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建立中學生防菸理念 拒菸表演開跑

建立中學生防菸理念 拒菸表演開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協助中學生了解吸菸的危害,避免加入吸菸一族,苗栗縣衛生局結合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和育達科技大學幼保系同學組成表演團隊,透過創意戲劇的形式教育學生拒菸,希望透過劇幕的精彩演出,可以幫助縣內的國中生理解吸菸的危害,並有勇氣向菸說「不」。本活動將於5月3日起,在縣內國中學校共計演出13場。 苗栗縣衛生局局長羅財樟說,苗栗縣青少年吸菸比率偏高,而且許多人的第一根菸大多來自校園,分析其無法防禦第一根菸的理由,大多是受到同儕的影響以及自以為吸菸即能向人展示「轉大人」的意涵,另外還有人當成舒解情緒以及激發靈感的解藥,實際上,吸菸對青少年而言,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違法,不但不酷、不炫、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還要接受戒菸教育並處以罰鍰。因此希望青少年不要輕易嚐試,也不要拿來當作藉口,以免受菸控制危害健康。羅財樟表示,本表演編寫、演出的防菸話劇表演,內容充實、演出精湛,值得認真欣賞,希望透過戲劇寓教於樂的方式,為縣內的國中生建立更多更正的防菸理念,一起邁向清新健康無菸害的幸福人生。

關懷偏鄉遲緩兒 別讓「距離」阻斷未來

關懷偏鄉遲緩兒 別讓「距離」阻斷未來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發展遲緩兒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經常處於資源弱勢,而位於偏遠鄉鎮中的遲緩兒,則更深陷於弱勢中的弱勢。伊甸基金會針對台灣偏鄉遲緩兒的生活需求調查,發現偏鄉有四大項「最遙遠的距離」,包含缺乏大型醫院、幼教環境堪慮、鄰里同儕歧視、以及低收入卻須背負龐大育兒開銷。全台灣估計約有十萬名發展遲緩兒,其中至少有五千個孩子位於偏遠鄉鎮之中,這些孩子承受著嚴苛環境的考驗。伊甸基金會本次針對所服務的偏鄉與非偏鄉早療家庭進行問卷調查,針對孩子的各項成長資源需求進行調查比對,呼籲社會大眾正視偏鄉慢飛天使的成長困境,伸出援手。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處長林文賓表示,伊甸近年來致力將服務深入偏鄉地區,目前共在全台13縣市、24個據點中提供服務,讓孩子與父母在安心的狀態下,逐步踏上成長之路。林文賓指出,由於大環境不景氣,目前統計募款情形相較於過去至少下滑兩成,因此特別代表每一位偏鄉早療的家庭,向社會大眾提出呼籲,一同關心這群孩子倏忽即逝的成長機會。(照片提供/伊甸基金會)

心路承包洗衣單 盼企業發揮社會責任

心路承包洗衣單 盼企業發揮社會責任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2012年至2013年景氣已連續六個月呈現黃綠燈!即將突破台灣史上黃綠燈的最長紀錄,衰退的經濟也讓心路基金會所成立的新北市慈佑庇護工場,及心路洗衣坊受到不小的衝擊,與去年同期比較,第一季業績收入整整滑落5%,出現了赤字虧損的狀況。心路基金會表示,心路洗衣坊、慈佑庇護工場目前在大台北地區共計有5家外展門市及一間中央工場,提供68名心智障礙者庇護就業的機會,透過洗衣技能的訓練與學習來加強障礙者的工作技能,培養他們正確的工作概念和職場倫理。心路基金會指出,今年初以來受到景氣不佳影響,門市顧客消費量下滑,公家單位及企業團體的洗衣需求降低,固定的大型訂單減少,而洗衣同業間也開始進行激烈的削價競爭,讓辛苦經營的庇護工場更是雪上加霜。在了解到庇護工場經營上的困難後,有企業科技集團向心路伸出援手,自今年四月起提供出四個廠區的洗衣訂單讓心路承包,使洗衣服務的每位心智障礙者都感受到這股愛心與支持。雙方也希望透過合作可以帶動台灣企業形成潮流,發揮企業社會責任,幫助需要機會展現專業的弱勢族群。心路基金會表示,心路洗衣坊、慈佑庇護工場並不因接下企業洗衣承包而鬆懈,未來心路老師和庇護員工們將更努力而謹慎的服務每一位顧客。(照片提供/心路基金會)

孕期不適問題多 我孕婦衛教體系不完善

孕期不適問題多 我孕婦衛教體系不完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及周產期醫學會在母親節前夕,與媽媽寶寶雜誌合作,針對六千多位孕婦做孕期不適調查,發現不少孕婦,為孕期不適所苦,但面對醫師時,又覺得好像不是病症,不曉得該不該求助。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秘書長徐明洸表示,少子化及高齡化現象,產檢醫療應該要求更精緻,因此,孕期的衛教系統的相形建立更加重要。台灣在孕婦衛教方面,僅有通過「母嬰親善」認證的醫院,國民健康局在「哺育母乳」衛教每次補助20元,剩下的衛教項目完全沒有補助,孕婦必須自費去上許多相關課程。徐明洸說,因為每位孕婦遇到的問題都不一樣,一對一衛教的方式讓孕婦瞭解自身需注意的地方,對孕婦與胎兒都是較好的教育,其實現在全台許多醫院都是自費針對懷孕期間的婦女,以一對一衛教方式為孕婦解答,但此政策還是需要大筆經費,期盼健保、健康局可讓孕婦媽媽們享有更好的照護品質。目前孕婦衛教的來源,主要來自孕婦手冊、醫療院所衛教、書本雜誌及網路資訊。而跟孕婦最有直接的孕婦手冊,據調查其完讀率僅約10%左右,可提供衛教的產檢醫療院所,其提供的衛教內容不一,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表示,希望在少子化的年代,建構一套包括產前、產中、產後等不同時期的衛教系統,針對孕期不適、早產、飲食、體重控制、戒菸、懷孕運動、生產準備、哺乳計畫等,提供更詳盡的衛教資料,以改善孕產婦不必要的孕期焦慮。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也合作建置第一套APP軟體「潮媽小祕」,其內容包括產檢時間及幼兒疫苗提醒日歷、幼兒餵食提醒、月經週期紀錄、婦產科診地點、個人日誌及理財,避孕保健及產後憂鬱症篩檢,提供婦女免費下載。另外,媽媽寶寶雜誌也提供安產御守APP及好孕安胎APP付費軟體,於5/6至5/12免費提供下載。(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回饋社會不分大小 小六生聯合義賣

回饋社會不分大小 小六生聯合義賣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日前一位三年級的小女孩,爸爸重病住院、媽媽離家出走,她每天要煮飯、熱菜、教妹妹功課,天氣寒冷還要徒手洗衣,但在學校她卻是班上第一名。根據家扶基金會所扶助5萬名弱勢兒童,約有11390名兒童處於親職化風險較高的之家庭型態,需要大家的援助。上學期末忠孝國小六年甲班的學生聽到這位小三女孩的事情,體認到同樣是國小學童,卻必須犧牲童年的快樂時光,肩負起比一般大人更多的工作,因此師生發起了義賣活動,在信義區引起社會大眾廣大的迴響,短短三個小時中總共義賣金額高達兩萬七千元。家扶基金會表示,由於義賣成功,忠孝國小六年級全部小朋友決定進一步實施愛心活動,從包裝物品、寫卡片、畫海報,準備義賣餅乾糖果、自製手工皂、手工護手霜、手工果醬等,於4日學校園遊會販售,把義賣所得全數捐給家扶基金會,在計畫的醞釀、實現過程中,愛與善的種子在孩子的心中萌芽,希望這股溫暖的傳遞能帶給弱勢的孩子克服難關的力量。為了吸引更多民眾的熱情支持,這群即將畢業的孩子還絞盡腦汁,裝扮各種電影人物的創意造型來進行愛心義賣,以招攬更多人士發揮愛心。家扶基金會表示,只要沒有下大雨,這群「愛心義賣小尖兵」將會在華山創意園區、光華商場、忠孝新生捷運站出口以及忠孝國小來回穿梭,呼籲民眾多多支持與響應,孩子們完成幫助弱勢家庭的夢想。

樂閱讀/以同理心看待不同文化

樂閱讀/以同理心看待不同文化

「日本是何時獨立的?」我在國外的日本大使館工作時,每逢「國慶日」,就會有外國人問我這個問題。每個國家都有國慶日,按照慣例,駐外大使館都會在國慶日當天,舉辦盛大的宴會慶祝。有些國家是將獨立紀念日或革命紀念日訂為國慶日,有些國家則將國王的生日訂為國慶日,而日本的國慶日就是天皇的生日。由於日本國慶日當天,都會舉辦慶祝天皇生日的宴會,所以社交時的第一句必定是:「天皇陛下今年貴庚?」當然,這個答案非常簡單。接下來的談話就會延續此話題。過了一會兒,快要沒話題聊時,大概就會開始討論:「日本是什麼時候獨立的?」每當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都會嚇一跳。或許是因為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國家,都是脫離某國後獨立的,像美國就是脫離英國後才獨立建國,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一點也不奇怪。然而,每次論及這個問題時,我總有一種特別的感慨。大多數的國家都是經由革命或獨立後才有現在的面貌,造成革命或獨立背後的民族苦難與民族自尊,多半就是形成「民族認同」的根源。日本曾歷經明治維新,也曾被同盟國軍隊最高統帥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 GHQ)占領,但日本人並不認為這些是革命或獨立。日本人對日本的感覺是「從以前就存在了」,畢竟日本並沒有何時、何地、和什麼人作戰以爭取自由的歷史。或許因為如此,日本的民族認同感也相對地較無法捉摸。這種「柔弱感」會使國人容易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失去自我,可說是日本的弱點。當我與一位韓國的大學教授談論到這件事時,他說:「這不就是日本的優點嗎?」他認為,外表雖然柔弱,但內在具有不容動搖的堅定本質,所以不論表面如何改變,本質都不會變。或許正是因為日本外表柔弱,才能孕育出能夠順應變化的適應力,這也是日本的優點。太刻意強調某種文化,易產生排擠日本的民族性是「柔軟」,有些國家的民族性則是「強悍」。我在芬蘭進修教育學時,曾經陪同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們進行社會科校外教學,當時的地點是國立博物館。一到博物館,老師立刻帶領孩童們走到一幅畫前,上面畫著一位手拿書本的女性,以及一隻想要搶奪那本書的老鷹。老師對孩童們說:「這位女性代表芬蘭,她手上拿著的書代表法律。那隻又大又恐怖的老鷹就是俄羅斯,俄羅斯過去就像老鷹一般,奪取芬蘭的權利;這就是芬蘭的歷史。」芬蘭被俄羅斯統治一百多年,直到1917年才獨立成功。老師的用意或許是要教導孩童認識芬蘭過去苦難的歷史,但這種方式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未免過於激烈。有些人認為,唯有具備民族一體感的國家,才能在全球化的世界生存下來。民族認同感越強烈的人,在國際社會中的表現也越活躍。也有人認為,既然現在是多元文化共存的時代,將多元文化發揮到極致,就有助於世界的發展。這種看法自有其道理,只是若行之過當,則有可能陷入國家主義或民族優越感的狹隘思維中。如此一來,非但多元文化無法並存,甚至會演變成攻擊或排擠不同文化的結果。1991年,位於芬蘭對岸的愛沙尼亞被蘇聯統治50多年後,終於重新獨立。愛沙尼亞宣布獨立的時候,廢除原本使用的俄語,改用愛沙尼亞語為官方語言。到目前為止,愛沙尼亞的改革都進行得很順利,但接下來的政策才是問題所在。政府宣布將針對留在國內、占全國人口大約三成的俄羅斯人,進行愛沙尼亞語的能力測驗,不及格者將剝奪其公民權。由於愛沙尼亞被蘇聯統治了五十年,國內已有不少土生土長的俄羅斯人,這些人既沒有回到俄羅斯的希望,也拿不到愛沙尼亞的公民身分,陷入極為悲慘的境遇,後來,取得公民權的條件才逐漸放寬。追求無謂的認同感,讓思想更狹隘也有些人認為在全球化的世界裡,並不需要國家或民族的認同感,每個人都應該從自己的價值觀中,發展出獨一無二的自我認同感。喜劇之王卓別林之所以於晚年時自稱「世界公民」,或許就是基於相同的理由。多元化的世界,是在人類超越國家與民族的藩籬後,由每個人共同創造的。近年來,因資訊密集化的關係,除了所處社會的價值觀外,孕育世界各地不同價值觀的資訊也不斷地影響著每一個人,形成個人的自我認同。然而,現實非常嚴峻,亦不如理想中美好,嚴格來講,想當「世界公民」,就必須拋棄家庭、拋棄故鄉、拋棄國家,只靠自己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因此,任何人都當不了「世界公民」,這只是個理想。最近,日本的教育基準法和學習指導要領都做了修正,目的是加強傳統與文化的相關教育。教育的目的並非栽培「世界公民」,而是培育具有民族認同感的人才。(編按:台灣近來亦非常注重「鄉土教學」,重視地域性方言、文化學習。)然而,一味尋求國家與民族的認同感,只會陷入國家主義或民族優越感的狹隘思想中,失去原有社會文化的柔軟度,無助於國際社會中的和平與發展。因此,唯有連接不同文化價值觀的溝通技巧,重視對話,才能與多元化社會共存共榮。(本文作者/北川達夫)(摘自/1句話,立刻說服他/采實文化出版)

樂閱讀/一吵再吵的問題 如何解決?

樂閱讀/一吵再吵的問題 如何解決?

本文要介紹的是賢妻針對「各種吵架原因」提出的化解之道。金錢問題 訂定共同的「理財原則」所有賢妻團成員都有自己的理財原則,大多是先確定金錢的運用原則,以及由誰來掌管經濟大權。除此之外,遇到需要用錢的情形則由兩人溝通決定。• 花費大筆金額時一定要先與另一半溝通。• 實施零用錢制度。• 生活費由先生支付,太太賺的錢則存下來。此外,雙薪家庭中也有人「只決定大方向,除此之外各自管理自己賺的錢」,算是十分特別的做法。父母、親戚問題 不說對方父母與親戚的壞話有些賢妻表示:• 我知道婆婆想跟老公說話,所以都是由我老公打電話給婆婆。• 即使對老公的父母與親戚有所不滿,我也不會跟他說。這樣的話,當我覺得受傷偶爾抱怨時,他也會理解我的想法,站在我這邊支持我。的確,父母(尤其是婆婆)都很喜歡跟自己的兒子說話,如果太太介入其中,反而容易引起紛爭。假設夫家收到寄給先生的物品,婆婆延遲通知,此時如果是由先生出面處理,即使抱怨幾句,婆婆也不會在意,還會一笑置之。此外,絕對不能說對方父母的壞話,這一點一定要遵守。就算自己也認為父母有不是之處,但沒有任何人喜歡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父母。當對方抱怨自己的父母時,只要聽聽就好,千萬不要跟著一起抱怨。外遇問題 維持幸福婚姻,就能杜絕第三者的出現偷情、外遇等第三者是婚姻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問題,但賢妻團卻沒有特別提出這一點。這是否表示她們完全不擔心自己的老公可能有外遇呢?約翰‧高特曼與南‧絲弗合著的《恩愛過一生─幸福婚姻7守則》中,認為「外遇是離婚的禍根」這個普遍的想法不過是一種「神話」。大多數的狀況都是因為婚姻出現問題,其中一方(或雙方)才會向外尋求慰藉,最後導致離婚。換句話說,不是因為外遇或第三者才讓婚姻觸礁,而是「婚姻生活不幸福」才會出現外遇。不要「假設」對方會外遇進來很盛行「吸引力法則」的概念,我認為擔心外遇問題的人,才會吸引外遇降臨。一旦逼問對方「你是不是在外面有女人?」或是用這樣的眼光看另一半,動不動就檢查對方的手機或口袋,這類行為都會讓對方感到窒息,進而向外發展。就像戀愛時,如果一天到晚擔心戀情無疾而終,最後一定不會有完美的結局。此外,認為「英雄難過美人關」的男性,通常會選擇接受老公是「大男人主義」的女性為伴侶。我有一位朋友她每次都說:「那是一種病,管也管不了。」對先生不安份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雙方都有一定的共識,也能維持穩定的婚姻生活。(本文作者/杉浦里多)(摘自/不抱怨老公的幸福術/采實文化出版)

醫訊/從大腦功能影像探討靜坐對身心的影響

醫訊/從大腦功能影像探討靜坐對身心的影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靜坐可以降低身體新陳代謝,穩定血壓;緩和人體對壓力的反應,提高抗壓性;降低對氧氣的需求,有效提高血液氧氣濃度;且能提昇免疫功能。現在,私立法鼓學院(將升格為法鼓大學)特舉辦「2013 禪與現代社會」系列講座,其中有3場專題場次:5/8長庚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趙一平博士主講「大腦功能影像與慈心靜坐」、5/15中大生醫所助理教授吳昌衛博士主講「大腦功能影像與正念靜坐」、5/30法鼓學院助理教授溫宗堃博士主講「悲智教育課程設計及教授」,趙教授是台大電機系博士,曾任陽大神經科學所博士後研究員、中山醫大醫資系助理教授,專長為大腦磁振造影分析、生醫影像及訊號處理等;吳教授是台大電機系博士,曾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藥物濫用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台大電機系博士後研究員,專長為功能性磁振造影、醫學影像與信號理、認知神經科學;溫教授是澳洲昆士蘭大學宗教學博士,曾在美國麻州醫學院正念中心接受完整正念減壓(MBSR)專業訓練課程,專長為:正念減壓與正念學、靜坐研究等,曾在教育部等單位帶領過正念工作坊、在正念學研討會發表過多篇正念學論文。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從2013 禪與現代社會時間:102年5月8日(三)下午14:00~16:00;15日(三)上午10:00~12:00;5月30(四)上午10:00~12:00地點:學院教育行政(園區第3)大樓(新北金山區法鼓路620號,可搭台北車站旁國光客運台北西站A棟往法鼓路線)洽詢:學院02-2498 0707轉2251 湯淑瑛小姐([email protected]

抽驗市售水產品 1件不合格

抽驗市售水產品 1件不合格

(悠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周郁蘋/綜合報導)衛生署公布抽驗市售水產品報告,共抽驗71件市售水產品,檢驗結果70件符合規定,1件不符規定。衛生署抽驗石斑26件、九孔12件、鱒魚9件、黃魚8件、鮑魚7件、紅鼓5件、午仔魚、豆仔魚、虱目魚及鱸魚各1件。檢驗項目包括:四環黴素類、喹諾酮類及磺胺劑、氯黴素類、硝基呋喃代謝物、孔雀綠及還原型孔雀綠等共64項動物用藥。檢驗結果1件九孔檢出硝基呋喃代謝物SC 0.002 ppm不符合行政院衛生署公告「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之規定。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九孔不得檢出硝基呋喃代謝物。不合格之檢驗結果已立即傳真通知農業單位及抽樣衛生局。為確保飲食之安全與衛生,衛生署提醒,消費者選購畜禽水產品時,最好選擇來源明確,認明有產銷履歷驗證標章者。並呼籲飼養農戶應確實避免養殖環境遭污染,保障民眾的權益。

癌症難纏 治癒後再中標機率高!

癌症難纏 治癒後再中標機率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知道嗎?癌症與其它外來入侵身體的病毒非常不一樣,因病毒引起的身體疾病在治療之後,身體通常會產生抗體,進而讓身體對同類型的病毒產生免疫力,使得相同病毒入侵身體造成疾病的機率降低許多。但癌症卻是完全相反!根據統計,罹癌的患者,治癒之後再次罹癌的機率反而比正常人多出了1.7倍之多! 在國人罹癌率逐漸攀升之下,癌症對於國人的健康無疑是一大傷害與打擊!而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資料顯示,2個癌症的風險是一般民眾得癌症的1.7倍,以個別癌症區分,如果第1個癌症是口腔癌,則風險變成3.8倍。而是什麼原因造成國人罹癌人數節節攀升,居高不下?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指出,紅肉、高油脂、高熱量、低纖少蔬果、缺乏運動的飲食運動型態,以及毒性物質暴露、基因等,都是造成癌症的主要原因。而如果得第1種癌症的人,在治癒之後,還不改變生活壞習慣,打破罹癌危險因子群聚現象,很容易再度罹癌。雖然,癌症化療、放療等療程本身,也可能帶來罹患風險,但是所占比重極低。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因嚼食檳榔、抽菸,而罹患口腔癌的人,在口腔癌治癒之後,比起其他癌症更容易再引發第二次癌症,機率是其他癌症的2.4倍!對此,邱淑媞呼籲,健康的生活型態是預防各種癌症的通則!因此民眾應「戒四害(菸、酒、檳榔、肥胖)」,「行二善(規律運動、天天5蔬果)」,保護身體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