少5人結伴至臺北市大安區同1家醫療院所參加任何1項篩檢。2.團長協助填寫「癌症篩檢揪團-健康推手活動報名表」,以郵寄或傳真報名,完成預約之團員持「癌症篩檢回條」,於完成檢查即請醫療院所服務人員確認蓋(簽)章,由團長收回回條後即每人發放精美禮物1份。3.揪團成功之團長,於年終可參加篩檢揪團「時來運轉」回娘家暨大FUN送摸彩。 (照片為乳癌病友張女士/臺北市衛生局提供)

最簡單的節能減碳 戒菸+助人戒菸

最簡單的節能減碳 戒菸+助人戒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自兩年前311日本福島事件以來,全球引爆核能危機議題發燒,卻忽略「節能減碳」可從最簡單的戒菸及助人戒菸做起!吸菸不僅對危害健康,其實菸品的使用代表著砍伐樹林改種菸草、施用大量殺蟲劑及化學肥料、菸草加工汙染、菸品包裝製造垃圾、耗能的海陸空運輸、吸食產生的各種危害、菸蒂殘留與破壞、清洗菸味衣物及環境需耗費水電等高碳行為,為此,董氏基金會倡導2013年最夯的節能減碳法應從「戒菸+助人戒菸」開始!董氏基金會董事林信和指出,一般人都只知道一手菸害自己、二手菸害別人、三手菸害家人,但忽略了使用菸品代表著高碳不環保的生活,地球的大氣防護罩是需要二氧化碳達到一個平衡,但種植菸草砍伐原始森林、使用化學肥料造成土壤侵蝕、設置工廠生產菸品產生各種汙染、菸品包裝製造垃圾、海陸空運送的過程中又要耗費能源、吸菸時產生劇毒菸害、菸蒂亂丟汙染土地堵塞排水不勝清除、沾染菸味衣物及環境的清洗,需要耗費更多的水電資源,這都是在增加碳排放量,使地球暖化的元凶。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表示,原本可藉由樹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但過渡砍伐及大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使溫室效應日漸嚴重。菸蒂就是難分解的高分子組成,一根菸蒂至少要花十五年的時間才能分解,台灣一年至少產生440億支的菸蒂,這些數量龐大含有毒性的垃圾,隨著被丟棄而汙染環境,無法溶解的特性,更是造成下水道阻塞的元兇,甚至,可能好不容易復育的大片森林,因為一時大意的一根菸蒂,引起森林大火,所有心血付之一炬。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名譽董事長李鳳翱表示,能源稀少就應該用在刀口上,而吸菸不是維持生命必要的消費品!且根據國際資料顯示,每一根菸光是製造過程就會產生0.9千克的二氧化碳,若台灣一年至少消費440億支菸,製造過程就產生近4000萬公噸二氧化碳,換言之,吸菸實在無法稱得上低碳生活的現代人,消費行為是有五大義務的,其中之一就是關懷的義務,也就是避免造成危害的義務,吸菸害人害己,所以愛我們的環境,每個消費者都可以從不吸菸開始!(圖/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提供)                 

北市社區整合篩檢 早發現早治療

北市社區整合篩檢 早發現早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生署公布100年國人10大死亡原因,癌症連續30年蟬聯榜首,100年臺北市民癌症死亡人數為4,732人,平均約每1小時51分鐘就有1位市民因癌症死亡!除惡性腫瘤外,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均榜上有名,不得不留意。臺北市衛生局為提供市民方便性及可近性之篩檢服務,今年與11家特約醫院、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合作,於各行政區之學校、區民活動中心等社區服務據點,辦理「整合性預防保健服務」篩檢活動,提供免費四大癌症(子宮頸癌、大腸癌、口腔癌、乳癌)篩檢及免費成人健康5大項檢查,自3月至9月共有72場,於社區就近服務市民。去年共服務1萬1,220人,12行政區每場次皆超過100人接受篩檢,發現疑似異常個案並協助轉介共3,785案。衛生局提醒民眾,平日除了均衡飲食、養成規律運動外,也不要忘了每年要定期接受健康篩檢;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皆可透過定期癌症及三高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重複性使用之塑膠類食品容器 應依法標示清楚

重複性使用之塑膠類食品容器 應依法標示清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鑑於重複性使用之塑膠類碗、盤及碟經常使用於餐飲業及一般家庭做為盛裝食品之容器,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今(11)日預告公告「重複性使用之塑膠類盤、碗及碟等三類食品容器應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八條規定標示及實施生效日期」草案,明確指定此三類塑膠類食品器具應標示包括材質名稱、耐熱溫度、使用注意事項或微波等其他警語等事項,以避免民眾不當使用。為使消費者在購買塑膠類食品器具容器包裝產品時,清楚瞭解產品相關資訊及注意事項,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於100年7月21日正式公告,重複性使用之塑膠類水壺(杯)、奶瓶、餐盒(含保鮮盒)自去(101)年7月21日起應依規範進行標示。為進一步確保消費者正確使用塑膠類食品容器,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規劃將塑膠類碗、盤及碟納入應符合食品衛生管理法進行產品標示之品項,相關規定可至食品藥物管理局網站「重複性使用之塑膠類盤、碗及碟標示公告草案Q&A」項下查詢。                 

幼兒塗氟保健康 降低恆齒蛀牙率4成

幼兒塗氟保健康 降低恆齒蛀牙率4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餅乾、糖果、飲料受到多數兒童的喜愛,但若攝取過多含糖或酸性零食,又於進食後未立即正確潔牙,容易造成齲齒!而氟化物的使用是WHO目前公認最經濟、安全、有效之齲齒防治措施之ㄧ,政府目前提供5歲以下兒童,每半年可接受免費塗氟1次。為解決民眾因忙碌,無暇帶兒童至牙科醫療院所進行塗氟之困擾,臺北市衛生局、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及臺北市牙醫師公會攜手合作,提供牙醫師至幼兒園執行牙齒塗氟服務。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100年臺北市3至5歲以下的兒童塗氟率44.7%,因此臺北市開辦牙醫師至幼兒園塗氟服務,希望可達到WHO提出的2025年全球口腔保健90%以上的5歲兒童將完全沒有齲齒之指標。呼籲口腔保健「護牙三部曲」,一、進食後及睡前要潔牙,二、限制含糖飲料及糖果、餅乾等零食之攝取,三、使用含氟牙膏及定期塗氟,以保護兒童口腔健康,當個牙齒有福氣〈氟漆〉又健康的小子。臺北市幼兒園若有塗氟需求,可向轄區健康服務中心或洽臺北市健保牙科醫療院所。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蔡珍重理事長表示,別以為尚未長牙齒,就不用擔心口腔健康,孩子的口腔保健應從乳牙開始,齲齒產生口腔健康問題不僅會影響咀嚼、發音及美觀,甚至影響未來恆牙的生長、發育,以及日後身體發育及社交之發展;使用適量的局部性的氟化物,不但可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抑制細菌生長,牙齒塗上氟漆,就像為牙齒穿上防彈衣,可降低恆齒齲齒率46%,乳齒齲齒率33%,且氟漆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存留的時間長,適合使用於學齡前的兒童。(照片提供/臺北市衛生局)

臺灣歐盟國際會議交流 助健康老化

臺灣歐盟國際會議交流 助健康老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臺灣歐盟資通訊科技合作策略會議」於今(11)日至明(12)日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議題涵蓋四大優先推動議題:450mm Wafer Transition、Robotics、Nano/Micro Intelligent Electronics以及E-Health/Active Healthy Ageing,內容著重於四大領域最新技術之探討、當前與未來之挑戰、以及產業界與學術界之結合。會中邀請到歐洲各國與我國多位產業界、學術界、及研發界的知名人士經驗分享,希冀透過研討會中密集的交流,為臺歐雙方開啟未來長遠合作的契機。其中E-Health/Active Healthy Ageing主題,為衛生署邱文達署長去年五月訪問布魯塞爾歐盟掌管資通訊科技之部會DG INFSO(現更名為DG CONNECT)時與歐盟部會首長共同選定之主題。歐洲國家面臨人口老化問題早於臺灣,其中歐盟鼓勵會員國利用資通訊科技協助改善銀髮族之生活品質,值得作為我國借鏡。衛生署也將介紹我國利用資通訊科技提供醫療服務,提升醫療品質之現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