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不畏病痛環台 口腔癌友以行動宣示抗癌

不畏病痛環台 口腔癌友以行動宣示抗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3名口腔癌病友組成的陽光騎士團不畏風雨及病痛,以騎車環臺方式宣示抗癌的決心,昨日特別集結在花蓮縣衛生局,希望藉由自身罹癌經驗警世民眾,遠離菸、酒、檳榔,並鼓勵病友活出自己。 周培圓先生於分享時指出13年前罹患口腔癌後,至今開了26次刀,口腔癌的後遺症讓他的舌頭及下巴手術割掉,整個顏面神經都受損,長達5年「心」都走不出來,受到陽光基金會的鼓舞,才開始踏出人生的另一步。他自比是一面鏡子,希望藉由手術後不完整的顏面外觀讓更多人警覺嚼食檳榔的危險性。陽光騎士代表周先生二年前發起全台走透透,進行宣導及關懷病友行動,引發熱烈響應!102年,陽光騎士團再度踏上環島旅程,不同的是,多了兩名同為口腔癌所苦的蔡頭騎士及保母車駕駛阿志,加上花蓮縣寶馬重型機車協會自台東至花蓮的熱情相挺。花蓮縣衛生局正式成為陽光騎士團全台第個241麻吉,共同為口腔癌防治而攜手努力。

怕麻煩拒量血糖?小心間接影響正確用藥量

怕麻煩拒量血糖?小心間接影響正確用藥量

(優活健康新聞部/綜合報導)一般糖尿病病患覺得每天使用血糖機量血糖很麻煩又會痛,且試紙的價格不便宜,往往忽略了每天定時測量血糖的重要性,缺乏精準的血糖值容易導致醫師用藥量的誤差(口服藥或施打胰島素藥劑)。用藥量過度會造成低血糖症,而用藥量過低會導致後續的種種併發症。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每天定時監測血糖值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執業藥師陳文志藥師表示,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血糖機,民眾不知如何選擇,以自身多年教導患者控制血糖的經驗提出建議:血糖機的準確度除了查看原廠臨床實驗數據的結果之外,一般消費者可就其機器的技術性以及試紙的品質作為判斷。市面上的血糖機可概分為電子化學式(亦稱電極式)及光學式(亦稱反光模式)等兩種類;電子化學式是將檢體血液滴在試紙上後,血液與試紙上的酵素產生反應,再藉由電子電流訊號來判別血糖值;電子化學式的優點是測量的敏感較佳且測量結果不受環境干擾。而光學式是藉由血糖與酵素作用產生顏色的溶液,再以特定波長的光線由光線穿透或反射之情形來測量,測量結果容易受環境干擾(光線),準確率較低。陳文志藥師接著表示,除了選擇干擾性較低的血糖機外,搭配品質優良的試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選擇試紙首先注意防潮性,以台灣潮濕的氣候,試紙的保存尤其重要,一般市面上都是一盒放好幾入裝,就要看其盒子設計的密封性是否可以防潮,且通常開蓋後建議三個月內用完,以確保其準確性,因此建議購買以單片包裝最為優先考量。陳文志藥師提醒民眾,大家很重視的量測疼痛問題,其實只要量測時採血量少,就可降低疼痛感,目前坊間所販售的試紙最小採血量從0.3微升到1微升以上都有。較低的採血量除了較不痛之外,也較不會因為採血量不足而影響判讀結果。另外,也有業者採用特殊的試紙設計,於試紙採血端左右凸出兩個採血點,利用虹吸的原理將血液引入、輕鬆地完成採血測量,再加上高達60秒內補血的機制更可以有效降低試紙的浪費。藥師呼籲,選擇精準度高的血糖機,搭配品質優良、較不痛的低血量採血試紙,可以有效提昇民眾定時量測血糖的意願,進而提供較為精確的血糖值供醫師作為診斷用藥的參考。如此,將可降低因血糖值不精確而導致的用藥量誤差。民眾若對於血糖機與試紙的選擇仍有疑慮可以到附近的衛生所或連鎖藥局尋求專業藥師的諮詢協助。

「男」丁格爾不喊苦 驕傲樂當護理師

「男」丁格爾不喊苦 驕傲樂當護理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剛開始當別人問起我的職業時,我都只會說:我在急診工作,其它便不再多解釋或多說,但現在同樣的問題我則會很驕傲的大聲介紹『我在急診工作,我是護理師』」。署立台中醫院急診室護理師黃宇辰如此說。專業護理師逐漸退出臨床工作,護理人力不足已是多年的舊疾;三班輪值、工作內容多元又辛苦、不受尊重及低薪資…,都是促使護理師離開專業崗位的因素。當今還願意留守臨床、從事護理工作的護理師已是難得,特別是「男性」護理師。26歲在急診服務已經有兩年的宇辰說:「一般人的既有印象護理師都是女性,對於男性從事護理工作總是會投以異樣的眼光。高職我就讀商業科系,科技大學當初是選擇檢驗,大二時與家人討論後決定轉護理系,畢業後就到台中醫院急診服務;剛開始當別人問起我的職業時,我都只會說「我在急診工作」,其它便不再多解釋或多說,但現在同樣的問題我則會很驕傲的大聲介紹:我在急診工作,我是護理師。另一位已從事臨床工作有12年經驗的彭一原,她的太太也是一名護理師。一原曾經在急診及精神科病房服務,目前在精神科病房。一原表示:「雖然我已經結婚,三班制多少會影響家庭,可是家人的支持就是讓我還能繼續留在臨床的最大動力。在精神科最大的成就就是當患者願意敞開心房並配合按時服藥,最後甚至還能回歸社會,他那充滿自信、快樂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成就」。一原也表示,他的同學大多已轉其他行業,可是護理工作雖然辛苦,卻很穩定,同時在工作中所獲得的成就與回饋是不同於其他業別,它是由心酸、體諒、愛與包容,溫馨建立而來的;他相信自己會繼續留在臨床、位需要的人服務。5月12日就是國際護理師節,讓我們一起為這群「男」丁格爾按個讚吧!

降低國人疾病威脅 我簽訂生技醫藥計畫

降低國人疾病威脅 我簽訂生技醫藥計畫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根據衛生署近期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肺癌已經連續數年蟬聯癌症之首;台灣結核病累積至2012年發生率降幅約27%,但感染人數仍高。因此,由國科會、經濟部、衛生署以及原能會等部會署共同參與之「生技醫藥國家型科技計畫(NRPB)」,啟動目前台灣最大規模的跨院臨床試驗合作,特別針對流感、肺癌、肺結核等多種疫苗的跨國性臨床研究。台灣臨床試驗合作聯盟表示,NRPB目前涵括11大疾病領域,其中小兒感染症聯盟參與多小兒疫苗研究,包括預計明年上市的流感四價疫苗。台灣小兒聯盟感染症代表黃立民指出,一般流感疫苗為三價疫苗,四價疫苗將會較過去三價疫苗多預防一種B型流感病毒株,是近36年來流感疫苗的最新突破。知名全球藥廠台灣醫學處長鄭晴之表示,台灣在罕見疾病、疫苗、癌症等治療就有逾20項臨床實驗,佔全球臨床試驗項目13%。台灣總經理魏廉昇則期許,未來將透過聯盟與台灣各醫院進行密切合作,希望研發實績可作為亞洲人種在臨床指引的重要參考依據。(圖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南台灣未來陣雨氣候 籲防積水孳生病媒蚊

南台灣未來陣雨氣候 籲防積水孳生病媒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公布截至今年5月6日止,登革熱病例累計共34例本土、59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皆高於去年同期。且近兩週屏東縣春日鄉已確診共18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疾管局呼籲,未來一週南台灣多為多雲短暫陣雨氣候,大雨過後積水處易成為病媒蚊孳生源,民眾應落實孳生源清除及個人防蚊措施,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另呼籲醫師提高警覺,如發現疑似症狀個案,應落實通報,避免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疾管局表示,近日發生之春日鄉本土登革熱地緣性群聚事件,該鄉七佳村及歸崇村非人口密集地區,且過去15年並無本土登革熱病例紀錄。呼籲臨床醫師,在境外移入登革病毒風險攀升之際,務必提高警覺,切勿因該地區以往無登革熱本土病例而掉以輕心,導致診療時機及防疫時效之延誤,進而造成本土登革熱疫情擴散。疾管局提醒,民眾前往東南亞等地旅遊、探親、經商時,應落實個人防蚊措施,避免被病媒蚊叮咬;民眾回國後如出現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等相關資訊,以利醫師診療及通報。此外,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且透過病媒蚊傳播登革病毒,故防治工作僅靠政府作為是不夠的,民眾應經常檢視住家戶內外環境,澈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以降低登革病毒於社區傳播之風險。另外,如經查獲未依傳染病防治法,於通知或公告後主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者,可裁罰新台幣3000至15000元整。呼籲民眾落實病媒蚊孳生源清除,除可避免被裁罰,更可以保護自己及同住家人及朋友的健康。

減少體重增加愛心 你減肥我送米

減少體重增加愛心 你減肥我送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營造健康職場、健康減重、高齡友善的健康醫院,積極促進同仁與民眾的健康,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舉行「102年度『聖馬挺你我、健康真樂活』健康促進醫院宣誓活動」,為今年度健康促進活動展開序幕,更藉此活動凝聚眾人之力,齊力提升社區民眾與同仁的健康。2011年非傳染性疾病高峰會議指出,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死亡占全球死因的63.5%;不當的飲酒行為、菸品使用、不健康飲食及不運動,是慢性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為有效協助民眾維持健康,醫療院所需要從菸害防制、健康減重著手;輔以隨著人口老化現象逐年加劇,醫療院所服務的年長者比例也將是醫療院所必修的課題。此外,今年度為了進一步拉近民眾與獨居年長者的距離,發起「減重做愛心、健康心連心」活動,只要民眾參與減重活動,並成功達到2,200公斤,將會以斤換斤,於歲末年終時將贈送一斤白米與愛心卡片予獨居長者,傳遞民眾的祝福與關懷,以溫暖長者的心。

17日起將全面關閉活禽市場 違反者最重可處有期徒刑

17日起將全面關閉活禽市場 違反者最重可處有期徒刑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指揮中心經與中國大陸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查證確認,昨(6)日上午8時至今(7)日上午8時共新增1例H7N9流感確診病例(福建省1例)、4例死亡病例(江蘇省2例、浙江省1例、安徽省1例),死亡病例均為先前確診病例。中國大陸已知累積確定病例數為129例,其中31例死亡。台灣將於5/17開始實施禁宰活禽政策,至於推動獎勵部份,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趙磐華表示,目前列管且營業中的920活禽攤商,已訪視且通知獎勵辦法之攤商共計512攤攤商,不過有70家願意參加,因攤商都想等到政策上路的前一天再轉型,除可在這期間繼續屠宰多賺錢,也能趕在最後一天領取10萬元的補助金。趙磐華說,17日起將全面關閉活禽市場,也會協助傳統市場攤商轉型,希望商家配合簽訂合約(攤販生產器具,像是放血槽、脫毛雞等都要移除),若是違法屠宰,可罰2至10萬罰金,再犯者就是觸犯刑法,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併科罰金。另外,根據中國大陸農業部統計至5月5日為止,共檢出51份H7N9亞型禽流感病毒陽性樣本,其中雞31件、鴿子4件、野鴿1件、鴨3件、環境12件,至於家禽養殖場、豬場及屠宰場送檢樣本均未檢出病毒。指揮中心也針對禽類監測與禁宰、禁售活禽政策現況進行報告及討論。國內禽類監測至5月5日為止,採樣監測雞294場次、鴨153場次、鵝42場次、寵物鳥496件、養豬場39場次、土雞活禽攤商監測58場次及候鳥排遺2293件,均未檢出H7N9亞型禽流感抗體或病毒。

嘉市抽驗蜜餞食品 4件甜味劑超標

嘉市抽驗蜜餞食品 4件甜味劑超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維護民眾飲食安全,讓消費者能吃得健康及安心,嘉義市衛生局今年度第2波針對市售蜜餞休閒食品進行抽驗,總計抽驗20件蜜餞檢驗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其中4件蜜餞檢驗結果不符規定,不合格率達20%。 衛生局繼第1波抽驗市售蜜餞高達3成不合格率後(20件中6件不符規定),為加強市售蜜餞安全衛生監控,自4月初起即進行第2波抽驗工作,於轄內休閒食品商店、超市賣場等計抽驗20件蜜餞檢驗甜味劑(糖精、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4件不合格蜜餞皆已通知販售業者下架及移送產品來源所轄衛生局處辦。 本次檢出違法添加超量甜味劑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鈉,即俗稱「甜精」,是一種合成出來的人工甘味劑,甜度為蔗糖的30倍左右。醫學研究報導,甜精食用過量誘發致癌風險機會提高,因此在台灣是限量使用,且長期食用添加甜精的食品,易增加腎臟負擔,不宜過量食用。 衛生局也建議消費者選購食品時,盡量選擇包裝完整、標示清楚之食品,同時適當食用當季新鮮蔬果,多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糖份,少吃各種加工過的食品,以維護健康。

腸病毒重症 四月大男嬰嗜睡、抽蓄、出紅疹

腸病毒重症 四月大男嬰嗜睡、抽蓄、出紅疹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公布今年第2例由該型病毒引起的腸病毒重症,為居住於南部4個月大男嬰,經檢驗確認為克沙奇A6型腸病毒感染,於4月間出現發燒、紅疹、口腔及喉嚨潰瘍,醫師診斷為腸病毒,其後陸續出現嗜睡及肌躍型抽搐等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徵,即時赴大醫院治療後已康復出院。疾管局呼籲民眾,目前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應時時落實正確勤洗手,生病在家休息,有重症前兆病徵立即至大醫院接受治療。依據該局監測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急診腸病毒就診比率高於預警值,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而腸病毒71型在前兩年大流行後,活躍度已大幅降低,本年僅有零星輕症個案,目前社區流行之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病毒為主,該型病毒的致病力雖不如腸病毒71型強,大多數是以輕症表現,但亦有引發重症的風險,民眾仍應注意防範。由於腸病毒傳染力強,容易在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家庭及教托育機構常見群聚感染,特別提醒教托育機構及嬰幼兒家長,應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兒童常接觸之物品及玩具,應時常清洗消毒,並應教導兒童做好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當兒童生病時,應立即就醫,遵照醫師建議在家休息,並與其他嬰幼兒適度區隔,生病期間不要到補習班、安親班或其他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以降低傳播病毒的機會。該局再次提醒民眾,學齡前嬰幼兒(特別是兩歲以下幼嬰)為腸病毒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樂閱讀/「科學中藥」有副作用嗎?

樂閱讀/「科學中藥」有副作用嗎?

只要吃的時間對、並依照中醫師的指示下用藥,就不會有副作用。尤其如果是在《神農本草經》裡的上品藥材,原則上是可以當食物吃的,那可說是老祖宗經驗累積後幫我們篩選好的,更是不用擔心副作用的問題。一般來說,中藥即使有副作用,比起西藥而言,也比較輕微。服中藥容易產生副作用的情形大致會是因藥物過敏而引發的副作用、或是配藥的「證型」不對、配的藥方不對、吃的藥量不對。很多人以為中藥完全沒有副作用,那是因為中藥材是取自天然動植物礦石的產物,如果是有毒性的藥材也可以經過長時間的熬煮或中和其他藥物而減低藥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但如果是體質比較敏感的人,就很可能對一般人不會有特殊反應的藥物產生副作用。中醫通常會依患者的實證、熱證、虛證來開處方,配藥的「證型」如果不對,多半是民眾自己在沒有專業中醫師協助下自行搭配、服用的配方,或是聽信如坊間「地下廣播電台」推薦的來源不明中藥成藥,這都可能造成服用後的副作用。至於配藥不對有可能是因為「有毒性的生藥」沒有搭配「能中和毒性的生藥」,或者是混合比例不對而發生副作用;但這樣的情況已比較不容易在科學中藥上出現,因為科學中藥的方劑在混合的過程都已經以一定的比例盡可能消除其毒性。它倒比較容易發生在吃傳統水煎中藥,並且是由民眾自行混合用藥比例而產生的時候。最後,吃中藥的「藥量不對」也是引發副作用的主因,有許多人誤以為中藥吃越多療效越高,這種作法反而揠苗助長,更提高了副作用發生的可能性。中藥的副作用大部分會出現在人體兩大系統:皮膚和胃腸。皮膚的症狀多是紅、腫、癢、濕疹等;胃腸則容易出現便秘、腹瀉、嘔吐、消化不良等。通常只要停止服藥就能減少症狀,甚至不管它也能自然痊癒。但是如果長期服用含毒性的藥物,就可能造成無法挽救的情況(如馬兜鈴酸)。也有少數的中藥副作用會有暈眩和心悸。在中醫裡有所謂的「好轉反應」,又稱為「瞑眩反應」。指的是「疾病將好」的生理反應,那會依每個人的生理情況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反應,常也會被誤以為是副作用。可能的反應有疲憊想睡、發燒、便秘、口乾、頭昏等,通常瞑眩反應發生的速度會比副作用快,也就是說用藥大約一到兩天就會有明顯的感覺;但如果自己無法區別,還是聽醫師的建議比較好。(本文作者/順天本草團隊)(摘自/國民中醫藥保健全書/大寫出版)

Menu